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菴羅樹園。大林精舍。重閣講堂。與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羅漢。諸漏已盡。不受後有。如鍊真金。身心澄靜。六通無礙。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須菩提。阿㝹樓馱。劫賓那。橋梵波提。畢陵伽婆蹉。薄拘羅。難陀。阿難陀。羅睺羅。如是等眾所知識。常為天龍。八部所敬。
復有菩薩摩訶薩。二萬人俱。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調伏諸根。滿足六度。具佛威儀。心大如海。
其名曰。文殊師利童子。寶月童子。月光童子。寶積童子。日藏童子。跋陀婆羅菩薩。與其同類。十六人俱。彌勒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二萬人。
爾時世尊。與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恭敬圍遶。
時毘舍離國。一切人民。遇大惡病。
一者。眼赤如血。二者。兩耳出膿。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無聲。五者。所食之物。化為麁澁。六。識閉塞。猶如醉人。有五夜叉。名訖拏迦羅。面黑如墨。而有五眼。狗牙上出。吸人精氣。
時毘舍離。大城之中。有一長者。名曰月蓋。與其同類。五百長者。俱詣佛所。到佛所已。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言。
世尊。此國人民。遇大惡病。良醫耆婆。盡其道術。所不能救。唯願天尊。慈愍一切。救濟病苦。令得無患。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
去此不遠。正主西方。有佛世尊。名無量壽。彼有菩薩。名觀世音。及大勢至。恒以大悲。憐愍一切。救濟苦厄。汝今應當。五體投地。向彼作禮。燒香散華。繫念數息。令心不散。經十念頃。為眾生故。當請彼佛。及二菩薩。
說是語時。於佛光中。得見西方。無量壽佛。并二菩薩。如來神力。佛及菩薩。俱到此國。往毘舍離。住城門閫。佛二菩薩。與諸大眾。放大光明。照毘舍離。皆作金色。
爾時毘舍離人。即具楊枝淨水。授與觀世音菩薩。
大悲觀世音。憐愍救護。一切眾生故。而說咒曰。普教一切眾生。而作是言。
汝等今者。應當一心稱。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大悲大名稱。救護苦厄者。如此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燒眾名香。五體投地。向於西方。一心一意。令氣息定。為免苦厄。請觀世音。合十指掌。而說偈言。
願救我苦厄。
大悲覆一切。
普放淨光明。
滅除癡暗冥。
為免殺害苦。
煩惱及眾病。
必來至我所。
施我大安樂。
我今稽首禮。
聞名救厄者。
我今自歸依。
世間慈悲父。
唯願必定來。
免我三毒苦。
施我今世樂。
及與大涅槃。
白佛言。
世尊。如是神咒。必定吉祥。乃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諸佛。大慈大悲。陀羅尼印。聞此咒者。眾苦永盡。常得安樂。遠離八難。得念佛定。現前見佛。我今當說。十方諸佛救護。眾生神咒。
多耶咃。嗚呼膩。摸呼膩。閻婆膩。耽婆膩。安荼詈。般荼詈。首埤帝。般般荼荼囉囉。婆私膩多姪咃。伊梨寐梨。提梨首梨。加波梨。佉鞮端耆。旃陀梨。摩蹬耆。勒叉勒叉。薩婆薩埵。薩婆婆耶埤。紗訶。多荼咃伽帝伽帝膩伽帝。修留毘修留毘。勒叉勒叉。薩婆婆耶埤紗訶。
白佛言。
世尊。如此神咒。乃是十方三世。無量諸佛。之所宣說。誦持此咒者。常為諸佛。諸大菩薩。之所護持。免離怖畏。刀杖毒害。及與疾病。令得無患。
說是語時。毘舍離人。平復如本。
爾時世尊。憐愍眾生。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菩薩。說消伏毒害陀羅尼咒。
爾時觀世音菩薩。大悲熏心。承佛神力。而說破惡業障消伏毒害陀羅尼咒。
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南無觀世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大慈大悲。唯願愍我。救護苦惱。亦救一切。怖畏眾生。令得大護。
多姪咃。陀呼膩。摸呼膩。閻婆膩躭婆膩阿婆凞。摸呼膩。安荼梨。般荼梨。輸鞞帝。般荼囉婆私膩休休樓樓。安荼梨兜兜樓樓。般荼梨。周周樓樓。膩槃荼梨。豆豆富富。般荼囉婆私膩矧墀。跈墀。膩跈墀。薩婆阿婆耶羯多薩婆涅婆婆陀伽。阿婆耶。卑離陀。閉殿娑訶。
一切怖畏。一切毒害。一切惡鬼。虎狼師子。聞此咒時。口即閉塞。不能為害。破梵行人。作十惡業。聞此咒時。蕩除糞穢。還得清淨。設有業障。濁惡不善。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咒。即破業障。現前見佛。
佛告阿難。
若有四部弟子。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誦念消伏毒害陀羅尼。行此咒者。身常無患。心亦無病。設使大火。從四面來。焚燒己身。誦持此咒故。龍王降雨。即得解脫。設火焚身。節節疼痛。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三誦此咒。即得除愈。
設復穀貴。飢饉王難。惡獸盜賊。迷於道路。牢獄繫閉。杻械枷鎖。被五繫縛。入於大海。黑風迴波。水色之山。夜叉羅剎之難。毒藥刀劍。臨當刑戮。過去業緣。現造眾惡。以是因緣。受一切苦。極大怖畏。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并誦此咒。一遍至七遍。消伏毒害。惡業惡行。不善惡聚。如火焚薪。永盡無餘。
以是因緣。此觀世音菩薩。所說神咒。名施一切眾生。甘露妙藥。得無病畏。不橫死畏。不被繫縛畏。貪欲嗔恚愚癡。三毒等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
此陀羅尼。灌頂章句。無上梵行。畢定吉祥。大功德海。眾生聞者。獲大安樂。應當闇誦。若欲誦之。應當持齋。不飲酒。不噉肉。以灰塗身。澡浴清淨。不食興渠五辛。能熏之物。悉不食之。婦女穢污。皆悉不往。常念十方佛。及七佛世尊。一心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咒。現身得見。觀音菩薩。一切善願。皆得成就。後生佛前。長與苦別。
佛告阿難。
王舍大城。有一女人。惡鬼所持。名旃陀利。彼鬼晝夜。作丈夫形。來嬈此女。鬼精著身。生五百鬼子。汝憶是事不。我於爾時。教此女人。稱觀世音菩薩。善心相續。入善境界。
阿難當知。如此菩薩。威神之力。惡鬼消伏。得見我身。無比色像。我於爾時。一一毛孔。現寶蓮華。無數化佛。異口同音。稱讚大悲。施無畏者。令女受持。讀誦通利。此咒功德。三障永盡。免三界獄火。不受眾苦。四百四病。一時不起。設有眾生。入陣鬪戰。臨當被害。誦念此咒。稱於大悲觀世音菩薩名。如鷹隼飛。即得解脫。若有眾生。受大苦惱。閉在囹圄。杻械枷鎖。及諸刑罰。一日乃至十日。一月乃至五月。應當淨心。係念一處。稱觀世音菩薩。歸依三寶。三稱我名。誦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而說咒曰。
多姪咃。安陀詈。般荼詈。枳由詈。檀陀詈。羶陀詈。底耶婆陀。耶賒婆陀。頗羅膩祇。難多詈。婆伽詈。阿盧禰。薄鳩詈。摸鳩隷。兜毘隷。紗呵。
爾時世尊。說是神咒已。告阿難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四部弟子。得聞觀世音菩薩名號。并受持讀誦。六字章句。若行曠野。迷失道徑。誦此咒故。觀世音菩薩。大悲熏心。化為人像。示其道路。令得安隱。
若當飢渴。化作泉井。果蓏飲食。令得飽滿。設復有人。遇大禍對。亡失國土。妻子財產。與怨憎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誦念此咒。數息係念。無分散意。經七七日。時大悲者。化為天像。及作大力。鬼神王像。接還本土。令得安隱。
若復有人。入海採寶。空山曠野。逢值虎狼師子。毒虫蝮蝎。夜叉。羅剎。拘槃荼。及諸惡鬼。噉精氣者。三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及誦此咒。即得解脫。
若有婦人。生產難者。臨當命終。三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并誦持此咒。即得解脫。
遇大惡賊。盜其財物。三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誦持此咒。賊即慈心。復道而去。
阿難當知。如此菩薩。及是神咒。畢定吉祥。常能消伏。一切毒害。真實不虛。普施三界。一切眾生。令無怖畏。作大擁護。今世受樂。後世生處。見佛聞法。速得解脫。此咒威神。巍巍無量。能令眾生。免地獄苦。餓鬼苦。畜生苦。阿修羅苦。及八難苦。如水滅火。永盡無餘。
阿難當知。若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并持此咒。獲大善利。消伏毒害。今世後世。不吉祥事。永盡無餘。持戒精進。念定總持。皆悉具足。
阿難當知。若有聞此。六字章句。救苦醫王。無上神咒。稱觀世音菩薩。大悲名字。罪垢消除。即於現身。得見八十億諸佛。皆來授手。為說大悲。施無畏者。功德神力。并六字章句。以見佛故。即得無忘。旋陀羅尼。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大悲大名稱。
吉祥安樂人。
恒說吉祥句。
救濟極苦者。
眾生若聞名。
離苦得解脫。
亦遊戲地獄。
大悲代受苦。
或處畜生中。
化作畜生形。
教以大智慧。
令發無上心。
或處阿修羅。
軟言調伏心。
令除憍慢習。
疾至無為岸。
現身作餓鬼。
手出香色乳。
飢渴逼切者。
施令得飽滿。
大慈大悲心。
遊戲於五道。
恒以善集慧。
普教一切眾。
無上勝方便。
令離生死苦。
常得安樂處。
到大涅槃岸。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告阿難言。
是六字章句。畢定吉祥。真實不虛。若有聞者。獲大善利。得無量功德。
說是語已。王舍大城。有一比丘。名優波斯那。精進勇猛。勤行難行苦行。如救頭然。在寒林中。與無央數。大眾圍繞。自說往昔。作諸惡行。殺生無量。聞觀世音菩薩。六字章句。正念思惟。觀心心脈。使想一處。見觀世音菩薩。即得解脫。成阿羅漢。
云何當得。見觀世音菩薩。及十方佛。若欲得見。端身正心。使心不動。心氣相續。以左手。置右手上。舉舌向腭。令息調勻。使氣不麁。不細安祥。徐數從一至十。成就息念。無分散意。使氣不麁。亦不外向。不澁不滑。如嬰兒飲乳。吸氣𡂡之。不青不白。調和得中。從於心端。四十脈下。取一中脈。令氣從中。安隱得至。十四脈中。從大脈生。至於舌下。復從舌脈出。至於舌端。不青不白。不黃不黑。如琉璃器。正長八寸。至於鼻端。還入心根。令心明淨。
佛告諸比丘。
此大精進勇猛。寶憧六字章句。消伏毒害。大悲功德。觀世音菩薩。以此數息。心定力故。如駛水流。疾疾得見。觀世音菩薩。及十方佛。
佛告諸比丘。
汝等善聽。欲服甘露。無上法味。若諸比丘。已得出家。當自攝身。不壞威儀。端坐正受。無外向意。觀於苦空。無常敗壞。不久磨滅。修五門禪。當自觀身。從頭至足。一一節間。皆令係念。停住不散。諦觀眾節。如芭蕉樹。內外俱空。當知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是語時。尊者舍利弗。在寒林中。還坐樹下。已解佛意。端坐正受。入于三昧。身真金色。令無數人。見者歡喜。發菩提心。
時優波斯那。即從座起。至尊者舍利弗所。頭面著地。接足作禮。白言。
尊者。向者如來。讚歎數息。以是因緣。獲大善利。云何數息唯願尊者。為我解說。眼眼識。與色相應。云何攝住。耳耳識。與聲相應。云何攝住。鼻鼻識。與香相應。云何攝住。舌舌識。與味相應。云何攝住。意意識。與攀緣相應。云何攝住。諸顛倒想。與顛倒相應。云何攝住。色聲香味觸。與細滑相應。云何攝住。而此識賊。如猨猴走。遊戲六根。遍緣諸法。云何攝住。
時舍利弗。告優波斯那。汝今當觀。地大地。無堅性。水大水。性不住。風大風。性無礙。從顛倒有。火大火性不實。假因緣生。色受想行識。一一性相。同於水火風等。皆悉入於。如實之際。
時優波斯那。聞是語已。身如水火。得四大定。通達五陰。空無所有。殺諸結賊。豁然意解。得阿羅漢。身中出火。即自碎身。入般涅槃。
時舍利弗。收其舍利。於上起塔已。為佛作禮。白佛言。
世尊。佛說禪定。第一甘露。無上法味。若有服者。身如琉璃。毛孔見佛。觀無明行。乃至老死。一一性相。皆悉不實。如空谷響。如芭蕉樹。無堅實。如熱時焰。如野馬行。如乾闥婆城。如水上泡。如幻如化。如露如電。一一諦觀。十二因緣。成緣覺道。或入寂定琉璃三昧。見佛無數。發無上心。修童真行。住不退轉。
佛告舍利弗。
如優波斯那。聞我說是。大悲章句。數息定法。破無數億。洞然之惡。成阿羅漢。具戒定智。解脫知見。身出水火。碎身滅度。令無數人。發大善心。
舍利弗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觀世音菩薩。大悲名號。及消伏毒害。六字章句。數息係念。淨行之法。除無數劫。所造惡業。破惡業障。現身得見。無量無邊諸佛。聞說妙法。隨意無礙。發三種清淨。三菩提心。若有宿世。罪業因緣。及現所造。極重惡行。夢中得見。觀世音菩薩。如大猛風。吹於重雲。皆悉四散。得離重罪惡業。生諸佛前。
佛說是語已。告舍利弗。
我今為此。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消伏毒害。無上章句。說偈讚歎。
我勅提頭賴吒等。
慈心擁護受持經。
令聞大悲名號人。
譬如天子法臣護。
我勅海龍伊羅鉢。
慈心擁護受持經。
如護眼目愛己子。
晝夜六時不遠離。
我勅閻婆羅剎子。
無數毒龍及龍女。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愛頂腦不敢觸。
我勅毘留勒迦王。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母愛子心無厭。
晝夜擁護行住俱。
我勅難陀跋難陀。
娑伽羅王優波陀。
慈心擁護持經者。
恭敬供養接足禮。
譬如諸天奉帝釋。
亦如孝子敬父母。
猶如貧人護財寶。
如盲須眼及正導。
我勅一切諸鬼神。
小龍毒蛇毒害獸。
一切惡人惡口者。
違逆此咒起不善。
現身白癩膿血流。
後墮地獄長夜苦。
是故應當慈心護。
受持讀誦灌頂句。
地獄清淨如蓮華。
餓鬼破碎無八難。
後生佛前入三昧。
畢定當得不退轉。
普施一切大安樂。
教諸眾生修十地。
我從過去無數佛。
聞是消伏毒害咒。
消除三障無諸惡。
五眼具足成菩提。
永與三界作父母。
施其安樂得止息。
若有聞我名號者。
亦聞大悲觀世音。
誦持此咒離諸惡。
不墮地獄及畜生。
蓮華化生為父母。
心淨柔軟無塵垢。
必聞無上大慧明。
心定如地不可動。
一切佛出世。
明照如日月。
身出大智光。
如燒紫金山。
三十二相中。
流出八十好。
譬如須彌山。
映顯于大海。
眾生聞名者。
永離三惡道。
得住無為處。
常樂大涅槃。
一切佛興世。
安樂眾生故。
異口各各身。
端坐金剛座。
口出五色光。
蓮華葉形舌。
讚歎大悲者。
調御師子法。
護世觀世音。
畢定消毒害。
淨於三毒根。
成佛道無疑。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者。擁護此經故。說灌頂吉祥陀羅尼。而說咒曰。
多姪咃。烏耽毘詈。兜毘詈。耽埤。波羅耽埤。捺吒修捺吒。枳跋吒。牟那耶。三摩耶。檀提。膩羅枳尸。婆羅鳩卑。烏詈。欀瞿詈。紗訶。
佛告舍利弗。
如此灌頂陀羅尼章句。畢定吉祥。若有得聞。受持讀誦。破惡業障。終不橫死。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如此神咒。大吉祥句。普施一切。無所怖畏。世尊往昔。從何佛所。得聞此句。唯願世尊。分別解說。使未來世。普得聞知。獲大安樂。免離橫死。刀杖毒藥。水火盜賊。所不能害。
佛告舍利弗。
我從過去。無量佛所。得聞此句。受持讀誦。即得超越。八千萬劫。生死之罪。
又念過去。八十萬劫。有佛世尊。名一切世間勝。十號具足。彼佛世尊。為我演說。如上章句。我即數息。使心不散。㸌然音解。消伏結使。得無生法忍。住首楞嚴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此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即得超越。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生死之罪。消伏毒害。不與禍對。
佛說是語時。五百長者子。得無生法忍。無數人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舍利弗。阿難等。白佛言。
世尊。此觀佛三昧海。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所至到處。一切吉祥。如梵天王。眾所愛敬。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此經。首題名字。常得見佛。及諸菩薩。具足善根。生淨佛國。
說此品時。八十億天子天女。及龍鬼神。皆悉歡喜。發菩提心。舍利弗。阿難等。聞佛所說。禮佛而退。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菴羅樹園。大林精舍。重閣講堂。與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羅漢。諸漏已盡。不受後有。如鍊真金。身心澄靜。六通無礙。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須菩提。阿㝹樓馱。劫賓那。橋梵波提。畢陵伽婆蹉。薄拘羅。難陀。阿難陀。羅睺羅。如是等眾所知識。常為天龍。八部所敬。
復有菩薩摩訶薩。二萬人俱。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調伏諸根。滿足六度。具佛威儀。心大如海。
其名曰。文殊師利童子。寶月童子。月光童子。寶積童子。日藏童子。跋陀婆羅菩薩。與其同類。十六人俱。彌勒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二萬人。
爾時世尊。與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恭敬圍遶。
時毘舍離國。一切人民。遇大惡病。
一者。眼赤如血。二者。兩耳出膿。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無聲。五者。所食之物。化為麁澁。六。識閉塞。猶如醉人。有五夜叉。名訖拏迦羅。面黑如墨。而有五眼。狗牙上出。吸人精氣。
時毘舍離。大城之中。有一長者。名曰月蓋。與其同類。五百長者。俱詣佛所。到佛所已。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言。
世尊。此國人民。遇大惡病。良醫耆婆。盡其道術。所不能救。唯願天尊。慈愍一切。救濟病苦。令得無患。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
去此不遠。正主西方。有佛世尊。名無量壽。彼有菩薩。名觀世音。及大勢至。恒以大悲。憐愍一切。救濟苦厄。汝今應當。五體投地。向彼作禮。燒香散華。繫念數息。令心不散。經十念頃。為眾生故。當請彼佛。及二菩薩。
說是語時。於佛光中。得見西方。無量壽佛。并二菩薩。如來神力。佛及菩薩。俱到此國。往毘舍離。住城門閫。佛二菩薩。與諸大眾。放大光明。照毘舍離。皆作金色。
爾時毘舍離人。即具楊枝淨水。授與觀世音菩薩。
大悲觀世音。憐愍救護。一切眾生故。而說咒曰。普教一切眾生。而作是言。
汝等今者。應當一心稱。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大悲大名稱。救護苦厄者。如此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燒眾名香。五體投地。向於西方。一心一意。令氣息定。為免苦厄。請觀世音。合十指掌。而說偈言。
願救我苦厄。
大悲覆一切。
普放淨光明。
滅除癡暗冥。
為免殺害苦。
煩惱及眾病。
必來至我所。
施我大安樂。
我今稽首禮。
聞名救厄者。
我今自歸依。
世間慈悲父。
唯願必定來。
免我三毒苦。
施我今世樂。
及與大涅槃。
白佛言。
世尊。如是神咒。必定吉祥。乃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諸佛。大慈大悲。陀羅尼印。聞此咒者。眾苦永盡。常得安樂。遠離八難。得念佛定。現前見佛。我今當說。十方諸佛救護。眾生神咒。
多耶咃。嗚呼膩。摸呼膩。閻婆膩。耽婆膩。安荼詈。般荼詈。首埤帝。般般荼荼囉囉。婆私膩多姪咃。伊梨寐梨。提梨首梨。加波梨。佉鞮端耆。旃陀梨。摩蹬耆。勒叉勒叉。薩婆薩埵。薩婆婆耶埤。紗訶。多荼咃伽帝伽帝膩伽帝。修留毘修留毘。勒叉勒叉。薩婆婆耶埤紗訶。
白佛言。
世尊。如此神咒。乃是十方三世。無量諸佛。之所宣說。誦持此咒者。常為諸佛。諸大菩薩。之所護持。免離怖畏。刀杖毒害。及與疾病。令得無患。
說是語時。毘舍離人。平復如本。
爾時世尊。憐愍眾生。覆護一切。重請觀世音菩薩。說消伏毒害陀羅尼咒。
爾時觀世音菩薩。大悲熏心。承佛神力。而說破惡業障消伏毒害陀羅尼咒。
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南無觀世音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大慈大悲。唯願愍我。救護苦惱。亦救一切。怖畏眾生。令得大護。
多姪咃。陀呼膩。摸呼膩。閻婆膩躭婆膩阿婆凞。摸呼膩。安荼梨。般荼梨。輸鞞帝。般荼囉婆私膩休休樓樓。安荼梨兜兜樓樓。般荼梨。周周樓樓。膩槃荼梨。豆豆富富。般荼囉婆私膩矧墀。跈墀。膩跈墀。薩婆阿婆耶羯多薩婆涅婆婆陀伽。阿婆耶。卑離陀。閉殿娑訶。
一切怖畏。一切毒害。一切惡鬼。虎狼師子。聞此咒時。口即閉塞。不能為害。破梵行人。作十惡業。聞此咒時。蕩除糞穢。還得清淨。設有業障。濁惡不善。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咒。即破業障。現前見佛。
佛告阿難。
若有四部弟子。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誦念消伏毒害陀羅尼。行此咒者。身常無患。心亦無病。設使大火。從四面來。焚燒己身。誦持此咒故。龍王降雨。即得解脫。設火焚身。節節疼痛。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三誦此咒。即得除愈。
設復穀貴。飢饉王難。惡獸盜賊。迷於道路。牢獄繫閉。杻械枷鎖。被五繫縛。入於大海。黑風迴波。水色之山。夜叉羅剎之難。毒藥刀劍。臨當刑戮。過去業緣。現造眾惡。以是因緣。受一切苦。極大怖畏。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并誦此咒。一遍至七遍。消伏毒害。惡業惡行。不善惡聚。如火焚薪。永盡無餘。
以是因緣。此觀世音菩薩。所說神咒。名施一切眾生。甘露妙藥。得無病畏。不橫死畏。不被繫縛畏。貪欲嗔恚愚癡。三毒等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
此陀羅尼。灌頂章句。無上梵行。畢定吉祥。大功德海。眾生聞者。獲大安樂。應當闇誦。若欲誦之。應當持齋。不飲酒。不噉肉。以灰塗身。澡浴清淨。不食興渠五辛。能熏之物。悉不食之。婦女穢污。皆悉不往。常念十方佛。及七佛世尊。一心稱觀世音菩薩。誦持此咒。現身得見。觀音菩薩。一切善願。皆得成就。後生佛前。長與苦別。
佛告阿難。
王舍大城。有一女人。惡鬼所持。名旃陀利。彼鬼晝夜。作丈夫形。來嬈此女。鬼精著身。生五百鬼子。汝憶是事不。我於爾時。教此女人。稱觀世音菩薩。善心相續。入善境界。
阿難當知。如此菩薩。威神之力。惡鬼消伏。得見我身。無比色像。我於爾時。一一毛孔。現寶蓮華。無數化佛。異口同音。稱讚大悲。施無畏者。令女受持。讀誦通利。此咒功德。三障永盡。免三界獄火。不受眾苦。四百四病。一時不起。設有眾生。入陣鬪戰。臨當被害。誦念此咒。稱於大悲觀世音菩薩名。如鷹隼飛。即得解脫。若有眾生。受大苦惱。閉在囹圄。杻械枷鎖。及諸刑罰。一日乃至十日。一月乃至五月。應當淨心。係念一處。稱觀世音菩薩。歸依三寶。三稱我名。誦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而說咒曰。
多姪咃。安陀詈。般荼詈。枳由詈。檀陀詈。羶陀詈。底耶婆陀。耶賒婆陀。頗羅膩祇。難多詈。婆伽詈。阿盧禰。薄鳩詈。摸鳩隷。兜毘隷。紗呵。
爾時世尊。說是神咒已。告阿難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四部弟子。得聞觀世音菩薩名號。并受持讀誦。六字章句。若行曠野。迷失道徑。誦此咒故。觀世音菩薩。大悲熏心。化為人像。示其道路。令得安隱。
若當飢渴。化作泉井。果蓏飲食。令得飽滿。設復有人。遇大禍對。亡失國土。妻子財產。與怨憎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誦念此咒。數息係念。無分散意。經七七日。時大悲者。化為天像。及作大力。鬼神王像。接還本土。令得安隱。
若復有人。入海採寶。空山曠野。逢值虎狼師子。毒虫蝮蝎。夜叉。羅剎。拘槃荼。及諸惡鬼。噉精氣者。三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及誦此咒。即得解脫。
若有婦人。生產難者。臨當命終。三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并誦持此咒。即得解脫。
遇大惡賊。盜其財物。三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誦持此咒。賊即慈心。復道而去。
阿難當知。如此菩薩。及是神咒。畢定吉祥。常能消伏。一切毒害。真實不虛。普施三界。一切眾生。令無怖畏。作大擁護。今世受樂。後世生處。見佛聞法。速得解脫。此咒威神。巍巍無量。能令眾生。免地獄苦。餓鬼苦。畜生苦。阿修羅苦。及八難苦。如水滅火。永盡無餘。
阿難當知。若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并持此咒。獲大善利。消伏毒害。今世後世。不吉祥事。永盡無餘。持戒精進。念定總持。皆悉具足。
阿難當知。若有聞此。六字章句。救苦醫王。無上神咒。稱觀世音菩薩。大悲名字。罪垢消除。即於現身。得見八十億諸佛。皆來授手。為說大悲。施無畏者。功德神力。并六字章句。以見佛故。即得無忘。旋陀羅尼。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大悲大名稱。
吉祥安樂人。
恒說吉祥句。
救濟極苦者。
眾生若聞名。
離苦得解脫。
亦遊戲地獄。
大悲代受苦。
或處畜生中。
化作畜生形。
教以大智慧。
令發無上心。
或處阿修羅。
軟言調伏心。
令除憍慢習。
疾至無為岸。
現身作餓鬼。
手出香色乳。
飢渴逼切者。
施令得飽滿。
大慈大悲心。
遊戲於五道。
恒以善集慧。
普教一切眾。
無上勝方便。
令離生死苦。
常得安樂處。
到大涅槃岸。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告阿難言。
是六字章句。畢定吉祥。真實不虛。若有聞者。獲大善利。得無量功德。
說是語已。王舍大城。有一比丘。名優波斯那。精進勇猛。勤行難行苦行。如救頭然。在寒林中。與無央數。大眾圍繞。自說往昔。作諸惡行。殺生無量。聞觀世音菩薩。六字章句。正念思惟。觀心心脈。使想一處。見觀世音菩薩。即得解脫。成阿羅漢。
云何當得。見觀世音菩薩。及十方佛。若欲得見。端身正心。使心不動。心氣相續。以左手。置右手上。舉舌向腭。令息調勻。使氣不麁。不細安祥。徐數從一至十。成就息念。無分散意。使氣不麁。亦不外向。不澁不滑。如嬰兒飲乳。吸氣𡂡之。不青不白。調和得中。從於心端。四十脈下。取一中脈。令氣從中。安隱得至。十四脈中。從大脈生。至於舌下。復從舌脈出。至於舌端。不青不白。不黃不黑。如琉璃器。正長八寸。至於鼻端。還入心根。令心明淨。
佛告諸比丘。
此大精進勇猛。寶憧六字章句。消伏毒害。大悲功德。觀世音菩薩。以此數息。心定力故。如駛水流。疾疾得見。觀世音菩薩。及十方佛。
佛告諸比丘。
汝等善聽。欲服甘露。無上法味。若諸比丘。已得出家。當自攝身。不壞威儀。端坐正受。無外向意。觀於苦空。無常敗壞。不久磨滅。修五門禪。當自觀身。從頭至足。一一節間。皆令係念。停住不散。諦觀眾節。如芭蕉樹。內外俱空。當知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是語時。尊者舍利弗。在寒林中。還坐樹下。已解佛意。端坐正受。入于三昧。身真金色。令無數人。見者歡喜。發菩提心。
時優波斯那。即從座起。至尊者舍利弗所。頭面著地。接足作禮。白言。
尊者。向者如來。讚歎數息。以是因緣。獲大善利。云何數息唯願尊者。為我解說。眼眼識。與色相應。云何攝住。耳耳識。與聲相應。云何攝住。鼻鼻識。與香相應。云何攝住。舌舌識。與味相應。云何攝住。意意識。與攀緣相應。云何攝住。諸顛倒想。與顛倒相應。云何攝住。色聲香味觸。與細滑相應。云何攝住。而此識賊。如猨猴走。遊戲六根。遍緣諸法。云何攝住。
時舍利弗。告優波斯那。汝今當觀。地大地。無堅性。水大水。性不住。風大風。性無礙。從顛倒有。火大火性不實。假因緣生。色受想行識。一一性相。同於水火風等。皆悉入於。如實之際。
時優波斯那。聞是語已。身如水火。得四大定。通達五陰。空無所有。殺諸結賊。豁然意解。得阿羅漢。身中出火。即自碎身。入般涅槃。
時舍利弗。收其舍利。於上起塔已。為佛作禮。白佛言。
世尊。佛說禪定。第一甘露。無上法味。若有服者。身如琉璃。毛孔見佛。觀無明行。乃至老死。一一性相。皆悉不實。如空谷響。如芭蕉樹。無堅實。如熱時焰。如野馬行。如乾闥婆城。如水上泡。如幻如化。如露如電。一一諦觀。十二因緣。成緣覺道。或入寂定琉璃三昧。見佛無數。發無上心。修童真行。住不退轉。
佛告舍利弗。
如優波斯那。聞我說是。大悲章句。數息定法。破無數億。洞然之惡。成阿羅漢。具戒定智。解脫知見。身出水火。碎身滅度。令無數人。發大善心。
舍利弗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觀世音菩薩。大悲名號。及消伏毒害。六字章句。數息係念。淨行之法。除無數劫。所造惡業。破惡業障。現身得見。無量無邊諸佛。聞說妙法。隨意無礙。發三種清淨。三菩提心。若有宿世。罪業因緣。及現所造。極重惡行。夢中得見。觀世音菩薩。如大猛風。吹於重雲。皆悉四散。得離重罪惡業。生諸佛前。
佛說是語已。告舍利弗。
我今為此。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消伏毒害。無上章句。說偈讚歎。
我勅提頭賴吒等。
慈心擁護受持經。
令聞大悲名號人。
譬如天子法臣護。
我勅海龍伊羅鉢。
慈心擁護受持經。
如護眼目愛己子。
晝夜六時不遠離。
我勅閻婆羅剎子。
無數毒龍及龍女。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愛頂腦不敢觸。
我勅毘留勒迦王。
慈心擁護持經者。
如母愛子心無厭。
晝夜擁護行住俱。
我勅難陀跋難陀。
娑伽羅王優波陀。
慈心擁護持經者。
恭敬供養接足禮。
譬如諸天奉帝釋。
亦如孝子敬父母。
猶如貧人護財寶。
如盲須眼及正導。
我勅一切諸鬼神。
小龍毒蛇毒害獸。
一切惡人惡口者。
違逆此咒起不善。
現身白癩膿血流。
後墮地獄長夜苦。
是故應當慈心護。
受持讀誦灌頂句。
地獄清淨如蓮華。
餓鬼破碎無八難。
後生佛前入三昧。
畢定當得不退轉。
普施一切大安樂。
教諸眾生修十地。
我從過去無數佛。
聞是消伏毒害咒。
消除三障無諸惡。
五眼具足成菩提。
永與三界作父母。
施其安樂得止息。
若有聞我名號者。
亦聞大悲觀世音。
誦持此咒離諸惡。
不墮地獄及畜生。
蓮華化生為父母。
心淨柔軟無塵垢。
必聞無上大慧明。
心定如地不可動。
一切佛出世。
明照如日月。
身出大智光。
如燒紫金山。
三十二相中。
流出八十好。
譬如須彌山。
映顯于大海。
眾生聞名者。
永離三惡道。
得住無為處。
常樂大涅槃。
一切佛興世。
安樂眾生故。
異口各各身。
端坐金剛座。
口出五色光。
蓮華葉形舌。
讚歎大悲者。
調御師子法。
護世觀世音。
畢定消毒害。
淨於三毒根。
成佛道無疑。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者。擁護此經故。說灌頂吉祥陀羅尼。而說咒曰。
多姪咃。烏耽毘詈。兜毘詈。耽埤。波羅耽埤。捺吒修捺吒。枳跋吒。牟那耶。三摩耶。檀提。膩羅枳尸。婆羅鳩卑。烏詈。欀瞿詈。紗訶。
佛告舍利弗。
如此灌頂陀羅尼章句。畢定吉祥。若有得聞。受持讀誦。破惡業障。終不橫死。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如此神咒。大吉祥句。普施一切。無所怖畏。世尊往昔。從何佛所。得聞此句。唯願世尊。分別解說。使未來世。普得聞知。獲大安樂。免離橫死。刀杖毒藥。水火盜賊。所不能害。
佛告舍利弗。
我從過去。無量佛所。得聞此句。受持讀誦。即得超越。八千萬劫。生死之罪。
又念過去。八十萬劫。有佛世尊。名一切世間勝。十號具足。彼佛世尊。為我演說。如上章句。我即數息。使心不散。㸌然音解。消伏結使。得無生法忍。住首楞嚴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此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即得超越。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生死之罪。消伏毒害。不與禍對。
佛說是語時。五百長者子。得無生法忍。無數人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舍利弗。阿難等。白佛言。
世尊。此觀佛三昧海。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所至到處。一切吉祥。如梵天王。眾所愛敬。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此經。首題名字。常得見佛。及諸菩薩。具足善根。生淨佛國。
說此品時。八十億天子天女。及龍鬼神。皆悉歡喜。發菩提心。舍利弗。阿難等。聞佛所說。禮佛而退。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