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如來藏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寶月講堂。栴檀重閣。成佛十年。與大比丘眾。百千人俱。菩薩摩訶薩。六十恒河沙。皆悉成就。大精進力。已曾供養。百千億那由他諸佛。皆悉能轉。不退法輪。若有眾生。聞其名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其名曰。

法慧菩薩。師子慧菩薩。金剛慧菩薩。調慧菩薩。妙慧菩薩。月光菩薩。寶月菩薩。滿月菩薩。勇猛菩薩。無量勇菩薩。無邊勇菩薩。超三界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香象菩薩。香上菩薩。香上首菩薩。首藏菩薩。日藏菩薩。幢相菩薩。大幢相菩薩。離垢幢菩薩。無邊光菩薩。放光菩薩。離垢光菩薩。喜王菩薩。常喜菩薩。寶手菩薩。虛空藏菩薩。離憍慢菩薩。須彌山菩薩。光德王菩薩。總持自在王菩薩。總持菩薩。滅眾病菩薩。療一切眾生病菩薩。歡喜念菩薩。饜意菩薩。常饜菩薩。普照菩薩。月明菩薩。寶慧菩薩。轉女身菩薩。大雷音菩薩。導師菩薩。不虛見菩薩。一切法自在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

如是等六十恒河沙菩薩摩訶薩。從無量佛剎。與無央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俱。悉皆來集。尊重供養。

爾時世尊。於栴檀重閣。正坐三昧。而現神變。有千葉蓮華。大如車輪。其數無量。色香具足。而未開敷。一切花內。皆有化佛。上昇虛空。彌覆世界。猶如寶帳。一一蓮花。放無量光。一切蓮花。同時舒榮。佛神力故。須臾之間。皆悉萎變。其諸花內。一切化佛。結跏趺坐。各放無數。百千光明。於時此剎。莊嚴殊特。一切大眾。歡喜踊躍。怪未曾有。咸有疑念。

今何因緣。無數妙花。忽然毀變。萎黑臭穢。甚可惡饜。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大眾所疑。告金剛慧。

善男子。於佛法中。諸有所疑。恣汝所問。

時金剛慧菩薩。知諸大眾。咸有疑念。而白佛言。

世尊。以何因緣。無數蓮花中。皆有化佛。上昇虛空。彌覆世界。須臾之間。皆悉萎變。一切化佛。各放無數。百千光明。眾會悉見。合掌恭敬。

爾時金剛慧菩薩。以偈頌曰。

我昔未曾覩。神變若今日。見佛百千億。坐彼蓮花藏。

各放無數光。彌覆一切剎。離垢諸導師。莊嚴諸世界。

蓮花忽萎變。莫不生惡饜。今以何因緣。而現此神化。

我覩恒沙佛。及無量神變。未曾見如今。願為分別說。

爾時世尊。告金剛慧。及諸菩薩言。

善男子。有大方等經。名如來藏。將欲演說。故現斯瑞。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咸言善哉。

願樂欲聞。

佛言。

善男子。如佛所化。無數蓮花。忽然萎變。無量化佛。在蓮花內。相好莊嚴。結跏趺坐。放大光明。眾覩希有。靡不恭敬。

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

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

如是善男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

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

善男子。若有菩薩。信樂此法。專心修學。便得解脫。成等正覺。普為世間。施作佛事。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萎變花。其花未開敷。天眼者觀見。如來身無染。

除去萎花已。見無礙導師。為斷煩惱故。最勝出世間。

佛觀眾生類。悉有如來藏。無量煩惱覆。猶如穢花纏。

我為諸眾生。除滅煩惱故。普為說正法。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見。一切眾生身。佛藏安隱住。說法令開現。

復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巖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時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遠近。

如是善男子。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彼淳蜜。在于巖樹。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護。我以佛眼。如實觀之。以善方便。隨應說法。滅除煩惱。開佛知見。普為世間。施作佛事。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巖樹蜜。無量蜂圍繞。巧方便取者。先除彼群蜂。

眾生如來藏。猶如巖樹蜜。結使塵勞纏。如群蜂守護。

我為諸眾生。方便說正法。滅除煩惱蜂。開發如來藏。

具足無礙辯。演說甘露法。普令成正覺。大悲濟群生。

復次善男子。譬如粳糧。未離皮糩。貧愚輕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御用。

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眾生。煩惱糠糩。覆蔽如來。無量知見。故以方便。如應說法。令除煩惱。淨一切智。於諸世間。為最正覺。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一切粳糧。皮糩未除蕩。貧者猶賤之。謂為可棄物。

外雖似無用。內實不毀壞。除去皮糩已。乃為王者膳。

我見眾生類。煩惱隱佛藏。為說除滅法。令得一切智。

如我如來性。眾生亦復然。開化令清淨。速成無上道。

復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墮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歷年載。真金不壞。而莫能知。

有天眼者。語眾人言。

此不淨中。有真金寶。汝等出之。隨意受用。

如是善男子。不淨處者。無量煩惱是。真金寶者。如來藏是。有天眼者。謂如來是。是故如來。廣為說法。令諸眾生。除滅煩惱。悉成正覺。施作佛事。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如金在不淨。隱沒莫能見。天眼者乃見。即以告眾人。

汝等若出之。洗滌令清淨。隨意而受用。親屬悉蒙慶。

善逝眼如是。觀諸眾生類。煩惱淤泥中。如來性不壞。

隨應而說法。令辦一切事。佛性煩惱覆。速除令清淨。

復次善男子。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

我在於此。既不自知。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此珍寶藏。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如來知見。力。無所畏。大法寶藏。在其身內。不聞不知。耽惑五欲。輪轉生死。受苦無量。是故諸佛。出興于世。為開身內。如來法藏。彼即信受。淨一切智。普為眾生。開如來藏。無礙辯才。為大施主。

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眾生。有如來藏。故為諸菩薩。而說此法。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貧人家。內有珍寶藏。主既不知見。寶又不能言。

窮年抱愚冥。無有示語者。有寶而不知。故常致貧苦。

佛眼觀眾生。雖流轉五道。大寶在身內。常在不變易。

如是觀察已。而為眾生說。令得智寶藏。大富兼廣利。

若信我所說。一切有寶藏。信勤方便行。疾成無上道。

復次善男子。譬如菴羅果。內實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

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諸眾生。如來寶藏。在無明殼。猶如果種。在於核內。

善男子。彼如來藏。清涼無熱。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為如來。應供。等正覺。

善男子。如來如是。觀眾生已。為菩薩摩訶薩。淨佛智故。顯現此義。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菴羅果。內實不毀壞。種之於大地。必成大樹王。

如來無漏眼。觀一切眾生。身內如來藏。如花果中實。

無明覆佛藏。汝等應信知。三昧智具足。一切無能壞。

是故我說法。開彼如來藏。疾成無上道。如果成樹王。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詣他國。經由險路。懼遭劫奪。裹以弊物。令無識者。此人於道。忽便命終。於是金像。棄捐曠野。行人踐蹈。咸謂不淨。得天眼者。見弊物中。有真金像。即為出之。一切禮敬。

如是善男子。我見眾生。種種煩惱。長夜流轉。生死無量。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如我無異。是故佛為。眾生說法。斷除煩惱。淨如來智。轉復化導。一切世間。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人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裹以弊穢物。棄之在曠野。

天眼者見之。即以告眾人。去穢現真像。一切大歡喜。

我天眼亦然。觀彼眾生類。惡業煩惱纏。生死備眾苦。

又見彼眾生。無明塵垢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

佛既見如是。為諸菩薩。說煩惱眾惡業。覆弊最勝身。

當勤淨除斷。顯出如來智。天人龍鬼神。一切所歸仰。

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經歷時節。常作下劣。生賤子想。

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諸苦毒。其身皆有。如來寶藏。如彼女人。而不覺知。是故如來。普為說法。

言。

善男子。莫自輕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進。滅眾過惡。則受菩薩。及世尊號。化導濟度。無量眾生。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貧女人。色貌甚庸陋。而懷貴相子。當為轉輪王。

七寶備眾德。王有四天下。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

我觀諸眾生。嬰苦亦如是。身懷如來藏。而不自覺知。

是故告菩薩。慎勿自輕鄙。汝身如來藏。常有濟世明。

若勤修精進。不久坐道場。成最正覺道。度脫無量眾。

復次善男子。譬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倒置于地。外雖焦黑。內像不變。開摸出像。金色晃曜。

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佛藏在身。眾相具足。如是觀已。廣為顯說。彼諸眾生。得息清涼。以金剛慧。搥破煩惱。開淨佛身。如出金像。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大冶鑄。無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觀。但見焦黑土。

鑄師量已冷。開摸令質現。眾穢既已除。相好畫然顯。

我以佛眼觀。眾生類如是。煩惱淤泥中。皆有如來性。

授以金剛慧。搥破煩惱摸。開發如來藏。如真金顯現。

如我所觀察。示語諸菩薩。汝等善受持。轉化諸群生。

爾時世尊。告金剛慧菩薩摩訶薩。

若出家若在家。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廣為人說。如來藏經。所獲功德。不可計量。

金剛慧。若有菩薩。為佛道故。勤行精進。修習神通。入諸三昧。欲殖德本。供養過恒河沙。現在諸佛。造過恒河沙。七寶臺閣。高十由旬。縱廣正等。各一由旬。設七寶床。敷以天繒。為一一佛。日日造立。過恒河沙。七寶臺閣。以用奉獻。一一如來。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以如是事。普為一切。過恒河沙。現在諸佛。如是次第。乃至過五十恒沙。眾寶臺閣。以用供養。過五十恒沙。現在諸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乃至無量。百千萬劫。

金剛慧。不如有人。樂喜菩提。於如來藏經。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乃至一譬喻者。

金剛慧。此善男子。於諸佛所。種諸善根。福雖無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若人求菩提。聞持此經者。書寫而供養。乃至於一偈。

如來微妙藏。須臾發隨喜。當聽此正教。功德無有量。

若人求菩提。住大神通力。欲供十方佛。菩薩聲聞眾。

其數過恒沙。億載不思議。為一一諸佛。造立妙寶臺。

臺高十由旬。縱廣四十里。中施七寶座。嚴飾備眾妙。

敷以天繒褥。隨座各殊異。無量過恒沙。獻佛及大眾。

悉以此奉獻。日夜不休息。滿百千萬劫。所獲福如是。

慧者聞此經。能持一譬喻。而為人解說。其福過於彼。

乃至於算數。譬喻所不及。眾生之所依。速成無上道。

菩薩諦思惟。甚深如來藏。知眾生悉有。疾成無上道。

爾時世尊。復告金剛慧菩薩言。

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復過是數。爾時有佛。號常放光明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金剛慧。何故名曰。常放光明王。彼佛本行。菩薩道時。降神母胎。常放光明。徹照十方。千佛世界。微塵等剎。

若有眾生。見斯光者。一切歡喜。煩惱悉滅。色力具足。念智成就。得無礙辯。

若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阿修羅等。見光明者。皆離惡道。生天人中。

若諸天人。見光明者。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具五神通。

若不退轉者。皆得無生法忍。五十功德。旋陀羅尼。

金剛慧。彼光明所照國土。皆悉嚴淨。如天琉璃。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種種寶樹。花果茂盛。香氣芬馨。微風吹動。出微妙音。演暢三寶。菩薩功德。根力覺道。禪定解脫。眾生聞者。皆得法喜。信樂堅固。永離惡道。

金剛慧。彼十方剎。一切眾生。蒙光明故。晝夜六時。合掌恭敬。

金剛慧。彼菩薩處胎出生。乃至成佛。無餘泥洹。常放光明。般泥洹後。舍利塔廟。亦常放光。以是因緣。諸天世人。號曰常放光明王。

金剛慧。常放光明王如來。應供。等正覺。初成佛時。於其法中。有一菩薩。名無邊光。與二十億菩薩。以為眷屬。無邊光菩薩摩訶薩。於彼佛所。問如來藏經。佛為演說。在於一坐。經五十大劫。護念一切。諸菩薩故。其音普告。十佛世界。微塵等百千佛剎。為諸菩薩。無數因緣。百千譬喻。說如來藏。大乘經典。諸菩薩等。聞說此經。受持讀誦。如說修行。除四菩薩。皆已成佛。

金剛慧。汝莫異觀。彼無邊光菩薩。豈異人乎。即我身是。彼四菩薩。未成佛者。文殊師利。觀世音。大勢至。汝金剛慧是。

金剛慧。如來藏經。能大饒益。若有聞者。皆成佛道。

爾時世尊。重說偈曰。

過去無數劫。佛號光明王。常放大光明。普照無量土。

無邊光菩薩。於佛初成道。而啟問此經。佛即為演說。

其有遇最勝。而聞此經者。皆已得成佛。唯除四菩薩。

文殊觀世音。大勢金剛慧。此四菩薩等。皆曾聞此法。

金剛慧為彼。第一神通子。時號無邊光。已曾聞此經。

我本求道時。師子幢佛所。亦曾受斯經。如聞說修行。

我因此善根。疾得成佛道。是故諸菩薩。應持說此經。

聞已如說行。得佛如我今。若持此經者。當禮如世尊。

若得此經者。是名佛法主。則為世間護。諸佛之所歎。

若有持是經。是人名法王。是為世間眼。應讚如世尊。

爾時世尊。說此經已。金剛慧。及諸菩薩。四眾眷屬。天。人。乾闥婆。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方等如來藏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