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昔者菩薩。身為九色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恆水邊。飲食水草。常與一烏。為知識。
時水中。有一溺人。隨流來下。或出或沒。得著樹木。
仰頭呼天。
山神樹神。諸天龍神。何不愍傷於我。
鹿聞人聲。走到水中。語溺人言。
汝莫恐怖。汝可騎我背上。捉我兩角。我當相負出水。
既得着岸。鹿大疲極。
溺人下地。遶鹿三匝。向鹿叩頭。
乞與大家。作奴供給。使令採取水草。
鹿言。
不用汝也。且各自去。欲報恩者。莫道我在此。人貪我皮角。必來殺我。
於是溺人。受教而去。
是時國王夫人。夜於臥中。夢見九色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即託病不起。
王問夫人。
何故不起。
答曰。
我昨夜夢見。非常之鹿。其毛九種色。其角白如雪。我思得其皮。作坐褥。欲得其角。作拂柄。王當為我覔之。王若不得者。我便死矣。
王告夫人。
汝可且起。我為一國之主。何所不得。
王即募於國中。
若有能得。九色鹿者。吾當與其。分國而治。即賜金鉢。盛滿銀粟。又賜銀鉢。盛滿金粟。
於是溺人。聞王募重。心生惡念。
我說此鹿。可得富貴。鹿是畜生。死活何在。
於是溺人。即便語募人。言。
我知九色鹿處。
募人即將溺人。至大王所。而白王言。
此人。知九色鹿處。
王聞此言。即大歡喜。便語溺人。
汝若能得。九色鹿者。我當與汝半國。此言不虛。
溺人答王。
我能得之。
於是溺人面上。即生癩瘡。
溺人白王。
此鹿雖是畜生。大有威神。王宜多出人眾。乃可得耳。
王即大出軍眾。往至恆水邊。
時烏在樹頭。見王軍來。疑當殺鹿。即呼鹿曰。
知識且起。王來取汝。
鹿故不覺。
烏便下樹。踞其頭上。啄其耳言。
知識且起。王軍至矣。
鹿方驚起。便四向顧視。見王軍眾。已遶百匝。無復走地。即趣王車前。時王軍人。即便挽弓欲射。
鹿語王人。
且莫射我。自至王所。欲有所說。
王便勅諸臣。
莫射此鹿。此是非常之鹿。或是天神。
鹿重語大王言。
且莫殺我。我有大恩。在於王國。
王語鹿言。
汝有何恩。
鹿言。
我前活王國中一人。
鹿即長跪。重問王言。
誰道我在此耶。
王便指示車邊。
癩面人是。
鹿聞王言。眼中淚出。不能自止。
鹿言。
大王。此人前日。溺深水中。隨流來下。或出或沒。得着樹木。
仰頭呼天。
山神樹神。諸天龍神。何不愍傷於我。
我於爾時。不惜身命。自投水中。負此人出。本要不相道。人無反復。不如負水中浮木。
王聞鹿言。甚大慙愧。責數其民。語言。
汝受人重恩。云何反欲殺之。
於是大王。即下令於國中。
自今已往。若駈逐此鹿者。吾當誅其五族。
於是眾鹿。數千為群。皆來依附。飲食水草。不侵禾稼。風雨時節。五穀豐熟。人無疾病。災害不生。其世太平。運命化去。
佛言。
爾時九色鹿者。我身是也。爾時烏者。今阿難是。時國王者。今悅頭檀是。時王夫人者。今先陀利是。時溺人者。今調達是。
調達與我。世世有怨。我雖有善意向之。而故欲害我。阿難有至意。得成無上道。
菩薩行羼提波羅蜜。忍辱如是。
九色鹿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