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法師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復有無量無邊。大菩薩眾。天龍八部。悉皆雲集。
爾時清淨慧菩薩。在眾中坐。
為欲愍念。諸有情故。作是思惟。
諸佛如來。以何因緣。得清淨身。相好具足。
復作是念。
諸眾生類。得值如來。親近供養。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未知如來。般涅槃後。所有眾生。作何供養。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無上菩提。
作是念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頂禮佛足。長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我欲請問。願垂聽許。
佛言。
善男子。隨汝所問。我當為說。
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
諸佛如來。應。正等覺。以何因緣。得清淨身。相好具足。
又諸眾生得值如來。親近供養。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未審如來。般涅槃後。所有眾生。作何供養。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無上菩提。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
善哉善哉。汝能為彼。未來眾生。發如是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清淨慧菩薩言。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清淨慧菩薩言。
善男子。應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慈悲喜捨。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種智。善清淨故。如來清淨。
若於如是。諸佛如來。以清淨心。種種供養。香花瓔珞。幡蓋敷具。布在佛前。種種嚴飾。上妙香水。澡浴尊儀。燒香普熏。運心法界。復以飲食。鼓樂弦歌。讚詠如來。不共功德。發殊勝願。迴向無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無量無邊。乃至菩提。常令相續。
所以者何。如來福智。不可思議。無數無等。
善男子。諸佛世尊。具有三身。謂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後。若欲供養。此三身者。當供養舍利。
然有二種。
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頌舍利。
即說頌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若男子女人。苾芻五眾。應造佛像。若無力者。下至大如䵃麥。造窣覩波。形如棗許。剎竿如針。蓋如麩片。舍利如芥子。或寫法頌。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為供養。隨己力能。至誠殷重。如我現身。等無有異。
善男子。若有眾生。能作如是。勝供養者。成就十五。殊勝功德。而自莊嚴。
一者。常有慚愧。二者。發淨信心。三者。其心質直。四者。親近善友。五者。入無漏慧。六者。常見諸佛。七者。恆持正法。八者。能如說行。九者。隨意當生。淨佛國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貴。人所敬奉。生歡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諸魔軍眾。不能損惱。十三者。能於末世。護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諸佛。之所加護。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我般涅槃後。
能供養舍利。
或造窣覩波。
及以如來像。
於彼像塔處。
塗拭曼荼羅。
以種種香華。
散布於其上。
以淨妙香水。
灌沐於像身。
上味諸飲食。
盡持以供養。
讚歎如來德。
無量難思議。
方便智神通。
速至於彼岸。
獲得金剛身。
具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濟度諸群生。
爾時清淨慧菩薩。聞是頌已。白佛言。
未來眾生。云何浴像。
佛告清淨慧菩薩言。
汝等當於如來。起正念心。勿著二邊。迷於空有。於諸善品。渴仰無厭。三解脫門。善修智慧。常求出離。勿住生死。於諸眾生。起大慈悲。願得速成。三種身故。
善男子。我已為汝。說四真諦。十二緣生。六波羅蜜。今更為汝。及諸國王。王子。大臣。後宮。妃后。天。龍。人。鬼。說浴像法。諸供養中。最為第一。勝以恆河沙等。七寶布施。
若浴像時。應以牛頭栴檀。白檀。紫檀。沈水。熏陸。欝金香。龍腦香。零陵。藿香等。於淨石上。磨作香泥。用為香水。置淨器中。
於清淨處。以好土作壇。或方或圓。隨時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湯。淨潔洗沐。重澆清水。所用之水。皆須淨濾。勿使損蟲。
其浴像水。兩指瀝取。安自頂上。名吉祥水。
瀉於淨地。莫令足踏。
以細軟巾。拭像令淨。燒諸名香。周遍香馥。安置本處。
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眾。現受富樂。無病延年。於所願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隱。長辭八難。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覺。
既安置已。更燒諸香。親對像前。虔誠合掌。而說讚曰。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功德莊嚴聚。
願彼五濁眾生類。
速證如來淨法身。
戒定慧解知見香。
遍十方剎常芬馥。
願此香煙亦如是。
無量無邊作佛事。
亦願三塗苦輪息。
悉令除熱得清涼。
皆發無上菩提心。
永出愛河登彼岸。
佛說此經已。是時眾中。有無量無邊菩薩。得無垢三昧。無量諸天。得不退智。諸聲聞眾。願求佛果。八萬四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
世尊。幸蒙大師。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勸化。國王大臣。一切信心。樂功德者。於日日中。澡沐尊儀。獲大利益。常當頂受。歡喜奉行。
浴佛功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