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密解脫經卷第三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聖者彌勒菩薩問品第九

爾時聖者彌勒菩薩摩訶薩。依奢摩他。毘婆舍那。所攝法相。白佛言。

世尊。世尊。菩薩依止何法。住持何法。於大乘中。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

佛告彌勒菩薩言。

彌勒。依說諸法。差別之相。及能住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彌勒。如我所說。四種觀法。菩薩依彼。四種觀法。修行大乘。奢摩他。毘婆舍那。何等為四。

一者。分別觀。二者。無分別觀。三者。事別。四者。所作成就。

彌勒菩薩。問佛言。

世尊。有幾種奢摩他觀。

佛言。

彌勒。惟有一種。奢摩他觀。所謂。無分別觀。

彌勒菩薩復言。

世尊。可有幾種。毘婆舍那觀。

佛言。

彌勒。惟有一種。所謂。差別觀。

彌勒菩薩復言。

世尊。有幾數名向二觀。

佛言。

彌勒。有於二種。

一者。事別。二者。事成就。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菩薩。依四種法。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觀。善知奢摩他。毘婆舍那。

佛言。

彌勒。如我為諸菩薩所說。差別法相。所謂。修多羅。祇夜。和伽羅。那伽他。憂陀那。尼陀那。阿婆陀那。伊帝憂多伽。闍多伽。毘佛略。阿浮陀檀摩。憂波提舍。

彌勒。一切菩薩。於如是等。修多羅中。應善諦聽。口常善誦。心常善知。智常善觀。慧如實覺。

彌勒。諸菩薩等。於彼修多羅中。善思惟已。於空閑處。獨坐觀察。觀察彼心。內常隨順。如是觀心。如是不斷心。彼菩薩得身樂。心樂。

彌勒。是名我說。菩薩修行。奢摩他法。

彼菩薩得身心樂已。依身心樂。觀所說法。如向思惟。一切諸法。觀察內心。三昧境界像。能信諸法。離於思惟。

彌勒。諸菩薩等。如是觀彼。三昧鏡像。可知彼義。覺觀思惟。忍悕見意。知覺現前。

彌勒。是名我說。菩薩修行。毘婆舍那。

彌勒。諸菩薩等。應當如是。善知毘婆舍那。

爾時聖者彌勒菩薩。白佛言。

世尊。世尊。菩薩未得。內心觀像。未得身樂。未得心樂。佛說彼觀。名何等觀。

佛言。

彌勒。非奢摩他。是隨順奢摩他。是故我說。名為隨順。信奢摩他。

彌勒菩薩言。

世尊。菩薩未得身樂。心樂。觀於內身。三昧境界。思惟彼法。如是觀心。佛說彼觀。名何等觀。

佛言。

彌勒。我說彼觀。非毘婆舍那。名隨順信。毘婆舍那。

彌勒菩薩言。

世尊。說奢摩他行。毘婆舍那行。為一。為異。

佛言。

我說非異。非不異。

彌勒。以何義故。我說不異。毘婆舍那觀。不離奢摩他。是故不異。

彌勒。以何義故。我說是異。以觀分別。境像差別。是故為異。

彌勒菩薩言。

世尊。毘婆舍那。三昧境界。為異彼心。不異彼心。

佛言。

彌勒。我說不異。何義不異。以唯是心。觀彼境像。

何以故。我說但是心意識。觀得名故。

彌勒菩薩言。

世尊。若彼心境像。不異於心。云何心即能觀於心。

佛言。

彌勒。彼處無有一法。能觀一法。而彼心生。如是現見。

彌勒。譬如清淨明鏡。依因境像。能見境像。而不作心。

我見境像。

依彼境像。現見境像。

彌勒。如彼心生。不離於心。離心見境。彼三昧鏡像。現見境界。

彌勒菩薩言。

世尊。一切眾生。所有心法。色等境界。為異於心。為不異心。

佛言。

彌勒。不異於心。而諸凡夫。顛倒智取。不能識知。但是心法。以不如實知。彼種種境像。顛倒取顛倒法。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菩薩。一向修行。毘婆舍那。

佛言。

彌勒。若菩薩隨順。觀彼心相不斷。如是菩薩。一向修行。毘婆舍那。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菩薩。一向觀彼。奢摩他法。

佛言。

彌勒。若菩薩隨順。觀彼心相不斷。如是菩薩。一向觀彼。奢摩他法。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菩薩奢摩他。毘婆舍那。二法和合。一時修行。

佛言。

彌勒。若菩薩觀心一心。如是。奢摩他。毘婆舍那。一時修行。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何者是心相。

佛言。

彌勒。所謂。分別三昧。境界鏡像觀。毘婆舍那。是名心相。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何者是心無間。

佛言。

彌勒。謂觀像心。奢摩他觀。是名心無間。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何者是心。而言一心。

佛言。

彌勒。所謂觀彼。三昧境像。覺知是心。覺知是心已。修真如觀。

彌勒。是名一心。

彌勒菩薩言。

世尊。毘婆舍那。行有幾種。

佛言。

彌勒。毘婆舍那。有於三種。何等三種。

一者。相。二者。修行。三者。觀。

彌勒。何者是相。毘婆舍那。所謂但觀。三昧境界。分別境像。是名相毘婆舍那。

彌勒。何者是修行。毘婆舍那。所謂。智慧善見。彼彼法相。是名修行。毘婆舍那。

彌勒。何者是觀。毘婆舍那。所謂。彼彼法中。智慧善觀。彼彼法相。而不證彼。寂滅解脫。

彌勒。是名善觀察。修行毘婆舍那。

彌勒菩薩復言。

世尊。奢摩他行有幾種。

佛言。

彌勒。依前法。後三種。亦如是應知。

復次。彌勒。奢摩他有八種。所謂。初禪奢摩他。如是。二禪。三禪。四禪。無邊空處。無邊識處。見少處。非想非非想處。

復次。彌勒。有四種奢摩他。謂。慈奢摩他。悲奢摩他。喜奢摩他。捨奢摩他。

彌勒菩薩言。

世尊。如世尊說。依止奢摩他。毘婆舍那。不依止奢摩他。毘婆舍那。

世尊。何者是依止法。何者是不依止法。

佛言。

彌勒。如所聞法。隨順法相。

彌勒。是名依止法奢摩他。毘婆舍那。

彌勒。離所聞法。思惟取法。依他教觀奢摩他。毘婆舍那義。所謂。觀彼諸相。青黃赤白臭爛。一切有行無常苦。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寂靜。一切法涅槃。如是等奢摩他。毘婆舍那。

彌勒。是名不依止法奢摩他。毘婆舍那應知。

彌勒。所謂依止法奢摩他。毘婆舍那。而我為彼。隨順法相。利根菩薩。作如是說。

彌勒。不依止法。隨順他教。而我為彼。軟根菩薩。作如是說。

彌勒菩薩言。

世尊。如世尊說。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不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世尊。何者是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何者不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佛言。

彌勒。若菩薩一一觀。修多羅等法。如聞如取。思惟諸法。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是名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彌勒。若菩薩即彼。修多羅等法。作一段。一分。一聚。如是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流順真如。隨向真如。隨順彼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心識轉。隨順彼法。隨向彼法。如實能知。無量阿僧祇。諸善法相。

彌勒。是名無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彌勒菩薩言。

世尊。如世尊說。少相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大相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世尊。何者是少相。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何者是大相。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何者是無量相。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佛言。

彌勒。若菩薩差別觀修多羅。一一乃至。憂波提舍。作一段思惟。

彌勒。是名少相。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彌勒。若菩薩即彼。修多羅等。不差別作。一段思惟。

彌勒。是名大相。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彌勒。若菩薩諸佛如來。說無量法。無量名字。無量章句。無量上上智慧。樂說辯才。作一段思惟。是名無量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菩薩。證得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佛言。

彌勒。有五種觀觀彼法。何等五種。所謂。思惟奢摩他。毘婆舍那。念念滅一切煩惱。身離種種相。得法樂樂。如實知十方。無量無畔齊。知無量法光明。所作成就。相應清淨分。無分別相現前。為得成就法身。證上上勝勝因。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何處隨順修行。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何處證得。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

佛言。

彌勒。初歡喜地。菩薩摩訶薩。隨順證少。於第三光明地。菩薩善證得。應知。

彌勒。初學菩薩。亦修行此。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法。學思惟不休息故。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何者奢摩他。毘婆舍那。有覺有觀三昧。何者是無覺有觀三昧。何者是無覺無觀三昧。

佛言。

彌勒。若菩薩隨如所聞。攝受諸法。於一切法。覺觀相麁細。隨順能生。奢摩他。毘婆舍那法。是名有覺有觀三昧。

彌勒。若菩薩於彼法相。不了了麁細相。隨順彼法。修行而得。彼法光明正念心。隨順細觀察。奢摩他。毘婆舍那。

彌勒。是名無覺有觀三昧。

彌勒。若菩薩離一切相。自然隨順法。思惟觀察奢摩他。毘婆舍那。是名無覺無觀三昧。

復次。彌勒。初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是名有覺有觀三昧。

彌勒。若菩薩觀一切法。是名無覺少觀三昧。

彌勒。若菩薩觀無差別法三昧。是名無覺無觀三昧。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何者是奢摩他相。何者是取奢摩他相。何者是奢摩他捨相。

佛言。

彌勒。若菩薩掉動心。疑心中。生驚畏心。或欲遠離。思惟諸法。而不斷絕。是名奢摩他相。

彌勒。若菩薩心。沈沒沈沒相疑。思惟於法。生歡喜心。是名取相奢摩他。

彌勒。若菩薩一向。於奢摩他道。一向毘婆舍那道。雙道觀彼二法。煩惱不染於心。自然思惟。自然隨順。彼法修行。是名奢摩他捨相。

彌勒菩薩言。

世尊。如世尊說。菩薩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法。如實知法。如實知義。

世尊。云何菩薩。知法知義。

佛言。

彌勒。若菩薩知五種觀法。名如實知法。何等為五。

一者。名。二者。句。三者。字。四者。差別。五者。同。

彌勒。何者是名。謂於染法淨法中。觀自體相說法相。

彌勒。是名為名。

彌勒。何者是句。即彼法種種名名。聚染法淨法義為名。用依止。住持。是名為句。

彌勒。何者是字。即彼名句。依彼一法名。是名為字。

彌勒。何者是差別。謂一一法別異觀。是名差別。

彌勒。何者是同。所謂無差別觀法。說名為同。

彌勒。若菩薩如是觀者。名為如實知法。

彌勒。云何菩薩觀義。菩薩觀義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者。所應修行者修行。二者。修行至究竟處。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可取義。五者。知住持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不顛倒義。九者。知染義。十者。知淨義。

彌勒。若菩薩染淨法中。一切種差別修行。謂陰五種數。內入六種數。外入六種數。如是等差別修行。

彌勒。是名菩薩。所應修行者修行。

彌勒。若菩薩於染淨法中。如實知真如。

彌勒。是名菩薩。修行至究竟處。

復次。彌勒。真如有七種。何等為七。所謂無始有為。行相真如。相真如。所謂。我空。法空。唯識真如。知有為行惟是心。執著真如。所謂我說苦諦。邪行真如。所謂我說集諦。清淨真如。所謂我說滅諦。正修行真如。所謂我說道諦。

彌勒。行相真如。執著真如。邪行真如。此三真如。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

彌勒。相真如。唯識真如。此二真如。一切法平等無差別。

彌勒。清淨真如。聲聞。緣覺。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無差別。

彌勒。修行真如。如聞妙法。差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攝取般若。平等無差別。

彌勒。菩薩知能取義者。所謂五種入相。及心意意識心數法。是名知能取義。

彌勒。可取義者。所謂外六入。

彌勒。能取義者。即是可取義。是名知能取可取義。

彌勒。菩薩知住持義者。所謂世界。眾生住處。依彼住處。眾生可見。所謂。聚落田地。彼百聚落地。彼千聚落地。彼千萬聚落地。名盡海畔地。彼百千。彼百千閻浮提。彼百千。彼百千萬。名為一千世界。彼一千世界百倍。彼百倍千倍。彼千倍百千倍。名為二千中世界。彼二千中世界百倍。千倍。百千倍。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彼三千大千世界百倍。彼復千倍。復千倍。復百千萬倍。彼百千萬倍。名為一億。彼一億百倍。彼百倍復千倍。彼千倍復一億。彼一億復千億。復百千億。名為一阿僧祇。彼百億千億。彼千億百千億。彼百千億阿僧祇。彼阿僧祇百阿僧祇。彼百阿僧祇。千阿僧祇。彼百千阿僧祇百千萬。三千大千。百千萬阿僧祇世界。百千萬微塵數。十方世界。無量世界。

彌勒。是名菩薩。知住持義。

彌勒。何者菩薩。知資生義。所謂。我為眾生。說種種資生。所受用故。

彌勒。何者是菩薩。知顛倒義。

彌勒。即彼取受用。於無常義中。生常相顛倒。心相顛倒。見相顛倒。於苦中生。樂相顛倒。不淨中生。淨相顛倒。於無我中生。我相顛倒。心相顛倒。見相顛倒。

彌勒。是名菩薩。知顛倒義。

彌勒。何者是菩薩。知非顛倒義。

彌勒。即遠離彼四顛倒。是名菩薩。知非顛倒義。

彌勒。何者是菩薩。知染相義。

彌勒。於三界中。有三種染相。所謂。煩惱染。業染。生染。

彌勒。是名菩薩知染義。

彌勒。云何菩薩知淨義。

彌勒。即遠離彼三種染。修行菩提分法。

彌勒。是名菩薩知淨義。

彌勒。此十種義。攝取一切義。應知。

彌勒。是名菩薩。如實知義相。

復次。彌勒。若菩薩知五種法。彼菩薩名善知義。何等為五。

一者。可知境界。二者。可知義。三者。知法。四者。依知得證果。五者。如實受彼法。

彌勒。何者是可知法。

彌勒。一切境界。所謂五陰。內諸入。外諸入等。是名知境界。

彌勒。何者是可知義。

彌勒。無量種觀。如實知彼法。所謂世諦。第一義諦。功德法。過咎法。因緣法。三世法。生法。住法。滅法。病等諸法。苦集等法。真如法。實際法。法界法。略法。廣法。一向差別。說問答法。置答法。祕密法。直說法。

彌勒。如是等可知義。應知。

彌勒。何者是知法。

彌勒。能生彼知。三十七品。所謂。四念處。乃至八聖道。

彌勒。是名知法。

彌勒。何者是菩薩。依知得證法。所謂。滅貪瞋癡煩惱。遠離貪瞋癡煩惱。得四沙門果。所謂。我說聲聞。如來。世間。出世間。一切功德。彼諸功德。如實證知。

彌勒。是名菩薩。依知證果法。

彌勒。何者是菩薩。如實受彼法。

彌勒。即彼所證法。知解脫。受解脫。復為一切眾生廣說。示現開發。

彌勒。此五法攝取一切義。應知。

復次。彌勒。菩薩知四種觀。名如實知義。何等為四。所謂。知心生義。知受用義。知隨心義。知染淨義。

彌勒。菩薩畢竟。得四種義。亦名攝取一切義。應知。

復次。菩薩如實知三種法。名為如實知義。何等為三。所謂。字義。義義。界義。

彌勒。何者字義。所謂名身等。應知。

彌勒。是名字義。

彌勒。何者義義。

彌勒。義義有十種。何等為十。所謂。實相。知相。遠離相證相。修行相。即彼實相等種種差別相。依止所依止相應相。即彼知相等障礙相。隨順法相。不知過咎相。知利益相。彌勒。是名菩薩。知義義相。

彌勒。何者是菩薩。知界義相。

彌勒。界義相有五種。所謂。世界。眾生界。法界。可化界。可化方便界。

彌勒。此五種界。攝取一切義。應知。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

世尊。所言聞慧思慧。奢摩他。毘婆舍那。三種修行義。此三種慧。云何差別。

佛言。

彌勒。聞慧修行者。依止名字。如聞不稱意。非現前解脫。隨順解脫。

彌勒。是名聞慧修行義。

彌勒。思慧修行義者。

彌勒。思慧亦依名字。唯如聞。不如是隨順心。非現前解脫。而轉轉隨順解脫。非現證解脫。

彌勒。是名思慧修行義。

彌勒。修慧修行義者。

彌勒。菩薩依名字。不依名字。依如聞。不依如聞。隨順心。隨智可知法。三昧境界像現前。轉轉隨順解脫。增長解脫。

彌勒。是名修慧修行義。

彌勒。是名三慧異相義。

彌勒菩薩言。

世尊。菩薩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何等為智。

何等為見。

佛言。

彌勒。我應說彼。無量智見相。以略言之。於差別法相中。奢摩他。毘婆舍那般若。是名為智。

彌勒。觀諸法無差別相。是名為見。

彌勒菩薩言。

世尊。菩薩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以何等心。觀何法相。

佛言。

彌勒。真如觀心。修行法相。義相。亦不見名。亦不見名體相。亦不見彼。名字因相。如是句字一切義。應知。乃至不見。十八界自體相。亦見彼因相。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是名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義。應知。

彌勒菩薩言。

世尊。菩薩修行。真如義相。亦修行彼相不。

佛言。

彌勒。真如形相無相可見。若無相者。云何修行。彌勒。菩薩修行。真如相者。降伏一切法。一切義相。而彼諸法。不能降伏。真如義相。

彌勒菩薩言。

世尊。世尊常說。器不清淨。鏡不清淨。諸水等濁。不見面相。清淨器等。能見面相。

如是。世尊。不修行如實心者。不能見諸。一切法相。修行者見。

世尊。依何等心。觀何等真如觀。說如是義。

佛言。

彌勒。我依三種。觀說如是義。何等為三。

所謂。聞慧。思慧。修慧。三種觀心。能識真如。

彌勒。我依如是義說。

彌勒菩薩言。

世尊。菩薩如是。解諸法義。修行諸法相。幾法相難修行。以何等法。何等觀觀彼難修行。

佛言。

彌勒。有十種難修行相。依十八空。觀彼難修行相。何等為十。

彌勒。觀法義相。種種名字相。依一切法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如實義相受用。所謂。生相。滅相。住相。異相。相應行相。依相空。無始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能取義相。所謂依身相。依我相。依內空。依不見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可取相。所謂資生相。依外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受用義男女相。種種資生。所謂內外清淨相。依內外空。自性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住持義。有無量相。依大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無色修行相。內寂靜解脫相。依有為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真如相義。所謂我空。法空。唯是心第一義相。依本空。無物空。自體空。無體自體空。第一義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清淨真如無為相。義離諸相。無異相。依無為空。不異空。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取彼無為空。無異空。為斷彼空相。對治無為空。無異空。依空空。斷彼二空。

彌勒菩薩言。

世尊。菩薩如是。修行十種相。於何等縛相。而得解脫。

佛言。

彌勒。修行三昧境界。見形像相。染縛煩惱中。而得解脫。即觀彼鏡像。不取境界相。是名斷彼難修行相。

彌勒當知。差別而言。是諸空等。對十種相。非一一空。不能對治。斷十種相。

彌勒。譬如無明。不能生生。乃至老死。染煩惱等。但依本言。無明緣行生。依近因緣。故如是說。

彌勒。此義如是應知。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何者是略空相。菩薩知彼略空相。不失一切空相。離諸一切。憍慢空相。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

善哉。彌勒。善哉善哉。

彌勒。汝今乃能。問佛此義。

彌勒。汝能為於。諸菩薩等。不失空相。故如是問。善哉是問。

何以故。彌勒。若菩薩不知空相。則失一切大乘法相。

彌勒。汝今諦聽。我為汝說。略相空義。

彌勒。於他力相。第一義相。一切法中。無染淨相。彼虛妄分別相。常離彼相。不見有相。是名大乘中。說略相空。

彌勒菩薩言。

世尊。奢摩他。毘婆舍那。攝幾種三昧。

佛言。

彌勒。我說種種三昧。所謂。聲聞。菩薩。如來三昧。攝取彼諸。一切三昧。應知。

彌勒菩薩言。

世尊。奢摩他。毘婆舍那。能成何等法因。

佛言。

彌勒。能成清淨戒因。能成聞慧。思慧見因。

彌勒菩薩言。

世尊。彼清淨戒聞思慧。因成何等果。

佛言。

彌勒。能成心清淨果。智慧清淨果。

復次。彌勒。能成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一切聲聞。菩薩。諸佛奢摩他。毘婆舍那果。應知。

彌勒菩薩言。

世尊。奢摩他。毘婆舍那。作何等業。

佛言。

彌勒。遠離二種縛。何者為二。所謂。遠離相縛。遠離煩惱縛。

彌勒。是名奢摩他。毘婆舍那業。

彌勒菩薩言。

世尊。佛說五種障。幾種障奢摩他。幾種障毘婆舍那。幾種向二障。

佛言。

彌勒。惜身。資生。此二種障奢摩他。

彌勒。聖人所說。一切善法。得聞不喜。此障毘婆舍那。

彌勒。喜憒閙處。得少為足。此二障奢摩他。毘婆舍那。應知。

彌勒。喜閙亂處。不能發修行法。得少為足。不能畢竟。得究竟處。

彌勒菩薩言。

世尊。如來說五種蓋。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婆舍那障。幾是向二障。

佛言。

彌勒。掉悔。是奢摩他障。睡疑。是毘婆舍那障。欲瞋二種。是向二障。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善清淨。奢摩他道。

佛言。

彌勒。善伏睡眠。如是名為。善能清淨。奢摩他道。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善清淨。毘婆舍那道。

佛言。

彌勒。若能善斷。掉悔二蓋。如是則名。善能清淨。毘婆舍那道。

彌勒菩薩言。

世尊。菩薩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行。有幾種法。能知心散亂。不名相應。

佛言。

彌勒。菩薩知五種法。所謂。正念散亂。外心散亂。內心散亂。相散亂。煩惱散亂。

彌勒。若菩薩捨。正念大乘相應相。隨念聲聞。辟支佛。相應念相。

彌勒。是名菩薩。正念散亂。

彌勒。若菩薩著外五欲。樂憒閙處。著諸覺觀。隨順煩惱相念。是名外心散亂。

彌勒。若菩薩為睡不利。心著三昧。及餘三昧。三摩婆提。染於所染。

彌勒。是名內心散亂。

彌勒。若菩薩依外相。內身三昧。境界相思惟。是名心散亂。

彌勒。若菩薩依內心。思惟因緣。生覺觀煩惱。如是心是我。

彌勒。是名煩惱散亂心。

彌勒菩薩言。

世尊。奢摩他。毘婆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對治何等過。

佛言。

彌勒。奢摩他。毘婆舍那。於初地中。對治惡道業。生煩惱染。第二地中。對治微細過失。第三地中。對治欲得善法過。第四地中。對治愛三摩拔提心過。第五地中。對治世間涅槃。一向現前。不一向現前過。第六地中。對治諸相行過。第七地中。對治微細相行過。第八地中。對治無相行。自然行過。第九地中。對治一切種說法。不得自在過。第十地中。對治未得。滿足法身過。

彌勒。第十一地中。對治細極細。微細智障。

彌勒。菩薩斷彼一切障已。得無障礙。一切智處。成就所求法。得清淨法身。

彌勒菩薩言。

世尊。云何菩薩。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

彌勒。菩薩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依七種真如為本。如聞思法。入於定心。即念彼法。如聞思慧。善思惟內心差別。觀彼真如。菩薩觀彼。真如之法。尚捨微細。修行之心。何況麁法。

彌勒。何者是微細。修行心相。所謂。生心識。受心識。染淨識。內外及彼二。彼行利益。一切眾生。真如智。苦集滅道。有為。無為。常。無常。苦集不異自性。業有為相。一切人無我。法無我相。如是等法。修行捨心。

彌勒。菩薩如是。發心修行。如是多修行。剎那剎那。離一切蓋。得清淨心。得清淨心。已入七種真如。內身證彼七種覺相。應知。

彌勒。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得見道。

菩薩得彼。見道智已。名定聚菩薩。生在佛家。受用初地。利益歡喜。是菩薩先已。修行奢摩他。毘婆舍那道。於此始得。事究竟觀。是菩薩復於。上上地中修行。念彼二種觀故。離諸微細相。

彌勒。譬如有人。巧以細楔。出彼麁楔。

彌勒。菩薩修行。亦復如是。觀內心相。離彼一切。諸染相分。離染相分已。離取一切。諸善法相。離取一切。諸善法相已。離一切相。如是次第。上上地中。念相似法。內心清淨。乃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所作修行。觀行成就。

彌勒。菩薩如是修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深密解脫經卷第三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