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一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星宿品第八之一
爾時欲界。魔王波旬。悉見一切。娑婆國土。所有眾生。及諸天宮。合家眷屬。在佛身中。
時魔波旬。見已悲泣。涕淚橫流。心大懊惱。遍身汗出。啼哭失聲。稱怨大喚。或起。或立。或坐。或行。入出家居。東西狂走。頻申欠呿。怖懼慞惶。憤歎長歔。喘息麁短。合眼張口。吐舌舐身。露背現胸。申臂縮脚。搖動頭項。索手揩摩。種種施為。受大苦惱。乃至一切。魔之眷屬。心內愁憂。亦復如是。
時魔波旬。有一軍主。名戒依止。見王身心。如是煎迫。說偈問言。
何故愁惱獨行住。
唱喚馳走似顛狂。
出入家居心不安。
如是因緣願王說。
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倍更懊惱。啼哭雨淚。說偈答言。
我今身體汗遍流。
心中分裂如刀割。
啼哭眼中淚如血。
為覩瞿曇現變通。
其形廣大無有邊。
剎土悉皆居腹內。
我失臣民及眷屬。
境界宮殿悉空虛。
復有十方大眾來。
充滿於此娑婆界。
各設無邊大供養。
禮拜圍繞或往還。
令我自在無威力。
伴侶眷屬歸於彼。
如來有是大神力。
云何令我心不愁。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為於波旬。復說偈言。
我所統領諸軍眾。
強壯勇健實難當。
刀輪奮擊擬如來。
須臾破身令粉碎。
時魔波旬。說偈答言。
我等諸軍及眷屬。
久已歸依佛世尊。
設欲自往生惡心。
即見項邊帶枷鏁。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復說偈言。
我今多設諸方便。
誘誑於彼惡怨家。
詐現親善作知識。
得便然後當摧滅。
時魔波旬。說偈答言。
若我發起毒惡心。
如是方便欲毀佛。
即見死屍繫頸下。
如是臭惡難可看。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復說偈言。
一切欲界屬於魔。
唯有天人信歸佛。
諸惡毒龍亦王領。
願勅速害瞿曇身。
時魔波旬。復說偈答。
若審知龍有力能。
我已荒迷汝自勅。
若實能壞瞿曇者。
我還得土復本心。
爾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即自念言。
世間難摧。謂三種毒。
一者。天魔。二者。惡龍。三者。得定五通仙人。
我今魔宮。已被破壞。唯龍境界牢固。光明照耀海中。威力自在。眷屬圍繞。不可思議。龍既屬魔。其餘兵眾。悉皆統領。今當為王。約勅速往。壞彼瞿曇。
魔波旬言。
善哉善哉。智慧軍主。汝可疾去。到彼龍宮。如是切勅。早與瞿曇。共相鬪戰。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辭王畢已。即自舉手。普告無量。百千軍眾。唱如是言。
汝等宜應。速整衣鉀。我今欲往。彼龍王宮。令諸惡龍。興發毒風。害瞿曇命。使令破碎。
如是說已。一切軍眾。悉不能動。其戒依止。軍眾及身。既不得前。眼中淚出。身毛皆竪。合掌。向魔波旬。說言。
我等今者。不能得去。沙門瞿曇。姦偽多幻。知我等家。繫縛於我。令我身內。一切火燃。焦沸熱惱。猶如湯煮。我今如是。力不自在。云何復欲。假力於他。
時魔波旬。倍更懊惱。憂愁不樂。令戒依止。具以上事。宣告諸龍。
汝當為我。壞瞿曇身。
時諸惡龍。將欲飛空。而不能去。
語戒依止。
敬奉來命。欲往毀壞。適生此心。便不得往。
時戒依止。即生恐怖。作如是念。
若我今者。現魔大力。令諸惡龍。心生瞋忿。以瞋忿故。則能破壞。瞿曇之身。
時魔波旬。及戒依止。化龍宮內。作諸蚊虻。蠅疽毒虫。死屍人糞。臭處狼藉。充滿其中。
諸龍見已。於自宮室。心不甘樂。作是念言。
是誰化作。此惡物也。
雖復思念。莫知誰為。
爾時一切。四天下中。諸大龍王。及其男女。大小眷屬。悉生瞋忿。即出宮殿。至須彌下。佉羅坻山。
其山平坦。於山頂頭。有大聖人。先所居住。彼山周匝。縱廣正等。四萬由旬。一切莊嚴。純是七寶。乃至難陀。優婆難陀龍王。亦與無量。百千眷屬。捨自住宮。往佉羅坻。大聖人處。請求救濟。
彼龍奮身。如須彌山。即到彼已。其身皆小。猶如銅斫。雖如是知。不能得語。各各自說。我等欲往。而不能動。即大憂愁。瞋忿停坐。
爾時復有。娑伽羅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眷屬。如是伊羅鉢龍王。如是善住龍王。如是德叉迦龍王。如是阿那婆達多龍王。如是目真隣陀龍王。如是海德龍王。如是婆婁那龍王。如是大德龍王。如是那吒達都龍王。如是阿鉢羅邏龍王。如是山德龍王。如是牛頭龍王。如是阿藍浮龍王。如是伊羅鉢多龍王。如是欝車伽臂龍王。如是婆羅刪那龍王。如是斯羅摩羅龍王。如是迦迦吒行龍王。如是稽羅綺龍王。如是水行龍王。如是安闍那殊致龍王。如是迦那迦賓闍那龍王。如是奢俱奢伏綺龍王。乃至閉眼龍王。乃至白象腋龍王。乃至天利龍王。乃至天婆婆遮羅龍王。乃至天迦龍王。乃至伊羅口龍王。乃至天眼赤龍王。乃至端正龍王。乃至光行龍王。乃至此間。閻浮提地。八十六千。諸大龍王。
時彼一切。一一龍王。各有無量。百千眷屬。悉皆來詣。此聖人處。請求救濟。如是乃至。八十四萬。諸海洲中。一一海洲。則有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各捨宮宅。為救濟故。來佉羅坻大聖處。
如是欝單羅拘盧洲中。鼻擔比龍王。大遍龍王。彼二龍王。各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眷屬圍繞。請求救濟。故來到此。聖人住處。
如是弗婆毘提洲中。蘇摩婁叉龍王。婆斯目叉龍王。彼二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眷屬圍繞。悉來到此。求於救濟。
如是瞿耶尼洲中。曷賴多那龍王。瞿波羅婆龍王。彼二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眷屬圍繞。前後隨從。為求救濟。故來到此。大聖人處。
爾時復有。此四天下。八萬四千。一切洲中。所有諸龍。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如是諸龍。如在生處。龍婦。龍男。龍女。龍子。為救濟故。一切悉來。此大聖人。牟尼處所。到已一切。皆得小身。譬如銅斫。
彼龍瞋忿。各作是念。
我等本身。如須彌山。今者云何。如是細小。
時魔波旬。見於諸龍。皆來入此。牟尼處所。悉受小身。
見已波旬。心中懊惱。亦生瞋忿。怖畏不安。語其眾軍。及眷屬言。
汝等看此。一切諸龍。以我力故。變其宮殿。化作一切。蚊虻毒蠅。及餘臭惡。種種糞穢。皆捨自家。來詣大山。聖人處所。悉失勢力。無復自在。不能毀壞。沙門瞿曇。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白波旬言。
大王莫愁。願聽我語。如是諸龍。受此身者。非是沙門。瞿曇所化。龍自集會。一處戲笑。作於是身。望得方便。害彼釋子。
魔波旬言。
如是者善。汝可速去。聽問彼龍。說何語言。作何方便。可得令彼。沙門瞿曇。破壞離散。若得碎者。我境界勝。龍宮亦全。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前後導從。百千萬眾。欲往彼山。發於自家。乘空而進。
爾時世尊。宣揚過去。一切諸願。通達顯示。究竟無餘。一切聖人。現在世者。一切牟尼。處所作證。一切眾生。教化畢了。一切諸佛。眷屬家生。奮迅境界。皆已示現。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所得壽命。一種無差。一切天龍。夜叉。羅剎。人及非人。得見一切。諸佛剎土。光明遍照。種種莊嚴。心皆歡喜。
十方一切。餘佛剎中。此剎光明。最勝巍巍。福德因緣。得此殊勝。餘佛剎中。一切五道。皆來此剎。供養禮拜。釋迦如來。
是時。佛神力故。此娑婆界。及十方佛土。一切眾生。入佛身內。如是神通。諸佛境界。三摩提力。彼諸眾生。見佛身光。出過十方。一切諸佛世界。普皆充滿。照曜殊特。能蔽餘光。
於自坐處。作如是說。
釋迦如來。不可思議。未曾聞見。
彼諸菩薩。如是說已。各以種種。華香寶衣。袈裟纓絡。種種音樂。供養如來。供養畢已。無量百千。右繞禮拜。悉皆退坐。
時此大眾。一切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婁羅。緊陀羅。摩睺羅伽。鳩槃荼。薜荔多。毘舍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乃至一切。人及非人。亦設種種。供養如前。作禮右繞。畢皆退坐。如是聽法。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將領眷屬。在於閻浮地上遊行。
爾時如來。在眾中坐。示現常身。安然不動。
大魔軍主。見已念言。
沙門瞿曇。示現大身。今復本形。在摩伽陀國。端坐不異。或能見我。大魔軍眾。怖畏失力。無復神通。
彼戒依止。大魔軍主。復作是念。
沙門瞿曇。多諸巧慧。或能於我。欲生惡心。我今先當。到瞿曇所。看彼道術。方便因緣。試共談論。觀其詐偽。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眷屬圍繞。前至佛所。對如來立。而說偈言。
未能度脫於自身。
生死海中得出離。
何以誑他眾生類。
云我安汝置涅槃。
爾時如來。答戒依止。大魔軍主。而說偈言。
我久超度流轉海。
更不生於諸有中。
慈悲愍念諸群生。
是故說於出要道。
汝於往昔無數劫。
已發最勝菩提心。
值遇然燈佛世尊。
修行布施及持戒。
如是過去億千佛。
悉已恭敬曾供養。
當得於此清淨乘。
我今決定授汝記。
未來成佛還如我。
云何乃說誑眾生。
我今施汝智慧眼。
可念前生行本末。
時戒依止魔軍主。
即得宿命識往身。
頭陀苦節習於禪。
業果福德皆明了。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聞此偈已。念彼過去。福德因緣。對於如來。五體布地。眼中淚出。長跪合掌。作如是言。
如來世尊。我大懊悔。我大慚愧。如大癡人。如迷如醉。如著鬼癲。
我念過去。經一阿僧祇劫。大精進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修習聖道。作諸福德。值佛現在。種種供養。聽受妙法。發弘誓願。
乃至迦葉如來法中。有一比丘。說聲聞法。有大乘人。說菩薩法。我於爾時。心錯口惡。謗此說人。言是魔語。或魔眷屬。大乘人邊。說小乘過。
如是惡口。說因緣故。我於彼中。迦葉如來。不授我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彼惡口。罪業因緣。我於彼死。魔界中生。受是身來。已經五十七億千歲。
世尊。我寧更歷。六百千年。受地獄苦。終不一念。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況退於。四梵行念。
第一。第二。如是懺悔。乃至第三。如是懺悔。并餘眷屬。亦復如是。
又過去世。流轉際中。如是當來。於生死海。及在地獄。終不暫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言。
軍主。善哉善哉。
善男子。若復有人。燃於大燈。如須彌山。并七寶物。於無量世。供養諸佛。是福德聚。不如有人。至心慈悲。發菩提心。
何以故。發是心者。乃是供養。十方諸佛。彼過去福。此最為勝。
汝善男子。今盡此罪。更莫餘念。生死五陰。一切有中。得導師身。
爾時戒依止菩薩摩訶薩。即於坐處。得法順忍。從坐而起。頭面作禮。繞佛三匝。即脫身上。無價寶衣。真珠瓔珞。供養如來。
脫布施已。說偈問言。
菩薩云何修諸法。
達了一切悉皆空。
觀察世間如水泡。
能盡諸有無明縛。
一切惡見性非實。
得勝無生順忍心。
常於菩提道中行。
能令眾生得解脫。
爾時世尊。答戒依止。而說偈言。
不動如山四種心。
智慧之人乃能有。
無量億劫受諸苦。
為愍一切諸眾生。
佛說禁戒堅固持。
乃至不破如一點。
一切三世佛正法。
具足圓滿悉能行。
爾時。八萬四千魔軍。及戒依止。菩薩眷屬。聞戒依止。得授記已。心大歡喜。即於佛前。至心悔過。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名為三昧。順菩提心。得此心已。歡喜踊躍。各各脫衣。以用布施。布施已坐。
爾時波旬。見其軍主。并及眷屬。已歸依佛。心生瞋忿。苦惱不安。更大怖畏。作如是言。
我今得出。沙門腹中。復失眷屬。未知幾人。於此得出。作佛弟子。有幾人在。速閉城門。莫放一人。令其出外。自魔境界。安隱住止。
爾時世尊。更為彼魔。大眾眷屬。說三種梵行。所謂。眾生攀緣。法攀緣。離攀緣。如虛空眼品中說。
爾時一切。諸天龍王。悉皆集會。佉羅坻山。牟尼聖人。處所中住。彼一切龍。各見自形。小如銅斫。欲動不能。遊行絕望。思念舊體。懊惱細身。宛轉彼中。不得自在。怖畏毛竪。
一切相與。向難陀。跋難陀王邊。禮拜。作如是言。
大王。我龍國土。今者所有。蚊虻蒼蠅。毒虫糞穢。種種不淨。皆是瞿曇。之所為也。是故我等。皆捨宮宅。來到此間。求覓救濟。又不能得。離於小身。及以怖畏。若能歸依。佛世尊者。可得免脫。
是時。難陀。跋難陀龍王。作如是言。
沙門瞿曇。多諸方便。種種幻術。能內一切。娑婆佛剎。安置身中。於我龍家。亦復化作。一切諸惡。令我怖畏。來此求救。今者沙門。自失勢力。無復方便。神通道術。身今如本。坐舊座中。豈能救我。如是小身。既造此獄。安置於我。皆不得去。何能救濟。令無怖畏。一切諸龍。繫屬波旬。欲界自在。唯有魔力。今可禮拜。求出此難。各各還家。安隱而住。
爾時伊羅婆龍王。復作是言。
汝等諸龍。莫生懊惱。
何以故。沙門瞿曇。已能降伏。魔之眷屬。群臣人民。作於弟子。唯魔王在。喪失本心。及其神力。云何當能。救濟汝等。
時諸龍王。聞伊羅婆。如是說已。或有禮拜。四天王者。或有禮拜。帝釋天者。或有禮拜。須夜摩天。或有禮拜。刪兜率陀。或有禮拜。化樂天者。或有禮拜。他化自在。或有禮拜。大梵天者。
爾時娑伽羅龍王。復語一切。諸龍王言。
汝等不見。彼諸天王。人及非人。聖賢雜類。禮拜供養。沙門瞿曇。而歸依耶。
爾時諸龍。即復歸依。其餘仙聖。
時彼山頂。有六聖人。
第一名。蘇尸摩。第二名。那籌。第三名。阿收求多。第四名。毘梨呵。第五名。婆揭蒱。第六名。殊致阿羅娑。
彼一切龍。或有歸於。蘇尸摩邊。作禮拜者。或有歸依。於那籌者。或有禮拜。阿收求多。或有禮拜。毘梨呵者。或有歸依。婆揭蒱者。或有歸依。殊致羅娑。彼一切龍。皆悉歸命。
此六聖人。請求救濟。是六聖人。得五神通。悉各在於。雪山邊住。
彼五聖人。皆在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大聖人所。聽於正法。
時殊致羅娑菩薩。亦以種種。無量言辭。讚歎釋迦如來神德。
時五聖人。悉聞一切。龍王哭聲。求乞救濟。
聞已即起。白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言。
大德。頗聞彼龍。啼哭㘁咷。求救聲不。
答言。
已聞。大士。今聖人處。一切諸龍。大懊惱心。我等聞知。尚欲往救。況大德乎。唯願慈悲。往至彼所。救一切龍。與其解脫。
時殊致羅娑。大聖人言。
汝等可往。我未及去。
所以者何。此中大天。龍王。夜叉。百千萬眾。今對我坐。問離障礙。四梵行法。彼心歡喜。聽我所說。
時五聖人。禮彼殊致羅娑大士。三匝繞已。以神通力。飛騰虛空。到佉羅坻。大山頂頭。牟尼聖人處所。
爾時彼處。一切龍王。見五聖人。心生歡喜。恭敬禮拜。作如是言。
汝等大仙。福德之人。智慧方便。一切莊嚴。於苦惱中。已到彼岸。願救濟我。出惡獄中。令得解脫。
彼五聖人。如是答言。
我等不能。救濟汝等。
所以者何。現今雪山。有大菩薩。名殊致羅娑。諸聖人中。最大智慧。大解方便。彼菩薩能。與汝解脫。汝可一心。求哀勸請。
諸龍聞已。如是異身。同共合掌。遙向殊致羅娑聖人。恭敬禮拜。皆唱是言。
大德聖人。願救濟我。願憐愍我。
爾時。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聞彼龍王。唱救濟聲。即與大天。緊那羅等。夜叉羅剎。百千萬人。前後圍繞。以神通力。發於雪山。乘空而往。到佉羅坻山頂。
時諸龍王。見彼聖人。各各恭敬。合掌禮拜。一心同聲。作如是言。
大仙聖人。願救濟我。於此獄中。與我解脫。令我自身。及以眷屬。安隱還家。離諸苦惱。
爾時殊致羅娑菩薩。善解方便。知世因緣。欲為諸龍。說星宿法。
星宿法者。各有度數。和合時節。合時則易。不合則難。時節未合。不得解脫。
諦聽次第。我當為汝。分別解說。
今此月者。名奢婆拏。星宿名為。富那婆藪。富那婆藪。屬此五月。此月復繫。屬於日天。汝諸龍王。與此星辰。時未和合。
爾時娑伽羅龍王。白殊致羅娑菩薩言。
大士。是星宿者。本誰所說。誰作大星。誰作小星。誰作日月。何日之中。何星在先。於虛空中。復誰安置。三十日月。十二月年。
云何為時。繫屬何處。姓何字誰。何善何惡。何食何施。若為是晝。若為是夜。日月星宿。復若為行。何者名為。月初一日。何者滿月。若為時節。若為行度。一一各幾。復若為停。幾許時行。何者是輕。何者是重。何者是合。何者非合。
云何力多。云何力少。云何名為。日前後行。上行幾影。下行幾影。影有幾步。名曰為轉初轉。云何月北月南。云何次第。
大士。汝於諸聖。第一最尊。願愍我龍。具足解說。我等聞已。脫苦奉行。
爾時殊致羅娑菩薩。告諸龍言。
大王。過去世時。此賢劫初。有一大城。名曰瞻波。彼中人民。和合熾盛。有一天子。名大三摩多。端正少雙。才智聰明。正法行化。常樂寂靜。不著世榮。為諸人民。之所宗仰。恭敬禮拜。而侍衛之。
彼三摩多。清淨慈悲。愍念眾生。猶如赤子。不樂愛染。常自潔身。
王有夫人。多貪色欲。王既不幸。無處遂心。曾於一時。遊戲園苑。獨在林下。止息自娛。見驢命群。根相出現。慾心發動。脫衣就之。驢見即交。遂成胎藏。月滿生子。頭耳口眼。悉皆似驢。唯身類人。而復麁澁。𩭤毛被體。與畜無殊。夫人見之。心驚怖畏。即便委棄。投於屏中。以福力故。處空不墜。
時有羅剎婦。名曰驢神。見兒不污。念言。
福子。
遂於空中。接取洗持。將往雪山。乳哺畜養。猶如己子。等無有異。及至長成。教服仙藥。與天童子。日夜共遊。
復有大天。亦來愛護此兒。飲食甘果藥草。身體轉異。福德莊嚴。大光照耀。如是天眾。同共稱美。號為佉盧虱吒。大仙聖人。以是因緣。彼雪山中。并及餘處。悉皆化生。種種好華。種種好果。種種好藥。種種好香。種種清流。種種和鳥。在所行住。並皆豐盈。以此藥果。資益因緣。其餘形容。麁相悉轉。身體端正。唯脣似驢。是故名為。驢脣仙人。
是驢仙人。學於聖法。經六萬年。翹於一脚。日夜不下。無有倦心。
天見大仙。如是苦行。時諸梵眾。及帝釋天。并餘上方。欲色界等。和合悉來。禮拜供養。乃至龍眾。修羅夜叉。一切雲集。所有仙聖。修梵行人。皆來到此。驢聖人邊。種種供奉。
讚歎稱揚。
如是苦行。生來未覩。
設供養已。合掌問言。
大仙聖人。欲求何等。唯願為我。諸天說之。若我力能。即當相與。終不悋惜。
爾時驢脣。聞是語已。內心慶幸。答諸天言。
必能稱我。情所求者。今當略說。
我念宿命。過去劫時。見虛空中。有諸列宿。日月五星。晝夜運行。各守常度。為於天下。而作照明。我欲了知。分別識解。愍暗瞑故。不憚劬勞。此賢劫初。無如是事。汝等一切。諸天龍神。憐我故來。願說星辰。日月法用。猶如過去。置立安施。造作便宜。善惡好醜。如我所願。具足說之。
一切天言。
大德仙人。此事甚深。非我境界。若為憐愍。一切眾生。如過去時。願速自說。
爾時佉盧虱吒仙人。告一切天言。
初置星宿。昴為先首。眾星輪轉。運行虛空。
告諸天眾。
說昴為先。其事是不。
爾時日天。而作是言。
此昴宿者。常行虛空。歷四天下。恒作善事。饒益我等。我知彼宿。屬於火天。
是時眾中。有一聖人。名大威德。復作是言。
彼昴宿者。我妹之子。其星有六。形如剃刀。一日一夜。歷四天下。行三十時。屬於火天。姓鞞耶尼。屬彼宿者。祭之用酪。
佉盧虱吒仙人。語諸天曰。
如是如是。如汝等言。我今以昴。為初宿也。
復次置畢。為第二宿。屬於水天。姓頗羅墮。畢有五星。形如立叉。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畢宿者。祭用鹿肉。
復次置嘴。為第三宿。屬於月天。即是月子。姓毘梨伽耶尼。星數有三。形如鹿頭。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嘴宿者。祭根及果。
次復置參。為第四宿。屬於日天。姓婆私失絺。其性大惡。多於瞋忿。止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參宿者。祭用醍醐。
次復置井。為第五宿。屬於日天。姓婆私失絺。其有兩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井宿者。以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鬼。為第六宿。屬歲星天。歲星之子。姓炮波那毘。其性溫和。樂修善法。其有三星。猶如諸佛。胸前滿相。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鬼星者。亦以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柳。為第七宿。屬於蛇天。即姓蛇氏。止有一星。如婦女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柳星者。祭用乳糜。
右此七宿。當於東門。
次置南方。第一之宿。名曰七星。屬於火天。姓賓伽耶尼。其有五星。形如河岸。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七星者。宜用粳米烏麻。作粥祭之。
次復置張。為第二宿。屬福德天。姓瞿曇彌。其星有二。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張宿者。毘羅婆果。以用祭之。
次復置翼。為第三宿。屬於林天。姓憍陳如。其有二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翼星者。用青黑豆。煮熟祭之。
次復置軫。為第四宿。屬沙毘梨帝天。姓迦遮延。蝎仙之子。其星有五形如人手。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軫星者作莠稗飯而以祭之。
次復置角。為第五宿。屬喜樂天。姓質多羅延尼。乾闥婆子。止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於角者。以諸華飯。而用祭之。
次復置亢。為第六宿。屬摩姤羅天。姓迦栴延尼。其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亢星者。當取菉豆。和蘇蜜煮。以用祭之。
次復置氐。為第七宿。屬於火天。姓些吉利多耶尼。氐有二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氐宿者。取種種華。作食祭之。
右此七宿。當於南門。
次置西方。第一之宿。其名曰房。屬於慈天。姓阿藍婆耶尼。房有四星。形如纓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房宿者。酒肉祭之。
次復置心。為第二宿。屬帝釋天。姓迦羅延那。心有三星。形如大麥。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心星者。以粳米粥。而用祭之。
次復置尾。為第三宿。屬獵師天。姓迦遮耶尼。尾有七星。形如蝎尾。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尾星者。以諸果根。作食祭之。
次復置箕。為第四宿。屬於水天。姓特叉迦旃延尼。箕有四星。形如牛角。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箕宿者。取尼拘陀。皮汁祭之。
次復置斗。為第五宿。屬於火天。姓摸伽邏尼。斗有四星。如人拓地。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斗宿者。末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牛。為第六宿。屬於梵天。姓梵嵐摩。其有三星。形如牛頭。一日一夜。行於六時。屬牛宿者。以醍醐飯。而用祭之。
次復置女。為第七宿。屬毘紐天。姓帝利迦遮耶尼。女有四星。如大麥粒。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女宿者。以鳥肉祭之。
右此七宿。當於西門。
次置北方。第一之宿。名為虛星。屬帝釋天。娑婆天子。姓憍陳如。虛有四星。其形如烏。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虛宿者。煮烏豆汁。而用祭之。
次復置危。為第二宿。屬多羅拏天。姓單那尼。危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危宿者。以粳米粥。而用祭之。
次復置室。為第三宿。屬蛇頭天。蝎天之子。姓闍都迦尼拘。室有二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室星者。肉血祭之。
次復置辟。為第四宿。辟屬林天。婆婁那子。姓陀難闍。辟有二星。形如脚跡。行一日一夜。四十五時。屬辟星者。以肉祭之。
次復置奎。為第五宿。屬富沙天。姓阿虱吒排尼。奎有一星。如婦女黶。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奎宿者。以酪祭之。
次復置婁。為第六宿。屬乾闥婆天。姓阿舍婆。婁有三星。形如馬頭。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婁星者。以大麥飯。并肉祭之。
次復置胃。為第七宿。屬閻摩羅天。姓跋伽毘。胃有三星。形如鼎足。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胃宿者。粳米烏麻。及以野棗。而用祭之。
右此七宿。當於北門。
二十八宿。有五宿行。四十五時。所謂。畢。參。氐。斗。辟等。
二十八宿。言義廣多。難曉深趣。不可具宣。我今略說。
說是宿時。同聞諸天。皆悉歡喜。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一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星宿品第八之一
爾時欲界。魔王波旬。悉見一切。娑婆國土。所有眾生。及諸天宮。合家眷屬。在佛身中。
時魔波旬。見已悲泣。涕淚橫流。心大懊惱。遍身汗出。啼哭失聲。稱怨大喚。或起。或立。或坐。或行。入出家居。東西狂走。頻申欠呿。怖懼慞惶。憤歎長歔。喘息麁短。合眼張口。吐舌舐身。露背現胸。申臂縮脚。搖動頭項。索手揩摩。種種施為。受大苦惱。乃至一切。魔之眷屬。心內愁憂。亦復如是。
時魔波旬。有一軍主。名戒依止。見王身心。如是煎迫。說偈問言。
何故愁惱獨行住。
唱喚馳走似顛狂。
出入家居心不安。
如是因緣願王說。
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倍更懊惱。啼哭雨淚。說偈答言。
我今身體汗遍流。
心中分裂如刀割。
啼哭眼中淚如血。
為覩瞿曇現變通。
其形廣大無有邊。
剎土悉皆居腹內。
我失臣民及眷屬。
境界宮殿悉空虛。
復有十方大眾來。
充滿於此娑婆界。
各設無邊大供養。
禮拜圍繞或往還。
令我自在無威力。
伴侶眷屬歸於彼。
如來有是大神力。
云何令我心不愁。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為於波旬。復說偈言。
我所統領諸軍眾。
強壯勇健實難當。
刀輪奮擊擬如來。
須臾破身令粉碎。
時魔波旬。說偈答言。
我等諸軍及眷屬。
久已歸依佛世尊。
設欲自往生惡心。
即見項邊帶枷鏁。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復說偈言。
我今多設諸方便。
誘誑於彼惡怨家。
詐現親善作知識。
得便然後當摧滅。
時魔波旬。說偈答言。
若我發起毒惡心。
如是方便欲毀佛。
即見死屍繫頸下。
如是臭惡難可看。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復說偈言。
一切欲界屬於魔。
唯有天人信歸佛。
諸惡毒龍亦王領。
願勅速害瞿曇身。
時魔波旬。復說偈答。
若審知龍有力能。
我已荒迷汝自勅。
若實能壞瞿曇者。
我還得土復本心。
爾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即自念言。
世間難摧。謂三種毒。
一者。天魔。二者。惡龍。三者。得定五通仙人。
我今魔宮。已被破壞。唯龍境界牢固。光明照耀海中。威力自在。眷屬圍繞。不可思議。龍既屬魔。其餘兵眾。悉皆統領。今當為王。約勅速往。壞彼瞿曇。
魔波旬言。
善哉善哉。智慧軍主。汝可疾去。到彼龍宮。如是切勅。早與瞿曇。共相鬪戰。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辭王畢已。即自舉手。普告無量。百千軍眾。唱如是言。
汝等宜應。速整衣鉀。我今欲往。彼龍王宮。令諸惡龍。興發毒風。害瞿曇命。使令破碎。
如是說已。一切軍眾。悉不能動。其戒依止。軍眾及身。既不得前。眼中淚出。身毛皆竪。合掌。向魔波旬。說言。
我等今者。不能得去。沙門瞿曇。姦偽多幻。知我等家。繫縛於我。令我身內。一切火燃。焦沸熱惱。猶如湯煮。我今如是。力不自在。云何復欲。假力於他。
時魔波旬。倍更懊惱。憂愁不樂。令戒依止。具以上事。宣告諸龍。
汝當為我。壞瞿曇身。
時諸惡龍。將欲飛空。而不能去。
語戒依止。
敬奉來命。欲往毀壞。適生此心。便不得往。
時戒依止。即生恐怖。作如是念。
若我今者。現魔大力。令諸惡龍。心生瞋忿。以瞋忿故。則能破壞。瞿曇之身。
時魔波旬。及戒依止。化龍宮內。作諸蚊虻。蠅疽毒虫。死屍人糞。臭處狼藉。充滿其中。
諸龍見已。於自宮室。心不甘樂。作是念言。
是誰化作。此惡物也。
雖復思念。莫知誰為。
爾時一切。四天下中。諸大龍王。及其男女。大小眷屬。悉生瞋忿。即出宮殿。至須彌下。佉羅坻山。
其山平坦。於山頂頭。有大聖人。先所居住。彼山周匝。縱廣正等。四萬由旬。一切莊嚴。純是七寶。乃至難陀。優婆難陀龍王。亦與無量。百千眷屬。捨自住宮。往佉羅坻。大聖人處。請求救濟。
彼龍奮身。如須彌山。即到彼已。其身皆小。猶如銅斫。雖如是知。不能得語。各各自說。我等欲往。而不能動。即大憂愁。瞋忿停坐。
爾時復有。娑伽羅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眷屬。如是伊羅鉢龍王。如是善住龍王。如是德叉迦龍王。如是阿那婆達多龍王。如是目真隣陀龍王。如是海德龍王。如是婆婁那龍王。如是大德龍王。如是那吒達都龍王。如是阿鉢羅邏龍王。如是山德龍王。如是牛頭龍王。如是阿藍浮龍王。如是伊羅鉢多龍王。如是欝車伽臂龍王。如是婆羅刪那龍王。如是斯羅摩羅龍王。如是迦迦吒行龍王。如是稽羅綺龍王。如是水行龍王。如是安闍那殊致龍王。如是迦那迦賓闍那龍王。如是奢俱奢伏綺龍王。乃至閉眼龍王。乃至白象腋龍王。乃至天利龍王。乃至天婆婆遮羅龍王。乃至天迦龍王。乃至伊羅口龍王。乃至天眼赤龍王。乃至端正龍王。乃至光行龍王。乃至此間。閻浮提地。八十六千。諸大龍王。
時彼一切。一一龍王。各有無量。百千眷屬。悉皆來詣。此聖人處。請求救濟。如是乃至。八十四萬。諸海洲中。一一海洲。則有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各捨宮宅。為救濟故。來佉羅坻大聖處。
如是欝單羅拘盧洲中。鼻擔比龍王。大遍龍王。彼二龍王。各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眷屬圍繞。請求救濟。故來到此。聖人住處。
如是弗婆毘提洲中。蘇摩婁叉龍王。婆斯目叉龍王。彼二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眷屬圍繞。悉來到此。求於救濟。
如是瞿耶尼洲中。曷賴多那龍王。瞿波羅婆龍王。彼二龍王。亦與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龍。眷屬圍繞。前後隨從。為求救濟。故來到此。大聖人處。
爾時復有。此四天下。八萬四千。一切洲中。所有諸龍。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如是諸龍。如在生處。龍婦。龍男。龍女。龍子。為救濟故。一切悉來。此大聖人。牟尼處所。到已一切。皆得小身。譬如銅斫。
彼龍瞋忿。各作是念。
我等本身。如須彌山。今者云何。如是細小。
時魔波旬。見於諸龍。皆來入此。牟尼處所。悉受小身。
見已波旬。心中懊惱。亦生瞋忿。怖畏不安。語其眾軍。及眷屬言。
汝等看此。一切諸龍。以我力故。變其宮殿。化作一切。蚊虻毒蠅。及餘臭惡。種種糞穢。皆捨自家。來詣大山。聖人處所。悉失勢力。無復自在。不能毀壞。沙門瞿曇。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白波旬言。
大王莫愁。願聽我語。如是諸龍。受此身者。非是沙門。瞿曇所化。龍自集會。一處戲笑。作於是身。望得方便。害彼釋子。
魔波旬言。
如是者善。汝可速去。聽問彼龍。說何語言。作何方便。可得令彼。沙門瞿曇。破壞離散。若得碎者。我境界勝。龍宮亦全。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前後導從。百千萬眾。欲往彼山。發於自家。乘空而進。
爾時世尊。宣揚過去。一切諸願。通達顯示。究竟無餘。一切聖人。現在世者。一切牟尼。處所作證。一切眾生。教化畢了。一切諸佛。眷屬家生。奮迅境界。皆已示現。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所得壽命。一種無差。一切天龍。夜叉。羅剎。人及非人。得見一切。諸佛剎土。光明遍照。種種莊嚴。心皆歡喜。
十方一切。餘佛剎中。此剎光明。最勝巍巍。福德因緣。得此殊勝。餘佛剎中。一切五道。皆來此剎。供養禮拜。釋迦如來。
是時。佛神力故。此娑婆界。及十方佛土。一切眾生。入佛身內。如是神通。諸佛境界。三摩提力。彼諸眾生。見佛身光。出過十方。一切諸佛世界。普皆充滿。照曜殊特。能蔽餘光。
於自坐處。作如是說。
釋迦如來。不可思議。未曾聞見。
彼諸菩薩。如是說已。各以種種。華香寶衣。袈裟纓絡。種種音樂。供養如來。供養畢已。無量百千。右繞禮拜。悉皆退坐。
時此大眾。一切天龍。夜叉。羅剎。阿修羅。迦婁羅。緊陀羅。摩睺羅伽。鳩槃荼。薜荔多。毘舍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乃至一切。人及非人。亦設種種。供養如前。作禮右繞。畢皆退坐。如是聽法。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將領眷屬。在於閻浮地上遊行。
爾時如來。在眾中坐。示現常身。安然不動。
大魔軍主。見已念言。
沙門瞿曇。示現大身。今復本形。在摩伽陀國。端坐不異。或能見我。大魔軍眾。怖畏失力。無復神通。
彼戒依止。大魔軍主。復作是念。
沙門瞿曇。多諸巧慧。或能於我。欲生惡心。我今先當。到瞿曇所。看彼道術。方便因緣。試共談論。觀其詐偽。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眷屬圍繞。前至佛所。對如來立。而說偈言。
未能度脫於自身。
生死海中得出離。
何以誑他眾生類。
云我安汝置涅槃。
爾時如來。答戒依止。大魔軍主。而說偈言。
我久超度流轉海。
更不生於諸有中。
慈悲愍念諸群生。
是故說於出要道。
汝於往昔無數劫。
已發最勝菩提心。
值遇然燈佛世尊。
修行布施及持戒。
如是過去億千佛。
悉已恭敬曾供養。
當得於此清淨乘。
我今決定授汝記。
未來成佛還如我。
云何乃說誑眾生。
我今施汝智慧眼。
可念前生行本末。
時戒依止魔軍主。
即得宿命識往身。
頭陀苦節習於禪。
業果福德皆明了。
時戒依止。大魔軍主。聞此偈已。念彼過去。福德因緣。對於如來。五體布地。眼中淚出。長跪合掌。作如是言。
如來世尊。我大懊悔。我大慚愧。如大癡人。如迷如醉。如著鬼癲。
我念過去。經一阿僧祇劫。大精進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六波羅蜜。修習聖道。作諸福德。值佛現在。種種供養。聽受妙法。發弘誓願。
乃至迦葉如來法中。有一比丘。說聲聞法。有大乘人。說菩薩法。我於爾時。心錯口惡。謗此說人。言是魔語。或魔眷屬。大乘人邊。說小乘過。
如是惡口。說因緣故。我於彼中。迦葉如來。不授我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彼惡口。罪業因緣。我於彼死。魔界中生。受是身來。已經五十七億千歲。
世尊。我寧更歷。六百千年。受地獄苦。終不一念。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況退於。四梵行念。
第一。第二。如是懺悔。乃至第三。如是懺悔。并餘眷屬。亦復如是。
又過去世。流轉際中。如是當來。於生死海。及在地獄。終不暫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言。
軍主。善哉善哉。
善男子。若復有人。燃於大燈。如須彌山。并七寶物。於無量世。供養諸佛。是福德聚。不如有人。至心慈悲。發菩提心。
何以故。發是心者。乃是供養。十方諸佛。彼過去福。此最為勝。
汝善男子。今盡此罪。更莫餘念。生死五陰。一切有中。得導師身。
爾時戒依止菩薩摩訶薩。即於坐處。得法順忍。從坐而起。頭面作禮。繞佛三匝。即脫身上。無價寶衣。真珠瓔珞。供養如來。
脫布施已。說偈問言。
菩薩云何修諸法。
達了一切悉皆空。
觀察世間如水泡。
能盡諸有無明縛。
一切惡見性非實。
得勝無生順忍心。
常於菩提道中行。
能令眾生得解脫。
爾時世尊。答戒依止。而說偈言。
不動如山四種心。
智慧之人乃能有。
無量億劫受諸苦。
為愍一切諸眾生。
佛說禁戒堅固持。
乃至不破如一點。
一切三世佛正法。
具足圓滿悉能行。
爾時。八萬四千魔軍。及戒依止。菩薩眷屬。聞戒依止。得授記已。心大歡喜。即於佛前。至心悔過。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菩提心。名為三昧。順菩提心。得此心已。歡喜踊躍。各各脫衣。以用布施。布施已坐。
爾時波旬。見其軍主。并及眷屬。已歸依佛。心生瞋忿。苦惱不安。更大怖畏。作如是言。
我今得出。沙門腹中。復失眷屬。未知幾人。於此得出。作佛弟子。有幾人在。速閉城門。莫放一人。令其出外。自魔境界。安隱住止。
爾時世尊。更為彼魔。大眾眷屬。說三種梵行。所謂。眾生攀緣。法攀緣。離攀緣。如虛空眼品中說。
爾時一切。諸天龍王。悉皆集會。佉羅坻山。牟尼聖人。處所中住。彼一切龍。各見自形。小如銅斫。欲動不能。遊行絕望。思念舊體。懊惱細身。宛轉彼中。不得自在。怖畏毛竪。
一切相與。向難陀。跋難陀王邊。禮拜。作如是言。
大王。我龍國土。今者所有。蚊虻蒼蠅。毒虫糞穢。種種不淨。皆是瞿曇。之所為也。是故我等。皆捨宮宅。來到此間。求覓救濟。又不能得。離於小身。及以怖畏。若能歸依。佛世尊者。可得免脫。
是時。難陀。跋難陀龍王。作如是言。
沙門瞿曇。多諸方便。種種幻術。能內一切。娑婆佛剎。安置身中。於我龍家。亦復化作。一切諸惡。令我怖畏。來此求救。今者沙門。自失勢力。無復方便。神通道術。身今如本。坐舊座中。豈能救我。如是小身。既造此獄。安置於我。皆不得去。何能救濟。令無怖畏。一切諸龍。繫屬波旬。欲界自在。唯有魔力。今可禮拜。求出此難。各各還家。安隱而住。
爾時伊羅婆龍王。復作是言。
汝等諸龍。莫生懊惱。
何以故。沙門瞿曇。已能降伏。魔之眷屬。群臣人民。作於弟子。唯魔王在。喪失本心。及其神力。云何當能。救濟汝等。
時諸龍王。聞伊羅婆。如是說已。或有禮拜。四天王者。或有禮拜。帝釋天者。或有禮拜。須夜摩天。或有禮拜。刪兜率陀。或有禮拜。化樂天者。或有禮拜。他化自在。或有禮拜。大梵天者。
爾時娑伽羅龍王。復語一切。諸龍王言。
汝等不見。彼諸天王。人及非人。聖賢雜類。禮拜供養。沙門瞿曇。而歸依耶。
爾時諸龍。即復歸依。其餘仙聖。
時彼山頂。有六聖人。
第一名。蘇尸摩。第二名。那籌。第三名。阿收求多。第四名。毘梨呵。第五名。婆揭蒱。第六名。殊致阿羅娑。
彼一切龍。或有歸於。蘇尸摩邊。作禮拜者。或有歸依。於那籌者。或有禮拜。阿收求多。或有禮拜。毘梨呵者。或有歸依。婆揭蒱者。或有歸依。殊致羅娑。彼一切龍。皆悉歸命。
此六聖人。請求救濟。是六聖人。得五神通。悉各在於。雪山邊住。
彼五聖人。皆在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大聖人所。聽於正法。
時殊致羅娑菩薩。亦以種種。無量言辭。讚歎釋迦如來神德。
時五聖人。悉聞一切。龍王哭聲。求乞救濟。
聞已即起。白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言。
大德。頗聞彼龍。啼哭㘁咷。求救聲不。
答言。
已聞。大士。今聖人處。一切諸龍。大懊惱心。我等聞知。尚欲往救。況大德乎。唯願慈悲。往至彼所。救一切龍。與其解脫。
時殊致羅娑。大聖人言。
汝等可往。我未及去。
所以者何。此中大天。龍王。夜叉。百千萬眾。今對我坐。問離障礙。四梵行法。彼心歡喜。聽我所說。
時五聖人。禮彼殊致羅娑大士。三匝繞已。以神通力。飛騰虛空。到佉羅坻。大山頂頭。牟尼聖人處所。
爾時彼處。一切龍王。見五聖人。心生歡喜。恭敬禮拜。作如是言。
汝等大仙。福德之人。智慧方便。一切莊嚴。於苦惱中。已到彼岸。願救濟我。出惡獄中。令得解脫。
彼五聖人。如是答言。
我等不能。救濟汝等。
所以者何。現今雪山。有大菩薩。名殊致羅娑。諸聖人中。最大智慧。大解方便。彼菩薩能。與汝解脫。汝可一心。求哀勸請。
諸龍聞已。如是異身。同共合掌。遙向殊致羅娑聖人。恭敬禮拜。皆唱是言。
大德聖人。願救濟我。願憐愍我。
爾時。殊致羅娑菩薩摩訶薩。聞彼龍王。唱救濟聲。即與大天。緊那羅等。夜叉羅剎。百千萬人。前後圍繞。以神通力。發於雪山。乘空而往。到佉羅坻山頂。
時諸龍王。見彼聖人。各各恭敬。合掌禮拜。一心同聲。作如是言。
大仙聖人。願救濟我。於此獄中。與我解脫。令我自身。及以眷屬。安隱還家。離諸苦惱。
爾時殊致羅娑菩薩。善解方便。知世因緣。欲為諸龍。說星宿法。
星宿法者。各有度數。和合時節。合時則易。不合則難。時節未合。不得解脫。
諦聽次第。我當為汝。分別解說。
今此月者。名奢婆拏。星宿名為。富那婆藪。富那婆藪。屬此五月。此月復繫。屬於日天。汝諸龍王。與此星辰。時未和合。
爾時娑伽羅龍王。白殊致羅娑菩薩言。
大士。是星宿者。本誰所說。誰作大星。誰作小星。誰作日月。何日之中。何星在先。於虛空中。復誰安置。三十日月。十二月年。
云何為時。繫屬何處。姓何字誰。何善何惡。何食何施。若為是晝。若為是夜。日月星宿。復若為行。何者名為。月初一日。何者滿月。若為時節。若為行度。一一各幾。復若為停。幾許時行。何者是輕。何者是重。何者是合。何者非合。
云何力多。云何力少。云何名為。日前後行。上行幾影。下行幾影。影有幾步。名曰為轉初轉。云何月北月南。云何次第。
大士。汝於諸聖。第一最尊。願愍我龍。具足解說。我等聞已。脫苦奉行。
爾時殊致羅娑菩薩。告諸龍言。
大王。過去世時。此賢劫初。有一大城。名曰瞻波。彼中人民。和合熾盛。有一天子。名大三摩多。端正少雙。才智聰明。正法行化。常樂寂靜。不著世榮。為諸人民。之所宗仰。恭敬禮拜。而侍衛之。
彼三摩多。清淨慈悲。愍念眾生。猶如赤子。不樂愛染。常自潔身。
王有夫人。多貪色欲。王既不幸。無處遂心。曾於一時。遊戲園苑。獨在林下。止息自娛。見驢命群。根相出現。慾心發動。脫衣就之。驢見即交。遂成胎藏。月滿生子。頭耳口眼。悉皆似驢。唯身類人。而復麁澁。𩭤毛被體。與畜無殊。夫人見之。心驚怖畏。即便委棄。投於屏中。以福力故。處空不墜。
時有羅剎婦。名曰驢神。見兒不污。念言。
福子。
遂於空中。接取洗持。將往雪山。乳哺畜養。猶如己子。等無有異。及至長成。教服仙藥。與天童子。日夜共遊。
復有大天。亦來愛護此兒。飲食甘果藥草。身體轉異。福德莊嚴。大光照耀。如是天眾。同共稱美。號為佉盧虱吒。大仙聖人。以是因緣。彼雪山中。并及餘處。悉皆化生。種種好華。種種好果。種種好藥。種種好香。種種清流。種種和鳥。在所行住。並皆豐盈。以此藥果。資益因緣。其餘形容。麁相悉轉。身體端正。唯脣似驢。是故名為。驢脣仙人。
是驢仙人。學於聖法。經六萬年。翹於一脚。日夜不下。無有倦心。
天見大仙。如是苦行。時諸梵眾。及帝釋天。并餘上方。欲色界等。和合悉來。禮拜供養。乃至龍眾。修羅夜叉。一切雲集。所有仙聖。修梵行人。皆來到此。驢聖人邊。種種供奉。
讚歎稱揚。
如是苦行。生來未覩。
設供養已。合掌問言。
大仙聖人。欲求何等。唯願為我。諸天說之。若我力能。即當相與。終不悋惜。
爾時驢脣。聞是語已。內心慶幸。答諸天言。
必能稱我。情所求者。今當略說。
我念宿命。過去劫時。見虛空中。有諸列宿。日月五星。晝夜運行。各守常度。為於天下。而作照明。我欲了知。分別識解。愍暗瞑故。不憚劬勞。此賢劫初。無如是事。汝等一切。諸天龍神。憐我故來。願說星辰。日月法用。猶如過去。置立安施。造作便宜。善惡好醜。如我所願。具足說之。
一切天言。
大德仙人。此事甚深。非我境界。若為憐愍。一切眾生。如過去時。願速自說。
爾時佉盧虱吒仙人。告一切天言。
初置星宿。昴為先首。眾星輪轉。運行虛空。
告諸天眾。
說昴為先。其事是不。
爾時日天。而作是言。
此昴宿者。常行虛空。歷四天下。恒作善事。饒益我等。我知彼宿。屬於火天。
是時眾中。有一聖人。名大威德。復作是言。
彼昴宿者。我妹之子。其星有六。形如剃刀。一日一夜。歷四天下。行三十時。屬於火天。姓鞞耶尼。屬彼宿者。祭之用酪。
佉盧虱吒仙人。語諸天曰。
如是如是。如汝等言。我今以昴。為初宿也。
復次置畢。為第二宿。屬於水天。姓頗羅墮。畢有五星。形如立叉。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畢宿者。祭用鹿肉。
復次置嘴。為第三宿。屬於月天。即是月子。姓毘梨伽耶尼。星數有三。形如鹿頭。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嘴宿者。祭根及果。
次復置參。為第四宿。屬於日天。姓婆私失絺。其性大惡。多於瞋忿。止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參宿者。祭用醍醐。
次復置井。為第五宿。屬於日天。姓婆私失絺。其有兩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井宿者。以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鬼。為第六宿。屬歲星天。歲星之子。姓炮波那毘。其性溫和。樂修善法。其有三星。猶如諸佛。胸前滿相。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鬼星者。亦以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柳。為第七宿。屬於蛇天。即姓蛇氏。止有一星。如婦女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柳星者。祭用乳糜。
右此七宿。當於東門。
次置南方。第一之宿。名曰七星。屬於火天。姓賓伽耶尼。其有五星。形如河岸。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七星者。宜用粳米烏麻。作粥祭之。
次復置張。為第二宿。屬福德天。姓瞿曇彌。其星有二。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張宿者。毘羅婆果。以用祭之。
次復置翼。為第三宿。屬於林天。姓憍陳如。其有二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翼星者。用青黑豆。煮熟祭之。
次復置軫。為第四宿。屬沙毘梨帝天。姓迦遮延。蝎仙之子。其星有五形如人手。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軫星者作莠稗飯而以祭之。
次復置角。為第五宿。屬喜樂天。姓質多羅延尼。乾闥婆子。止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於角者。以諸華飯。而用祭之。
次復置亢。為第六宿。屬摩姤羅天。姓迦栴延尼。其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亢星者。當取菉豆。和蘇蜜煮。以用祭之。
次復置氐。為第七宿。屬於火天。姓些吉利多耶尼。氐有二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氐宿者。取種種華。作食祭之。
右此七宿。當於南門。
次置西方。第一之宿。其名曰房。屬於慈天。姓阿藍婆耶尼。房有四星。形如纓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房宿者。酒肉祭之。
次復置心。為第二宿。屬帝釋天。姓迦羅延那。心有三星。形如大麥。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心星者。以粳米粥。而用祭之。
次復置尾。為第三宿。屬獵師天。姓迦遮耶尼。尾有七星。形如蝎尾。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尾星者。以諸果根。作食祭之。
次復置箕。為第四宿。屬於水天。姓特叉迦旃延尼。箕有四星。形如牛角。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箕宿者。取尼拘陀。皮汁祭之。
次復置斗。為第五宿。屬於火天。姓摸伽邏尼。斗有四星。如人拓地。一日一夜。行四十五時。屬斗宿者。末粳米華。和蜜祭之。
次復置牛。為第六宿。屬於梵天。姓梵嵐摩。其有三星。形如牛頭。一日一夜。行於六時。屬牛宿者。以醍醐飯。而用祭之。
次復置女。為第七宿。屬毘紐天。姓帝利迦遮耶尼。女有四星。如大麥粒。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女宿者。以鳥肉祭之。
右此七宿。當於西門。
次置北方。第一之宿。名為虛星。屬帝釋天。娑婆天子。姓憍陳如。虛有四星。其形如烏。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虛宿者。煮烏豆汁。而用祭之。
次復置危。為第二宿。屬多羅拏天。姓單那尼。危有一星。如婦人黶。一日一夜。行十五時。屬危宿者。以粳米粥。而用祭之。
次復置室。為第三宿。屬蛇頭天。蝎天之子。姓闍都迦尼拘。室有二星。形如脚跡。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室星者。肉血祭之。
次復置辟。為第四宿。辟屬林天。婆婁那子。姓陀難闍。辟有二星。形如脚跡。行一日一夜。四十五時。屬辟星者。以肉祭之。
次復置奎。為第五宿。屬富沙天。姓阿虱吒排尼。奎有一星。如婦女黶。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奎宿者。以酪祭之。
次復置婁。為第六宿。屬乾闥婆天。姓阿舍婆。婁有三星。形如馬頭。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婁星者。以大麥飯。并肉祭之。
次復置胃。為第七宿。屬閻摩羅天。姓跋伽毘。胃有三星。形如鼎足。一日一夜。行三十時。屬胃宿者。粳米烏麻。及以野棗。而用祭之。
右此七宿。當於北門。
二十八宿。有五宿行。四十五時。所謂。畢。參。氐。斗。辟等。
二十八宿。言義廣多。難曉深趣。不可具宣。我今略說。
說是宿時。同聞諸天。皆悉歡喜。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