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一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

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是無常。因滅是識。獲得解脫。常住之識。

憍陳如。色即是苦。因滅是色。獲得解脫。安樂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即是空。因滅空色。獲得解脫。非空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是無我。因滅是色。獲得解脫。真我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是不淨。因滅是色。獲得解脫。清淨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是生老。病死之相。因滅是色。獲得解脫。非生老病。死相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是無明因。因滅是色。獲得解脫。非無明因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乃至色是生因。因滅是色。獲得解脫。非生因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者即是。四顛倒因。因滅倒色。獲得解脫。非四倒因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是無量。惡法之因。所謂。男女等身。食愛。欲愛。貪。瞋。嫉妬。惡心。慳心。摶食。識食。思食。觸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五欲。五蓋。如是等法。皆因於色。因滅色故。獲得解脫。無如是等。無量惡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即是縛。因滅縛色。獲得解脫。無縛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即是流。因滅流色。獲得解脫。非流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非歸依。因滅是色。獲得解脫。歸依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是瘡疣。因滅是色。獲得解脫。無瘡疣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色非寂靜。因滅是色。獲得涅槃。寂靜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憍陳如。若有人能。如是知者。是名沙門。名婆羅門。具足沙門。婆羅門法。

憍陳如。若離佛法。無有沙門。無婆羅門。亦無沙門。婆羅門法。一切外道。虛假詐稱。都無實行。雖復作相。言有是二。實無是處。

何以故。若無沙門。婆羅門法。云何而言。有沙門。婆羅門。我常於此。大眾之中。作師子吼。汝等亦當。在大眾中。作師子吼。

爾時外道。有無量人。聞是語已。心生瞋惡。

瞿曇今說。我等眾中。無有沙門。及婆羅門。亦無沙門。婆羅門法。

我當云何。廣設方便。語瞿曇言。

我等眾中。亦有沙門。有沙門法。有婆羅門。有婆羅門法。

時彼眾中。有一梵志。唱如是言。

諸仁者。瞿曇之言。如狂無異。何可撿校。世間狂人。或歌。或舞。或哭。或笑。或罵。或讚。於怨親所。不能分別。

沙門瞿曇。亦復如是。或說我生。淨飯王家。或言不生。或說生已。行至七步。或說不行。或說從小。習學世事。或說我是。一切智人。或時處宮。受樂生子。或時厭患。呵責惡賤。或時親修。苦行六年。或時呵責。外道苦行。

或言從彼。欝頭藍弗。阿羅邏等。稟承未聞。或時說其。無所知曉。或時說言。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時說言。我不至樹。無所剋獲。或時說言。我今此身。即是涅槃。或言身滅。乃是涅槃。

瞿曇所說。如狂無異。何故以此。而愁憒耶。

諸婆羅門。即便答言。

大士。我等今者。何得不愁。沙門瞿曇。先出家已。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我諸弟子。聞生恐怖。

云何眾生。無常。苦。空。無我。不淨。

不受其語。今者瞿曇。復來至此。娑羅林中。為諸大眾。說有常樂。我淨之法。我諸弟子。聞是語已。悉捨我去。受瞿曇語。以是因緣。生大愁苦。

爾時復有。一婆羅門。作如是言。

諸仁者。諦聽諦聽。瞿曇沙門。名修慈悲。是言虛妄。非真實也。若有慈悲。云何教我。諸弟子等。自受其法。慈悲果者。隨順他意。今違我願。云何言有。若有說言。沙門瞿曇。不為世間。八法所染。是亦虛妄。若言瞿曇。少欲知足。今者云何。奪我等利。若言種姓。是上族者。是亦虛妄。

何以故。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大師子王。殘害小鼠。

若使瞿曇。是上種姓。如何今者。惱亂我等。若言瞿曇。具大勢力。是亦虛妄。

何以故。從昔已來。亦不見聞。金翅鳥王。與烏共諍。

若言力大。復以何事。與我共鬪。

若言瞿曇。具他心智。是亦虛妄。

何以故。若具此智。以何因緣。不知我心。

諸仁者。我昔曾從。先舊智人。聞說是事。

過百年已。世間當有。一妖幻出。

即是瞿曇。如是妖惑。今於此處。娑羅林中。將滅不久。汝等今者。不應愁惱。

爾時復有。一尼犍子。答言。

仁者。我今愁苦。不為自身。弟子供養。但為世間。癡闇無眼。不識福田。及非福田。棄捨先舊。智婆羅門。供養年少。以為愁耳。

瞿曇沙門。大知咒術。因咒術力。能令一身。作無量身。令無量身。還作一身。或以自身。作男女像。牛羊象馬。我力能滅。如是咒術。瞿曇沙門。咒術既滅。汝等當還。多得供養。受於安樂。

爾時復有。一婆羅門。作如是言。

諸仁者。瞿曇沙門。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是故汝等。不應與諍。

大眾答言。

癡人。云何說言。沙門瞿曇。具大功德。其生七日。母便命終。是可得名。福德相耶。

婆羅門言。

罵時不瞋。打時不報。當知即是。大福德相。

其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神通。是故當知。是福德相。

心無憍慢。先意問訊。言語柔軟。初無麁獷。年志俱盛。心不卒暴。王國多財。無所愛戀。捨之出家。如棄涕唾。是故我說。沙門瞿曇。成就具足。無量功德。

大眾答言。

善哉。仁者。瞿曇沙門。實如所說。成就無量。神通變化。我不與彼。捔試是事。

瞿曇沙門。受性柔軟。不堪苦行。生長深宮。不綜外事。唯可軟語。不知伎藝。書籍論議。請共詳辯。正法之要。彼若勝我。我當給事。我若勝彼。彼當事我。

爾時多有。無量外道。和合共往。摩伽陀王。阿闍世所。

王見便問。

諸仁者。汝等各各。修習聖道。是出家人。捨離財貨。及在家事。我國人民。皆共供養。敬心瞻視。無相犯觸。何故和合。而來至此。

諸仁者。汝等各受。異法異戒。出家不同。亦復各各。自隨戒法。出家修道。何因緣故。今者一心。而共和合。猶如葉落。旋風所吹。聚在一處。說何因緣。而來至此。我常擁護。出家之人。乃至不惜。身之與命。

爾時一切。諸外道眾。咸作是言。

大王諦聽。大王今者。是大法橋。是大法礪。是大法秤。即是一切。功德之器。一切功德。真實之性。正法道路。即是種子。之良田也。一切國土。之根本也。一切國土。之明鏡也。一切諸天。之形像也。一切國人。之父母也。

大王。一切世間。功德寶藏。即是王身。

何以故。名功德藏。王斷國事。不擇怨親。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風。是故名王。為功德藏。

大王。現在眾生。雖復壽短。王之功德。如昔長壽。安樂時王。亦如頂生。善見。忍辱。那睺沙王。耶耶帝王。尸毘王。一叉鳩王。如是等王。具足善法。大王今者。亦復如是。

大王。以王因緣。國土安樂。人民熾盛。是故一切。出家之人。慕樂此國。持戒精勤。修習正道。

大王。我經中說。

若出家人。隨所住國。持戒精進。勤修正道。其王亦有。修善之分。

大王。一切盜賊。王已整理。出家之人。都無畏懼。今者唯有。一大惡人。瞿曇沙門。王未撿校。我等甚畏。其人自恃。豪族種姓。身色具足。又因過去。布施之報。多得供養。恃此眾事。生大憍慢。或因咒術。而生憍慢。以是因緣。不能苦行。受畜細軟。衣服臥具。是故一切。世間惡人。為利養故。往集其所。而為眷屬。不能苦行。咒術力故。調伏迦葉。及舍利弗。目犍連等。今復來至。我所住處。娑羅林中。宣說是身。常樂我淨。誘我弟子。

大王。瞿曇先說。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我能忍之。今乃宣說。常樂我淨。我實不忍。惟願大王。聽我與彼。瞿曇論議。

王即答言。

諸大士。汝等今者。為誰教導。而令其心。狂亂不定。如水濤波。旋火之輪。猨猴擲樹。是事可恥。智人若聞。即生憐愍。愚人聞之。即生嗤笑。汝等所說。非出家相。汝若病風黃。水患者。吾悉有藥。能療治之。如其鬼病。家兄耆婆。善能去之。汝等今者。欲以手爪。鉋須彌山。欲以口齒。齚齧金剛。

諸大士。譬如愚人。見師子王。飢時睡眠。而欲悟之。如人以指。置毒蛇口。如欲以手。觸灰覆火。汝等今者。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野狐。作師子吼。猶如蚊子。共金翅鳥。捔行遲疾。如兔渡海。欲盡其底。汝等今者。亦復如是。汝若夢見。勝瞿曇者。是夢狂惑。未足可信。

諸大士。汝等今者。興建是意。猶如飛蛾。投大火聚。汝隨我語。不須更說。汝雖讚我。平等如秤。勿令外人。復聞此語。

爾時外道。復作是言。

大王。瞿曇沙門。所作幻術到汝邊耶。乃令大王心疑。不信是等聖人。

大王。不應輕蔑。如是大士。

大王。是月增減。大海醎味。摩羅延山。如是等事。誰之所作。豈非我等。婆羅門耶。

大王。不聞阿竭多仙。十二年中。恒河之水。停耳中耶。

大王。不聞瞿曇仙人。大現神通。十二年中。變作釋身。并令釋身。作羝羊形。作千女根。在釋身耶。

大王。不聞耆㝹仙人。一日之中。飲四海水。令大地乾耶。

大王。不聞婆藪仙人。為自在天。作三眼耶。

大王。不聞羅邏仙人。變迦富羅城。作𪉖土耶。

大王。婆羅門中。有如是等。大力諸仙。現可撿校。

大王云何。見輕蔑耶。

王言。

諸仁者。若不見信。故欲為者。如來正覺。今者近在。娑羅林中。汝等可往。隨意問難。如來亦當。為汝分別。稱汝意答。

爾時阿闍世王。與諸外道。徒眾眷屬。往至佛所。頭面作禮。右遶三匝。

修敬已畢。卻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是諸外道。欲隨意問難。唯願如來。隨意答之。

佛言。

大王。且止。我自知時。

爾時眾中。有婆羅門。名闍提首那。作如是言。

瞿曇。汝說涅槃。是常法耶。

如是如是。大婆羅門。

婆羅門言。

瞿曇若說。涅槃常者。是義不然。

何以故。世間之法。從子生果。相續不斷。如從埿出瓶。從縷得衣。

瞿曇常說。

修無常想。獲得涅槃。

因是無常。果云何常。

瞿曇又說。

解脫欲貪。即是涅槃。解脫色貪。及無色貪。即是涅槃。滅無明等。一切煩惱。即是涅槃。

從欲乃至。無明煩惱。皆是無常。因是無常。所得涅槃。亦應無常。

瞿曇又說。

從因故生天。從因故墮地獄。從因得解脫。是故諸法。皆從因生。

若從因故。得解脫者。云何言常。

瞿曇亦說。

色從緣生。故名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解脫。若是色者。當知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離五陰。有解脫者。當知解脫。即是虛空。若是虛空。不得說言。從因緣生。

何以故。是常。是一。遍一切處。瞿曇亦說。

從因生者。即是苦也。

若是苦者。云何復說。解脫是樂。

瞿曇又說。

無常即苦。苦即無我。

若是無常。苦。無我者。即是不淨。一切從因。所生諸法。皆無常。苦。無我。不淨。云何復說。涅槃即是。常樂我淨。

若瞿曇說。亦常。無常。亦苦。亦樂。亦我。無我。亦淨。不淨。如是豈非。是二語耶。

我亦曾從。先舊智人。聞說是語。

佛若出世。言則無二。

瞿曇今者。說於二語。復言佛即。我身是也。是義云何。

佛言。

婆羅門。如汝所說。我今問汝。隨汝意答。

婆羅門言。

善哉。瞿曇。

佛言。

婆羅門。汝性常耶。是無常乎。

婆羅門言。

我性是常。

婆羅門。是性能作。一切內外。法之因耶。

如是。瞿曇。

佛言。

婆羅門。云何作因。

瞿曇。從性生大。從大生慢。從慢生十六法。所謂。地水火風空。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業根。手。脚。口。聲。男女二根。心平等根。是十六法。從五法生。色聲香味觸。是二十一法。

根本有三。

一者。染。二者。麁。三者。黑。

染者名愛。麁者名瞋。黑名無明。

瞿曇。是二十四法。皆因性生。

婆羅門。是大等法。常無常耶。

瞿曇。我法性常。大等諸法。悉是無常。

婆羅門。如汝法中。因常。果無常。然我法中。因雖無常。果是常者。有何等過。

婆羅門。汝等法中。有二因不。

答言。

有。

佛言。

云何為二。

婆羅門言。

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佛言。

云何生因。云何了因。

婆羅門言。

生因者。如埿出瓶。了因者。如燈照物。

佛言。

是二種因。因性是一。若是一者。可令生因。作於了因。可令了因。作生因不。

不也。瞿曇。

佛言。

若使生因。不作了因。了因。不作生因。可得說言。是因相不。

婆羅門言。

雖不相作。故有因相。

婆羅門。了因所了。即同了不。

不也。瞿曇。

佛言。

我法雖從無常。獲得涅槃。而非無常。

婆羅門。從了因得故。常樂我淨。從生因得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是故如來。所說有二。如是二語。無有二也。是故如來。名無二語。

如汝所說。曾從先舊。智人邊聞。

佛出於世。無有二語。

是言善哉。一切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無差。是故說言。佛無二語。云何無差。有同說有。無同說無。故名一義。

婆羅門。如來世尊。雖名二語。為了一語故。云何二語。了於一語。如眼。色。二語。生識一語。乃至意法。亦復如是。

婆羅門言。

瞿曇。善能分別。如是語義。我今未解。所出二語。了於一語。

爾時世尊。即為宣說。四真諦法。

婆羅門。言苦諦者。亦二亦一。乃至道諦。亦二亦一。

婆羅門言。

世尊。我已知已。

佛言。

善男子。云何知已。

婆羅門言。

世尊。苦諦。一切凡夫二。是聖人一。乃至道諦。亦復如是。

佛言。

善哉。已解。

婆羅門言。

世尊。我今聞法。已得正見。今當歸依。佛法僧寶。唯願大慈。聽我出家。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

汝當為是。闍提首那。剃除鬚髮。聽其出家。

時憍陳如。即受佛勅。為其剃髮。即下手時。有二種落。

一者。鬢髮。二者。煩惱。

即於坐處。得阿羅漢果。

復有梵志。姓婆私吒。復作是言。

瞿曇所說。涅槃常耶。

如是。梵志。

婆私吒言。

瞿曇將不。說無煩惱。為涅槃耶。

如是。梵志。

婆私吒言。

瞿曇。世間四種。名之為無。

一者。未出之法。名之為無。如瓶未出埿時。名為無瓶。

二者。已滅之法。名之為無。如瓶壞已。名為無瓶。

三者。異相互無。名之為無。如牛中無馬。馬中無牛。

四者。畢竟無故。名之為無。如龜毛兔角。

瞿曇。若以除煩惱已。名涅槃者。涅槃即無。若是無者。云何言有。常樂我淨。

佛言。

善男子。如是涅槃。非是先無。同埿時瓶。亦非滅無。同瓶壞無。亦非畢竟無。如龜毛兔角。同於異無。

善男子。如汝所言。雖牛中無馬。不可說言。牛亦是無。雖馬中無牛。亦不可說。馬亦是無。涅槃亦爾。煩惱中。無涅槃。涅槃中。無煩惱。是故名為。異相互無。

婆私吒言。

瞿曇。若以異無。為涅槃者。夫異無者。無常樂我淨。

瞿曇云何。說言涅槃。常樂我淨。

佛言。

善男子。如汝所說。是異無者。有三種無。

牛馬悉是。先無後有。是名先無。已有還無。是名壞無。異相無者。如汝所說。

善男子。是三種無。涅槃中無。是故涅槃。常樂我淨。如世病人。

一者。熱病。二者。風病。三者。冷病。

是三種病。三藥能治。

有熱病者。蘇能治之。有風病者。油能治之。有冷病者。蜜能治之。是三種藥。能治如是。三種惡病。

善男子。風中無油。油中無風。乃至蜜中無冷。冷中無蜜。是故能治。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有三種病。

一者。貪。二者。瞋。三者。癡。

如是三病。有三種藥。

不淨觀者。能為貪藥。慈心觀者。能為瞋藥。觀因緣智。能為癡藥。

善男子。為除貪故。作非貪觀。為除瞋故。作非瞋觀。為除癡故。作非癡觀。三種病中。無三種藥。三種藥中。無三種病。

善男子。三種病中。無三藥故。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三種藥中。無三種病。是故得稱。常樂我淨。

婆私吒言。

世尊。如來為我。說常無常。云何為常。云何無常。

佛言。

善男子。色是無常。解脫色常。乃至識。是無常。解脫識常。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觀色。乃至識。是無常者。當知是人。獲得常法。

婆私吒言。

世尊。我今已知。常無常法。

佛言。

善男子。汝云何知。常無常法。

婆私吒言。

世尊。我今知我。色是無常。得解脫常。乃至識。亦如是。

佛言。

善男子。汝今善哉。已報是身。

告憍陳如。

是婆私吒已。證阿羅漢果。汝可施其。三衣鉢器。

時憍陳如。如佛所勅。施其衣鉢。

時婆私吒。受衣鉢已。作如是言。

大德憍陳如。我今因是。弊惡之身。得善果報。唯願大德。為我屈意。至世尊所。具宣我心。

我既惡人。觸犯如來。你瞿曇姓。唯願為我。懺悔此罪。我亦不能。久住毒身。今入涅槃。

時憍陳如。即往佛所。作如是言。

世尊。婆私吒比丘。生慚愧心。自言頑嚚。觸犯如來。你瞿曇姓。不能久住。是毒蛇身。今欲滅身。寄我懺悔。

佛言。

憍陳如。婆私吒比丘。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成就善根。今受我語。如法而住。如法住故。獲得正果。汝等應當。供養其身。

爾時憍陳如。從佛聞已。還其身所。而設供養。

時婆私吒。於焚身時。作種種神足。諸外道輩。見是事已。高聲唱言。

是婆私吒。已得瞿曇。沙門咒術。是人不久。復當勝彼。瞿曇沙門。

爾時眾中。復有梵志。名曰先尼。復作是言。

瞿曇。有我耶。

如來默然。

瞿曇。無我耶。

如來默然。第二第三。亦如是問。佛皆默然。

先尼言。

瞿曇。若一切眾生有我。遍一切處。是一作者。瞿曇何故。默然不答。

佛言。

先尼。汝說是我。遍一切處耶。

先尼答言。

瞿曇。不但我說。一切智人。亦如是說。

佛言。

善男子。若我周遍。一切處者。應當五道。一時受報。若有五道。一時受報。汝等梵志。何因緣故。不造眾惡。為遮地獄。修諸善法。為受天身。

先尼言。

瞿曇。我法中我。則有二種。

一。作身我。二者。常身我。

為作身我。修離惡法。不入地獄。修諸善法。生於天上。

佛言。

善男子。如汝說我。遍一切處。如是我者。若作身中。當知無常。若作身無。云何言遍。

瞿曇。我所立我。亦在作中。亦是常法。

瞿曇。如人失火。燒舍宅時。其主出去。不可說言。

舍宅被燒。主亦被燒。

我法亦爾。而此作身。雖是無常。當無常時。我則出去。是故我我。亦遍亦常。

佛言。

善男子。如汝說我。亦遍亦常。是義不然。

何以故。遍有二種。

一者。常。二者。無常。

復有二種。

一。色。二。無色。

是故。若言一切有者。亦常。亦無常。亦色。亦無色。若言舍主得出。不名無常。是義不然。

何以故。舍不名主。主不名舍。異燒異出。故得如是。

我則不爾。

何以故。我即是色。色即是我。無色即我。我即無色。云何而言。色無常時。我則得出。

善男子。汝意若謂。一切眾生。同一我者。如是即違。世出世法。

何以故。世間法。名父母子女。若我是一。父即是子。子即是父。母即是女。女即是母。怨即是親。親即是怨。此即是彼。彼即是此。是故若說。一切眾生。同一我者。是即違背。世出世法。

先尼言。

我亦不說。一切眾生。同於一我。乃說一人。各有一我。

佛言。

善男子。若言一人。各有一我。是為多我。是義不然。

何以故。如汝先說。我遍一切。若遍一切。一切眾生。業根應同。天得見時。佛得亦見。天得作時。佛得亦作。天得聞時。佛得亦聞。一切諸法。皆亦如是。若天得見。非佛得見者。不應說我。遍一切處。若不遍者。是即無常。

先尼言。

瞿曇。一切眾生。我遍一切。法與非法。不遍一切。以是義故。佛得作異。天得作異。是故瞿曇。不應說言。佛得見時。天得應見。佛得聞時。天得應聞。

佛言。

善男子。法與非法。非業作耶。

先尼言。

瞿曇。是業所作。

佛言。

善男子。若法非法。是業作者。即是同法。云何言異。

何以故。佛得業處。有天得我。天得業處。有佛得我。是故佛得作時。天得亦作。法與非法。亦應如是。

善男子。是故。一切眾生。法與非法若如是者。所得果報。亦應不異。

善男子。從子出果。是子終不。思惟分別。

我唯當作。婆羅門果。不與剎利。毘舍首陀。而作果也。

何以故。從子出果。終不障礙。如是四姓。法與非法。亦復如是。不能分別。

我唯當與。佛得作果。不與天得作果。作天得果。不作佛得果。

何以故。業平等故。

先尼言。

瞿曇。譬如一室。有百千燈。炷雖有異。明則無差。燈炷別異。喻法非法。其明無差。喻眾生我。

佛言。

善男子。汝說燈明。以喻我者。是義不然。

何以故。室異燈異。是燈光明。亦在炷邊。亦遍室中。

汝所言我。若如是者。法非法邊。俱應有我。我中亦應。有法非法。若法非法。無有我者。不得說言。遍一切處。若俱有者。何得復以。炷明為喻。

善男子。汝意若謂。炷之與明。真實別異。何因緣故。炷增明盛。炷枯明滅。是故不應。以法非法。喻於燈炷。光明無差。喻於我也。

何以故。法。非法。我。三事即一。

先尼言。

瞿曇。汝引燈喻。是事不吉。

何以故。燈喻若吉。我已先引。如其不吉。何故復說。

善男子。我所引喻。都亦不作。吉以不吉。隨汝意說。是喻亦說。離炷有明。即炷有明。汝心不等。故說燈炷。喻法非法。明則喻我。是故責汝。

炷即是明。離炷有明。法即有我。我即有法。非法即我。我即非法。汝今何故。但受一邊。不受一邊。如是喻者。於汝不吉。是故我今。還以教汝。

善男子。如是喻者。即是非喻。是非喻故。於我即吉。於汝不吉。

善男子。汝意若謂。

若我不吉。汝亦不吉。

是義不然。

何以故。見世間人。自刀自害。自作他用。汝所引喻。亦復如是。於我則吉。於汝不吉。

先尼言。

瞿曇。汝先責我。心不平等。今汝所說。亦不平等。

何以故。瞿曇今者。以吉向己。不吉向我。以是推之。真是不平。

佛言。

善男子。如我不平。能破汝不平。是故汝平。我之不平。即是吉也。我之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平。

何以故。同諸聖人。得平等故。

先尼言。

瞿曇。我常是平。汝云何言。壞我不平。一切眾生。平等有我。云何言我。是不平耶。

善男子。汝亦說言。當受地獄。當受餓鬼。當受畜生。當受人天。我若先遍。五道中者。云何方言。當受諸趣。汝亦說言。父母和合。然後生子。若子先有。云何復言。和合已有。是故一人。有五趣身。若是五處。先有身者。何因緣故。為身造業。是故不平。

善男子。汝意若謂。我是作者。是義不然。

何以故。若我作者。何因緣故。自作苦事。然今眾生。實有受苦。是故當知。我非作者。若言是苦。非我所作。不從因生。一切諸法。亦當如是。不從因生。何因緣故。說我作耶。

善男子。眾生苦樂。實從因緣。如是苦樂。能作憂喜。憂時無喜。喜時無憂。或喜或憂。智人云何。說是常耶。

善男子。汝說我常。若是常者。云何說有。十時別異。常法不應。有歌羅邏時。乃至老時。虛空常法。尚無一時。況有十時。

善男子。我者非是。歌羅邏時。乃至老時。云何說有。十時別異。

善男子。若我作者。是我亦有。盛時衰時。眾生亦有。盛時衰時。若我爾者。云何是常。

善男子。我若作者。云何一人。有利有鈍。

善男子。我若作者。是我能作。身業。口業。意業。若是我所作者。云何口說。無有我耶。云何自疑。有耶無耶。

善男子。汝意若謂。離眼有見。是義不然。

何以故。若離眼已。別有見者。何須此眼。乃至身根。亦復如是。汝意若謂。

我雖能見。要因眼見。

是亦不然。

何以故。如有人言。

須曼那花。能燒大村。云何能燒。因火能燒。

汝立我見。亦復如是。

先尼言。

瞿曇。如人執鎌。則能刈草。我因五根。見聞至觸。亦復如是。

善男子。人鎌各異。是故執鎌。能有所作。離根之外。更無別我。云何說言。我因諸根。能有所作。

善男子。汝意若謂。

執鎌能刈。我亦如是。

是我有手耶。為無手乎。若有手者。何不自執。若無手者。云何說言。我是作者。

善男子。能刈草者。即是鎌也。非我非人。若我人能。何故因鎌。

善男子。人有二業。

一。則執草。二則。執鎌。

是鎌唯有。能斷之功。眾生見法。亦復如是。眼能見色。從和合生。若從因緣。和合見者。智人云何。說言有我。

善男子。汝意若謂。身作我受。是義不然。

何以故。世間不見。天得作業。佛得受果。若言不是身作。我非因受。汝等何故。從於因緣。求解脫耶。汝先是身。非因緣生。得解脫已。亦應非因。而更生身。如身。一切煩惱。亦應如是。

先尼言。

瞿曇。我有二種。

一者。有知。二者。無知。

無知之我。能得於身。有知之我。能捨離身。猶如坏瓶。既被燒已。失於本色。更不復生。智者煩惱。亦復如是。既滅壞已。更不復生。

佛言。

善男子。所言知者。智能知耶。我能知乎。若智能知。何故說言。我是知耶。若我知者。何故方便。更求於智。汝意若謂。我因智知。同花喻壞。

善男子。譬如刺樹。性自能刺。不得說言。樹執刺刺。智亦如是。智自能知。云何說言。我執智知。

善男子。如汝法中。我得解脫。無知我得。知我得耶。若無知得。當知猶故。具足煩惱。若知得者。當知已有。五情諸根。

何以故。離根之外。別更無知。若具諸根。云何復名。得解脫耶。若言是我。其性清淨。離於五根。云何說言。遍五道有。以何因緣。為解脫故。修諸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拔虛空刺。汝亦如是。我若清淨。云何復言。斷諸煩惱。汝意若謂。不從因緣。獲得解脫。一切畜生。何故不得。

先尼言。

瞿曇。若無我者。誰能憶念。

佛告先尼。

若有我者。何緣復忘。

善男子。若念是我者。何因緣故。念於惡念。念所不念。不念所念。

先尼復言。

瞿曇。若無我者。誰見誰聞。

佛言。

善男子。內有六入。外有六塵。內外和合。生六種識。是六種識。因緣得名。

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木得故。名為木火。因草得故。名為草火。因糠得故。名為糠火。因牛糞得。名牛糞火。眾生意識。亦復如是。因眼。因色。因明。因欲。名為眼識。

善男子。如是眼識。不在眼中。乃至欲中。四事和合。故生是識。乃至意識。亦復如是。若是因緣和合。故生智。不應說見。即是我。乃至觸。即是我。

善男子。是故我說眼識。乃至意識。一切諸法。即是幻也。云何如幻。本無今有。已有還無。

善男子。譬如蘇。麵。蜜。薑。胡椒。蓽茇。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和合。名歡喜丸。離是和合。無歡喜丸。內外六入。是名眾生。我。人。士夫。離內外入。無別眾生。我。人。士夫。

先尼言。

瞿曇。若無我者。云何說言。我見。我聞。我苦。我樂。我憂。我喜。

佛言。

善男子。若言我見。我聞名有我者。何因緣故。世間復言。汝所作罪。非我見聞。

善男子。譬如四兵。和合名軍。如是四兵。不名為一。而亦說言。我軍勇健。我軍勝彼。是內外入。和合所作。亦復如是。雖不是一。亦得說言。我作。我受。我見。我聞。我苦。我樂。

先尼言。

瞿曇。如汝所言。內外和合。誰出聲言。我作我受。

佛言。

先尼。從愛無明。因緣生業。從業生有。從有出生。無量心數。心生覺觀。覺觀動風。風隨心觸。喉舌齒脣。眾生想倒。聲出說言。我作。我受。我見。我聞。

善男子。如幢頭鈴。風因緣故。便出音聲。風大聲大。風小聲小。無有作者。

善男子。譬如熱鐵。投之水中。出種種聲。是中真實。無有作者。

善男子。凡夫不能。思惟分別。如是事故。說言有我。及有我所。我作我受。

先尼言。

如瞿曇說。無我我所。何緣復說。常樂我淨。

佛言。

善男子。我亦不說。內外六入。及六識意。常樂我淨。我乃宣說。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以是常故。名之為我。有常我故。名之為樂。常我樂故。名之為淨。

善男子。眾生厭苦。斷是苦因。自在遠離。是名為我。以是因緣。我今宣說。常樂我淨。

先尼言。

世尊。唯願大慈。為我宣說。我當云何。獲得如是。常樂我淨。

佛言。

善男子。一切世間。從本已來。具足大慢。能增長慢。亦復造作。慢因。慢業。是故今者。受慢果報。不能遠離。一切煩惱。得常樂我淨。若諸眾生。欲得遠離。一切煩惱。先當離慢。

先尼言。

世尊。如是如是。誠如聖教。我先有慢。因慢因緣。故稱如來。你瞿曇姓。我今已離。如是大慢。是故誠心。啟請求法。云何當得。常樂我淨。

佛言。

善男子。諦聽諦聽。今當為汝。分別解說。

善男子。若能非自。非他。非眾生者。遠離是法。

先尼言。

世尊。我已知解。得正法眼。

佛言。

善男子。汝云何知。已解。已得正法眼。

世尊。所言色者。非自。非他。非諸眾生。乃至識。亦復如是。我如是觀。得正法眼。

世尊。我今甚樂。出家修道。願見聽許。

佛言。

善來比丘。

即時具足。清淨梵行。證阿羅漢果。

外道眾中。復有梵志。姓迦葉氏。復作是言。

瞿曇。身即是命。身異命異。

如來默然。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梵志復言。

瞿曇。若人捨身。未得後身。於其中間。豈可不名。身異命異。若是異者。瞿曇何故。默然不答。

善男子。我說身命。皆從因緣。非不因緣。如身。命。一切法。亦如是。

梵志復言。

瞿曇。我見世間有法。不從因緣。

佛言。

梵志。汝云何見。世間有法。不從因緣。

梵志言。

我見大火。焚燒榛木。風吹絕焰。墮在餘處。是豈不名。無因緣耶。

佛言。

善男子。我說是火。亦從因生。非不從因。

梵志言。

瞿曇。絕焰去時。不因薪炭。云何而言。因於因緣。

佛言。

善男子。雖無薪炭。因風而去。風因緣故。其焰不滅。

瞿曇。若人捨身。未得後身。中間壽命。誰為因緣。

佛言。

梵志。無明與愛。而為因緣。是無明愛。二因緣故。壽命得住。

善男子。有因緣故。身即是命。命即是身。有因緣故。身異命異。智者不應。一向而說。身異命異。

梵志言。

世尊。唯願為我。分別解說。令我了了。得知因果。

佛言。

梵志。因即五陰。果亦五陰。

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然火者。是則無煙。

梵志言。

世尊。我已知已。我已解已。

佛言。

善男子。汝云何知。云何解。

世尊。火即煩惱。能於地獄。餓鬼畜生。人天燒然。煙者即是。煩惱果報。無常不淨。臭穢可惡。是故名煙。若有眾生。不作煩惱。是人則無。煩惱果報。是故如來。說不然火。則無有煙。

世尊。我已正見。唯願慈矜。聽我出家。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

聽是梵志。出家受戒。

時憍陳如。受佛勅已。和合眾僧。聽其出家。受具足戒。經五日已。得阿羅漢果。

外道眾中。復有梵志。名曰富那。復作是言。

瞿曇。汝見世間。是常法已。說言常耶。如是義者。實耶。虛耶。常。無常。亦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身。是命。身異。命異。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佛言。

富那。我不說世間。常。虛。實。常。無常。亦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亦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身。是命。身異。命異。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富那復言。

瞿曇。今者見何罪過。不作是說。

佛言。

富那。若有人說。

世間是常。唯此為實。餘妄語。

者。是名為見。見所見處。是名見行。是名見業。是名見著。是名見縛。是名見苦。是名見取。是名見怖。是名見熱。是名見纏。

富那。凡夫之人。為見所纏。不能遠離。生老病死。迴流六趣。受無量苦。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亦復如是。

富那。我見是見。有如是過。是故不著。不為人說。

瞿曇。若見如是。罪過不著。不說瞿曇。今者何見。何著。何所宣說。

佛言。

善男子。夫見著者。名生死法。如來已離。生死法故。是故不著。

善男子。如來名為。能見能說。不名為著。

瞿曇。云何能見。云何能說。

佛言。

善男子。我能明見。苦集滅道。分別宣說。如是四諦。我見如是。故能遠離。一切見。一切愛。一切流。一切慢。是故我具。清淨梵行。無上寂靜。獲得常身。是身亦非。東西南北。

富那言。

瞿曇。何因緣故。常身非是。東西南北。

佛言。

善男子。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意云何。

善男子。如於汝前。然大火聚。當其然時。汝知然不。

如是。瞿曇。

是火滅時。汝知滅不。

如是。瞿曇。

富那。若有人問。

汝前火聚。然從何來。滅何所至。

當云何答。

瞿曇。若有問者。我當答言。

是火生時。賴於眾緣。本緣已盡。新緣未至。是火則滅。

若復有問。

是火滅已。至何方面。

復云何答。

瞿曇。我當答言。

緣盡故滅。不至方所。

善男子。如來亦爾。若有無常色。乃至無常識。因愛故然。然者即受。二十五有。是故然時。可說是火。東西南北。現在愛滅。二十五有。果報不然。以不然故。不可說有。東西南北。

善男子。如來已滅。無常之色。至無常識。是故身常。身若是常。不得說有。東西南北。

富那言。

請說一喻。唯願聽採。

佛言。

善哉善哉。隨意說之。

世尊。如大村外。有娑羅林。中有一樹。先林而生。足一百年。是時林主。灌之以水。隨時修治。其樹陳朽。皮膚枝葉。悉皆脫落。唯貞實在。如來亦爾。所有陳故。悉已除盡。唯有一切。真實法在。

世尊。我今甚樂。出家修道。

佛言。

善來比丘。

說是語已。即時出家。漏盡證得。阿羅漢果。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