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十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學品第二十五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學一切智。當云何學。

佛言。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盡學。則學一切智。若離學。則學一切智。若無生。無滅。無起。無染。無性。如虛空法界。寂靜等學。則學一切智。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盡學離學。乃至法界。寂靜等學。則學一切智者。是等當云何作。

佛言。

須菩提。汝若如是說。是等云何作者。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來證如如故。得名如來。是如有盡。有所作不。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何以故。如無盡相。亦無所作。

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來證如如故。得名如來。是如有生有滅。有起有染。有得有證不。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佛言。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學一切智。亦復如是。

須菩提。是故菩薩摩訶薩。若如是學者。不盡如相。

如是學者。是學一切智。

如是學者。是學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學者。是學佛地。

如是學者。是學佛十力。四無所畏等。一切佛法。乃至一切智智。

如是學者。能到諸學彼岸。

如是學者。普能降伏。魔及魔眾。

如是學者。速得不退轉法。

如是學者。速坐道場。

如是學者。是學三轉。十二行相法輪。

如是學者。學自所行。

如是學者。學為他作。所依怙法。

如是學者。是學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如是學者。學度眾生界。

如是學者。是學不斷佛種。

如是學者。學開甘露門。

須菩提。此廣大學。是最上學。凡夫下劣人。不能如是學。

若有能調御。一切眾生。欲與一切眾生。為依怙者。欲出過一切。眾生界者。彼能如是學。

若如是學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等趣。不生阿修羅界。不生邊地。不生旃陀羅族。不生下姓種族。不生種種。卑賤巧業等族。

如是學者。不失一目。不盲兩目。亦不角睞。不聾不啞。不傴僂。不攣躄。不醜陋。不麁惡。不形殘。不異相。亦無疥癩癰疽。乾痟等病。不壞諸根。人相圓滿。音聲清巧。眾所愛樂。

須菩提。又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不害他命。不盜他物。不行邪染。不虛妄言。亦不兩舌。復不惡口。不無義語。不生貪著。不起瞋惱。不住邪見。不邪命活。不修邪命法。不畜破戒眷屬。不近非法者。不生長壽天。雖入諸禪。而不隨禪生。

何以故。菩薩以能。成就善巧方便故。而菩薩成就。

何等善巧方便。所謂。從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出生善巧方便。是故菩薩。雖入諸禪。而不隨禪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能如是學者。即得清淨十力。清淨四無所畏。乃至清淨。一切佛法。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一切法自性。本來清淨。菩薩摩訶薩。云何復得。清淨十力。清淨四無所畏。乃至清淨。一切佛法耶。

佛告須菩提言。

如是如是。須菩提。一切法自性。本來清淨。菩薩摩訶薩。於是一切法自性。本來清淨中。如理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不驚不怖。不退不沒。

須菩提。彼諸愚異生等。於如是法。不知不見。以不知不見故。無所覺了。是故菩薩摩訶薩。發勤精進。於中修學。自所學已。令諸異生等。於是法中。如理修學。實知實見。菩薩摩訶薩。由如是學故。即得清淨十力。清淨四無所畏。乃至清淨。一切佛法。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悉能了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

須菩提。譬如大地。少出閻浮檀金。多諸荊棘砂礫。草木等類。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於眾生聚中。少能愛樂。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者。多有愛樂。修學聲聞。緣覺法門。

須菩提。又如眾生。聚中少有。修彼輪王業者。但多修彼。諸小王業。

須菩提。當知眾生。聚中少有。行於般若波羅蜜多道者。多有行於聲聞。緣覺道者。亦復如是。

須菩提。又如眾生。聚中少有。修彼帝釋福業。但多修彼。諸天子業。

須菩提。當知眾生。聚中少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行者。多有修習聲聞。緣覺行者。亦復如是。

須菩提。又如眾生。聚中少有。修彼梵王福業。但多修彼。諸梵眾業。

須菩提。當知眾生。聚中少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多有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復如是。

須菩提。以是義故。當知眾生。聚中少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少能發心中。

又復少能。如理修行者。於少能修行中。

又復少能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者。於少能修習。相應行中。

又復少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轉者。

須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若欲在少中少者。應當修習。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者。不生雜染心。不生疑惑心。不生憎嫉心。不生慳悋心。不生破戒心。不生瞋惱心。不生懈怠心。不生散亂心。不生愚癡心。

又。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

何以故。此般若波羅蜜多。能護諸波羅蜜多。能受諸波羅蜜多。能取諸波羅蜜多。能集諸波羅蜜多。能攝諸波羅蜜多。

須菩提。譬如六十二見。身見中攝。諸波羅蜜多。於般若波羅蜜多中攝。亦復如是。

須菩提。又如士夫。所有諸根。皆悉於其。命根中攝。一切善法。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攝。亦復如是。

須菩提。又如士夫。命根滅時。諸根皆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智慧滅時。一切善法。而亦隨滅。

須菩提。是故菩薩摩訶薩。若欲護諸波羅蜜多。若欲攝諸波羅蜜多者。應當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

又。菩薩摩訶薩。若欲於一切眾生中。福德最勝。為上首者。應當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是為多不。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但此閻浮提。中所有眾生。尚多無數。何況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

佛言。

須菩提。假使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一一修行。皆住菩薩地。或有一人。盡其壽命。以諸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及餘樂具。供養如是。三千大千世界。諸菩薩眾。此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

須菩提。若復有人。於一彈指頃。能修行是。般若波羅蜜多者。其所得福。倍勝於前。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廣大利益。諸菩薩摩訶薩。復能護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須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若欲於一切眾生中。最勝無上。若欲與一切眾生。為所依怙。若欲偏入。諸佛境界。若欲具足。佛功德法。若欲得佛。遊戲神通。若欲作佛。大師子吼。若欲得佛。諸所行處。若欲普以。三千大千世界。大會說法。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欲成就。如是等功德利者。應學是般若波羅蜜多。學是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諸功德利者。無有是處。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具足聲聞。功德利耶。

佛言。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學是聲聞法。亦具足聲聞。功德之利。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雖如是學。如是知。得如是利。而不於中。生住著心。菩薩摩訶薩。亦說彼聲聞法。而不取是法。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能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作大福田。而菩薩所作福田。最上最勝。過餘聲聞緣覺。所有福田。

須菩提。如是學者。是行般若波羅蜜多。得近一切智。不捨般若波羅蜜多。不離般若波羅蜜多。如是學者。不退失一切智。遠離聲聞緣覺心。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此名般若波羅蜜多。學是般若波羅蜜多故。當得一切智。

須菩提。若如是分別者。不名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多。不生分別。無知無見。亦無所得。以如是不分別。無知見。無所得故。是名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幻喻品第二十六

爾時帝釋天主。即起是念。

若菩薩摩訶薩。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者。尚能勝過。一切眾生。何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故當知。若有人愛樂。一切智者。彼人得大善利。善自活命。何況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知是人。為一切眾生。共所敬愛。普能調御。一切眾生。

帝釋天主。作是念已。即時化諸。曼陀羅華。滿自掌中。散於佛上。

華散佛已。合掌向佛。作如是言。

世尊。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普願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願圓滿。一切佛法。圓滿一切智。相應之法。圓滿自然智法。圓滿無漏法。普願一切眾生。度生死岸。證涅槃道。攝眾生心。普令圓滿。

世尊。我見生死中。有種種苦。我不欲令。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念中。有所退轉。又不欲令。已得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一念中。或生退轉。是故我欲。普令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能發心者。廣大利益。悲愍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自得度已。復於一切眾生。起如是心。未解脫者。普令解脫。未得度者。普令得度。未涅槃者。普令涅槃。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初發心菩薩所。以彼所有。諸功德法。生隨喜心。若於久修習菩薩所。生隨喜心。若於住不退轉菩薩所。生隨喜心。若於一生補處菩薩所。生隨喜心。於如是等。能生隨喜心。善男子善女人。當說何者。得福德多。

佛告帝釋天主言。

憍尸迦。妙高山王。尚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

憍尸迦。又如四大洲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

憍尸迦。又如小千世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

憍尸迦。又如中千世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

憍尸迦。又如三千大千世界。亦可稱量。知其限數。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是諸隨喜心。所獲福德。不可稱量。知其限數。

帝釋天主。白佛言。

世尊。若有人不能。於初發心菩薩所。乃至不能。於一生補處菩薩所。生隨喜心者。當知是人。惡魔所著。為魔眷屬。從彼魔天命終。而來生此。

何以故。是諸隨喜心。而能破壞。諸惡魔故。

又復。若人能生。諸隨喜心者。是人應以。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迴向故。而能增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當知。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人不離佛。不離法。不離僧。增長一切。最勝功德。

佛告帝釋天主言。

如是如是。憍尸迦。若有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人不離佛。不離法。不離僧。增長一切。最勝功德。

又。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速得值佛。

帝釋天主。白佛言。

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善男子善女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速得值佛。

又復以是。隨喜善根力故。在在所生。人所尊重。恭敬讚歎。是善男子善女人。眼根清淨。不觀惡色。耳根清淨。不聞惡聲。鼻根清淨。不嗅惡香。舌根清淨。不了惡味。身根清淨。不染非觸。

又復不墮惡趣。生人天道。

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無量無數。隨喜善根故。常樂利樂。一切眾生。以能生是。隨喜心故。而能增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漸漸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得菩提已。廣度無量。無數眾生。普令涅槃。

佛告帝釋天主言。

憍尸迦。如汝所說。皆是如來。威神護念。若善男子善女人。能生如是。諸隨喜心者。是善男子善女人。深種善根。以是善根。廣為無量。無數眾生。作大利益。此因緣故。而能增長。一切善法。漸漸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心如幻故。云何以是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尊者須菩提言。

於意云何。汝見有心如幻耶。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佛言。

須菩提。汝見幻相可得耶。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我不見有心如幻。亦不見幻相可得。

佛言。

須菩提。汝以是心是相。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佛言。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不見有心如幻。及幻相者。離是心是相。汝見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離如幻心。及彼幻相。亦不見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若離如幻心。及離幻相。有法可見者。是法亦不可說。是有是無。是故一切法。畢竟離中。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若一切法。畢竟離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畢竟離。般若波羅蜜多。亦畢竟離。以一切法。畢竟離故。即無法可修。亦無法可得。以一切法。無所得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可得。以是畢竟離故。菩薩摩訶薩。亦畢竟離。

世尊。菩薩摩訶薩。因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菩薩摩訶薩。畢竟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畢竟離。若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以離得離耶。

佛讚須菩提言。

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是如是。一切法。畢竟離。般若波羅蜜多。亦畢竟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畢竟離。菩薩摩訶薩。亦畢竟離。而諸菩薩摩訶薩。於是法中。如實了知。般若波羅蜜多。畢竟離故。即非般若波羅蜜多。

須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雖因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是中。無法可取。無法可得。以無取無得故。菩薩摩訶薩。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非以離得離。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此甚深義。菩薩摩訶薩。行者是為甚難。

佛言。

須菩提。如是如是。此甚深義。菩薩摩訶薩。行者是為甚難。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此甚深義者。不於中道。取證聲聞。緣覺之果。斯為甚難。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菩薩摩訶薩。所為非難。

何以故。一切法。無所得。無所證。以無得無證故。是中無證者。無所證。無所用證法。是故菩薩摩訶薩。所為非難。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作是說。不驚不怖。不退不沒者。當知彼菩薩摩訶薩。是為行般若波羅蜜多。雖如是行。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多。若如是不見。所行般若波羅蜜多相故。是菩薩摩訶薩。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能遠離聲聞。緣覺之地。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譬如虛空。不作是念。

是遠是近。

何以故。虛空無分別故。

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又如幻所化人。不作是念。

彼幻師。去我近。餘觀者。去我遠。

何以故。幻所化人。無分別故。

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又如諸影。不作是念。

影所因者。去我近。非所因者。去我遠。

何以故。影無分別故。

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又如如來。於一切眾生。無憎無愛。

何以故。如來一切。憎愛斷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無憎無愛。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非憎愛法。

又如如來。離諸分別。

何以故。如來一切。分別斷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離諸分別。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又如佛所化人。不作是念。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

何以故。化人無分別故。

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不作是念。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我近。聲聞緣覺地。去我遠。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又如佛所化人。隨所作事。悉能成辦。雖所成辦。而無分別。

何以故。化人無分別故。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若一切法。隨所修習。悉能成辦。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又如工巧師。以其方便。用機關木。作男女相。隨所作事。悉能成辦。雖所成辦。而無分別。

何以故。巧幻所作故。

世尊。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若一切法。隨所修習。悉能成辦。雖有所成。而無分別。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十一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