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諸法本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諸異學。來問汝等。

一切諸法。以何為本。

汝等應當。如是答彼。

一切諸法。以欲為本。

彼若復問。

以何為和。

當如是答。

以更樂為和。

彼若復問。

以何為來。

當如是答。

以覺為來。

彼若復問。

以何為有。

當如是答。

以思想為有。

彼若復問。

以何為上主。

當如是答。

以念為上主。

彼若復問。

以何為前。

當如是答。

以定為前。

彼若復問。

以何為上。

當如是答。

以慧為上。

彼若復問。

以何為真。

當如是答。

以解脫為真。

彼若復問。

以何為訖。

當如是答。

以涅槃為訖。

是為。比丘。欲。為諸法本。更樂。為諸法和。覺。為諸法來。思想。為諸法有。念。為諸法上主。定。為諸法前。慧。為諸法上。解脫。為諸法真。涅槃。為諸法訖。

是故比丘。當如是學。

習出家學道心。習無常想。習無常苦想。習苦無我想。習不淨想。習惡食想。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習死想。知世間好惡。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習如是想心。

若比丘。得習出家。學道心者。得習無常想。得習無常苦想。得習苦無我想。得習不淨想。得習惡食想。得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得習死想。知世間好惡。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得習如是想心者。是謂比丘。斷愛除結。正知正觀諸法已。便得苦邊。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諸法本經第七竟。

優陀羅經第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優陀羅羅摩子。彼在眾中。數如是說。

於此生中。觀此覺此。不知癰本。然後具知癰本。

優陀羅羅摩子。無一切知。自稱一切知。實無所覺。自稱有覺。

優陀羅羅摩子。如是見。如是說。有者。是病。是癰。是刺。設無想者。是愚癡也。

若有所覺。是止息。是最妙。謂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彼自樂身。自受於身。自著身已。修習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身壞命終。生非有想非無想天中。彼壽盡已。復來此間。生於狸中。此比丘正說者。於此生中。觀此覺此。不知癰本。然後具知癰本。

云何比丘正觀耶。

比丘者。知六更觸。知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以慧知如真。是謂比丘正觀也。

云何比丘覺。

比丘者。知三覺。知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以慧知如真。是謂比丘覺。

云何比丘。不知癰本。然後具知癰本。

比丘者。知有愛滅。拔其根本。至竟不復生。是謂比丘。不知癰本。然後具知癰本。

癰者。謂此身也。色麤四大。從父母生。飲食長養。衣被按摩。澡浴強忍。是無常法。壞法。散法。是謂癰也。

癰本者。謂三愛也。欲愛。色愛。無色愛。是謂癰本。

癰一切漏者。謂六更觸處也。眼漏視色。耳漏聞聲。鼻漏嗅香。舌漏嘗味。身漏覺觸。意漏知諸法。是謂癰一切漏。

比丘。我已為汝說癰。說癰本。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燕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勅。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優陀羅經第八竟。

蜜丸喻經第九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在迦維羅衛。

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為乞食故。入迦維羅衛。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往詣竹林。釋迦寺中。入彼大林。至一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於是。執杖釋。拄杖而行。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拄杖立佛前。問世尊曰。

沙門瞿曇。以何為宗本。說何等法。

世尊答曰。

釋。若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鬪諍。修習離欲。清淨梵志。捨離諂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無想。是我宗本。說亦如是。

於是。執杖釋。聞佛所說。不是不非。執杖釋。奮頭而去。

於是世尊。執杖釋。去後不久。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

我今平旦。著衣持鉢。為乞食故。入迦維羅衛。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往詣竹林。釋迦寺中。入彼大林。至一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於是。執杖釋。拄杖而行。中後彷徉。來詣我所。共相問訊。拄杖立我前。問我曰。

沙門瞿曇。以何為宗本。說何等法。

我答曰。

釋。若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鬪諍。修習離欲。清淨梵志。捨離諂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無想。是我宗本。說亦如是。

彼執杖釋。聞我所說。不是不非。執杖釋。奮頭而去。

於是。有一比丘。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云何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鬪諍。

云何修習離欲。得清淨梵志。

云何捨離諂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無想耶。

世尊告曰。

比丘。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佛說如是。即從坐起。入室燕坐。

於是諸比丘。便作是念。

諸賢。當知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坐起。入室燕坐。

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彼復作是念。

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

彼復作是念。

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

諸賢。共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請說此義。若尊者大迦旃延。為分別者。我等當善受持。

於是諸比丘。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

尊者大迦旃延。當知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坐起。入室燕坐。

比丘。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我等便作是念。

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

我等復作是念。

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

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爾時。尊者大迦旃延告曰。

諸賢。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

諸賢。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見大樹。成根莖節。枝葉華實。彼人不觸。根莖節實。但觸枝葉。諸賢所說。亦復如是。世尊現在。捨來就我。而問此義。

所以者何。諸賢。當知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諸賢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

世尊。此云何。此何義。

如世尊說者。諸賢等。當善受持。

時諸比丘。白曰。

唯然。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我等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

世尊。此云何。此何義。

如世尊說者。我等當善受持。然。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尊者大迦旃延。告諸比丘。

諸賢等共。聽我所說。

諸賢。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觸。便有所覺。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

比丘者。因是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此中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如是。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觸。便有所覺。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

比丘者。因是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此中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諸賢。比丘者。除眼。除色。除眼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是處不然。

若不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是處不然。

若不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是處不然。

如是。耳。鼻。舌。身。除意。除法。除意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是處不然。

若不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是處不然。

若不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是處不然。

諸賢。比丘者。因眼。因色。因眼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必有此處。

因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必有此處。

因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必有此處。

如是。耳。鼻。舌。身。因意。因法。因意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必有此處。

因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必有此處。

因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必有此處。

諸賢。謂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坐起。入室燕坐。

比丘。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此世尊略說。不廣分別義。我以此句。以此文廣說如是。

諸賢。可往向佛具陳。若如世尊。所說義者。諸賢等。便可受持。

於是諸比丘。聞尊者大迦旃延所說。善受持誦。即從坐起。遶尊者大迦旃延。三匝而去。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

世尊。向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坐起。入室宴坐。尊者大迦旃延。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

世尊聞已。歎曰。

善哉善哉。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義。

所以者何。謂師為弟子。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彼弟子。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如迦旃延比丘所說。汝等應當。如是受持。

所以者何。以說觀義。應如是也。

比丘。猶如有人。因行無事處。山林樹間。忽得蜜丸。隨彼所食。而得其味。如是族姓子。於我此正法律。隨彼所觀。而得其味。觀眼得味。觀耳鼻舌身。觀意得味。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此法名何等。我當云何奉持。

世尊告曰。

阿難。此法名為蜜丸喻。汝當受持。

於是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受此。蜜丸喻法。當諷誦讀。

所以者何。比丘。此蜜丸喻。有法。有義。梵行之本。趣通趣覺。趣於涅槃。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當善受持。此蜜丸喻。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蜜丸喻經第九竟。

瞿曇彌經第十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在迦維羅衛。尼拘類樹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

爾時瞿曇彌大愛。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耶。因此故。女人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耶。

世尊告曰。

止止。瞿曇彌。汝莫作是念。

女人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瞿曇彌。如是。汝剃除頭髮。著袈裟衣。盡其形壽。淨修梵行。

於是。瞿曇彌大愛。為佛所制。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爾時諸比丘。為佛治衣。世尊不久。於釋羇瘦。受夏坐竟。補治衣訖。過三月已。攝衣持鉢。當遊人間。瞿曇彌大愛。聞諸比丘。為佛治衣。世尊不久。於釋羇瘦。受夏坐竟。補治衣訖。過三月已。攝衣持鉢。當遊人間。

瞿曇彌大愛聞已。復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耶。因此故。女人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耶。

世尊亦再告曰。

止止。瞿曇彌。汝莫作是念。

女人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瞿曇彌。如是。汝剃除頭髮。著袈裟衣。盡其形壽。淨修梵行。

於是。瞿曇彌大愛。再為佛所制。稽首佛足。遶三匝而去。

彼時世尊。於釋羇瘦。受夏坐竟。補治衣訖。過三月已。攝衣持鉢。遊行人間。瞿曇彌大愛。聞世尊。於釋羇瘦。受夏坐竟。補治衣訖。過三月已。攝衣持鉢。遊行人間。瞿曇彌大愛。即與舍夷諸老母。俱隨逐佛後。展轉往至那摩提。住那摩提。揵尼精舍。

於是。瞿曇彌大愛。復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耶。因此故。女人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耶。

世尊至三告曰。

止止。瞿曇彌。汝莫作是念。

女人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瞿曇彌大愛。如是。汝剃除頭髮。著袈裟衣。盡其形壽。淨修梵行。

於是。瞿曇彌大愛。三為世尊所制。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彼時。瞿曇彌大愛。塗跣污足。塵土坌體。疲極悲泣。住立門外。尊者阿難。見瞿曇彌大愛。塗跣污足。塵土坌體。疲極悲泣。住立門外。

見已。問曰。

瞿曇彌。以何等故。塗跣污足。塵土坌體。疲極悲泣。住立門外。

瞿曇彌大愛答曰。

尊者阿難。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尊者阿難語曰。

瞿曇彌。今且住此。我往詣佛。白如是事。

瞿曇彌大愛白曰。

唯然。尊者阿難。

於是尊者阿難。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耶。因此故。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耶。

世尊告曰。

止止。阿難。汝莫作是念。

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阿難。若使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令此梵行。便不得久住。

阿難。猶如人家。多女少男者。此家為得。轉興盛耶。

尊者阿難白曰。

不也。世尊。

如是。阿難。若使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令此梵行。不得久住。

阿難。猶如稻田。及麥田中。有穢生者。必壞彼田。

如是。阿難。若使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令此梵行。不得久住。

尊者阿難。復白曰。

世尊。瞿曇彌大愛。為世尊。多所饒益。

所以者何。世尊母亡後。瞿曇彌大愛。鞠養世尊。

世尊告曰。

如是。阿難。如是。阿難。瞿曇彌大愛。多饒益我。謂母亡後。鞠養於我。

阿難。我亦多饒益。於瞿曇彌大愛。

所以者何。阿難。瞿曇彌大愛。因我故。得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不疑三尊。及苦習滅道。成就於信。奉持禁戒。修學博聞。成就布施。而得智慧。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酒。斷酒。

阿難。若使有人。因人故。得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不疑三尊。及苦習滅道。成就於信。奉持禁戒。修學博聞。成就布施。而得智慧。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酒。斷酒。

阿難。設使此人。為供養彼人。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諸生活具。至盡形壽。不得報恩。

阿難。我今為女人。施設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猶如魚師。及魚師弟子。深水作塢。為守護水。不令流出。

如是。阿難。我今為女人。說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云何為八。

阿難。比丘尼。當從比丘。求受具足。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一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比丘尼。半月半月。往從比丘受教。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二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若住止處。設無比丘者。比丘尼。便不得受夏坐。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三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比丘尼。受夏坐訖。於兩部眾中。當請三事。求見。聞。疑。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四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若比丘。不聽比丘尼問者。比丘尼。則不得問比丘。經。律。阿毘曇。若聽問者。比丘尼。得問經。律。阿毘曇。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五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比丘尼。不得說比丘所犯。比丘得說。比丘尼所犯。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六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比丘尼。若犯僧伽婆尸沙。當於兩部眾中。十五日行不慢。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七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比丘尼。受具足。雖至百歲。故當向。始受具足比丘。極下意。稽首作禮。恭敬承事。叉手問訊。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第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阿難。若瞿曇彌大愛。奉持此八尊師法者。是此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

於是。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瞿曇彌大愛所。語曰。

瞿曇彌。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瞿曇彌大愛。世尊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云何為八。

瞿曇彌。比丘尼。當從比丘。求受具足。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一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比丘尼。半月半月。往從比丘受教。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二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若住止處。無比丘者。比丘尼。不得受夏坐。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三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比丘尼。受夏坐訖。於兩部眾中。當請三事。求見。聞。疑。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四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若比丘。不聽比丘尼問者。比丘尼。不得問比丘。經。律。阿毘曇。若聽問者。比丘尼。得問經。律。阿毘曇。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五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比丘尼。不得說比丘所犯。比丘得說。比丘尼所犯。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六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比丘尼。若犯僧伽婆尸沙。當於兩部眾中。十五日行不慢。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七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比丘尼。受具足。雖至百歲。故當向。始受具足比丘。極下意。稽首作禮。恭敬承事。叉手問訊。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第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世尊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

瞿曇彌。世尊如是說。

若瞿曇彌大愛。奉持此八尊師法者。是此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

於是。瞿曇彌大愛白曰。

尊者阿難。聽我說喻。智者聞喻。則解其義。

尊者阿難。猶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端正姝好。極淨沐浴。以香塗身。著明淨衣。種種瓔珞。嚴飾其容。或復有人。為念彼女。求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以青蓮華鬚。或瞻蔔華鬘。或修摩那華鬚。或婆師華鬚。或阿提牟多華鬚。持與彼女。彼女歡喜。兩手受之。以嚴其頭。

如是。尊者阿難。世尊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我盡形壽。頂受奉持。

爾時瞿曇彌大愛。於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彼時。瞿曇彌大愛。於後轉成大。比丘尼眾。與諸長老上尊比丘尼。為王者所識。久修梵行。

共俱往詣。尊者阿難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白曰。

尊者阿難。當知此諸比丘尼。長老上尊。為王者所識。久修梵行。彼諸比丘。年少新學。晚後出家。入此正法律。甫爾不久。願令此諸比丘。為諸比丘尼。隨其大小。稽首作禮。恭敬承事。叉手問訊。

於是尊者阿難。語曰。

瞿曇彌。今且住此。我往詣佛。白如是事。

瞿曇彌大愛白曰。

唯然。尊者阿難。

於是尊者阿難。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今日瞿曇彌大愛。與諸比丘尼。長老上尊。為王者所識。久修梵行。俱來詣我所。稽首我足。卻住一面。叉手。語我曰。

尊者阿難。此諸比丘尼。長老上尊。為王者所識。久修梵行。彼諸比丘。年少新學。晚後出家。入此正法律。甫爾不久。願令此諸比丘。為諸比丘尼。隨其大小。稽首作禮。恭敬承事。叉手問訊。

世尊告曰。

止止。阿難。守護此言。慎莫說是。

阿難。若使汝知。如我知者。不應說一句。況復如是說。

阿難。若使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諸梵志。居士。當以衣布地。而作是說。

精進沙門。可於上行。精進沙門。難行而行。令我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

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諸梵志。居士。當以頭髮布施。而作是說。

精進沙門。可於上行。精進沙門。難行而行。令我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

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諸梵志。居士。若見沙門。當以手奉。種種飲食。住道邊待。而作是說。

諸尊。受是食是。可持是去。隨意所用。令我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

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諸信梵志。見精進沙門。敬心扶抱。將入於內。持種種財物。與精進沙門。而作是說。

諸尊。受是可持是去。隨意所用。令我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

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然於精進沙門。威神之德。猶不相及。況復死瘦異學耶。

阿難。若女人。不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正法當住千年。今失五百歲。餘有五百年。

阿難。當知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作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及轉輪王。天帝釋。魔王。大梵天者。終無是處。

當知男子得行五事。若男子作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及轉輪王。天帝釋。魔王。大梵天者。必有是處。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瞿曇彌經第十竟。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八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