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比丘請經第三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
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
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戾語。成就戾語法。成就戾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
諸賢。何者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
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
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戾語法。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妬。無慙無愧。瞋弊惡意。瞋恚語言。訶比丘訶。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是謂戾語法。
諸賢。是謂諸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
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妬。無慙無愧。瞋弊惡意。瞋瞋語言。訶比丘。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我不愛彼。若我無恩。不知恩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
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語。成就善語法。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
諸賢。何者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
諸賢。或有一人。不惡欲。不念欲。
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妬。不無慙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
諸賢。是謂諸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
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妬。不無慙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如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為惡欲。念欲。為不惡欲。念欲耶。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
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
如是我。為染行染。為不染行染。為不語結住。為不不語結住。為欺誑諛諂。為不欺誑諛諂。為慳貪嫉妬。為不慳貪嫉妬。為無慙無愧。為不無慙無愧。為瞋弊惡意。為不瞋弊惡意。為瞋瞋語言。為不瞋瞋語言。為訶比丘訶。為不訶比丘訶。為訶比丘輕慢。為不訶比丘輕慢。為訶比丘發露。為不訶比丘發露。為更互相避。為不更互相避。為說外事。為不說外事。為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惡朋友。惡伴侶。為不惡朋友。惡伴侶。為無恩。不知恩。為不無恩。不知恩耶。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
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
諸賢。多聞聖弟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比丘請經第三竟。
知法經第四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爾時尊者周那。告諸比丘。
若有比丘。作如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若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
諸親朋友。往詣彼所。而作是說。
汝實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然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
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作如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增伺盡。無餘涅槃。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諸賢。或有比丘。不作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實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若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
諸親朋友。往詣彼所。作如是說。
汝實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然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
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不作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增伺盡。無餘涅槃。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尊者周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周那所說。歡喜奉行。
知法經第四竟。
周那問見經第五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於是。尊者大周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
世尊。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
世尊。云何知。云何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耶。
彼時。世尊告曰。
周那。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
周那。若使諸法。滅盡無餘者。如是知。如是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當學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何者漸損。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增上心。現法樂居。行者從是起。而復還入。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息解脫。離色得無色。行者從是起。當為他說。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
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調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我有慙愧。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學漸損。
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學漸損。
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學漸損。
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學漸損。
周那。若但發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復身。口行善法耶。
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發心。
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發心。
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發心。
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調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發心。
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我有慙愧。當發心。
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發心。
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發心。
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發心。
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發心。
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發心。
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發心。
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發心。
周那。猶如惡道。與正道對。猶如惡度。與正度對。
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為對。
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為對。
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為對。
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為對。
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者。與慙愧為對。
慢者。與不慢為對。
增慢者。與不增慢為對。
不多聞者。與多聞為對。
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法為對。
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為對。
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與善戒為對。
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為對。
周那。或有法黑。有黑報。趣至惡處。或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
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昇上。
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昇上。
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昇上。
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昇上。
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者。以慙愧。為昇上。
慢者。以不慢。為昇上。
增慢者。以不增慢。為昇上。
不多聞者。以多聞。為昇上。
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昇上。
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昇上。
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昇上。
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昇上。
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
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
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
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
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
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
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般涅槃。
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般涅槃。
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般涅槃。
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般涅槃。
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者。以慙愧。為般涅槃。
慢者。以不慢。為般涅槃。
增慢者。以不增慢。為般涅槃。
不多聞者。以多聞。為般涅槃。
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般涅槃。
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
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
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
是為。周那。我已為汝。說漸損法。已說發心法。已說對法。已說昇上法。已說般涅槃法。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坐禪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勅。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尊者大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周那問見經第五竟。
青白蓮華喻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或有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云何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
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
賢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身。
賢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
彼於後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
是謂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口。
諸比丘見已。呵彼比丘。
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口。
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
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
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云何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增伺。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是謂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如來或有觀。觀他人心。知此人不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得滅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得滅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
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
所以者何。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一切世間。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此經當名何。云何受持。
於是。世尊告曰。
阿難。此經名為。青白蓮華喻。汝當如是。善受持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當共。受此青白蓮花喻經。誦習守持。
所以者何。此青白蓮華喻經。如法有義。是梵行本。致通。致覺。亦致涅槃。
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應當受此。青白蓮華喻經。善諷誦持。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竟。
水淨梵志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欝鞞羅。尼連然河岸。在阿耶惒羅。尼拘類樹下。初得道時。
於是。有一水淨梵志。中後仿佯。往詣佛所。
世尊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諸比丘。
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慢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猶垢膩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垢膩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污衣。故有穢色。
如是。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慢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心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白淨波羅奈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白淨。波羅奈衣。本已淨。而復淨。
如是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若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如是。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慠心穢。
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慈俱。遍滿十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梵志。是謂洗浴內心。非浴外身。
爾時梵志。語世尊曰。
瞿曇。可詣多水河浴。
世尊問曰。
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
梵志答曰。
瞿曇。彼多水河者。此是世間。齋潔之相。度相。福相。
瞿曇。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
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遊戲。
不能淨黑業。
好首何往泉。
何義多水河。
人作不善業。
清水何所益。
淨者無垢穢。
淨者常說戒。
淨者清白業。
常得清淨行。
若汝不殺生。
常不與不取。
真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
一切眾生安。
梵志何還家。
家泉無所淨。
梵志汝當學。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但去身體垢。
梵志。白佛曰。
我亦作是念。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
心中大歡喜。
即時禮佛足。
歸命佛法眾。
梵志白曰。
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好首水淨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淨梵志經第七竟。
黑比丘經第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母堂。
是時。黑比丘。鹿母子。常憙鬪諍。往詣佛所。
世尊遙見。黑比丘來。因黑比丘故。告諸比丘。
或有一人。常喜鬪諍。不稱止諍。
若有一人。常喜鬪諍。不稱止諍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
若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
若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慙無愧。不稱慙愧。
若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慙無愧。不稱慙愧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
若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
若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
若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此人雖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
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猶如惡馬。繫在櫪養。雖作是念。
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
然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
所以者何。彼馬有惡法。謂極麁弊。不溫良故。令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
如是。此人雖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
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或有一人。不憙鬪諍。稱譽止諍。若有一人。不憙鬪諍。稱譽止諍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
若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慙無愧。稱譽慙愧。
若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慙無愧。稱譽慙愧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
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
若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
若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善法。
因彼有此。無量善法故。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猶如良馬。繫在櫪養。雖不作是念。
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
然人繫彼。著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所以者何。彼馬有善法。謂軟調好。極溫良故。令人繫著。於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如是。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黑比丘經第八竟。
住法經第九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
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
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退。不住。不增。
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
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
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住。不退。不增。
是謂住善法。不退。不增。
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增。不退。不住。
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
我為多行。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污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調貢高。疑惑。身諍。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貪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疑惑。無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住法經第九竟。
無經第十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
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已聞法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
諸賢。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
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已聞法者。不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常憶念。知而復知。
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
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
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
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
我為有調貢高。為無有調貢高。
我為有疑惑。為無有疑惑。
我為有身諍。為無有身諍。
我為有穢污心。為無有穢污心。
我為有信。為無有信。
我為有進。為無有進。
我為有念。為無有念。
我為有定。為無有定。
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纏。有調貢高。有疑惑。有身諍。有穢污心。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
諸賢。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諸賢。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增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無經第十竟。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比丘請經第三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
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
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戾語。成就戾語法。成就戾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
諸賢。何者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
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
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戾語法。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妬。無慙無愧。瞋弊惡意。瞋恚語言。訶比丘訶。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是謂戾語法。
諸賢。是謂諸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
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妬。無慙無愧。瞋弊惡意。瞋瞋語言。訶比丘。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我不愛彼。若我無恩。不知恩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
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語。成就善語法。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
諸賢。何者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
諸賢。或有一人。不惡欲。不念欲。
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妬。不無慙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
諸賢。是謂諸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
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妬。不無慙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
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如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為惡欲。念欲。為不惡欲。念欲耶。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
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
如是我。為染行染。為不染行染。為不語結住。為不不語結住。為欺誑諛諂。為不欺誑諛諂。為慳貪嫉妬。為不慳貪嫉妬。為無慙無愧。為不無慙無愧。為瞋弊惡意。為不瞋弊惡意。為瞋瞋語言。為不瞋瞋語言。為訶比丘訶。為不訶比丘訶。為訶比丘輕慢。為不訶比丘輕慢。為訶比丘發露。為不訶比丘發露。為更互相避。為不更互相避。為說外事。為不說外事。為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惡朋友。惡伴侶。為不惡朋友。惡伴侶。為無恩。不知恩。為不無恩。不知恩耶。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
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
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
諸賢。多聞聖弟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比丘請經第三竟。
知法經第四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爾時尊者周那。告諸比丘。
若有比丘。作如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若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
諸親朋友。往詣彼所。而作是說。
汝實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然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
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作如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增伺盡。無餘涅槃。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諸賢。或有比丘。不作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實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
諸賢。猶人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若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
諸親朋友。往詣彼所。作如是說。
汝實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然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
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不作是說。
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增伺盡。無餘涅槃。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無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尊者周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周那所說。歡喜奉行。
知法經第四竟。
周那問見經第五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於是。尊者大周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
世尊。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
世尊。云何知。云何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耶。
彼時。世尊告曰。
周那。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
周那。若使諸法。滅盡無餘者。如是知。如是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當學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何者漸損。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增上心。現法樂居。行者從是起。而復還入。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息解脫。離色得無色。行者從是起。當為他說。
彼作是念。
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
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調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我有慙愧。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學漸損。
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學漸損。
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學漸損。
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學漸損。
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學漸損。
周那。若但發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復身。口行善法耶。
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發心。
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發心。
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發心。
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調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發心。
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我有慙愧。當發心。
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發心。
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發心。
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發心。
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發心。
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發心。
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發心。
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發心。
周那。猶如惡道。與正道對。猶如惡度。與正度對。
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為對。
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為對。
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為對。
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為對。
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者。與慙愧為對。
慢者。與不慢為對。
增慢者。與不增慢為對。
不多聞者。與多聞為對。
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法為對。
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為對。
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與善戒為對。
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為對。
周那。或有法黑。有黑報。趣至惡處。或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
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昇上。
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昇上。
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昇上。
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昇上。
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者。以慙愧。為昇上。
慢者。以不慢。為昇上。
增慢者。以不增慢。為昇上。
不多聞者。以多聞。為昇上。
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昇上。
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昇上。
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昇上。
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昇上。
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
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
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
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
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
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
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般涅槃。
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般涅槃。
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般涅槃。
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般涅槃。
瞋結。諛諂。欺誑。無慙。無愧者。以慙愧。為般涅槃。
慢者。以不慢。為般涅槃。
增慢者。以不增慢。為般涅槃。
不多聞者。以多聞。為般涅槃。
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般涅槃。
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
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
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
是為。周那。我已為汝。說漸損法。已說發心法。已說對法。已說昇上法。已說般涅槃法。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坐禪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勅。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尊者大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周那問見經第五竟。
青白蓮華喻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或有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云何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
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
賢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身。
賢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
彼於後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
是謂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口。
諸比丘見已。呵彼比丘。
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口。
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
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
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云何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增伺。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是謂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如來或有觀。觀他人心。知此人不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得滅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增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得滅惡欲。惡見。
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
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
所以者何。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一切世間。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此經當名何。云何受持。
於是。世尊告曰。
阿難。此經名為。青白蓮華喻。汝當如是。善受持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當共。受此青白蓮花喻經。誦習守持。
所以者何。此青白蓮華喻經。如法有義。是梵行本。致通。致覺。亦致涅槃。
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應當受此。青白蓮華喻經。善諷誦持。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竟。
水淨梵志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欝鞞羅。尼連然河岸。在阿耶惒羅。尼拘類樹下。初得道時。
於是。有一水淨梵志。中後仿佯。往詣佛所。
世尊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諸比丘。
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慢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猶垢膩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垢膩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污衣。故有穢色。
如是。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慢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心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白淨波羅奈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白淨。波羅奈衣。本已淨。而復淨。
如是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慠心穢。放逸心穢。
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若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如是。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慙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慠心穢。
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慈俱。遍滿十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梵志。是謂洗浴內心。非浴外身。
爾時梵志。語世尊曰。
瞿曇。可詣多水河浴。
世尊問曰。
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
梵志答曰。
瞿曇。彼多水河者。此是世間。齋潔之相。度相。福相。
瞿曇。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
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遊戲。
不能淨黑業。
好首何往泉。
何義多水河。
人作不善業。
清水何所益。
淨者無垢穢。
淨者常說戒。
淨者清白業。
常得清淨行。
若汝不殺生。
常不與不取。
真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
一切眾生安。
梵志何還家。
家泉無所淨。
梵志汝當學。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但去身體垢。
梵志。白佛曰。
我亦作是念。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
心中大歡喜。
即時禮佛足。
歸命佛法眾。
梵志白曰。
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好首水淨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淨梵志經第七竟。
黑比丘經第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母堂。
是時。黑比丘。鹿母子。常憙鬪諍。往詣佛所。
世尊遙見。黑比丘來。因黑比丘故。告諸比丘。
或有一人。常喜鬪諍。不稱止諍。
若有一人。常喜鬪諍。不稱止諍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
若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
若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慙無愧。不稱慙愧。
若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慙無愧。不稱慙愧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
若有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
若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
若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此人雖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
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猶如惡馬。繫在櫪養。雖作是念。
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
然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
所以者何。彼馬有惡法。謂極麁弊。不溫良故。令人不繫。著安隱處。不與好飲食。不好看視。
如是。此人雖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
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或有一人。不憙鬪諍。稱譽止諍。若有一人。不憙鬪諍。稱譽止諍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
若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慙無愧。稱譽慙愧。
若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慙無愧。稱譽慙愧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
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
若有一人。觀諸法。稱譽觀諸法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
若有一人。宴坐。稱譽宴坐者。此法可樂。可愛。可憙。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善法。
因彼有此。無量善法故。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猶如良馬。繫在櫪養。雖不作是念。
令人繫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飲食。好看視我。
然人繫彼。著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所以者何。彼馬有善法。謂軟調好。極溫良故。令人繫著。於安隱處。與好飲食。好看視之。
如是。此人雖不作是念。
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
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黑比丘經第八竟。
住法經第九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
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
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退。不住。不增。
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
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
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住。不退。不增。
是謂住善法。不退。不增。
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增。不退。不住。
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
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
我為多行。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污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調貢高。疑惑。身諍。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貪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疑惑。無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住法經第九竟。
無經第十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
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已聞法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
諸賢。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
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已聞法者。不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常憶念。知而復知。
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
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
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
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
我為有調貢高。為無有調貢高。
我為有疑惑。為無有疑惑。
我為有身諍。為無有身諍。
我為有穢污心。為無有穢污心。
我為有信。為無有信。
我為有進。為無有進。
我為有念。為無有念。
我為有定。為無有定。
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纏。有調貢高。有疑惑。有身諍。有穢污心。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
諸賢。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諸賢。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增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無經第十竟。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