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楞伽經卷第二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一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諸識生住滅。非思量者。之所能知。
大慧。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
大慧。諸識二種滅者。
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
大慧。諸識又二種住。
一者。相住。二者。相續住。
大慧。諸識有二種生。
一者。相生。二者。相續生。
大慧。識有三種。何等三種。
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
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
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
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
大慧。了別識。分別事識。彼二種識。無差別相。迭共為因。
大慧。了別識。不可思議熏變因。
大慧。分別事識。分別取境界因。無始來戲論熏習。
大慧。阿梨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
大慧。是名相滅。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因滅。則相續滅。因滅緣滅。則相續滅。
大慧。所謂依法依緣。言依法者。謂無始戲論。妄想熏習。言依緣者。謂自心識見。境界分別。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
大慧。若泥團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
大慧。如是轉識。阿梨耶識。若異相者。不從阿梨耶識生。若不異者。轉識滅。阿梨耶識亦應滅。而自相阿梨耶識不滅。
是故大慧。諸識自相滅。自相滅者業相滅。若自相滅者。阿梨耶識應滅。
大慧。若阿梨耶識滅者。此不異外道。斷見戲論。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說。所謂。離諸境界。相續識滅。相續識滅已。即滅諸識。
大慧。若相續識滅者。無始世來。諸識應滅。
大慧。諸外道說。相續諸識。從作者生。不說識依。眼色空明。和合而生。而說有作者。
大慧。何者是外道作者。勝人自在。時微塵等。是能作者。
復次。大慧。有七種自性。何等為七。
一者。集性自性。二者。性自性。三者。相性自性。四者。大性自性。五者。因性自性。六者。緣性自性。七者。成性自性。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何等為七。
一者。心境界。二者。智境界。三者。慧境界。四者。二見境界。五者。過二見境界。六者。過佛子地境界。七者。入如來地。內行境界。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來。應。正遍知。性自性。第一義心。
大慧。依此性自性。第一義心。諸佛如來。畢竟得於。世間出世間。諸佛智慧。眼同相別相。諸法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邪見共同。
大慧。云何不與。外道邪見共同。所謂。分別自心。境界妄想見。而不覺知。自心想見。
大慧。諸愚癡凡夫。無有實體。以為第一義。說二見論。
復次。大慧。汝今諦聽。我為汝說。虛妄分別。以為有物。為斷三種苦。何等為三。謂無知愛業因緣滅。自心所見。如幻境界。
大慧。諸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
本無始生。依因果而現。
復作是說。
實有物住。依諸緣故。有陰界入生住滅。以生者滅故。
大慧。彼沙門。婆羅門說。
相續體本無始有。若生若滅。若涅槃。若道若業。若果若諦。
破壞諸法。是斷滅論。非我所說。
何以故。以現法不久。當可得故。不見根本故。
大慧。譬如瓶破。不得瓶用。
大慧。譬如燋種。不生芽等。
大慧。彼陰界入是滅。過去陰界入滅。現在未來亦滅。
何以故。因自心虛妄。分別見故。
大慧。無彼陰界入。相續體故。
大慧。若本無始。生依三法。生種種識者。龜毛何故不生。沙不出油。汝之所立。決定之義。是即自壞。汝說有無。說生所成。因果亦壞。
大慧。若如是依。三法因緣。應生諸法。因果自相。過去現在未來。有無諸相。譬喻及阿含。自覺觀地。依自見薰心。作如是說。
大慧。愚癡凡夫。亦復如是。惡見所害。邪見迷意。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大慧。若復有沙門。婆羅門。見諸法離自性故。如雲火輪。揵闥婆城。不生不滅故。如幻陽炎。水中月故。如夢。內外心依。無始世來。虛妄分別。戲論而現故。離自心虛妄。分別可見因緣故。離滅盡妄想說。所說法故。離身資生。持用法故。離阿梨耶識。取境界相應故。入寂靜境界故。離生住滅法故。如是思惟。觀察自心。以為生故。大慧。如是菩薩。不久當得。世間涅槃。平等之心。
大慧。汝巧方便。開發方便。觀察一切。諸眾生界。皆悉如幻。如鏡中像故。無因緣起。遠離內境故。自心見外境界故。次第隨入。無相處故。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故。信三界自心幻故。
大慧。如是修行者。當得如幻三昧故。入自心寂靜境界故。到彼岸境界故。離作者生法故。得金剛三昧故。入如來身故。入如來化身故。入諸力通自在。大慈大悲。莊嚴身故。入一切佛國土故。入一切眾生所樂故。離心意意識境界故。轉身得妙身故。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者。必得如來。無上妙身。
大慧。菩薩欲證。如來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和合法故。遠離生住滅。虛妄分別戲論故。諸法唯心。當如是知。見三界因。無始世來。虛妄分別。戲論而有故。觀如來地。寂靜不生故。進趣內身聖行故。
大慧。汝當不久。得心自在。無功用行究竟故。如眾色隨摩尼寶化身。入諸眾生。微細心故。以入隨心地故。令諸眾生。次第入地故。
是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應當善知。諸菩薩修行。自內法故。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
惟願世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心意意識。五法自體。相應法門。諸佛菩薩。修行之處。遠離自心。邪見境界和合故。能破一切。言語譬喻體相故。一切諸佛。所說法心。為楞伽城。摩羅耶山。大海中諸菩薩。說觀察阿梨耶識。大海波境界。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
爾時佛告。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大慧。有四因緣眼識生。何等為四。
一者。不覺自內身。取境界故。二者。無始世來。虛妄分別。色境界薰習。執著戲論故。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四者。樂見種種色相故。
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於阿梨耶識海。起大勇波。能生轉識。
大慧。如眼識起識。一切諸根毛孔。一時轉識生。如鏡中像。多少一時。
復有隨因緣次第生。
大慧。猶如猛風。吹境心海。而識波生。不斷因事相故。迭共不相離故。業體相使縛故。不覺色體故。而五識身轉故。
大慧。不離彼五識因。了別識相。名為意識。共彼因常轉故。
大慧。五識及心識。不作是念。
我迭共為因。
自心見虛妄分別。取諸境界。而彼各各不異相。俱現分別境界。如是彼識。微細生滅。以入修行三昧者。不覺不知。微細熏習。
而修行者作是心。
我滅諸識入三昧。
而修行者。不滅諸識入三昧。
大慧。熏集種子心不滅。取外境界諸識滅。
大慧。如是微細。阿梨耶識行。除佛如來及入地。諸菩薩摩訶薩。諸餘聲聞。辟支佛。外道修行者。不能知故。入三昧智力。亦不能覺。以其不知。諸地相故。以不知智慧。方便差別。善決定故。以不能覺。諸佛如來。集諸善根故。以不能知。自現境界。分別戲論故。以不能入。種種稠林。阿梨耶識窟故。
大慧。惟下中上。如實修行者。乃能分別。見自心中。虛妄見故。能於無量國土。為諸如來授位故。得無量自在。力神通三昧故。依善知識。佛子眷屬。而能得見。心意意識。自心自體境界故。分別生死大海。以業愛無智。以為因有故。
大慧。是故如實修行者。應推覓親近。善知識故。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梨耶識亦爾。
境界風吹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青赤鹽珂乳。
味及於石蜜。
眾華與果實。
如日月光明。
非異非不異。
海水起波浪。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譬如海水動。
種種波浪轉。
梨耶識亦爾。
種種諸識生。
心意及意識。
為諸相故說。
諸識無別相。
非見所見相。
譬如海水波。
是則無差別。
諸識心如是。
異亦不可得。
心能集諸業。
意能觀集境。
識能了所識。
五識現分別。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以偈問佛。
青赤諸色像。
自識如是見。
水波相對法。
何故如是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青赤諸雜色。
波中悉皆無。
說轉識心中。
為凡夫相說。
彼業悉皆無。
自心離可取。
可取及能取。
與彼波浪同。
身資生住持。
眾生惟識見。
是故現轉識。
水波浪相似。
大海波浪動。
鼓躍可分別。
阿梨耶識轉。
何故不覺知。
凡夫無智慧。
梨耶識如海。
波浪轉對法。
是故譬喻說。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說偈言。
日出光等照。
下中上眾生。
如來出世間。
為凡夫說實。
佛得究竟法。
何故不說實。
若說真實者。
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俱時而得現。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是故次第現。
識者識所識。
意者然不然。
吾則以現見。
定中無如是。
譬如巧畫師。
及畫師弟子。
布綵圖眾像。
我說法亦爾。
綵色本無文。
非筆亦非器。
為眾生說故。
綺錯畫眾像。
言說離真實。
真實離名字。
我得真實處。
如實內身知。
離覺所覺相。
解如實為說。
此為佛子說。
愚者異分別。
種種皆如幻。
唯見非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實不實。
為此人故說。
於彼為非說。
彼彼諸病人。
良醫隨處藥。
如來為眾生。
唯心應器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諸如來世尊。
自覺境界說。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離虛妄分別。能取可取。境界相者。當離憒閙。離睡眠蓋。初夜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離諸外道。一切戲論。離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見虛妄。分別之相。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住持。智慧心相者。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大慧。何等為上聖智三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住持相。內身聖智。自覺知相。修行此已。能捨跛驢。智慧之相。得勝子第八地。三相修行。
大慧。何者無所有相。謂觀聲聞。緣覺外道相。
大慧。何者一切諸佛。自願住持相。謂諸佛本自作願。住持諸法。
大慧。何者內身聖智。自覺知相。一切法相。無所執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修行。
大慧。是名上聖智三相。若成就此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境界。
是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求上聖智三相者。當如是學。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知諸大菩薩眾。心之所念。承佛如來。住持之力。問於如來。名聖智行。分別法門體。
世尊。願為我說。名聖智行。分別法門體。依百八見分別說。如來。應。正遍知。依此百八見。為諸菩薩摩訶薩。分別說自相同相。妄想分別。體修行差別法。
大慧。諸菩薩善得。此妄想分別。自體法行差別。能清淨。人無我。法無我。善解諸地。過諸聲聞。辟支佛禪定。三摩跋提之樂。得諸佛如來。不可思議。境界修行故。得離五法。自體相行。入諸佛法。身體真實行故。得如來法身。善決定處。如幻境界所成故。一切國土。從兜率天。阿迦尼吒處。得如來法身故。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
有一種外道邪見。執著空無所有。妄想分別。智因有二。自體無體。分別兔角無。如兔角無。諸法亦無。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四大功德實有物。見各各有差別相。實無兔角。虛妄執著。妄想分別。實有牛角。
大慧。彼諸外道。墮於二見。不知唯心。妄想分別。增長自心界。
大慧。如身資生。器世間等。惟是心分別。不得分別。兔角離於有無。
大慧。不得分別。一切諸法。離於有無。
大慧。若有人離於有無。作如是言。
無有有兔角分別。
不得分別。無有有兔角。彼人見相待因。不得分別無兔角。
何以故。大慧。乃至觀察。微細微塵。不見實事。離聖人智境界。不得分別有牛角。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世尊。愚癡凡夫。不見分別相。而比智分別。彼人見無。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非觀分別心。彼人無相。
何以故。因虛妄分別心。依角有分別心。
大慧。依止虛妄。角有分別心。是故依依止因。離相待法。非見法彼無角。
大慧。若離分別。心更有分別。應離角有。非因角有。
大慧。若不離彼分別心。彼法乃至。觀察微塵。不見有實物。
大慧。不離於心。彼法應無。以彼二法。有無不可得。若爾見。何等法有。何等法無。
大慧。若不如是見有無。不得分別有無。此義云何。見有牛角。見無兔角。不得如是分別。
大慧。以因不相似故。有無義不成。以諸外道。凡夫聲聞。說有無義。二俱不成故。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色有因。妄想執著。形相長短。見虛空無形相分齊。見諸色相。異於虛空。有其分齊。
大慧。虛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虛空故。
大慧。色即是虛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以依色分別虛空。依虛空分別色故。
大慧。四大種生。自相各別。不住虛空。而四大中。非無虛空。
大慧。兔角亦如是。因牛角有。言兔角無。
大慧。又彼牛角。析為微塵。分別微塵相。不可得見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無。而言有耶無耶。若如是觀。餘法亦然。
爾時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汝當應離。兔角牛角。虛空色異。妄想見等。
大慧。汝亦應為。諸菩薩說。離兔角等相。
大慧。汝應當知。自心所見。虛妄分別之相。
大慧。汝當於諸佛國土中。為諸佛子。說汝自心。現見一切。虛妄境界。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色於心中無。
心依境見有。
內識眾生見。
身資生住處。
心意與意識。
自性及五法。
二種無我淨。
如來如是說。
長短有無等。
展轉互相生。
以無故成有。
以有故成無。
分別微塵體。
不起色妄想。
但心安住處。
惡見不能淨。
非妄智境界。
聲聞亦不知。
如來之所說。
自覺之境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為淨自心現流。復請如來。而作是言。
世尊。云何淨除。自心現流。為次第淨。為一時耶。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大慧。淨自心現流。次第漸淨。非為一時。
大慧。譬如菴摩羅果。漸次成熟。非為一時。
大慧。眾生清淨。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清淨。非為一時。譬如陶師。造作諸器。漸次成就。非為一時。
大慧。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而淨。非一時淨。
大慧。譬如大地。生諸樹林。藥草萬物。漸次增長。非一時成。
大慧。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而淨。非一時淨。
大慧。譬如有人。學諸音樂。歌舞書畫。種種伎術。漸次而解。非一時知。
大慧。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而淨。非一時淨。
大慧。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令住寂靜。無分別處。
大慧。譬如日月。輪相光明。一時遍照。一切色像。非為前後。
大慧。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為令眾生。離自心煩惱。見薰習氣過患。一時示現。不思議智。最勝境界。
大慧。譬如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後。
大慧。報佛如來。亦復如是。一時成熟。諸眾生界。置究竟天。淨妙宮殿。修行清淨之處。
大慧。譬如法佛報佛。放諸光明。有應化佛。照諸世間。
大慧。內身聖行。光明法體。照除世間。有無邪見。亦復如是。
復次。大慧。法佛報佛。說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因自心現。見薰習相故。因虛妄分別。戲論相縛故。如所說法。無如是體故。
大慧。譬如幻師。幻作一切。種種形像。諸愚癡人。取以為實。而彼諸像。實不可得。
復次。大慧。虛妄法體。依因緣法。執著有實。分別而生。
大慧。如巧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事。依於咒術。人工之力。成就一切。眾生形色。身分之相。名幻人像。眾生見幻。種種形色。執著為人。而實無人。
大慧。眾生雖見。以為是人。無實人體。
大慧。因緣法體。隨心分別。亦復如是。以見心相。種種幻故。
何以故。以執著虛妄。相因分別。心熏習故。
大慧。是名分別。虛妄體相。
大慧。是名報佛。說法之相。
大慧。法佛說法者。離心相應體故。內證聖行境界故。
大慧。是名法佛。說法之相。
大慧。應化佛所作。應佛說施。戒。忍。精進。禪定。智慧故。陰界入解脫故。建立識想。差別行故。說諸外道。無色三摩跋提次第相。
大慧。是名應佛所作。應佛說法相。
復次。大慧。法佛說法者。離攀緣故。離能觀所觀故。離所作相量相故。
大慧。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境界故。以諸外道。執著虛妄我相故。
是故。大慧。如是內身。自覺修行勝相。當如是學。
大慧。汝當應離。見自心相。以為非實。
復次。大慧。聲聞乘。有二種差別相。謂於內身。證得聖相故。執著虛妄相。分別有物故。
大慧。何者聲聞。內身證得聖相。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故。真諦離欲寂滅故。陰界入故。自相同相故。內外不滅相故。見如實法故。得心三昧。得心三昧已。得禪定解脫。三昧道果。三摩跋提。不退解脫故。離不可思議。薰習變易死故。內身證得。聖樂行法住。聲聞地故。
大慧。是名聲聞。內身證得聖相。
大慧。菩薩摩訶薩。入諸聲聞。內證聖行。三昧樂法。而不取寂滅空門樂。不取三摩跋提樂。以憐愍眾生故。起本願力行。是故雖知。不取為究竟。
大慧。是名聲聞。內身證聖。修行樂相。
大慧。菩薩摩訶薩。應當修行。內身證聖。修行樂門。而不取著。
大慧。何者是聲聞。分別有物。執著虛妄相。謂於四大。堅濕熱動相。青黃赤白等相故。無作者而有生故。自相同相故。斟量相應。阿含先勝。見善說故。依彼法虛妄執著。以為實有。
大慧。是名聲聞。分別有物。執著虛妄相。
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彼聲聞法。應知而捨。捨已。入法無我相。入法無我相已。入人無我。觀察無我相已。次第入諸地。
大慧。是名聲聞。分別有物。執著虛妄相。
大慧。所言聲聞乘。有二種相者。我已說竟。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
世尊。世尊所說。常不可思議法。內身證聖境界法。第一義法。
世尊。外道亦說。常不可思議因果。此義云何。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因果不成。
何以故。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非因自相相應故。
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若因自相。不相應者。此何等法。何等法了出。是故外道不得言。常不可思議。
復次。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者。若因自相相應者。應成無常。不可思議。以有因相故。是故不成。常不可思議。
大慧。我說常不可思議。第一義常不可思議。與第一義相。因果相應。以離有無故。以內身證相故。以有彼相故。以第一義。智因相相應。以離有無故。以非所作故。與虛空涅槃。寂滅譬喻相應故。是故常不可思議。
是故。大慧。我說常不可思議。不同外道。常不可思議論。
大慧。此常不可思議。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實是常法。以諸佛聖智。內身證得故。非心意意識境界故。
大慧。是故菩薩摩訶薩。應當修行。常不可思議。內身所證。聖智行法。
復次。大慧。諸外道常不可思議。無常法相。因相應故。是故無常。非因相而得名故。是故常法。不可思議。
大慧。若諸外道。常不可思議。見有無法而言常。以彼法比智。知言有常。
大慧。我亦如是。即因此法。作有無見。無常應常。
何以故。以無因故。
復次。大慧。諸外道說。若因相相應成。常不可思議。以彼外道。言因自相。有無故者。同於兔角。
大慧。此常不可思議。諸外道等。但虛妄分別。
何以故。以無兔角。但虛妄分別故。自因相無故。
大慧。我常不可思議。惟內身證相因故。離作有無法故。是故常不可思議。以無外相故。常法相應故。
大慧。諸外道等。見無外相。比智知常不可思議。以為常。彼外道等。不知常不可思議。自因相彼因相故。以內身聖智證。境界相故。
大慧。彼外道於我法。不應為說。
復次。大慧。諸聲聞辟支佛。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故。分別一切法與非法。而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妄取。以為涅槃。不知內身。證修行法故。不知阿梨耶識轉故。
大慧。是故彼愚癡人。說有三乘法。而不能知。唯心想寂滅。得寂滅法。是故彼無智愚人。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來。應。正遍知。自心見境界故。執著外心境界故。
是故。大慧。彼愚癡人。於世間生死輪中。常轉不住。
復次。大慧。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皆說諸法不生。
何以故。謂自心見。有無法故。若離有無。諸法不生故。
是故。大慧。一切法不生。
大慧。一切法如兔角。驢駝等角。
大慧。愚癡凡夫。妄想分別。分別諸法。是故一切。諸法不生。
大慧。一切諸法。自體相不生。是內身證。聖智境界故。非諸凡夫。自體分別。二境界故。
大慧。是阿梨耶識。身資生器。世間去來。自體相故。見能取可取轉故。諸凡夫墮於生住滅。二相心故。分別諸法。生有無故。
大慧。汝應知如是法故。
復次。大慧。我說五種乘性證法。何等為五。
一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者。不定乘性證法。五者。無性證法。
大慧。何者聲聞乘性證法。謂說陰界入法故。說自相同相。證智法故。彼身毛孔。熙怡欣悅。樂修相智。不修因緣。不相離相故。
大慧。是名聲聞乘性證法故。彼聲聞人。邪見證智。離起麁煩惱。不離無明。熏習煩惱。見己身證相。謂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離諸煩惱。同己所離故。熏習無明煩惱故。墮不可思議。變易死故。而作是言。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
大慧。復有餘外道。求證涅槃。而作是言。
覺知我。人。眾生。壽命。作者。受者。丈夫。
以為涅槃。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一切諸法。依因而有。生涅槃心故。
大慧。彼諸外道。無涅槃解脫。以不見法無我故。
大慧。是名聲聞乘外道性。於非離處。而生離想。
大慧。汝應轉此邪見修行。如實行故。
大慧。何者辟支佛乘性證法。謂聞說緣覺證法。舉身毛竪。悲泣流淚。不樂憒閙故。觀察諸因緣法故。不著諸因緣法故。聞說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其心隨入故。
大慧。是名緣覺乘性證法。汝當應知。隨順緣覺說。
大慧。何者如來乘性證法。
大慧。如來乘性證法。有四種。何等為四。
一者。證實法性。二者。離實法證性。三者。自身內證聖智性。四者。外諸國土。勝妙莊嚴證法性。
大慧。若聞說此。一一法時。但阿梨耶心。見外身所依。資生器世間。不可思議境界。不驚不怖不畏者。
大慧。當知是證。如來乘性人。
大慧。是名如來乘性。證法人相。
大慧。何者不定乘性證法。
大慧。若人聞說。此三種法。於一一中。有所樂者。隨順為說。
大慧。說三乘者。為發起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地。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
大慧。彼三種人。離煩惱障。熏習得清淨故。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緣覺。畢竟證得。如來法身故。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逆流修無漏。
往來及不還。
應供阿羅漢。
是等心亂惑。
我說於三乘。
一乘及非乘。
諸聖如實解。
凡夫不能知。
第一義法門。
遠離於二教。
建立於三乘。
為住寂靜處。
諸禪及無量。
無色三摩提。
無想定滅盡。
亦皆心中無。
大慧。何者無性乘。謂一闡提。
大慧。一闡提者。無涅槃性。
何以故。於解脫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
大慧。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
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
大慧。云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
彼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說。
捨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
大慧。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
大慧。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
大慧。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決定取一闡提行。
大慧菩薩。白佛言。
世尊。此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
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捨一切善根闡提。
何以故。大慧。彼捨一切善根闡提。若值諸佛。善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
何以故。大慧。諸佛如來。不捨一切。諸眾生故。
是故。大慧。菩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入楞伽經卷第二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一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諸識生住滅。非思量者。之所能知。
大慧。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
大慧。諸識二種滅者。
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
大慧。諸識又二種住。
一者。相住。二者。相續住。
大慧。諸識有二種生。
一者。相生。二者。相續生。
大慧。識有三種。何等三種。
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
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
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
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
大慧。了別識。分別事識。彼二種識。無差別相。迭共為因。
大慧。了別識。不可思議熏變因。
大慧。分別事識。分別取境界因。無始來戲論熏習。
大慧。阿梨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
大慧。是名相滅。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因滅。則相續滅。因滅緣滅。則相續滅。
大慧。所謂依法依緣。言依法者。謂無始戲論。妄想熏習。言依緣者。謂自心識見。境界分別。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非異非不異。
大慧。若泥團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
大慧。如是轉識。阿梨耶識。若異相者。不從阿梨耶識生。若不異者。轉識滅。阿梨耶識亦應滅。而自相阿梨耶識不滅。
是故大慧。諸識自相滅。自相滅者業相滅。若自相滅者。阿梨耶識應滅。
大慧。若阿梨耶識滅者。此不異外道。斷見戲論。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說。所謂。離諸境界。相續識滅。相續識滅已。即滅諸識。
大慧。若相續識滅者。無始世來。諸識應滅。
大慧。諸外道說。相續諸識。從作者生。不說識依。眼色空明。和合而生。而說有作者。
大慧。何者是外道作者。勝人自在。時微塵等。是能作者。
復次。大慧。有七種自性。何等為七。
一者。集性自性。二者。性自性。三者。相性自性。四者。大性自性。五者。因性自性。六者。緣性自性。七者。成性自性。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何等為七。
一者。心境界。二者。智境界。三者。慧境界。四者。二見境界。五者。過二見境界。六者。過佛子地境界。七者。入如來地。內行境界。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來。應。正遍知。性自性。第一義心。
大慧。依此性自性。第一義心。諸佛如來。畢竟得於。世間出世間。諸佛智慧。眼同相別相。諸法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邪見共同。
大慧。云何不與。外道邪見共同。所謂。分別自心。境界妄想見。而不覺知。自心想見。
大慧。諸愚癡凡夫。無有實體。以為第一義。說二見論。
復次。大慧。汝今諦聽。我為汝說。虛妄分別。以為有物。為斷三種苦。何等為三。謂無知愛業因緣滅。自心所見。如幻境界。
大慧。諸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
本無始生。依因果而現。
復作是說。
實有物住。依諸緣故。有陰界入生住滅。以生者滅故。
大慧。彼沙門。婆羅門說。
相續體本無始有。若生若滅。若涅槃。若道若業。若果若諦。
破壞諸法。是斷滅論。非我所說。
何以故。以現法不久。當可得故。不見根本故。
大慧。譬如瓶破。不得瓶用。
大慧。譬如燋種。不生芽等。
大慧。彼陰界入是滅。過去陰界入滅。現在未來亦滅。
何以故。因自心虛妄。分別見故。
大慧。無彼陰界入。相續體故。
大慧。若本無始。生依三法。生種種識者。龜毛何故不生。沙不出油。汝之所立。決定之義。是即自壞。汝說有無。說生所成。因果亦壞。
大慧。若如是依。三法因緣。應生諸法。因果自相。過去現在未來。有無諸相。譬喻及阿含。自覺觀地。依自見薰心。作如是說。
大慧。愚癡凡夫。亦復如是。惡見所害。邪見迷意。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大慧。若復有沙門。婆羅門。見諸法離自性故。如雲火輪。揵闥婆城。不生不滅故。如幻陽炎。水中月故。如夢。內外心依。無始世來。虛妄分別。戲論而現故。離自心虛妄。分別可見因緣故。離滅盡妄想說。所說法故。離身資生。持用法故。離阿梨耶識。取境界相應故。入寂靜境界故。離生住滅法故。如是思惟。觀察自心。以為生故。大慧。如是菩薩。不久當得。世間涅槃。平等之心。
大慧。汝巧方便。開發方便。觀察一切。諸眾生界。皆悉如幻。如鏡中像故。無因緣起。遠離內境故。自心見外境界故。次第隨入。無相處故。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故。信三界自心幻故。
大慧。如是修行者。當得如幻三昧故。入自心寂靜境界故。到彼岸境界故。離作者生法故。得金剛三昧故。入如來身故。入如來化身故。入諸力通自在。大慈大悲。莊嚴身故。入一切佛國土故。入一切眾生所樂故。離心意意識境界故。轉身得妙身故。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者。必得如來。無上妙身。
大慧。菩薩欲證。如來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和合法故。遠離生住滅。虛妄分別戲論故。諸法唯心。當如是知。見三界因。無始世來。虛妄分別。戲論而有故。觀如來地。寂靜不生故。進趣內身聖行故。
大慧。汝當不久。得心自在。無功用行究竟故。如眾色隨摩尼寶化身。入諸眾生。微細心故。以入隨心地故。令諸眾生。次第入地故。
是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應當善知。諸菩薩修行。自內法故。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
惟願世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心意意識。五法自體。相應法門。諸佛菩薩。修行之處。遠離自心。邪見境界和合故。能破一切。言語譬喻體相故。一切諸佛。所說法心。為楞伽城。摩羅耶山。大海中諸菩薩。說觀察阿梨耶識。大海波境界。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
爾時佛告。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大慧。有四因緣眼識生。何等為四。
一者。不覺自內身。取境界故。二者。無始世來。虛妄分別。色境界薰習。執著戲論故。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四者。樂見種種色相故。
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於阿梨耶識海。起大勇波。能生轉識。
大慧。如眼識起識。一切諸根毛孔。一時轉識生。如鏡中像。多少一時。
復有隨因緣次第生。
大慧。猶如猛風。吹境心海。而識波生。不斷因事相故。迭共不相離故。業體相使縛故。不覺色體故。而五識身轉故。
大慧。不離彼五識因。了別識相。名為意識。共彼因常轉故。
大慧。五識及心識。不作是念。
我迭共為因。
自心見虛妄分別。取諸境界。而彼各各不異相。俱現分別境界。如是彼識。微細生滅。以入修行三昧者。不覺不知。微細熏習。
而修行者作是心。
我滅諸識入三昧。
而修行者。不滅諸識入三昧。
大慧。熏集種子心不滅。取外境界諸識滅。
大慧。如是微細。阿梨耶識行。除佛如來及入地。諸菩薩摩訶薩。諸餘聲聞。辟支佛。外道修行者。不能知故。入三昧智力。亦不能覺。以其不知。諸地相故。以不知智慧。方便差別。善決定故。以不能覺。諸佛如來。集諸善根故。以不能知。自現境界。分別戲論故。以不能入。種種稠林。阿梨耶識窟故。
大慧。惟下中上。如實修行者。乃能分別。見自心中。虛妄見故。能於無量國土。為諸如來授位故。得無量自在。力神通三昧故。依善知識。佛子眷屬。而能得見。心意意識。自心自體境界故。分別生死大海。以業愛無智。以為因有故。
大慧。是故如實修行者。應推覓親近。善知識故。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梨耶識亦爾。
境界風吹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青赤鹽珂乳。
味及於石蜜。
眾華與果實。
如日月光明。
非異非不異。
海水起波浪。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譬如海水動。
種種波浪轉。
梨耶識亦爾。
種種諸識生。
心意及意識。
為諸相故說。
諸識無別相。
非見所見相。
譬如海水波。
是則無差別。
諸識心如是。
異亦不可得。
心能集諸業。
意能觀集境。
識能了所識。
五識現分別。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以偈問佛。
青赤諸色像。
自識如是見。
水波相對法。
何故如是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青赤諸雜色。
波中悉皆無。
說轉識心中。
為凡夫相說。
彼業悉皆無。
自心離可取。
可取及能取。
與彼波浪同。
身資生住持。
眾生惟識見。
是故現轉識。
水波浪相似。
大海波浪動。
鼓躍可分別。
阿梨耶識轉。
何故不覺知。
凡夫無智慧。
梨耶識如海。
波浪轉對法。
是故譬喻說。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說偈言。
日出光等照。
下中上眾生。
如來出世間。
為凡夫說實。
佛得究竟法。
何故不說實。
若說真實者。
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俱時而得現。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是故次第現。
識者識所識。
意者然不然。
吾則以現見。
定中無如是。
譬如巧畫師。
及畫師弟子。
布綵圖眾像。
我說法亦爾。
綵色本無文。
非筆亦非器。
為眾生說故。
綺錯畫眾像。
言說離真實。
真實離名字。
我得真實處。
如實內身知。
離覺所覺相。
解如實為說。
此為佛子說。
愚者異分別。
種種皆如幻。
唯見非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實不實。
為此人故說。
於彼為非說。
彼彼諸病人。
良醫隨處藥。
如來為眾生。
唯心應器說。
妄想非境界。
聲聞亦非分。
諸如來世尊。
自覺境界說。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離虛妄分別。能取可取。境界相者。當離憒閙。離睡眠蓋。初夜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離諸外道。一切戲論。離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見虛妄。分別之相。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住持。智慧心相者。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大慧。何等為上聖智三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住持相。內身聖智。自覺知相。修行此已。能捨跛驢。智慧之相。得勝子第八地。三相修行。
大慧。何者無所有相。謂觀聲聞。緣覺外道相。
大慧。何者一切諸佛。自願住持相。謂諸佛本自作願。住持諸法。
大慧。何者內身聖智。自覺知相。一切法相。無所執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修行。
大慧。是名上聖智三相。若成就此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境界。
是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求上聖智三相者。當如是學。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知諸大菩薩眾。心之所念。承佛如來。住持之力。問於如來。名聖智行。分別法門體。
世尊。願為我說。名聖智行。分別法門體。依百八見分別說。如來。應。正遍知。依此百八見。為諸菩薩摩訶薩。分別說自相同相。妄想分別。體修行差別法。
大慧。諸菩薩善得。此妄想分別。自體法行差別。能清淨。人無我。法無我。善解諸地。過諸聲聞。辟支佛禪定。三摩跋提之樂。得諸佛如來。不可思議。境界修行故。得離五法。自體相行。入諸佛法。身體真實行故。得如來法身。善決定處。如幻境界所成故。一切國土。從兜率天。阿迦尼吒處。得如來法身故。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
有一種外道邪見。執著空無所有。妄想分別。智因有二。自體無體。分別兔角無。如兔角無。諸法亦無。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四大功德實有物。見各各有差別相。實無兔角。虛妄執著。妄想分別。實有牛角。
大慧。彼諸外道。墮於二見。不知唯心。妄想分別。增長自心界。
大慧。如身資生。器世間等。惟是心分別。不得分別。兔角離於有無。
大慧。不得分別。一切諸法。離於有無。
大慧。若有人離於有無。作如是言。
無有有兔角分別。
不得分別。無有有兔角。彼人見相待因。不得分別無兔角。
何以故。大慧。乃至觀察。微細微塵。不見實事。離聖人智境界。不得分別有牛角。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世尊。愚癡凡夫。不見分別相。而比智分別。彼人見無。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非觀分別心。彼人無相。
何以故。因虛妄分別心。依角有分別心。
大慧。依止虛妄。角有分別心。是故依依止因。離相待法。非見法彼無角。
大慧。若離分別。心更有分別。應離角有。非因角有。
大慧。若不離彼分別心。彼法乃至。觀察微塵。不見有實物。
大慧。不離於心。彼法應無。以彼二法。有無不可得。若爾見。何等法有。何等法無。
大慧。若不如是見有無。不得分別有無。此義云何。見有牛角。見無兔角。不得如是分別。
大慧。以因不相似故。有無義不成。以諸外道。凡夫聲聞。說有無義。二俱不成故。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色有因。妄想執著。形相長短。見虛空無形相分齊。見諸色相。異於虛空。有其分齊。
大慧。虛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虛空故。
大慧。色即是虛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以依色分別虛空。依虛空分別色故。
大慧。四大種生。自相各別。不住虛空。而四大中。非無虛空。
大慧。兔角亦如是。因牛角有。言兔角無。
大慧。又彼牛角。析為微塵。分別微塵相。不可得見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無。而言有耶無耶。若如是觀。餘法亦然。
爾時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汝當應離。兔角牛角。虛空色異。妄想見等。
大慧。汝亦應為。諸菩薩說。離兔角等相。
大慧。汝應當知。自心所見。虛妄分別之相。
大慧。汝當於諸佛國土中。為諸佛子。說汝自心。現見一切。虛妄境界。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色於心中無。
心依境見有。
內識眾生見。
身資生住處。
心意與意識。
自性及五法。
二種無我淨。
如來如是說。
長短有無等。
展轉互相生。
以無故成有。
以有故成無。
分別微塵體。
不起色妄想。
但心安住處。
惡見不能淨。
非妄智境界。
聲聞亦不知。
如來之所說。
自覺之境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為淨自心現流。復請如來。而作是言。
世尊。云何淨除。自心現流。為次第淨。為一時耶。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言。
大慧。淨自心現流。次第漸淨。非為一時。
大慧。譬如菴摩羅果。漸次成熟。非為一時。
大慧。眾生清淨。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清淨。非為一時。譬如陶師。造作諸器。漸次成就。非為一時。
大慧。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而淨。非一時淨。
大慧。譬如大地。生諸樹林。藥草萬物。漸次增長。非一時成。
大慧。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而淨。非一時淨。
大慧。譬如有人。學諸音樂。歌舞書畫。種種伎術。漸次而解。非一時知。
大慧。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次而淨。非一時淨。
大慧。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令住寂靜。無分別處。
大慧。譬如日月。輪相光明。一時遍照。一切色像。非為前後。
大慧。如來世尊。亦復如是。為令眾生。離自心煩惱。見薰習氣過患。一時示現。不思議智。最勝境界。
大慧。譬如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後。
大慧。報佛如來。亦復如是。一時成熟。諸眾生界。置究竟天。淨妙宮殿。修行清淨之處。
大慧。譬如法佛報佛。放諸光明。有應化佛。照諸世間。
大慧。內身聖行。光明法體。照除世間。有無邪見。亦復如是。
復次。大慧。法佛報佛。說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因自心現。見薰習相故。因虛妄分別。戲論相縛故。如所說法。無如是體故。
大慧。譬如幻師。幻作一切。種種形像。諸愚癡人。取以為實。而彼諸像。實不可得。
復次。大慧。虛妄法體。依因緣法。執著有實。分別而生。
大慧。如巧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事。依於咒術。人工之力。成就一切。眾生形色。身分之相。名幻人像。眾生見幻。種種形色。執著為人。而實無人。
大慧。眾生雖見。以為是人。無實人體。
大慧。因緣法體。隨心分別。亦復如是。以見心相。種種幻故。
何以故。以執著虛妄。相因分別。心熏習故。
大慧。是名分別。虛妄體相。
大慧。是名報佛。說法之相。
大慧。法佛說法者。離心相應體故。內證聖行境界故。
大慧。是名法佛。說法之相。
大慧。應化佛所作。應佛說施。戒。忍。精進。禪定。智慧故。陰界入解脫故。建立識想。差別行故。說諸外道。無色三摩跋提次第相。
大慧。是名應佛所作。應佛說法相。
復次。大慧。法佛說法者。離攀緣故。離能觀所觀故。離所作相量相故。
大慧。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境界故。以諸外道。執著虛妄我相故。
是故。大慧。如是內身。自覺修行勝相。當如是學。
大慧。汝當應離。見自心相。以為非實。
復次。大慧。聲聞乘。有二種差別相。謂於內身。證得聖相故。執著虛妄相。分別有物故。
大慧。何者聲聞。內身證得聖相。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故。真諦離欲寂滅故。陰界入故。自相同相故。內外不滅相故。見如實法故。得心三昧。得心三昧已。得禪定解脫。三昧道果。三摩跋提。不退解脫故。離不可思議。薰習變易死故。內身證得。聖樂行法住。聲聞地故。
大慧。是名聲聞。內身證得聖相。
大慧。菩薩摩訶薩。入諸聲聞。內證聖行。三昧樂法。而不取寂滅空門樂。不取三摩跋提樂。以憐愍眾生故。起本願力行。是故雖知。不取為究竟。
大慧。是名聲聞。內身證聖。修行樂相。
大慧。菩薩摩訶薩。應當修行。內身證聖。修行樂門。而不取著。
大慧。何者是聲聞。分別有物。執著虛妄相。謂於四大。堅濕熱動相。青黃赤白等相故。無作者而有生故。自相同相故。斟量相應。阿含先勝。見善說故。依彼法虛妄執著。以為實有。
大慧。是名聲聞。分別有物。執著虛妄相。
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彼聲聞法。應知而捨。捨已。入法無我相。入法無我相已。入人無我。觀察無我相已。次第入諸地。
大慧。是名聲聞。分別有物。執著虛妄相。
大慧。所言聲聞乘。有二種相者。我已說竟。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
世尊。世尊所說。常不可思議法。內身證聖境界法。第一義法。
世尊。外道亦說。常不可思議因果。此義云何。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
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因果不成。
何以故。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非因自相相應故。
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若因自相。不相應者。此何等法。何等法了出。是故外道不得言。常不可思議。
復次。大慧。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者。若因自相相應者。應成無常。不可思議。以有因相故。是故不成。常不可思議。
大慧。我說常不可思議。第一義常不可思議。與第一義相。因果相應。以離有無故。以內身證相故。以有彼相故。以第一義。智因相相應。以離有無故。以非所作故。與虛空涅槃。寂滅譬喻相應故。是故常不可思議。
是故。大慧。我說常不可思議。不同外道。常不可思議論。
大慧。此常不可思議。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實是常法。以諸佛聖智。內身證得故。非心意意識境界故。
大慧。是故菩薩摩訶薩。應當修行。常不可思議。內身所證。聖智行法。
復次。大慧。諸外道常不可思議。無常法相。因相應故。是故無常。非因相而得名故。是故常法。不可思議。
大慧。若諸外道。常不可思議。見有無法而言常。以彼法比智。知言有常。
大慧。我亦如是。即因此法。作有無見。無常應常。
何以故。以無因故。
復次。大慧。諸外道說。若因相相應成。常不可思議。以彼外道。言因自相。有無故者。同於兔角。
大慧。此常不可思議。諸外道等。但虛妄分別。
何以故。以無兔角。但虛妄分別故。自因相無故。
大慧。我常不可思議。惟內身證相因故。離作有無法故。是故常不可思議。以無外相故。常法相應故。
大慧。諸外道等。見無外相。比智知常不可思議。以為常。彼外道等。不知常不可思議。自因相彼因相故。以內身聖智證。境界相故。
大慧。彼外道於我法。不應為說。
復次。大慧。諸聲聞辟支佛。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故。分別一切法與非法。而滅諸根。不取未來。境界妄取。以為涅槃。不知內身。證修行法故。不知阿梨耶識轉故。
大慧。是故彼愚癡人。說有三乘法。而不能知。唯心想寂滅。得寂滅法。是故彼無智愚人。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來。應。正遍知。自心見境界故。執著外心境界故。
是故。大慧。彼愚癡人。於世間生死輪中。常轉不住。
復次。大慧。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皆說諸法不生。
何以故。謂自心見。有無法故。若離有無。諸法不生故。
是故。大慧。一切法不生。
大慧。一切法如兔角。驢駝等角。
大慧。愚癡凡夫。妄想分別。分別諸法。是故一切。諸法不生。
大慧。一切諸法。自體相不生。是內身證。聖智境界故。非諸凡夫。自體分別。二境界故。
大慧。是阿梨耶識。身資生器。世間去來。自體相故。見能取可取轉故。諸凡夫墮於生住滅。二相心故。分別諸法。生有無故。
大慧。汝應知如是法故。
復次。大慧。我說五種乘性證法。何等為五。
一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者。不定乘性證法。五者。無性證法。
大慧。何者聲聞乘性證法。謂說陰界入法故。說自相同相。證智法故。彼身毛孔。熙怡欣悅。樂修相智。不修因緣。不相離相故。
大慧。是名聲聞乘性證法故。彼聲聞人。邪見證智。離起麁煩惱。不離無明。熏習煩惱。見己身證相。謂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離諸煩惱。同己所離故。熏習無明煩惱故。墮不可思議。變易死故。而作是言。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
大慧。復有餘外道。求證涅槃。而作是言。
覺知我。人。眾生。壽命。作者。受者。丈夫。
以為涅槃。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一切諸法。依因而有。生涅槃心故。
大慧。彼諸外道。無涅槃解脫。以不見法無我故。
大慧。是名聲聞乘外道性。於非離處。而生離想。
大慧。汝應轉此邪見修行。如實行故。
大慧。何者辟支佛乘性證法。謂聞說緣覺證法。舉身毛竪。悲泣流淚。不樂憒閙故。觀察諸因緣法故。不著諸因緣法故。聞說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其心隨入故。
大慧。是名緣覺乘性證法。汝當應知。隨順緣覺說。
大慧。何者如來乘性證法。
大慧。如來乘性證法。有四種。何等為四。
一者。證實法性。二者。離實法證性。三者。自身內證聖智性。四者。外諸國土。勝妙莊嚴證法性。
大慧。若聞說此。一一法時。但阿梨耶心。見外身所依。資生器世間。不可思議境界。不驚不怖不畏者。
大慧。當知是證。如來乘性人。
大慧。是名如來乘性。證法人相。
大慧。何者不定乘性證法。
大慧。若人聞說。此三種法。於一一中。有所樂者。隨順為說。
大慧。說三乘者。為發起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地。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
大慧。彼三種人。離煩惱障。熏習得清淨故。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緣覺。畢竟證得。如來法身故。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逆流修無漏。
往來及不還。
應供阿羅漢。
是等心亂惑。
我說於三乘。
一乘及非乘。
諸聖如實解。
凡夫不能知。
第一義法門。
遠離於二教。
建立於三乘。
為住寂靜處。
諸禪及無量。
無色三摩提。
無想定滅盡。
亦皆心中無。
大慧。何者無性乘。謂一闡提。
大慧。一闡提者。無涅槃性。
何以故。於解脫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
大慧。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
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
大慧。云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
彼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說。
捨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
大慧。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
大慧。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
大慧。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決定取一闡提行。
大慧菩薩。白佛言。
世尊。此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
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捨一切善根闡提。
何以故。大慧。彼捨一切善根闡提。若值諸佛。善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
何以故。大慧。諸佛如來。不捨一切。諸眾生故。
是故。大慧。菩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入楞伽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