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二十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爾時復有。無數百千。夜叉之眾。雨諸蓮華。而伸供養。又復吹擊和風。觸者安樂。
復有無數。諸佛剎中。彼彼如來。為供養世尊。釋迦牟尼佛。及正法故。各從眉間。放大光明。其光具有。青黃赤白。紅頗胝迦。及翡翠等。種種之色。及種種相。種種光明。右繞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普遍照耀。而悉除破。一切暗冥。光復旋還。繞象頭山。後從世尊。頂門而入。
復有無數。百千婆羅門。剎帝利。士庶人民。各持香花。塗香末香。眾妙花鬘。衣服幢幡。及諸寶蓋。置於佛前。以伸供養。
當佛宣說。如是正法。及諸天龍。神獻供養時。有七十二。那庾多菩薩。得無生法忍。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先未曾發。菩提心者。皆發無上。大菩提心。
爾時有一天女。名曰長壽。久住於此。象頭山中。與自眷屬。先在佛會。即從座起。為供養佛故。往自宮中。取諸供養。還來詣佛。到佛所已。尊重恭敬。專諦一心。獻諸供養。如是至誠。
作供養已。前白佛言。
世尊。我知過去。久久生中。有七萬二千。諸佛如來。悉曾於此。象頭山中。說此正法。亦如是義。亦如是理。亦如是文。
佛言。
長壽天女。汝快得善利。值遇如是。法寶出世。一一親聞。
爾時會中。有諸天子。咸作是念。
今此天女。久已曾聞。如是正法。復曾親近。多佛如來。何故不能。轉此女身。
時除蓋障菩薩。知諸天子。心所念已。白佛言。
世尊。何因何緣。此長壽天女。具大威德。久已曾聞。如是正法。復曾親近。多佛如來。何故不轉。此女人身。
佛言。
善男子。不轉女身者。廣為利樂。一切有情。大因緣故。
所以者何。善男子。今此天女。已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之位。我知此長壽天女。曾於超過算數。諸如來所。勸請發菩提心。乃至入大涅槃。以是緣故。而此天女。獲是廣大。神通威德。
善男子。此長壽天女。即於賢劫中。供養諸佛已。此佛剎中。當得成佛。號曰長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爾時世尊。復告長壽天女言。
汝今應現。自佛國土。莊嚴之事。
時長壽天女。即入現一切色相三摩地。於是三摩地中。現此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除去黑山。土石山等。及餘一切。本有樹木。清淨可愛。琉璃所成。處處皆有。妙劫波樹。處處皆有。清淨嚴好。泉源池沼。八功德水。充滿其中。除去一切。凡常人類。亦復不聞。女人之聲。處處皆現。廣大蓮花。其一一花。量如車輪。諸蓮花中。有菩薩像。加趺而坐。復現世尊。長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與諸菩薩。共會說法。有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帝釋梵王。護世天等。之所圍繞。又有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之眾。圍繞聽法。所謂亦說。如是法門。
爾時長壽天女。如是現已。即從三摩地起。於世尊前。右繞三匝。隱而不現。
爾時除蓋障菩薩。前白佛言。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得幾所福。
佛言。
善男子。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悉行布施。經無量時。相續不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發清淨心。如法書寫。復善詳校。又以淨心。轉施於他。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
何以故。善男子。夫財施者。不出生死。而法施者。最上最勝。
所以者何。一切有情。在生死中。貪受種種。財利事故。不能受彼。最上法味。出於世間。
又善男子。正使有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悉令安住。十善業道。若復有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
何以故。善男子。十善業道。從是正法。所出生故。
又善男子。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悉令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若復有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
何以故。善男子。當知一切。聲聞緣覺。皆悉從是。法性中來。諸菩薩者。亦悉從是。法性中來。如來亦得。是法性故。出現世間。
又善男子。若人能於。如是正法。受持讀誦。解其義者。是人即同。於諸經中。受持讀誦。解釋義趣。
何以故。此法性者。是諸法母。
善男子。而諸菩薩。若不得此。正法性者。即不能得。廣大法性。
爾時會中。諸大聲聞。各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俱白佛言。
世尊。我等獲得。此法性已。而能普盡。廣大生死邪。
佛言。
諸苾芻。如是如是。
爾時世尊。普告在會。諸大眾言。
善男子。若諸地方。有能宣說。如是正法之處。而彼地方。當知即是。大菩提場。即是轉法輪處。即是大靈塔處。
當起是念。
是我大師。所遊止處。
何以故。善男子。法性即是菩提。即是轉法輪。法輪即是如來。
善男子。若供養法者。是即供養。諸佛如來。若諸地方。有說法師。所遊止處。當於彼地。起靈塔想。於說法師。起大師想。又復當起。善知識想。又應當起。善導師想。由如是故。若時見彼。說法師已。當起淨信。歡喜之心。尊重恭敬。承迎於前。稱揚讚嘆。白言善哉。
復次。善男子。我若讚說。尊重恭敬。法師功德。及說報其。法師大恩。如是等事。若經一劫。若過一劫。我亦不能。說其少分。
善男子。若有愛樂法者。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說法師。所履道中。以自身血。散灑其地。亦不能報。彼說法師。少分恩德。
何以故。說法師者。以能任持。如來法眼。極難行故。
善男子。是故諸說法師。當說如是。正法之時。應現無畏。不應沈下。生障礙心。著新淨衣。起清淨心。當說法時。若人讚嘆。不起高心。不現我相。不生慢執。不自稱譽。不凌毀他。亦復不生。染著之心。應當恭敬。尊重說法。
爾時帝釋天主。前白佛言。
世尊。若諸地方。有說如是。正法之處。我當率諸宮屬。往詣彼所。聽受如是。甚深正法。及為護助。彼說法師。
佛言。
善哉善哉。憍尸迦。汝善守護。如來正法。如汝所作。今正是時。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
世尊。此經何名。我等云何奉持。
佛言。
善男子。是經名曰。除蓋障菩薩所問。亦名寶雲。亦名寶積功德。亦名智燈。如是名字。汝當受持。
佛說此經已。除蓋障菩薩等。彼諸菩薩摩訶薩眾。并在會菩薩。聲聞之眾。帝釋梵王。護世諸天。大自在天子等。無數百千。諸天子眾。及餘無數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二十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爾時復有。無數百千。夜叉之眾。雨諸蓮華。而伸供養。又復吹擊和風。觸者安樂。
復有無數。諸佛剎中。彼彼如來。為供養世尊。釋迦牟尼佛。及正法故。各從眉間。放大光明。其光具有。青黃赤白。紅頗胝迦。及翡翠等。種種之色。及種種相。種種光明。右繞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普遍照耀。而悉除破。一切暗冥。光復旋還。繞象頭山。後從世尊。頂門而入。
復有無數。百千婆羅門。剎帝利。士庶人民。各持香花。塗香末香。眾妙花鬘。衣服幢幡。及諸寶蓋。置於佛前。以伸供養。
當佛宣說。如是正法。及諸天龍。神獻供養時。有七十二。那庾多菩薩。得無生法忍。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先未曾發。菩提心者。皆發無上。大菩提心。
爾時有一天女。名曰長壽。久住於此。象頭山中。與自眷屬。先在佛會。即從座起。為供養佛故。往自宮中。取諸供養。還來詣佛。到佛所已。尊重恭敬。專諦一心。獻諸供養。如是至誠。
作供養已。前白佛言。
世尊。我知過去。久久生中。有七萬二千。諸佛如來。悉曾於此。象頭山中。說此正法。亦如是義。亦如是理。亦如是文。
佛言。
長壽天女。汝快得善利。值遇如是。法寶出世。一一親聞。
爾時會中。有諸天子。咸作是念。
今此天女。久已曾聞。如是正法。復曾親近。多佛如來。何故不能。轉此女身。
時除蓋障菩薩。知諸天子。心所念已。白佛言。
世尊。何因何緣。此長壽天女。具大威德。久已曾聞。如是正法。復曾親近。多佛如來。何故不轉。此女人身。
佛言。
善男子。不轉女身者。廣為利樂。一切有情。大因緣故。
所以者何。善男子。今此天女。已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之位。我知此長壽天女。曾於超過算數。諸如來所。勸請發菩提心。乃至入大涅槃。以是緣故。而此天女。獲是廣大。神通威德。
善男子。此長壽天女。即於賢劫中。供養諸佛已。此佛剎中。當得成佛。號曰長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爾時世尊。復告長壽天女言。
汝今應現。自佛國土。莊嚴之事。
時長壽天女。即入現一切色相三摩地。於是三摩地中。現此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除去黑山。土石山等。及餘一切。本有樹木。清淨可愛。琉璃所成。處處皆有。妙劫波樹。處處皆有。清淨嚴好。泉源池沼。八功德水。充滿其中。除去一切。凡常人類。亦復不聞。女人之聲。處處皆現。廣大蓮花。其一一花。量如車輪。諸蓮花中。有菩薩像。加趺而坐。復現世尊。長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與諸菩薩。共會說法。有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帝釋梵王。護世天等。之所圍繞。又有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之眾。圍繞聽法。所謂亦說。如是法門。
爾時長壽天女。如是現已。即從三摩地起。於世尊前。右繞三匝。隱而不現。
爾時除蓋障菩薩。前白佛言。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得幾所福。
佛言。
善男子。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悉行布施。經無量時。相續不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發清淨心。如法書寫。復善詳校。又以淨心。轉施於他。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
何以故。善男子。夫財施者。不出生死。而法施者。最上最勝。
所以者何。一切有情。在生死中。貪受種種。財利事故。不能受彼。最上法味。出於世間。
又善男子。正使有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悉令安住。十善業道。若復有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
何以故。善男子。十善業道。從是正法。所出生故。
又善男子。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悉令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若復有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
何以故。善男子。當知一切。聲聞緣覺。皆悉從是。法性中來。諸菩薩者。亦悉從是。法性中來。如來亦得。是法性故。出現世間。
又善男子。若人能於。如是正法。受持讀誦。解其義者。是人即同。於諸經中。受持讀誦。解釋義趣。
何以故。此法性者。是諸法母。
善男子。而諸菩薩。若不得此。正法性者。即不能得。廣大法性。
爾時會中。諸大聲聞。各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俱白佛言。
世尊。我等獲得。此法性已。而能普盡。廣大生死邪。
佛言。
諸苾芻。如是如是。
爾時世尊。普告在會。諸大眾言。
善男子。若諸地方。有能宣說。如是正法之處。而彼地方。當知即是。大菩提場。即是轉法輪處。即是大靈塔處。
當起是念。
是我大師。所遊止處。
何以故。善男子。法性即是菩提。即是轉法輪。法輪即是如來。
善男子。若供養法者。是即供養。諸佛如來。若諸地方。有說法師。所遊止處。當於彼地。起靈塔想。於說法師。起大師想。又復當起。善知識想。又應當起。善導師想。由如是故。若時見彼。說法師已。當起淨信。歡喜之心。尊重恭敬。承迎於前。稱揚讚嘆。白言善哉。
復次。善男子。我若讚說。尊重恭敬。法師功德。及說報其。法師大恩。如是等事。若經一劫。若過一劫。我亦不能。說其少分。
善男子。若有愛樂法者。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說法師。所履道中。以自身血。散灑其地。亦不能報。彼說法師。少分恩德。
何以故。說法師者。以能任持。如來法眼。極難行故。
善男子。是故諸說法師。當說如是。正法之時。應現無畏。不應沈下。生障礙心。著新淨衣。起清淨心。當說法時。若人讚嘆。不起高心。不現我相。不生慢執。不自稱譽。不凌毀他。亦復不生。染著之心。應當恭敬。尊重說法。
爾時帝釋天主。前白佛言。
世尊。若諸地方。有說如是。正法之處。我當率諸宮屬。往詣彼所。聽受如是。甚深正法。及為護助。彼說法師。
佛言。
善哉善哉。憍尸迦。汝善守護。如來正法。如汝所作。今正是時。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
世尊。此經何名。我等云何奉持。
佛言。
善男子。是經名曰。除蓋障菩薩所問。亦名寶雲。亦名寶積功德。亦名智燈。如是名字。汝當受持。
佛說此經已。除蓋障菩薩等。彼諸菩薩摩訶薩眾。并在會菩薩。聲聞之眾。帝釋梵王。護世諸天。大自在天子等。無數百千。諸天子眾。及餘無數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