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天㮈林經第三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陀提國。與大比丘眾俱。往至彌薩羅。住大天㮈林中。

爾時世尊。行道中路。欣然而笑。

尊者阿難。見世尊笑。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何因緣笑。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若無因緣。終不妄笑。願聞其意。

彼時。世尊告曰。

阿難。在昔異時。此彌薩羅。㮈林之中。於彼有王。名曰大天。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阿難。彼大天王。成就七寶。

為何謂耶。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名為。成就輪寶。

阿難。時大天王。於月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上。有天輪寶。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

大天王見已。歡喜踊躍。心自念曰。

生賢輪寶。生妙輪寶。我亦曾從。古人聞之。若頂生剎利王。於月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上。有天輪寶。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彼必當作。轉輪王也。我將無作。轉輪王耶。

阿難。昔大天王。將欲自試。天輪寶時。集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集

四種軍已。詣天輪寶所。以左手撫輪。右手轉之。而作是語。

隨天輪寶。隨天輪寶。之所轉去。

阿難。彼天輪寶。轉已即去。向於東方。時大天王。亦自隨後。及四種軍。

若天輪寶。有所住處。時大天王。即彼止宿。及四種軍。

於是東方。諸小國王。彼皆來詣。大天王所。白曰。

天王。善來。天王。此諸國土。極大豐樂。多有人民。盡屬天王。唯願天王。以法教之。我等亦當。輔佐天王。

於是大天王。告諸小王曰。

卿等各各。自領境界。皆當以法。莫以非法。無令國中。有諸惡業。非梵行人。

阿難。彼天輪寶。過東方去。度東大海。迴至南方。西方。北方。

阿難。隨天輪寶。周迴轉去時。大天王亦自隨後。及四種軍。

若天輪寶。有所住處。時大天王。即彼止宿。及四種軍。

於是北方。諸小國王。彼皆來詣。大天王所。白曰。

天王。善來。天王。此諸國土。極大豐樂。多有人民。盡屬天王。唯願天王。以法教之。我等亦當。輔佐天王。

於是大天王。告諸小王曰。

卿等各各。自領境界。皆當以法。莫以非法。無令國中。有諸惡業。非梵行人。

阿難。彼天輪寶。過北方去。度北大海。即時速還。至本王城。彼大天王。坐正殿上。斷理財物。時天輪寶。住於虛空。

是謂大天王。成就如是。天輪之寶。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名為。成就象寶。

阿難。時大天王。而生象寶。彼象極白。而有七支。其象名曰于娑賀。

大天王見已。歡喜踊躍。

若可調者。極令賢善。

阿難。彼大天王。則於後時。告象師曰。

汝速御象。令極善調。若象調已。便來白我。

爾時象師。受王教已。至象寶所。速御象寶。令極善調。彼時象寶。受極御治。疾得善調。猶昔良象。壽無量百千歲。以無量百千歲。受極御治。疾得善調。彼象寶者。亦復如是。受極御治。疾得善調。

阿難。爾時象師。速御象寶。令極善調。

象寶調已。便詣大天王所。白曰。

天王。當知我以。極御治之。象寶已調。隨天王意。

阿難。昔大天王。試象寶時。平旦日出。至象寶所。乘彼象寶。遊一切地。乃至大海。即時速還。至本王城。

是謂大天王。成就如是。白象之寶。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名為。成就馬寶。

阿難。時大天王。而生馬寶。彼馬寶者。極紺青色。頭像如烏。以毛嚴身。名髦馬王。

天王見已。歡喜踊躍。

若可調者。極令賢善。

阿難。彼大天王。則於後時。告馬師曰。

汝速御馬。令極善調。若馬調已。便來白我。

爾時馬師。受王教已。至馬寶所。速御馬寶。令極善調。彼時馬寶。受極御治。疾得善調。猶昔良馬。壽無量百千歲。以無量百千歲。受極御治。疾得善調。彼馬寶者。亦復如是。受極御治。疾得善調。

阿難。爾時馬師。速御馬寶。令極善調。

馬寶調已。便詣大天王所。白曰。

天王。當知我以。極御治之。馬寶已調。隨天王意。

阿難。昔大天王。試馬寶時。平旦日出。至馬寶所。乘彼馬寶。遊一切地。乃至大海。即時速還。至本王城。

是謂大天王。成就如是。紺馬之寶。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名為。成就珠寶。

阿難。時大天王。而生珠寶。彼珠寶者。明淨自然。無有造者。八楞無垢。極好磨治。貫以五色繩。青黃赤白黑。

阿難。時大天王。內宮殿中。欲得燈明。即用珠寶。

阿難。昔大天王。試珠寶時。便集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集四種軍已。於夜闇中。竪立高幢。安珠置上。出至園觀。珠之光耀。照四種軍。明之所及。方半由延。

是謂大天王。成就如是。明珠之寶。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名為。成就女寶。

阿難。時大天王。而生女寶。彼女寶者。身體光澤。曒潔明淨。美色過人。少不及天。姿容端正。覩者歡悅。口出芬馥。青蓮華香。身諸毛孔。出栴檀馨。冬則身溫。夏則身涼。彼女至心。承事於王。發言悅樂。所作捷疾。聰明智慧。歡喜行善。彼女念王。常不離心。況身口行。

是謂大天王。成就如是。美女之寶。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成就。居士之寶。

阿難。時大天王。生居士寶。彼居士寶。極大豐富。資財無量。多有畜牧。封戶食邑。種種具足。福業之報。而得天眼。見諸寶藏。空。有悉見。見有守護。無守護者。金藏。錢藏。作以不作。皆悉見之。

阿難。彼居士寶。詣大天王。白曰。

天王。若欲得金。及錢寶者。天王莫憂。我自知時。

阿難。昔大天王。試居士寶時。彼王乘船。入恒水中。告曰。

居士。我欲得金。及以錢寶。

居士白曰。

天王。願船至岸。

時大天王告曰。

居士。正欲此中得。正欲此中得。

居士白曰。

天王。願令船住。

阿難。

時居士寶。至船前頭。長跪申手。便於水中。舉四藏。出金藏。錢藏。作藏。不作藏。白曰。

天王。隨意所欲。金及錢寶。恣其所用。

用已餘者。還著水中。

是謂大天王。成就如是。居士之寶。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成就。主兵臣寶。

阿難。時大天王。生主兵寶。彼主兵臣。聰明智慧。辯才巧言。多識分別。主兵臣寶。為大天王。設現世義。勸安立之。設後世義。勸安立之。設現世義。後世義。勸安立之。彼主兵臣。為大天王。欲合軍眾。便能合之。欲解便解。欲令大天王。四種軍眾。不使疲乏。及勸助之。諸臣亦然。是謂大天王。成就如是。主兵臣寶。

阿難。是謂大天王。成就七寶。

阿難。彼大天王。云何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彼大天王。壽命極長。八萬四千歲。為童子嬉戲。八萬四千歲。作小國王。八萬四千歲。為大國王。八萬四千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住大天㮈林中。

阿難。若大天王。壽命極長。八萬四千歲。為童子嬉戲。八萬四千歲。作小國王。八萬四千歲。為大國王。八萬四千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住大天㮈林中者。是謂大天王。第一如意之德。

復次。阿難。彼大天王。無有疾病。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熱。安隱無諍。由是之故。其所飲食。而得安消。

阿難。若大天王。無有疾病。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熱。安隱無諍。由是之故。其所飲食。而得安消者。是謂大天王。第二如意之德。

復次。阿難。彼大天王。身體光澤。曒潔明淨。美色過人。小不及天。端正姝好。覩者歡悅。

阿難。若大天王。身體光澤。曒潔明淨。美色過人。小不及天。端正姝好。覩者歡悅。是謂大天王。第三如意之德。

復次。阿難。彼大天王。常於愛念。梵志士。如父念子。梵志居士。亦復敬重。於大天王。如子敬父。

阿難。昔大天王。在園觀中。告御者曰。

徐徐御車。我欲久視。梵志居士。

梵志居士。亦告御者。

徐徐御車。我等欲久。視大天王。

阿難。若大天王。常於愛念。梵志居士。如父念子。梵志居士。亦復敬重。於大天王。如子敬父者。是謂大天王。第四如意之德。

阿難。是謂大天王。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阿難。彼大天王。則於後時。告剃鬚人。

汝若見我頭。生白髮者。便可啟我。

於是剃鬚人。受王教已。而於後時。沐浴王頭。見生白髮。

見已。啟曰。

天王。當知天使已至。頭生白髮。

彼大天王。復告剃鬚人。

汝持金鑷。徐拔白髮。著吾手中。

時剃鬚人。聞王教已。即以金鑷。徐拔白髮。著王手中。

阿難。彼大天王。手捧白髮。而說頌曰。

我頭生白髮。
壽命轉衰減。
天使已來至。
我今學道時。

阿難。彼大天王。見白髮已。告太子曰。

太子。當知天使已至。頭生白髮。

太子。我已得人間欲。今當復求。天上之欲。

太子。我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太子。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於汝。汝當如法治化。莫以非法。無令國中。有諸惡業。非梵行人。

太子。汝後若見。天使已至。頭生白髮者。汝當復以此國政。授汝太子。善教勅之。授太子國已。汝亦當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太子。我今為汝。轉此相繼之法。汝亦當復。轉此相繼之法。莫令人民。墮在極邊。

太子。云何我今。為汝轉此。相繼之法。汝亦當復轉此。相繼之法。莫令人民。墮在極邊。

太子。若此國中。傳授法絕。不復續者。是名人民。墮在極邊。

太子。以是之故。我今為汝轉。

太子。我已為汝。轉此相繼之法。汝亦當復。轉此相繼之法。莫令人民。墮在極邊。

阿難。彼大天王。以此國政。付授太子。善教勅已。便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大天㮈林中。彼亦轉輪王。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云何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如前所說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阿難。彼轉輪王。亦於後時。告剃鬚人。

汝若見我。頭生白髮者。便可啟我。

於是剃鬚人。受王教已。而於後時。沐浴王頭。見生白髮。

見已。啟曰。

天王。當知天使已至。頭生白髮。

彼轉輪王。復告剃鬚人。

汝持金鑷。徐拔白髮。著吾手中。

時剃鬚人。聞王教已。即以金鑷。徐拔白髮。著王手中。

阿難。彼轉輪王。手捧白髮。而說頌曰。

我頭生白髮。
壽命轉衰減。
天使已來至。
我今學道時。

阿難。彼轉輪王。見白髮已。告太子曰。

太子。當知天使已至。頭生白髮。

太子。我已得人間欲。今當復求。天上之欲。

太子。我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於汝。汝當如法治化。莫以非法。無令國中。有諸惡業。非梵行人。

太子。汝後若見。天使已至。頭生白髮者。汝亦當復。以此國政。授汝太子。善教勅之。授太子國已。汝亦當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太子。我今為汝。轉此相繼之法。汝亦當復。轉此相繼之法。莫令人民。墮在極邊。

太子。云何我今。為汝轉此。相繼之法。汝亦當復。轉此相繼之法。莫令人民。墮在極邊。

太子。若此國中。傳授法絕。不復續者。是名人民。墮在極邊。

太子。以是之故。我今為汝轉。

太子。我已為汝。轉此相繼之法。汝亦當復。轉此相繼之法。莫令人民。墮在極邊。

阿難。彼轉輪王。以此國政。付授太子。善教勅已。便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大天㮈林中。

阿難。是為從子至子。從孫至孫。從族至族。從見至見。展轉八萬四千轉輪王。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大天㮈林中。

彼最後王。名曰尼彌。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為太子。后妃婇女。及諸臣民。沙門梵志。乃至蜫蟲。奉持法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諸窮乏。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給使。明燈。

彼時三十三天。集坐善法講堂。咨嗟稱歎。尼彌王曰。

諸賢。鞞陀提人。有大善利。有大功德。

所以者何。彼最後王。名曰尼彌。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為太子。后妃婇女。及諸臣民。沙門梵志。乃至蜫蟲。奉持法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諸窮乏。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給使。明燈。

時天帝釋。亦在眾中。

於是天帝釋。告三十三天曰。

諸賢。汝等欲得。即在此見。尼彌王耶。

三十三天白曰。

拘翼。我等欲得。即在此見。彼尼彌王。

爾時帝釋。猶如力士。屈申臂頃。於三十三天。上忽沒不現。已來至此。尼彌王殿。

於是尼彌王。見天帝釋。

見已。問曰。

汝為是誰。

帝釋答曰。

大王。聞有天帝釋耶。

答曰。

聞有帝釋。

告曰。

我即是也。大王有大善利。有大功德。

所以者何。三十三天。為汝集坐。善法講堂。咨嗟稱歎曰。

諸賢。鞞陀提人。有大善利。有大功德。

所以者何。彼最後王。名曰尼彌。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為太子。后妃婇女。及諸臣民。沙門梵志。乃至蜫蟲。奉持法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諸窮乏。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給使。明燈。

大王。欲見三十三天耶。

答曰。

欲見。

帝釋復告。尼彌王曰。

我還天上。當勅嚴駕。千象車來。大王乘車。娛樂遊戲。昇於天上。

時尼彌王。為天帝釋。默然而受。

於是帝釋。知尼彌王。默然受已。猶如力士。屈申臂頃。於尼彌王殿。忽沒不現。已還至彼。三十三天。

帝釋到已。告御者曰。

汝速嚴駕千象車。往迎尼彌王。

到已。白曰。

大王。當知天帝釋。遣此千象車。來迎於大王。可乘此車。娛樂遊戲。昇於天上。

王乘車已。復白王曰。

王欲令我。從何道送。為從惡受。惡報道。為從妙受。妙報道耶。

於是御者。受帝釋教已。即便嚴駕千象車。往至尼彌王所。

到已。白曰。

大王。當知帝釋。遣此千象車。來迎於大王。可乘此車。娛樂遊戲。昇於天上。

時尼彌王。昇彼車已。御者復白王。

欲令我從何道送。為從惡受。惡報道。為從妙受。妙報道耶。

時尼彌王。告御者曰。

汝於兩道。中間送我。惡受惡報。妙受妙報。

於是御者。便於兩道。中間送王。惡受惡報。妙受妙報。於是三十三天。遙見尼彌王來。

見已。稱善。

善來。大王。善來。大王。可與三十三天。共住娛樂。

時尼彌王。為三十三天。而說頌曰。

猶如假借乘。
一時暫求車。
此處亦復然。
謂為他所有。

我還彌薩羅。
當作無量善。
因是生天上。
作福為資粮。

阿難。昔大天王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是念。當知即是我也。

阿難。我昔從子至子。從孫至孫。從族至族。從我展轉。八萬四千轉輪王。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彌薩羅。大天㮈林中。

阿難。我爾時。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

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阿難。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得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阿難。我今為汝。轉相繼法。汝亦當復轉相繼法。莫令佛種斷。

阿難。云何我今為汝。轉相繼法。汝亦當復。轉相繼法。莫令佛種斷。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

阿難。是謂我今為汝。轉相繼法。汝亦當復。轉相繼法。莫令佛種斷。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天㮈林經第三竟。

大善見王經第四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尸城。住惒跋單。力士。娑羅林中。

爾時世尊。最後欲取。般涅槃時。告曰。

阿難。汝往至。雙娑羅樹間。可為如來。北首敷床。如來中夜。當般涅槃。

尊者阿難。受如來教。即詣雙樹。於雙樹間。而為如來。北首敷床。

敷床已訖。還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已為如來。於雙樹間。北首敷床。唯願世尊。自當知時。

於是世尊。將尊者阿難。至雙樹間。四疊鬱多羅僧。以敷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脇而臥。足足相累。最後欲取般涅槃。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更有餘大城。

一名。瞻波。二名。舍衛。三名。鞞舍離。四名。王舍城。五名。波羅㮈。六名。加維羅衛。

世尊不於彼。般涅槃。何故正在。此小土城。諸城之中。此最為下。

是時。世尊告曰。

阿難。汝莫說此。為小土城。諸城之中。此最為下。

所以者何。乃過去時。此拘尸城。名拘尸王城。極大豐樂。多有人民。

阿難。拘尸王城。長十二由延。廣七由延。

阿難。造立樓櫓。高如一人。或二。三。四。至高七人。

阿難。拘尸王城。於外周匝。有壍七重。其壍則以。四寶塼壘。金銀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種寶沙。金銀琉璃。及水精。

阿難。拘尸王城。周匝外有。垣墻七重。其墻亦以。四寶塼壘。金銀琉璃。及水精。

阿難。拘尸王城。周匝七重。行四寶多羅樹。金銀琉璃。及水精。金多羅樹。銀葉華實。銀多羅樹。金葉華實。琉璃多羅樹。水精葉華實。水精多羅樹。琉璃葉華實。

阿難。彼多羅樹間。作種種華池。青蓮華池。紅蓮。赤蓮。白蓮華池。

阿難。其華池岸。四寶塼壘。金銀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種寶沙。金銀琉璃。及水精。

阿難。彼池中有。四寶梯陛。金銀琉璃。及水精。金陛銀蹬。銀陛金蹬。琉璃陛。水精蹬。水精陛。琉璃蹬。

阿難。彼池周匝。有四寶鉤欄。金銀琉璃。及水精。金欄銀鉤。銀欄金鉤。琉璃欄。水精鉤。水精欄。琉璃鉤。

阿難。彼池覆以羅網。鈴懸其間。彼鈴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金鈴銀舌。銀鈴金舌。琉璃鈴。水精舌。水精鈴。琉璃舌。

阿難。於彼池中。殖種種水華。青蓮華。紅蓮。赤蓮。白蓮華。常水常華。無守視者。通一切人。

阿難。於彼池岸。殖種種陸華。修摩那華。婆師華。瞻蔔華。修揵提華。摩頭揵提華。阿提牟哆華。波羅頭華。

阿難。其華池岸。有眾多女。身體光澤。曒潔明淨。美色過人。少不及天。姿容端正。覩者歡悅。眾寶瓔珞。嚴飾具足。彼行惠施。隨其所須。飲食。衣被。車乘。屋舍。床褥。氍氀。給使。明燈。悉以與之。

阿難。其多羅樹葉。風吹之時。有極上妙。音樂之聲。猶五種妓。工師作樂。極妙上好。諧和之音。

阿難。其多羅樹葉。風吹之時。亦復如是。

阿難。拘尸城中。設有弊惡。極下之人。其有欲得。五種妓樂者。即共往至。多羅樹間。皆得自恣。極意娛樂。

阿難。拘尸王城。常有十二種聲。未曾斷絕。象聲。馬聲。車聲。步聲。吹螺聲。鼓聲。薄洛鼓聲。伎鼓聲。歌聲。舞聲。飲食聲。惠施聲。

阿難。拘尸城中有王。名大善見。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云何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如前所說七寶。四種人如意之德。

阿難。於是。拘尸王城。梵志居士。多取珠寶。鉗婆羅寶。載詣大善見王。白曰。

天王。此多珠寶。鉗婆羅寶。天王當為。見慈愍故。願埀納受。

大善見王。告梵志。居士曰。

卿等送獻。我所不須。吾亦自有。

阿難。復有八萬四千。諸小國王。詣大善見王。白曰。

天王。我等欲為天王。作殿。

大善見王。告諸小王。

卿等欲為我。作正殿。我所不須。自有正殿。

八萬四千。諸小國王。皆叉手向。再三白曰。

天王。我等欲為天王。作殿。我等欲為天王。作殿。

於是大善見王。為八萬四千。諸小王故。默然而聽。

爾時八萬四千。諸小國王。知大善見王。默然聽已。拜謁辭退。繞三匝而去。各還本國。以八萬四千車。載金自重。并及其錢。作以不作。復以一一。珠寶之柱。載往拘尸城。去城不遠。作大正殿。

阿難。彼大正殿。長一由延。廣一由延。

阿難。彼大正殿。四寶塼壘。金銀琉璃。及水精。

阿難。彼大正殿。四寶梯陛。金銀琉璃。及水精。金陛銀蹬。銀陛金蹬。琉璃陛。水精蹬。水精陛。琉璃蹬。

阿難。大正殿中。有八萬四千柱。以四寶作。金銀琉璃。及水精。金柱銀櫨磉。銀柱金櫨磉。琉璃柱。水精櫨磉。水精柱。琉璃櫨磉。

阿難。大正殿內。立八萬四千樓。以四寶作。金銀琉璃。及水精。金樓銀覆。銀樓金覆。琉璃樓。水精覆。水精樓。琉璃覆。

阿難。大正殿中。設八萬四千御座。亦四寶作。金銀琉璃。及水精。金樓。設銀御座。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如是銀樓。設金御座。琉璃樓。設水精御座。水精樓。設琉璃御座。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

阿難。彼大正殿。周匝繞有。四寶鈎欄。金銀琉璃。及水精。金欄銀鉤。銀欄金鉤。琉璃欄。水精鉤。水精欄。琉璃鉤。

阿難。彼大正殿。覆以羅網。鈴懸其間。彼鈴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金鈴銀舌。銀鈴金舌。琉璃鈴。水精舌。水精鈴。琉璃舌。

阿難。彼大正殿。具足成已。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去殿不遠。作大華池。

阿難。彼大華池。長一由延。廣一由延。

阿難。彼大華池。四寶塼壘。金銀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種寶沙。金銀琉璃。及水精。

阿難。彼大華池。有四寶梯陛。金銀琉璃。及水精。金陛銀蹬。銀陛金蹬。琉璃陛。水精蹬。水精陛。琉璃蹬。

阿難。彼大華池。周匝繞有。四寶鉤欄。金銀琉璃。及水精。金欄銀鉤。銀欄金鉤。琉璃欄。水精鉤。水精欄。琉璃鉤。

阿難。彼大華池。覆以羅網。鈴懸其間。彼鈴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金鈴銀舌。銀鈴金舌。琉璃鈴。水精舌。水精鈴。琉璃舌。

阿難。彼大華池。其中則有。種種水華。青蓮華。紅蓮。赤蓮。白蓮華。常水常華。有守視者。不通一切人。

阿難。彼大華池。其岸則有。種種陸華。修摩那華。婆師華。瞻蔔華。修揵提華。摩頭揵提華。阿提牟哆華。波羅賴華。

阿難。如是大殿。及大華池。具足成已。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去殿不遠。作多羅園。

阿難。彼多羅園。長一由延。廣一由延。

阿難。多羅園中。殖八萬四千多羅樹。則以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金多羅樹。銀葉華實。銀多羅樹。金葉華實。琉璃多羅樹。水精葉華實。水精多羅樹。琉璃葉華實。

阿難。彼多羅園。周匝有四寶鉤欄。金銀琉璃。及水精。金欄銀鉤。銀欄金鉤。琉璃欄。水精鉤。水精欄。琉璃鉤。

阿難。彼多羅園。覆以羅網。鈴懸其間。彼鈴四寶。金銀琉璃。及水精。金鈴銀舌。銀鈴金舌。琉璃鈴。水精舌。水精鈴。琉璃舌。

阿難。如是大殿華池。及多羅園。具足成已。八萬四千。諸小國王。即共往詣。大善見王。白曰。

天王。當知大殿華池。及多羅園。悉具足成。唯願天王。隨意所欲。

阿難。爾時大善見王。便作是念。

我不應先。昇此大殿。若有上尊。沙門梵志。依此拘尸王城住者。我寧可請一切來集。坐此大殿。施設上味。極美餚饌。種種豐饒。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飽滿。食竟收器。行澡水訖。發遣令還。

阿難。大善見王。作是念已。即請上尊。沙門梵志。依彼拘尸王城住者。一切來集。昇大正殿。都集坐已。自行澡水。便以上味。極美餚饌。種種豐饒。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飽滿。食竟收器。行澡水訖。受咒願已。發遣令還。

阿難。大善見王。復作是念。

今我不應。大正殿中。而行於欲。我寧可獨。將一侍人。昇大殿住。

阿難。大善見王。則於後時。將一侍人。昇大正殿。便入金樓。坐銀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

從金樓出。次入銀樓。坐金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

從銀樓出。入琉璃樓。坐水精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

從琉璃樓出。入水精樓。坐琉璃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

阿難。爾時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並久不見。大善見王。各懷飢虛。渴仰欲見。

於是。八萬四千夫人。共詣女寶。白曰。

天后。當知我等。並久不覲天王。

天后。我等今欲。共見天王。

女寶聞已。告主兵臣。

汝今當知。我等並久。不覲天王。今欲往見。

主兵臣聞。即送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至大正殿。八萬四千象。八萬四千馬。八萬四千車。八萬四千步。八萬四千小王。亦共侍送。至大正殿。當去之時。其聲高大。音響震動。大善見王。聞其聲高大。音響震動。

聞已。即問傍侍者曰。

是誰聲高大。音響震動。

侍者白曰。

天王。是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今悉共來。詣大正殿。八萬四千象。八萬四千馬。八萬四千車。八萬四千步。八萬四千小王。亦復共來。詣大正殿。是故其聲高大。音響震動。

大善見王聞已。告侍者曰。

汝速下殿。可於露地。疾敷金床。訖還白我。

侍者受教。即從殿下。則於露地。疾敷金床訖。還白曰。

已為。天王。則於露地。敷金床訖。隨天王意。

阿難。大善見王。即共侍者。從殿來下。昇金床上。結跏趺坐。

阿難。彼時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皆悉共前。詣大善見王。

阿難。大善見王。遙見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見已。則便閉塞諸根。

於是。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見王閉塞諸根已。便作是念。

天王今必。不用我等。

所以者何。天王適見我等。便閉塞諸根。

阿難。於是女寶。則前往詣。大善見王。

到已。白曰。

天王。當知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盡是天王所有。唯願天王。常念我等。乃至命終。八萬四千象。八萬四千馬。八萬四千車。八萬四千步。八萬四千小王。盡是天王所有。唯願天王。常念我等。乃至命終。

彼時大善見王。聞斯語已。告女寶曰。

妹。汝等長夜。教我為惡。不令行慈。

妹。汝等從今已後。當教我行慈。莫令為惡。

阿難。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卻住一面。涕零悲泣。而作此語。

我等非是。天王之妹。而今天王。稱我等為妹。

阿難。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各各以衣。抆拭其淚。復前往詣。大善見王。

到已。白曰。

天王。我等云何。教天王行慈。不為惡耶。

大善見王答曰。

諸妹。汝等為我。應如是說。

天王知不。人命短促。當就後世。應修梵行。生無不終。

天王。當知彼法必來。非可愛念。亦不可喜。壞一切世。名曰為死。是以天王。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有念有欲者。唯願天王。悉斷。捨離。至終莫念。於八萬四千象。八萬四千馬。八萬四千車。八萬四千步。八萬四千小王。天王有欲有念者。唯願天王。悉斷。捨離。至終莫念。

諸妹。汝等如是。教我行慈。不令為惡。

阿難。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白曰。

天王。我等從今已後。當教天王行慈。不令為惡。

天王。人命短促。當就後世。彼法必來。非可愛念。亦不可憙。壞一切世。名曰為死。是以天王。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有念有欲者。唯願天王。悉斷。捨離。至終莫念。於八萬四千象。八萬四千馬。八萬四千車。八萬四千步。八萬四千小王。天王有欲有念者。唯願天王。悉斷。捨離。至終莫念。

阿難。大善見王。為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發遣令還。

阿難。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知大善見王發遣已。各拜辭還。

阿難。彼八萬四千夫人。及女寶。還去不久。大善見王。即共侍者。還昇大殿。則入金樓。坐銀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作是觀。

我是最後邊。念欲。念恚。念害。鬪諍。相憎。諛諂。虛偽。欺誑。妄言。無量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邊。

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從金樓出。次入銀樓。坐金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作是觀。

我是最後邊。念欲。念恚。念害。鬪諍。相憎。諛諂。虛偽。欺誑。妄言。無量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邊。

心與悲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從銀樓出。入琉璃樓。坐水精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作是觀。

我是最後邊。念欲。念恚。念害。鬪諍。相憎。諛諂。虛偽。欺誑。妄言。無量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邊。

心與喜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從琉璃樓出。入水精樓。坐瑠璃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

坐已。作是觀。

我是最後邊。念欲。念恚。念害。鬪諍。相憎。諛諂。虛偽。欺誑。妄言。無量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邊。

心與捨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阿難。大善見王。於最後時。生微微死痛。猶如居士。或居士子。食極妙食。生小微煩。

阿難。大善見王。於最後時。生微微死痛。亦復如是。

阿難。爾時大善見王。修習四梵室。捨念欲已。乘是命終。生梵天中。

阿難。在昔異時。大善見王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即是我也。

阿難。我於爾時。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

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阿難。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

我今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得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阿難。從拘尸城。從惒跋單。力士。娑羅林。從尼連然河。從求求河。從天冠寺。從為我敷床處。我於其中間。七反捨身。於中六反。為轉輪王。今第七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阿難。我不復見世中。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天至人。更復捨身者。是處不然。

阿難。我今。最後生。最後有。最後身。最後形。得最後我。我說是苦邊。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善見王經第四竟。

中阿含經卷第十四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