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業相應品第二
鹽喻惒破度。
羅云思伽藍。
伽彌尼師子。
尼乾波羅牢。
鹽喻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
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
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少水。鹹叵飲耶。
答曰。
如是。世尊。
所以者何。鹽多水少。是故能令。鹹不可飲。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恒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
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恒水。鹹叵飲耶。
答曰。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鹹叵飲。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猶如有人。奪取他羊。
云何有人。奪取他羊。謂奪羊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勢。彼羊主者。貧賤無力。
彼以無力故。便種種承望。叉手求索。而作是說。
尊者。可見還羊。若見與直。
是謂有人。奪取他羊。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猶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
云何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謂竊羊者。貧賤無勢。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力。以有力故。收縛竊者。還奪取羊。
是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猶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
云何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謂負債人。貧無力勢。彼貧無力故。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是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猶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云何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謂負債人。產業無量。極有勢力。彼以是故。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是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鹽喻經第一竟。
惒破經第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迦維羅衛。在尼拘類園。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與比丘眾俱。於中食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是時尼乾。有一弟子。釋種。名曰惒破。中後彷徉。至尊者大目乾連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問如此事。
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曰。
大目乾連。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大目乾連。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後時世尊。靜處宴坐。以淨天耳。出過於人。聞尊者大目乾連。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如是。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
世尊坐已。問曰。
目乾連。向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何事。復以何事。集坐講堂。
尊者大目乾連白曰。
世尊。我今日。與比丘眾俱。於中食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此尼乾弟子。釋惒破。中後彷徉。來至我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我問如是。
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尼乾弟子。釋惒破。即答我言。
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大目乾連。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向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如是。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於是世尊。語尼乾弟子。釋惒破曰。
若我所說是者。汝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不是。汝有所疑。便可問我。
沙門瞿曇。此有何事。此有何義。
隨我所說。汝若能受者。我可與汝。共論此事。
惒破答曰。
沙門瞿曇。若所說是。我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不是。我若有疑。當問瞿曇。
瞿曇。此有何事。此有何義。
隨沙門瞿曇所說。我則受持。沙門瞿曇。但當與我。共論此事。
世尊問曰。
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生不善身行。漏。煩熱。憂慼。彼於後時。不善身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也。身生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無明行。漏。煩熱。憂慼。彼於後時。不善。無明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
云何。惒破。如是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曰。
瞿曇。若有比丘。如是身口意護。我不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歎曰。
善哉。惒破。云何。惒破。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
猶如。惒破。因樹有影。若使有人。持利斧來。斫彼樹根。段段斬截。破為十分。或為百分。火燒成灰。或大風吹。或著水中。
於。惒破。意云何。影因樹有。彼影從是。已絕其因。滅不生耶。
惒破答曰。
如是。瞿曇。
惒破。當知比丘。亦復如是。無明已盡。明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便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
惒破。比丘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得此六善住處。
惒破白曰。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
瞿曇。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得此六善住處。
於是惒破。白世尊曰。
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瞿曇。猶明目人。覆者仰之。覆者發之。迷者示道。暗中施明。若有眼者。便見於色。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為我。無量方便。說法現義。隨其諸道。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猶如有人。養不良馬。望得其利。徒自疲勞。而不獲利。
世尊。我亦如是。彼愚癡尼乾。不善曉了。不能解知。不識良田。而不自審。長夜奉敬。供養禮事。望得其利。唐苦無益。
世尊。我今再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我本無知。於愚癡尼乾。有信有敬。從今日斷。
所以者何。欺誑我故。
世尊。我今三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釋惒破。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惒破經第二竟。
度經第三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三度處。異姓。異名。異宗。異說。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然不獲利。云何為三。
或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
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
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者。我便往彼。
到已。即問。
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耶。
彼答言。
爾。
我復語彼。
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諸賢。若一切。皆因宿命造。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者。我便往彼。
到已。即問。
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耶。
彼答言。
爾。
我復語彼。
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諸賢。若一切。皆因尊祐造。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者。我便往彼。
到已。即問。
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耶。
彼答言。
爾。
我復語彼。
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諸賢。若一切。皆無因無緣。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謂有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復有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云何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是謂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
比丘。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
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真。
云何知苦習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是謂知苦習如真。
云何知苦滅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斷無餘。捨。吐。盡。無欲。滅。止。沒。是謂知苦滅如真。
云何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是謂知苦滅道如真。
比丘。當知苦如真。當斷苦習。當苦滅作證。當修苦滅道。
若比丘。知苦如真。斷苦習。苦滅作證。修苦滅道者。是謂比丘。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度經第三竟。
羅云經第四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尊者羅云。亦遊王舍城。溫泉林中。於是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至溫泉林。羅云住處。尊者羅云。遙見佛來。即便往迎。取佛衣鉢。為敷坐具。汲水洗足。佛洗足已。坐羅云座。
於是世尊。即取水器。瀉留少水已。問曰。
羅云。汝今見我。取此水器。瀉留少水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少。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少水器。盡瀉棄已。問曰。
羅云。汝復見我。取少水器。盡瀉棄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盡棄。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空水器。覆著地已。問曰。
羅云。汝復見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覆。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戱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覆水器。發令仰已。問曰。
羅云。汝復見我。取覆水器。發令仰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仰。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不慚不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羅云。猶如王有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一切皆用。唯護於鼻。
象師見已。便作是念。
此王大象。猶故惜命。
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一切皆用。唯護於鼻。
羅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
象師見已。便作是念。
此王大象。不復惜命。
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
羅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
羅云。我說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無惡不作。
如是。羅云。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我說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人犯一法。
謂妄言是。
不畏後世。
無惡不作。
寧噉鐵丸。
其熱如火。
不以犯戒。
受世信施。
若畏於苦。
不愛念者。
於隱顯處。
莫作惡業。
若不善業。
已作今作。
終不得脫。
亦無避處。
佛說頌已。復問羅云。
於意云何。人用鏡為。
尊者羅云答曰。
世尊。欲觀其面。見淨不淨。
如是。羅云。若汝將作身業。即觀彼身業。
我將作身業。彼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彼。將作身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彼。將作身業。
羅云。若汝現作身業。即觀此身業。
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此。現作身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此。現作身業。
羅云。若汝已作身業。即觀彼身業。
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為淨。為不淨。為自。或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詣善知識。梵行人所。彼已作身業。至心發露。應悔過說。慎莫覆藏。更善持護。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晝夜歡喜。住正念正智。口業亦復如是。
羅云。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即觀彼意業。
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彼。過去意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彼。過去意業。
羅云。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即觀彼意業。
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彼。未來意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彼。未來意業。
羅云。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即觀此意業。
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此。現在意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此。現在意業。
羅云。若有過去沙門。梵志。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
羅云。若有未來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
羅云。若有現在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
羅云。汝當如是學。我亦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
於是世尊。復說頌曰。
身業口業。
意業羅云。
善不善法。
汝應常觀。
知已妄言。
羅云莫說。
禿從他活。
何可妄言。
覆沙門法。
空無真實。
謂說妄言。
不護其口。
故不妄言。
正覺之子。
是沙門法。
羅云當學。
方方豐樂。
安隱無怖。
羅云至彼。
莫為害他。
佛說如是。尊者羅云。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羅云經第四竟。
思經第五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於中。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口有四業。意有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殺生。極惡飲血。其欲傷害。不慈眾生。乃至蜫蟲。
二曰。不與取。著他財物。以偷意取。
三曰。邪婬。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姉妹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假。賃至華鬘。親犯如此女。
是謂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妄言。彼或在眾。或在眷屬。或在王家。若呼彼問。汝知便說。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為己為他。或為財物。知已妄言。
二曰。兩舌。欲離別他。聞此語彼。欲破壞此。聞彼語此。欲破壞彼。合者欲離。離者復離。而作群黨。樂於群黨。稱說群黨。
三曰。麤言。彼若有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說如是言。
四曰。綺語。彼非時說。不真實說。無義說。非法說。不止息說。又復稱歎。不止息事。違背於時。而不善教。亦不善訶。
是謂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貪伺。見他財物。諸生活具。常伺求望。欲令我得。
二曰。嫉恚。意懷憎嫉。而作是念。
彼眾生者。應殺。應縛。應收。應免。應逐擯出。
其欲令彼。受無量苦。
三曰。邪見。所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齋。無有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是謂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
彼多聞聖弟子。如是具足。精進戒德。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
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慈心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慈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
比丘應作是念。
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
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捨心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捨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捨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
比丘應作是念。
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捨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思經第五竟。
伽藍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俱。至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惒林中。
爾時羇舍子。伽藍人。聞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出家學道。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俱。來至此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惒林中。
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
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若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尊重禮拜。供養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應共。往見沙門瞿曇。禮事供養。
羇舍子。伽藍人聞已。各與等類。眷屬相隨。從羇舍子出。北行。至尸攝惒林。欲見世尊。禮事供養。
往詣佛已。彼伽藍人。或稽首佛足。卻坐一面。或問訊佛。卻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卻坐一面。或遙見佛已。默然而坐。
彼時伽藍人。各坐已定。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
時伽藍人。佛為說法。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各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世尊曰。
瞿曇。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但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
瞿曇。復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亦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
瞿曇。我等聞已。便生疑惑。
此沙門梵志。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世尊告曰。
伽藍。汝等莫生疑惑。
所以者何。因有疑惑。便生猶豫。
伽藍。汝等自無淨智。為有後世。為無後世。
伽藍。汝等亦無淨智。所作有罪。所作無罪。
伽藍。當知諸業有三。因習本有。云何為三。
伽藍。謂貪是諸業。因習本有。
伽藍。恚及癡是諸業。因習本有。
伽藍。貪者。為貪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
伽藍。恚者。為恚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
伽藍。癡者。為癡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之乃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悋。不望其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非梵行。斷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貪伺。斷貪伺。心不懷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恚斷恚。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虫。彼於嫉恚。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邪見。斷邪見。行於正見。而不顛倒。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於邪見。淨除其心。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便得四安隱住處。
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
復次。伽藍。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如是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
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
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
伽藍。白世尊曰。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得四安隱住處。
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至天上。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
復次。瞿曇。若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
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
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
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世尊。我等盡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等。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一切伽藍人。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伽藍經第六竟。
伽彌尼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那難陀園。在墻村捺林。
爾時阿私羅天有子。名伽彌尼。色像巍巍。光耀煒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阿私羅天子。伽彌尼。白曰。
世尊。梵志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於天上。
世尊為法主。唯願世尊。使眾生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
世尊告曰。
伽彌尼。我今問汝。隨所解答。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
汝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耶。
伽彌尼答曰。
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
善哉。伽彌尼。
所以者何。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上者。是處不然。
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
願石浮出。
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
伽彌尼答曰。
不也。世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者。是處不然。
所以者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
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
汝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當至惡處。生地獄中。
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
伽彌尼答曰。
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
善哉。伽彌尼。
所以者何。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生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
所以者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
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沈下。酥油浮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妾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為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
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云何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
伽彌尼。是謂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佛說如是。伽彌尼。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伽彌尼經第七竟。
中阿含經卷第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業相應品第二
鹽喻惒破度。
羅云思伽藍。
伽彌尼師子。
尼乾波羅牢。
鹽喻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
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
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少水。鹹叵飲耶。
答曰。
如是。世尊。
所以者何。鹽多水少。是故能令。鹹不可飲。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恒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
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恒水。鹹叵飲耶。
答曰。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鹹叵飲。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猶如有人。奪取他羊。
云何有人。奪取他羊。謂奪羊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勢。彼羊主者。貧賤無力。
彼以無力故。便種種承望。叉手求索。而作是說。
尊者。可見還羊。若見與直。
是謂有人。奪取他羊。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猶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
云何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謂竊羊者。貧賤無勢。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力。以有力故。收縛竊者。還奪取羊。
是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猶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
云何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謂負債人。貧無力勢。彼貧無力故。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是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猶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云何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謂負債人。產業無量。極有勢力。彼以是故。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是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鹽喻經第一竟。
惒破經第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迦維羅衛。在尼拘類園。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與比丘眾俱。於中食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是時尼乾。有一弟子。釋種。名曰惒破。中後彷徉。至尊者大目乾連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問如此事。
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曰。
大目乾連。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大目乾連。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後時世尊。靜處宴坐。以淨天耳。出過於人。聞尊者大目乾連。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如是。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
世尊坐已。問曰。
目乾連。向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何事。復以何事。集坐講堂。
尊者大目乾連白曰。
世尊。我今日。與比丘眾俱。於中食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此尼乾弟子。釋惒破。中後彷徉。來至我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我問如是。
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尼乾弟子。釋惒破。即答我言。
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大目乾連。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向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如是。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於是世尊。語尼乾弟子。釋惒破曰。
若我所說是者。汝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不是。汝有所疑。便可問我。
沙門瞿曇。此有何事。此有何義。
隨我所說。汝若能受者。我可與汝。共論此事。
惒破答曰。
沙門瞿曇。若所說是。我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不是。我若有疑。當問瞿曇。
瞿曇。此有何事。此有何義。
隨沙門瞿曇所說。我則受持。沙門瞿曇。但當與我。共論此事。
世尊問曰。
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生不善身行。漏。煩熱。憂慼。彼於後時。不善身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也。身生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無明行。漏。煩熱。憂慼。彼於後時。不善。無明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
云何。惒破。如是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曰。
瞿曇。若有比丘。如是身口意護。我不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歎曰。
善哉。惒破。云何。惒破。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
猶如。惒破。因樹有影。若使有人。持利斧來。斫彼樹根。段段斬截。破為十分。或為百分。火燒成灰。或大風吹。或著水中。
於。惒破。意云何。影因樹有。彼影從是。已絕其因。滅不生耶。
惒破答曰。
如是。瞿曇。
惒破。當知比丘。亦復如是。無明已盡。明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便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
惒破。比丘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得此六善住處。
惒破白曰。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
瞿曇。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
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六善住處。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得此六善住處。
於是惒破。白世尊曰。
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瞿曇。猶明目人。覆者仰之。覆者發之。迷者示道。暗中施明。若有眼者。便見於色。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為我。無量方便。說法現義。隨其諸道。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猶如有人。養不良馬。望得其利。徒自疲勞。而不獲利。
世尊。我亦如是。彼愚癡尼乾。不善曉了。不能解知。不識良田。而不自審。長夜奉敬。供養禮事。望得其利。唐苦無益。
世尊。我今再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我本無知。於愚癡尼乾。有信有敬。從今日斷。
所以者何。欺誑我故。
世尊。我今三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釋惒破。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惒破經第二竟。
度經第三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三度處。異姓。異名。異宗。異說。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然不獲利。云何為三。
或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
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
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者。我便往彼。
到已。即問。
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耶。
彼答言。
爾。
我復語彼。
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諸賢。若一切。皆因宿命造。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者。我便往彼。
到已。即問。
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耶。
彼答言。
爾。
我復語彼。
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
諸賢。若一切。皆因尊祐造。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者。我便往彼。
到已。即問。
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耶。
彼答言。
爾。
我復語彼。
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
諸賢。若一切。皆無因無緣。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謂有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復有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云何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是謂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
比丘。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
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真。
云何知苦習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是謂知苦習如真。
云何知苦滅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斷無餘。捨。吐。盡。無欲。滅。止。沒。是謂知苦滅如真。
云何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是謂知苦滅道如真。
比丘。當知苦如真。當斷苦習。當苦滅作證。當修苦滅道。
若比丘。知苦如真。斷苦習。苦滅作證。修苦滅道者。是謂比丘。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度經第三竟。
羅云經第四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尊者羅云。亦遊王舍城。溫泉林中。於是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至溫泉林。羅云住處。尊者羅云。遙見佛來。即便往迎。取佛衣鉢。為敷坐具。汲水洗足。佛洗足已。坐羅云座。
於是世尊。即取水器。瀉留少水已。問曰。
羅云。汝今見我。取此水器。瀉留少水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少。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少水器。盡瀉棄已。問曰。
羅云。汝復見我。取少水器。盡瀉棄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盡棄。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空水器。覆著地已。問曰。
羅云。汝復見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覆。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戱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覆水器。發令仰已。問曰。
羅云。汝復見我。取覆水器。發令仰耶。
羅云答曰。
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
我說彼道仰。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不慚不愧。
羅云。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羅云。猶如王有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一切皆用。唯護於鼻。
象師見已。便作是念。
此王大象。猶故惜命。
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一切皆用。唯護於鼻。
羅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
象師見已。便作是念。
此王大象。不復惜命。
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
羅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
羅云。我說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無惡不作。
如是。羅云。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
羅云。我說彼。亦無惡不作。
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人犯一法。
謂妄言是。
不畏後世。
無惡不作。
寧噉鐵丸。
其熱如火。
不以犯戒。
受世信施。
若畏於苦。
不愛念者。
於隱顯處。
莫作惡業。
若不善業。
已作今作。
終不得脫。
亦無避處。
佛說頌已。復問羅云。
於意云何。人用鏡為。
尊者羅云答曰。
世尊。欲觀其面。見淨不淨。
如是。羅云。若汝將作身業。即觀彼身業。
我將作身業。彼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彼。將作身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彼。將作身業。
羅云。若汝現作身業。即觀此身業。
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此。現作身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此。現作身業。
羅云。若汝已作身業。即觀彼身業。
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為淨。為不淨。為自。或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詣善知識。梵行人所。彼已作身業。至心發露。應悔過說。慎莫覆藏。更善持護。
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晝夜歡喜。住正念正智。口業亦復如是。
羅云。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即觀彼意業。
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彼。過去意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彼。過去意業。
羅云。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即觀彼意業。
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彼。未來意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彼。未來意業。
羅云。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即觀此意業。
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羅云。汝當捨此。現在意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此。現在意業。
羅云。若有過去沙門。梵志。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
羅云。若有未來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
羅云。若有現在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
羅云。汝當如是學。我亦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
於是世尊。復說頌曰。
身業口業。
意業羅云。
善不善法。
汝應常觀。
知已妄言。
羅云莫說。
禿從他活。
何可妄言。
覆沙門法。
空無真實。
謂說妄言。
不護其口。
故不妄言。
正覺之子。
是沙門法。
羅云當學。
方方豐樂。
安隱無怖。
羅云至彼。
莫為害他。
佛說如是。尊者羅云。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羅云經第四竟。
思經第五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於中。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口有四業。意有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殺生。極惡飲血。其欲傷害。不慈眾生。乃至蜫蟲。
二曰。不與取。著他財物。以偷意取。
三曰。邪婬。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姉妹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假。賃至華鬘。親犯如此女。
是謂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妄言。彼或在眾。或在眷屬。或在王家。若呼彼問。汝知便說。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為己為他。或為財物。知已妄言。
二曰。兩舌。欲離別他。聞此語彼。欲破壞此。聞彼語此。欲破壞彼。合者欲離。離者復離。而作群黨。樂於群黨。稱說群黨。
三曰。麤言。彼若有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說如是言。
四曰。綺語。彼非時說。不真實說。無義說。非法說。不止息說。又復稱歎。不止息事。違背於時。而不善教。亦不善訶。
是謂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貪伺。見他財物。諸生活具。常伺求望。欲令我得。
二曰。嫉恚。意懷憎嫉。而作是念。
彼眾生者。應殺。應縛。應收。應免。應逐擯出。
其欲令彼。受無量苦。
三曰。邪見。所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齋。無有咒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是謂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
彼多聞聖弟子。如是具足。精進戒德。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
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慈心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慈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
比丘應作是念。
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
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捨心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捨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捨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
比丘應作是念。
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
若有如是。行捨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思經第五竟。
伽藍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俱。至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惒林中。
爾時羇舍子。伽藍人。聞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出家學道。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俱。來至此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惒林中。
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
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若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尊重禮拜。供養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應共。往見沙門瞿曇。禮事供養。
羇舍子。伽藍人聞已。各與等類。眷屬相隨。從羇舍子出。北行。至尸攝惒林。欲見世尊。禮事供養。
往詣佛已。彼伽藍人。或稽首佛足。卻坐一面。或問訊佛。卻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卻坐一面。或遙見佛已。默然而坐。
彼時伽藍人。各坐已定。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
時伽藍人。佛為說法。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各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世尊曰。
瞿曇。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但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
瞿曇。復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亦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
瞿曇。我等聞已。便生疑惑。
此沙門梵志。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世尊告曰。
伽藍。汝等莫生疑惑。
所以者何。因有疑惑。便生猶豫。
伽藍。汝等自無淨智。為有後世。為無後世。
伽藍。汝等亦無淨智。所作有罪。所作無罪。
伽藍。當知諸業有三。因習本有。云何為三。
伽藍。謂貪是諸業。因習本有。
伽藍。恚及癡是諸業。因習本有。
伽藍。貪者。為貪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
伽藍。恚者。為恚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
伽藍。癡者。為癡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之乃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悋。不望其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非梵行。斷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貪伺。斷貪伺。心不懷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恚斷恚。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虫。彼於嫉恚。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邪見。斷邪見。行於正見。而不顛倒。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於邪見。淨除其心。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便得四安隱住處。
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
復次。伽藍。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如是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
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
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
伽藍。白世尊曰。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得四安隱住處。
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至天上。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
復次。瞿曇。若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
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
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
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
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世尊。我等盡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等。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一切伽藍人。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伽藍經第六竟。
伽彌尼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那難陀園。在墻村捺林。
爾時阿私羅天有子。名伽彌尼。色像巍巍。光耀煒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阿私羅天子。伽彌尼。白曰。
世尊。梵志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於天上。
世尊為法主。唯願世尊。使眾生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
世尊告曰。
伽彌尼。我今問汝。隨所解答。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
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
汝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耶。
伽彌尼答曰。
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
善哉。伽彌尼。
所以者何。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上者。是處不然。
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
願石浮出。
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
伽彌尼答曰。
不也。世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者。是處不然。
所以者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
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
汝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當至惡處。生地獄中。
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
伽彌尼答曰。
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
善哉。伽彌尼。
所以者何。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生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
所以者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
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沈下。酥油浮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妾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為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
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云何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
伽彌尼。是謂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佛說如是。伽彌尼。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伽彌尼經第七竟。
中阿含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