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因品第四
因處二苦陰。
增上心及念。
師子吼優曇。
願想最在後。
大因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尊者阿難。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
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
於是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我今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
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
世尊告曰。
阿難。汝莫作是念。此緣起。至淺至淺。
所以者何。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
阿難。於此緣起。不知如真。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念彼眾生。如織機相鎖。如蘊蔓草。多有調亂。怱怱喧閙。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往來不能。出過生死。
阿難。是故知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
阿難。若有問者。
老死有緣耶。
當如是答。
老死有緣。
若有問者。
老死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生也。
阿難。若有問者。
生有緣耶。
當如是答。
生亦有緣。
若有問者。
生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有也。
阿難。若有問者。
有有緣耶。
當如是答。
有亦有緣。
若有問者。
有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受也。
阿難。若有問者。
受有緣耶。
當如是答。
受亦有緣。
若有問者。
受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愛也。
阿難。是為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緣老死有愁慼。啼哭。憂苦。懊惱。皆緣老死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緣生有老死者。此說緣生有老死。當知所謂。緣生有老死。
阿難。若無生。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
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若無生。各各無生者。設使離生。當有老死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
所以者何。緣生故。則有老死。
阿難。緣有有生者。此說緣有有生。當知所謂。緣有有生。
阿難。若無有。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
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無有。各各無有者。設使離有。當有生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生因。生習。生本。生緣者。謂此有也。
所以者何。緣有故。則有生。
阿難。緣受有有者。此說緣受有有。當知所謂。緣受有有。
阿難。若無受。各各無受者。設使離受。當復有有。施設有有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有因。有習。有本。有緣者。謂此受也。
所以者何。緣受故。則有有。
阿難。緣愛有受者。此說緣愛有受。當知所謂。緣愛有受。
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復有受。立於受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受因。受習。受本。受緣者。謂此愛也。
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受。
阿難。是為緣愛有求。緣求有利。緣利有分。緣分有染欲。緣染欲有著。緣著有慳。緣慳有家。緣家有守。
阿難。緣守故。便有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若無守。各各無守者。設使離守。當有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因是習。是本。是緣者。謂此守也。
所以者何。緣守故。則有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緣家有守者。此說緣家有守。當知所謂。緣家有守。
阿難。若無家。各各無家者。設使離家。當有守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守因。守習。守本。守緣者。謂此家也。
所以者何。緣家故。則有守。
阿難。緣慳有家者。此說緣慳有家。當知所謂。緣慳有家。
阿難。若無慳。各各無慳者。設使離慳。當有家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家因。家習。家本。家緣者。謂此慳也。
所以者何。緣慳故。則有家。
阿難。緣著有慳者。此說緣著有慳。當知所謂。緣著有慳。
阿難。若無著。各各無著者。設使離著。當有慳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慳因。慳習。慳本。慳緣者。謂此著也。
所以者何。緣著故。則有慳。
阿難。緣欲有著者。此說緣欲有著。當知所謂。緣欲有著。
阿難。若無欲。各各無欲者。設使離欲。當有著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著因。著習。著本。著緣者。謂此欲也。
所以者何。緣欲故則有著。
阿難。緣分有染欲者。此說緣分有染欲。當知所謂。緣分有染欲。
阿難。若無分。各各無分者。設使離分。當有染欲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染欲因。染欲習。染欲本。染欲緣者。謂此分也。
所以者何。緣分故。則有染欲。
阿難。緣利有分者。此說緣利有分。當知所謂。緣利有分。
阿難。若無利。各各無利者。設使離利。當有分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分因。分習。分本。分緣者。謂此利也。
所以者何。緣利故。則有分。
阿難。緣求有利者。此說緣求有利。當知所謂。緣求有利。
阿難。若無求。各各無求者。設使離求。當有利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利因。利習。利本。利緣者。謂此求也。
所以者何。緣求故。別有利。
阿難。緣愛有求者。此說緣愛有求。當知所謂。緣愛有求。
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有求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求因。求習。求本。求緣者。謂此愛也。
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求。
阿難。欲愛及有愛。此二法因覺。緣覺致來。
阿難。若有問者。
覺有緣耶。
當如是答。
覺亦有緣。
若有問者。
覺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更樂也。
當知所謂。緣更樂有覺。
阿難。若無有眼更樂。各各無眼更樂者。設使離眼更樂。當有緣眼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答曰。
無也。
阿難。若無耳鼻舌身意更樂。各各無意更樂者。設使離意更樂。當有緣意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覺因。覺習。覺本。覺緣者。謂此更樂也。
所以者何。緣更樂故。則有覺。
阿難。若有問者。
更樂有緣耶。
當如是答。
更樂有緣。
若有問者。
更樂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名色也。
當知所謂。緣名色有更樂。
阿難。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
答曰。
無也。
設使離名身。及色身。當有更樂。施設更樂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更樂因。更樂習。更樂本。更樂緣者。謂此名色也。
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更樂。
阿難。若有問者。
名色有緣耶。
當如是答。
名色有緣。
若有問者。
名色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識也。
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
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
無也。
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
答曰。
不會。
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
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
阿難。若有問者。
識有緣耶。
當如是答。
識亦有緣。
若有問者。
識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名色也。
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
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識因。識習。識本。識緣者。謂此名色也。
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識。
阿難。是為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由是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謂識。名色。共俱也。
阿難。云何有一見。有神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見覺。是神。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
阿難。若有一見覺。是神者。應當問彼。
汝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汝此三覺。為見何覺。是神耶。
阿難。當復語彼。
若有覺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苦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樂覺。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
阿難。若復有一覺。苦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樂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苦覺。苦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苦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
阿難。若復有一覺。不苦不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
樂覺。苦覺。彼於爾時。唯覺不苦不樂覺。不苦不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不苦不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
阿難。彼如是無常法。但離苦樂。當復見覺是神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彼如是。無常法。但離苦樂。不應復見覺。是神也。
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者。應當語彼。
汝若無覺者。覺不可得。不應說。是我所有。
阿難。彼當復如是見覺。不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神能覺。見神法能覺。
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者。應當語彼。
汝若無覺。都不可得。神離覺者。不應神清淨。
阿難。彼當復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是謂有一見。有神也。
阿難。云何有一不見。有神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亦不見神。無所覺。彼如是不見已。則不受此世間。彼不受已。則不疲勞。不疲勞已。便般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阿難。是謂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知是者。則無所受。
阿難。若比丘如是。正解脫者。此不復有。見如來終。見如來不終。見如來。終不終。見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是謂有一不見。有神也。
阿難。云何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阿難。若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無量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見著而著。是謂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也。
阿難。云何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阿難。若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是謂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也。
復次。
阿難。有七識住。及二處。
云何七識住。
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是謂第一識住。
復次。阿難。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是謂第二識住。
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是謂第三識住。
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是謂第四識住。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是謂第六識住。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是謂第七識住。
阿難。云何有二處。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是謂第一處。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是謂第二處。
阿難。第一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二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三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四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五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六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七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一處者。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
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二處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答曰。
不也。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
復次。
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
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
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
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
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
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因經第一竟。
念處經第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劒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
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心。法如法念處。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
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拼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
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
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
猶如山泉。清淨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
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
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麤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鵄所啄。犲狼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食半。骨璅在地。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膞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粖。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身如身者。是謂。觀身如身念處。
云何觀覺如覺念處。
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
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
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
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
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
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
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
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
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調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
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法。精進。喜。息。定。
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
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
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
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
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昇進。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念處經第二竟。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因品第四
因處二苦陰。
增上心及念。
師子吼優曇。
願想最在後。
大因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尊者阿難。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
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
於是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我今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
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
世尊告曰。
阿難。汝莫作是念。此緣起。至淺至淺。
所以者何。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
阿難。於此緣起。不知如真。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念彼眾生。如織機相鎖。如蘊蔓草。多有調亂。怱怱喧閙。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往來不能。出過生死。
阿難。是故知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
阿難。若有問者。
老死有緣耶。
當如是答。
老死有緣。
若有問者。
老死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生也。
阿難。若有問者。
生有緣耶。
當如是答。
生亦有緣。
若有問者。
生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有也。
阿難。若有問者。
有有緣耶。
當如是答。
有亦有緣。
若有問者。
有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受也。
阿難。若有問者。
受有緣耶。
當如是答。
受亦有緣。
若有問者。
受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於愛也。
阿難。是為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緣老死有愁慼。啼哭。憂苦。懊惱。皆緣老死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緣生有老死者。此說緣生有老死。當知所謂。緣生有老死。
阿難。若無生。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
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若無生。各各無生者。設使離生。當有老死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
所以者何。緣生故。則有老死。
阿難。緣有有生者。此說緣有有生。當知所謂。緣有有生。
阿難。若無有。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
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無有。各各無有者。設使離有。當有生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生因。生習。生本。生緣者。謂此有也。
所以者何。緣有故。則有生。
阿難。緣受有有者。此說緣受有有。當知所謂。緣受有有。
阿難。若無受。各各無受者。設使離受。當復有有。施設有有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有因。有習。有本。有緣者。謂此受也。
所以者何。緣受故。則有有。
阿難。緣愛有受者。此說緣愛有受。當知所謂。緣愛有受。
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復有受。立於受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受因。受習。受本。受緣者。謂此愛也。
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受。
阿難。是為緣愛有求。緣求有利。緣利有分。緣分有染欲。緣染欲有著。緣著有慳。緣慳有家。緣家有守。
阿難。緣守故。便有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若無守。各各無守者。設使離守。當有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因是習。是本。是緣者。謂此守也。
所以者何。緣守故。則有刀杖。鬪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緣家有守者。此說緣家有守。當知所謂。緣家有守。
阿難。若無家。各各無家者。設使離家。當有守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守因。守習。守本。守緣者。謂此家也。
所以者何。緣家故。則有守。
阿難。緣慳有家者。此說緣慳有家。當知所謂。緣慳有家。
阿難。若無慳。各各無慳者。設使離慳。當有家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家因。家習。家本。家緣者。謂此慳也。
所以者何。緣慳故。則有家。
阿難。緣著有慳者。此說緣著有慳。當知所謂。緣著有慳。
阿難。若無著。各各無著者。設使離著。當有慳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慳因。慳習。慳本。慳緣者。謂此著也。
所以者何。緣著故。則有慳。
阿難。緣欲有著者。此說緣欲有著。當知所謂。緣欲有著。
阿難。若無欲。各各無欲者。設使離欲。當有著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著因。著習。著本。著緣者。謂此欲也。
所以者何。緣欲故則有著。
阿難。緣分有染欲者。此說緣分有染欲。當知所謂。緣分有染欲。
阿難。若無分。各各無分者。設使離分。當有染欲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染欲因。染欲習。染欲本。染欲緣者。謂此分也。
所以者何。緣分故。則有染欲。
阿難。緣利有分者。此說緣利有分。當知所謂。緣利有分。
阿難。若無利。各各無利者。設使離利。當有分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分因。分習。分本。分緣者。謂此利也。
所以者何。緣利故。則有分。
阿難。緣求有利者。此說緣求有利。當知所謂。緣求有利。
阿難。若無求。各各無求者。設使離求。當有利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利因。利習。利本。利緣者。謂此求也。
所以者何。緣求故。別有利。
阿難。緣愛有求者。此說緣愛有求。當知所謂。緣愛有求。
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有求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求因。求習。求本。求緣者。謂此愛也。
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求。
阿難。欲愛及有愛。此二法因覺。緣覺致來。
阿難。若有問者。
覺有緣耶。
當如是答。
覺亦有緣。
若有問者。
覺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更樂也。
當知所謂。緣更樂有覺。
阿難。若無有眼更樂。各各無眼更樂者。設使離眼更樂。當有緣眼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答曰。
無也。
阿難。若無耳鼻舌身意更樂。各各無意更樂者。設使離意更樂。當有緣意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覺因。覺習。覺本。覺緣者。謂此更樂也。
所以者何。緣更樂故。則有覺。
阿難。若有問者。
更樂有緣耶。
當如是答。
更樂有緣。
若有問者。
更樂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名色也。
當知所謂。緣名色有更樂。
阿難。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
答曰。
無也。
設使離名身。及色身。當有更樂。施設更樂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更樂因。更樂習。更樂本。更樂緣者。謂此名色也。
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更樂。
阿難。若有問者。
名色有緣耶。
當如是答。
名色有緣。
若有問者。
名色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識也。
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
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
無也。
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
答曰。
不會。
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
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
阿難。若有問者。
識有緣耶。
當如是答。
識亦有緣。
若有問者。
識有何緣。
當如是答。
緣名色也。
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
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
答曰。
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識因。識習。識本。識緣者。謂此名色也。
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識。
阿難。是為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由是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謂識。名色。共俱也。
阿難。云何有一見。有神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見覺。是神。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
阿難。若有一見覺。是神者。應當問彼。
汝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汝此三覺。為見何覺。是神耶。
阿難。當復語彼。
若有覺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苦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樂覺。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
阿難。若復有一覺。苦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樂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苦覺。苦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苦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
阿難。若復有一覺。不苦不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
樂覺。苦覺。彼於爾時。唯覺不苦不樂覺。不苦不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不苦不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
阿難。彼如是無常法。但離苦樂。當復見覺是神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彼如是。無常法。但離苦樂。不應復見覺。是神也。
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者。應當語彼。
汝若無覺者。覺不可得。不應說。是我所有。
阿難。彼當復如是見覺。不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神能覺。見神法能覺。
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者。應當語彼。
汝若無覺。都不可得。神離覺者。不應神清淨。
阿難。彼當復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耶。
答曰。
不也。
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是謂有一見。有神也。
阿難。云何有一不見。有神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亦不見神。無所覺。彼如是不見已。則不受此世間。彼不受已。則不疲勞。不疲勞已。便般涅槃。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阿難。是謂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知是者。則無所受。
阿難。若比丘如是。正解脫者。此不復有。見如來終。見如來不終。見如來。終不終。見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是謂有一不見。有神也。
阿難。云何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阿難。若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無量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見著而著。是謂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也。
阿難。云何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
阿難。或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阿難。若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
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是謂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也。
復次。
阿難。有七識住。及二處。
云何七識住。
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是謂第一識住。
復次。阿難。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是謂第二識住。
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是謂第三識住。
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是謂第四識住。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是謂第六識住。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是謂第七識住。
阿難。云何有二處。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是謂第一處。
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是謂第二處。
阿難。第一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二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三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四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五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六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七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一處者。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
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答曰。
不也。
阿難。第二處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
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答曰。
不也。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
復次。
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
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
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
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
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
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
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因經第一竟。
念處經第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劒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
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心。法如法念處。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
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拼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
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
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
猶如山泉。清淨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
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
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麤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鵄所啄。犲狼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食半。骨璅在地。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膞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粖。
見已自比。
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身如身者。是謂。觀身如身念處。
云何觀覺如覺念處。
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
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
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
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
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
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
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
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
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調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
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法。精進。喜。息。定。
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
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
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
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
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昇進。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念處經第二竟。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