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十五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三十喻經第五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共受夏坐。

爾時世尊。於十五日。說從解脫時。在比丘眾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便入定意。觀諸比丘心。於是世尊。見比丘眾靜坐。默然。極默然。無有睡眠。除陰蓋故。比丘眾坐。甚深。極甚深。息極息。妙極妙。

是時尊者舍梨子。亦在眾中。

於是。世尊告曰。

舍梨子。比丘眾靜坐。默然。極默然。無有睡眠。除陰蓋故。比丘眾坐。甚深。極甚深。息極息。妙極妙。

舍梨子。誰能敬重奉事。比丘眾者。

於是尊者舍梨子。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如是。比丘眾靜坐。默然。極默然。無有睡眠。除陰蓋故。比丘眾坐。甚深。極甚深。息極息。妙極妙。

世尊。無能敬重奉事。比丘眾者。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法。及比丘眾。戒。不放逸。布施及定。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

世尊告曰。

舍梨子。如是如是。無能敬重奉事。比丘眾者。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法。及比丘眾。戒。不放逸。布施及定。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種種嚴飾具。繒綵錦罽。指環。臂釧。肘瓔。咽鉗。生色珠鬘。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為嚴飾具。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戒德。為嚴飾具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五儀式。劍。蓋。天冠。珠柄之拂。及嚴飾屣。守衛其身。令得安隱。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持禁戒。為衛梵行。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禁戒。為衛梵行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守閤人。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護六根。為守閤人。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護六根。為守閤人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守門將。聰明智慧。分別曉了。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為守門將。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為守門將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好浴池。清泉平滿。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自心。為浴池泉。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自心。為浴池泉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沐浴人。常使洗浴。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善知識。為沐浴人。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善知識。為沐浴人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塗身香。木蜜。沈水。栴檀。蘇合。雞舌。都梁。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為塗香。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戒德。為塗香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好衣服。初摩衣。錦繒衣。白氎衣。加陵伽波惒邏衣。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慙愧。為衣服。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慙愧。為衣服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好床座。極廣高大。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禪。為床座。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禪。為床座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工剃師。常使洗浴。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為剃師。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為剃師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餚饌美食。種種異味。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喜為食。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於喜。以為食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種種飲。㮈飲。瞻波飲。甘蔗飲。蒲桃飲。末蹉提飲。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法味為飲。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法味。以為飲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妙華鬘。青蓮華鬘。瞻蔔華鬘。修摩那華鬘。婆師華鬘。阿提牟哆華鬘。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三定。為華鬘。空。無願。無相。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三定。為華鬘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諸屋舍。堂閣。樓觀。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三室。為屋舍。天室。梵室。聖室。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三室。為屋舍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典守者。謂守室人。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智慧。為守室人。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智慧。為守室人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諸國邑。四種租稅。一分供王。及給皇后。宮中婇女。二分供給。太子群臣。三分供國。一切民人。四分供給。沙門梵志。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念處。為租稅。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念處。為租稅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正斷。為四種軍。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正斷。為四種軍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種種輿。象輿。馬輿。車輿。步輿。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如意足。為掆輿。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如意足。以為輿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種種車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莊飾。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止觀為車。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止觀。以為車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駕御者。謂御車人。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為駕御人。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為駕御人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極高幢。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己心。為高幢。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己心。為高幢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好道路。平正坦然。唯趣園觀。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八支聖道。為道路。平正坦然。唯趣涅槃。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八支聖道。以為道路。平正坦然。唯趣涅槃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主兵臣。聰明智慧。分別曉了。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智慧。為主兵臣。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智慧。為主兵臣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大正殿。極廣高敞。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智慧。為大正殿。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智慧。為大正殿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昇高殿上。觀殿下人。往來走踊。住立坐臥。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昇無上。智慧高殿。為自觀己心。周正柔軟。歡喜遠離。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無上。智慧高殿。為自觀己心。周正柔軟。歡喜遠離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宗正卿。諳練宗族。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聖種。為宗正卿。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聖種。為宗正卿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名良醫。能治眾病。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為良醫。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為良醫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正御床。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無礙定。為正御床。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無礙定。為正御床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名珠寶。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不動心解脫。為名珠寶。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不動心解脫。為名珠寶者。便能捨惡。修習於善。

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極淨沐浴。好香塗身。身極清淨。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自觀己心。為身極淨。

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自觀己心。為身淨者。便能敬重。奉事世尊。法。及比丘眾。戒。不放逸。布施及定。

佛說如是。尊者舍梨子。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十喻經第五竟。

轉輪王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兜麗剎利。在㮈林駛河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諸比丘。當自然法燈。自歸己法。莫然餘燈。莫歸餘法。

諸比丘。若自然法燈。自歸己法。不然餘燈。不歸餘法者。便能求學得利。獲福無量。

所以者何。比丘。昔時有王。名曰堅念。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云何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如前所說。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於是堅念王。而於後時。天輪寶移。忽離本處。

有人見之。詣堅念王。白曰。

天王。當知天輪寶。移離於本處。

堅念王聞已。告曰。

太子。我天輪寶。移離於本處。

太子。我自曾從。古人聞之。若轉輪王。天輪寶移。離本處者。彼王必不久住。命不久存。

太子。我已得人間之欲。今當復求。於天上欲。

太子。我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太子。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於汝。汝當如法治化。莫以非法。無令國中。有諸惡業。非梵行人。

太子。汝後若見。天輪寶移。離本處者。汝亦當復。以此國政。授汝太子。善教勅之。授太子國已。汝亦當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於是。

堅念王。授太子國。善教勅已。便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時堅念王。出家學道。七日之後。彼天輪寶。即沒不現。

失天輪已。剎利頂生王。便大憂惱。愁慼不樂。剎利頂生王。即詣父堅念王仙人所。

到已。白曰。

天王。當知天王學道。七日之後。彼天輪寶。便沒不現。

父堅念王仙人。告子剎利頂生王曰。

汝莫以失。天輪寶故。而懷憂慼。

所以者何。汝不從父。得此天輪。

剎利頂生王。復白父曰。

天王。我今當何所為。

父堅念王仙人。告其子曰。

汝當應學。相繼之法。汝若學相繼之法者。於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已。彼天輪寶。必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

剎利頂生王。復白父曰。

天王。云何相繼之法。欲令我學。令我學已。於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已。彼天輪寶。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

父堅念王仙人。復告子曰。

汝當觀法如法。行法如法。當為太子。后妃婇女。及諸臣民。沙門梵志。乃至蜫蟲。奉持法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諸窮乏。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給使。明燈。

若汝國中。有上尊名德。沙門梵志者。汝當隨時。往詣彼所。問法受法。

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為罪。何者為福。何者為妙。何者非妙。何者為黑。何者為白。黑白之法。從何而生。何者現世義。何者後世義。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惡。

從彼聞已。行如所說。若汝國中。有貧窮者。當出財物。以給恤之。

子。是謂相繼之法。汝當善學。汝善學已。於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已。彼天輪寶。必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焰。光明昱爍。

剎利頂生王。便於後時。觀法如法。行法如法。而為太子。后妃婇女。及諸臣民。沙門梵志。乃至蜫蟲。奉持法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諸窮乏。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給使。明燈。

若其國中。有上尊名德。沙門梵志者。便自隨時。往詣彼所。問法受法。

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為罪。何者為福。何者為妙。何者非妙。何者為黑。何者為白。黑白之法。從何而生。何者現世義。何者後世義。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惡。

從彼聞已。行如所說。若其國中。有貧窮者。即出財物。隨時給恤。剎利頂生王。於後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已。彼天輪寶。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彼亦得轉輪王。亦成就七寶。亦得人四種。如意之德。

云何成就七寶。得人四種。如意之德。亦如前說。

彼轉輪王。而於後時。天輪寶移。忽離本處。

有人見之。詣轉輪王。白曰。

天王。當知天輪寶。移離於本處。

轉輪王聞已。告曰。

太子。我天輪寶。移離本處。

太子。我曾從父。堅念王仙人。聞之。

若轉輪王。天輪寶移。離本處者。彼王必不久住。命不久存。

太子。我已得人間之欲。今當復求。於天上欲。

太子。我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太子。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於汝。汝當如法治化。莫以非法。無令國中。有諸惡業。非梵行人。

太子。汝後若見。天輪寶移。離本處者。汝亦當復。以此國政。授汝太子。善教勅之。授太子國已。汝亦當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於是。

轉輪王。授太子國。善教勅已。便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彼轉輪王。出家學道。七日之後。彼天輪寶。即沒不現。

失天輪已。剎利頂生王。而不憂慼。但染欲著欲。貪欲無厭。為欲所縛。為欲所觸。為欲所使。不見灾患。不知出要。便自出意治國。以自出意治國故。國遂衰減。不復增益。

猶如昔時。諸轉輪王。學相繼法。國土人民。轉增熾盛。無有衰減。剎利頂生王。亦復如是。自出意治國。以自出意治國故。國遂衰減。不復增益。

於是。國師梵志。案行國界。見國人民。轉就衰減。不復增益。便作是念。

剎利頂生王自出意治國。以自出意治國故。國土人民。轉就衰減。不復增益。猶如昔時。諸轉輪王。學相繼法。國土人民。轉增熾盛。無有衰減。此剎利頂生王。亦復如是。自出意治國。以自出意治國故。國土人民。轉就衰減。不復增益。

國師梵志。即共往詣。剎利頂生王。白曰。

天王。當知天王。自出意治國。以自出意治國故。國土人民。轉就衰減。不復增益。猶如昔時。諸轉輪王。學相繼法。國土人民。轉增熾盛。無有衰減。今天王。亦復如是。自出意治國。以自出意治國故。國土人民。轉就衰減。不復增益。

剎利頂生王。聞已告曰。

梵志。我當云何。

國師梵志。白曰。

天王。國中有人。聰明智慧。明知算數。國中有大臣眷屬。學經明經。誦習受持。相繼之法。猶如我等。一切眷屬。

天王。當學相繼之法。學相繼法已。於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已。彼天輪寶。必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

剎利頂生王。復問曰。

梵志。云何相繼之法。欲令我學。令我學已。於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已。彼天輪寶。必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

國師梵志。白曰。

天王。當觀法如法。行法如法。當為太子。后妃婇女。及諸臣民。沙門梵志。乃至蜫蟲。奉持法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諸窮乏。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給使。明燈。

若王國中。有上尊名德。沙門梵志者。當自隨時。往詣彼所。問法受法。

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為罪。何者為福。何者為妙。何者非妙。何者為黑。何者為白。黑白之法。從何而生。何者現世義。何者後世義。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惡。

從彼聞已。行如所說。若王國中。有貧窮者。當出財物。用給恤之。

天王。是謂相繼之法。當善取學。善取學已。於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沐浴澡洗。昇正殿已。彼天輪寶。必從東方來。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清淨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㷿。光明昱爍。

剎利頂生王。便於後時。觀法如法。行法如法。而為太子。后妃婇女。及諸臣民。沙門梵志。乃至蜫蟲。奉持法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諸窮乏。沙門梵志。貧窮孤獨。遠來乞者。以飲食。衣被。車乘。華鬘。散華。塗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給使。明燈。

若其國中。有上尊名德。沙門梵志者。便自隨時。往詣彼所。問法受法。

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為罪。何者為福。何者為妙。何者非妙。何者為黑。何者為白。黑白之法。從何而生。何者現世義。何者後世義。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惡。

從彼聞已。行如所說。

然國中民。有貧窮者。不能出物。用給恤之。是為困貧。無財物者。不能給恤故。人轉窮困。因窮困故。便盜他物。

因偷盜故。其主捕伺收縛。送詣剎利頂生王。白曰。

天王。此人盜我物。願天王治。

剎利頂生王。問彼人曰。

汝實盜耶。

彼人白曰。

天王。我實偷盜。

所以者何。天王。以貧困故。若不盜者。便無以自濟。

剎利頂生王。即出財物。而給與之。語盜者曰。

汝等還去。後莫復作。

於是。國中人民。聞剎利頂生王。若國中人。有行盜者。王便出財物。而給與之。

由斯之故。人作是念。

我等亦應。盜他財物。

於是國人。各各競行。盜他財物。是為困貧。無財物者。不能給恤故。人轉窮困。因窮困故。盜轉滋甚。因盜滋甚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彼壽轉減。色轉惡已。

比丘。父壽八萬歲。子壽四萬歲。

比丘。彼人壽四萬歲時。有人便行。盜他財物。其主捕伺收縛。送詣剎利頂生王。白曰。

天王。此人盜我物。願天王治。

剎利頂生王。問彼人曰。

汝實盜耶。

彼人白曰。

天王。我實偷盜。

所以者何。以貧困故。若不盜者。便無以自濟。

剎利頂生王聞已。便作是念。

若我國中。有盜他物。更出財物。盡給與者。如是唐空竭國藏。盜遂滋甚。我今寧可。作極利刀。若我國中。有偷盜者。便收捕取。坐高標下。斬截其頭。

於是。剎利頂生王。後便勅令。作極利刀。

若國中有。盜他物者。即勅捕取。坐高標下。斬截其頭。

國中人民。聞剎利頂生王。勅作利刀。若國中有。盜他物者。即便捕取。坐高標下。斬截其頭。

我亦寧可。效作利刀。持行劫物。若從劫物者。捉彼物主。而截其頭。

於是彼人。則於後時。効作利刀。持行劫物。捉彼物主。截斷其頭。是為困貧。無財物者。不能給恤故。人轉窮困。因窮困故。盜轉滋甚。因盜滋甚故。刀殺轉增。因刀殺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

彼壽轉減。色轉惡已。比丘。父壽四萬歲。子壽二萬歲。

比丘。人壽二萬歲時。有人盜他財物。其主捕伺收縛。送詣剎利頂生王。白曰。

天王。此人盜我財物。願天王治。

剎利頂生王。問彼人曰。

汝實盜耶。

時彼盜者。便作是念。

剎利頂生王。若知其實。或縛鞭我。或拋或擯。或罰錢物。或種種苦治。或貫標上。或梟其首。我寧可以。妄言欺誑。剎利頂生王耶。

念已。白曰。

天王。我不偷盜。

是為困貧。無財物者。不能給恤故。人轉窮困。因窮困故。盜轉滋甚。因盜滋甚故。刀殺轉增。因刀殺增故。便妄言。兩舌轉增。因妄言。兩舌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

彼壽轉減。色轉惡已。比丘。父壽二萬歲。子壽一萬歲。

比丘。人壽萬歲時。人民或有德。或無德。若無德者。彼為有德人。起嫉妬意。而犯其妻。是為困貧。無財物者。不能給恤故。人轉窮困。因窮困故。盜轉滋甚。因盜滋甚故。刀殺轉增。因刀殺增故。便妄言兩舌轉增。因妄言兩舌增故。便嫉妬邪婬轉增。因嫉妬邪婬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

彼壽轉減。色轉惡已。比丘。父壽萬歲。子壽五千歲。

比丘。人壽五千歲時。三法轉增。非法。欲。惡貪。邪法。因三法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

彼壽轉減。色轉惡已。比丘。父壽五千歲。子壽二千五百歲。

比丘。人壽二千五百歲時。復三法轉增。兩舌。麤言。綺語。因三法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

彼壽轉減。色轉惡已。比丘。父壽二千五百歲。子壽千歲。

比丘。人壽千歲時。一法轉增。邪見是也。因一法增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

彼壽轉減。色轉惡已。比丘。父壽千歲。子壽五百歲。

比丘。人壽五百歲時。彼人盡壽。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門梵志。不行順事。不作福業。不見後世罪。彼因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門梵志。

不行順事。不作福業。不見後世罪故。比丘。父壽五百歲。子壽或二百五十。或二百歲。

比丘。今若有長壽。或壽百歲。或不啻者。

佛復告曰。

比丘。未來久遠時。人壽十歲。

比丘。人壽十歲時。女生五月。即便出嫁。

比丘。人壽十歲時。有穀名稗子。為第一美食。猶如今人。粳粮為上饌。

比丘。如是人壽十歲時。有穀名稗子。為第一美食。

比丘。人壽十歲時。若今日所有美味。酥油。鹽。蜜。甘蔗。糖。彼一切盡沒。

比丘。人壽十歲時。若行十惡業道者。彼便為人所敬重。猶如今日。若行十善業道者。彼便為人所敬重。

比丘。人壽十歲時。亦復如是。若行十惡業道者。彼便為人。之所敬重。

比丘。人壽十歲時。都無有善名。況復有行。十善業道。

比丘。人壽十歲時。有人名彈罰。周行遍往。家家彈罰。

比丘。人壽十歲時。母於其子。極有害心。子亦於母。極有害心。父子兄弟。姉妹親屬。展轉相向。有賊害心。猶如獵師。見彼鹿已。極有害心。

比丘。人壽十歲時。亦復如是。母於其子。極有害心。子亦於母。極有害心。父子兄弟。姉妹親屬。展轉相向。有賊害心。

比丘。人壽十歲時。當有七日刀兵劫。彼若捉草。即化成刀。若捉樵木。亦化成刀。彼以此刀。各各相殺。彼於七日刀兵劫。過七日便止。

爾時亦有人。生慙耻羞愧。厭惡不愛。彼人七日。刀兵劫時。便入山野。在隱處藏。過七日已。則從山野。於隱處出。更互相見。生慈愍心。極相愛念。

猶如慈母。唯有一子。與久離別。從遠來還。安隱歸家。相見喜歡。生慈愍心。極相愛念。如是彼人。過七日後。則從山野。於隱處出。更互相見。生慈愍心。極相愛念。

共相見已。便作是語。

諸賢。我今相見。今得安隱。我等坐生。不善法故。今值見此。親族死盡。我等寧可。共行善法。

云何當共。行善法耶。

我等皆是。殺生之人。今寧可共。離殺斷殺。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十歲人。生子壽二十。

比丘。壽二十歲人。復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

我等已共。離殺斷殺。然故共行。不與而取。我等寧可。離不與取。斷不與取。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二十歲人。生子壽四十。

比丘。壽四十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

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然故行邪婬。我等寧可。離邪婬。斷邪婬。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四十歲人。生子壽八十。

比丘。壽八十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然故行妄言。我等寧可。離妄言。斷妄言。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八十歲人。生子壽百六十。

比丘。壽百六十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

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然故行兩舌。我等寧可。離兩舌。斷兩舌。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百六十歲人。生子壽三百二十歲。

比丘。壽三百二十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兩舌。斷兩舌。然故行麤言。我等寧可。離麤言。斷麤言。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三百二十歲人。生子壽六百四十。

比丘。壽六百四十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

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兩舌。斷兩舌。離麤言。斷麤言。然故行綺語。我等寧可。離綺語。斷綺語。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六百四十歲人。生子壽二千五百。

比丘。壽二千五百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兩舌。斷兩舌。離麤言。斷麤言。離綺語。斷綺語。然故行貪嫉。我等寧可。離貪嫉。斷貪嫉。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二千五百歲人。生子壽五千。

比丘。壽五千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兩舌。斷兩舌。離麤言。斷麤言。離綺語。斷綺語。離貪嫉。斷貪嫉。然故行瞋恚。我等寧可。離瞋恚。斷瞋恚。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五千歲人。生子壽一萬。

比丘。壽萬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兩舌。斷兩舌。離麤言。斷麤言。離綺語。斷綺語。離貪嫉。斷貪嫉。離瞋恚。斷瞋恚。然故行邪見。我等寧可。離邪見。斷邪見。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萬歲人。生子壽二萬。

比丘。壽二萬歲人。亦作是念。

若求學善者。壽便轉增。形色轉好。我等應共。更增行善。

云何當共。更增行善。我等已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婬。斷邪婬。離妄言。斷妄言。離兩舌。斷兩舌。離麤言。斷麤言。離綺語。斷綺語。離貪嫉。斷貪嫉。離瞋恚。斷瞋恚。離邪見。斷邪見。然故有非法。欲惡。貪行邪法。我等寧可。離此三惡不善法。斷三惡不善法。我等應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壽便轉增。形色轉好。

彼壽轉增。色轉好已。比丘。壽二萬歲人。生子壽四萬。

比丘。人壽四萬歲時。孝順父母。尊重恭敬。沙門梵志。奉行順事。修習福業。見後世罪。

彼因孝順父母。尊重恭敬。沙門梵志。奉行順事。修習福業。見後世罪故。比丘。壽四萬歲人。生子壽八萬。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豐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雞一飛。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寒熱。大小便。欲。不食。老。更無餘患。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有王名螺。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

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

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

比丘。諸剎利頂生王。得為人主。整御天下。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彼因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壽不轉減。形色不惡。未曾失樂。力亦不衰。

諸比丘。汝等亦應如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行自境界。從父所得。

諸比丘。汝等因行自境界。從父所得。壽不轉減。形色不惡。未曾失樂。力亦不衰。

云何比丘。行自境界。從父所得。

此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是謂比丘。行自境界。從父所得。

云何比丘壽。

此比丘。修欲定如意足。依遠離。依無欲。依滅盡。趣向出要。修精進定。修心定。修思惟定如意足。依遠離。依無欲。依滅盡。趣向出要。是謂比丘壽。

云何比丘色。此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介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是謂比丘色。

云何比丘樂。

此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比丘樂。

云何比丘力。

此比丘。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謂比丘力。

比丘。我不更見有力。不可降伏。如魔王力。彼漏盡比丘。則以無上。聖慧之力。而能降伏。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轉輪王經第六竟。

中阿含經卷第十五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