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楞伽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請佛品第一
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大海畔。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彼山種種。寶性所成。諸寶間錯。光明赫炎。如百千日。照曜金山。
復有無量。花園香樹。皆寶香林。微風吹擊。搖枝動葉。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音。一時俱發。重巖屈曲。處處皆有。仙堂靈室。龕窟無數。眾寶所成。內外明徹。日月光暉。不能復現。皆是古昔。諸仙賢聖。思如實法。得道之處。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是諸菩薩。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遊化。五法自性。二種無我。究竟通達。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自心為境。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隨種種心。種種異念。無量度門。隨所應度。隨所應見。而為普現。
爾時婆伽婆。於大海龍王宮說法。滿七日已。度至南岸。時有無量。那由他釋梵天王。諸龍王等。無邊大眾。悉皆隨從。向海南岸。
爾時婆伽婆。遙望觀察。摩羅耶山。楞伽城。光顏舒悅。如動金山。熈怡微笑。而作是言。
過去諸佛。應。正遍知。於彼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說自內身。聖智證法。離於一切。邪見覺觀。非諸外道。聲聞辟支佛等。修行境界。我亦應彼。摩羅耶山。楞伽城中。為羅婆那夜叉王上首。說於此法。
爾時羅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聞如來聲。時婆伽婆。離海龍王宮。度大海已。與諸那由他。無量釋梵天王。諸龍王等。圍遶恭敬。爾時如來。觀察眾生。阿梨耶識。大海水波。為諸境界。猛風吹動。轉識波浪。隨緣而起。
爾時羅婆那夜叉王。而自歎言。
我應請如來。入楞伽城。令我長夜。於天人中。與諸人天。得大利益。快得安樂。
爾時楞伽城主。羅婆那夜叉王。與諸眷屬。乘花宮殿。至如來所。與諸眷屬。從宮殿下。遶佛三匝。以種種伎樂。樂於如來。所持樂器。皆是大青。因陀羅寶。而用造作。大毘琉璃。瑪瑙諸寶。以為間錯。無價色衣。以用纏裹。
以梵聲等。無量種音。歌歎如來。一切功德。而說偈言。
心具於法藏。
離無我見垢。
世尊說諸行。
內心所知法。
白法得佛身。
內身所證法。
化身示化身。
時到入楞伽。
今此楞伽城。
過去無量佛。
及諸佛子等。
無量身受用。
世尊若說法。
無量諸夜叉。
能現無量身。
欲聞說法聲。
爾時羅婆那。楞伽王。以都吒迦。種種妙聲。歌歎如來。諸功德已。復更以伽他妙聲。歌歎如來。而說偈言。
如來於七日。
大海惡獸中。
渡海至彼岸。
出已即便住。
羅婆那王共。
妻子夜叉等。
及無量眷屬。
大智諸大臣。
叔迦婆羅那。
如是等天眾。
各各悉皆現。
無量諸神通。
乘妙花宮殿。
俱來到佛所。
到已下花殿。
禮拜供養佛。
依佛住持力。
即於如來前。
自說己名字。
我十頭羅剎。
願垂哀愍我。
及此城眾生。
受此楞伽城。
摩羅耶寶山。
過去無量佛。
於此楞伽城。
種種寶山上。
說身所證法。
如來亦應爾。
於此寶山中。
同諸過去佛。
亦說如是法。
願共諸佛子。
說此清淨法。
我及楞伽眾。
咸皆欲聽聞。
入楞伽經典。
過去佛讚歎。
內身智境界。
離所說名字。
我念過去世。
無量諸如來。
諸佛子圍遶。
說此修多羅。
如來於今日。
亦應為我等。
及諸一切眾。
說此甚深法。
未來諸世尊。
及諸佛子等。
於此寶山上。
亦說此深法。
今此楞伽城。
微妙過天宮。
牆壁非土石。
諸寶羅網覆。
此諸夜叉等。
已於過去佛。
修行離諸過。
畢竟住大乘。
內心善思惟。
如實念相應。
願佛憐愍故。
為諸夜叉說。
願佛天人師。
入摩羅耶山。
夜叉及妻子。
欲得摩訶衍。
甕耳等羅剎。
亦住此城中。
曾供養過去。
無量億諸佛。
今復願供養。
現在大法王。
欲聞內心行。
欲得摩訶衍。
願佛憐愍我。
及諸夜叉眾。
共諸佛子等。
入此楞伽城。
我所有宮殿。
妻子及眷屬。
寶冠諸瓔珞。
種種莊嚴具。
阿舒迦園林。
種種皆可樂。
及所乘花殿。
施佛及大眾。
我於如來所。
無有不捨物。
願大牟尼尊。
哀愍我受用。
我及諸佛子。
受佛所說法。
願佛垂哀愍。
為我受用說。
爾時三界尊。
聞夜叉請已。
即為夜叉說。
過去未來佛。
夜叉過去佛。
此勝寶山中。
憐愍夜叉故。
說內身證法。
未來佛亦爾。
於此寶山中。
為諸夜叉等。
亦說此深法。
夜叉此寶山。
如實修行人。
現見法行人。
乃能住此處。
夜叉今告汝。
我及諸佛子。
憐愍汝等故。
受汝施請說。
如來略答竟。
寂靜默然住。
羅婆那羅剎。
奉佛花宮殿。
如來及佛子。
受已即皆乘。
羅婆那夜叉。
亦自乘華殿。
以諸婇女樂。
樂佛到彼城。
到彼妙城已。
羅婆那夜叉。
及其夜叉妻。
夜叉男女等。
更持勝供具。
種種皆微妙。
供養於如來。
及諸佛子等。
諸佛及菩薩。
皆受彼供養。
羅婆那等眾。
供養說法者。
觀察所說法。
內身證境界。
供養大慧士。
數數而請言。
大士能問佛。
內身行境界。
我與夜叉眾。
及諸佛子等。
一切諸聽者。
咸請仁者問。
大士說法勝。
修行亦最勝。
我尊重大士。
請問佛勝行。
離諸外道邊。
亦離二乘過。
說內法清淨。
究竟如來地。
爾時佛神力。
復化作山城。
崔嵬百千相。
嚴飾對須彌。
無量億花園。
皆是眾寶林。
香氣廣流布。
芬馥未曾聞。
一一寶山中。
皆示現佛身。
亦有羅婆那。
夜叉眾等住。
十方佛國土。
及於諸佛身。
佛子夜叉王。
皆來集彼山。
而此楞伽城。
所有諸眾等。
皆悉見自身。
入化楞伽中。
如來神力作。
亦同彼楞伽。
諸山及園林。
寶莊嚴亦爾。
一一山中佛。
皆有大智問。
如來悉為說。
內身所證法。
出百千妙聲。
說此經法已。
佛及諸佛子。
一切隱不現。
羅婆那夜叉。
忽然見自身。
在己本宮殿。
更不見餘物。
而作是思惟。
向見者誰作。
說法者為誰。
是誰而聽聞。
我所見何法。
而有此等事。
彼諸佛國土。
及諸如來身。
如此諸妙事。
今皆何處去。
為是夢所憶。
為是幻所作。
為是實城邑。
為乾闥婆城。
為是翳妄見。
為是陽炎起。
為夢石女生。
為我見火輪。
為見火輪烟。
我所見云何。
復自深思惟。
諸法體如是。
唯自心境界。
內心能證知。
而諸凡夫等。
無明所覆障。
虛妄心分別。
而不能覺知。
能見及所見。
一切不可得。
說者及所說。
如是等亦無。
佛法真實體。
非有亦非無。
法相恒如是。
唯自心分別。
如見物為實。
彼人不見佛。
不住分別心。
亦不能見佛。
不見有諸行。
如是名為佛。
若能如是見。
彼人見如來。
智者如是觀。
一切諸境界。
轉身得妙身。
是即佛菩提。
爾時羅婆那。十頭羅剎。楞伽王。見分別心過。而不住於。分別心中。以過去世。善根力故。如實覺知。一切諸論。如實能見。諸法實相。不隨他教。善自思惟。覺知諸法。能離一切。邪見覺知。善能修行。如實行法。於自身中。能現一切。種種色像。而得究竟。大方便解。善知一切。諸地上上。自體相貌。樂觀心意。意識自體。見於三界。相續身斷。離諸外道。常見因智。如實善知。如來之藏。善住佛地。內心實智。
聞虛空中。及自身中。出於妙聲。而作是言。
善哉善哉。楞伽王。諸修行者。悉應如汝。之所修學。
復作是言。
善哉。楞伽王。諸佛如來。法及非法。如汝所見。若不如汝。之所見者。名為斷見。
楞伽王。汝應遠離心意識。如實修行。諸法實相。汝今應當。修行內法。莫著外義。邪見之相。
楞伽王。汝莫修行。聲聞緣覺。諸外道等。修行境界。汝不應住。一切外道。諸餘三昧。汝不應樂。一切外道。種種戲論。汝不應住。一切外道。圍陀邪見。汝不應著。王位放逸。自在力中。汝不應著。禪定神通。自在力中。
楞伽王。如此等事。皆是如實。修行者行。能降一切。外道邪論。能破一切。虛妄邪見。能轉一切。見我見過。能轉一切。微細識行。修大乘行。
楞伽王。汝應內身。入如來地。修如實行。如是修行者。得轉上上。清淨之法。
楞伽王。汝莫捨汝。所證之道。善修三昧。三摩跋提。莫著聲聞。緣覺外道。三昧境界。以為勝樂。如毛道凡夫。外道修行者。汝莫分別。
楞伽王。外道著我見。有我相故。虛妄分別。外道見有。四大之相。而著色聲。香味觸法。以為實有。聲聞緣覺。見無明緣行。以為實有。起執著心。離如實空。虛妄分別。專著有法。而墮能見。所見心中。
楞伽王。此勝道法。能令眾生。內身覺觀。能令眾生。得勝大乘。能生三有。
楞伽王。此入大乘行。能破眾生。種種翳瞙。種種識波。不墮外道。諸見行中。
楞伽王。此是入大乘行。非入外道行。外道行者。依於內身。有我而行。見識色二法。以為實故。見有生滅。
善哉。楞伽王。思惟此義。如汝思惟。即是見佛。
爾時羅婆那。楞伽王。復作是念。
我應問佛。如實行法。轉於一切。諸外道行。內心修行所。觀境界。離於應佛。所作應事。更有勝法。所謂如實修行者。證於法時。所得三昧。究竟之樂。若得彼樂。是則名為。如實修行者。是故我應。問大慈悲。如來世尊。如來能燒。煩惱薪盡。及諸佛子。亦能燒盡。如來能知。一切眾生。心使煩惱。如來遍至。一切智處。如來如實。善能知解。是相非相。我今應以。妙神通力。見於如來。見如來已。未得者得。已得者不退。得無分別。三昧三摩跋提。得增長滿足。如來行處。
爾時世尊。如實照知。楞伽王。應證無生法忍時至。憐愍十頭羅剎王故。所隱宮殿。還復如本。身於種種。寶網莊嚴。山城中現。
爾時十頭羅剎。楞伽王。見諸宮殿。還復如本。一一山中。處處皆見。有佛世尊。應。正遍知。三十二相。妙莊嚴身。而在山中。自見己身。遍諸佛前。又見一切。諸佛國土。及諸國王。念身無常。由貪王位。妻子眷屬。五欲相縛。無解脫期。便捨國土。宮殿妻妾。象馬珍寶。施佛及僧。入於山林。出家學道。又見佛子。在山林中。勇猛精進。投身餓虎。師子羅剎。以求佛道。又見佛子。在林樹下。讀誦經典。為人演說。以求佛道。又見菩薩。念苦眾生。坐於道場。菩提樹下。思惟佛道。又見一一佛前。皆有聖者。大慧菩薩。說於內身。修行境界。亦見一切。夜叉眷屬。圍遶而說。名字章句。
爾時世尊。智慧觀察。現在大眾。非肉眼觀。如師子王。奮迅視眄。呵呵大笑。頂上肉髻。放無量光。肩脇腰髀。胸卍德處。及諸毛孔。皆放一切。無量光明。如空中虹。如日千光。如劫盡時。大火熾然。猛炎之相。帝釋梵王。四天王等。於虛空中。觀察如來。見佛坐於。須彌相對。楞伽山頂。上呵呵大笑。
爾時菩薩眾。帝釋梵天。四天王等。作是思惟。
何因何緣。如來。應。正遍知。於一切法中。而得自在。未曾如是。呵呵大笑。復於自身。出無量光。默然而住。專念內身。智慧境界。不以為勝。如師子視觀楞伽王。念如實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先受楞伽羅婆那王。所啟請已。念楞伽王。知諸一切。大菩薩眾。心行之法。觀察未來。一切眾生。心皆樂於。名字說法。心迷生疑。如說而取。著於一切。聲聞緣覺。外道之行。諸佛世尊。離諸一切。心識之行。能笑大笑。
為彼大眾。斷於疑心。而問佛言。
如來何因。何緣何事。呵呵大笑。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
善哉善哉。善哉大慧。復善哉大慧。汝能觀察。世間妄想。分別之心。邪見顛倒。汝實能知。三世之事。而問此事。如汝所問。智者之問。亦復如是。為自利利他故。
大慧。此楞伽王。曾問過去。一切諸佛。應。正遍知。如是二法。今復現在。亦欲問我。如是二法。此二法者。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未嘗知此。二法之相。
大慧。此十頭羅剎。亦問未來。一切諸佛。如此二法。
爾時如來。知而故問。羅婆那王。而作是言。
楞伽王。汝欲問我。隨汝疑心。今悉可問。我悉能答。斷汝疑心。令得歡喜。
楞伽王。汝斷虛妄。分別之心。得地對治。方便觀察。如實智慧。能入內身。如實之相。三昧樂行三昧。佛即攝取。汝身善住。奢摩他樂境界中。過諸聲聞。緣覺三昧。不淨之垢。能住不動。善慧。法雲等地。善知如實。無我之法。大寶蓮花王。座上而坐。得無量三昧。而受佛職。
楞伽王。汝當不久。自見己身。亦在如是蓮花王。座上而坐。法爾住持。無量蓮花王眷屬。無量菩薩眷屬。各各皆坐。蓮花王座。而自圍遶。迭相瞻視。各各不久。皆得住彼。不可思議境界。所謂起一行方便。行住諸地中。能見不可思議境界。見如來地。無量無邊。種種法相。一切聲聞。緣覺。四天王。帝釋梵王等。所未曾見。
爾時楞伽王。聞佛世尊。聽己問已。彼於無垢。無量光明。大寶蓮花。眾寶莊嚴山上。無量天女。而自圍遶。現於無量。種種異花。種種異香。散香塗香。寶幢幡蓋。寶冠瓔珞。莊嚴身具。復現世間。未曾聞見。種種勝妙。莊嚴之具。復現無量。種種樂器。過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所有樂具。復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樂具。皆悉化作。復隨十方。諸佛國土。所有種種。勝妙樂具。皆悉化作。化作無量。大寶羅網。遍覆一切。諸佛菩薩。大眾之上。復竪無量。種種寶幢。
羅婆那王。作如是等。變化事已。身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住虛空中。雨種種伎樂。雨種種花。雨種種香。雨種種衣。滿虛空中。如澍大雨。以用供養。佛及佛子。雨供養已。從上而下。於虛空中。即坐第二電光明。大寶蓮花王。種種寶山上。
爾時如來。見其坐已。發於微笑。聽楞伽王。問二種法。
時楞伽王。白佛言。
世尊。此二種法。我已曾問。過去諸佛。應。正遍知。彼佛世尊。已為我說。
世尊。我今現在。依名字章句。亦問如來。如來畢竟。應為我說。
世尊。應化化佛。說此二法。非根本如來。
世尊。根本如來。修集三昧。樂境界者。不說心識。外諸境界。
善哉世尊。如來自身。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惟願世尊。應。正遍知。說此二法。一切佛子。及我己身。亦願欲聞。
爾時世尊。知而即告。楞伽王言。
楞伽王。汝問此二法。
爾時夜叉王。更著種種。金冠瓔珞。金莊嚴具。而作是言。
如來常說。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世尊。云何言二法捨。
世尊。何者是法。何者非法。
世尊。捨法云何有二。以墮分別相中。虛妄分別。是有無法。無大有大。
世尊。阿梨耶識。知名識相。所有體相。如虛空中。有毛輪住。不淨盡智。所知境界。
世尊。法若如是。云何而捨。
佛告楞伽王。
楞伽王。汝不見瓶等無常。敗壞之法。毛道凡夫。分別境界。差別之相。
楞伽王。何故不如是取。有法非法。差別之相。依毛道凡夫。分別心有。非聖證智。以為可見。
楞伽王。且置瓶等。種種相事。毛道凡夫。心謂為有。非謂聖人。以為有法。
楞伽王。譬如一火。炎燒宮殿。園林草木。見種種火。光明色炎。各各差別。依種種薪。草木長短。分別見有。勝負之相。此中何故。不如是知。有法非法。差別之相。
楞伽王。非但火炎。依一相續身中。見有種種。諸相差別。
楞伽王。如一種子。一相續生。牙莖枝葉。華果樹林。種種異相。如是內外。所生諸法。無明及行。陰界入等。一切諸法。三界所生。皆有差別。現樂形相。言語去來。勝智異相。一相境界。而取於相。見下中上。勝相染淨。善不善相。
楞伽王。非但種種法中。見差別相。覺如實道者。內證行中。亦有見於。種種異相。何況法非法無分別。種種差別相。
楞伽王。有法非法。種種差別相。
楞伽王。何者為法。所謂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毛道凡夫。分別之見。從因實物。以為根本。生種種法。如是等法。應捨應離。莫取於相。而生分別。見自心法。計以為實。
楞伽王。無瓶實法。而毛道凡夫。虛妄分別。法本無相。如實知觀。名捨諸法。
楞伽王。何等為非法。所謂。無有身相。唯自心滅。妄想分別。而諸凡夫。見實法非實法。菩薩如實見。如是捨非法。
復次。楞伽王。何者復為非法。所謂。兔馬驢駝角。石女兒等。無身無相。而毛道凡夫。取以為無。為世間義。說於名字。非取相。如彼瓶等法可捨。智者不取如是。虛妄分別。兔角等名字法。亦是可捨。是故捨法及非法。
楞伽王。汝今問我。法及非法云何捨。我已說竟。
楞伽王。汝言。
我於過去。應。正遍知。已問此法。彼諸如來。已為我說。
楞伽王。汝言過去者。即分別相。未來現在。分別亦爾。
楞伽王。我說真如法體。是如實者。亦是分別。如分別色為實際。為證實智樂修行。無相智慧。是故莫分別如來。為智身智體。心中莫分別。意中莫取。我人命等。云何不分別。意識中取。種種境界。如色形相。如是莫取。莫分別可分別。
復次。楞伽王。譬如壁上。畫種種相。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楞伽王。一切眾生。猶如草木。無業無行。
楞伽王。一切法非法。無聞無說。
楞伽王。一切世間。法皆如幻。而諸外道。凡夫不知。
楞伽王。若能如是見。如實見者。名為正見。若異見者。名為邪見。若分別者。名為取二。
楞伽王。譬如鏡中。像自見像。譬如水中。影自見影。如月燈光。在屋室中。影自見影。如空中響。聲自出聲。取以為聲。若如是取。法與非法。皆是虛妄。妄想分別。是故不知。法及非法。增長虛妄。不得寂滅。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為如來藏。入自內身。智慧境界。得無生法忍三昧。
問答品第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與諸一切。大慧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國土。承佛神力。從坐而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以偈讚佛。
佛慧大悲觀。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花。
有無不可得。
佛慧大悲觀。
一切法如幻。
遠離心意識。
有無不可得。
佛慧大悲觀。
世間猶如夢。
遠離於斷常。
有無不可得。
佛慧大悲觀。
煩惱障智障。
二無我清淨。
有無不可得。
佛不入不滅。
涅槃亦不住。
離覺所覺法。
有無二俱離。
若如是觀佛。
寂靜離生滅。
彼人今後世。
離垢無染取。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如法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願通達大乘。
今以百八問。
仰諮無上尊。
最勝世間解。
聞彼大慧問。
觀察諸眾生。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及大慧諮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聞佛聽問。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云何淨諸覺。
何因而有覺。
何因見迷惑。
何因有迷惑。
何因有國土。
化相諸外道。
云何名佛子。
寂靜及次第。
解脫何所至。
誰縛何因脫。
禪者觀何法。
何因有三乘。
何因緣生法。
何因作所作。
何因俱異說。
何因無而現。
何因無色定。
及與滅盡定。
何因想滅定。
何因從定覺。
云何因果生。
何因身去住。
何因觀所見。
何因生諸地。
破三有者誰。
何身至何所。
云何處而住。
云何諸佛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何因得定心。
最勝為我說。
何因為藏識。
何因意及識。
何因見諸法。
何因斷所見。
云何性非性。
云何心無法。
何因說法相。
云何名無我。
何因無眾生。
何因有世諦。
何因不見常。
何因不見斷。
云何佛外道。
二相不相違。
何因當來世。
種種諸異部。
云何名為空。
何因念不住。
何因有胎藏。
何因世不動。
云何如幻夢。
說如揵闥婆。
陽炎水中月。
世尊為我說。
云何說覺支。
何因菩提分。
何因國亂動。
何因作有見。
何因不生滅。
何因如空花。
何因覺世間。
何因無字說。
云何無分別。
何因如虛空。
真如有幾種。
何名心幾岸。
何因地次第。
真如無次第。
何因二無我。
何因境界淨。
幾種智幾戒。
何因眾生生。
誰作諸寶性。
金摩尼珠等。
誰生於語言。
眾生種種異。
五明處伎術。
誰能如是說。
伽陀有幾種。
云何長短句。
法復有幾種。
解義復有幾。
何因飲食種。
何因生愛欲。
云何名為王。
轉輪及小王。
何因護國土。
諸天有幾種。
何因而有地。
何因星日月。
解脫有幾種。
行者有幾種。
弟子有幾種。
阿闍梨幾種。
如來有幾種。
本生有幾種。
摩羅有幾種。
異學有幾種。
自性有幾種。
心復有幾種。
云何施假名。
世尊為我說。
何因有風雲。
何因有黠慧。
何因有樹林。
世尊為我說。
何因象馬鹿。
何因人捕取。
何因為矬陋。
世尊為我說。
何因為六時。
何因成闡提。
男女及不男。
為我說其生。
何因修行退。
何因修行進。
教何等人修。
令住何等法。
諸眾生去來。
何因何像類。
何因致財富。
世尊為我說。
云何為釋種。
何因有釋種。
何因甘蔗種。
何因長壽仙。
長壽仙何親。
云何彼教授。
世尊如虛空。
為我分別說。
何因佛世尊。
一切時剎現。
種種名色類。
佛子眾圍遶。
何因不食肉。
云何制斷肉。
食肉諸種類。
何因故食肉。
何因日月形。
須彌及蓮花。
師子形勝相。
國土為我說。
亂側覆世界。
如因陀羅網。
一切寶國土。
何因為我說。
如箜篌琵琶。
鼓種種花形。
離日月光土。
何因為我說。
何等為化佛。
何等為報佛。
何等如智佛。
何因為我說。
云何於欲界。
不成等正覺。
云何色究竟。
離欲中得道。
如來般涅槃。
何人持正法。
世尊住久如。
正法幾時住。
如來立幾法。
各見有幾種。
比尼及比丘。
世尊為我說。
何因百變易。
何因百寂靜。
聲聞辟支佛。
世尊為我說。
何因世間通。
何因出世通。
何因七地心。
世尊為我說。
僧伽有幾種。
何因為破僧。
云何醫方論。
世尊為我說。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常為諸佛子。
何故如是說。
何故說人我。
何故說斷常。
何故不但說。
唯有於一心。
何因男女林。
呵梨阿摩勒。
雞羅及鐵圍。
金剛等諸山。
次及無量山。
種種寶莊嚴。
仙樂人充滿。
世尊為我說。
大天佛聞彼。
所說諸偈句。
大乘諸度門。
諸佛心第一。
善哉善哉問。
大慧善諦聽。
我今當次第。
如汝問而說。
生及與不生。
涅槃空剎那。
趣至無自體。
佛波羅蜜子。
聲聞辟支佛。
外道無色者。
須彌海及山。
四天下土地。
日月諸星宿。
外道天修羅。
解脫自在通。
力思惟寂定。
滅及如意足。
覺支及道品。
諸禪定無量。
五陰及去來。
四空定滅盡。
發起心而說。
心意及意識。
無我法有五。
自性相所想。
所見能見二。
云何種種乘。
金摩尼珠性。
一闡提四大。
荒亂及一佛。
智境界教得。
眾生有無有。
象馬諸禽獸。
云何如捕取。
譬如因相應。
力說法云何。
何因有因果。
林迷惑如實。
但心無境界。
諸地無次第。
百變及無相。
醫方工巧論。
咒術諸明處。
何故而問我。
諸山須彌地。
其形量大小。
大海日月星。
云何而問我。
上中下眾生。
身各幾微塵。
肘步至十里。
四十及二十。
兔毫窓塵幾。
羊毛䵃麥塵。
一升幾䵃麥。
半升幾頭數。
一斛及十斛。
百萬及一億。
頻婆羅幾塵。
芥子幾微塵。
幾芥成草子。
幾草子成豆。
幾銖成一兩。
幾兩成一分。
如是次第數。
幾分成須彌。
佛子今何故。
不如是問我。
緣覺聲聞等。
諸佛及佛子。
身幾微塵成。
何故不問此。
火炎有幾塵。
風微塵有幾。
根根幾塵數。
毛孔眉幾塵。
何因則自在。
轉輪聖帝主。
何因王守護。
解脫廣略說。
種種眾生欲。
云何而問我。
何因諸飲食。
何因男女林。
金剛堅固山。
為我說云何。
何因如幻夢。
野鹿渴愛譬。
何因而有雲。
何因有六時。
何因種種味。
男女非男女。
何因諸莊嚴。
佛子何因問。
云何諸妙山。
仙樂人莊嚴。
解脫至何所。
誰縛云何縛。
云何禪境界。
涅槃及外道。
云何無因作。
何因可見縛。
何因淨諸覺。
何因有諸覺。
何因轉所作。
幸願為我說。
何因斷諸想。
何因出三昧。
破三有者誰。
何因身何處。
云何無人我。
何因依世說。
何因問我相。
云何問無我。
云何為胎藏。
汝何因問我。
何因斷常見。
何因心得定。
何因言及智。
界性諸佛子。
勘解師弟子。
種種諸眾生。
云何飲食魔。
虛空聰明施。
何因有樹林。
佛子何因問。
云何種種剎。
何因長壽仙。
何因種種師。
汝何因問我。
何因有醜陋。
修行不欲成。
色究竟成道。
云何而問我。
何因世間通。
何因為比丘。
云何化報佛。
何因而問我。
云何如智佛。
云何為眾僧。
箜篌鼓花剎。
云何離光明。
云何為心地。
佛子而問我。
此及餘眾生。
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離諸外道法。
我說汝諦聽。
此上百八見。
如諸佛所說。
我今說少分。
佛子善諦聽。
生見不生見。常見無常見。相見無相見。住異見非住異見。剎那見非剎那見。離自性見非離自性見。空見不空見。斷見非斷見。心見非心見。邊見非邊見。中見非中見。變見非變見。緣見非緣見。因見非因見。煩惱見非煩惱見。愛見非愛見。方便見非方便見。巧見非巧見。淨見非淨見。相應見非相應見。譬喻見非譬喻見。弟子見非弟子見。師見非師見。性見非性見。乘見非乘見。寂靜見非寂靜見。願見非願見。三輪見非三輪見。相見非相見。有無立見。非有無立見。有二見無二見。緣內身聖見。非緣內身聖見。現法樂見。非現法樂見。國土見非國土見。微塵見非微塵見。水見非水見。弓見非弓見。四大見非四大見。數見非數見。通見非通見。虛妄見非虛妄見。雲見非雲見。工巧見非工巧見。明處見非明處見。風見非風見。地見非地見。心見非心見。假名見非假名見。自性見非自性見。陰見非陰見。眾生見非眾生見。智見非智見。涅槃見非涅槃見。境界見非境界見。外道見非外道見。亂見非亂見。幻見非幻見。夢見非夢見。陽炎見非陽炎見。像見非像見。輪見非輪見。揵闥婆見。非揵闥婆見。天見非天見。飲食見非飲食見。婬欲見非婬欲見。見非見見。波羅蜜見。非波羅蜜見。戒見非戒見。日月星宿見。非日月星宿見。諦見非諦見。果見非果見。滅見非滅見。起滅盡定見。非起滅盡定見。治見非治見。相見非相見。支見非支見。巧明見非巧明見。禪見非禪見。迷見非迷見。現見非現見。護見非護見。族姓見非族姓見。仙人見非仙人見。王見非王見。捕取見非捕取見。實見非實見。記見非記見。一闡提見。非一闡提見。男女見非男女見。味見非味見。作見非作見。身見非身見。覺見非覺見。動見非動見。根見非根見。有為見非有為見。因果見非因果見。色究竟見。非色究竟見。時見非時見。樹林見非樹林見。種種見非種種見。說見非說見。比丘見非比丘見。比丘尼見。非比丘尼見。住持見非住持見。字見非字見。
大慧。此百八見。過去諸佛所說。汝及諸菩薩。當如是學。
入楞伽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請佛品第一
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大海畔。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彼山種種。寶性所成。諸寶間錯。光明赫炎。如百千日。照曜金山。
復有無量。花園香樹。皆寶香林。微風吹擊。搖枝動葉。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音。一時俱發。重巖屈曲。處處皆有。仙堂靈室。龕窟無數。眾寶所成。內外明徹。日月光暉。不能復現。皆是古昔。諸仙賢聖。思如實法。得道之處。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是諸菩薩。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遊化。五法自性。二種無我。究竟通達。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自心為境。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隨種種心。種種異念。無量度門。隨所應度。隨所應見。而為普現。
爾時婆伽婆。於大海龍王宮說法。滿七日已。度至南岸。時有無量。那由他釋梵天王。諸龍王等。無邊大眾。悉皆隨從。向海南岸。
爾時婆伽婆。遙望觀察。摩羅耶山。楞伽城。光顏舒悅。如動金山。熈怡微笑。而作是言。
過去諸佛。應。正遍知。於彼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說自內身。聖智證法。離於一切。邪見覺觀。非諸外道。聲聞辟支佛等。修行境界。我亦應彼。摩羅耶山。楞伽城中。為羅婆那夜叉王上首。說於此法。
爾時羅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聞如來聲。時婆伽婆。離海龍王宮。度大海已。與諸那由他。無量釋梵天王。諸龍王等。圍遶恭敬。爾時如來。觀察眾生。阿梨耶識。大海水波。為諸境界。猛風吹動。轉識波浪。隨緣而起。
爾時羅婆那夜叉王。而自歎言。
我應請如來。入楞伽城。令我長夜。於天人中。與諸人天。得大利益。快得安樂。
爾時楞伽城主。羅婆那夜叉王。與諸眷屬。乘花宮殿。至如來所。與諸眷屬。從宮殿下。遶佛三匝。以種種伎樂。樂於如來。所持樂器。皆是大青。因陀羅寶。而用造作。大毘琉璃。瑪瑙諸寶。以為間錯。無價色衣。以用纏裹。
以梵聲等。無量種音。歌歎如來。一切功德。而說偈言。
心具於法藏。
離無我見垢。
世尊說諸行。
內心所知法。
白法得佛身。
內身所證法。
化身示化身。
時到入楞伽。
今此楞伽城。
過去無量佛。
及諸佛子等。
無量身受用。
世尊若說法。
無量諸夜叉。
能現無量身。
欲聞說法聲。
爾時羅婆那。楞伽王。以都吒迦。種種妙聲。歌歎如來。諸功德已。復更以伽他妙聲。歌歎如來。而說偈言。
如來於七日。
大海惡獸中。
渡海至彼岸。
出已即便住。
羅婆那王共。
妻子夜叉等。
及無量眷屬。
大智諸大臣。
叔迦婆羅那。
如是等天眾。
各各悉皆現。
無量諸神通。
乘妙花宮殿。
俱來到佛所。
到已下花殿。
禮拜供養佛。
依佛住持力。
即於如來前。
自說己名字。
我十頭羅剎。
願垂哀愍我。
及此城眾生。
受此楞伽城。
摩羅耶寶山。
過去無量佛。
於此楞伽城。
種種寶山上。
說身所證法。
如來亦應爾。
於此寶山中。
同諸過去佛。
亦說如是法。
願共諸佛子。
說此清淨法。
我及楞伽眾。
咸皆欲聽聞。
入楞伽經典。
過去佛讚歎。
內身智境界。
離所說名字。
我念過去世。
無量諸如來。
諸佛子圍遶。
說此修多羅。
如來於今日。
亦應為我等。
及諸一切眾。
說此甚深法。
未來諸世尊。
及諸佛子等。
於此寶山上。
亦說此深法。
今此楞伽城。
微妙過天宮。
牆壁非土石。
諸寶羅網覆。
此諸夜叉等。
已於過去佛。
修行離諸過。
畢竟住大乘。
內心善思惟。
如實念相應。
願佛憐愍故。
為諸夜叉說。
願佛天人師。
入摩羅耶山。
夜叉及妻子。
欲得摩訶衍。
甕耳等羅剎。
亦住此城中。
曾供養過去。
無量億諸佛。
今復願供養。
現在大法王。
欲聞內心行。
欲得摩訶衍。
願佛憐愍我。
及諸夜叉眾。
共諸佛子等。
入此楞伽城。
我所有宮殿。
妻子及眷屬。
寶冠諸瓔珞。
種種莊嚴具。
阿舒迦園林。
種種皆可樂。
及所乘花殿。
施佛及大眾。
我於如來所。
無有不捨物。
願大牟尼尊。
哀愍我受用。
我及諸佛子。
受佛所說法。
願佛垂哀愍。
為我受用說。
爾時三界尊。
聞夜叉請已。
即為夜叉說。
過去未來佛。
夜叉過去佛。
此勝寶山中。
憐愍夜叉故。
說內身證法。
未來佛亦爾。
於此寶山中。
為諸夜叉等。
亦說此深法。
夜叉此寶山。
如實修行人。
現見法行人。
乃能住此處。
夜叉今告汝。
我及諸佛子。
憐愍汝等故。
受汝施請說。
如來略答竟。
寂靜默然住。
羅婆那羅剎。
奉佛花宮殿。
如來及佛子。
受已即皆乘。
羅婆那夜叉。
亦自乘華殿。
以諸婇女樂。
樂佛到彼城。
到彼妙城已。
羅婆那夜叉。
及其夜叉妻。
夜叉男女等。
更持勝供具。
種種皆微妙。
供養於如來。
及諸佛子等。
諸佛及菩薩。
皆受彼供養。
羅婆那等眾。
供養說法者。
觀察所說法。
內身證境界。
供養大慧士。
數數而請言。
大士能問佛。
內身行境界。
我與夜叉眾。
及諸佛子等。
一切諸聽者。
咸請仁者問。
大士說法勝。
修行亦最勝。
我尊重大士。
請問佛勝行。
離諸外道邊。
亦離二乘過。
說內法清淨。
究竟如來地。
爾時佛神力。
復化作山城。
崔嵬百千相。
嚴飾對須彌。
無量億花園。
皆是眾寶林。
香氣廣流布。
芬馥未曾聞。
一一寶山中。
皆示現佛身。
亦有羅婆那。
夜叉眾等住。
十方佛國土。
及於諸佛身。
佛子夜叉王。
皆來集彼山。
而此楞伽城。
所有諸眾等。
皆悉見自身。
入化楞伽中。
如來神力作。
亦同彼楞伽。
諸山及園林。
寶莊嚴亦爾。
一一山中佛。
皆有大智問。
如來悉為說。
內身所證法。
出百千妙聲。
說此經法已。
佛及諸佛子。
一切隱不現。
羅婆那夜叉。
忽然見自身。
在己本宮殿。
更不見餘物。
而作是思惟。
向見者誰作。
說法者為誰。
是誰而聽聞。
我所見何法。
而有此等事。
彼諸佛國土。
及諸如來身。
如此諸妙事。
今皆何處去。
為是夢所憶。
為是幻所作。
為是實城邑。
為乾闥婆城。
為是翳妄見。
為是陽炎起。
為夢石女生。
為我見火輪。
為見火輪烟。
我所見云何。
復自深思惟。
諸法體如是。
唯自心境界。
內心能證知。
而諸凡夫等。
無明所覆障。
虛妄心分別。
而不能覺知。
能見及所見。
一切不可得。
說者及所說。
如是等亦無。
佛法真實體。
非有亦非無。
法相恒如是。
唯自心分別。
如見物為實。
彼人不見佛。
不住分別心。
亦不能見佛。
不見有諸行。
如是名為佛。
若能如是見。
彼人見如來。
智者如是觀。
一切諸境界。
轉身得妙身。
是即佛菩提。
爾時羅婆那。十頭羅剎。楞伽王。見分別心過。而不住於。分別心中。以過去世。善根力故。如實覺知。一切諸論。如實能見。諸法實相。不隨他教。善自思惟。覺知諸法。能離一切。邪見覺知。善能修行。如實行法。於自身中。能現一切。種種色像。而得究竟。大方便解。善知一切。諸地上上。自體相貌。樂觀心意。意識自體。見於三界。相續身斷。離諸外道。常見因智。如實善知。如來之藏。善住佛地。內心實智。
聞虛空中。及自身中。出於妙聲。而作是言。
善哉善哉。楞伽王。諸修行者。悉應如汝。之所修學。
復作是言。
善哉。楞伽王。諸佛如來。法及非法。如汝所見。若不如汝。之所見者。名為斷見。
楞伽王。汝應遠離心意識。如實修行。諸法實相。汝今應當。修行內法。莫著外義。邪見之相。
楞伽王。汝莫修行。聲聞緣覺。諸外道等。修行境界。汝不應住。一切外道。諸餘三昧。汝不應樂。一切外道。種種戲論。汝不應住。一切外道。圍陀邪見。汝不應著。王位放逸。自在力中。汝不應著。禪定神通。自在力中。
楞伽王。如此等事。皆是如實。修行者行。能降一切。外道邪論。能破一切。虛妄邪見。能轉一切。見我見過。能轉一切。微細識行。修大乘行。
楞伽王。汝應內身。入如來地。修如實行。如是修行者。得轉上上。清淨之法。
楞伽王。汝莫捨汝。所證之道。善修三昧。三摩跋提。莫著聲聞。緣覺外道。三昧境界。以為勝樂。如毛道凡夫。外道修行者。汝莫分別。
楞伽王。外道著我見。有我相故。虛妄分別。外道見有。四大之相。而著色聲。香味觸法。以為實有。聲聞緣覺。見無明緣行。以為實有。起執著心。離如實空。虛妄分別。專著有法。而墮能見。所見心中。
楞伽王。此勝道法。能令眾生。內身覺觀。能令眾生。得勝大乘。能生三有。
楞伽王。此入大乘行。能破眾生。種種翳瞙。種種識波。不墮外道。諸見行中。
楞伽王。此是入大乘行。非入外道行。外道行者。依於內身。有我而行。見識色二法。以為實故。見有生滅。
善哉。楞伽王。思惟此義。如汝思惟。即是見佛。
爾時羅婆那。楞伽王。復作是念。
我應問佛。如實行法。轉於一切。諸外道行。內心修行所。觀境界。離於應佛。所作應事。更有勝法。所謂如實修行者。證於法時。所得三昧。究竟之樂。若得彼樂。是則名為。如實修行者。是故我應。問大慈悲。如來世尊。如來能燒。煩惱薪盡。及諸佛子。亦能燒盡。如來能知。一切眾生。心使煩惱。如來遍至。一切智處。如來如實。善能知解。是相非相。我今應以。妙神通力。見於如來。見如來已。未得者得。已得者不退。得無分別。三昧三摩跋提。得增長滿足。如來行處。
爾時世尊。如實照知。楞伽王。應證無生法忍時至。憐愍十頭羅剎王故。所隱宮殿。還復如本。身於種種。寶網莊嚴。山城中現。
爾時十頭羅剎。楞伽王。見諸宮殿。還復如本。一一山中。處處皆見。有佛世尊。應。正遍知。三十二相。妙莊嚴身。而在山中。自見己身。遍諸佛前。又見一切。諸佛國土。及諸國王。念身無常。由貪王位。妻子眷屬。五欲相縛。無解脫期。便捨國土。宮殿妻妾。象馬珍寶。施佛及僧。入於山林。出家學道。又見佛子。在山林中。勇猛精進。投身餓虎。師子羅剎。以求佛道。又見佛子。在林樹下。讀誦經典。為人演說。以求佛道。又見菩薩。念苦眾生。坐於道場。菩提樹下。思惟佛道。又見一一佛前。皆有聖者。大慧菩薩。說於內身。修行境界。亦見一切。夜叉眷屬。圍遶而說。名字章句。
爾時世尊。智慧觀察。現在大眾。非肉眼觀。如師子王。奮迅視眄。呵呵大笑。頂上肉髻。放無量光。肩脇腰髀。胸卍德處。及諸毛孔。皆放一切。無量光明。如空中虹。如日千光。如劫盡時。大火熾然。猛炎之相。帝釋梵王。四天王等。於虛空中。觀察如來。見佛坐於。須彌相對。楞伽山頂。上呵呵大笑。
爾時菩薩眾。帝釋梵天。四天王等。作是思惟。
何因何緣。如來。應。正遍知。於一切法中。而得自在。未曾如是。呵呵大笑。復於自身。出無量光。默然而住。專念內身。智慧境界。不以為勝。如師子視觀楞伽王。念如實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先受楞伽羅婆那王。所啟請已。念楞伽王。知諸一切。大菩薩眾。心行之法。觀察未來。一切眾生。心皆樂於。名字說法。心迷生疑。如說而取。著於一切。聲聞緣覺。外道之行。諸佛世尊。離諸一切。心識之行。能笑大笑。
為彼大眾。斷於疑心。而問佛言。
如來何因。何緣何事。呵呵大笑。
佛告聖者大慧菩薩。
善哉善哉。善哉大慧。復善哉大慧。汝能觀察。世間妄想。分別之心。邪見顛倒。汝實能知。三世之事。而問此事。如汝所問。智者之問。亦復如是。為自利利他故。
大慧。此楞伽王。曾問過去。一切諸佛。應。正遍知。如是二法。今復現在。亦欲問我。如是二法。此二法者。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未嘗知此。二法之相。
大慧。此十頭羅剎。亦問未來。一切諸佛。如此二法。
爾時如來。知而故問。羅婆那王。而作是言。
楞伽王。汝欲問我。隨汝疑心。今悉可問。我悉能答。斷汝疑心。令得歡喜。
楞伽王。汝斷虛妄。分別之心。得地對治。方便觀察。如實智慧。能入內身。如實之相。三昧樂行三昧。佛即攝取。汝身善住。奢摩他樂境界中。過諸聲聞。緣覺三昧。不淨之垢。能住不動。善慧。法雲等地。善知如實。無我之法。大寶蓮花王。座上而坐。得無量三昧。而受佛職。
楞伽王。汝當不久。自見己身。亦在如是蓮花王。座上而坐。法爾住持。無量蓮花王眷屬。無量菩薩眷屬。各各皆坐。蓮花王座。而自圍遶。迭相瞻視。各各不久。皆得住彼。不可思議境界。所謂起一行方便。行住諸地中。能見不可思議境界。見如來地。無量無邊。種種法相。一切聲聞。緣覺。四天王。帝釋梵王等。所未曾見。
爾時楞伽王。聞佛世尊。聽己問已。彼於無垢。無量光明。大寶蓮花。眾寶莊嚴山上。無量天女。而自圍遶。現於無量。種種異花。種種異香。散香塗香。寶幢幡蓋。寶冠瓔珞。莊嚴身具。復現世間。未曾聞見。種種勝妙。莊嚴之具。復現無量。種種樂器。過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陀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所有樂具。復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樂具。皆悉化作。復隨十方。諸佛國土。所有種種。勝妙樂具。皆悉化作。化作無量。大寶羅網。遍覆一切。諸佛菩薩。大眾之上。復竪無量。種種寶幢。
羅婆那王。作如是等。變化事已。身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住虛空中。雨種種伎樂。雨種種花。雨種種香。雨種種衣。滿虛空中。如澍大雨。以用供養。佛及佛子。雨供養已。從上而下。於虛空中。即坐第二電光明。大寶蓮花王。種種寶山上。
爾時如來。見其坐已。發於微笑。聽楞伽王。問二種法。
時楞伽王。白佛言。
世尊。此二種法。我已曾問。過去諸佛。應。正遍知。彼佛世尊。已為我說。
世尊。我今現在。依名字章句。亦問如來。如來畢竟。應為我說。
世尊。應化化佛。說此二法。非根本如來。
世尊。根本如來。修集三昧。樂境界者。不說心識。外諸境界。
善哉世尊。如來自身。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惟願世尊。應。正遍知。說此二法。一切佛子。及我己身。亦願欲聞。
爾時世尊。知而即告。楞伽王言。
楞伽王。汝問此二法。
爾時夜叉王。更著種種。金冠瓔珞。金莊嚴具。而作是言。
如來常說。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世尊。云何言二法捨。
世尊。何者是法。何者非法。
世尊。捨法云何有二。以墮分別相中。虛妄分別。是有無法。無大有大。
世尊。阿梨耶識。知名識相。所有體相。如虛空中。有毛輪住。不淨盡智。所知境界。
世尊。法若如是。云何而捨。
佛告楞伽王。
楞伽王。汝不見瓶等無常。敗壞之法。毛道凡夫。分別境界。差別之相。
楞伽王。何故不如是取。有法非法。差別之相。依毛道凡夫。分別心有。非聖證智。以為可見。
楞伽王。且置瓶等。種種相事。毛道凡夫。心謂為有。非謂聖人。以為有法。
楞伽王。譬如一火。炎燒宮殿。園林草木。見種種火。光明色炎。各各差別。依種種薪。草木長短。分別見有。勝負之相。此中何故。不如是知。有法非法。差別之相。
楞伽王。非但火炎。依一相續身中。見有種種。諸相差別。
楞伽王。如一種子。一相續生。牙莖枝葉。華果樹林。種種異相。如是內外。所生諸法。無明及行。陰界入等。一切諸法。三界所生。皆有差別。現樂形相。言語去來。勝智異相。一相境界。而取於相。見下中上。勝相染淨。善不善相。
楞伽王。非但種種法中。見差別相。覺如實道者。內證行中。亦有見於。種種異相。何況法非法無分別。種種差別相。
楞伽王。有法非法。種種差別相。
楞伽王。何者為法。所謂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毛道凡夫。分別之見。從因實物。以為根本。生種種法。如是等法。應捨應離。莫取於相。而生分別。見自心法。計以為實。
楞伽王。無瓶實法。而毛道凡夫。虛妄分別。法本無相。如實知觀。名捨諸法。
楞伽王。何等為非法。所謂。無有身相。唯自心滅。妄想分別。而諸凡夫。見實法非實法。菩薩如實見。如是捨非法。
復次。楞伽王。何者復為非法。所謂。兔馬驢駝角。石女兒等。無身無相。而毛道凡夫。取以為無。為世間義。說於名字。非取相。如彼瓶等法可捨。智者不取如是。虛妄分別。兔角等名字法。亦是可捨。是故捨法及非法。
楞伽王。汝今問我。法及非法云何捨。我已說竟。
楞伽王。汝言。
我於過去。應。正遍知。已問此法。彼諸如來。已為我說。
楞伽王。汝言過去者。即分別相。未來現在。分別亦爾。
楞伽王。我說真如法體。是如實者。亦是分別。如分別色為實際。為證實智樂修行。無相智慧。是故莫分別如來。為智身智體。心中莫分別。意中莫取。我人命等。云何不分別。意識中取。種種境界。如色形相。如是莫取。莫分別可分別。
復次。楞伽王。譬如壁上。畫種種相。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楞伽王。一切眾生。猶如草木。無業無行。
楞伽王。一切法非法。無聞無說。
楞伽王。一切世間。法皆如幻。而諸外道。凡夫不知。
楞伽王。若能如是見。如實見者。名為正見。若異見者。名為邪見。若分別者。名為取二。
楞伽王。譬如鏡中。像自見像。譬如水中。影自見影。如月燈光。在屋室中。影自見影。如空中響。聲自出聲。取以為聲。若如是取。法與非法。皆是虛妄。妄想分別。是故不知。法及非法。增長虛妄。不得寂滅。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為如來藏。入自內身。智慧境界。得無生法忍三昧。
問答品第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與諸一切。大慧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國土。承佛神力。從坐而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以偈讚佛。
佛慧大悲觀。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花。
有無不可得。
佛慧大悲觀。
一切法如幻。
遠離心意識。
有無不可得。
佛慧大悲觀。
世間猶如夢。
遠離於斷常。
有無不可得。
佛慧大悲觀。
煩惱障智障。
二無我清淨。
有無不可得。
佛不入不滅。
涅槃亦不住。
離覺所覺法。
有無二俱離。
若如是觀佛。
寂靜離生滅。
彼人今後世。
離垢無染取。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如法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願通達大乘。
今以百八問。
仰諮無上尊。
最勝世間解。
聞彼大慧問。
觀察諸眾生。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及大慧諮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聞佛聽問。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云何淨諸覺。
何因而有覺。
何因見迷惑。
何因有迷惑。
何因有國土。
化相諸外道。
云何名佛子。
寂靜及次第。
解脫何所至。
誰縛何因脫。
禪者觀何法。
何因有三乘。
何因緣生法。
何因作所作。
何因俱異說。
何因無而現。
何因無色定。
及與滅盡定。
何因想滅定。
何因從定覺。
云何因果生。
何因身去住。
何因觀所見。
何因生諸地。
破三有者誰。
何身至何所。
云何處而住。
云何諸佛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何因得定心。
最勝為我說。
何因為藏識。
何因意及識。
何因見諸法。
何因斷所見。
云何性非性。
云何心無法。
何因說法相。
云何名無我。
何因無眾生。
何因有世諦。
何因不見常。
何因不見斷。
云何佛外道。
二相不相違。
何因當來世。
種種諸異部。
云何名為空。
何因念不住。
何因有胎藏。
何因世不動。
云何如幻夢。
說如揵闥婆。
陽炎水中月。
世尊為我說。
云何說覺支。
何因菩提分。
何因國亂動。
何因作有見。
何因不生滅。
何因如空花。
何因覺世間。
何因無字說。
云何無分別。
何因如虛空。
真如有幾種。
何名心幾岸。
何因地次第。
真如無次第。
何因二無我。
何因境界淨。
幾種智幾戒。
何因眾生生。
誰作諸寶性。
金摩尼珠等。
誰生於語言。
眾生種種異。
五明處伎術。
誰能如是說。
伽陀有幾種。
云何長短句。
法復有幾種。
解義復有幾。
何因飲食種。
何因生愛欲。
云何名為王。
轉輪及小王。
何因護國土。
諸天有幾種。
何因而有地。
何因星日月。
解脫有幾種。
行者有幾種。
弟子有幾種。
阿闍梨幾種。
如來有幾種。
本生有幾種。
摩羅有幾種。
異學有幾種。
自性有幾種。
心復有幾種。
云何施假名。
世尊為我說。
何因有風雲。
何因有黠慧。
何因有樹林。
世尊為我說。
何因象馬鹿。
何因人捕取。
何因為矬陋。
世尊為我說。
何因為六時。
何因成闡提。
男女及不男。
為我說其生。
何因修行退。
何因修行進。
教何等人修。
令住何等法。
諸眾生去來。
何因何像類。
何因致財富。
世尊為我說。
云何為釋種。
何因有釋種。
何因甘蔗種。
何因長壽仙。
長壽仙何親。
云何彼教授。
世尊如虛空。
為我分別說。
何因佛世尊。
一切時剎現。
種種名色類。
佛子眾圍遶。
何因不食肉。
云何制斷肉。
食肉諸種類。
何因故食肉。
何因日月形。
須彌及蓮花。
師子形勝相。
國土為我說。
亂側覆世界。
如因陀羅網。
一切寶國土。
何因為我說。
如箜篌琵琶。
鼓種種花形。
離日月光土。
何因為我說。
何等為化佛。
何等為報佛。
何等如智佛。
何因為我說。
云何於欲界。
不成等正覺。
云何色究竟。
離欲中得道。
如來般涅槃。
何人持正法。
世尊住久如。
正法幾時住。
如來立幾法。
各見有幾種。
比尼及比丘。
世尊為我說。
何因百變易。
何因百寂靜。
聲聞辟支佛。
世尊為我說。
何因世間通。
何因出世通。
何因七地心。
世尊為我說。
僧伽有幾種。
何因為破僧。
云何醫方論。
世尊為我說。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常為諸佛子。
何故如是說。
何故說人我。
何故說斷常。
何故不但說。
唯有於一心。
何因男女林。
呵梨阿摩勒。
雞羅及鐵圍。
金剛等諸山。
次及無量山。
種種寶莊嚴。
仙樂人充滿。
世尊為我說。
大天佛聞彼。
所說諸偈句。
大乘諸度門。
諸佛心第一。
善哉善哉問。
大慧善諦聽。
我今當次第。
如汝問而說。
生及與不生。
涅槃空剎那。
趣至無自體。
佛波羅蜜子。
聲聞辟支佛。
外道無色者。
須彌海及山。
四天下土地。
日月諸星宿。
外道天修羅。
解脫自在通。
力思惟寂定。
滅及如意足。
覺支及道品。
諸禪定無量。
五陰及去來。
四空定滅盡。
發起心而說。
心意及意識。
無我法有五。
自性相所想。
所見能見二。
云何種種乘。
金摩尼珠性。
一闡提四大。
荒亂及一佛。
智境界教得。
眾生有無有。
象馬諸禽獸。
云何如捕取。
譬如因相應。
力說法云何。
何因有因果。
林迷惑如實。
但心無境界。
諸地無次第。
百變及無相。
醫方工巧論。
咒術諸明處。
何故而問我。
諸山須彌地。
其形量大小。
大海日月星。
云何而問我。
上中下眾生。
身各幾微塵。
肘步至十里。
四十及二十。
兔毫窓塵幾。
羊毛䵃麥塵。
一升幾䵃麥。
半升幾頭數。
一斛及十斛。
百萬及一億。
頻婆羅幾塵。
芥子幾微塵。
幾芥成草子。
幾草子成豆。
幾銖成一兩。
幾兩成一分。
如是次第數。
幾分成須彌。
佛子今何故。
不如是問我。
緣覺聲聞等。
諸佛及佛子。
身幾微塵成。
何故不問此。
火炎有幾塵。
風微塵有幾。
根根幾塵數。
毛孔眉幾塵。
何因則自在。
轉輪聖帝主。
何因王守護。
解脫廣略說。
種種眾生欲。
云何而問我。
何因諸飲食。
何因男女林。
金剛堅固山。
為我說云何。
何因如幻夢。
野鹿渴愛譬。
何因而有雲。
何因有六時。
何因種種味。
男女非男女。
何因諸莊嚴。
佛子何因問。
云何諸妙山。
仙樂人莊嚴。
解脫至何所。
誰縛云何縛。
云何禪境界。
涅槃及外道。
云何無因作。
何因可見縛。
何因淨諸覺。
何因有諸覺。
何因轉所作。
幸願為我說。
何因斷諸想。
何因出三昧。
破三有者誰。
何因身何處。
云何無人我。
何因依世說。
何因問我相。
云何問無我。
云何為胎藏。
汝何因問我。
何因斷常見。
何因心得定。
何因言及智。
界性諸佛子。
勘解師弟子。
種種諸眾生。
云何飲食魔。
虛空聰明施。
何因有樹林。
佛子何因問。
云何種種剎。
何因長壽仙。
何因種種師。
汝何因問我。
何因有醜陋。
修行不欲成。
色究竟成道。
云何而問我。
何因世間通。
何因為比丘。
云何化報佛。
何因而問我。
云何如智佛。
云何為眾僧。
箜篌鼓花剎。
云何離光明。
云何為心地。
佛子而問我。
此及餘眾生。
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離諸外道法。
我說汝諦聽。
此上百八見。
如諸佛所說。
我今說少分。
佛子善諦聽。
生見不生見。常見無常見。相見無相見。住異見非住異見。剎那見非剎那見。離自性見非離自性見。空見不空見。斷見非斷見。心見非心見。邊見非邊見。中見非中見。變見非變見。緣見非緣見。因見非因見。煩惱見非煩惱見。愛見非愛見。方便見非方便見。巧見非巧見。淨見非淨見。相應見非相應見。譬喻見非譬喻見。弟子見非弟子見。師見非師見。性見非性見。乘見非乘見。寂靜見非寂靜見。願見非願見。三輪見非三輪見。相見非相見。有無立見。非有無立見。有二見無二見。緣內身聖見。非緣內身聖見。現法樂見。非現法樂見。國土見非國土見。微塵見非微塵見。水見非水見。弓見非弓見。四大見非四大見。數見非數見。通見非通見。虛妄見非虛妄見。雲見非雲見。工巧見非工巧見。明處見非明處見。風見非風見。地見非地見。心見非心見。假名見非假名見。自性見非自性見。陰見非陰見。眾生見非眾生見。智見非智見。涅槃見非涅槃見。境界見非境界見。外道見非外道見。亂見非亂見。幻見非幻見。夢見非夢見。陽炎見非陽炎見。像見非像見。輪見非輪見。揵闥婆見。非揵闥婆見。天見非天見。飲食見非飲食見。婬欲見非婬欲見。見非見見。波羅蜜見。非波羅蜜見。戒見非戒見。日月星宿見。非日月星宿見。諦見非諦見。果見非果見。滅見非滅見。起滅盡定見。非起滅盡定見。治見非治見。相見非相見。支見非支見。巧明見非巧明見。禪見非禪見。迷見非迷見。現見非現見。護見非護見。族姓見非族姓見。仙人見非仙人見。王見非王見。捕取見非捕取見。實見非實見。記見非記見。一闡提見。非一闡提見。男女見非男女見。味見非味見。作見非作見。身見非身見。覺見非覺見。動見非動見。根見非根見。有為見非有為見。因果見非因果見。色究竟見。非色究竟見。時見非時見。樹林見非樹林見。種種見非種種見。說見非說見。比丘見非比丘見。比丘尼見。非比丘尼見。住持見非住持見。字見非字見。
大慧。此百八見。過去諸佛所說。汝及諸菩薩。當如是學。
入楞伽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