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智印經卷第一

西天三藏寶法大師賜紫沙門智吉祥等奉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受施充足。還迦蘭陀林。食時食已。結跏趺坐。與大比丘眾。及諸菩薩。百萬人俱。歡喜圍繞。是諸大眾。皆得陀羅尼。平等無礙。心悟總持。得三摩地。安住空性。無相無願。解脫法門。具足無量。殊勝功德。言議思惟。皆不可及。為眾所知。為眾所識。寂靜安住。如是法門。於諸分別。悉皆平等。不隨世間。眾所好樂。了知眾生。差別識性。於一切時。所知善惡。離諸憎愛。一味平等。

爾時世尊。忽於眉間。放大光明。是諸眾會。咸皆悚慄。肅恭合掌。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世尊告言。

汝等應當。繫心思惟。安住如來。所知境界。於我我所。好惡分別。悉皆遠離。若於自身。毀譽等觀。苦樂一切。審知眾生。由染污緣。受差別相。遊處好樂。晝夜不捨。以方便力。悉使斷除。觀諸眾生。種種造作。諸不善業。隨順他教。競共馳逐。與諸同分。安處動作。無義利業。斯由有情。識心愚昧。於真實境。無所了知。失勝善心。逐惡朋友。不解思惟。深遠勝法。真實義諦。起諸分別。謂為真實。無揀擇慧。闕定信心。於佛言教。及眾妙行。不生好樂。設復修善。無應正理。著有著空。互為究竟。我以如來。智印三摩地力。悉能了知。汝等應當。於是有情。深心憐愍。

是諸大眾。聞如是說。讚歎如來。勝定功力。悉能了知。如是差別。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乃入如來。智印三摩地。是諸大眾。覩佛如來。入是勝定。於佛身相。及種種相。一切眾會。忽皆不見。不能了知。如來所著法衣。及近身衣。亦復不見。不能了知。如來所有。四威儀相。乃至一切。動轉之相。皆不可見。不能了知。如來所有。音聲差別。不能聽聞。不能了知。

所以者何。以是安住如是。智印三摩地。勝功德力。心無動轉。不可測量故。

復次如來。由勝定力。於諸外境。種種莊嚴。一切眾會。皆不可見。不能了知。於諸所住。清淨國土。皆不得見。不能了知。

所以者何。以是安住如來。智印三摩地。勝功德力。心無動轉。不可測量故。

爾時大眾。於佛形相。既無所見。各各稱讚。勝定功德。承佛威力。深心所求。離諸怖畏。

爾時如來。復於定中。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其間所有。日月星辰。電火藥珠。種種光明。悉皆掩蔽。復於定中。發生異香。其香微妙。不與世間。栴檀沈水。諸香為比。是時色無色天。梵王帝釋。及諸天人。四眾八部。大鐵圍山。小鐵圍山。及須彌山。眾山之王。水陸空界。幽暗之處。一切有情。咸覩光明。歎未曾有。各尋是光。至迦蘭陀林。各隨所有。香華衣服。寶冠瓔珞。以為供養。見是會中。諸大菩薩。及聲聞眾。如大池中。蓮華開敷。異香芬馥。集在眾會。

時諸人天。聞是香已。各各皆得。智慧明了。復於空中。有寶瓔珞。上妙衣服。處處垂下。嚴飾供養。時諸大眾。咸皆歡喜。恭敬禮拜。退坐一面。

爾時東方。如一酤胝。殑伽沙數。一一沙數。為一酤胝。爾所國土。一切如來。皆是釋迦。分身化利。如是如來。各集眾會。菩薩摩訶薩。阿僧祇數。不可稱量。是諸菩薩。悟證平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身色相。微妙具足。人天眾會。皆無與等。

爾時一切。分身如來。各各告語。諸菩薩言。

善男子。娑婆世界。有佛世尊。號釋迦牟尼。應。正等覺。出現於世。化諸有情。離眾罪垢。經無量時。演說正法。示佛知見。甚深難解。有陀羅尼門。名如來智印。三摩地。三摩鉢提。我今為汝。略而讚說。

諸善男子。汝等諦聽。諸菩薩摩訶薩。於百千劫。具足修行。六到彼岸。具大智慧。福德無量。悟證修習。常無懈廢。永離罪垢。捨眾惡緣。住三摩地。得佛智慧。心無動轉。以無動心。了悟諸法。若諸有情。親近如來。及大菩薩。熏修智慧。三業恭敬。以勝法財。修諸供養。經無量時。不如於此。一剎那頃。安住如是。勝三摩地。所獲功德。不可較量。常生勝處。諸佛國土。

爾時諸佛。作是語已。安住禪定。以神通力。攝諸菩薩。詣娑婆世界。示同一身。入王舍城。次第乞食。受施充足。至迦蘭陀林。乃與眾會。分食妙供。是諸眾會。無不霑足。飯食已訖。攝斂衣鉢。跏趺而坐。一切國土。所來諸佛。及諸菩薩。亦復如是。無二無別。

復次南方。如一酤胝。殑伽沙數。一一沙數。為一酤胝。爾所國土。一切諸佛。攝諸菩薩。從彼國來。集會亦爾。如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一切諸佛。諸大菩薩。皆來集會。亦復如是。

爾時釋迦牟尼。應。正等覺。見所分身。一切諸佛。皆來集會。心相怡悅。唯佛與佛。乃得相見。

時諸如來。同入如是。智印三摩地。三摩鉢提。靜意廓如。動亂止息。以不動心。明照諸法。無二無別。諸佛身相。亦復不現。

爾時此會。人天大眾。見是十方。無數諸佛。皆來集會。以勝定力。身相不現。咸皆驚喜。整衣合掌。右繞三匝。以寶蓮華。及眾妙華。諸色具足。持以供養。是時集會。無量世界。諸大菩薩。得清淨心。具正法眼。於一切時。心相澄寂。各各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見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與諸如來。安住如是。智印三摩地。三摩鉢提。由勝定力。隱諸色相。志願希求。深心歡喜。以精意力。不起於坐。覺智現前。入佛境界。得陀羅尼門。

時諸菩薩。告此娑婆世界。諸大眾言。

善男子。汝等應當。於佛功德。眷戀希求。於諸有情。繫心憐愍。知諸菩薩摩訶薩。於百千劫。行六波羅蜜。具大智慧。福德無量。於一切法。悉皆了知。離諸戲論。處深禪定。不忘不愚。達諸性相。於是勝法。應當願求。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聲聞緣覺。具大智慧。得大神通。捨生死岸。離煩惱縛。於自涅槃。修證圓滿。大苾芻眾。及諸宰官。婆羅門。鄔婆索迦。鄔婆斯迦。如是等眾。咸來至此。王舍大城。迦蘭陀林。釋迦如來。應。正等覺。及分身佛會。繞百千匝。恭敬禮拜。各以上妙。雜色蓮華。其華千葉。七寶間錯。過無量數。以為供養。

復有八十。酤胝那庾多數。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是諸菩薩。皆是他方國土中。諸佛如來。之所遣使。有大勇猛。不怖生死。有大慈悲。不樂涅槃。各以神力。入大禪定。現諸威儀。從彼彼土。如彈指頃。到王舍城。迦蘭陀林。釋迦牟尼。應。正等覺。及分身佛會。三業恭敬。以清淨妙音。尊重讚歎。見諸佛身。隱晦不現。渴仰世尊。圍繞眾會。頭面作禮。退處一面。各各皆於。寶蓮華上。結跏趺坐。

復有三億。諸比丘眾。樂修己利。求解脫者。承於如來。智印三摩地力。而來集會。是時他方。三千大千世界。帝釋梵王。大自在天。淨居天子。日月星辰。及諸一切。天。龍。藥叉。乾闥婆。阿蘇囉。緊那囉。摩虎囉伽。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人非人等。各并眷屬。覩佛光明。皆來集會。如是等眾。譬如有人。髮密修長。將一一髮。剪如微塵。如一人髮。至千萬人髮。亦復如是。以一髮塵。為一眾生。是赴會眾。復過是數。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摩訶俱絺羅。摩訶迦栴延。摩訶迦葉波。摩訶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摩訶須菩提等。知諸大眾。雖在會中。而不覩見。如來身色。及與住處。

于時尊者舍利弗。從座而起。至妙吉祥童真菩薩前。白言。

仁者。今此世尊。入是如來智。印三摩地。而我等輩。云何不能。見如來身。及與住處。

時妙吉祥童真菩薩。告舍利弗言。

汝諸聲聞。具大智慧。得諸解脫。常修梵行。離諸怖畏。一切人天。悉皆恭敬。汝等應當。各各依自所得。三摩地門。以智慧力。觀察如來。身色住處。

時舍利弗等。即時各各。入自所得。三摩地門。以智慧力。觀察推求。如來色身。及與住處。遍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剎土。窮盡神力。皆不能見。

時舍利弗。白妙吉祥童真菩薩言。

我等依自所得。三摩地門。以智慧力。觀察推求。如來色身。及與住處。了不可見。惟願仁者。為我等輩。分別指示。咸令得見。

時妙吉祥童真菩薩。告舍利弗言。

汝諸聲聞。雖具智慧。及與神通。而於如來。智印三摩地門。不能思惟。故於佛身。及所住處。不能得見。

所以者何。汝諸聲聞。以差別心。觀視如來。色身住處。由此分別。自為障礙。是如來身。非分別心。所能觀見。若以汝身。即如來身。汝等所住。即如來住。乃至一切。有情之身。即如來身。一切有情。之所住處。即如來住。空有一相。自他無二。不舍有為。而證無為。不離無為。而悟有為。以如是心。觀如來身。及與住處。爾乃可見。汝等既用。有分別心。欲見如來。無相境界。設經無量。塵沙劫數。莫復能得。

於是眾會。悲感懊惱。離分別心。安住正念。身心內外。猶如虛空。寂靜而住。

爾時世尊。從禪定起。其心廣大。如海汪洋。澄清映徹。如淨瑠璃。普觀眾生。若身若土。與諸如來。平等不二。身相廓然。眾會皆覩。是時三千大千世界。皆大振動。一切諸天。心大歡喜。離諸怖畏。於虛空中。雨天寶華。其華微妙。繽紛而下。又於空中。作天妓樂。種種歌詠。上妙音聲。琴瑟箜篌。琵琶笙簫。是諸樂器。不鼓自鳴。於是會中。以為供養。

于時舍利弗。從座而起。至世尊前。曲躬合掌。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如來所入。智印三昧。而我等輩。無所覺知。各以神通。入自所得。三摩地門。以智慧力。周遍推求。如來身色。及與住處。杳不可得。不能了知。是我等輩。先自所得。三摩地門。及智慧力。狹劣短促。未得如來。無相正智。自在法門。惟願世尊。大慈悲力。深加憐愍。與我等輩。而為開導。於佛知見。定慧法門。使令悟入。於無相境。任運現前。

爾時佛告舍利弗。

我入如是。智印三摩地。非汝聲聞。及諸緣覺。所得智慧。之所了解。及能推求。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何以故。如來色身。由無動心。離諸希求。捨分別緣。絕自他相。凝然湛寂。勝智功力。之所任持。大定如如。為一體相。若汝聲聞。及諸緣覺。唯求自利。不樂利他。所證法門。及智慧境。未解融通。自他隔閡。空有互違。於佛如來。法空無相。智印三昧。難解難入。是故汝等。於佛身相。及與住處。不可得見。亦不了知。

大乘智印經卷第一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