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復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薩。如風無礙而行。

善男子。如世間風。於一切處。無依無著。亦無色相。而能於彼。一切宮殿樓閣。及須彌山。大海等處。如所作事。而悉能作。菩薩智風。亦復如是。於一切處。亦無所著。而能施設。蘊處界等。彼一切法。蘊者。所謂。色受想行識。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處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乃至世間法。出世間法。及天人。轉輪聖王。梵王帝釋。護世諸天。大自在天。聲聞緣覺。諸菩薩地。一切智等。雖有所作。悉無住著。彼一切處。無住著故。若有性。若無性。若一性。若異性。真如性等。雖無數心意。而無種異。及無造作。復無所緣。悉是無障。解脫境界。是故梵王帝釋。護世天等。如理而作。十方無邊際。諸世界中。一切有情。及有情事。悉令獲得。於一切處。皆成辦已。乃至最後。邊際劫中。隱而不現。而法身者。不可分別。非不可分別。是為菩薩。如風無礙而行。

云何是菩薩。所行境界。而無邊際。如世間風。能於十方。無量世界。開發成辦。一切種子。菩薩智風。亦復如是。於普遍無邊。世俗勝義。一切法中。廣大顯現。開覺安布。及廣宣說。如來眾會。菩薩眾會。世間一切眾會。隨思隨行。以無礙心。於諸方處。一切通達。而無邊際。是為菩薩。所行境界。而無邊際。

云何是菩薩。如風破散。墜墮有情。高慢山峯。如世間風。一切山石。叢林宮殿。悉能吹擊。破散墜墮。及隱覆等。菩薩智風。亦復如是。所有憍慢。耽迷執有身見。高倨有情。恃於色相。盛年豪貴。身力長壽。無病輕安。及伎藝多聞。聰利眷屬。富有辯才。以是等事。恃著憍醉。此諸有情。由是緣故。起我相心。違背正道。菩薩能為。宣示勝法。破彼慢心。使令善得。離染清淨。是為菩薩。如風破散。墜墮有情。高慢山峯。

云何是菩薩。吹布大法雲雨。如世間風。吹發大雲。從四方起。眾色雲輪。震吼甚深。軟美音聲。海潮之聲。及其種種。歌詠之聲。響亮無間。清妙悅意。電鬘莊嚴。普遍彌覆。俱胝那庾多。百千世界。悉能吹發。一切世間。所可愛樂。苗稼種子。及諸林樹。而常降澍。種種寶雨。菩薩智風。亦復如是。出現種種。妙身相雲。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所可愛樂。最上色相。光明電鬘。而為莊嚴。出如實法音。及六十千。勝妙音聲。菩薩大悲之風。普高法界。普攝一切世間。廣覆一切世界。拯拔一切。惡趣難處。諸有情類。現一切相。好光明輪。清淨光明。加持照耀。一切有情。悉成正行。壞滅邪行。雨大法雨。眾莊嚴具。而為莊嚴。建立一切世界。最上喜悅。令諸天人。悉置最上。喜樂之處。所有一切。世出世間。善法種子。藥草叢林。而悉種殖。一切吉祥時分。授法灌頂。是為菩薩。吹布大法雲雨。

云何是菩薩。息除一切世間。煩惱炎熾。如世間風。颺激善妙。清涼之水。普息有情。炎熱之苦。使諸有情。清涼適悅。菩薩智風。亦復如是。一切有情。貪瞋癡等。惡趣惡見。惡作邪行。極惡貧窮。耽愛境界。冤憎會苦。愛別離苦。眾病逼惱。及法愛等。此諸炎熾。皆能息滅。法水灌注。得最上清涼。以不空願力。若見若覺。悉無障礙。是為菩薩。息除一切世間。煩惱炎熾。置諸有情。處無憂地。

云何是菩薩。不動一切。有情善法。而能濟命長養。如世間人。出息入息。風力持故。而得活命。菩薩亦復如是。以其智風。成辦有情。一切善法。使諸有情。悉得具足。皆生歡喜。

復次。善男子。如世間風。悉能成立。一切世界。種種莊嚴。殊妙可愛。所謂。金剛輪圍。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四大洲。金輪所持。大海諸寶。須彌山。大須彌山。及餘寶山。乃至雪山。香醉山等。諸宮殿樓閣。閻浮提四大洲。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智風。亦復如是。悉能發起。成辦一切有情。廣大福蘊。次第安布。如成雪山。應作是見。即是所成。世間福蘊。如成四大洲須彌山。應知即是。所成聲聞。如成小千世界。應知即是。所成緣覺。如成中千世界。應知即是。所成菩薩。廣大之相。如成三千大千世界。應知即是。所成如來。百福身相。高出一切世間。普盡虛空。一切世界。極妙清淨。最上稱讚。布設一切。最勝供養。所緣事相。如是一切。現前成已。常住三摩呬多。如成大海。應知即是。所成三摩地海。如成大洲中洲。及餘山石。四大洲等。應知即是。諸陀羅尼。化度有情。諸學眾等。如成宮殿樓閣。及諸叢林。應知即是。清淨佛剎。功德莊嚴。如成劫樹。種種變化。應知即是。十地十波羅蜜。多十三摩地。諸陀羅尼。六通三明。諸智光明。十自在等。菩薩及佛。力。無畏。不共法。大悲等。最上自在。廣大之法。

善男子。此中何等。是諸佛世尊。百福之相。

善男子。譬如滿一劫中。積集十方。而一一方。各有阿僧祇。殑伽沙數等世界。是諸世界中。所有有情。一切皆具。十三千大千世界之數。小轉輪王。所有福蘊。以如是等。具小轉輪王。福蘊之者。諸有情類。彼彼福蘊。總聚較計。與一大轉輪王。福蘊相等。

又過東方。一切世界。是等世界中。所有有情。各各皆具。一大轉輪王福蘊。如前所說。乃至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世界中。一切有情。各各皆具。大轉輪王。所有福蘊。以此之數較計。如是有情福蘊。與一帝釋。福蘊相等。

又若十方。彼一一方。各有阿僧祇。殑伽沙數等世界。一一世界。有情皆具。帝釋福蘊。是諸帝釋。總而聚之。為一帝釋。即以如是之數。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有情。皆具如上。帝釋福蘊。以此之數較計。如是有情福蘊。與一大梵天王。福蘊相等。

又若十方。彼一一方。各有阿僧祇。殑伽沙數等世界。彼彼世界有情。皆具大梵天王福蘊。是諸大梵天王。總而聚之。為一大梵天王。即以如是之數。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有情。皆具如上。大梵天王福蘊。以此之數較計。如是有情福蘊。即同聲聞緣覺。菩薩所證。大地大光明雲。授法灌頂。得十自在。所有功德。

善男子。即以是事。所有一切有情。於十方無邊際世界。盡虛空界。積集三世。所有福蘊。以彼三世福蘊。盡虛空界。一切世界。極微塵量。百倍倍之。即成如來。一一毛孔。而彼一一。毛孔之中。所入福蘊。以十阿僧祇百千。倍數倍之。即成如來。八十種好。而彼一一。隨形好中。所入一切福蘊。以十不可說。倍數倍之。即成如來。三十種相。而彼一一。所成之相。以十不可說。倍數倍之。即成如來。眉間圓滿。無垢月輪。勝餘千光。殊妙最上。白毫之相。即如是相。以十不可說。不可說千俱胝。倍數倍之。即成如來。一切世間。高顯不可覩見。烏瑟膩沙。莊嚴頂相。即如是相。以十不可說。不可說。俱胝那庾多百千。倍數倍之。即成如來。六十千種。一切所緣。無邊音聲。流出殊妙。無所發悟。普令有情。生大歡喜。開示一切世界。清淨語言。佛大辯才。

善男子。此說是為。諸佛世尊。百福之相。如來以是。無盡福智勝行。普遍莊嚴。廣為一切有情。長養濟命。

善男子。正使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中。所有有情。滿一劫中。悉住第十。法雲地菩薩之位。具諸勝相。謂身語意所莊嚴。具諸陀羅尼。及十自在。是等菩薩。以閻浮檀金。所成之器。量等虛空。如殑伽沙數。而一一器。盛種種寶。經爾所時。乃至最後邊際。圓滿劫中。剎那剎那。來而復往。各各持入。如來一毛孔中。而佛世尊。一毛孔中。所有福蘊。不增不減。

善男子。此是如來。不可思議。百福之相。

復次。何等是十二地。所謂。未發菩提心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普遍光明佛地。是為十二地。

此中何等。是未發菩提心地。謂此菩薩。超越一切。愚夫所行邪行。及一切三世。梵王帝釋。護世諸天。聲聞緣覺。最勝出過。一切世間。一切行相吉祥。身語意業。而為莊嚴。於十方無邊世界。普遍照耀。具大光明輪。得無障礙。力行陀羅尼。於阿僧祇世界。一一相中。縱任無方。

於四大洲世界。出現普遍。香光明網。廣大莊嚴。蓮華承足。處大千世界。邊際之量。妙莊嚴座。得一切法。善調順。善觀察。成就無礙可意。所緣事相。現十種大相。及阿僧祇相。顯示不退轉法。

於無邊際。一切方所。隨所行時。放不可思議。大光明網。無量剎土。種種莊嚴。現身影像。於不可說。無量世界中。能為諸世界主。勸受灌頂。增上加持。能於一切。世出世間。常雨無量。大法寶雨。妙光明門。悉無遮礙。周廣普遍。而作最上。大施福行。隨順一切世間。普能圓滿。一切有情。不空意願。見者咸生。善妙可愛。清淨之心。普振一切世界。隨所思念。諸惡趣等。無邊有情。悉為救度。普能攝受。無邊諸佛。供養法門。遊戲一切。阿僧祇數。三摩地。陀羅尼。解脫。通明等法。嬉樂無邊。勝妙法園。而無愛著。得無邊俱胝劫數。無發悟。無疑惑。喜行光明。

無數俱胝。那庾多百千劫。於清淨大乘分位中。修習圓滿。種種利他所行。事業成辦。福智勝行。多百千種。廣大先行。究竟圓滿。若具最極。信解行法故。乃得初地。今以次第分位故。而此菩薩。是未發菩提心地。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雖已超越。人之色相。然未獲得。天之色相。而此菩薩。亦復如是。雖已超越。一切世間。聲聞緣覺之地。然未獲得最上。菩薩地故。

復次。普遍光明佛地者。無中無邊。無復遺餘。一切清淨。於一切法自在。普能善觀。無數種相。普令一切有情。獲得利樂。

何等是諸菩薩所行。十種三摩地。所謂。

一者。寶高。二者。善住。三者。無動。四者。不退轉。五者。寶積。六者。日光焰。七者。一切義成。八者。智光明。九者。安住現在佛前。十者。首楞嚴。

如是等無邊菩薩。所行三摩地。

復次。十二種陀羅尼。何等十二。所謂。

一者。灌頂。二者。大智。三者。清淨音聲。四者。無盡藏。五者。無邊轉。六者。海印。七者。蓮華莊嚴。八者。趣無礙門。九者。決定出生。諸無礙解。十者。住佛莊嚴。十一者。無邊色相。十二者。佛身色相。成辦圓滿。

是為十二種陀羅尼。

復次。六通。何等為六。

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智通。四者。宿住隨念智通。五者。神境智通。六者。漏盡智通。是為六通。

復次。諸菩薩十種自在。何等為十。

一者。無量阿僧祇劫。具壽量力故。即壽自在。

二者。不可說不可說。三摩地門。相續趣入。勝相應故。即心自在。

三者。一切世界。無數莊嚴。具莊嚴加持。顯示相應。即受用自在。

四者。隨其時分。諸業報力。悉顯示故。即業自在。

五者。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故。即生自在。

六者。於一切世界。見佛圓滿示現故。即信解自在。

七者。隨樂欲時。於諸剎中。現成菩提。即願自在。

八者。於一切世界。出現無邊。神通事故。即神通自在。

九者。無邊無中。法門光明。常顯發故。即法自在。

十者。於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現證最上菩提。充滿三世。一切佛剎微塵。阿僧祇等數中。了知一相。具諸勝相。乃至現證一切智。悉能顯示故。即智自在。

是為菩薩。十種自在。

復次。何等是菩薩十力。所謂。

一者。意樂力。二者。深固力。三者。方便力。四者。慧力。五者。願力。六者。行力。七者。乘力。八者。神變力。九者。菩提力。十者。轉法輪力。

是為菩薩十力。

何等是菩薩。四無所畏。所謂。

一者。於諸陀羅尼。隨聞能受。宣說義理無畏。

二者。了無我法。不嬈於他。積集無相。本習威儀。而無缺失。三業清淨。成就廣大。護持無畏。

三者。常持正法。而不忘失。畢竟安住。智慧方便。救度有情。無放逸心。開示善法。得離障難無畏。

四者。不忘失一切智心。亦於餘乘。諸出離道。圓滿自在。得一切種。一切事成就無畏。

是為菩薩。四無所畏。

何等是菩薩。十八不共法。所謂。

一者。菩薩無著布施。二者。無著持戒。三者。無著忍辱。四者。無著精進。五者。無著禪定。六者。無著智慧。七者。以四攝法。攝諸有情。八者。善了諸迴向法。九者。善巧方便。成諸有情。增上所行。十者。開示上乘。出離之道。十一者。於大乘法。而不退轉。十二者。表示生死。及涅槃門。十三者。於諸典章。不減文句。十四者。所作行中。智為先導。十五者。於諸生中。離眾過失。十六者。於身口意。具十善業。十七者。堪忍諸苦。不捨一切有情。十八者。一切世間。所可愛樂。皆悉顯示。普遍一切。世間愚夫。及聲聞緣覺。善以眾寶。及劫樹莊嚴堅固。一切智心。永不忘失。得一切法。依法灌頂。常所樂求。見佛法僧。

是為菩薩。十八不共法。

云何是如來十力。所謂。

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教示過去。未來現在。業因果報智力。三者。種種信解智力。四者。種種界智力。五者。了別自他根智力。六者。至處道智力。七者。發起一切。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染淨等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生死智力。十者。漏盡智力。

是為如來十力。

云何是如來。四無所畏。所謂。

一者。一切法現證智無畏。二者。一切漏盡智無畏。三者。決定說障道無畏。四者。出盡苦道無畏。

是為如來。四無所畏。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