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四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忍辱品第十六之二

爾時世尊。告諸龍眾。阿修羅言。

汝等莫鬪。應修忍辱。

仁者。若能離於瞋怒。成就忍辱。速得十處。

何等為十。

一者。得作王。王四天下。自在輪王。二者。毘樓博叉天王。三者。毘樓勒叉天王。四者。提頭賴吒天王。五者。毘沙門天王。六者。釋天王。七者。須夜摩天王。八者。兜率陀天王。九者。化樂天王。十者。他化自在天王。

諸仁者。若具足忍。是人速得。如是十處。忍辱近果。

復次。諸仁者。若能深忍。轉增具足。當知是人。復得五處。

何等為五。

一者。梵眾。二者。大梵天王。三者。聲聞道果。四者。緣覺。五者。如來。應。正遍知。

諸仁者。若能深忍。轉增具足。是人速得。如是五處。

又若具足。修行忍者。自然近得。一切世間。勝妙五欲。資生所須。皆悉具足。是人若復。至到修行。忍功德者。得聖安樂。

若有非聖。凡下之人。獷戾自高。性常瞋怒。於多人所。現大瞋恚。當知是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

若復儻得。出彼地獄。生於下劣。畜生道中。作下劣龍身。阿修羅身。

若得生人。極下卑賤。諸根殘缺。或長諸根。或復無根。或復二根。或復大根。形容醜陋。跛躃背僂。身體臭穢。生旃陀羅。妓作邪媚。如是等餘。下賤之家。

若生邊地。少衣乏食。下賤家生。及無福田。喜作種種。不善之處。以是因緣。是人展轉。復趣地獄。畜生餓鬼。

諸仁者。我今略說。如是不忍。瞋怒果報。

諸仁者。以瞋恚故。於生死中。增長無量。惡不善法。以是因緣。是人轉復。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諸仁者。是故我今。如是告汝。一切諸龍。阿修羅等。汝已長夜。各各迭相。違反而住。汝等一切。今悉於我。及與諸來。大眾之前。各各迭相。應生至到。忍辱之心。當息久積。心心瞋怒。若不能忍。必令汝得。所不喜果。是故汝等。各相容忍。若能不瞋。鬪諍譏調。言訟嫉妬。自守而住。汝等如是。必定當得。勝妙之事。無諸過惡。

爾時諸來。一切大眾。咸皆歎言。

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受佛教誡。各各如是。迭相忍辱。便得於此。四天下中。常得勝報。無諸惡事。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復告娑伽羅龍王。羅睺羅阿修羅王。阿那婆沓多龍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婆樓那龍王。牟真隣陀阿修羅王。善住龍王。跋持毘盧遮那阿修羅王。以偈教言。

汝等得授記。
最勝非餘乘。
何故於導師。
而無羞慚恥。

執持栰而溺。
多眾+隨駛流。
如是棄最勝。
一切所厭賤。

凡龍阿修羅。
瞋故被厭賤。
汝等妙丈夫。
悉應捨恚怒。

慈能趣善道。
具受諸欲樂。
慈能離諸難。
及作善知友。

慈能得大智。
及依大明師。
慈能離諸惡。
亦令人樂觀。

慈得具大富。
常能施一切。
慈能樂戒定。
復得最勝慧。

慈能得工巧。
善學一切事。
慈於最勝處。
端坐化眾生。

慈得勝妙身。
備相端正容。
慈能具妙音。
眾人悉樂聞。

慈得善眷屬。
梵行無嫉妬。
樂法具慚愧。
明人常隨喜。

慈能得官位。
坐於勝座處。
能息眾生惡。
安置菩提道。

慈能得十地。
及忍陀羅尼。
慈能成就悲。
捨離於諸著。

慈能得神足。
值遇明導師。
慈能得淨土。
清淨離煩惱。

慈能降眾魔。
到大菩提岸。
慈於天人中。
能轉正法輪。

慈能化眾生。
置於三乘處。
慈能善說法。
降伏諸外道。

慈以八聖道。
度脫天人等。
安置不死處。
汝等皆能入。

我今與汝等。
慈心陀羅尼。
我於億佛所。
專心得聽聞。

汝以己眷屬。
安置慈忍處。
相於起慈心。
長夜得安樂。

爾時。月藏菩薩摩訶薩。說此偈已。即說咒曰。

多地夜他。迷帝𠼝。摩訶迷帝。𠼝迷哆囉㝹跋帝。迷哆囉囉匙。迷哆囉憩。迷哆羅侯系。迷哆囉隷。迷帝𠼝。迷帝𠼝。迷嘍娑鞞訖唎帝。娑呵囉匙。閉邏風伽蓰。藪囉耶呵泥。婆邏浮常耆。初羅叉鞞。那耶那嘍系。俱嚧他車掣。阿摸伽囉泥。囉闍頞寄。吉隷奢藪囉。三摩囉泥。浮闍伽。鞞𠼝系。奴膩多鞞𠼝系。阿囉尼企。剎哆囉豆嘍咩。阿求隸耆。唎哆囉匙阿囉悉那鞞。阿俱卑易鴦鳩匙摸叉毘鉢囉易。俱嚧他叉易蘇婆呵。

諸仁者。此大慈心陀羅尼。我曾往昔。於億佛所。從彼得聞。汝等應當。於己眷屬。及他眷屬。息怒惡心。而教授之。

月藏菩薩摩訶薩。說是慈心陀羅尼時。如來歎言。

善哉善哉。

一切所有。諸來大眾。諸天。乾闥婆。阿修羅。人非人等。亦皆歎言。

善哉善哉。

爾時諸天。各得住於。慈心。忍心。無怨心。無言訟心。迭相謝過。

天向諸龍。龍向諸天。慈心。忍心。無怨心。無鬪諍心。無言訟心。迭相謝過。

諸天。向阿修羅。阿修羅。向諸天。乃至謝過。

諸龍。向阿修羅。阿修羅。向諸龍。乃至謝過。

諸天。向夜叉。夜叉。向諸天。乃至謝過。悉如上說。

如是如是。天向羅剎。乾闥婆。緊那羅。伽樓羅。摩睺羅伽。鳩槃荼。餓鬼。毘舍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住於慈心。忍心。無怨心。無鬪諍心。無言訟心。

乃至迦吒富單那。向彼諸天。住於慈心。乃至謝過。亦如上說。

龍向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住於慈心。乃至謝過。

夜叉。乃至迦吒富單那。向於諸龍。乃至謝過。亦皆如是。

乃至迦吒富單那。向迦吒富單那。住於慈心。乃至謝過。亦復如是。

彼等皆以。大慈心陀羅尼。力因緣故。一切天龍。阿修羅。夜叉。羅剎。乾闥婆。緊那羅。伽樓羅。摩睺羅伽。鳩槃荼。餓鬼。毘舍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迭相住於。慈心。忍心。無怨心。無言訟心。無鬪諍心。離瞋怒心。離嫉妬心。

是大慈心陀羅尼。力因緣故。一切人類迭相。住於慈心。忍心。憐愍心。無怨心。無言訟心。無鬪諍心。一切畜生。若禽若獸。乃至極下。微小諸蟲。迭相住於。慈心。忍心。憐愍心。無怨心。無鬪諍心。無違反心。

爾時諸天。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人非人等。所來大眾。合掌向佛。恭敬禮拜。同時一音。作如是言。

我等皆已。承佛威神。迭相謝過。迭相住於。慈心。忍心。憐愍心。無怨心。無諍訟心。

我等一切。今當亦復。謝過如來。應。正遍知。我等昔來。於世尊所。若身口意。所作罪過。及於法僧。若身口意。所作罪過。乃至世尊。一聲聞弟子所。若身口意。所作罪過。乃至若有。為佛剃髮。著袈裟片。作違反行。非法器者。若身口意。所作罪過。是等諸罪。悉於佛前。誠心懺悔。修戒威儀。願佛容恕。受我等懺。當令我得。住戒威儀。

又復我等。從今以往。乃至剃髮。著袈裟片。作違反行者。及佛聲聞弟子所。悉當發心。作導師想。護持養育。具足供給。一切所須。不令乏少。

佛言。

善哉善哉。諸妙丈夫。成就忍辱。乃至汝等。於我佛所。若身口意。所作罪過。若於法僧。所作罪過。乃至於我。一聲聞弟子。若身口意。所作罪過。乃至為我。剃除鬚髮。著袈裟片者。若身口意。所作罪過。各自深觀。如是罪業。誠心懺悔。皆得除滅。不受惡報。如是汝等。皆當護持。養育我法。乃至為我。出家剃髮。不持禁戒。著袈裟片者。汝等皆應。護持養育。若能護持。養育此者。深可讚歎。

若我所有。聲聞弟子。持戒具足。多聞捨慧。解脫知見。悉具足者。汝等皆應。護持養育。彼等自以。過去善根。福德因緣。善得供養。若有眾生。於未來世。無智慧福德。為我剃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或受毀犯。於諸善法。不得相應。若復護持。養育此者。得無量福。我與彼等。作善導師。憐愍利益。

何以故。當來之世。有惡眾生。於三寶中。少作善業。若行布施。若復持戒。修諸禪定。以其如是。少許善根。作諸國王。愚癡無智。無羞慚愧。憍慢熾盛。無有慈愍。不觀後世。可怖畏事。彼等惱亂。我諸所有。聲聞弟子。打縛罵辱。或復驅使。令其供給。奪其飲食。衣鉢湯藥。所須之物。寺舍園田。繫閉牢獄。擯徙讁罰。乃至剃髮。著袈裟片者。亦復如是。及以群臣。諸斷事者。愚癡無智。離諸羞慚。無有慈愍。不觀後世。可怖畏事。彼等惱亂。我諸聲聞。乃至繫獄。擯徙讁罰。乃至為我。剃除鬚髮。著袈裟片者。亦復如是。我今以此。諸出家者。悉付於汝。勿令彼等。飢渴孤獨。致於命終。

爾時上座。阿若憍陳如。從座而起。作如是言。

大德婆伽婆。彼等剎利。若婆羅門。毘舍。首陀。如是等人。惱亂世尊。聲聞弟子。得幾許罪。且置持戒。若復為佛。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毀犯。惱亂此者。得幾許罪。

佛言。

止止。憍陳如。莫問此事。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即從座起。而白佛言。

大德婆伽婆。唯願說之。大德修伽陀。唯願說之。

若有為佛。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不受禁戒。受已毀犯。其剎利王。與作惱亂。罵辱打縛者。得幾許罪。

佛言。

大梵。我今為汝。且略說之。若有人於。萬億佛所。出其身血。於意云何。是人得罪。寧為多不。

大梵王言。

若人但出。一佛身血。得無間罪。尚多無量。不可算數。墮於阿鼻。大地獄中。何況具出。萬億諸佛。身血者也。終無有能。廣說彼人。罪業果報。唯除如來。

佛言。

大梵。若有惱亂。罵辱打縛。為我剃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犯者。得罪多彼。

何以故。如是為我。出家剃髮。著袈裟片。雖不受戒。或受毀犯。是人猶能。為諸天人。示涅槃道。

是人便已。於三寶中。心得敬信。勝於一切。九十五道。其人必速。能入涅槃。勝於一切。在家俗人。唯除在家。得忍辱者。是故天人。應當供養。何況具能。受持禁戒。三業相應。

諸仁者。其有一切。剎利國王。及以群臣。諸斷事者。如其見有。於我法中。而出家者。作大罪業。大殺生。大偷盜。大非梵行。大妄語。及餘不善。如是等類。但當如法。擯出國土。城邑村落。不聽在寺。亦復不得。同僧事業。利養之物。悉不共同。不得鞭打。若鞭打者。理所不應。又亦不應。口業罵辱。一切不應。加其身罪。若故違法。而讁罰者。是人便於。解脫退落。受於下類。遠離一切。人天善道。必定歸趣。阿鼻地獄。何況鞭打。為佛出家。具持戒者。

爾時復有。一切諸天。一切諸龍。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諸來大眾。於三寶中。得增上信。尊重敬仰。及希有心。復作是言。

我等一切。從今以往。護持養育。世尊正法。及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毀犯。佛禁戒者。我等亦當。攝受護持。乃至為佛。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無所積聚。我亦於彼。作導師想。護持養育。供給所須。皆令具足。

若諸國王。見有如是。為佛出家。受持禁戒。乃至為佛。剃除鬚髮。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毀犯。無所積聚。如其事緣。治其身罪。鞭打之者。我等不復。護持養育。如是國王。捨離彼國。

以捨離故。令其國土。而有種種。諂詐鬪諍。疫病飢饉。刀兵俱起。非時風雨。亢旱毒熱。傷害苗稼。

又若我等。捨離彼國。當勤方便。令其國土。所有世尊。聲聞弟子。悉向他國。使其國土。空無福田。

若有世尊。聲聞弟子。乃至但著。袈裟片者。若有宰官。鞭打彼等。其剎利王。不遮護者。我等亦當。出其國土。

復作是言。

我等今者。一切相與。隨所堪能。勤作種種。供養世尊。

爾時諸天。及與諸龍。乃至一切。迦吒富單那等。俱時發心。因緣力故。即時於此。四天下中。所有諸山。皆悉變成。七寶之山。為欲供養。世尊故耳。

所有樹林。枝葉花果。一切亦皆。變成七寶。於其花果。復出種種。勝妙供具。及五音作樂。而為供養。

四天下中。所有依地。眾藥草苗。一切亦皆。變成七寶。而為供養。

此四天下。所有地界。一切變成。青琉璃地。而為供養。

彼諸天龍。乃至迦吒富單那。四天下中。上盡欲界。一切所有。各隨力能。而作供養。

有雨種種寶。種種花。種種衣服。種種瓔珞。種種天妙。花蓋幢幡。而為供養。

有持種種。天妙幢幡。寶蓋金縷。真珠瓔珞。摩尼寶器。而為供養。

有以種種。琴瑟箜篌。簫笛齊鼓。𣫢鼓雷鼓。以為音樂。供養世尊。

有以種種。歌樂音聲。而為供養。

有雨種種。音樂之器。而為供養。

復以種種。莊嚴國土。而為供養。

諸四天下。所依住者。人非人等。乃至一切。大小諸蟲。皆悉見聞。彼等一切。苦受休息。皆生樂受。隨有種種。身觸覺知。得樂充足。及得希奇。未曾有心。於三寶中。深得敬信。

爾時世尊。大悲憐愍。一切眾生。為成熟故。彼等一切。音聲語言。皆是賢聖。之所加被。如是一切。人非人等。所有語言。及從寶中。所出音聲。枝葉花果。琴瑟箜篌。簫笛齊鼓。𣫢鼓雷鼓。所出音聲。一切皆是。聖力所加。

彼等一切。皆得希奇。未曾有聲。建立所加。所謂。色色空。受受空。想想空。行行空。識識空。如是眼入。眼入空。耳鼻舌身入。耳鼻舌身入空。意入。意入空。如是色入。色入空。聲香味觸入。聲香味觸入空。法入。法入空。如是眼界。眼界空。乃至意識界。意識界空。

如是。知身離欲淨。知一切法離欲淨。知一切法界離欲相。知一切法如如。如是知者。是人則為。於空不動。是人堪能。拔濟一切。眾生想。於一切行。令得解脫。於眾生想。色想。受想行識想。眼入想。乃至意識界想。是人如是。堪能安置。一切眾生。於三乘無為界。

行者云何。能開示簡擇。彼等諸法。所謂。修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復有法法相空。無法無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若能如是。修習簡擇。此諸法空。彼人堪能。乃至安置。一切眾生。於三乘無為界。

彼等行者。以何法門。得知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所謂還以。空解脫門。能修簡擇。內外等法。

何者名為。內外法。

內法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行者如實。知眼眼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此諸法性爾。

乃至知意意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內空。

如是行者。應如實。知外法者。所謂。色聲香味觸法。行者如實。知色色空。乃至法法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外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內外空。

內外法者。謂內六入。外六入。行者如實。知內外入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內外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空空。

空者。一切諸法空。以彼空故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空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大空。

東方。東方空。乃至四維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大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第一義空。

第一義者。所謂涅槃。如是涅槃。以涅槃故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第一義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有為空。

有為法名。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有為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無為空。

無生無滅。不住不異。是名無為。無為。以無為故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無為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畢竟空。

畢竟名諸法至。竟不可得。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畢竟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無始空。

來去不可得。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無始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散空。

無所取捨。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散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性空。

一切有為。無為法性。非聲聞作。非緣覺作。非如來作。此法性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性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自相空。

惱壞是色相。能受是受相。取相是想相。造作是行相。了知是識相。如是等。有為無為。一切法自相。自相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自相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一切法空。

一切法者。所謂。色受想行識。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色因緣生識。乃至意法。因緣生識。此有為無為諸法。是名一切法。彼諸法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一切法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不可得空。

一切法。不可得。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不可得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無法空。

一切無物。不可得。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無法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有法空。

於和合中。無物。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有法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無法有法空。

無物無物空。有物有物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無法有法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法法相空。

法名五陰。五陰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法法相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無法無法相空。

無法名無為法。是無為法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無法無法相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自法自法相空。

諸法自法空。是空非智作。非見作。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自法自法相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他法他法相空。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相。法位。法界。如實際。性相常住。無有變異過。此諸法空。非積聚。不可壞。不可取。

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他法他法相空。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知已。能令眾生。離眾生想。離一切行想。受想。色想。識想。離眼想。乃至意想。離色想。乃至法想。然後安置。一切眾生。於三乘無為界。

若有行者。於此諸法。如實現前知。得名善修。彼諸眾生。昔於此法。已修習者。如是第一。甚深法聲。入於耳根。或有眾生。不種善根。如是法聲。亦入於耳。或有見佛。專心瞻仰。彼人一切。無盡善根。皆來現前。乃至逮得。不退轉地。十力無畏。成大法器。

或有眾生。有無常聲。入於耳根。或有苦聲。空聲。無我聲。三律儀聲。四念處聲。四正勤聲。四如意足聲。五根聲。五力聲。七覺分聲。八道分聲。實論聲。因緣法聲。梵住聲。四攝聲。無礙辯聲。禪聲。解脫聲。無色定聲。六波羅蜜聲。巧方便聲。三昧陀羅尼忍聲。

聲聞乘聲。緣覺乘聲。大乘聲。不退轉地聲。業障盡聲。煩惱障盡聲。眾生障盡聲。法障盡聲。有為國土。功德莊嚴聲。無為心清淨聲。大慈聲。大悲聲。三不護聲。四無畏聲。十力聲。十八不共法聲。一生補處聲。十地聲。最後身聲。降魔聲。無上智聲。轉法輪聲。隨應度者。現神變聲。棄諸命行聲。於諸眾生。示現無上。大涅槃聲。

如是諸聲。各各差別。入於耳根。是諸眾生。乃至畜生。餓鬼趣等。如是無量。百千法門。入於耳根。

彼諸眾生。得第一希有。歡喜踊躍。於三寶中。極得信敬。彼諸眾生。煩惱障。業障。眾生障。法障。於三分中。二分已盡。彼諸眾生。聞是聲已。無量阿僧祇眾生。昔有惡心者。彼等悉得。柔軟之心。憐愍心。善業心。得觀後世。可怖畏事。得種具足。天人善根。

以彼諸聲。令於無量。阿僧祇眾生。歸依三寶。所有受持。禁戒淨者。彼等有得。須陀洹果。乃至有得。阿羅漢果。

復有無量。阿僧祇眾生。於緣覺乘。種諸善根。

復有無量。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得住於。不退轉地。

復有無量。阿僧祇眾生。得無生法忍。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火味阿修羅。
指示羅睺羅。
是我最勝師。
福慧莊嚴具。

佛告於彼等。
當息妬瞋怒。
付囑是法眼。
護持故當受。

彼諸修羅喜。
敬答尊導師。
我當護法眼。
乃至法久住。

我等說最勝。
不隱法神咒。
令彼一切龍。
皆失憍慢力。

爾時諸龍輩。
各各皆瞋怒。
欲以憍慢力。
共諸修羅鬪。

佛告諸龍王。
及以修羅主。
汝等於長夜。
各各常獷戾。

若不除瞋怒。
於諸樂非器。
常為苦所觸。
下劣臭穢身。

身分支不具。
恒乏於資生。
聞說此諸苦。
皆以瞋為本。

惡罰諸枷鎖。
牢獄飢渴等。
地獄鬼畜生。
由瞋受此苦。

一切應忍辱。
能忍者則無。
丈夫得最勝。
富貴具諸欲。

汝等二朋眾。
諸龍阿修羅。
各自修忍辱。
忍故無諸惡。

大眾皆喜悅。
一切咸讚歎。
汝今聞是語。
皆悉得於忍。

天龍阿修羅。
夜叉及諸鬼。
一切皆得忍。
慈心共相視。

人與畜生等。
得忍皆和順。
禽獸及小蟲。
慈悲相憐愍。

大眾皆合掌。
瞻仰導師言。
我等迭相蔭。
皆得慈心住。

又我諸大眾。
於佛尊導師。
所作諸罪業。
若身口意犯。

於法眾僧所。
一人邊有過。
人中堅固士。
唯願見容恕。

我於世尊法。
一切所作惡。
今悉至到懺。
願佛慈納受。

于時兩足尊。
告彼大眾言。
汝懺惡業盡。
終無有苦報。

剃髮不受戒。
被服袈裟片。
而作導師想。
於彼人中上。

惡王障法眼。
貪癡打比丘。
如出導師血。
當墮阿鼻獄。

大眾作是言。
我等護比丘。
若有諸惡王。
惱諸聲聞眾。

我等於諸事。
皆捨於彼國。
其土有沙門。
令向於餘處。

毀壞彼諸國。
飢饉兵疫起。
沙門所詣國。
我等亦詣彼。

悉令得勝樂。
具足衣飲食。
於彼熾法眼。
供養人中上。

無餘四天下。
悉變成七寶。
復雨諸香華。
珍寶及衣服。

歌舞妓樂等。
供養於導師。
眾生所見聞。
皆得充足樂。

聖加令諸音。
盡變作佛聲。
說諸有為苦。
無常空無我。

三世一切法。
悉空無所有。
集散二俱空。
眼識二亦然。

乃至心法界。
陰身等法空。
如是知諸法。
則能救眾生。

若知三界空。
能解眾生縛。
諸有十二支。
一切皆性空。

若昔於此法。
如是修習者。
彼等聞諸聲。
悉皆得於忍。

智力無所畏。
得住菩提道。
薄福諸眾生。
得聞有為聲。

無量眾精勤。
得入菩提行。
檀戒忍精進。
禪定及智慧。

佛土福莊嚴。
精進故令淨。
汝等當作佛。
到彼諸法岸。

降魔及軍眾。
而降正法雨。
無量眾生界。
能與正法眼。

汝等一切眾。
速入安隱城。
無量眾聞聲。
得趣大菩提。

及得二乘道。
有得人天樂。
有得至於果。
羅漢三摩提。

如是惡眾生。
得於柔軟意。
怖畏諸惡業。
安住慈善心。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五十四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