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菩薩身密品第一之二
復次寂慧。所有一切有情。色相威儀。即於菩薩。色相威儀中住。而菩薩曾無發悟。亦無分別。以彼菩薩。無所分別。平等捨心。即隨其身。現身威儀。然菩薩身。法爾不動。以不動故。現起身業。雖身離相。而亦不壞。菩薩身清淨。已發現光明。普照地獄。一切有情。令得安樂。
又復菩薩。普為一切有情。不惜身命。若諸有情。各各來求。菩薩身肉。而噉食者。菩薩悉現其前。斷肉授之。乃至骨血精髓。而悉隨與。
寂慧當知。菩薩隨諸有情。須身肉等。而悉與者。由彼菩薩。知身無量。即能隨知。法界無量。無量即無盡身。無盡門。即是緣生。無盡法門。菩薩隨所現身。但為成熟。一切有情。若或有人。貪染心者。愛著殊妙。端嚴色相。菩薩即於其前。為現端嚴。女人之相。隨彼男子。染愛之心。悉如其意。
時彼女人。以染著故。形容枯悴。即趣命終。根門敗壞。臭穢不淨。時彼男子。以無智故。厭惡而去。即其女人。死滅之身。自然出聲。為說法要。令彼男子。心生開悟。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復次寂慧。菩薩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現廣大身。或寶蓋中。或現指端。乃至劫火。洞然炎熾。能以手指。而悉覆之。而菩薩身。都無所壞。
又復能現身相。普為諸佛世尊。作供養事。積妙華蓋。如須彌量。復聚寶花。高若山峯。悉以供養。諸佛如來。
又復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大器。滿貯香油。等須彌山。布其燈炷。然以燈明。廣大熾盛。為諸如來。作供養事。
又復積以。殑伽沙等。數量廣大燈明。普遍熾盛。供養如來。
又復菩薩。以所著衣。覆自肢體。灌注酥油。用然燈明。普為如來。作供養事。其燈熾盛。有大光明。廣大照耀。殑伽沙等。諸佛剎土。彼彼有情。互得觀見。菩薩所現。神通化事。如是見已。無量無數有情。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其中所有。憍慢貢高。諸有情類。菩薩即現。大力那羅延身。或金剛手菩薩。可畏之相。彼等有情。見已驚怖。即向菩薩。折伏其心。歸命頂禮。求哀聽法。
又復菩薩。於大國城。及諸棄屍林中。見彼無數。百千有情。普遍充滿。而是菩薩。以廣大身。現死滅相。令彼先墮。畜生趣中。諸有情類。畜報盡者。取其菩薩。所滅身肉。而噉食之。食已命終。皆得生天。由是因故。乃至最後。入於涅槃。是故當知。菩薩摩訶薩。宿昔願力。得清淨已。能於長夜。酬其宿願。作利益事。願令有情。臨命終時。食我身肉。得生天界。由此因緣。乃至最後。入於涅槃。令諸有情。成就所思。成就所求。成就願力。
寂慧當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殊勝行願。我念往昔。過去世中。此閻浮提。周匝四方。有八萬四千。廣大國城。復多百千。聚落縣邑。百千俱胝那庾多。人民居止。彼時國城。有大災難。疾疫劫起。其中人民。生種種病。謂於身分。若生若熟。疾狀各異。或瘡癤癬癩。或風癀痰等。大小病者。散遍充滿。求多千種。精妙醫師。用以妙藥。而悉不能。治療彼等。一切病苦。彼諸人民。病無療故。無所救護。無所歸向。
震發大聲。哀泣而言。
誰能為我。息除病苦。或天。龍。夜叉。乾闥婆等。或人非人。有能為我。息除病者。我當罄捨。一切財寶。悉以奉之。我即如其教令。荷彼深恩。
寂慧當知。世尊釋迦如來。當彼時中。為帝釋天主。其名妙眼。於其天中。以淨天眼。過於人眼。悉能觀見。彼諸人眾。受多病苦。復以清淨。天耳遍聞。一切人眾。哀泣之聲。
其見聞已。起悲愍心。即自思惟。
我今應為。此諸人民。無依止。無救護。無歸向者。作其依止。救護歸向。
作是念已。即時帝釋天主。於此閻浮提中。有一大城。名曰善作。其去不遠。即自變身。為男子相。名曰善寂。
處虛空中。普為開發。閻浮提中。一切人民。說伽陀曰。
善作大城此不遠。
中有男子名善寂。
取彼身肉噉食之。
悉能息除一切病。
勿應驚怖懷怯懼。
隨意歡喜取身肉。
此為妙藥救人民。
是中無害無瞋恚。
時彼國城。聚落縣邑。染疾苦者。一切人眾。聞彼空中。伽陀聲已。即時俱詣。善作大城。善寂人所。到已各各。斷取其肉。食之治病。雖彼彼取之。而身肉無盡。
是時善寂。復為人眾。說伽陀曰。
我若當得佛菩提。
此真實法我無盡。
由真實故我此身。
願取其肉亦無盡。
是時普遍四方。染疾苦者。一切人眾。於彼善寂人所。各各隨意。斷取身肉。而善寂身。安然如故。亦無增減。續續斷已。旋旋復生。
時彼國城。一切人眾。食是肉者。彼彼所有。一切病苦。皆得除解。無病快樂。悉無憂惱。如是次第。閻浮提中。一切人眾。咸息諸病。悉獲輕安。
是時一切人民。男子女人。童男童女。皆自惟忖。
彼善寂男子。能為我等。息除諸病。令我無病。身得輕安。我等今時。持以何物。用為供養。
由是多人。共集一處。同詣善寂人所。
到已各各。合掌恭信。異口同音。說伽陀曰。
汝善依止善救護。
汝為醫王復妙藥。
隨汝教令我病除。
我何所作伸供養。
是時善寂男子。隱所變相。還復帝釋之身。普為一切人眾。說伽陀曰。
金銀財寶及飲食。
我悉不為此等事。
但為救護諸有情。
十善業道令圓滿。
菩提願行堅固修。
為諸有情利樂因。
互相起發慈愛心。
生長一切利益事。
聞已應發菩提心。
復起最上大慈意。
普令積集勝妙因。
十善業道皆清淨。
復次寂慧。爾時帝釋天主。說伽陀已。復彼天宮。
時閻浮提。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一切人眾。莫知其數。中無一人。墮惡趣者。彼彼命終。皆於善趣。三十三天。眾同分生。生彼天已。帝釋天主。即為說法。示教利喜。悉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中有情。或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復次寂慧。是故當知。菩薩身密。所作身業。得清淨已。棄一身命。能為成熟。無量無數。一切有情。畢竟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告寂慧菩薩摩訶薩言。
寂慧當知。菩薩身者。是不破壞。堅固真實。不生滅身。
若諸有情。應以有壞之身。可化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
若諸有情。應以無壞之身。可化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
於一切種。類悉不破壞。火不能燒。刀不能斷。是身堅固。真實不壞。金剛所成。
是故寂慧。菩薩所現身相。但為成熟。一切有情。作利樂事。而是菩薩。無所思惟。亦無分別。是身是相。知身離相故。即得法離相。亦非身離相。與一切法離相。有二差別。若相即身離相。彼相即法離相。如是離相。能隨入故。即自身離相。與一切有情身離相。二俱平等。
何以故。由自身離相。一切有情身離相故。即入一切。法界離相。以法界離相故。即入法離相。然於是中。而實無有。少法可得。謂以自身真如。即入一切。有情身真如。一切有情身真如。即入自身真如。
又復自身真如。即入一切法真如。以入一切。法真如故。即入一切佛真如。
又以自身真如故。即入過去未來。現在真如。亦非過去真如。與彼未來。現在真如。有所違背。所有過去未來。現在真如。即是蘊處界真如。蘊處界真如。即是清淨真如。染淨真如。即是生死。涅槃真如。生死涅槃真如。即是無造作真如。無造作真如。即是一切。造作真如。
善男子。所說真如。即是實性。實性即是如性。是無異性。無種類性。無生性。無諍論性。無執取性。謂以真如。無法可取故。說真如是無取法。由彼真如。無所取故。即如是取。於諸取中。菩薩示現。有所取法。亦非真如。有取有作。以無取故。即無諍論。無諍論故。於諸色中。現有所取。然彼真如。亦無所動。是故以其。如實之智。伺察如來。真實之身。以觀如來。身平等故。即當伺察。自身真如。取要言之。審觀一切。身非身性。畢竟不生。知一切身。皆是緣生。法所成故。如是知已。乃能悟入。彼法身門。入是法身門故。即成法身。非蘊處界身。即彼法身。廣大增勝。如實觀想。從是現身。為諸有情。作利樂事。乃至一切。見聞覺知。悉為有情。成利樂故。
寂慧當知。譬如世間。耆婆醫王。積集一切。勝上之藥。精妙和合。成女人相。妙色端嚴。而可樂見。如其所應。安立施作。若來若去。行住坐臥。分別事相。亦非分別。非離分別。諸有病者。若國王大臣。若長者居士。來詣耆婆醫王。妙藥所成。女人之所。相與和合。其和合已。一切病苦。皆得息除。無病輕安。而獲快樂。
寂慧。汝且觀是。耆婆醫王。以善巧智。能為世間。息除諸病。餘諸醫師。無是智力。菩薩所有。法身增勝。亦復如是。若能如理。真實觀者。而彼一切。男子女人。童男童女。為貪瞋癡。燒然其身。若能如實。觀法身者。即能息除。一切煩惱。心得輕安。身離燒然。是故當知。菩薩宿昔。願力清淨。菩薩法身。廣大增勝。如實而觀。即是菩薩。身密清淨。
寂慧當知。菩薩法身。非飲食力。而能成故。亦非段食。可能資養。菩薩了知。如是相已。即為悲愍。一切有情。現受飲食。雖有所取。而無著相。亦非護惜其身。故有所取。於所取中。而彼法身。無增無減。是故當知。菩薩法身。不生不滅。亦無所起。於中示現。生滅起作。但為成熟。諸有情故。滅即無滅。亦無造作。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諸有生者。即和合義。於一切法。應如是知。
又復應知。彼一切法。生即無生。如來身者。即是法身。即是法食。即是法力。是法歸趣。如來身者。即虛空身。無等等身。三界一切。最勝上身。一切如來通達身。無喻無比。清淨無垢。無染污身。自性明亮身。自性不生身。自性無起身。離心意識身。幻焰水月自性身。空無相無願所成身。十方最勝。如虛空廣大身。一切有情平等身。無邊無際身。無種類無分別身。無毀無異身。於住無住。得不動身。無色自性身。無受想行識自性身。非地界所成身。非水火風界所成身。非種非和合種。非大種所成身。非種類法。一切世間無比身。非眼所生。非耳依止。非鼻所知。非舌了別。非身和合。非意所成等身。非心所轉。非意識所轉。亦非無轉。亦非隨轉。
善男子。由如是故。應當如實。觀如來身。而是菩薩。於如來身。住平等性。得清淨已。行菩薩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或四大洲。或閻浮提。一切王城。聚落郡邑。菩薩於一切處。普為現身。然於是中。亦無所現。亦無對礙。
又復菩薩。能於十方。現諸魔身。於有現中。現無對礙。於無現中。現無對礙。由如是故。無見無聞。無覺無知。諸有所現。但為成熟。一切有情。菩薩於其。身念處中。亦無增減。菩薩雖復。知身無常。知身是苦。知身無我。然為有情。示現其身。作利樂事。菩薩知身。法爾寂靜。為有情故。起分別身。作諸利樂。
菩薩又復。了知因緣。能成其身。然於彼彼。因緣法中。如實而觀。亦無作者。亦無受者。又復能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菩薩身業。雖已清淨。然為有情。示現其身。
寂慧當知。釋迦菩薩。始從然燈佛。所發菩提心。身語心業。皆悉清淨。且身業者。具有無量。無邊功德。假使過于。殑伽沙數等劫。或如來說。或我所說。菩薩所有。身密身業。廣大清淨。不可窮盡。
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菩薩身密品第一之二
復次寂慧。所有一切有情。色相威儀。即於菩薩。色相威儀中住。而菩薩曾無發悟。亦無分別。以彼菩薩。無所分別。平等捨心。即隨其身。現身威儀。然菩薩身。法爾不動。以不動故。現起身業。雖身離相。而亦不壞。菩薩身清淨。已發現光明。普照地獄。一切有情。令得安樂。
又復菩薩。普為一切有情。不惜身命。若諸有情。各各來求。菩薩身肉。而噉食者。菩薩悉現其前。斷肉授之。乃至骨血精髓。而悉隨與。
寂慧當知。菩薩隨諸有情。須身肉等。而悉與者。由彼菩薩。知身無量。即能隨知。法界無量。無量即無盡身。無盡門。即是緣生。無盡法門。菩薩隨所現身。但為成熟。一切有情。若或有人。貪染心者。愛著殊妙。端嚴色相。菩薩即於其前。為現端嚴。女人之相。隨彼男子。染愛之心。悉如其意。
時彼女人。以染著故。形容枯悴。即趣命終。根門敗壞。臭穢不淨。時彼男子。以無智故。厭惡而去。即其女人。死滅之身。自然出聲。為說法要。令彼男子。心生開悟。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復次寂慧。菩薩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現廣大身。或寶蓋中。或現指端。乃至劫火。洞然炎熾。能以手指。而悉覆之。而菩薩身。都無所壞。
又復能現身相。普為諸佛世尊。作供養事。積妙華蓋。如須彌量。復聚寶花。高若山峯。悉以供養。諸佛如來。
又復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大器。滿貯香油。等須彌山。布其燈炷。然以燈明。廣大熾盛。為諸如來。作供養事。
又復積以。殑伽沙等。數量廣大燈明。普遍熾盛。供養如來。
又復菩薩。以所著衣。覆自肢體。灌注酥油。用然燈明。普為如來。作供養事。其燈熾盛。有大光明。廣大照耀。殑伽沙等。諸佛剎土。彼彼有情。互得觀見。菩薩所現。神通化事。如是見已。無量無數有情。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其中所有。憍慢貢高。諸有情類。菩薩即現。大力那羅延身。或金剛手菩薩。可畏之相。彼等有情。見已驚怖。即向菩薩。折伏其心。歸命頂禮。求哀聽法。
又復菩薩。於大國城。及諸棄屍林中。見彼無數。百千有情。普遍充滿。而是菩薩。以廣大身。現死滅相。令彼先墮。畜生趣中。諸有情類。畜報盡者。取其菩薩。所滅身肉。而噉食之。食已命終。皆得生天。由是因故。乃至最後。入於涅槃。是故當知。菩薩摩訶薩。宿昔願力。得清淨已。能於長夜。酬其宿願。作利益事。願令有情。臨命終時。食我身肉。得生天界。由此因緣。乃至最後。入於涅槃。令諸有情。成就所思。成就所求。成就願力。
寂慧當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殊勝行願。我念往昔。過去世中。此閻浮提。周匝四方。有八萬四千。廣大國城。復多百千。聚落縣邑。百千俱胝那庾多。人民居止。彼時國城。有大災難。疾疫劫起。其中人民。生種種病。謂於身分。若生若熟。疾狀各異。或瘡癤癬癩。或風癀痰等。大小病者。散遍充滿。求多千種。精妙醫師。用以妙藥。而悉不能。治療彼等。一切病苦。彼諸人民。病無療故。無所救護。無所歸向。
震發大聲。哀泣而言。
誰能為我。息除病苦。或天。龍。夜叉。乾闥婆等。或人非人。有能為我。息除病者。我當罄捨。一切財寶。悉以奉之。我即如其教令。荷彼深恩。
寂慧當知。世尊釋迦如來。當彼時中。為帝釋天主。其名妙眼。於其天中。以淨天眼。過於人眼。悉能觀見。彼諸人眾。受多病苦。復以清淨。天耳遍聞。一切人眾。哀泣之聲。
其見聞已。起悲愍心。即自思惟。
我今應為。此諸人民。無依止。無救護。無歸向者。作其依止。救護歸向。
作是念已。即時帝釋天主。於此閻浮提中。有一大城。名曰善作。其去不遠。即自變身。為男子相。名曰善寂。
處虛空中。普為開發。閻浮提中。一切人民。說伽陀曰。
善作大城此不遠。
中有男子名善寂。
取彼身肉噉食之。
悉能息除一切病。
勿應驚怖懷怯懼。
隨意歡喜取身肉。
此為妙藥救人民。
是中無害無瞋恚。
時彼國城。聚落縣邑。染疾苦者。一切人眾。聞彼空中。伽陀聲已。即時俱詣。善作大城。善寂人所。到已各各。斷取其肉。食之治病。雖彼彼取之。而身肉無盡。
是時善寂。復為人眾。說伽陀曰。
我若當得佛菩提。
此真實法我無盡。
由真實故我此身。
願取其肉亦無盡。
是時普遍四方。染疾苦者。一切人眾。於彼善寂人所。各各隨意。斷取身肉。而善寂身。安然如故。亦無增減。續續斷已。旋旋復生。
時彼國城。一切人眾。食是肉者。彼彼所有。一切病苦。皆得除解。無病快樂。悉無憂惱。如是次第。閻浮提中。一切人眾。咸息諸病。悉獲輕安。
是時一切人民。男子女人。童男童女。皆自惟忖。
彼善寂男子。能為我等。息除諸病。令我無病。身得輕安。我等今時。持以何物。用為供養。
由是多人。共集一處。同詣善寂人所。
到已各各。合掌恭信。異口同音。說伽陀曰。
汝善依止善救護。
汝為醫王復妙藥。
隨汝教令我病除。
我何所作伸供養。
是時善寂男子。隱所變相。還復帝釋之身。普為一切人眾。說伽陀曰。
金銀財寶及飲食。
我悉不為此等事。
但為救護諸有情。
十善業道令圓滿。
菩提願行堅固修。
為諸有情利樂因。
互相起發慈愛心。
生長一切利益事。
聞已應發菩提心。
復起最上大慈意。
普令積集勝妙因。
十善業道皆清淨。
復次寂慧。爾時帝釋天主。說伽陀已。復彼天宮。
時閻浮提。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一切人眾。莫知其數。中無一人。墮惡趣者。彼彼命終。皆於善趣。三十三天。眾同分生。生彼天已。帝釋天主。即為說法。示教利喜。悉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中有情。或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復次寂慧。是故當知。菩薩身密。所作身業。得清淨已。棄一身命。能為成熟。無量無數。一切有情。畢竟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復次。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告寂慧菩薩摩訶薩言。
寂慧當知。菩薩身者。是不破壞。堅固真實。不生滅身。
若諸有情。應以有壞之身。可化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
若諸有情。應以無壞之身。可化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
於一切種。類悉不破壞。火不能燒。刀不能斷。是身堅固。真實不壞。金剛所成。
是故寂慧。菩薩所現身相。但為成熟。一切有情。作利樂事。而是菩薩。無所思惟。亦無分別。是身是相。知身離相故。即得法離相。亦非身離相。與一切法離相。有二差別。若相即身離相。彼相即法離相。如是離相。能隨入故。即自身離相。與一切有情身離相。二俱平等。
何以故。由自身離相。一切有情身離相故。即入一切。法界離相。以法界離相故。即入法離相。然於是中。而實無有。少法可得。謂以自身真如。即入一切。有情身真如。一切有情身真如。即入自身真如。
又復自身真如。即入一切法真如。以入一切。法真如故。即入一切佛真如。
又以自身真如故。即入過去未來。現在真如。亦非過去真如。與彼未來。現在真如。有所違背。所有過去未來。現在真如。即是蘊處界真如。蘊處界真如。即是清淨真如。染淨真如。即是生死。涅槃真如。生死涅槃真如。即是無造作真如。無造作真如。即是一切。造作真如。
善男子。所說真如。即是實性。實性即是如性。是無異性。無種類性。無生性。無諍論性。無執取性。謂以真如。無法可取故。說真如是無取法。由彼真如。無所取故。即如是取。於諸取中。菩薩示現。有所取法。亦非真如。有取有作。以無取故。即無諍論。無諍論故。於諸色中。現有所取。然彼真如。亦無所動。是故以其。如實之智。伺察如來。真實之身。以觀如來。身平等故。即當伺察。自身真如。取要言之。審觀一切。身非身性。畢竟不生。知一切身。皆是緣生。法所成故。如是知已。乃能悟入。彼法身門。入是法身門故。即成法身。非蘊處界身。即彼法身。廣大增勝。如實觀想。從是現身。為諸有情。作利樂事。乃至一切。見聞覺知。悉為有情。成利樂故。
寂慧當知。譬如世間。耆婆醫王。積集一切。勝上之藥。精妙和合。成女人相。妙色端嚴。而可樂見。如其所應。安立施作。若來若去。行住坐臥。分別事相。亦非分別。非離分別。諸有病者。若國王大臣。若長者居士。來詣耆婆醫王。妙藥所成。女人之所。相與和合。其和合已。一切病苦。皆得息除。無病輕安。而獲快樂。
寂慧。汝且觀是。耆婆醫王。以善巧智。能為世間。息除諸病。餘諸醫師。無是智力。菩薩所有。法身增勝。亦復如是。若能如理。真實觀者。而彼一切。男子女人。童男童女。為貪瞋癡。燒然其身。若能如實。觀法身者。即能息除。一切煩惱。心得輕安。身離燒然。是故當知。菩薩宿昔。願力清淨。菩薩法身。廣大增勝。如實而觀。即是菩薩。身密清淨。
寂慧當知。菩薩法身。非飲食力。而能成故。亦非段食。可能資養。菩薩了知。如是相已。即為悲愍。一切有情。現受飲食。雖有所取。而無著相。亦非護惜其身。故有所取。於所取中。而彼法身。無增無減。是故當知。菩薩法身。不生不滅。亦無所起。於中示現。生滅起作。但為成熟。諸有情故。滅即無滅。亦無造作。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諸有生者。即和合義。於一切法。應如是知。
又復應知。彼一切法。生即無生。如來身者。即是法身。即是法食。即是法力。是法歸趣。如來身者。即虛空身。無等等身。三界一切。最勝上身。一切如來通達身。無喻無比。清淨無垢。無染污身。自性明亮身。自性不生身。自性無起身。離心意識身。幻焰水月自性身。空無相無願所成身。十方最勝。如虛空廣大身。一切有情平等身。無邊無際身。無種類無分別身。無毀無異身。於住無住。得不動身。無色自性身。無受想行識自性身。非地界所成身。非水火風界所成身。非種非和合種。非大種所成身。非種類法。一切世間無比身。非眼所生。非耳依止。非鼻所知。非舌了別。非身和合。非意所成等身。非心所轉。非意識所轉。亦非無轉。亦非隨轉。
善男子。由如是故。應當如實。觀如來身。而是菩薩。於如來身。住平等性。得清淨已。行菩薩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或四大洲。或閻浮提。一切王城。聚落郡邑。菩薩於一切處。普為現身。然於是中。亦無所現。亦無對礙。
又復菩薩。能於十方。現諸魔身。於有現中。現無對礙。於無現中。現無對礙。由如是故。無見無聞。無覺無知。諸有所現。但為成熟。一切有情。菩薩於其。身念處中。亦無增減。菩薩雖復。知身無常。知身是苦。知身無我。然為有情。示現其身。作利樂事。菩薩知身。法爾寂靜。為有情故。起分別身。作諸利樂。
菩薩又復。了知因緣。能成其身。然於彼彼。因緣法中。如實而觀。亦無作者。亦無受者。又復能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菩薩身業。雖已清淨。然為有情。示現其身。
寂慧當知。釋迦菩薩。始從然燈佛。所發菩提心。身語心業。皆悉清淨。且身業者。具有無量。無邊功德。假使過于。殑伽沙數等劫。或如來說。或我所說。菩薩所有。身密身業。廣大清淨。不可窮盡。
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