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卷第四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摩訶斯那優婆夷品第二十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洹精舍。與大比丘眾。圍繞恭敬。

爾時佛讚。智慧行者。欲成佛道。當樂經法。讚誦演說。正使白衣說法。諸天鬼神。悉來聽受。況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誦經說偈。常有諸天。隨而聽受。是故應勤。誦說經法。何以故知。佛初至祇桓精舍。功德流布。莫不聞知。

時諸善人。聞佛名德。歡喜無量。稱揚讚歎。

所以者何。世間惡人。聞善人名。心生憎嫉。聞惡歡喜。賢善之人。遏惡揚善。欲令廣聞。見人作惡。而知結使。憐愍愿恕。如是善人。聞佛出世。稱揚流布。令遍諸國。

時波斯匿王。有邊小國。名毘紐乾。時此聚落中。人多邪見。無佛法僧。時此村落。有一女人。名摩訶優波斯那。時有事緣。至舍衛國。波斯匿王所。緣事畢訖。從諸篤信。優婆塞邊。聞佛功德。欲得見佛。即往祇洹。覩佛相好。莊嚴殊特。頭面禮足。卻在一面。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說五戒法。所謂。不殺得長壽。不盜得大富。不邪婬。得人敬愛念。不妄語。得言見信用。不飲酒。得聰明了達。

時優波斯那。聞此法已。甚大歡喜。前白佛言。

唯願世尊。授我五戒。我當盡壽。清淨奉持。寧失身命。終不毀犯。如飢人惜食。渴者愛水。如疾者護念。我護禁戒。亦復如是。

時佛即與。授五戒法。

得五戒已。白言。

世尊。我所住處。偏僻逈遠。當還所止。願賜少物。當敬奉之。

過去諸佛。如恒河沙。盡說法句。未來諸佛。如恒河沙。亦說是經。

爾時世尊。以法句經。與優波斯那。令諷奉行。得已作禮。遶佛三匝而去。還本聚落。思惟憶念。佛所與經。是時中夜。於高屋上。思佛功德。讀誦法句。

時毘沙門天王。欲至南方。毘樓勒叉所。將千夜叉。從優波斯那上過。聞誦經聲。尋皆住空。聽其所誦。讚言。

善哉善哉。姉妹。善說法要。今我若以。天寶相遺。非爾所宜。我今以一。善言相贈。謂尊者舍利弗。大目犍連。從舍衛來。當止此林。汝明往請。於舍供養。彼咒願時。并稱我名。

優波斯那。聞此語已。仰視空中。不見其形。如盲眼人。於夜黑闇。都無所見。即問言曰。

汝為是誰。不見其形。而但有聲。

空中答言。

我是鬼王。毘沙門天也。為聽法故。於此住耳。

優婆夷言。

天無謬語。汝天我人。絕無因由。何故稱我。為姉妹耶。

天王答言。

佛是法王。亦人天父。我為優婆塞。汝為優婆夷。同一法味。故言姉妹。

時優婆夷。心生歡喜。問言。

天王。我供養時。稱汝名字。有何利耶。

天王答言。

我為天王。天耳遠聞。稱我名者。我悉聞之。以稱我故。增我勢力。威德眷屬。我亦復以神力。及勅鬼神。護念是人。增其祿福。令離衰患。

說是語已。尋便過去。

時優婆夷。歡喜踊躍。自思惟言。

佛於百劫。精勤苦行。唯為我耳。以佛恩故。乃使鬼王。為我姉妹。

便不寢寐。天垂欲曉。方得少眠。

時彼家中。常令使人。入林取薪。是時使人。早赴入林。上樹採薪。遙見尊者舍利弗。目連等。五百比丘。在此林中。其精勤者。坐禪誦經。其懶惰者。臥沙草上。

時彼使人。奔隨大家。到舍衛國。是故遙見。識二尊者。便自念言。

我等大家。所尊敬者。今在此林。大家不知。若我徐取薪已。乃還白者。或有餘人。脫先請去。我則有過。於事折減。先辦斯要。後乃取薪。於事無苦。

即便下樹。往尊者所。頭面禮足。白言尊者。

我大家優波斯那。禮足問訊。

尊者答言。

令優波斯那。安隱受樂。解脫生死。

白言。

尊者。我大家優波斯那。請明日食。唯願屈臨。

尊者答言。

汝還歸家。告優波斯那。

善哉優婆夷。知時長宜。佛讚五施。得福無量。所謂。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於飢餓時。施於飲食。施知法人。如是五施。現世獲福。

使者受教。辭退出林。急疾還家。

到已。問婢大家所在。

答言。

彼高屋上。初夜中夜。不得睡眠。今方始眠。

使白喚覺。率言不敢白。

汝若不能。我自當覺。

咸言隨意。使前上屋。彈指令覺。

覺已。問言。

欲何所白。

白言。

大家。尊者舍利弗。目揵連等。在其林中。

優波斯那。甚大喜躍。即便自取。耳二金鐶。而以賞之。尋更白言。

尊者有好言教。到大家邊。

即曰。

有何好教。可時說之。

具以五施。而為說之。

時優婆夷。歡喜踰前。譬如蓮花。見日則便開敷。時彼開解。亦復如是。即自解頸。眾寶瓔珞。重以賜之。

使者白言。

大家時起。洗手辦具。飲食供養。我向輙持。大家言教。請二尊者。及五百弟子。今日來食。願時供辦。

聞是語已。益復踊躍。言。

我所欲作。已為我作。快不可言。我今放汝。更不屬我。如汝善好。在家出家。聚落城邑。隨處光好。

時優波斯那。即起洗手。告語家屬。及諸隣比。

汝應作食。汝應燃火。汝應取水。汝應敷席。汝應取花。

如是種種。分部訖已。即自取藥。㨶末㨶和。所供已辦。即遣是人。還白時到。食具已辦。唯願知時。

時二尊者。與諸比丘。著衣持鉢。往詣其家。就座而坐。

時優波斯那。手自行水。下種種食。色香味具。一切諸行。隨業受報。好色食施。得好顏色。食有好香。得遠名稱。其味具足。得隨意所欲。以食之報。得大筋力。眾僧食已。尊者舍利弗。即與之咒願。

其咒願時。優波斯那白言。

尊者。願當稱彼。毘沙門天名。

時舍利弗。咒願已訖。尋便問言。

汝於毘沙門天王。有何因緣。而稱其名。

白言。

尊者。有希有事。以我昨夜。誦法句故。使彼天王。住於空中。聽我誦經。讚言。

善哉善哉。姉妹。善說妙法。

我即仰問。

汝為是誰。不覩身形。但有聲耶。

彼答我言。

我是鬼王。毘沙門身。聞汝誦經。故住聽耳。欲以天寶相遺。而非汝所宜。今以善言贈汝。

我即問言。

欲何所告。

即言。

尊者舍利弗。目揵連。明日當至某林。汝可請來。於舍供養。咒願之時。念稱我名。

我即問之。

稱汝名字。有何利益。

彼即答我。具以上事。以是因緣。我今稱之。

舍利弗言。

實為奇特。汝人彼天。而能屈意。與汝言語。云是何姉妹。

優婆夷言。

我又更有。奇特之事。此舍有神。與我親厚。如有女人。共相往來。

我布施時。此神語我。

此阿羅漢。此阿那含。此斯陀含。此須陀洹。此凡夫。此持戒。此破戒。此智慧。此愚癡。

我雖聞此說。意等無二。於凡夫。犯戒等。如阿羅漢。

舍利弗言。

汝實奇特。能於此中。生平等心。

摩訶斯那言。

我復有奇特好事。我女人身。加復在家。而能除滅。二十身見。得須陀洹。

舍利弗言。

姉妹。汝甚奇特。能於女身。成須陀洹。

優婆夷言。

我又更有。希有奇特。我有四子。皆惡邪見。我夫惡邪。又亦尤甚。於佛法僧。不識不敬。我若供養三寶。及給貧窮。便生嫉恚。

咸言。

我等勞勤家業。而乃作此。無益之用。

雖有此說。我於道心。修善布施。終無退縮。亦不恚恨。

舍利弗言。

婦人之法。一切時中。常不自在。少小則父母護。壯時則其夫護。老時則子護。而汝不為。夫子所制。隨意修善。

姉妹。我今誨汝。可善著心。何者好事。謂佛世尊。是暮當至。毘紐乾特林。我用是事。以相報遺。

語已。辭還所止。

優婆夷言。

尊者所告。實為甚善。尊者去後。當辦所供。以待世尊。

如是世尊。以至是林。摩訶斯那。甚大歡喜。即集諸優婆夷。尋於其暮。往至佛所。遙見世尊。光相殊妙。五情悅豫。喜踊無量。到已作禮。種種香華。供養佛畢。卻坐一面。佛為說法。施論戒論。生天斷欲。涅槃之論。

聞說法已。將欲還家。合掌白佛。

我此村人。普皆邪見。不識佛法。不知佛德。不好布施。故使沙門。婆羅門。入此村乞。常至我家。唯願世尊。隨我幾時。住此村邑。佛及弟子。常受我請。四事供養。

白已禮足而退。次第觀諸比丘。所止宿處。最後見有。一病比丘。臥草窟中。即問。

大德。何所苦患。

比丘答言。

道路行來。四大不調。困苦少賴。

優婆夷言。

大德所患。便宜何食。

答言。

醫處當服。新熱肉汁。

優婆夷言。

莫復餘求。我明日當送。

答言。

可爾。

優婆夷禮足還家。自思惟言。

我得大利。見佛世尊。及舍利弗等。諸大尊者。

深加喜慶。然不憶念。明十五日。時彼國法。其十五日。一切不殺。殺者違命。

明日晨朝。勅使持錢。買新熱肉。使人受教。詣市遍求。不得空還。白大家言。

今十五日。市無屠殺。

時優婆夷。告使人言。

汝持千錢。買百錢肉。有求利者。或能與汝。

使人持錢。又往推覓。王限重故。無敢與者。使人還白。具如事情。

時優婆夷。聞是事已。心憂惱言。

汝持金錢。等重買索。

爾時使人。雖持金錢。如勅推求。而諸屠者。雖貪其利。王法嚴重。懼失命根。無敢與者。如是往返。了不能得。

時優婆夷。倍增憂惱。

念病比丘。已受我請。而我設當。不供所須。或能失命。便是我咎。當設何計。

念是事已。重自思惟。

往昔菩薩。以一鴿故。猶自屠割。不惜身肉。況此比丘。於鴿有降。我寧不可。愛自己身。肉而不濟。

彼作是念已。將一可信。常所使人。卻入靜室。淨自洗身。踞坐床上。勅使人言。

汝今割我。股裏肉取。

爾時使人如教。即以利刀割取。當割肉時。苦痛逼切。悶絕躄地。

時婢即以。白[(畾/且)*毛]纏裹。既取肉已。合諸藥草。煮以為𩟯。送疾比丘。比丘受是。信心檀越。所送食已。疾即除愈。

夫婆羅門。于時不在。行遠問言。

摩訶斯那。為何所在。

答。

某房中。

其夫往見。顏色變異。不與常同。即便問言。

汝今何緣。憔悴乃爾。

對曰。

我今為病所侵。

其夫憂愁。尋集諸醫。診其所患。

醫集問言。

汝有何疾。所疾發動。其來久如。有休間不。

答言。

我病一切時痛。如今疼苦。無復休間。

時醫察脈。不知所痛。默然還出。其夫垂泣。而問妻言。

汝何所疾。以情見語。

妻答之曰。

明醫不知。我焉能知。

時婆羅門。問家內人。

汝等能知。摩訶斯那。所苦患不。

時諸使人。白言。

大家。我等不知。當問可信。所親近者。

時婆羅門。即召彼婢。於隱屏處。問言。

我婦何由有疾。

婢以實答。

大家當知。為病比丘故。割肉飴之。

夫聞是已。於佛法僧。生恚害心。便於街巷。高聲唱言。

沙門釋子。食噉人肉。如駮足王。

爾時篤信優婆塞。聞婆羅門。罵佛法僧。憂愁不樂。往世尊所。頭面禮足。

世尊告曰。

汝等何故。愁慘不樂。

白言。

世尊。有一婆羅門。於多人處。高聲唱言。罵佛法僧。昔駮足王。食噉人肉。今沙門釋子。食噉人肉。亦復如是。願佛世尊。勅諸比丘。莫食人肉。

爾時世尊。以是事故。集比丘僧。呼病比丘。

時病比丘。聞世尊教。心懷喜踊。

世尊大慈。乃流及我。

身雖羸瘦。自力而來。到已禮足。卻坐一面。

佛言。

貴子。汝何所患。

比丘白言。

為病所惱。今見世尊。小得瘳降。

世尊又問。

今日汝何所食。

答言。

今日食肉汁食。

佛言。

所食是新肉。為乾肉乎。

答言。

新肉。天竺國熱。肉不經宿。

所食若新若乾。善男子。汝食肉時。為問淨不淨不。

答言。

世尊。我病困久。得便食之。實不問也。

佛言。

比丘。汝云何乃受不淨食。比丘之法。檀越與食。應先問之。

此是何肉。

檀越若言。

此是淨肉。

應重觀察。可信應食。若不可信。便不可食。

爾時世尊。即制比丘。

諸不淨肉。皆不應食。若見聞疑。三不淨肉。亦不應食。如是分別。應不應食。

時優婆夷。聞佛世尊。正由我故。制諸比丘。不得食肉。生大苦惱。以緣於己。永令比丘。不食肉故。即語夫言。

若能為我。請佛及僧。明日來此。設供養者。甚善。若其不能。我當捨命。我乃自以。身肉施人。汝有何悔。乃起是事。

此婆羅門。素於三寶。無信敬心。聞妻是語。以其妻故。入林趣佛。

至佛所已。即言。

瞿曇沙門。及諸弟子。當受我請。明日舍食。

佛默然受。

時婆羅門。知佛受請。還家語妻。

沙門瞿曇。已受汝請。

時優婆夷。即勅家內。辦種種食。香花坐具。

明日時到。遣人林中。往白世尊。

食具已辦。唯聖知時。

佛與比丘。著衣持鉢。往至其家。就座而坐。

坐已。問婆羅門。

摩訶斯那。今何所在。

答言。

病在某房。

佛言。

喚來。

時婆羅門。即往告言。

汝師呼汝。

即曰。

我摩訶斯那。禮佛法僧足。我有病苦。不任起居。

其夫往白佛言。

優婆斯那。禮佛法僧足。我有病苦。不任起往。

佛告阿難。

汝往告優波斯那。汝起見佛。

阿難即往。告優波斯那。

世尊呼汝。汝可往見。

時優波斯那。即於臥上。合掌白言。

我今禮佛法僧。思見世尊。如飢須食。如渴須飲。如寒思溫。如熱思涼。如失道得道。我思見佛。亦復如是。心雖欲往。身不肯隨。

阿難還白佛。如優波斯那所說。

佛勅阿難。

并床輿來。

阿難奉教。使人輿來。到於佛前。

爾時如來。放大光明。諸遇佛光。觸其身者。狂者得正。亂者得定。病者得愈。

時優波斯那。遇佛光已。苦痛即除。

爾時舍神。以水洗瘡。以藥塗之。平復如故。

時優波斯那。即起下床。手執金瓶。自行澡水。下種種食。色香味具。佛食已。澡手洗鉢。為摩訶斯那。說微妙法。所謂。布施持戒。人天果報。生死過患。貪欲為害。出離滅樂。十二因緣。輪轉不息。

時優波斯那。聞佛所說。得斷慳嫉。成阿那含道。家內眷屬。悉受五戒。其婆羅門。捨離邪見。信敬三寶。受優婆塞戒。

時會四眾。有得須陀洹者。有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有發大道心者。一切大小。莫不歡喜。

時有眾人。畏生死者。各作是念。

今此女人。乃能如是。自割身肉。以供沙門。甚為奇特。我等若捨。聚落田宅。豈足為難。

便各棄捨。聚落家屬。出家求道。勤修精進。斷諸結漏。成阿羅漢道。

時此聚落。佛法信行。廣闡流布。以是緣故。有強志者。乃至女人。讀誦經法。不惜身肉。得諸道果。況於丈夫。勤心道業。當不成者乎。是因緣故。諸善男子。當勤善法。畏於生死。便得結使微薄。離於生死。雖於此末法之中。不能得度。緣此功德。當於人天。受無窮福。彌勒世尊。不久五十六億。十千萬歲。來此成佛。當為汝等。廣說妙法。汝於其中。隨願所求。成三乘道。悉得解脫。頂戴奉行。

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第二十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伽陀國。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中。

爾時世尊。讚歎出家。功德因緣。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無量。布施之報。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猶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為勝。

何以故。布施之報。福有限極。出家之福。無量無邊。又持戒果報。五通神仙。受天福報。極至梵世。於佛法中。出家果報。不可思議。乃至涅槃。福故不盡。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出家。

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壞破故。出家之法。無有毀壞。欲求善法。除佛法已。更無勝故。如百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明見。又有百人。罪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雖復無量。猶亦不如。聽人出家。及自出家。其福弘大。

何以故。雖能施於。二種人目。此人唯各。獲一世利。又肉眼性。性有敗壞。聽人出家。若自出家。展轉示導。眾生永劫。無上慧眼。慧眼之性。歷劫無壞。

何以故。福報人天之中。恣意受樂。無窮無盡。畢成佛道。

所以者何。由出家法。滅魔眷屬。增益佛種。摧滅惡法。長養善法。滅除罪垢。興無上福業。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若使有人。為出家者。作諸留難。令不從志。其罪甚重。如夜黑闇。無所覩見。是人罪報。亦復如是。入深地獄。黑闇無目。譬如大海。江河百流。悉投其中。此人罪報。亦復如是。一切諸惡。皆集其身。如須彌山。劫火所燒。無有遺餘。此人亦爾。地獄火燒。無有窮已。譬如迦留樓醯尼藥。極為毒苦。若等斤兩。比於石蜜。彼善惡報。亦復如是。聽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除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毘尼為足。踐淨戒之地。阿毘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義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勝。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王舍城。有一長者。名尸利苾提。其年百歲。聞出家功德。如是無量。便自思惟。

我今何不。於佛法中。出家修道。

即辭妻子。奴婢大小。

我欲出家。

其人老耄。家中大小。莫不厭㤥。輕賤其言。無從用者。聞欲出家。咸各喜言。

汝早應去。何以遲晚。今正是時。

尸利苾提。即出其家。往趣竹林。欲見世尊。求出家法。

到竹林已。問諸比丘。

佛世尊大仙。大悲廣利天人者。今何所在。

比丘答言。

如來世尊。餘行教化。利益不在。

尸利苾提又問。

次佛大師。智慧上足。更復是誰。

比丘指示。彼尊者舍利弗是。

即柱杖至。舍利弗所。捨杖作禮。白言。

尊者。聽我出家。

時舍利弗。視是人已。念此人老。三事皆缺。不能學問。坐禪。佐助眾事。

告言。

汝去。汝老年過。不得出家。

次向摩訶迦葉。優波離。阿㝹樓陀等。次第五百大阿羅漢。

彼皆問言。

汝先向餘人未。

答言。

我先以向世尊。世尊不在。次向尊者舍利弗。

又問。

彼何所說。

答言。

彼告我言。

汝老年過。不得出家。

諸比丘言。

彼舍利弗。智慧第一。尚不聽汝。我等亦復。不聽汝也。譬如良醫。善知瞻病。捨不療治。餘諸小醫。亦悉拱手。當知是人。必有死相。

以舍利弗。大智不聽。其餘比丘。亦爾不聽。尸利苾提。求諸比丘。不得出家。還出竹園。住門閫上。悲泣懊惱。舉聲大哭。

我從生來。無有大過。何故特不。聽我出家。如優波離。剃髮賤人。泥提下穢。除糞之人。鴦掘摩羅。殺無量人。及陀塞羈。大賊惡人。如是等人。尚得出家。我有何罪。不得出家。

作是語時。世尊即於。其前踊出。放大光明。相好莊嚴。譬如忉利。天王帝釋。七寶高車。

佛問福增。

汝何故哭。

爾時長者。聞佛梵音。心懷喜踊。如子見父。五體投地。為佛作禮。泣白佛言。

一切眾生。殺人作賊。妄語誹謗。下賤等人。皆得出家。我獨何罪。特不聽我。佛法出家。我家大小。以我老耄。不復用我。今於佛法。不得出家。今設還家。必不前我。當何所趣。我今定當。於此捨命。

爾時佛告。尸利苾提。

誰能舉手。於虛空中。而作定說。

是應出家。

此人不應是老。

長者白佛言。

世尊。法轉輪王。第一智子。次佛第二。世間導師。舍利弗者。此不聽我。佛法出家。

爾時世尊。以大慈悲。慰喻福增。譬如慈父。慰喻孝子。而告之言。

汝莫憂惱。我今當令。汝得出家。非舍利弗。三阿僧祇劫。精懃苦行。百劫修福。非舍利弗。世世難行。破頭挑眼。髓腦血肉。皮骨手足。耳鼻布施。非舍利弗。投身餓虎。入於火坑。身琢千釘。剜身千燈。非舍利弗。國城妻子。奴婢象馬。七寶施與。非舍利弗。初阿僧祇劫。供養八萬。八千諸佛。中阿僧祇劫。供養九萬。九千諸佛。後阿僧祇劫。供養十萬。諸佛世尊。出家持戒。具足尸波羅蜜。非舍利弗。於法自在。何得制言。

此應出家。此人不應。

唯我一人。於法自在。唯我獨乘。六度寶車。被忍辱鎧。於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降魔王怨。獨得佛道。無與我等。汝來隨我。我當與汝出家。

如是世尊。種種慰喻。福增憂惱即除。心大歡喜。便隨佛後。入佛精舍。告大目揵連。

令與出家。

何以故。眾生隨緣得度。或有於佛有緣。餘人則不能度。於餘人有緣。佛則不能度。於舍利弗有緣。目連。迦葉。阿那律。金毘羅等。一切弟子。則所不度。如是展轉。隨其有緣。餘人不度。

爾時目連亦思。

此人年高老耄。誦經坐禪。佐助眾事。三事悉缺。然佛法王。勅使出家。理不可違。

即與出家。受具足戒。此人前世。已種得度因緣。以吞法鉤。如魚吞鉤。必出不疑。已曾修集。諸善功德。晝夜精勤。修習讀誦。修多羅。毘尼。阿毘曇。廣通經藏。以年老故。不能隨時。恭敬迎送。禮問上座。

諸年少比丘。以先出家。為上座故。常苦言剋切。

此老耄比丘。自恃年高。誦經學問。憍慢自大。不相敬承。

時老比丘。便自思惟。

我在家時。為家大小。之所刺惱。今來出家。望得休息。而復為此。諸年少輩。之所激切。何罪乃爾。益增苦惱。

又作是念。

我今寧死。

時彼林邊。有大河水。既深且駃。尋往堓邊。脫身袈裟。置樹枝上。長跪向衣。啼泣墮淚。自立誓言。

我今不捨。佛法眾僧。唯欲捨命。我此身上衣。布施持戒。精進誦經。設有報者。願我捨身。生富樂家。眷屬調順。於我善法。不作留難。常遇三寶。出家修道。遭值善師。示悟涅槃。

誓已。於河深駛迴波。覆涌之處。欲投其中。

爾時目連。以天眼觀。我老弟子。為作何事。尋見弟子。放身投水。未至水頃。以神通力。接置堓上。

問言。

法子。汝何所作。

尸利苾提。甚大慚愧。即自思惟。

當以何答。我今不應。妄語誑師。設誑師者。世世獲罪。當無舌根。又我和上。神通玄鑒。我縱妄語。亦自知之。世若有人。智慧明達。性實質直。諸天應敬。若有智慧。而懷諂誑。可為人師。人應恭敬供養。若無智慧。而有質直。雖不兼物。行足自濟。若人愚癡。心懷誑諂。一切眾中。惡賤下劣。設有所說。人悉知之。皆言此人。諂欺無實。假令實說。捨不信用。是故我若。欺誑和上。此非我宜。當如實說。

即白師言。

我厭家出家。欲求休息。今復不樂。故欲捨命。

目連聞已。即作是念。

此人設當。不以生死。恐畏之事。而怖之者。於出家利。空無所獲。

即告之言。

汝今至心。捉我衣角。莫中放捨。

即奉師教。譬如風性。輕舉所吹塵草。上衝虛空。神足遊空。若捉一毛。隨意所至。

爾時目連。猶如猛鷹。銜於小鳥。飛騰虛空。目連神足。亦復如是。身昇虛空。屈申臂頃。至大海邊。海邊有一。新死女人。面貌端正。身容殊妙。相好具足。見有一蟲。從其口出。還從鼻入。復從眼出。從耳而入。目連立觀。觀已捨去。

尸利苾提。白言。

和上。此何女人。狀相如是。

目連告言。

時到當說。

小復前行。見一女人。自負銅鑊。搘鑊著水。然火吹之。既沸脫衣。自入鑊中。髮爪先脫。肉熟離骨。沸吹骨出。在外風吹。尋還成人。自取其肉。而食噉之。

福增見已。心驚毛竪。白言。

和上。自食肉者。為是何人。

目連告曰。

時到當說。

次小前行。見一大身。多有諸蟲。圍唼其身。乃至支節。無有空處。如針頭許。

時有大聲。叫喚啼哭。震動遠近。如地獄聲。

白言。

和上。此大惡聲。為是何人。

目連告言。

時到當說。

次復見有。一大男子。周匝多有。獸頭人身。諸惡鬼神。手執弓弩。三叉毒箭。鏃皆火燃。競共射之。身皆燋燃。

白言。

和上。此是何人。受茲苦毒。逃走無所。

師言。

且住。

時到當說。

次前經久。見一大山。下安刀劍。見有一人。從上投下。刀戟劍矟。壞刺其身。即自收拔。還竪本處。復還上山。如前不息。

見已白師。

此復何人。而受斯苦。

告言。

且止。

時至當說。

次前見有。一大骨山。高七百由旬。能鄣蔽日。使海蔭黑。

爾時目連。於此骨山。一大肋上。來往經行。

弟子隨行。尋自思惟。

我今和上。既已無事。我寧可問。向來事不。

念已白言。

唯願和上。為我解說。向所見事。

目連告言。

今正是時。

即白和上。

先所見者。是何女人。

目連答言。

汝欲知者。是舍衛城。大薩薄婦。容貌端正。夫甚愛敬。爾時薩薄。欲入大海。貪戀此婦。不能捨離。即將入海。與五百估客。上船入海。時婦常以。三奇木頭。擎鏡照面。自覩端正。便起憍慢。深生愛著。

時有一大龜。以脚蹋船。船破沒海。薩薄及婦。五百估客。一切皆死。大海之法。不受死屍。若水迴波。夜叉羅剎。出置岸上。眾生命終。隨所愛念。死即生中。或有難言。隨所愛著。便往生者。誰愛地獄。而入地獄者。

眾人答曰。

若有眾生。盜三尊財。及父母物。乃至殺人。如是大罪。應墮熾火地獄。是人為風寒。冷病所逼。便思念火。欲得入中。

念已命終。便墮是獄。若人盜佛。燈明及直。或盜僧祇。燈燭薪草。若破壞撥。撤僧祇。房舍講堂。若冬寒時。剝脫人衣。若以力勢。以氷寒時。水灌奴婢。及以餘人。若抄掠時。剝人衣裳。如是罪報。應墮寒氷地獄。是人為熱病所逼。常思寒冷之處。念想之時。便墮此獄。優鉢羅。鉢頭摩。拘物頭。分陀利地獄。亦復如是。寒地獄中。受罪之人。身肉氷燥。如燋豆散。腦髓白爆。頭骨碎破。百千萬分。身骨劈裂。如[烈-列+句]箭銣。若人慳貪。斷餓眾生。隨時飲食。應墮餓鬼。得逆氣病。不能下食。

瞻病知識。以種種食。強勸之言。

是甜是酢。此美易消。汝可強食。

便起恚心。

使我何時。眼不見食。

爾時命終。生餓鬼中。若人愚癡。不信三寶。誹謗毀道。應墮畜生。為病所困。唯得伏臥。不得偃側。不喜善言。

左右定知。此人必死。便逼勸言。

汝當聽法。受齋受戒。汝當見佛像。見比丘僧。汝當布施。

其人心意。都不喜樂。為強敦曉喻。便增惡念。

願我得一。不聞三寶。善名處者。快不可言。

爾時命終。生畜生中。若有修善。種人天因。此人不為。大病所困。臨命終時。心不錯亂。

所親左右。知其將死。各勸之言。

樂聞法不。欲見像不。欲見比丘。聽經偈不。汝喜欲得。受齋戒不。欲得財物。施佛像不。

悉答言。

好。

復與說言。

施佛形像。得成佛道。供養法者。在所生處。得深智慧。達解法相。若施眾僧。所生之處。得大珍寶。隨意無乏。

病人聞已。歡喜願言。

使我所生。常遇三寶。聞法開悟。

爾時命終。得生人中。若人廣種。生天善因。清淨施戒。樂聽經法。修持十善。其人將終。安隱仰臥。見佛形像。天宮婇女。及聞天樂。顏色和悅。舉手上向。

爾時命終。即生天中。此薩薄婦。自愛著身。命終還生。故身作蟲。捨此蟲身。墮大地獄。受苦無量。

尸利苾提白言。

和上。自食肉者。是何婦人。

目連告曰。

是舍衛國。優婆夷婢。彼優婆夷。請一清淨。持戒比丘。夏九十日。奉給供養。於自陌頭。起房安止。自辦種種。香美飲食。

時到使婢。送食供養。婢至屏處。選好美者。自取食之。餘與比丘。

大家覺婢。顏色悅澤。有飲食相。問言。

汝得無污比丘食。

答言。

大家。我亦有信。非邪見人。何緣先食。比丘食已。有殘與我。我乃食之。若我先食。使我世世。自食身肉。

以是因緣故。先受輕繫。花報之罪。命終當墮。大地獄中。受正果報。苦毒無量。

福增白言。

所見大身。諸蟲唼食。發大惡聲。復是誰乎。

告言福增。

是獺利吒。營事比丘。以自在故。用僧祇物。花果飲食。送與白衣。受此花報。於此命終。墮大地獄。唼食諸蟲。即是爾時。得物之人。

福增白言。

和上。彼舉聲哭。眾箭競射。洞身火燃。復是何人。

目連告言。

此人前身。為大獵師。多害禽獸。以是罪故。受斯苦毒。於此命終。墮大地獄。經久難出。

又問。

和上。彼大山上。自投來下。刀劍矛矟。刺割其身。投已復上。此是何人。

目連告言。

是王舍城。王大健鬪將。以猛勇故。身處前鋒。或以刀劍矛矟。傷剋物命。故受此報。於是死已。墮大地獄。受苦長久。

福增又白。

今此骨山。復為是誰。

目連告言。

汝欲知者。此即是汝。故身骨也。

尸利苾提。聞是語已。心驚毛竪。惶怖汗水。白言。

和上。曼我今者。心未裂頃。

時為我說。本末因緣。

目連告言。

生死輪轉。無有邊際。而善惡業。終無朽敗。必受其報。造若干業。隨行受報。

目連又言。

過去世時。此閻浮提。有一國王。名曰曇摩苾提。好喜布施。持戒聞法。有慈悲心。性不暴惡。不傷物命。王相具足。正法治國。滿二十年。事簡閑暇。共人博戲。時有一人。犯法殺人。

諸臣白王。

外有一人。犯於王法。云何治罪。

王時慕戲。脫答之言。

隨國法治。

即按限律。殺人應死。尋殺此人。

王博戲已。問諸臣言。

向者罪人。今何所在。我欲斷決。

臣白王言。

隨國法治。今已殺竟。

王聞是語。悶絕躃地。諸臣左右。冷水灑面。良久乃穌。垂泣而言。

宮人妓女。象馬七寶。悉何處在。唯我一人。獨地獄中。受諸苦痛。我本未為王時。而此宮中。亦有王治。我不久死。此中亦當。續有王治。我名為王。而害人命。當知便是。栴陀羅王。不知世世。當何所趣。我今決定。不須為王。

即捨王位。入山自守。時王命終。生大海中。作摩竭魚。其身長大。七百由旬。諸王大臣。自恃勢力。抂尅百姓。離別人民。剝脫眾生。命終多作。摩竭大魚。多有諸蟲。唼食其身。譬如拘執。及毾㲪茸。著身諸蟲。亦復如是。身瘙痒故。揩頗梨山。碎殺諸蟲。血流污海。百里皆赤。以此罪緣。於是命終。墮大地獄。

時摩竭魚。一眠百歲。覺已飢渴。即便張口。海水流入。如注大河。爾時適有。五百估客。入海採寶。值魚張口。船行駛疾。投趣魚口。賈人恐怖。舉聲大哭。

各作是言。

我等今日。決定當死。

各隨所敬。或有稱佛。及法眾僧。或稱諸天。山河鬼神。父母妻子。兄弟眷屬。竝作是言。

我等今日。是為最後。見閻浮提。更永不見。

爾時垂入。摩竭魚口。一時同聲。稱南無佛。

時魚聞稱。南無佛聲。即時閉口。海水停止。諸賈客輩。從死得活。此魚飢逼。即便命終。生王舍城中。夜叉羅剎。即出其身。置此海邊。日曝雨澆。肉消骨在。此骨山是。

福增當知。爾時法增王者。汝身是也。緣殺人故。墮大海中。為摩竭魚。汝今既已。還得人身。不厭生死。若於此死。當墮地獄。欲出甚難。

時尸利苾提。既見故身。聞是說已。畏於生死。於所修法。次第憶念。繫心住意。觀見故身。解法無常。厭離生死。盡諸結漏。得羅漢道。

目連歡喜。告言。

法子。汝今所應作者。皆已作竟。汝來向此。因我力來。汝今可以。自神力去。

爾時目連。飛昇虛空。尸利苾提。隨和上後。如鳥子從母。還至竹林。

時諸年少。未知得道。如前激刺。尸利苾提。心已調順。威儀安詳。默無所陳。佛知此事。欲護諸比丘。不起惡業故。又欲顯此。老比丘德。

於大眾中。呼福增言。

汝來福增。汝今日往。大海邊耶。

福增白言。

實往世尊。

汝所見者。今可說之。

福增比丘。具白世尊。如所見事。

佛言。

善哉善哉。福增比丘。如汝所見。事實如是。汝今已離。生死之苦。得涅槃樂。應受一切。人天供養。比丘所應作事。汝已具足。

年少比丘。聞佛是語。深懷憂悔。

如是智慧。賢善之人。我等無智。惡心刺挊。我等云何。受此罪報。

時諸比丘。即從坐起。至福增所。五體投地。而作是言。

諸善人生。與悲俱生。大德今生。亦應當與。大悲俱生。唯願於我。生憐愍心。受我悔過。

福增答言。

我於諸人。無不善心。可爾悔過。

尸利苾提。見諸年少。心懷恐怖。即為說法。諸比丘聞。厭生死法。精勤修集。斷結盡漏。得阿羅漢道。福增因緣。善名流布。遍王舍城。

諸人咸言。

甚奇甚特。此長老者。於此城中。老耄無施。今於佛法。出家成道。顯說如是。希有妙法。

時城中人。多發淨心。或有聽放。男女奴婢人民。令出家者。或自出家者。莫不歡喜。相勸出家。以是因緣。出家功德。無量無邊。福增百歲。方乃出家。成就如是。諸大功德。況諸盛年。欲求妙勝。大果報者。應勤修法。出家學道。歡喜奉行。

賢愚經卷第四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