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迦葉三兄弟品第四十四中

爾時毒龍。見火神堂。四面一時。烔燃熾盛。唯有如來。所坐之處。其處寂靜。不見火光。見已漸詣。向於佛所。

到佛所已。即便涌身。入佛鉢中。而說是偈。

若人百千億萬歲。
一心祭祀此火神。
彼輩不能斷去瞋。
如今勝世尊忍辱。

一切天人世界內。
唯有世尊大丈夫。
諸被瞋恚重病纏。
世尊能與忍辱藥。

爾時世尊。過彼夜後。至明清旦。手擎於鉢。將彼毒龍。來至優婁頻蠡迦葉。所坐之處。

到已即告。彼迦葉言。

仁者迦葉。此是毒龍。汝等所畏。不能入於。火神堂者。此即是彼。以我威火。滅其毒火。今故將來。以示汝輩。諸梵志等。

而有偈說。

是時彼夜分已過。
世尊來至迦葉所。
鉢中盛於毒龍示。
手擎安置著彼前。

爾時優婁頻蠡迦葉。作如是念。

此大毒龍。為自入於。大沙門鉢。為大沙門。神通力故。教其入中。

爾時世尊。知彼優婁頻螺迦葉。心之所念。知已即便。手所執鉢。自然展向。優婁頻螺迦葉之邊。

時彼毒龍。九頭大項。引頸欲向。優婁頻螺迦葉身邊。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見龍舉頭。欲向己邊。心生驚怖。卻縮身住。自以兩手。掩覆其面。

爾時世尊。告彼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言。

仁者迦葉。何故縮身。如是驚怖。汝心畏也。

迦葉報言。

如是如是。大德沙門。我實畏也。

爾時佛告。彼迦葉言。

仁者迦葉。汝莫怖畏。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語迦葉言。

我昨夜來教化彼。
其更不能恐怖他。
其若今欲螫於仁。
世間終無有此法。

假使天崩倒於地。
大地破碎如微塵。
須彌移離本處安。
諸佛口終不妄語。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威神力。大有功能。乃設如是。神力之火。滅彼毒龍。毒惡熾火。其事雖然。而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取彼毒龍。發遣安置。彼大海外。鐵圍山間。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即白佛言。

大德沙門。彼毒龍今。安在何處。

爾時佛告。彼迦葉言。

仁者迦葉。彼之毒龍。我今已遣。安置於彼。鐵圍山間。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見佛示現。是神通已。心生歡喜。即白佛言。

大德沙門。願恒住此。我當常請。供奉飯食。

爾時世尊。默然受彼。優婁頻螺迦葉等請。

爾時色界。淨居諸天。即說偈言。

此是大慈世尊力。
善能降伏大毒龍。
其三迦葉事火神。
所有精進力當滅。

爾時世尊。從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漸漸而行。去於優婁頻螺迦葉。處所不遠。有一林名。差梨尼迦。在於彼林。經行而住。

是時四鎮。四大天王。身出勝光。當於夜半。下來世間。以天身光。普照彼林。向於佛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合掌而卻。各隨來方。住立一面。向佛曲躬。低頭頂禮。如猛火聚。出大炎光。照尼迦林。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後。晨向佛所。

到佛所已。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食時將至。飯食辦具。未審昨夜。四人是誰。身出最勝。微妙光明。而於夜半。照此林樹。來到於此。大沙門邊。到已頂禮。卻住一面。低頭合掌。恭敬立住。譬如火聚。出大勝光。

爾時佛告。彼迦葉言。

仁者迦葉。彼四人者。是四天王。來詣我所。從於我邊。欲諮問法。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心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威神。大有威德。乃有四大天王下來。詣於其邊。欲請問法。威力雖然。但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即至優婁頻螺迦葉。所住之處。飯食訖已。後還向彼。林內經行。寂靜而住。

是時忉利。帝釋天王。放身最勝。上妙光明。於夜半時。普照彼林。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佛世尊足。卻住一面。合十指掌。向佛而立。譬如火聚。出大焰光。倍勝於前。四天王身。明照顯赫。不可為比。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已。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食時已至。飯食辦具。未審昨夜。光明是誰。於夜半時。身出最勝。大光明來。到已頂禮。合十指掌。向一面立。乃至猛焰。倍四天光。

爾時佛告。彼迦葉言。

仁者迦葉。彼是忉利。天主帝釋。來詣我邊。欲聽法故。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威德。乃令帝釋。來詣其邊。欲聽於法。威力雖然。而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從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還向彼林。經行而住。

時夜摩天。於夜半時。身出勝光。來詣佛所。到已合掌。向佛頂禮。卻住一面。

乃至略說。

此大沙門。大有威力。大有威神。乃令於彼。須夜摩天。來欲聽法。威德雖然。其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從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還向彼林。經行而住。

時兜率天。於夜半時。身出光明。來詣佛所。

乃至略說。

此大沙門。大有威力。大有威神。乃令於彼。兜率陀天。來欲聽法。威德雖然。其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從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還向彼林。經行而住。

時化樂天。於夜半時。身出光明。來詣佛所。

到已乃至。

此大沙門。有大威神。乃令化樂。天子下來。欲聽受法。威德雖然。其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從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還入彼林。經行而住。

是時。他化自在天子。於夜半時。身出光明。來詣佛所。

乃至略說。

此大沙門。大有威神。大有威力。乃有他化自在天子。來欲聽法。威德雖然。其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從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還向彼林。經行而住。

是時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於夜半時。放身光明。普照彼林。來詣佛所。到佛所已。合十指掌。頂禮佛足。卻住一面。向佛而立。譬如火聚。出大猛焰。勝於已前。欲界諸天。光明百倍。不可為譬。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後。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即白佛言。

大德沙門。食時已至。飯食辦具。未審昨夜。出勝光明。普照林內。來至於此。大沙門邊。彼為是誰。合十指掌。頂禮卻住。乃至勝前。欲天光明。

爾時世尊。即告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言。

仁者迦葉。彼所來者。是此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來詣我所。欲聽受法。

是時迦葉。作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威力。大有威神。乃令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來至其邊。欲聽於法。威德雖然。其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從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還向彼林。經行而住。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居處年常。恒共竪立。一祭祀法。至其時節。摩伽陀國。一切人民。將好種種。上味飲食。噉者食者。舐者𠲿者。辦具已訖。明日各各。欲來向於。優婁頻螺迦葉居處。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即於其夜。在自室內。作是思惟。

明日集聚。摩伽陀國。一切人民。辦具種種。無量飲食。欲來我邊。修祭祀法。而此瞿曇。大德沙門。脫於是會。大眾之前。顯示神通。勝上之法。若如是者。我之所有。利養名聞。即當著彼。則於我邊。或復減少。唯願方便。此大沙門。明日莫來。

爾時世尊。知彼優婁頻螺迦葉。心所念已。過彼夜後。至欝單越。到彼乞食。於阿耨達大池。邊食食訖。還在彼大池邊。少時靜攝。竟還本林。經行而住。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已。食後往詣。佛世尊所。

到佛所已。即白佛言。

大德沙門。於食至時。辦具亦訖。未審沙門。何故不來。其事雖然。我猶不忘。所有諸食。上好味者。我今為仁。猶留一分。

爾時佛告。彼迦葉言。

仁者迦葉。汝昨夜在。靜室之中。獨自而坐。可不如是。思惟念言。

我於明朝。在所居處。年常恒作。祭祀之法。摩伽陀國。所有男女。一切人民。將好種種。食飲而來。向於我邊。而此大德。沙門瞿曇。恐於彼會。眾人之前。出現神通。示上人法。則我所有。利養名聞。悉著於彼。大沙門邊。我則減少。心私願我。明日莫來。

仁者迦葉。我於爾時。知仁此心。如是想念。過於彼夜。我即騰空。至欝單越。向彼乞食。得已來到。阿耨達池。如法而食。隨日多少。在彼經行。還向此林。宿止而來。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神力。大有威權。感變雖然。其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居處年常。有一大會。名翼宿日。彼會之日。摩伽陀國。數千萬人。各來聚集。然其彼會。亦有市易。隨諸人輩。所須貨買。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

明朝此處。若沙門來。所有人民。皆觀看彼。不為我等。造作齋食。

彼作如是。思惟念已。往詣佛所。即白佛言。

大德沙門。明朝我林。修道處所。當作大會。多有眾生。百千聚集。甚大喧鬧。而大沙門。愛樂寂靜。恒行清淨。空閑之處。沙門可從。此處移去。別求靜處。彼間而住。

爾時世尊。從彼住處。即便移至。差梨迦林。至彼林已。心念彼四。迦婁羅王。王名可觸。又四提頭賴吒龍王。四水神龍。四大天王。帝釋天主。及餘欲界。一切諸天。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等。並皆念之。

爾時彼等。四可觸王。迦婁羅等。知佛內心。如是念已。出現大風。從彼優婁頻螺迦葉。所居住處。飛騰虛空。即時往詣。差梨迦林。到彼處已。頂禮佛足。合十指掌。卻住一面。遙覩世尊。向佛頂禮。

其四提頭賴吒龍王。四水神王。亦知佛心。出大雲雨。從彼優婁頻螺迦葉居處。飛向差梨迦林。到已頂禮。佛世尊足。合十指掌。卻住一面。向佛遙敬。

是時四方。四大天王。亦知佛心。作大端正。可喜之身。為人樂見。顯赫威光。照曜自身。悉乘白象。從地湧出。從彼優婁頻螺迦葉居處。往詣差梨迦林。到已頂禮。佛世尊足。乃至合掌。遙敬於佛。

爾時忉利。帝釋天王。及欲界天。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佛心念。身出威光。遍照其地。從彼優婁頻螺迦葉。居住之處。飛騰虛空。一時往詣。差梨迦林。到已頂禮。佛世尊足。乃至曲躬。遙敬於佛。

爾時彼處。一切人民。見如是眾。諸天龍等。心生恐怖。身毛皆竪。即便問彼。優婁頻螺迦葉等言。

大德和上。此何物神。作斯變怪。非是災也。或當有疫。或大恐怖。或大鬪諍。或有迦吒。富單那鬼。及黑闇鬼。而欲來乎。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

此必是彼。大德沙門。威力作斯。神通變也。

即便報彼。諸大眾言。

汝等一切。莫恐莫怖。莫畏莫驚。此非災變。亦非疫病。及以鬪諍。諸鬼魅來。當有無畏。當有豐熟。當無怪異。不須恐怖。亦無疾病。汝等但當。安隱自慰。此事無苦。一切諸相。盡皆大吉。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

我今亦可。往詣於彼。大沙門邊。度量此事。自應當知。何故何變。致使如是。

彼作如是。思惟念已。即便往詣。佛世尊所。欲至佛邊。如來忽以。神通之力。即於其前。化作一箇。高峻大山。而彼欲來。不能得過。到彼山已。即反迴還。過彼夜後。還詣佛所。

到佛所已。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昨日作何。如是變怪。我從昔來。在此居停。未曾覩見。如斯之事。

爾時世尊。即便為彼。廣說前事。

而彼優婁頻螺迦葉。既聞說已。生大希有。

奇特可怪。我多年來。在此恒常。祭祀火神。不曾有一。旋風之氣。至於我邊。況復餘神。然今此處。

沙門瞿曇。有大威德。一切諸天。來向其邊。

作是念已。即於佛邊。生信向心。希有之心。即以心請。佛世尊云。

願大沙門。明日食時。更於我邊。受我微供。若佛實是。一切智者。應知我心。

作是念已。如來即知。優婁頻螺迦葉心念。默然而受。彼之心請。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還其居處。告諸一切。摩那婆言。

汝等詣向。大沙門邊。量度觀看。其大沙門。作於何事。為當求食。欲著衣行。為當默然。寂靜而坐。

爾時彼等。諸摩那婆。從於優婁頻螺迦葉。聞此言已。即便往詣。差梨迦林。到已見佛。在彼林內。樹下思惟。寂然而坐。身出光明。照耀彼處。於食知足。不行乞求。默然而住。彼等見已。詣向佛所。

到佛所已。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仁今何故。不求食也。

爾時佛告。彼諸一切。摩那婆言。

諸摩那婆。我已被請。

彼等問言。

大德沙門。是誰所請。

佛即報言。

汝輩和上。已請我也。

爾時彼等。摩那婆心。生於希有。

甚奇可怪。希有希有。此大沙門。然口不言。遙知他心。

彼等即大。歡喜踊躍。遍滿其體。不能自勝。

爾時彼等。速疾迴還。優婁頻螺迦葉之邊。

到已白言。

尊者和上。我決定知。此大沙門。是一切智。和上以心。默請於彼。彼即自知。和上之心。亦向我語。

我已彼汝。和上心請。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聞彼語已。即便鋪設。大價之座。

鋪設既訖。心發是念。

沙門瞿曇。若仁今是。一切智者。當應我念。即現此座。

爾時世尊。知彼優婁頻螺迦葉。心所念已。身應時現。於彼座上。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既見世尊。在其座上。端然而坐。見已歡喜。即以自手。將好種種。餚饍飲食。持用施佛。所謂噉食。唼𠲿舐啜。豐足自恣。

復作是念。

希有希有。此大沙門。大有威神。大有德力。乃能知我。心中所念。威神雖然。而猶不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於彼。優婁頻螺迦葉。邊受食訖。還迴至於。差梨迦林。經行而住。

是時世尊。身上所著。袈裟之衣。悉皆破壞。而彼兵將。婆羅門村。有於一家。人命既終。即便林葬。是時世尊。於林見已。即自收取。彼糞掃衣。

取已世尊。作是思念。

我今何處。洗於如是。糞掃之衣。能使清淨。

爾時帝釋。忉利天王。既知世尊。心意所念。知已即於。彼之處所。以手掘地。造作一池。其水清淨。

作已即便。諮白佛言。

善哉。世尊。願以此水。洗糞掃衣。

是時世尊。見池水已。復如是念。

今雖得水。當於何上。洗浣是衣。

爾時帝釋。知佛心已。從鐵圍山。將一大石。安置佛前。

置以白佛。作如是言。

唯願世尊。於此石上。洗蹋是衣。

是時世尊。復如是念。

今雖得石。復當攀何。洗蹋此衣。

時彼池岸。舊有一樹。名迦拘婆。

時彼樹間。有一樹神。知佛意念。按樹一枝。令垂向下。而白佛言。

唯願世尊。攀此樹枝。洗蹋於是。糞掃之衣。

爾時世尊。復如是念。

我洗衣已。復於何上。曝曬此衣。

爾時帝釋。知佛心念。知已即從。鐵圍山間。將一最大。寬廣之石。安置佛前。

既安置已。即白佛言。

唯願世尊。於是石上。以用曬衣。

是時世尊。即於石上。曬糞掃衣。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後。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食時已至。辦具訖了。

又復白佛。

大德沙門。已前此處。無有是池。今日何故。忽有此池。此處已前。無是二石。又從何來。其迦拘婆。此樹已前。枝不垂下。今日何緣。如是嚲垂。不知何緣。忽然如此。

作是語已。默然不言。

佛告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言。

仁者迦葉。此處我得。糞掃之衣。

彼時我作。如是心念。

以何浣此。糞掃之衣。

爾時帝釋。知我心念。以手掘池。出此池水。而白我言。

世尊今可。以此池水。洗糞掃衣。

以如是故。至今相傳。名為帝釋手掘之池。

得是水已。我復更作。如是思念。

我於何上。蹋糞掃衣。

爾時帝釋。知我心念。從鐵圍山。將一大石。來置此地。而白我言。

唯願世尊。於此石上。用洗浣衣。

是故此名。非人擲石。

我於彼時。作如是念。

我手攀何。而蹋是衣。

爾時彼樹。迦拘婆神。知我心念。以手按此。樹枝令垂。而白我言。

唯願世尊。手攀此枝。用脚蹋衣。

以是因緣。此樹之枝。如是懸垂。

得於枝已。我如是念。

今於何上。曬於此衣。

爾時帝釋。知我心念。從鐵圍山。將此廣石。擲置我前。而白我言。

唯願世尊。於此石上。曬所浣衣。

以是因緣。此石名為。非人所擲。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令彼。天主帝釋。而來供承。變現雖然。但大沙門。理實未得。阿羅漢果。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於彼。優婁頻螺迦葉。居處食訖。迴還至林。經行而住。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後。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若知時者。飯食已辦。

是時世尊。告彼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言。

仁者迦葉。汝於前去。我即隨來。

爾時世尊。既發遣彼。優婁頻螺迦葉去已。即乘神通。向須彌山。是時彼山。有閻浮樹。以彼閻浮。樹因緣故。所以得此。閻浮提名。於彼樹上。取得菓已。於先來至。優婁頻螺迦葉居處。火神堂中。端然而坐。而彼優婁頻螺迦葉。在後來見。如來坐於。火神堂內。

見已驚怪。即白佛言。

大德沙門。仁從何道。而來至此。仁元在林。於我後發。即今何忽。在我前到。此火神堂。其中安坐。

爾時佛告。彼迦葉言。

迦葉。我先。發遣汝已。至須彌山。彼有一樹。名曰閻浮。因彼樹故。此今得是。閻浮提名。彼樹上菓。我今將來。在此堂內。

指示迦葉。

彼閻浮菓。即此是也。顏色端正。香味微妙。食者甚美。汝今可取。此之甘菓。而噉食之。

爾時迦葉。即白佛言。

大德沙門。此事不然。仁自合噉。此之甘菓。我不應食。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心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神通。大有威力。乃能於先。發遣我已。其身自到。須彌山。取閻浮菓來。此火神堂。於前而坐。雖然猶不。得阿羅漢。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於彼。優婁頻螺迦葉。居處食訖。速還向於。林內經行。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後。至明清旦。往詣佛所。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若知時者。飯食已辦。

爾時世尊。告迦葉言。

迦葉汝今。且於先行。我隨後去。

爾時世尊。於先發遣。迦葉去已。即復還自。向須彌山。離閻浮樹。相去不遠。更有一樹。名菴婆羅。從菴婆羅。取得一菓。於先來到。迦葉住處。火神堂坐。迦葉後來。見於世尊。在火神堂。安然而坐。

見已白佛。作如是言。

大德沙門。從何道來。在我前到。此火神堂。

佛告迦葉。

我遣汝後。至須彌山。取得於是。菴婆羅菓。將來在此。乃至先勸。迦葉令食。

迦葉白言。

我不合食。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心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神通。大有威力。乃能於先。發遣於我。到須彌山。取菓將來。於先而坐。雖然猶不。得阿羅漢。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於彼。優婁頻螺迦葉。居處食訖。還迴至彼。林內經行。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過彼夜後。至明清旦。往詣佛所。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若知時者。飯食已辦。

乃至。

去彼。閻浮提樹。處所不遠。有呵梨樹。將彼菓來。先到迦葉。火神堂內。

乃至。

沙門。大有神通。雖然猶不。得阿羅漢。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食訖還至。彼林經行。乃至去彼。閻浮提近。更有一樹。名毘醯勒。彼樹上取。一菓將來。先到堂內。

乃至如前。

此大沙門。大有神通。先遣我身。其後取菓。雖然猶不。得阿羅漢。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食訖還至。彼林經行。乃至去彼。閻浮提樹。更有一樹。名阿摩勒。彼樹取菓。於先將來。坐火神堂。

乃至。

沙門。大有神通。先發遣我。身後將菓。來火神堂。雖然猶不。得阿羅漢。如我今也。

爾時世尊。食訖還至。彼林經行。

是時。優樓頻螺迦葉。過彼夜後。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而白佛言。

大德沙門。若知時者。飯食已辦。

佛告迦葉。

汝先且去。我隨後來。

爾時世尊。遣迦葉已。至瞿耶尼。到彼處已。乞乳滿鉢。在前來至。火神堂內。

是時。優婁頻螺迦葉。見已白佛。

大德沙門。從何道來。在於我前。到此堂內。

佛告迦葉。

我遣汝後。到瞿耶尼。乞得是乳。滿此鉢中。在是而坐。

迦葉。是乳顏色微妙。香氣甘美。汝意若樂。取此乳飲。

迦葉白佛。

我不堪飲。沙門自飲。

是時迦葉。作如是念。

此大沙門。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先遣我。其後身往。瞿耶尼國。乞乳滿鉢。先來至此。火神堂內。雖然猶不。得阿羅漢。如我今也。

佛本行集經卷第四十一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