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九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魔怖菩薩品第三十一下
爾時魔眾。如是異形。或乘白象。或復騎馬。或乘駱駝。水牛犀牛。諸車乘等。四面雲集。
或似修羅。類迦婁羅。或復有如。摩睺羅伽。及鳩槃荼。羅剎夜叉。并毘舍遮。伺命鬼等。或復身體。羸瘦長大。猶如餓鬼。或有多種。異狀形容。或有面孔。威德甚大。或頭如索。或有大頭。或有小面。或有皺面。
或有異形。令人見者。喪失威色。或見奪人。魂魄精神。或面色青。或復身體。色如赤銅。或復頭赤。身體青色。或復頭黃。身如烟色。或頭似烟。其身黃色。赤頭黑身。黑頭赤身。白頭綠身。綠頭白身。或頭左白。而右邊綠。或右邊白。而左邊綠。或復身體。頭面左右。一切皆然。
或復全身。唯現骸骨。或頭髑髏。身肉肥滿。或頭面肉。身露骨骸。或人手足。畜生之身。或畜生脚。而作人身。或有身毛。悉如針刺。或有身毛。猶如猪鬣。或有身毛。類於驢騣。或毛如羆。獼猴鼠狼。或有身毛。出於光焰。或毛亂生。或毛逆上。
或有頭髻。或禿無髮。或著赤衣。腰帶雜色。或復頭上。戴髑髏鬘。或一頭上。髮雜灰色。青黃赤白。烟熏之色。髑髏為冠。如是形狀。雲集而來。
或手執持。佉吒傍伽。或有腰帶。懸於諸鈴。動作大聲。而其手中。執人髑髏。或人骸骨。以為花鬘。或復手執。死人手足。或復執鈴。手搖令鳴。或有身體。長大猶如。一多羅樹。手中執矛。或劍或刀。箭矟弓弩。或手執戟。或把三叉。或棒或輪。長刀利斧。或持鐵杵。頭出猛焰。鐵搥白棒。擎石如山。
或著青衣。黃赤白黑。雜皮之衣。或有赤體。以蛇纏身。或從眼耳。鼻出諸蛇。其蛇黑色。以手執取。於菩薩前。而口噉食。或食人肉。或有飲血。或身體上。出𤑫㶿烟。口出火炬。或諸毛孔。出一切火。或腭出火。迸散於地。
或於虛空。出大黑雲。或虛空裏。飛風散雨。出大閃電。震動雷聲。空中下雹。雨諸山石。或下碎石。霹靂大樹。或有節節。自支解身。或復張弓。或復拍手。嚇呼欲令。生於恐怕。
或作大聲。口叫喚言。
速起馳走。莫住此處。
或復化作。老婦女身。舉其兩手。大聲而哭。
嗚呼我子。嗚呼兄弟。
或復大笑。或復周慞。東西南北。急疾奔走。或復背走。還向前來。或忽然起。或忽然飛。於虛空中。遊戲自在。或復攀樹。懸身而行。或舞劒跳。或弄槊戲。長刀三叉。斧鉞戟等。手脚不住。或如盛夏。牛王唱吼。或復作聲。如尸婆獸。或復空中。作如是聲。呵呵[口*私][口*私]。咻咻嘶嘶。[口*祁]𠼝[口*祁]𠼝。口如是嘯。兼復弄衣。
如是兵眾。夜叉羅剎。及鳩槃荼。毘舍遮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閦塞填噎。菩提樹前。南至於海。遍滿魔軍。其間無有。針鼻空地。變狀可畏。欲搦菩薩。欲殺菩薩。唯待魔王。波旬一勅。其等正向。魔王面觀。諸如是等。一切鬼神。逼菩提樹。飢渴疲乏。而意專欲。殺害菩薩。
其菩提樹。東西及北。三面無量。淨居諸天。遍滿停住。
復有無量。色界諸天。合十指掌。頂禮菩薩。口如是言。
諸仁者看。是今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或有諸天。作如是唱。
剎利大姓。甘蔗種子。速離此處。此處恐畏。有如是等。種種器仗。損害汝身。
爾時菩薩。報彼等言。
我今不久。定破彼輩。悉令離散。猶如風吹。氎上細花。
彼等一切。諸魔鬼眾。如是集時。其夜正半。虛空無明。雖復有月。及以眾星。光並不現。甚大黑闇。假令有眼。亦無所覩。唯見大火。起疾猛風。聲大可畏。大地震動。四海悉沸。
而說偈言。
四大海沸地震動。
十方火焰聞惡聲。
虛空星月翳不明。
夜半黑闇無所見。
時彼眾中。有一龍王。名曰持地。彼龍內心。欲菩薩勝。於魔王邊。生瞋恨心。以惡意故。怒其兩眼。視魔波旬。口吐惡氣。觸魔王身。展轉不安。
爾時上界。淨居諸天。欲菩薩勝。於魔王邊。生慈愍心。以漏盡故。無復瞋心。是時彼處。所有諸天。其有信敬。於菩薩者。在菩提樹。見是魔眾。遍滿於地。擾亂菩薩。
見已皆悉。在虛空中。口各唱言。
嗚呼嗚呼。
而有偈說。
菩提樹下集諸天。
見魔眾欲害菩薩。
信法世間解脫故。
口大唱言嗚呼聲。
爾時菩薩。唯思念法。心不擾亂。亦復不作。餘異意情。
時菩薩語。魔波旬言。
欲界天子。我身既是。剎利族姓。我之種類。不曾妄語。唯有實誓。汝何所作。可速疾為。莫久停住。
時魔波旬。語菩薩言。
如汝所語。我今欲得。破碎汝身。作於百段。為汝在前。欲共我鬪。為復令我。在前害汝。
時菩薩語。魔波旬言。
我無弓箭。及以刀杖。可斫射汝。其事雖然。但我即今。必先降汝。訖當作佛。
爾時魔王。波旬即勅。自軍眾言。
汝等各自。盡身力用。勇猛莫住。恐怖於此。釋種之子。現大變動。恐怖之事。
時其魔眾。既得勅已。白魔王言。
如大天勅。我等不違。
即便各各。出自身力。示現可畏。恐菩薩故。
是魔眾中。或有諸鬼。口吐長舌。搖動頤頷。牙齒甚利。欲齩菩薩。其眼團圓。猶如師子。其耳拳曲。猶如鐵鈎。欲傷菩薩。狀甚可畏。走向菩薩。作是恐怖。或有張口。仰立直視。欲吞菩薩。
而有偈說。
魔眾如是可畏來。
彼聖卓然不驚動。
如大智見小兒戲。
菩薩觀魔亦復然。
時彼眾中。更有一鬼。生瞋恨心。將一長刀。向菩薩擲。而刀自粘。彼手不脫。
或有擎山。及將大石。向菩薩擲。彼山及石。還粘其手。皆不墮地。
或在虛空。將山將石。將樹將槌。斧鉞戟戈。向菩薩擲。
復有住在。虛空不下。或有下來。自然碎末。百段分散。墮於餘處。
或在空裏。猶如日天。雨大火雨。熾然雲下。而彼火雨。菩薩力故。即皆變成。赤拘勿頭。華雨而下。
或復來有。在菩薩前。口吐諸蛇。令螫菩薩。彼等諸蛇。至地癡住。如被咒禁。不能搖動。
或作大雲。放於閃電。及震大雷。雨雹及石。在於菩提。樹上而放。
彼等雨以。菩薩力故。至地變成。種種華雨。
或持弓箭。向菩薩射。其箭悉還。著弦不落。
或有一時。放五百箭。彼等箭還。住空不下。
或執長刀。舉向菩薩。而疾走來。然其未至。於菩薩邊。而自踣面。覆倒地上。
是時有一。羅剎之女。其身黑闇。手執髑髏。欲來幻惑。動菩薩心。疾走而來。欲近菩薩。從其發處。展轉團圞。不能前進。到菩薩邊。
或有兩眼。放大熾盛。猛焰火光。欲燒菩薩。疾走來近。至菩薩邊。忽然不見。菩薩之身。
或復有鬼。將重大石。疾向菩薩。彼所來方。走不能至。菩提樹下。極乏困苦。
而有偈說。
魔軍身意悉亂迷。
種種方便欲害聖。
不能驚動彼坐處。
以有誓願智力強。
或復有作。師子吼聲。或作虎狼。熊羆犲豹。諸野獸聲。而彼輩聲。若有聞者。無量眾生。皆悉恐怖。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誅殺誅殺。此釋種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擎撲擎撲。此剎利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打殺打殺。此沙門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傷害傷害。此瞿曇種。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割截割截。此甘蔗種。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碎末碎末。此剎利種。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破散破散。此釋種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摧壞摧壞。此剎利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速滅速滅。此沙門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節解節解。此瞿曇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隨意隨意。逐便所作。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任情任情。速作莫住。
如是喧動。不可得聽。此聲聞時。空可倒地。一切大地。可段段分。聞此聲時。所有野獸。皆大唱喚。四散馳走。一切諸鳥。在所聞此。聲吼之時。皆悉從樹。自撲落地。
時彼魔眾。一切諸鬼。或有作於。哂哂聲者。或復有作。[口*祁]梨聲者。或作嘯聲。或言斫斫。或言斷斷。或言殺殺。或言割割。或言破破。或言節節。或言解解。如是惡聲。不可勝數。
其魔波旬。即拔利劍。手執前趨。欲嚇菩薩。疾走而進。口中唱言。
汝釋比丘。若安此座。敢不起者。我必害汝。
而彼魔王。東西交過。欲近菩薩。不能得前。
是時魔王。長子商主。即以兩手。抱魔王取。口如是言。
父王父王。願莫願莫。父王會自。不能得殺。悉達釋子。亦不能動。此之坐處。兼得無量。無邊過罪。
時魔波旬。不受其子。商主之諫。向菩薩走。不肯還反。
爾時有一。淨居天子。在虛空中。隱身不現。見魔波旬。以散亂心。走惱菩薩。
天以定心。出微妙音。語波旬言。
汝魔波旬。不自限量。汝今不應。擾亂此聖。汝速疾捨。幻惑惡心。還本境界。汝終不能。搖動此聖。
所以者何。猶如猛風。不動須彌。
時淨居天。向魔波旬。而說偈言。
寧令火失於熱性。
水失潤澤住不流。
地失牢固不勝持。
風失吹動怗然靜。
此無量劫行功業。
終不捨此誓願心。
見世困苦厄眾生。
慳貪欲癡重病患。
發慈悲愍是等故。
欲以智藥顯聖醫。
汝今何故作艱難。
一切人多墮邪道。
彼今欲開正見眼。
此是大聖解脫王。
此是導失道商人。
無明眾生墮黑闇。
此欲然於智燈照。
此聖欲入涅槃城。
秉炬欲破世間昏。
忍辱枝檊心根䩕。
信念花葉意莖固。
智樹能與法果資。
汝今不應拔使傾。
又汝今被癡繩縛。
彼欲解脫汝等結。
豈可於彼生惡心。
彼求解脫欲教他。
汝作障礙徒疲乏。
眾生沒大煩惱海。
世間誰解作舡師。
彼欲建立大橋梁。
汝今何故興此惡。
其昔劫修諸道行。
彼等果熟是今時。
是故此樹下結跏。
猶如往昔諸先聖。
時魔波旬。從彼淨居。諸天邊聞。如是語已。起增上慢。倍生瞋心。復速疾走。向菩薩所。欲害菩薩。
爾時彼處。護菩提樹。有八天神。
一名。功德。二名。增長。三名。無畏。四名。巧辯。五名。威德。六名。大力。七名。實語。八名。善會。
彼等八神。仰瞻菩薩。目睫不交。一時同以。十六種相。讚歎菩薩。作如是言。
仁今最勝。清淨眾生。光明照耀。猶如天上。日月在空。
仁今挺特。清淨眾生。顯赫焰熾。猶如空裏。日天初出。
仁今皎潔。清淨眾生。眾相開敷。如綠池內。紅蓮花發。
仁今無畏。清淨眾生。奮迅自在。如師子王。處大林內。
仁今安靜。清淨眾生。不驚動如。須彌山王。出住海中。
仁今清淨。周匝顯現。峙立猶如。大鐵圍山。牢固不動。
仁今沈重。審諦眾生。眾德備具。猶如大海。眾寶充滿。
仁今含容。意度寬廣。日日增長。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仁今敦厚。無諸邪曲。心意正定。猶如大地。養育眾生。
仁今心意。無有垢濁。具足猶如。阿耨達池。清淨之水。備八功德。
仁今斷除。一切諸結。心意無染。猶如大風。不著諸世。
仁今巍巍。難可觀覩。面目猶如。猛火熾盛。遠離一切。諸煩惱熱。
仁今勇健。剛䩕眾生。大力如彼。那羅延天。無人能伏。
仁今精進。歷劫熏修。心意難迴。猶如帝釋。放金剛杵。
仁今已得。第一善利。最為一切。眾生上首。具足十力。不久當成。無上菩提。
爾時守護。彼菩提樹。諸神王。以十六種相。讚歎菩薩。章句如是。
爾時色界。淨居諸天。復共同以。十六種相。毀辱魔王。挫其勢力。
何等十六。
波旬汝今。無有威勢。猶如儜人。被健兒伏。妄言我勝。
波旬汝今。一身獨自。無有伴侶。猶如曠野。被放逐人。
波旬汝今。一切軍眾。諸力摧折。如負重乏。羸瘦老牛。
波旬汝今。愚盲穢惡。無有清淨。如夜射箭。墮不淨地。
波旬汝今。猶跛瞎驢。東西浪行。落邪嶮道。如迷商人。
波旬汝今。眷屬離散。身無精光。猶如負草。貧窮乞兒。
波旬汝今。威德實衰。無處依止。強作姧猾。猶如癡人。無有羞恥。
波旬汝今。造業不淨。多有垢膩。如無恩義。孝德之人。
波旬汝今。被他駈趁。猶如野干。被師子逐。不得自在。
波旬汝今。一切軍眾。不久退散。猶如猛風。吹諸飛鳥。
波旬汝今。愚惑昏闇。不知時節。如死日到。孤獨貧兒。
波旬汝今。眷屬退敗。猶如散藥。從於踈漏。有孔器出。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禁制治罰。猶如解理。趁逐愚人。
波旬汝今。須臾被斷。一切身力。猶如罪人。被他割截。手足異處。
時首陀會。一切諸天。以如是等。十六種相。毀魔波旬。摧其力已。時護菩提。樹之八神。還復共以。十六種相。重毀波旬。
何等十六。
波旬汝今。不久之間。被菩薩降。猶如健兒。被他賊殺。
波旬汝今。被菩薩撲。猶如怯弱。羸瘦之人。為大力士。之所搥打。
波旬汝今。被菩薩光。之所覆蔽。猶如日出。障翳於彼。小螢火蟲。
波旬汝今。被菩薩威。自然退散。猶如一把。碎末麥[麩-夫+(ㄙ/月)]。被大風吹。
波旬汝今。被菩薩怖。失脚馳走。猶如小獸。被師子追。
波旬汝今。被菩薩拔。如娑羅樹。為猛風吹。合根倒地。
波旬汝今。被菩薩破。如怨賊城。為大力王。之所摧滅。
波旬汝今。被菩薩竭。如牛跡水。為盛旱日。之所乾涸。
波旬汝今。被菩薩退。低頭直走。如得罪人。為他所殺。忽然得脫。
波旬汝今。被菩薩擾。如野澤內。遭大猛火。飛鳥亂驚。
波旬汝今。被菩薩伏。心內憂愁。如無法行。忽失權勢。下代國王。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剝脫。猶如無翅。老病鴻鶴。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減削。如行曠野。無粮食人。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劫奪。如人失舶。沒於大海。
波旬汝今。被菩薩燋。如劫盡時。一切稠林。樹木燼滅。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崩倒。猶如金剛。打壞石山。
是等天神。以十六種。毀魔波旬。其魔波旬。聞諸天神。如是毀辱。勸諫之時。向菩薩走。欲殺害故。違失勸諫。被諸天神。之所毀辱。猶不解心。不還本宮。
更復增忿。勅兵眾言。
汝等速起。急疾打散。撮此仙人。莫與其命。是人今既。自度彼岸。於我界內。復教無量。無邊眾生。出我之境。我不放汝。若汝自知。得脫我手。唯汝沙門。速起馳走。遠離於此。菩提樹下。則命久活。不遭困苦。
爾時菩薩。報波旬言。
若當使此。須彌山王。崩離本處。一切眾生。悉無復有。一切星宿。及以日月。墜落墮地。大海乾竭。我今已坐。菩提樹下。不可移動。
魔復更瞋。出麤惡言。
汝等捉此。瞿曇釋子。擎將飛行。且緩莫殺。速疾將向。我微妙宮。五縛枷鏁。手著杻械。。遣守我門。令我數見。如是困苦。多種厄難。猶如惡奴。
爾時菩薩。報波旬言。
可此虛空。將於妙色。畫雜種形。或復虛空。及諸星宿。并日月天。墮落於地。汝等諸魔。滿足三千。恐怖於我。乃至樹下。魔欲嚇我。無有是處。
菩薩降魔品第三十二上
爾時魔眾。盡其威力。脅菩提樹。不能驚動。菩薩一毛。
有偈說言。
天魔軍眾忽然集。
處處打鼓震地噪。
吹螺及貝諸種聲。
唱言子欲作何事。
今見此魔大軍眾。
何不起走離此中。
汝今妙色如鑄金。
面目清淨天人仰。
如是身體不久壞。
此大魔眾難可當。
但看地上及虛空。
諸種變現皆充滿。
必欲共鬪恐不如。
其若瞋忿或損身。
梵音迦羅頻伽聲。
告諸夜叉羅剎等。
愚癡欲惱虛空體。
今來怖我亦復然。
能以金剛破山王。
或用口吹竭大海。
或猛瞋龍持手執。
如是彼能動我心。
魔眾憤怒放火山。
拔樹并根歷亂擲。
鎔銅赫赤星散注。
或有手把惡毒蛇。
或駱駝馬白象頭。
或猫野干獼猴首。
或瞋蛇龍吐氣舌。
或復霹靂閃電飛。
雜雨土石雹金剛。
或注鐵丸諸器仗。
槊矛長刀三叉戟。
或現金剛齒毒蛇。
落地打碎樹枝條。
種種兵甲大叫吼。
或有百臂射百箭。
蛇口吐猛焰火光。
或棒鐵丸如須彌。
或出可畏熾火雨。
倒地劈裂徹泉下。
或有竄身前後圍。
或在左右及足邊。
顛倒手脚放烟火。
忽然還復口大笑。
如是可畏諸魔軍。
菩薩見如幻化為。
如是魔力應奪命。
彼見猶如水中月。
亦復非真男女形。
非我非命非眾生。
眼耳鼻口身意等。
內外因緣各自有。
是諸法爾造無人。
我作如此語非虛。
不信當更作言誓。
如我今見於彼等。
欲得恐怖於我來。
諸法體性及我身。
一切悉空無有實。
是時魔軍。夜叉眾等。以諸形貌。種種身體。如是恐怖。菩薩之時。菩薩爾時。不驚不怖。不動不搖。而彼魔王。波旬更復。增瞋恚心。內懷愁憂。遍滿其體。不能自安。
而有偈說。
魔家眷屬大可畏。
各作種種恐怖形。
見彼菩薩不驚惶。
波旬心愁劇瞋恨。
爾時菩薩。作是思惟。
此魔波旬。不受他諫。造種種事。而不自知。我今可以。如法語言。斷其一切。諸惡法行。
菩薩如是。心思惟已。語魔波旬。作如是言。
魔王波旬。汝善諦聽。我本來此。菩提樹下。創初之時。將一把草。鋪已而坐。
所以者何。恐畏後時。共魔波旬。成於怨讎。鬪諍相競。惡口罵詈。
汝魔波旬。造諸惡行。無有善心。我今欲斷。汝魔波旬。一切怨讎。欲滅汝等。一切惡業。
汝魔波旬。若欲生於。怨恨之心。作如是念。
何故菩薩。坐此樹下。將草作鋪。著糞掃衣。
汝心如是。妬嫉此事。
汝魔波旬。且定汝意。我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取如是等。一切諸事。付囑於汝。願汝迴心。生大歡喜。
魔王波旬。汝今心中。亦有言誓。
我等必當。恐怖菩薩。令捨此座。起走勿停。
然我復有。弘大誓願。
我今此身。坐於此座。設有因緣。於此坐處。身體碎壞。猶如微塵。壽命磨滅。若我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我身終不。起於此處。
魔王波旬。如是次第。我等當觀。是誰勇猛。誓願力強。有能在先。成就此願。或我或魔。及汝軍眾。若我福業。善根力強。我應成此。誓願不虛。
是時菩薩。向魔波旬。而說偈言。
汝昔施一無遮會。
今得如是大威權。
我於無量億僧祇。
為諸眾生種種施。
爾時魔王波旬。復向菩薩。而說偈言。
我昔祭祀無遮會。
汝今驗我既非虛。
汝若干劫布施行。
誰信此言欲降我。
魔王波旬。說此偈已。是時菩薩。不畏不驚。不怯不弱。專注不亂。以柔軟心。捨諸恐怖。身毛和靡。視瞬安庠。伸其右手。指甲紅色。猶如赤銅。兼以種種。諸相莊嚴。具足無量。千萬億劫。諸行功德。善根所生。舉手摩頭。手摩頭已。復摩脚趺。摩脚趺已。以慈愍心。猶如龍王。欲視舉頭。既舉頭已。善觀魔眾。
觀魔眾已。以千萬種。功德右手。指於大地。而說偈言。
此地能生一切物。
無有相為平等行。
此證明我終不虛。
唯願現前真實說。
爾時菩薩。手指此地。作是言已。是時此地。所負地神。以諸珍寶。而自莊挍。所謂上妙。天冠耳璫。手鏁臂釧。及指環等。種種瓔珞。莊嚴於身。復以種種。香華滿盛。七寶瓶內。兩手捧持。去菩薩坐。不近不遠。從於地下。忽然湧出。示現半身。曲躬恭敬。
向於菩薩。白菩薩言。
最大丈夫。我證明汝。我知於汝。往昔世時。千億萬劫。施無遮會。
作是語已。是時其地遍。及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作大音聲。猶如打於。摩伽陀國。銅鍾之聲。震遍吼等。如前所說。具十八相。
爾時彼魔。一切軍眾。及魔波旬。如是集聚。皆悉退散。勢屈不如。各各奔逃。破其陣場。自然恐怖。不能安心。失脚東西。南北馳走。
當是之時。或復白象。頓蹶而倒。或馬乏臥。或車脚折。狼藉縱橫。或軍迷荒。不能搖動。或復弩槊。弓箭長刀。羂索劍輪。三叉戟翣。小斧鉞鈇。從於手中。自然落地。
又復種種。牢固鎧甲。自碎摧壞。去離於身。如是四方。爭競藏竄。或覆其面。踣地而眠。或仰倒地。乍左乍右。宛轉屍移。或走投山。或入地穴。或有倚樹。或入闇林。或有迴心。歸依菩薩。請乞救護。養育於我。其有依倚。於菩薩者。不失本心。
時其波旬。聞大地聲。心大恐怖。悶絕躃地。不知東西。
於上空中。唯聞是聲。
打某撮某。捉某斫某。殺某斷某。黑闇之行。悉令滅盡。莫放波旬。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九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魔怖菩薩品第三十一下
爾時魔眾。如是異形。或乘白象。或復騎馬。或乘駱駝。水牛犀牛。諸車乘等。四面雲集。
或似修羅。類迦婁羅。或復有如。摩睺羅伽。及鳩槃荼。羅剎夜叉。并毘舍遮。伺命鬼等。或復身體。羸瘦長大。猶如餓鬼。或有多種。異狀形容。或有面孔。威德甚大。或頭如索。或有大頭。或有小面。或有皺面。
或有異形。令人見者。喪失威色。或見奪人。魂魄精神。或面色青。或復身體。色如赤銅。或復頭赤。身體青色。或復頭黃。身如烟色。或頭似烟。其身黃色。赤頭黑身。黑頭赤身。白頭綠身。綠頭白身。或頭左白。而右邊綠。或右邊白。而左邊綠。或復身體。頭面左右。一切皆然。
或復全身。唯現骸骨。或頭髑髏。身肉肥滿。或頭面肉。身露骨骸。或人手足。畜生之身。或畜生脚。而作人身。或有身毛。悉如針刺。或有身毛。猶如猪鬣。或有身毛。類於驢騣。或毛如羆。獼猴鼠狼。或有身毛。出於光焰。或毛亂生。或毛逆上。
或有頭髻。或禿無髮。或著赤衣。腰帶雜色。或復頭上。戴髑髏鬘。或一頭上。髮雜灰色。青黃赤白。烟熏之色。髑髏為冠。如是形狀。雲集而來。
或手執持。佉吒傍伽。或有腰帶。懸於諸鈴。動作大聲。而其手中。執人髑髏。或人骸骨。以為花鬘。或復手執。死人手足。或復執鈴。手搖令鳴。或有身體。長大猶如。一多羅樹。手中執矛。或劍或刀。箭矟弓弩。或手執戟。或把三叉。或棒或輪。長刀利斧。或持鐵杵。頭出猛焰。鐵搥白棒。擎石如山。
或著青衣。黃赤白黑。雜皮之衣。或有赤體。以蛇纏身。或從眼耳。鼻出諸蛇。其蛇黑色。以手執取。於菩薩前。而口噉食。或食人肉。或有飲血。或身體上。出𤑫㶿烟。口出火炬。或諸毛孔。出一切火。或腭出火。迸散於地。
或於虛空。出大黑雲。或虛空裏。飛風散雨。出大閃電。震動雷聲。空中下雹。雨諸山石。或下碎石。霹靂大樹。或有節節。自支解身。或復張弓。或復拍手。嚇呼欲令。生於恐怕。
或作大聲。口叫喚言。
速起馳走。莫住此處。
或復化作。老婦女身。舉其兩手。大聲而哭。
嗚呼我子。嗚呼兄弟。
或復大笑。或復周慞。東西南北。急疾奔走。或復背走。還向前來。或忽然起。或忽然飛。於虛空中。遊戲自在。或復攀樹。懸身而行。或舞劒跳。或弄槊戲。長刀三叉。斧鉞戟等。手脚不住。或如盛夏。牛王唱吼。或復作聲。如尸婆獸。或復空中。作如是聲。呵呵[口*私][口*私]。咻咻嘶嘶。[口*祁]𠼝[口*祁]𠼝。口如是嘯。兼復弄衣。
如是兵眾。夜叉羅剎。及鳩槃荼。毘舍遮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閦塞填噎。菩提樹前。南至於海。遍滿魔軍。其間無有。針鼻空地。變狀可畏。欲搦菩薩。欲殺菩薩。唯待魔王。波旬一勅。其等正向。魔王面觀。諸如是等。一切鬼神。逼菩提樹。飢渴疲乏。而意專欲。殺害菩薩。
其菩提樹。東西及北。三面無量。淨居諸天。遍滿停住。
復有無量。色界諸天。合十指掌。頂禮菩薩。口如是言。
諸仁者看。是今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或有諸天。作如是唱。
剎利大姓。甘蔗種子。速離此處。此處恐畏。有如是等。種種器仗。損害汝身。
爾時菩薩。報彼等言。
我今不久。定破彼輩。悉令離散。猶如風吹。氎上細花。
彼等一切。諸魔鬼眾。如是集時。其夜正半。虛空無明。雖復有月。及以眾星。光並不現。甚大黑闇。假令有眼。亦無所覩。唯見大火。起疾猛風。聲大可畏。大地震動。四海悉沸。
而說偈言。
四大海沸地震動。
十方火焰聞惡聲。
虛空星月翳不明。
夜半黑闇無所見。
時彼眾中。有一龍王。名曰持地。彼龍內心。欲菩薩勝。於魔王邊。生瞋恨心。以惡意故。怒其兩眼。視魔波旬。口吐惡氣。觸魔王身。展轉不安。
爾時上界。淨居諸天。欲菩薩勝。於魔王邊。生慈愍心。以漏盡故。無復瞋心。是時彼處。所有諸天。其有信敬。於菩薩者。在菩提樹。見是魔眾。遍滿於地。擾亂菩薩。
見已皆悉。在虛空中。口各唱言。
嗚呼嗚呼。
而有偈說。
菩提樹下集諸天。
見魔眾欲害菩薩。
信法世間解脫故。
口大唱言嗚呼聲。
爾時菩薩。唯思念法。心不擾亂。亦復不作。餘異意情。
時菩薩語。魔波旬言。
欲界天子。我身既是。剎利族姓。我之種類。不曾妄語。唯有實誓。汝何所作。可速疾為。莫久停住。
時魔波旬。語菩薩言。
如汝所語。我今欲得。破碎汝身。作於百段。為汝在前。欲共我鬪。為復令我。在前害汝。
時菩薩語。魔波旬言。
我無弓箭。及以刀杖。可斫射汝。其事雖然。但我即今。必先降汝。訖當作佛。
爾時魔王。波旬即勅。自軍眾言。
汝等各自。盡身力用。勇猛莫住。恐怖於此。釋種之子。現大變動。恐怖之事。
時其魔眾。既得勅已。白魔王言。
如大天勅。我等不違。
即便各各。出自身力。示現可畏。恐菩薩故。
是魔眾中。或有諸鬼。口吐長舌。搖動頤頷。牙齒甚利。欲齩菩薩。其眼團圓。猶如師子。其耳拳曲。猶如鐵鈎。欲傷菩薩。狀甚可畏。走向菩薩。作是恐怖。或有張口。仰立直視。欲吞菩薩。
而有偈說。
魔眾如是可畏來。
彼聖卓然不驚動。
如大智見小兒戲。
菩薩觀魔亦復然。
時彼眾中。更有一鬼。生瞋恨心。將一長刀。向菩薩擲。而刀自粘。彼手不脫。
或有擎山。及將大石。向菩薩擲。彼山及石。還粘其手。皆不墮地。
或在虛空。將山將石。將樹將槌。斧鉞戟戈。向菩薩擲。
復有住在。虛空不下。或有下來。自然碎末。百段分散。墮於餘處。
或在空裏。猶如日天。雨大火雨。熾然雲下。而彼火雨。菩薩力故。即皆變成。赤拘勿頭。華雨而下。
或復來有。在菩薩前。口吐諸蛇。令螫菩薩。彼等諸蛇。至地癡住。如被咒禁。不能搖動。
或作大雲。放於閃電。及震大雷。雨雹及石。在於菩提。樹上而放。
彼等雨以。菩薩力故。至地變成。種種華雨。
或持弓箭。向菩薩射。其箭悉還。著弦不落。
或有一時。放五百箭。彼等箭還。住空不下。
或執長刀。舉向菩薩。而疾走來。然其未至。於菩薩邊。而自踣面。覆倒地上。
是時有一。羅剎之女。其身黑闇。手執髑髏。欲來幻惑。動菩薩心。疾走而來。欲近菩薩。從其發處。展轉團圞。不能前進。到菩薩邊。
或有兩眼。放大熾盛。猛焰火光。欲燒菩薩。疾走來近。至菩薩邊。忽然不見。菩薩之身。
或復有鬼。將重大石。疾向菩薩。彼所來方。走不能至。菩提樹下。極乏困苦。
而有偈說。
魔軍身意悉亂迷。
種種方便欲害聖。
不能驚動彼坐處。
以有誓願智力強。
或復有作。師子吼聲。或作虎狼。熊羆犲豹。諸野獸聲。而彼輩聲。若有聞者。無量眾生。皆悉恐怖。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誅殺誅殺。此釋種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擎撲擎撲。此剎利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打殺打殺。此沙門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傷害傷害。此瞿曇種。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割截割截。此甘蔗種。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碎末碎末。此剎利種。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破散破散。此釋種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摧壞摧壞。此剎利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速滅速滅。此沙門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節解節解。此瞿曇子。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隨意隨意。逐便所作。
或有諸鬼。作如是聲。
任情任情。速作莫住。
如是喧動。不可得聽。此聲聞時。空可倒地。一切大地。可段段分。聞此聲時。所有野獸。皆大唱喚。四散馳走。一切諸鳥。在所聞此。聲吼之時。皆悉從樹。自撲落地。
時彼魔眾。一切諸鬼。或有作於。哂哂聲者。或復有作。[口*祁]梨聲者。或作嘯聲。或言斫斫。或言斷斷。或言殺殺。或言割割。或言破破。或言節節。或言解解。如是惡聲。不可勝數。
其魔波旬。即拔利劍。手執前趨。欲嚇菩薩。疾走而進。口中唱言。
汝釋比丘。若安此座。敢不起者。我必害汝。
而彼魔王。東西交過。欲近菩薩。不能得前。
是時魔王。長子商主。即以兩手。抱魔王取。口如是言。
父王父王。願莫願莫。父王會自。不能得殺。悉達釋子。亦不能動。此之坐處。兼得無量。無邊過罪。
時魔波旬。不受其子。商主之諫。向菩薩走。不肯還反。
爾時有一。淨居天子。在虛空中。隱身不現。見魔波旬。以散亂心。走惱菩薩。
天以定心。出微妙音。語波旬言。
汝魔波旬。不自限量。汝今不應。擾亂此聖。汝速疾捨。幻惑惡心。還本境界。汝終不能。搖動此聖。
所以者何。猶如猛風。不動須彌。
時淨居天。向魔波旬。而說偈言。
寧令火失於熱性。
水失潤澤住不流。
地失牢固不勝持。
風失吹動怗然靜。
此無量劫行功業。
終不捨此誓願心。
見世困苦厄眾生。
慳貪欲癡重病患。
發慈悲愍是等故。
欲以智藥顯聖醫。
汝今何故作艱難。
一切人多墮邪道。
彼今欲開正見眼。
此是大聖解脫王。
此是導失道商人。
無明眾生墮黑闇。
此欲然於智燈照。
此聖欲入涅槃城。
秉炬欲破世間昏。
忍辱枝檊心根䩕。
信念花葉意莖固。
智樹能與法果資。
汝今不應拔使傾。
又汝今被癡繩縛。
彼欲解脫汝等結。
豈可於彼生惡心。
彼求解脫欲教他。
汝作障礙徒疲乏。
眾生沒大煩惱海。
世間誰解作舡師。
彼欲建立大橋梁。
汝今何故興此惡。
其昔劫修諸道行。
彼等果熟是今時。
是故此樹下結跏。
猶如往昔諸先聖。
時魔波旬。從彼淨居。諸天邊聞。如是語已。起增上慢。倍生瞋心。復速疾走。向菩薩所。欲害菩薩。
爾時彼處。護菩提樹。有八天神。
一名。功德。二名。增長。三名。無畏。四名。巧辯。五名。威德。六名。大力。七名。實語。八名。善會。
彼等八神。仰瞻菩薩。目睫不交。一時同以。十六種相。讚歎菩薩。作如是言。
仁今最勝。清淨眾生。光明照耀。猶如天上。日月在空。
仁今挺特。清淨眾生。顯赫焰熾。猶如空裏。日天初出。
仁今皎潔。清淨眾生。眾相開敷。如綠池內。紅蓮花發。
仁今無畏。清淨眾生。奮迅自在。如師子王。處大林內。
仁今安靜。清淨眾生。不驚動如。須彌山王。出住海中。
仁今清淨。周匝顯現。峙立猶如。大鐵圍山。牢固不動。
仁今沈重。審諦眾生。眾德備具。猶如大海。眾寶充滿。
仁今含容。意度寬廣。日日增長。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仁今敦厚。無諸邪曲。心意正定。猶如大地。養育眾生。
仁今心意。無有垢濁。具足猶如。阿耨達池。清淨之水。備八功德。
仁今斷除。一切諸結。心意無染。猶如大風。不著諸世。
仁今巍巍。難可觀覩。面目猶如。猛火熾盛。遠離一切。諸煩惱熱。
仁今勇健。剛䩕眾生。大力如彼。那羅延天。無人能伏。
仁今精進。歷劫熏修。心意難迴。猶如帝釋。放金剛杵。
仁今已得。第一善利。最為一切。眾生上首。具足十力。不久當成。無上菩提。
爾時守護。彼菩提樹。諸神王。以十六種相。讚歎菩薩。章句如是。
爾時色界。淨居諸天。復共同以。十六種相。毀辱魔王。挫其勢力。
何等十六。
波旬汝今。無有威勢。猶如儜人。被健兒伏。妄言我勝。
波旬汝今。一身獨自。無有伴侶。猶如曠野。被放逐人。
波旬汝今。一切軍眾。諸力摧折。如負重乏。羸瘦老牛。
波旬汝今。愚盲穢惡。無有清淨。如夜射箭。墮不淨地。
波旬汝今。猶跛瞎驢。東西浪行。落邪嶮道。如迷商人。
波旬汝今。眷屬離散。身無精光。猶如負草。貧窮乞兒。
波旬汝今。威德實衰。無處依止。強作姧猾。猶如癡人。無有羞恥。
波旬汝今。造業不淨。多有垢膩。如無恩義。孝德之人。
波旬汝今。被他駈趁。猶如野干。被師子逐。不得自在。
波旬汝今。一切軍眾。不久退散。猶如猛風。吹諸飛鳥。
波旬汝今。愚惑昏闇。不知時節。如死日到。孤獨貧兒。
波旬汝今。眷屬退敗。猶如散藥。從於踈漏。有孔器出。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禁制治罰。猶如解理。趁逐愚人。
波旬汝今。須臾被斷。一切身力。猶如罪人。被他割截。手足異處。
時首陀會。一切諸天。以如是等。十六種相。毀魔波旬。摧其力已。時護菩提。樹之八神。還復共以。十六種相。重毀波旬。
何等十六。
波旬汝今。不久之間。被菩薩降。猶如健兒。被他賊殺。
波旬汝今。被菩薩撲。猶如怯弱。羸瘦之人。為大力士。之所搥打。
波旬汝今。被菩薩光。之所覆蔽。猶如日出。障翳於彼。小螢火蟲。
波旬汝今。被菩薩威。自然退散。猶如一把。碎末麥[麩-夫+(ㄙ/月)]。被大風吹。
波旬汝今。被菩薩怖。失脚馳走。猶如小獸。被師子追。
波旬汝今。被菩薩拔。如娑羅樹。為猛風吹。合根倒地。
波旬汝今。被菩薩破。如怨賊城。為大力王。之所摧滅。
波旬汝今。被菩薩竭。如牛跡水。為盛旱日。之所乾涸。
波旬汝今。被菩薩退。低頭直走。如得罪人。為他所殺。忽然得脫。
波旬汝今。被菩薩擾。如野澤內。遭大猛火。飛鳥亂驚。
波旬汝今。被菩薩伏。心內憂愁。如無法行。忽失權勢。下代國王。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剝脫。猶如無翅。老病鴻鶴。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減削。如行曠野。無粮食人。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劫奪。如人失舶。沒於大海。
波旬汝今。被菩薩燋。如劫盡時。一切稠林。樹木燼滅。
波旬汝今。不久當被。菩薩崩倒。猶如金剛。打壞石山。
是等天神。以十六種。毀魔波旬。其魔波旬。聞諸天神。如是毀辱。勸諫之時。向菩薩走。欲殺害故。違失勸諫。被諸天神。之所毀辱。猶不解心。不還本宮。
更復增忿。勅兵眾言。
汝等速起。急疾打散。撮此仙人。莫與其命。是人今既。自度彼岸。於我界內。復教無量。無邊眾生。出我之境。我不放汝。若汝自知。得脫我手。唯汝沙門。速起馳走。遠離於此。菩提樹下。則命久活。不遭困苦。
爾時菩薩。報波旬言。
若當使此。須彌山王。崩離本處。一切眾生。悉無復有。一切星宿。及以日月。墜落墮地。大海乾竭。我今已坐。菩提樹下。不可移動。
魔復更瞋。出麤惡言。
汝等捉此。瞿曇釋子。擎將飛行。且緩莫殺。速疾將向。我微妙宮。五縛枷鏁。手著杻械。。遣守我門。令我數見。如是困苦。多種厄難。猶如惡奴。
爾時菩薩。報波旬言。
可此虛空。將於妙色。畫雜種形。或復虛空。及諸星宿。并日月天。墮落於地。汝等諸魔。滿足三千。恐怖於我。乃至樹下。魔欲嚇我。無有是處。
菩薩降魔品第三十二上
爾時魔眾。盡其威力。脅菩提樹。不能驚動。菩薩一毛。
有偈說言。
天魔軍眾忽然集。
處處打鼓震地噪。
吹螺及貝諸種聲。
唱言子欲作何事。
今見此魔大軍眾。
何不起走離此中。
汝今妙色如鑄金。
面目清淨天人仰。
如是身體不久壞。
此大魔眾難可當。
但看地上及虛空。
諸種變現皆充滿。
必欲共鬪恐不如。
其若瞋忿或損身。
梵音迦羅頻伽聲。
告諸夜叉羅剎等。
愚癡欲惱虛空體。
今來怖我亦復然。
能以金剛破山王。
或用口吹竭大海。
或猛瞋龍持手執。
如是彼能動我心。
魔眾憤怒放火山。
拔樹并根歷亂擲。
鎔銅赫赤星散注。
或有手把惡毒蛇。
或駱駝馬白象頭。
或猫野干獼猴首。
或瞋蛇龍吐氣舌。
或復霹靂閃電飛。
雜雨土石雹金剛。
或注鐵丸諸器仗。
槊矛長刀三叉戟。
或現金剛齒毒蛇。
落地打碎樹枝條。
種種兵甲大叫吼。
或有百臂射百箭。
蛇口吐猛焰火光。
或棒鐵丸如須彌。
或出可畏熾火雨。
倒地劈裂徹泉下。
或有竄身前後圍。
或在左右及足邊。
顛倒手脚放烟火。
忽然還復口大笑。
如是可畏諸魔軍。
菩薩見如幻化為。
如是魔力應奪命。
彼見猶如水中月。
亦復非真男女形。
非我非命非眾生。
眼耳鼻口身意等。
內外因緣各自有。
是諸法爾造無人。
我作如此語非虛。
不信當更作言誓。
如我今見於彼等。
欲得恐怖於我來。
諸法體性及我身。
一切悉空無有實。
是時魔軍。夜叉眾等。以諸形貌。種種身體。如是恐怖。菩薩之時。菩薩爾時。不驚不怖。不動不搖。而彼魔王。波旬更復。增瞋恚心。內懷愁憂。遍滿其體。不能自安。
而有偈說。
魔家眷屬大可畏。
各作種種恐怖形。
見彼菩薩不驚惶。
波旬心愁劇瞋恨。
爾時菩薩。作是思惟。
此魔波旬。不受他諫。造種種事。而不自知。我今可以。如法語言。斷其一切。諸惡法行。
菩薩如是。心思惟已。語魔波旬。作如是言。
魔王波旬。汝善諦聽。我本來此。菩提樹下。創初之時。將一把草。鋪已而坐。
所以者何。恐畏後時。共魔波旬。成於怨讎。鬪諍相競。惡口罵詈。
汝魔波旬。造諸惡行。無有善心。我今欲斷。汝魔波旬。一切怨讎。欲滅汝等。一切惡業。
汝魔波旬。若欲生於。怨恨之心。作如是念。
何故菩薩。坐此樹下。將草作鋪。著糞掃衣。
汝心如是。妬嫉此事。
汝魔波旬。且定汝意。我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取如是等。一切諸事。付囑於汝。願汝迴心。生大歡喜。
魔王波旬。汝今心中。亦有言誓。
我等必當。恐怖菩薩。令捨此座。起走勿停。
然我復有。弘大誓願。
我今此身。坐於此座。設有因緣。於此坐處。身體碎壞。猶如微塵。壽命磨滅。若我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我身終不。起於此處。
魔王波旬。如是次第。我等當觀。是誰勇猛。誓願力強。有能在先。成就此願。或我或魔。及汝軍眾。若我福業。善根力強。我應成此。誓願不虛。
是時菩薩。向魔波旬。而說偈言。
汝昔施一無遮會。
今得如是大威權。
我於無量億僧祇。
為諸眾生種種施。
爾時魔王波旬。復向菩薩。而說偈言。
我昔祭祀無遮會。
汝今驗我既非虛。
汝若干劫布施行。
誰信此言欲降我。
魔王波旬。說此偈已。是時菩薩。不畏不驚。不怯不弱。專注不亂。以柔軟心。捨諸恐怖。身毛和靡。視瞬安庠。伸其右手。指甲紅色。猶如赤銅。兼以種種。諸相莊嚴。具足無量。千萬億劫。諸行功德。善根所生。舉手摩頭。手摩頭已。復摩脚趺。摩脚趺已。以慈愍心。猶如龍王。欲視舉頭。既舉頭已。善觀魔眾。
觀魔眾已。以千萬種。功德右手。指於大地。而說偈言。
此地能生一切物。
無有相為平等行。
此證明我終不虛。
唯願現前真實說。
爾時菩薩。手指此地。作是言已。是時此地。所負地神。以諸珍寶。而自莊挍。所謂上妙。天冠耳璫。手鏁臂釧。及指環等。種種瓔珞。莊嚴於身。復以種種。香華滿盛。七寶瓶內。兩手捧持。去菩薩坐。不近不遠。從於地下。忽然湧出。示現半身。曲躬恭敬。
向於菩薩。白菩薩言。
最大丈夫。我證明汝。我知於汝。往昔世時。千億萬劫。施無遮會。
作是語已。是時其地遍。及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作大音聲。猶如打於。摩伽陀國。銅鍾之聲。震遍吼等。如前所說。具十八相。
爾時彼魔。一切軍眾。及魔波旬。如是集聚。皆悉退散。勢屈不如。各各奔逃。破其陣場。自然恐怖。不能安心。失脚東西。南北馳走。
當是之時。或復白象。頓蹶而倒。或馬乏臥。或車脚折。狼藉縱橫。或軍迷荒。不能搖動。或復弩槊。弓箭長刀。羂索劍輪。三叉戟翣。小斧鉞鈇。從於手中。自然落地。
又復種種。牢固鎧甲。自碎摧壞。去離於身。如是四方。爭競藏竄。或覆其面。踣地而眠。或仰倒地。乍左乍右。宛轉屍移。或走投山。或入地穴。或有倚樹。或入闇林。或有迴心。歸依菩薩。請乞救護。養育於我。其有依倚。於菩薩者。不失本心。
時其波旬。聞大地聲。心大恐怖。悶絕躃地。不知東西。
於上空中。唯聞是聲。
打某撮某。捉某斫某。殺某斷某。黑闇之行。悉令滅盡。莫放波旬。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