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黃蘆園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蘭若。在黃蘆園中。
爾時鞞蘭若梵志。年耆宿老。壽將欲過。命埀至盡。年百二十。拄杖而行。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當在佛前倚杖而立。白曰。
瞿曇。我聞沙門瞿曇。年幼極少。新出家學。若有名德。沙門梵志。親自來詣。而不禮敬。亦不尊重。不從坐起。不請令坐。
瞿曇。此事。大為不可。
世尊告曰。
梵志。我初不見。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謂自來詣。能令如來。禮敬尊重。而從坐起。請令坐者。
梵志。若有來詣。欲令如來。禮敬尊重。而從坐起。請令坐者。彼人必當。頭破七分。
梵志復白。
瞿曇無味。
世尊告曰。
梵志。有事。令我無味。然不如汝言。
若有色味。聲味。香味。觸味者。彼如來。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謂有事。令我無味。然不如汝言。
梵志復白。
瞿曇無恐怖。
世尊告曰。
梵志。有事。令我無恐怖。然不如汝言。
若有色恐怖。聲香味觸恐怖者。彼如來。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謂有事。令我無恐怖。然不如汝言。
梵志復白。
瞿曇不入胎。
世尊告曰。
梵志。有事。令我不入胎。然不如汝言。
若有沙門。梵志。當來胎床。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者。我說彼不入胎。如來當來胎床。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故令我不入胎。是謂有事。令我不入胎。然不如汝言。
梵志。我於此眾生。無明來。無明樂。無明覆。無明卵之所裹。我先觀法。我於眾生。為最第一。
猶鷄生卵。或十。或十二。隨時念。隨時覆。隨時暖。隨時擁護。彼於其後。鷄設放逸。於中有鷄子。或以口嘴。或以足爪。啄破其卵。安隱自出。彼於鷄子。為最第一。
我亦如是。於此眾生。無明來。無明樂。無明覆。無明卵之所裹。我先觀法。我於眾生。為最第一。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二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三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四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覺憶宿命智通作證。
我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謂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成敗劫。彼眾生名某。彼昔更歷。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
是謂。我爾時。初夜。得此第一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懃。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憶宿命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生死智通作證。
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妙與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此眾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中。
是謂。我爾時。中夜。得此第二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生死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漏盡智通作證。
我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我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謂。我爾時。後夜。得此第三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漏盡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若有正說。而說不癡法。眾生生世。一切眾生最勝。不為苦樂所覆。當知正說者。即是我也。
所以者何。我說不癡法。眾生生世。一切眾生最勝。不為苦樂所覆。
於是。鞞蘭若梵志。即便捨杖。稽首佛足。白世尊曰。
世尊為第一。世尊為大。世尊為最。世尊為勝。世尊為等。世尊為不等。世尊無與等等。世尊無障。世尊無障人。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鞞蘭若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黃蘆園經第六竟。
頭那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頭那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
頭那。若有問汝。是梵志耶。汝梵志。汝自稱說。
梵志頭那答曰。
瞿曇。若有正稱。說梵志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瞿曇。正稱說梵志者。即是我也。
所以者何。我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世尊告曰。
頭那。我今問汝。隨所解答。
頭那。於意云何。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誦持經書。流布經書。誦習典經。所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蜜哆邏。夜陀揵尼。應疑羅娑。婆私吒。迦葉。婆羅婆。婆和。
謂此施設。五種梵志。有梵志。猶如梵。有梵志。似如天。有梵志。不越界。有梵志。越界。有梵志。旃荼羅。第五。
頭那。此五種梵志。汝為似誰。
頭那白曰。
瞿曇略說此義。不廣分別。我不能知。唯願沙門瞿曇善說。令我知義。
世尊告曰。
頭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廣分別說。
頭那白曰。
唯然。瞿曇。
頭那梵志。受教而聽。
佛言。
頭那。云何梵志。猶如梵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頭那。如是梵志。猶如梵也。
頭那。云何梵志。似如天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行身妙行。口意妙行。行身妙行。口意妙行已。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中。
頭那。如是梵志。似如天也。
頭那。云何梵志。不越界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彼趣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非剎利女。不懷姙。不產生。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非趣懷姙。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非趣懷姙。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非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
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慠。不為莊嚴。不為珓餝。但為子故。彼生子已。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住彼。持彼。不越於彼。
頭那。如是梵志。不越界也。
頭那。云何梵志。為越界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彼趣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非剎利女。不懷姙。不產生。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懷姙。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不趣懷姙。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
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慠。不為莊嚴。不為珓餝。但為子故。彼生子已。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不住止彼。不受持彼。便越於彼。
頭那。如是梵志。名越界也。
頭那。云何梵志。梵志旃荼羅。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趣彼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不剎利女。不懷姙。不產生。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懷姙。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不趣懷姙。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
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慠。不為莊嚴。不為珓飾。但為子故。
彼生子已。作王相應事。賊相應事。邪道相應事。作如是說。
梵志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猶若如火。淨亦燒。不淨亦燒。梵志不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
頭那。如是梵志。梵志旃荼羅。
頭那。此五種梵志。汝為似誰。
頭那白曰。
瞿曇。說此最後。梵志旃荼羅者。我尚不及。況復餘耶。
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頭那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那經第七竟。
阿伽羅訶那經第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阿伽羅訶那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
瞿曇。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
恣汝所問。
梵志。即便問曰。
瞿曇。梵志經典。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人依稻麥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稻麥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稻麥依地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地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地依水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水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水依風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風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風依空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空無所依。但因日月。故有虛空。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日月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日月。依於四王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四王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四王天。依三十三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三十三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三十三天。依㷿摩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㷿摩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㷿摩天。依兜瑟哆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兜瑟哆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兜瑟哆天。依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化樂天。依他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他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他化樂天。依梵世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梵世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梵世。依於大梵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大梵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忍辱溫良。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涅槃。何所依住。
世尊告曰。
梵志意欲。依無窮事。汝今從我。受問無邊。然涅槃者。無所依住。但涅槃滅訖。涅槃為最。
梵志。以此義故。從我行梵行。
梵志白曰。
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阿伽羅訶那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竟。
阿蘭那經第九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彼時世尊。在晝行處。以淨天耳。出過於人。聞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講堂。在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問諸比丘。
汝論何事。以何等故。集坐講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我等眾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世尊。我等共論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世尊歎曰。
善哉善哉。比丘。謂汝作是說。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
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所以者何。乃過去世時。有眾生壽八萬歲。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豐樂。饒財珍寶。村邑相近。如鷄一飛。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不食。老。更無餘患。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有王名拘牢婆。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
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
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必當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
比丘。拘牢婆王。有梵志。名阿蘭那大長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比丘。梵志阿蘭那。有無量百千摩納磨。梵志阿蘭那。為無量百千摩納磨。住一無事處。教學經書。
爾時梵志阿蘭那。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
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我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於是。梵志阿蘭那。往至若干國。眾多摩納磨所。而語彼曰。
諸摩納磨。我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
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我今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諸摩納磨。我今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汝等當作何等。
彼若干國。眾多摩納磨。白曰。
尊師。我等所知。皆蒙師恩。若尊師。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我等亦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彼尊師。出家學道。
於是。梵志阿蘭那。則於後時。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若干國。眾多摩納磨。亦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彼尊師。梵志阿蘭那。出家學道。是為尊師阿蘭那。是為尊師阿蘭那。弟子名號生也。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朝露。渧在草上。日出則消。暫有不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朝露。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大雨時。渧水成泡。或生或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泡。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以杖。投著水中。還出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杖。投水出速。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新瓦杅。投水即出。著風熱中。乾燥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新瓦杅。水漬速燥。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小段肉。著大釜水中。下熾然火。速得消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肉消。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縛賊送。至標下殺。隨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賊。縛送標下殺。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屠兒。牽牛殺之。隨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牽牛殺。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摩。猶如機織。隨其行緯。近成近訖。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機織訖。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山水。瀑涱流疾。多有所漂。水流速駃。無須臾停。
如是。摩納磨。人壽行速。去無一時住。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駃水流。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夜闇。以杖投地。或下頭墮地。或上頭墮地。或復臥墮。或墮淨處。或墮不淨處。
如是。摩納磨。眾生為無明所覆。為愛所繫。或生泥犁。或生畜生。或生餓鬼。或生天上。或生人間。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闇杖投地。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我於世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我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調悔。我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我於疑惑。淨除其心。
摩納磨。汝等於世。亦當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汝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調悔。汝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我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摩納磨。汝等亦當。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梵世法。
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㷿摩天。或生兜瑟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
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
爾時尊師阿蘭那。而作是念。
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尊師阿蘭那。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尊師阿蘭那。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
比丘。於意云何。昔時尊師阿蘭那者。謂異人耶。莫作斯念。
所以者何。比丘。當知即是我也。
我於爾時。名尊師阿蘭那。我於爾時。有無量百千弟子。我於爾時。為諸弟子說梵世法。
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㷿摩天。或生兜瑟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
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
我於爾時。而作是念。
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
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爾時。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
我於爾時。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我於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
我於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比丘。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
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比丘。若有正說者。
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行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比丘。今是正說。
所以者何。今若有長壽。遠至百歲。或復小過者。若有長壽者。命存三百時。春時百。夏時百。冬時百。是命存千二百月。春四百。夏四百。冬四百。命存千二百月者。命存二千四百半月。春八百。夏八百。冬八百。命存二千四百半月者。三萬六千晝夜。春萬二千。夏萬二千。冬萬二千。命存三萬六千晝夜者。七萬二千食。及障礙。及母乳。於有障礙。苦不食。瞋不食。病不食。有事不食。行來不食。至王間不食。齋日不食。不得者不食。是謂比丘。一百歲。命存百歲數。
時數。歲時數。月數。半月數。月半月數。晝數。夜數。晝夜數。食數。障礙數。食障礙數。
比丘。若有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亦當復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燕坐思惟。勿得放逸。懃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勅。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蘭那經第九竟。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黃蘆園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蘭若。在黃蘆園中。
爾時鞞蘭若梵志。年耆宿老。壽將欲過。命埀至盡。年百二十。拄杖而行。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當在佛前倚杖而立。白曰。
瞿曇。我聞沙門瞿曇。年幼極少。新出家學。若有名德。沙門梵志。親自來詣。而不禮敬。亦不尊重。不從坐起。不請令坐。
瞿曇。此事。大為不可。
世尊告曰。
梵志。我初不見。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謂自來詣。能令如來。禮敬尊重。而從坐起。請令坐者。
梵志。若有來詣。欲令如來。禮敬尊重。而從坐起。請令坐者。彼人必當。頭破七分。
梵志復白。
瞿曇無味。
世尊告曰。
梵志。有事。令我無味。然不如汝言。
若有色味。聲味。香味。觸味者。彼如來。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謂有事。令我無味。然不如汝言。
梵志復白。
瞿曇無恐怖。
世尊告曰。
梵志。有事。令我無恐怖。然不如汝言。
若有色恐怖。聲香味觸恐怖者。彼如來。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謂有事。令我無恐怖。然不如汝言。
梵志復白。
瞿曇不入胎。
世尊告曰。
梵志。有事。令我不入胎。然不如汝言。
若有沙門。梵志。當來胎床。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者。我說彼不入胎。如來當來胎床。斷智。絕滅拔根。終不復生。是故令我不入胎。是謂有事。令我不入胎。然不如汝言。
梵志。我於此眾生。無明來。無明樂。無明覆。無明卵之所裹。我先觀法。我於眾生。為最第一。
猶鷄生卵。或十。或十二。隨時念。隨時覆。隨時暖。隨時擁護。彼於其後。鷄設放逸。於中有鷄子。或以口嘴。或以足爪。啄破其卵。安隱自出。彼於鷄子。為最第一。
我亦如是。於此眾生。無明來。無明樂。無明覆。無明卵之所裹。我先觀法。我於眾生。為最第一。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二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三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四增上心。即於現法。得安樂居。易不難得。樂住無怖。安隱快樂。令昇涅槃。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覺憶宿命智通作證。
我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謂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成敗劫。彼眾生名某。彼昔更歷。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訖。
是謂。我爾時。初夜。得此第一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懃。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憶宿命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生死智通作證。
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妙與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此眾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中。
是謂。我爾時。中夜。得此第二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生死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於漏盡智通作證。
我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我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謂。我爾時。後夜。得此第三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漏盡智。作證明達。
復次。梵志。若有正說。而說不癡法。眾生生世。一切眾生最勝。不為苦樂所覆。當知正說者。即是我也。
所以者何。我說不癡法。眾生生世。一切眾生最勝。不為苦樂所覆。
於是。鞞蘭若梵志。即便捨杖。稽首佛足。白世尊曰。
世尊為第一。世尊為大。世尊為最。世尊為勝。世尊為等。世尊為不等。世尊無與等等。世尊無障。世尊無障人。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鞞蘭若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黃蘆園經第六竟。
頭那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頭那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世尊問曰。
頭那。若有問汝。是梵志耶。汝梵志。汝自稱說。
梵志頭那答曰。
瞿曇。若有正稱。說梵志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瞿曇。正稱說梵志者。即是我也。
所以者何。我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世尊告曰。
頭那。我今問汝。隨所解答。
頭那。於意云何。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誦持經書。流布經書。誦習典經。所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蜜哆邏。夜陀揵尼。應疑羅娑。婆私吒。迦葉。婆羅婆。婆和。
謂此施設。五種梵志。有梵志。猶如梵。有梵志。似如天。有梵志。不越界。有梵志。越界。有梵志。旃荼羅。第五。
頭那。此五種梵志。汝為似誰。
頭那白曰。
瞿曇略說此義。不廣分別。我不能知。唯願沙門瞿曇善說。令我知義。
世尊告曰。
頭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廣分別說。
頭那白曰。
唯然。瞿曇。
頭那梵志。受教而聽。
佛言。
頭那。云何梵志。猶如梵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頭那。如是梵志。猶如梵也。
頭那。云何梵志。似如天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行身妙行。口意妙行。行身妙行。口意妙行已。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中。
頭那。如是梵志。似如天也。
頭那。云何梵志。不越界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彼趣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非剎利女。不懷姙。不產生。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非趣懷姙。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非趣懷姙。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非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
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慠。不為莊嚴。不為珓餝。但為子故。彼生子已。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住彼。持彼。不越於彼。
頭那。如是梵志。不越界也。
頭那。云何梵志。為越界耶。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彼趣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非剎利女。不懷姙。不產生。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懷姙。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不趣懷姙。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
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慠。不為莊嚴。不為珓餝。但為子故。彼生子已。若有故梵志要誓。處所界障。不住止彼。不受持彼。便越於彼。
頭那。如是梵志。名越界也。
頭那。云何梵志。梵志旃荼羅。
若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四十八年。行童子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彼得經書。誦習典經已。為供養師。求乞財物。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非田作。非治生。非書。非算。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非以刀杖。非王從事。如法求乞。求乞財物。
供養於師。布施財物已。為自求妻。如法。非不如法。
云何不如法。
梵志。不如是意。向梵志女。令更相愛。相攝合會。趣彼梵志女。非不梵志女。亦不剎利女。不懷姙。不產生。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懷姙。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婬。是故梵志。不趣懷姙。
頭那。以何等故。梵志。不趣產生。莫令彼男。及以女人。名不淨恚。是故梵志。不趣產生。
頭那。彼所趣向。不為財物。不為憍慠。不為莊嚴。不為珓飾。但為子故。
彼生子已。作王相應事。賊相應事。邪道相應事。作如是說。
梵志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猶若如火。淨亦燒。不淨亦燒。梵志不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
頭那。如是梵志。梵志旃荼羅。
頭那。此五種梵志。汝為似誰。
頭那白曰。
瞿曇。說此最後。梵志旃荼羅者。我尚不及。況復餘耶。
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頭那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那經第七竟。
阿伽羅訶那經第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阿伽羅訶那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
瞿曇。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
恣汝所問。
梵志。即便問曰。
瞿曇。梵志經典。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人依稻麥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稻麥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稻麥依地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地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地依水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水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水依風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風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風依空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空無所依。但因日月。故有虛空。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日月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日月。依於四王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四王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四王天。依三十三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三十三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三十三天。依㷿摩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㷿摩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㷿摩天。依兜瑟哆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兜瑟哆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兜瑟哆天。依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化樂天。依他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他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他化樂天。依梵世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梵世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梵世。依於大梵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大梵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忍辱溫良。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涅槃。何所依住。
世尊告曰。
梵志意欲。依無窮事。汝今從我。受問無邊。然涅槃者。無所依住。但涅槃滅訖。涅槃為最。
梵志。以此義故。從我行梵行。
梵志白曰。
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阿伽羅訶那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竟。
阿蘭那經第九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彼時世尊。在晝行處。以淨天耳。出過於人。聞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講堂。在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問諸比丘。
汝論何事。以何等故。集坐講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我等眾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論如是事。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世尊。我等共論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世尊歎曰。
善哉善哉。比丘。謂汝作是說。
諸賢。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
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所以者何。乃過去世時。有眾生壽八萬歲。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豐樂。饒財珍寶。村邑相近。如鷄一飛。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不食。老。更無餘患。
比丘。人壽八萬歲時。有王名拘牢婆。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
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
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必當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
比丘。拘牢婆王。有梵志。名阿蘭那大長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比丘。梵志阿蘭那。有無量百千摩納磨。梵志阿蘭那。為無量百千摩納磨。住一無事處。教學經書。
爾時梵志阿蘭那。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
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我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於是。梵志阿蘭那。往至若干國。眾多摩納磨所。而語彼曰。
諸摩納磨。我獨住靜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
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我今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諸摩納磨。我今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汝等當作何等。
彼若干國。眾多摩納磨。白曰。
尊師。我等所知。皆蒙師恩。若尊師。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我等亦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彼尊師。出家學道。
於是。梵志阿蘭那。則於後時。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若干國。眾多摩納磨。亦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彼尊師。梵志阿蘭那。出家學道。是為尊師阿蘭那。是為尊師阿蘭那。弟子名號生也。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爾時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諸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作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然今世人於法行。於義行。於善行。於妙行。無為無求。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朝露。渧在草上。日出則消。暫有不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朝露。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大雨時。渧水成泡。或生或滅。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泡。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以杖。投著水中。還出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杖。投水出速。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新瓦杅。投水即出。著風熱中。乾燥至速。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新瓦杅。水漬速燥。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小段肉。著大釜水中。下熾然火。速得消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肉消。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縛賊送。至標下殺。隨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賊。縛送標下殺。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屠兒。牽牛殺之。隨其舉足。步步趣死。步步趣命盡。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牽牛殺。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摩。猶如機織。隨其行緯。近成近訖。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機織訖。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山水。瀑涱流疾。多有所漂。水流速駃。無須臾停。
如是。摩納磨。人壽行速。去無一時住。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駃水流。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猶如夜闇。以杖投地。或下頭墮地。或上頭墮地。或復臥墮。或墮淨處。或墮不淨處。
如是。摩納磨。眾生為無明所覆。為愛所繫。或生泥犁。或生畜生。或生餓鬼。或生天上。或生人間。
如是。摩納磨。人命如闇杖投地。甚為難得。至少少味。大苦災患。災患甚多。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我於世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我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調悔。我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我於疑惑。淨除其心。
摩納磨。汝等於世。亦當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汝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調悔。汝於世。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摩納磨。我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摩納磨。汝等亦當。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法。
復次。尊師阿蘭那。為弟子說梵世法。
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㷿摩天。或生兜瑟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
若尊師阿蘭那。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
爾時尊師阿蘭那。而作是念。
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尊師阿蘭那。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尊師阿蘭那。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
比丘。於意云何。昔時尊師阿蘭那者。謂異人耶。莫作斯念。
所以者何。比丘。當知即是我也。
我於爾時。名尊師阿蘭那。我於爾時。有無量百千弟子。我於爾時。為諸弟子說梵世法。
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㷿摩天。或生兜瑟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
我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
我於爾時。而作是念。
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
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我於爾時。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
我於爾時。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我於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
我於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比丘。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
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比丘。若有正說者。
人命極少。要至後世。應行善事。應行梵行。生無不死。
比丘。今是正說。
所以者何。今若有長壽。遠至百歲。或復小過者。若有長壽者。命存三百時。春時百。夏時百。冬時百。是命存千二百月。春四百。夏四百。冬四百。命存千二百月者。命存二千四百半月。春八百。夏八百。冬八百。命存二千四百半月者。三萬六千晝夜。春萬二千。夏萬二千。冬萬二千。命存三萬六千晝夜者。七萬二千食。及障礙。及母乳。於有障礙。苦不食。瞋不食。病不食。有事不食。行來不食。至王間不食。齋日不食。不得者不食。是謂比丘。一百歲。命存百歲數。
時數。歲時數。月數。半月數。月半月數。晝數。夜數。晝夜數。食數。障礙數。食障礙數。
比丘。若有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亦當復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燕坐思惟。勿得放逸。懃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勅。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蘭那經第九竟。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