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六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不退轉菩薩相品第十七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當有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識知。是不退轉者。
佛告須菩提言。
汝今當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有種種相。
須菩提。所有異生地。聲聞地。緣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如是諸地。於真如中。無二無別。無疑無壞。菩薩從是真如。入諸法性。雖入是法。而亦於中。不生分別。
此是真如。此真如相。
出是如已。設聞餘法。亦復於中。不疑不難。不悔不沒。無是法。無非法。菩薩隨諸法相。入諸法性。
須菩提。當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時。諸所言說。有義有利。而終不說。無益語言。亦不觀察他人。美惡長短。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當知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雖聞諸餘沙門。婆羅門。外道等眾。所說語言。而不取為。實知實見。是菩薩亦不禮事。諸餘天等。不以香華燈塗。飲食衣服。種種供具。供養彼等。亦復於彼。不生信敬。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畢竟不墮。諸惡趣中。不受女人之身。
又。須菩提。是菩薩。於一切時。常行十善道。所謂。自不殺生。復教他人。持不殺生。
自不偷盜。復教他人。持不偷盜。
自不邪染。復教他人。持不邪染。
自不妄言。復教他人。持不妄言。
自不兩舌。復教他人。持不兩舌。
自不惡口。復教他人。持不惡口。
自不無義語。復教他人。持不無義語。
自不貪愛。復教他人。持不貪愛。
自不瞋恚。復教他人。持不瞋恚。
自不邪見。復教他人。不起邪見。
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自行十善道。復以此法。廣為他人。如理表示。如實教授。如所利益。如理生喜。是菩薩。於十善法。堅固而行。無所退失。於一切行。一切種。一切時。一切處。不生瞋恚心。乃至夢中。亦行十善。而不暫起。十不善行。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隨自所聞。所得一切法門。即為一切眾生。如理宣說。令諸眾生。得大利樂。菩薩以是法施。隨諸眾生。心所樂欲。普令眾生。圓滿意願。菩薩自所得法。與一切眾生共之。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聞甚深法。不疑不悔。心生信解。是菩薩。於一切時。語言柔和善順。少於惛沈睡眠。行住坐臥。威儀具足。諸根調寂。離諸動亂。行不卒疾。平足履地。安詳徐步。視地而行。所向方處。離諸過失。
又。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身所著衣。及諸臥具。清淨香潔。無有垢穢。身得安隱。離諸病惱。又人身中。有八萬戶。大小諸蟲。菩薩身中。無是諸蟲。
何以故。菩薩善根。超出世間。廣大增長。隨其善根。所增長已。菩薩即得身清淨。身既清淨。心亦清淨。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為。菩薩心清淨。
佛言。
須菩提。隨其菩薩。所有善根。既增長已。即彼一切。諂曲欺誑。諸不善法。而自銷滅。以是滅故。得心清淨。由心清淨故。即能過於聲聞。緣覺之地。如是名為。菩薩心清淨。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遠離貪愛。無慳嫉心。不求世間。名聞利養。不樂多畜。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及餘資具。而但愛樂。甚深正法。於深法門。能一心聽。不生驚怖。智慧堅固。諦信諦受。隨所聞法。皆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菩薩因般若波羅蜜多故。乃至世間。一切種事。而不見有。與般若波羅蜜多。不相應者。皆悉安住。實相法中。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來菩薩所。化作八大地獄。一一地獄。其中各有。百千萬數。不退轉菩薩。
魔作是言。
汝今當知。此諸菩薩。皆是住不退轉者。如來一一。已為授記。今還生此。大地獄中。汝今亦復。如是住不退轉地。如來已為授記。汝亦當生。此大地獄。汝今若能。悔是心者。當得不墮地獄。轉生天上。
須菩提。若菩薩聞是語已。心不動轉。即作是念。
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墮地獄者。無有是處。我今覺知。斯為魔事。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化沙門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先所聞。可讀誦者。皆不真實。非佛所說。汝應悔捨。勿復受持。汝今若能。悔先所聞。我當常時。來詣汝所。以我所聞。共相習誦。我所聞者。真是佛說。
若菩薩聞是說已。心動轉者。當知是菩薩。未從諸佛。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未能安住。不退轉性。若有菩薩。聞是說已。心不動轉。住法實相。不生不滅。不起不作。其心堅固。不隨他語。
譬如漏盡阿羅漢。現前證法實相。不生不滅。不起不作。不隨他語。不為惡魔。所能動轉。菩薩亦然。已得安住。不退轉者。不為聲聞。緣覺法門。而能動轉。終不取證聲聞。緣覺之果。決定趣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智。安住不退轉性。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所修行。是輪迴行。非菩薩行。汝今宜應。於現生中。盡苦邊際。取證涅盤。勿復於是。生死法中。受諸苦惱。汝今若不。此生盡苦。取涅盤樂。何能更受。後世身耶。
須菩提。若菩薩聞是說已。覺知魔事。心無動轉。其魔即時。復作是言。
汝豈不見。彼諸菩薩摩訶薩眾。各各於其。兢伽沙數劫中。親近諸佛。以其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兢伽沙數。諸佛世尊。於諸佛所。修持梵行。敬事諸佛。聽受正法。為菩提故。於諸佛所。請問菩薩。所行道法。應云何住。云何行。云何學。隨其所應。諸佛為說。菩薩當如是住。如是行。如是學。是諸菩薩。隨諸佛教。如理修行。求一切智。如是勤行。尚不能得。況復汝今。云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若菩薩聞是說已。覺知魔事。心無動轉。其魔即時。復化作彼。諸苾芻眾。住菩薩前。
魔作是言。
此等苾芻。皆是漏盡阿羅漢。先發道意。各各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得。今還取證。如是阿羅漢果。況復汝今。云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是菩薩聞是說已。無所動轉。不生異想。而能覺知。斯為魔事。即作是念。
若菩薩摩訶薩。隨諸佛教。如理修學。如實安住。諸有所作。應諸波羅蜜多。不離是道。不離是念。若不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
菩薩作是思惟已。其心決定。轉復堅固。而諸惡魔。不得其便。是菩薩覺知。如是諸魔事已。於彼所聞。而無所失。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不作色想。不生色想。不作受想行識想。不生受想行識想。
何以故。是菩薩了知諸法。自相空故。於一切法。畢竟無所得。無作無生。於諸法中。得無生忍。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化苾芻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當知一切智。同彼虛空。無所生。無所成。無所得法。無所用法。無知者。無證者。無得法者。無用法者。如是觀一切智。同虛空已。汝所趣求。為無義利。若有人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彼說。是為魔事。非佛所說。
須菩提。彼菩薩聞是說已。即起是念。
今此說者。令我遠離。一切智果。是為魔事。
菩薩即時。起堅固心。無動心。無壞心。彼諸魔眾。不得其便。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為求一切智故。不隨聲聞。緣覺地轉。是菩薩。若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諸定。於是諸定。心轉調柔。隨意能入。雖入是諸定。而不隨禪生。還取欲界法。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不著世間。名聞利養。亦不愛樂。稱揚讚歎。於諸眾生。心無恚礙。常於眾生。起利樂心。若來若去。若動若止。心不散亂。威儀具足。菩薩雖復在家。不著諸欲。於諸欲境。不生愛樂。設受諸欲。常生怖畏。
譬如有人。經過險難。多諸賊盜。於險難中。雖有飲食。常生怖畏。但念何時。過斯險難。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復在家。受諸欲境。而常覺知。諸欲過失。為眾苦本。不生愛樂。常所怖畏。而生厭捨。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寧失身命。於諸眾生。而不損惱。
何以故。在家菩薩。是名正士。亦名大丈夫。亦名可愛士夫。亦名最上士夫。亦名善相士夫。亦名士夫中僊。亦名吉祥士夫。亦名士夫中。眾色蓮華。亦名士夫中。白蓮華。亦名士夫正知者。亦名人中龍。亦名人中師子。亦名調御者。
菩薩雖復在家。而能成就。種種功德。常樂利樂。一切眾生。菩薩以其。般若波羅蜜多力故。獲得一切。勝相成就。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時。有執金剛大藥叉主。常隨衛護。不令非人。伺得其便。是菩薩心。不散亂。威儀寂靜。諸根具足。無所缺減。人中牛王。諸相圓滿。修賢善行。常行正法。不以世間。邪幻咒術。藥草等事。引接於人。不為他人。占相所有。若吉祥事。不吉祥事。亦不與人。占相世間。男女生長。如是相。如是事。若善若惡。亦復不於女人。而生敬愛。常修淨命。不邪命活。遠離一切。鬪戰諍訟。不壞正見。戒行具足。菩薩於諸惡法。不自所作。不勸他作。於一切時。離諸過失。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時。不說世間。種種雜事。所謂。不說王事。不說盜賊事。不說軍眾事。不說戰陣事。不說國城聚落。方處等事。不說父母親族。男女等事。不說園林。臺觀池沼。諸悅意事。不說龍神。夜叉鬼魅。非人等事。不說飲食衣服。香華瓔珞。莊嚴等事。不說歌舞倡伎。嬉戲等事。不說大海洲渚。江河等事。不說諸異生事。
菩薩不說。如是世間。種種雜事。但樂宣說。蘊處界等。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諸法。常不離一切智。如理作意。常樂正法。不樂非法。樂和諍訟。不樂讒謗。樂近善友。不樂怨惡。樂說利益語。不說無義語。樂生他方。清淨佛剎。親近諸佛如來。瞻禮恭敬。尊重供養。常得見佛。不暫遠離。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當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多從欲界色界。諸天命終。而來生此。閻浮提中。當知是菩薩。少生邊地。設復生者。亦在大國。明解世間。經書伎術。工巧等事。無不通達。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不自生疑。
我是不退轉者。我非不退轉者。
菩薩於其。自地所證法中。決定無疑。
譬如須陀洹人。於自地中。證所得果。決定無疑。
須菩提。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自所證法。已得安住。決定不退。無復生疑。隨諸魔事。悉能覺知。覺已不隨。
須菩提。又如有人。造無間罪。常生疑懼。乃至命盡。不能捨離。如是罪心。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已得安住。不退轉性。於其自地。所證法中。決定堅固。無所退失。不為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而能動轉。隨諸魔事。悉能覺知。覺已不隨。乃至轉身。亦復不疑。更發聲聞。緣覺之心。乃至轉身。亦復不疑。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菩薩已得不壞智。已住不壞心故。
又。須菩提。若諸惡魔。化作佛身。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當取證。阿羅漢果。何用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何以故。諸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有菩提相。汝今無如是相。唐設其功。終不可得。
是菩薩聞作是說。若於自心。有異轉者。當知未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而得授記。未能安住。不退轉性。
須菩提。若菩薩聞作是說。心無異轉。即作是念。
此為異相。非佛所說。是佛說者。應無有異。當知皆是。彼惡魔眾。化作佛身。來住我前。作如是說。意欲令我。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作是念已。其魔即時。伺不得便。隱復魔身。
須菩提。當知是菩薩。已從先佛。如來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能安住。不退轉性。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作是念。
我常護持。過去現在。諸佛正法。為菩提故。勤行精進。為正法故。不惜身命。以守護正法故。是即尊重恭敬。諸佛法身。
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而不但護。過去現在。諸佛正法。亦護未來。諸佛正法。
何以故。彼菩薩作是念。
我亦在於。未來數中。亦當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故我當。守護未來。諸佛正法。縱經長時。亦不懈怠。乃至不惜身命。而不退轉。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得聞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宣說正法。隨所聞已。不疑不悔。深生信解。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彼菩薩摩訶薩。但聞佛所說法。不生疑悔。亦聞餘法。不疑悔耶。
佛告須菩提言。
彼菩薩摩訶薩。設聞聲聞人。所說諸法。亦不疑悔。
何以故。彼菩薩摩訶薩。已得無生法忍。於一切法。離諸疑悔。入諸法性。住法平等。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等。種種相者。當知是菩薩。佛所護念。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已為授記。而能決定。堅固安住。不退轉性。
何以故。惡魔所作。皆為異相。菩薩隨諸異相。悉能覺知。覺已不隨。不為諸魔。而能動轉。
須菩提。以是相故。汝當識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六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不退轉菩薩相品第十七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當有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識知。是不退轉者。
佛告須菩提言。
汝今當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有種種相。
須菩提。所有異生地。聲聞地。緣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如是諸地。於真如中。無二無別。無疑無壞。菩薩從是真如。入諸法性。雖入是法。而亦於中。不生分別。
此是真如。此真如相。
出是如已。設聞餘法。亦復於中。不疑不難。不悔不沒。無是法。無非法。菩薩隨諸法相。入諸法性。
須菩提。當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時。諸所言說。有義有利。而終不說。無益語言。亦不觀察他人。美惡長短。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當知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雖聞諸餘沙門。婆羅門。外道等眾。所說語言。而不取為。實知實見。是菩薩亦不禮事。諸餘天等。不以香華燈塗。飲食衣服。種種供具。供養彼等。亦復於彼。不生信敬。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畢竟不墮。諸惡趣中。不受女人之身。
又。須菩提。是菩薩。於一切時。常行十善道。所謂。自不殺生。復教他人。持不殺生。
自不偷盜。復教他人。持不偷盜。
自不邪染。復教他人。持不邪染。
自不妄言。復教他人。持不妄言。
自不兩舌。復教他人。持不兩舌。
自不惡口。復教他人。持不惡口。
自不無義語。復教他人。持不無義語。
自不貪愛。復教他人。持不貪愛。
自不瞋恚。復教他人。持不瞋恚。
自不邪見。復教他人。不起邪見。
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自行十善道。復以此法。廣為他人。如理表示。如實教授。如所利益。如理生喜。是菩薩。於十善法。堅固而行。無所退失。於一切行。一切種。一切時。一切處。不生瞋恚心。乃至夢中。亦行十善。而不暫起。十不善行。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隨自所聞。所得一切法門。即為一切眾生。如理宣說。令諸眾生。得大利樂。菩薩以是法施。隨諸眾生。心所樂欲。普令眾生。圓滿意願。菩薩自所得法。與一切眾生共之。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聞甚深法。不疑不悔。心生信解。是菩薩。於一切時。語言柔和善順。少於惛沈睡眠。行住坐臥。威儀具足。諸根調寂。離諸動亂。行不卒疾。平足履地。安詳徐步。視地而行。所向方處。離諸過失。
又。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身所著衣。及諸臥具。清淨香潔。無有垢穢。身得安隱。離諸病惱。又人身中。有八萬戶。大小諸蟲。菩薩身中。無是諸蟲。
何以故。菩薩善根。超出世間。廣大增長。隨其善根。所增長已。菩薩即得身清淨。身既清淨。心亦清淨。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為。菩薩心清淨。
佛言。
須菩提。隨其菩薩。所有善根。既增長已。即彼一切。諂曲欺誑。諸不善法。而自銷滅。以是滅故。得心清淨。由心清淨故。即能過於聲聞。緣覺之地。如是名為。菩薩心清淨。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遠離貪愛。無慳嫉心。不求世間。名聞利養。不樂多畜。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及餘資具。而但愛樂。甚深正法。於深法門。能一心聽。不生驚怖。智慧堅固。諦信諦受。隨所聞法。皆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菩薩因般若波羅蜜多故。乃至世間。一切種事。而不見有。與般若波羅蜜多。不相應者。皆悉安住。實相法中。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來菩薩所。化作八大地獄。一一地獄。其中各有。百千萬數。不退轉菩薩。
魔作是言。
汝今當知。此諸菩薩。皆是住不退轉者。如來一一。已為授記。今還生此。大地獄中。汝今亦復。如是住不退轉地。如來已為授記。汝亦當生。此大地獄。汝今若能。悔是心者。當得不墮地獄。轉生天上。
須菩提。若菩薩聞是語已。心不動轉。即作是念。
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墮地獄者。無有是處。我今覺知。斯為魔事。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化沙門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先所聞。可讀誦者。皆不真實。非佛所說。汝應悔捨。勿復受持。汝今若能。悔先所聞。我當常時。來詣汝所。以我所聞。共相習誦。我所聞者。真是佛說。
若菩薩聞是說已。心動轉者。當知是菩薩。未從諸佛。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未能安住。不退轉性。若有菩薩。聞是說已。心不動轉。住法實相。不生不滅。不起不作。其心堅固。不隨他語。
譬如漏盡阿羅漢。現前證法實相。不生不滅。不起不作。不隨他語。不為惡魔。所能動轉。菩薩亦然。已得安住。不退轉者。不為聲聞。緣覺法門。而能動轉。終不取證聲聞。緣覺之果。決定趣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智。安住不退轉性。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所修行。是輪迴行。非菩薩行。汝今宜應。於現生中。盡苦邊際。取證涅盤。勿復於是。生死法中。受諸苦惱。汝今若不。此生盡苦。取涅盤樂。何能更受。後世身耶。
須菩提。若菩薩聞是說已。覺知魔事。心無動轉。其魔即時。復作是言。
汝豈不見。彼諸菩薩摩訶薩眾。各各於其。兢伽沙數劫中。親近諸佛。以其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兢伽沙數。諸佛世尊。於諸佛所。修持梵行。敬事諸佛。聽受正法。為菩提故。於諸佛所。請問菩薩。所行道法。應云何住。云何行。云何學。隨其所應。諸佛為說。菩薩當如是住。如是行。如是學。是諸菩薩。隨諸佛教。如理修行。求一切智。如是勤行。尚不能得。況復汝今。云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若菩薩聞是說已。覺知魔事。心無動轉。其魔即時。復化作彼。諸苾芻眾。住菩薩前。
魔作是言。
此等苾芻。皆是漏盡阿羅漢。先發道意。各各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得。今還取證。如是阿羅漢果。況復汝今。云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須菩提。是菩薩聞是說已。無所動轉。不生異想。而能覺知。斯為魔事。即作是念。
若菩薩摩訶薩。隨諸佛教。如理修學。如實安住。諸有所作。應諸波羅蜜多。不離是道。不離是念。若不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
菩薩作是思惟已。其心決定。轉復堅固。而諸惡魔。不得其便。是菩薩覺知。如是諸魔事已。於彼所聞。而無所失。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不作色想。不生色想。不作受想行識想。不生受想行識想。
何以故。是菩薩了知諸法。自相空故。於一切法。畢竟無所得。無作無生。於諸法中。得無生忍。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化苾芻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當知一切智。同彼虛空。無所生。無所成。無所得法。無所用法。無知者。無證者。無得法者。無用法者。如是觀一切智。同虛空已。汝所趣求。為無義利。若有人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彼說。是為魔事。非佛所說。
須菩提。彼菩薩聞是說已。即起是念。
今此說者。令我遠離。一切智果。是為魔事。
菩薩即時。起堅固心。無動心。無壞心。彼諸魔眾。不得其便。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為求一切智故。不隨聲聞。緣覺地轉。是菩薩。若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諸定。於是諸定。心轉調柔。隨意能入。雖入是諸定。而不隨禪生。還取欲界法。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不著世間。名聞利養。亦不愛樂。稱揚讚歎。於諸眾生。心無恚礙。常於眾生。起利樂心。若來若去。若動若止。心不散亂。威儀具足。菩薩雖復在家。不著諸欲。於諸欲境。不生愛樂。設受諸欲。常生怖畏。
譬如有人。經過險難。多諸賊盜。於險難中。雖有飲食。常生怖畏。但念何時。過斯險難。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復在家。受諸欲境。而常覺知。諸欲過失。為眾苦本。不生愛樂。常所怖畏。而生厭捨。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寧失身命。於諸眾生。而不損惱。
何以故。在家菩薩。是名正士。亦名大丈夫。亦名可愛士夫。亦名最上士夫。亦名善相士夫。亦名士夫中僊。亦名吉祥士夫。亦名士夫中。眾色蓮華。亦名士夫中。白蓮華。亦名士夫正知者。亦名人中龍。亦名人中師子。亦名調御者。
菩薩雖復在家。而能成就。種種功德。常樂利樂。一切眾生。菩薩以其。般若波羅蜜多力故。獲得一切。勝相成就。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時。有執金剛大藥叉主。常隨衛護。不令非人。伺得其便。是菩薩心。不散亂。威儀寂靜。諸根具足。無所缺減。人中牛王。諸相圓滿。修賢善行。常行正法。不以世間。邪幻咒術。藥草等事。引接於人。不為他人。占相所有。若吉祥事。不吉祥事。亦不與人。占相世間。男女生長。如是相。如是事。若善若惡。亦復不於女人。而生敬愛。常修淨命。不邪命活。遠離一切。鬪戰諍訟。不壞正見。戒行具足。菩薩於諸惡法。不自所作。不勸他作。於一切時。離諸過失。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時。不說世間。種種雜事。所謂。不說王事。不說盜賊事。不說軍眾事。不說戰陣事。不說國城聚落。方處等事。不說父母親族。男女等事。不說園林。臺觀池沼。諸悅意事。不說龍神。夜叉鬼魅。非人等事。不說飲食衣服。香華瓔珞。莊嚴等事。不說歌舞倡伎。嬉戲等事。不說大海洲渚。江河等事。不說諸異生事。
菩薩不說。如是世間。種種雜事。但樂宣說。蘊處界等。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諸法。常不離一切智。如理作意。常樂正法。不樂非法。樂和諍訟。不樂讒謗。樂近善友。不樂怨惡。樂說利益語。不說無義語。樂生他方。清淨佛剎。親近諸佛如來。瞻禮恭敬。尊重供養。常得見佛。不暫遠離。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當知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多從欲界色界。諸天命終。而來生此。閻浮提中。當知是菩薩。少生邊地。設復生者。亦在大國。明解世間。經書伎術。工巧等事。無不通達。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不自生疑。
我是不退轉者。我非不退轉者。
菩薩於其。自地所證法中。決定無疑。
譬如須陀洹人。於自地中。證所得果。決定無疑。
須菩提。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自所證法。已得安住。決定不退。無復生疑。隨諸魔事。悉能覺知。覺已不隨。
須菩提。又如有人。造無間罪。常生疑懼。乃至命盡。不能捨離。如是罪心。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已得安住。不退轉性。於其自地。所證法中。決定堅固。無所退失。不為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而能動轉。隨諸魔事。悉能覺知。覺已不隨。乃至轉身。亦復不疑。更發聲聞。緣覺之心。乃至轉身。亦復不疑。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菩薩已得不壞智。已住不壞心故。
又。須菩提。若諸惡魔。化作佛身。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當取證。阿羅漢果。何用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何以故。諸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有菩提相。汝今無如是相。唐設其功。終不可得。
是菩薩聞作是說。若於自心。有異轉者。當知未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而得授記。未能安住。不退轉性。
須菩提。若菩薩聞作是說。心無異轉。即作是念。
此為異相。非佛所說。是佛說者。應無有異。當知皆是。彼惡魔眾。化作佛身。來住我前。作如是說。意欲令我。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作是念已。其魔即時。伺不得便。隱復魔身。
須菩提。當知是菩薩。已從先佛。如來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能安住。不退轉性。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作是念。
我常護持。過去現在。諸佛正法。為菩提故。勤行精進。為正法故。不惜身命。以守護正法故。是即尊重恭敬。諸佛法身。
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而不但護。過去現在。諸佛正法。亦護未來。諸佛正法。
何以故。彼菩薩作是念。
我亦在於。未來數中。亦當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故我當。守護未來。諸佛正法。縱經長時。亦不懈怠。乃至不惜身命。而不退轉。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彼不退轉。菩薩摩訶薩。得聞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宣說正法。隨所聞已。不疑不悔。深生信解。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彼菩薩摩訶薩。但聞佛所說法。不生疑悔。亦聞餘法。不疑悔耶。
佛告須菩提言。
彼菩薩摩訶薩。設聞聲聞人。所說諸法。亦不疑悔。
何以故。彼菩薩摩訶薩。已得無生法忍。於一切法。離諸疑悔。入諸法性。住法平等。
須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等。種種相者。當知是菩薩。佛所護念。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已為授記。而能決定。堅固安住。不退轉性。
何以故。惡魔所作。皆為異相。菩薩隨諸異相。悉能覺知。覺已不隨。不為諸魔。而能動轉。
須菩提。以是相故。汝當識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