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八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七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三十三天。第十一地。名離險岸。眾生何業。生於彼處。
彼聞知見。若人持戒。利益眾生。福德熏心。或功德人。持戒智慧。或復病人。施其一食。
自不殺生。
若空樹中。或有蟲蟻。種種細虫。若種種放牧。牛羊象馬。駝驢之人。或冬寒時。氷雪霜降。於曠野中。放火焚燒。若有善人。或以水土。滅此燒火。見作勸止。自不故作。設作改悔。不生隨喜。為說恐怖。令住善法。令彼眾生。住於善法。
自不偷盜。亦不教人。
如是之人。命終生於。離險岸天。其地金銀。種種赤寶。以為廁填。如是種種。金銀雜寶。雜業莊嚴。種種眾寶。種種廁填。種種寶樹。以為莊嚴。種種禽獸。莊嚴其地。處處皆有。禽獸之類。遍險岸地。
一切園林。無量七寶。以為莊嚴。離險岸天。住此林中。莊嚴之具。如融金聚。百千天女。以為圍遶。受五欲樂。隨其住處。身出光明。岸樹光明。亦如天身。於此林中。遊戲受樂。與諸天女。往詣河林。
其河兩岸。多諸金樹。黃金為葉。以樹光明。令水黃色。悉無白色。其流駃疾。不見白色。於園林間。天子天女。遊戲受樂。
天作是念。
今此樹中。應出美飲。
以善業故。隨其所念。即時流出。種種美飲。色香味具。以諸寶器。而用飲之。飲天上味。受天快樂。見諸天女。愛火所燒。以樂覆故。而不覺知。
天子復念。
我今欲聞。種種音聲。
以善業故。隨其所念。有風動樹。出妙音聲。勝五樂音。
天子復念。
今此樹上。應當出於。須陀之味。
以善業故。隨其所念。即於樹上。猶如大器。盛物瀉之。從上而下。石蜜之味。不得為比。天子食之。歌眾妙音。往詣寶地。諦觀瞻視。常樂念欲。至寶地中。受五欲樂。
捨此地已。復詣普林。其普林中。有七種鳥。真金七寶。以為鵝鳥。因陀青寶。以為鸚鵡。翅多赤寶。以為鴛鴦。毘琉璃寶。以為鳧鴨。青寶車璩。以為孔雀。大青七寶。為命命鳥。珊瑚銀寶。為迦陵頻伽。
其聲美妙。如婆求鳥音。眾所樂聞。翱翔空中。遊戲自娛。其音美妙。如天女音。
於蓮花池。眾蜂莊嚴。遊戲其中。復於陸地。翱翔遊戲。
復有金樹。種種葉影。映飾鳥身。天見眾鳥。發歡喜心。耳聞其音。心意悅樂。天子行空。與鳥遊戲。或於水中。與鳥遊戲。或於陸地。共鳥遊戲。如是天眾。共鳥遊戲。天子天女。互相娛樂。天鳥仇匹。遊戲受樂。
比丘觀鳥。受天樂已。而說頌曰。
畜生行欲。
癡力所作。
天若如是。
畜生無異。
人受富樂。
不著放逸。
是智慧人。
愚者相違。
放逸將天。
至於地獄。
智者所說。
放逸如毒。
愚癡放逸。
著現在樂。
放逸果熟。
後生大悔。
觀於放逸。
無少利益。
若捨放逸。
常無憂惱。
放逸大苦。
不放逸樂。
舉要言之。
應捨放逸。
若人愛苦。
應行放逸。
樂行放逸。
終無樂報。
樂不放逸。
至不退處。
不行放逸。
常無苦報。
此諸天眾。
與鳥遊戲。
天與畜生。
等無差別。
界道身意。
一切皆壞。
天人非人。
地獄餓鬼。
意差業別。
業別道分。
諸業分異。
道亦如是。
種種雜業。
生於天中。
樂著放逸。
不覺退沒。
死相既至。
汝當自知。
於天中退。
受大苦惱。
為癡所害。
放逸所誑。
諸天渴愛。
墮於地獄。
戲樂自誑。
墮於地獄。
受天樂已。
後受大苦。
為心所惑。
不厭生死。
為愛所欺。
從苦入苦。
比丘如是。以是偈頌。呵責放逸。諸天子等。貪於五欲。不知厭足。如火得薪。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有善業。生於人中。常受安樂。飲食充足。國土豐樂。五穀熟成。或為王者。或為大臣。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三十三天。第十二地。名谷崖岸。此諸眾生。以何等業。生於彼天。
彼聞知見。若人善心。修行福德。施坐禪人。得初禪者。自施其食。教人施食。施已隨喜。教他隨喜。是名布施。不殺不盜。
若人道行。井泉池流。施水之處。施其瓶罐。飲水之器。供給行路。
復有異人。教他盜取。持度曠野。
汝若不取。必當渴乏。
爾時其人。雖知渴死。畏犯罪故。不受其教。不盜財物。亦不隨喜。勸人不取。令住善道。乃至失命。不犯偷盜。
云何不殺。
自行不殺。勸人不殺。毀呰殺法。若屋窓牖。若戶扇間。若屋樑上。有微細蟲。若然火時。懼傷其命。不閉戶牖。是名不殺。復教他人。令行不殺。住於善道。
如是之人。命終生於。三十三天。峪崖岸天。受善業報。
有一林樹。名隨時低。其林種種。眾寶光明。青毘琉璃。清淨無垢。種種眾鳥。出妙音聲。花常開敷。流泉河池。以為莊嚴。青毘琉璃。以為蓮花。莊嚴金峯。如融金聚。雜色眾鳥。遊戲其中。或於水中。或於陸地。或於山峯。險岸山窟。出眾妙音。善業所化。受善業果。種種天女。之所圍遶。天鬘天衣。以為莊嚴。色相威德。端嚴殊特。於此林中。歌舞遊戲。
以善業故。林中天鳥。而說頌曰。
眾生造善業。
天中受快樂。
若造不善業。
地獄受苦報。
既生於天中。
而能自覺悟。
從樂得樂果。
不為愛所惑。
業繩縛眾生。
長在三有獄。
業力自在轉。
如轂轉眾輻。
輪轉於三有。
八方及上下。
業力風所吹。
如塵遊虛空。
因緣之所生。
如蓮花莊嚴。
如是天莊嚴。
皆從善業生。
譬如清淨水。
如虛空無塵。
如是清淨心。
能至安樂處。
解脫三縛人。
能護於五根。
遠離一法人。
天中受安樂。
無慚無愧人。
不調惡知識。
如毒亦如火。
智者應捨離。
實語行施人。
常應樂親近。
常慈心眾生。
此道生天中。
直心不諂曲。
布施修正念。
以是自業因。
來生此天中。
世間一切命。
皆由法非法。
救護無過法。
是故應行法。
若人捨離法。
樂行不善業。
為惡之所燒。
受苦無窮盡。
既得生天已。
若縱放逸心。
其人善業盡。
退時乃自覺。
究竟樂為勝。
無生亦無死。
死網縛眾生。
無有安樂處。
隨其受樂處。
愛心轉增長。
愛火燒眾生。
地獄受苦報。
勿得行放逸。
諸天所不應。
放逸過所壞。
退失於天處。
如是天鳥。說此法時。天子心亂。念諸天女。於利益法。不聽不受。渴愛五欲。心意耽著。於蓮花池。遊戲之處。歡娛受樂。復往山峯。名樂遊戲。山峯有鳥。名曰戲樂。遊戲池中。互相娛樂。
時天見鳥。作如是念。
奇哉此鳥。種種眾色。種種音聲。勝一切鳥。
是時天子。復作是念。
我今乘鳥。遊觀林池。
天既念已。即時鳥身。自變麁大。
爾時天子。以手摩捫。乘之遊空。翱翔受樂。
天子復念。於鳥背上。化七寶殿。園林花池。皆悉具足。種種眾鳥。以為莊嚴。上乘虛空。與諸天女。種種莊嚴。處處遊戲。受種種樂。遍觀諸天。所住之處。
既觀察已。轉增愛著。足百千倍。不可為比。如是愛火。六欲熾然。不可調伏。妄愛為樂。實為大苦。乘鳥遊空。五樂音聲。歌頌之音。其聲美妙。不可譬喻。
遍見一切。天子天女。於須彌山。園林池流。山谷樹林。蓮花遍覆。多有眾鳥。皆悉見之。一一住處。無量百千。諸天所住。處處觀之。猶不厭足。諸根愛著。貪著五欲。歡喜無厭。愛心增長。
如是多時。乘鳥遊戲。觀須彌山王。六萬諸山。善業諸天。之所住處。無量寶焰。光明莊嚴。甚可愛樂。
須彌四面。有四種色。謂毘琉璃。白銀黃金。頗梨之色。此天遍行。觀須彌山。乘於鳥殿。還其所止。至其住處。如天所念。色相莊嚴。
是時天子。復乘鳥殿。至摩時多池。其池周匝。廣五由旬。青毘琉璃。種種蓮花。以為莊嚴。鳥至此池。與諸天女。受五欲樂。猶如眾蜂。貪嗜花味。飲於摩偷。食須陀味。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服天寶衣。與諸天女。遊戲受樂。
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有善業。得生人中。常受富樂。多有乘騎。遊戲之處。或為王者。或為大臣。人所敬愛。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三地。名摩尼藏。眾生何業而生此天。彼聞知見。
若有善人。利益眾生。不殺不盜。亦教他人。令住善道。自不殺生。乃至見於。酒蜜之中。有濕生蟲。若不漉治。終不故飲。不教他作。亦不隨喜。知不善業。捨而不作。見他作惡。捨不親近。勸令修善。是名不殺生。
云何不盜。
乃至入於塔廟。若有供養。佛塔燈明。不以此光。營作眾事。亦不取煙。以為書墨。微細之罪。悉皆畏懼。是名不盜。
復有不殺。及不偷盜。
不殺生者。乃至蚊蟻。惱觸於人。亦不殺害。心不念殺。
若見他殺。勸令放捨。語其人言。
若殺生者。是不善業。命終當墮。活地獄中。
如是教他。令不作惡。安住善法。如是善人。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若行曠野。若飢饉世。以飲食施。若其飢餓。困逼之時。不盜他食。於曠野中。貧窮飢困。乏少糧食者。能減己食。施諸貧人。以思心福田。二事勝故。得大果報。以時施故。
何以故。病之大者。無過飢饉。是故施食。得大果報。
如是二種。持戒之人。自利利他。善心直行。第一善人。乃至小罪。常懷大懼。以眾寶珠。施於父母。或以珠瓔。施如來像。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摩尼藏地。
生彼天已。受第一樂。五欲自娛。是善業人。威德光明。皆悉普照。五百由旬。譬如日出。普照眾山。此天光明。照一切地。亦復如是。其眾寶地。先具光明。
如是天子。身光既照。百倍轉勝。其諸光明。青黃朱紫。如天虹色。其身光明。百倍轉勝。莊嚴殊妙。
以善業故。。身如電光。勝諸天眾。如眾星中。月最第一。此天之身。亦復如是。遍身光焰。自觀寶地。其地皆以。種種摩尼。以為莊嚴。種種間錯。分齊分明。一切光明。猶如百日。一時同照。天子見之。生大歡喜。
復觀異處。見諸天女。妙色具足。以不可譬喻。種種眾寶。以為莊嚴。受諸欲樂。鼓樂絃歌。笙笛箜篌。如是種種。歌眾妙音。或有舞戲。天鬘莊嚴。或於花池。與鳥遊戲。或食天果。復於意樹。取諸花果。歌欲樂音。令眾歡喜。
天子既至。見諸天女。為諸欲境。惡蛇所螫。從坐迴顧。向諸天女。諸天女等。天鬘莊嚴。天子見之。欲火燒心。迴顧天女。
時諸天女。見其丈夫。命將臨終。五死相現。猶如眾蜂。捨於萎花。赴新開花。諸天女等。捨本所事。趣此天子。亦復如是。種種天鬘。種種天衣。以自莊嚴。以愛欲心。娛樂天子。令心喜悅。
是退天子。以無始來。習諸愛欲。見其天女。背叛異趣。心生熱惱。如阿鼻獄。猛火燒身。見諸天女。背己趣他。其心熱惱。亦復如是。
從天命終。以嫉妬心。自害其身。有報將盡。取緣濁心。更無所見。退墮地獄。餓鬼畜生。
以何因緣。見諸天女。叛己趣他。生大苦惱。
以於前世。人中之時。邪行非禮。犯他婦女。以作善業。生於天中。侵他妻故。見斯惡業。如是。善業之中。惡業成熟。是故。微少惡業。所不應作。若能奉持。七種之戒。不缺不漏。則有餘果。夜摩諸天。見退沒相。則不如是。未來世報。略而說之。不復廣說。
諸天女眾。天鬘莊嚴。速往詣於。初生天子。以諸天鬘。而用上之。令其莊嚴。花鬘香氣。色香具足。無有萎變。令初生天子。著此花鬘。
天子著之。心生歡喜。即相親近。共遊園林。互相娛樂。於此地處。天眾所住。見清淨水。毘琉璃花。真金為葉。金剛為鬚。百千眾蜂。以為圍遶。
其蜂或以。真金為翅。毘琉璃身。白銀為翅。真金為身。赤寶為翅。雜色為身。珊瑚為翅。常於如是。不萎不變。蓮花池中。遊戲娛樂。
其聲清妙。如天女音。如是眾蜂。以為莊嚴。天子天女。入蓮花池。遊戲受樂。歌詠戲笑。久於池中。娛樂受樂。
復往詣於。金鬘樹林。二樹彌覆。既至林中。種種伎樂。出妙音聲。見須彌峯。如融金聚。見諸天眾。在於山峯。與諸天女。伎樂自娛。天鬘天衣。以為莊嚴。閻浮檀金。以為瓔珞。莊嚴其身。於蓮花池。優鉢羅池。種種香味。皆悉具足。天子天女。遊戲受樂。鵝鴨鴛鴦。大力師子。悉為行列。諸天在中。遊戲受樂。
復見天眾。行於虛空。與諸天女。猶如明燈。歌頌美音。以自娛樂。雨眾妙花。受天快樂。五樂音聲。歌戲娛樂。
復見天眾。飲天美味。無有醉失。各說愛語。以相娛樂。令心喜悅。
復見天眾。食須陀味。以自善業。所得果報。色香味觸。皆悉具足。
復見天眾。於七寶樹。採七寶花。以自莊嚴。
復見天眾。採花摘果。或有食者。或相打擲。以為戲笑。共相娛樂。
復見天眾。乘於天鳥。眾雜七寶。以為莊嚴。乘此鵝鳥。遊於虛空。互共遊戲。
復見天眾。歌眾樂音。於天子前。諸天女眾。舞戲娛樂。以天蓮華。互相打撲。以生欲心。言說調謔。增愛境界。
初生天子。見如是等。種種天眾。種種業化。心自思惟。
我雖見此。眼不知足。聞種種聲。耳亦無厭。種種眾香。鼻亦如是。種種六味。舌無厭足。身貪細觸。天衣妙服。莊嚴塗身。亦復如是。不知厭足。一切愛法。心常隨順。我今愛樂。當受斯樂。
既思惟已。互相愛樂。如天所應。受五欲樂。
如是天子。六愛著心。一切愛火。圍遶焚燒。
譬如有人。於盛夏日。極熱之時。行於曠野。大火卒起。燒諸乾草。樹葉枝條。山谷林樹。一切火起。慞惶怖走。逃避無地。其火焰熾。四面圍遶。同為一焰。燒一切林。隨其所趣。煙焰俱起。為火所燒。不能免離。
世間一切。愚癡凡夫。亦復如是。乾草樹枝。愛火所燒。將至天中。造業之人。結使癡風。吹大愛火。修禪習觀。得世俗禪。喻乾枯樹。山谷草葉。愛火所燒。
猛熾火者。喻六種愛。
處處走者。喻於諸根。染著境界。其焰熾然。憶念境界。猛風所吹。愛火所燒。破壞天人。
世間火者。喻於愛火。
天善業故。受於無量。百千種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生人中。住於寶地。一切眾寶。以為莊嚴。而生其家。或為大王。或為大臣。常受安樂。眾人所愛。子孫具足。豐饒資具。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四地。名曰旋行。眾生何業。生於彼地。
彼以聞慧。見有眾生。不殺不盜。見他作者。勸令不作。說不善業。得惡果報。
云何不殺。
乃至菜葉。若於水中。見微細蟲。護之不食。若不漉水。終不故飲。漉水之蟲。不棄乾地。還置水中。令蟲安隱。不失其命。亦教他人。令住善道。
云何不盜。
若甘蔗田。若果若菜。若菴婆羅。他所攝物。不起盜心。亦教他人。令不偷盜。自持禁戒。教他持戒。
云何持戒。
不殺不盜。乃至失命。不飲蟲水。亦不受用。亦教他人。令其不作。是名不殺生。
云何不盜。
乃至草葉。亦不故盜。行於布施。若見病人。施其醫藥。令得安樂。亦復不以。殺蟲之藥。與他治病。
是善布施。乃至涅槃。其福不盡。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旋行之地。
既生之後。以善業故。一切眾寶。光明旋轉。殊勝天女。以為供養。既供養已。詣光輪林。種種音樂。林中有鳥。名莊嚴樹。充滿林中。以鳥勢力。隨其心念。欲有所至。飛於虛空。林亦隨行。
若諸天子。在於樹下。亦隨林行。隨所到處。生蓮花池。眾雜蓮花。以為莊嚴。毘琉璃葉。真金為莖。白銀為鬚。蓮花臺上。諸天女等。歌眾妙音。
以善業故。其蓮花中。流出摩偷。天女飲之。與蓮花臺。諸天子等。住蓮花臺。天女圍遶。共飲摩偷。久受樂已。從空而下。與鳥相隨。及天女眾。詣優鉢羅殿。其殿縱廣。滿二由旬。如是百千。優鉢羅花。一一天女。住一葉端。歌舞伎樂。
復有青色。優鉢羅花。以花青光。令諸天女。皆作青色。若在赤色。令諸天女。皆見赤色。身莊嚴具。亦復如是。天子天女。坐蓮花臺。
以善業故。與諸天女。而共圍遶。坐蓮華鬚。手擎種種。雜色寶幡。歌舞遊戲。久受天樂。
從花臺下。見雞娑羅殿。河名樂見。兩岸多有。眾寶之樹。枝葉具足。莖幹成就。種種眾鳥。嘴翅端正。婆求之音。莊嚴河岸。隨天所念。從河而出。其河莊嚴。天女歌舞。甚可愛樂。互相娛樂。
天子來詣。如是愛河。天女見之。皆大歡喜。歌舞戲笑。作眾伎樂。有異天女。作眾伎樂。來詣天子。是時天子。見諸天女。顏色妙美。百倍愛著。走趣天女。與此天女。及優鉢花。諸天女等。河岸遊戲。諸天女等。一切同集。作眾伎樂。出妙音聲。其歌音聲遍滿。須彌山王。寶峯之中。
時山峯中。一切天眾。聞是妙音。皆來集會。心意戀著。天女歌音。天子天女。大眾和合。不起嫉妬。歌舞遊戲。
復往詣於。遊戲園林。久受無量。百千種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生人中。常受安樂。常樂澡浴。塗香末香。愛眾蓮花。優鉢羅花。拘牟頭花。俱迦那陀花。質直聰慧。愛樂正法。或為國王。或為大臣。或作長者。或主城戍。或為導師。治生諧偶。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五地。名曰金殿。眾生何業。生於彼處。
彼以天眼。智慧觀察。見持戒人。不殺不盜。
云何不殺。
若見怨家。欲來害己。或有他人。侵其妻室。雖捉擒獲。不打不害。放捨令脫。軟言慰喻。或見有人。欲害怨家。以財贖命。令其得脫。
復有惡人。已捉擒獲。放之令去。而不加害。如是惡人。復至其家。欲侵欲害。而復擒獲。還即放之。而不加害。以護持戒。畏業果故。怨家持刀。欲來殺人。護彼怨家。令其得脫。不被殺戮。畏破戒故。自捨身命。不害他人。是名不殺。
云何不盜。
不盜幾種。此持戒人。乃至小罪。生大恐怖。畏業果報。不造惡業。修行善業。
復有不盜。見於小罪。乃至微塵。心生恐怖。或詣塔寺。或至園林。閑靜讀誦。經行之處。或至水邊。不取他物。種種鞋屣。悉不故取。他所不聽。亦不受用。以護戒故。若晝若夜。不起盜心。是名不盜。是名不殺不盜。
云何住戒。
捨於不淨。不愛不樂。不善之法。持戒清淨。善人所愛。如實不虛。如是持戒。生於天中。必至涅槃。隨心所願。成三菩提。
是持戒人。若行曠野。若獨若伴。若行道路。若行非道。若見惡獸。懷妊產子。為飢所逼。欲噉其子。
是人見之。自捨其身。與此惡獸。欲令殺己。不食其兒。是持戒人。為續其命。憐愍眾生。自捨身命。孝養父母。
云何布施。
若持戒人。貧窮困乏。勤苦得物。順法持戒。或有沙門。起於滅定。來至其家。從其乞求。如是貧人。減於妻子。所食之分。有少飯食。施此比丘。自屈一日。見其食已。心生歡喜。復教他人。不殺不盜。住於善道。見作隨喜。
是持戒人。自利利他。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猶如香氣。生於金殿。
是善業人。生彼天已。受欲樂地。黃金為殿。一切眾寶。以為莊嚴。
帝釋見已。生希有心。百倍受樂。以偈頌曰。
上上之樂。
善業善果。
諸天所受。
先世業故。
四輪之殿。
駕以象馬。
智慧為鉤。
殿光如日。
持戒之善。
遊於天上。
憐愍眾生。
如母愛子。
慈悲之人。
能至天中。
行慈悲者。
饒益眾生。
常應供養。
後生天中。
悲愍調伏。
利益眾生。
是人如天。
諸天敬仰。
慈悲之人。
端嚴如月。
覆護眾生。
離於憂惱。
是故勤加。
修行求樂。
時天帝釋。說此偈已。入其金殿。坐柔濡敷。種種形相。以為莊嚴。與諸天眾。俱坐其上。天女圍遶。久時受樂。種種色身。種種莊嚴。而相娛樂。
時天帝釋。復出金殿。詣一切樂林。種種天眾。百千圍遶。種種伎樂。出眾妙音。其諸天眾。出大光明。隨天帝釋。
去林不遠。見遊戲處。無量百千。光明莊嚴。金毘琉璃。以為其樹。光明赫焰。周遍莊嚴。其遊戲林。種種莊嚴。不可譬喻。今說少分。
譬如七日。俱時竝出。其林光明。亦復如是。其諸光明。有種種色。青黃朱紫。白色諸光。其林莊嚴。遊戲之處。光明赫焰。
帝釋見已。告諸天眾。
汝等見是。一切戲樂。遊戲之處。園莊嚴不。
唯然已見。
時天帝釋。語諸天眾。
過去之世。頂生大王。於此林中。與天帝釋。分座而坐。遊戲受樂。無量天女。之所圍遶。主四天下。時二天王。受於無量。百千萬億。五欲之樂。猶不知足。從天還退。
時頂生王。以善業故。於此林中。光明威德。端正勢力。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於過去世。有頂生王。主四天下。不加刀杖。亦無刑罰。欲無厭足。以先世善業。來上此天。其身光明。勝須彌山。過踰十倍。一切天光。至其光中。皆滅不現。
時四天王。見頂生王。即出奉迎。白頂生言。
善來。大王。我今故出。奉迎大王。應修供給。
時頂生王。受其供已。復上三十三天。是時頂生。光明威德。猶如日光。人中最勝。在此天中。亦復如是。
時四護世天。自見光明。悉不復現。怪未曾有。告諸天曰。
此頂生王。至此三十三天。或是其身。威德之力。或是輪力。非餘天力。亦非人力。勿起怖意。此人順法。為轉輪王。
護世說已。時頂生王。到三十三天。
爾時帝釋。遊戲在於。一切樂林。娛樂受樂。遙見頂生。即分半座。命之令坐。
爾時頂生。即與帝釋。共坐一床。二王久時。受五欲樂。業盡還退。
爾時三十三天。遊戲之處。無有及此。一切樂林。其林殊妙。無量眾寶。以為莊嚴。光明如日。
時天帝釋。說是語已。與百千天女。而自圍遶。入一切樂林。
既入林已。天子天女。娛樂受樂。食於種種。須陀之味。
既飯食已。昇七寶殿。其殿光明。威德端嚴。猶如日光。種種樂音。還善法堂。
帝釋去已。舊住諸天。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生人中。常值善世。不值刀兵。生好國土。園林具足。稻麥甘蔗。花果具足。大富之處。常值正法。或為大王。或作大臣。為一切人。之所愛敬。端正第一。諸根成就。子孫具足。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六地。名曰鬘影。眾生何業。而生彼天。
彼以聞慧。見此眾生。善業善心。不殺不盜。
云何不殺。云何不盜。幾種不殺。幾種不盜。
不殺生者。自不殺生。若種種魚鼈。若珂若貝。不取不賣。見殺生者。教令住戒。見他作者。心不隨喜。勸令安住。善道之中。是名不殺生。
云何不盜。
若此善人。以清淨心。直心持戒。不以貪心。或佛塔廟。或於僧中。燒香之處。不嗅香氣。不以方便。令薰其衣。若香至鼻。心不貪著。是名微細。不偷盜戒。見他作者。勸令不作。令住善道。
如是眾生。自利利人。以何等心。利益眾生。見殺生者。如殺己兒。觀諸蟲蟻。亦復如是。亦教他人。令住善道。
云何布施。
若貧窮人。勤苦得財。以用布施。持戒行人。得初禪者。在器之食。分半施之。亦教他人。令行布施。如是之人。自利利他。命終之後。生鬘影天。
既生天已。樹名鬘影。其光明輪。周遍園林。其樹花香。滿一由旬。勝餘花香。其花修長。若以一花。則成首鬘。其花雜色。種種莊嚴。青黃赤白。繁茂鮮榮。
復於園林。受五欲樂。伎樂音聲。欲樂具足。隨心所念。皆悉成就。種種殊異。無量成就。以善業故。一切成就。
復於林中。有蓮花池。名曰雜花。有大勢力。生諸蓮花。花常開敷。七寶色蜂。以為莊嚴。蓮花池中。種種眾蜂。出妙歌音。
天子天女。聞蜂歌音。皆大歡喜。共相謂曰。
奇哉此蜂。出妙歌聲。令我心悅。
如是眾蜂歌眾妙音。
復有鵝鳥。皆以其翅。扇蓮花池。令花勃起。如黃金色。遍覆池水。鳧鴨見之。歡喜走趣。出妙音聲。如是花池。多有眾鳥。天子天女。以歡喜心。捨眾樂音。往詣眾鳥。遊戲受樂。
復往詣於。行列宮殿。遊戲之處。其諸宮殿。七寶為柱。金銀琉璃。車璩頗梨。以為莊嚴。其地多有。種種天女。遊戲受樂。天寶莊嚴。天栴檀末。以塗其身。共相娛樂。不起嫉心。互相愛樂。離於妬心。受自業果。種種地中。以種種業。而生其中。受自業果。遊戲受樂。
復往詣於。如意之樹。其樹勢力。隨天所念。悉皆得之。於此林中。飲食河流。第一色香。眾味具足。以歡喜心。遊戲河中。食須陀味。既飲食已。百倍悅樂。
復往詣於。青蓮花林。其花第一。色香味具。於花葉中。流出摩偷。美味之飲。猶如酒糟。酒流而出。其色青綠。如分陀利。黃分陀利。出黃色飲。琉璃色華。出琉璃色飲。頗梨色花。出頗梨色飲。車璩色花。出車璩色飲。雜色之花。出雜色飲。雜色葉花。毘琉璃莖。金剛為鬚。如是種種諸飲。從花流出。香味第一。
諸天飲已。復往詣於。一切觀林。遊戲娛樂。到此林中。悉見一切。三十三天。所住之地。一切觀林。甚可愛樂。
於此林中。有蓮花池。名曰普流。廣三十里。清淨之水。湛然充滿。如琉璃色。鵝鴨鴛鴦。周匝圍遶。一切眾鳥。皆如金色。七寶為背。珊瑚為足。赤寶為目。雜寶莊嚴。其音美妙。遊戲舞弄。
時諸天子。詣遊戲處。金色之鳥。出妙音聲。天子昇於。金殿之上。其殿光暉。如融金聚。
各相謂曰。
汝見諸天。遊戲之處。令諸天眾。其身光明。黃色轉妙。過踰兩倍。
於此殿中。遊戲自娛。受五欲樂。貪愛境界。而無厭足。如火益薪。轉更增熾。諸天愛於。色聲香味觸。亦復如是。不知厭足。
於此天中。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命終還退。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有餘業。生於人中。常受快樂。花鬘塗香。以為莊嚴。坌以末香。心常歡悅。或為王者。或為大臣。大富饒財。為一切人。之所愛敬。無有怨敵。亦無病惱。以餘業故。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八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七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三十三天。第十一地。名離險岸。眾生何業。生於彼處。
彼聞知見。若人持戒。利益眾生。福德熏心。或功德人。持戒智慧。或復病人。施其一食。
自不殺生。
若空樹中。或有蟲蟻。種種細虫。若種種放牧。牛羊象馬。駝驢之人。或冬寒時。氷雪霜降。於曠野中。放火焚燒。若有善人。或以水土。滅此燒火。見作勸止。自不故作。設作改悔。不生隨喜。為說恐怖。令住善法。令彼眾生。住於善法。
自不偷盜。亦不教人。
如是之人。命終生於。離險岸天。其地金銀。種種赤寶。以為廁填。如是種種。金銀雜寶。雜業莊嚴。種種眾寶。種種廁填。種種寶樹。以為莊嚴。種種禽獸。莊嚴其地。處處皆有。禽獸之類。遍險岸地。
一切園林。無量七寶。以為莊嚴。離險岸天。住此林中。莊嚴之具。如融金聚。百千天女。以為圍遶。受五欲樂。隨其住處。身出光明。岸樹光明。亦如天身。於此林中。遊戲受樂。與諸天女。往詣河林。
其河兩岸。多諸金樹。黃金為葉。以樹光明。令水黃色。悉無白色。其流駃疾。不見白色。於園林間。天子天女。遊戲受樂。
天作是念。
今此樹中。應出美飲。
以善業故。隨其所念。即時流出。種種美飲。色香味具。以諸寶器。而用飲之。飲天上味。受天快樂。見諸天女。愛火所燒。以樂覆故。而不覺知。
天子復念。
我今欲聞。種種音聲。
以善業故。隨其所念。有風動樹。出妙音聲。勝五樂音。
天子復念。
今此樹上。應當出於。須陀之味。
以善業故。隨其所念。即於樹上。猶如大器。盛物瀉之。從上而下。石蜜之味。不得為比。天子食之。歌眾妙音。往詣寶地。諦觀瞻視。常樂念欲。至寶地中。受五欲樂。
捨此地已。復詣普林。其普林中。有七種鳥。真金七寶。以為鵝鳥。因陀青寶。以為鸚鵡。翅多赤寶。以為鴛鴦。毘琉璃寶。以為鳧鴨。青寶車璩。以為孔雀。大青七寶。為命命鳥。珊瑚銀寶。為迦陵頻伽。
其聲美妙。如婆求鳥音。眾所樂聞。翱翔空中。遊戲自娛。其音美妙。如天女音。
於蓮花池。眾蜂莊嚴。遊戲其中。復於陸地。翱翔遊戲。
復有金樹。種種葉影。映飾鳥身。天見眾鳥。發歡喜心。耳聞其音。心意悅樂。天子行空。與鳥遊戲。或於水中。與鳥遊戲。或於陸地。共鳥遊戲。如是天眾。共鳥遊戲。天子天女。互相娛樂。天鳥仇匹。遊戲受樂。
比丘觀鳥。受天樂已。而說頌曰。
畜生行欲。
癡力所作。
天若如是。
畜生無異。
人受富樂。
不著放逸。
是智慧人。
愚者相違。
放逸將天。
至於地獄。
智者所說。
放逸如毒。
愚癡放逸。
著現在樂。
放逸果熟。
後生大悔。
觀於放逸。
無少利益。
若捨放逸。
常無憂惱。
放逸大苦。
不放逸樂。
舉要言之。
應捨放逸。
若人愛苦。
應行放逸。
樂行放逸。
終無樂報。
樂不放逸。
至不退處。
不行放逸。
常無苦報。
此諸天眾。
與鳥遊戲。
天與畜生。
等無差別。
界道身意。
一切皆壞。
天人非人。
地獄餓鬼。
意差業別。
業別道分。
諸業分異。
道亦如是。
種種雜業。
生於天中。
樂著放逸。
不覺退沒。
死相既至。
汝當自知。
於天中退。
受大苦惱。
為癡所害。
放逸所誑。
諸天渴愛。
墮於地獄。
戲樂自誑。
墮於地獄。
受天樂已。
後受大苦。
為心所惑。
不厭生死。
為愛所欺。
從苦入苦。
比丘如是。以是偈頌。呵責放逸。諸天子等。貪於五欲。不知厭足。如火得薪。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有善業。生於人中。常受安樂。飲食充足。國土豐樂。五穀熟成。或為王者。或為大臣。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三十三天。第十二地。名谷崖岸。此諸眾生。以何等業。生於彼天。
彼聞知見。若人善心。修行福德。施坐禪人。得初禪者。自施其食。教人施食。施已隨喜。教他隨喜。是名布施。不殺不盜。
若人道行。井泉池流。施水之處。施其瓶罐。飲水之器。供給行路。
復有異人。教他盜取。持度曠野。
汝若不取。必當渴乏。
爾時其人。雖知渴死。畏犯罪故。不受其教。不盜財物。亦不隨喜。勸人不取。令住善道。乃至失命。不犯偷盜。
云何不殺。
自行不殺。勸人不殺。毀呰殺法。若屋窓牖。若戶扇間。若屋樑上。有微細蟲。若然火時。懼傷其命。不閉戶牖。是名不殺。復教他人。令行不殺。住於善道。
如是之人。命終生於。三十三天。峪崖岸天。受善業報。
有一林樹。名隨時低。其林種種。眾寶光明。青毘琉璃。清淨無垢。種種眾鳥。出妙音聲。花常開敷。流泉河池。以為莊嚴。青毘琉璃。以為蓮花。莊嚴金峯。如融金聚。雜色眾鳥。遊戲其中。或於水中。或於陸地。或於山峯。險岸山窟。出眾妙音。善業所化。受善業果。種種天女。之所圍遶。天鬘天衣。以為莊嚴。色相威德。端嚴殊特。於此林中。歌舞遊戲。
以善業故。林中天鳥。而說頌曰。
眾生造善業。
天中受快樂。
若造不善業。
地獄受苦報。
既生於天中。
而能自覺悟。
從樂得樂果。
不為愛所惑。
業繩縛眾生。
長在三有獄。
業力自在轉。
如轂轉眾輻。
輪轉於三有。
八方及上下。
業力風所吹。
如塵遊虛空。
因緣之所生。
如蓮花莊嚴。
如是天莊嚴。
皆從善業生。
譬如清淨水。
如虛空無塵。
如是清淨心。
能至安樂處。
解脫三縛人。
能護於五根。
遠離一法人。
天中受安樂。
無慚無愧人。
不調惡知識。
如毒亦如火。
智者應捨離。
實語行施人。
常應樂親近。
常慈心眾生。
此道生天中。
直心不諂曲。
布施修正念。
以是自業因。
來生此天中。
世間一切命。
皆由法非法。
救護無過法。
是故應行法。
若人捨離法。
樂行不善業。
為惡之所燒。
受苦無窮盡。
既得生天已。
若縱放逸心。
其人善業盡。
退時乃自覺。
究竟樂為勝。
無生亦無死。
死網縛眾生。
無有安樂處。
隨其受樂處。
愛心轉增長。
愛火燒眾生。
地獄受苦報。
勿得行放逸。
諸天所不應。
放逸過所壞。
退失於天處。
如是天鳥。說此法時。天子心亂。念諸天女。於利益法。不聽不受。渴愛五欲。心意耽著。於蓮花池。遊戲之處。歡娛受樂。復往山峯。名樂遊戲。山峯有鳥。名曰戲樂。遊戲池中。互相娛樂。
時天見鳥。作如是念。
奇哉此鳥。種種眾色。種種音聲。勝一切鳥。
是時天子。復作是念。
我今乘鳥。遊觀林池。
天既念已。即時鳥身。自變麁大。
爾時天子。以手摩捫。乘之遊空。翱翔受樂。
天子復念。於鳥背上。化七寶殿。園林花池。皆悉具足。種種眾鳥。以為莊嚴。上乘虛空。與諸天女。種種莊嚴。處處遊戲。受種種樂。遍觀諸天。所住之處。
既觀察已。轉增愛著。足百千倍。不可為比。如是愛火。六欲熾然。不可調伏。妄愛為樂。實為大苦。乘鳥遊空。五樂音聲。歌頌之音。其聲美妙。不可譬喻。
遍見一切。天子天女。於須彌山。園林池流。山谷樹林。蓮花遍覆。多有眾鳥。皆悉見之。一一住處。無量百千。諸天所住。處處觀之。猶不厭足。諸根愛著。貪著五欲。歡喜無厭。愛心增長。
如是多時。乘鳥遊戲。觀須彌山王。六萬諸山。善業諸天。之所住處。無量寶焰。光明莊嚴。甚可愛樂。
須彌四面。有四種色。謂毘琉璃。白銀黃金。頗梨之色。此天遍行。觀須彌山。乘於鳥殿。還其所止。至其住處。如天所念。色相莊嚴。
是時天子。復乘鳥殿。至摩時多池。其池周匝。廣五由旬。青毘琉璃。種種蓮花。以為莊嚴。鳥至此池。與諸天女。受五欲樂。猶如眾蜂。貪嗜花味。飲於摩偷。食須陀味。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服天寶衣。與諸天女。遊戲受樂。
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有善業。得生人中。常受富樂。多有乘騎。遊戲之處。或為王者。或為大臣。人所敬愛。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三地。名摩尼藏。眾生何業而生此天。彼聞知見。
若有善人。利益眾生。不殺不盜。亦教他人。令住善道。自不殺生。乃至見於。酒蜜之中。有濕生蟲。若不漉治。終不故飲。不教他作。亦不隨喜。知不善業。捨而不作。見他作惡。捨不親近。勸令修善。是名不殺生。
云何不盜。
乃至入於塔廟。若有供養。佛塔燈明。不以此光。營作眾事。亦不取煙。以為書墨。微細之罪。悉皆畏懼。是名不盜。
復有不殺。及不偷盜。
不殺生者。乃至蚊蟻。惱觸於人。亦不殺害。心不念殺。
若見他殺。勸令放捨。語其人言。
若殺生者。是不善業。命終當墮。活地獄中。
如是教他。令不作惡。安住善法。如是善人。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若行曠野。若飢饉世。以飲食施。若其飢餓。困逼之時。不盜他食。於曠野中。貧窮飢困。乏少糧食者。能減己食。施諸貧人。以思心福田。二事勝故。得大果報。以時施故。
何以故。病之大者。無過飢饉。是故施食。得大果報。
如是二種。持戒之人。自利利他。善心直行。第一善人。乃至小罪。常懷大懼。以眾寶珠。施於父母。或以珠瓔。施如來像。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摩尼藏地。
生彼天已。受第一樂。五欲自娛。是善業人。威德光明。皆悉普照。五百由旬。譬如日出。普照眾山。此天光明。照一切地。亦復如是。其眾寶地。先具光明。
如是天子。身光既照。百倍轉勝。其諸光明。青黃朱紫。如天虹色。其身光明。百倍轉勝。莊嚴殊妙。
以善業故。。身如電光。勝諸天眾。如眾星中。月最第一。此天之身。亦復如是。遍身光焰。自觀寶地。其地皆以。種種摩尼。以為莊嚴。種種間錯。分齊分明。一切光明。猶如百日。一時同照。天子見之。生大歡喜。
復觀異處。見諸天女。妙色具足。以不可譬喻。種種眾寶。以為莊嚴。受諸欲樂。鼓樂絃歌。笙笛箜篌。如是種種。歌眾妙音。或有舞戲。天鬘莊嚴。或於花池。與鳥遊戲。或食天果。復於意樹。取諸花果。歌欲樂音。令眾歡喜。
天子既至。見諸天女。為諸欲境。惡蛇所螫。從坐迴顧。向諸天女。諸天女等。天鬘莊嚴。天子見之。欲火燒心。迴顧天女。
時諸天女。見其丈夫。命將臨終。五死相現。猶如眾蜂。捨於萎花。赴新開花。諸天女等。捨本所事。趣此天子。亦復如是。種種天鬘。種種天衣。以自莊嚴。以愛欲心。娛樂天子。令心喜悅。
是退天子。以無始來。習諸愛欲。見其天女。背叛異趣。心生熱惱。如阿鼻獄。猛火燒身。見諸天女。背己趣他。其心熱惱。亦復如是。
從天命終。以嫉妬心。自害其身。有報將盡。取緣濁心。更無所見。退墮地獄。餓鬼畜生。
以何因緣。見諸天女。叛己趣他。生大苦惱。
以於前世。人中之時。邪行非禮。犯他婦女。以作善業。生於天中。侵他妻故。見斯惡業。如是。善業之中。惡業成熟。是故。微少惡業。所不應作。若能奉持。七種之戒。不缺不漏。則有餘果。夜摩諸天。見退沒相。則不如是。未來世報。略而說之。不復廣說。
諸天女眾。天鬘莊嚴。速往詣於。初生天子。以諸天鬘。而用上之。令其莊嚴。花鬘香氣。色香具足。無有萎變。令初生天子。著此花鬘。
天子著之。心生歡喜。即相親近。共遊園林。互相娛樂。於此地處。天眾所住。見清淨水。毘琉璃花。真金為葉。金剛為鬚。百千眾蜂。以為圍遶。
其蜂或以。真金為翅。毘琉璃身。白銀為翅。真金為身。赤寶為翅。雜色為身。珊瑚為翅。常於如是。不萎不變。蓮花池中。遊戲娛樂。
其聲清妙。如天女音。如是眾蜂。以為莊嚴。天子天女。入蓮花池。遊戲受樂。歌詠戲笑。久於池中。娛樂受樂。
復往詣於。金鬘樹林。二樹彌覆。既至林中。種種伎樂。出妙音聲。見須彌峯。如融金聚。見諸天眾。在於山峯。與諸天女。伎樂自娛。天鬘天衣。以為莊嚴。閻浮檀金。以為瓔珞。莊嚴其身。於蓮花池。優鉢羅池。種種香味。皆悉具足。天子天女。遊戲受樂。鵝鴨鴛鴦。大力師子。悉為行列。諸天在中。遊戲受樂。
復見天眾。行於虛空。與諸天女。猶如明燈。歌頌美音。以自娛樂。雨眾妙花。受天快樂。五樂音聲。歌戲娛樂。
復見天眾。飲天美味。無有醉失。各說愛語。以相娛樂。令心喜悅。
復見天眾。食須陀味。以自善業。所得果報。色香味觸。皆悉具足。
復見天眾。於七寶樹。採七寶花。以自莊嚴。
復見天眾。採花摘果。或有食者。或相打擲。以為戲笑。共相娛樂。
復見天眾。乘於天鳥。眾雜七寶。以為莊嚴。乘此鵝鳥。遊於虛空。互共遊戲。
復見天眾。歌眾樂音。於天子前。諸天女眾。舞戲娛樂。以天蓮華。互相打撲。以生欲心。言說調謔。增愛境界。
初生天子。見如是等。種種天眾。種種業化。心自思惟。
我雖見此。眼不知足。聞種種聲。耳亦無厭。種種眾香。鼻亦如是。種種六味。舌無厭足。身貪細觸。天衣妙服。莊嚴塗身。亦復如是。不知厭足。一切愛法。心常隨順。我今愛樂。當受斯樂。
既思惟已。互相愛樂。如天所應。受五欲樂。
如是天子。六愛著心。一切愛火。圍遶焚燒。
譬如有人。於盛夏日。極熱之時。行於曠野。大火卒起。燒諸乾草。樹葉枝條。山谷林樹。一切火起。慞惶怖走。逃避無地。其火焰熾。四面圍遶。同為一焰。燒一切林。隨其所趣。煙焰俱起。為火所燒。不能免離。
世間一切。愚癡凡夫。亦復如是。乾草樹枝。愛火所燒。將至天中。造業之人。結使癡風。吹大愛火。修禪習觀。得世俗禪。喻乾枯樹。山谷草葉。愛火所燒。
猛熾火者。喻六種愛。
處處走者。喻於諸根。染著境界。其焰熾然。憶念境界。猛風所吹。愛火所燒。破壞天人。
世間火者。喻於愛火。
天善業故。受於無量。百千種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還退。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生人中。住於寶地。一切眾寶。以為莊嚴。而生其家。或為大王。或為大臣。常受安樂。眾人所愛。子孫具足。豐饒資具。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四地。名曰旋行。眾生何業。生於彼地。
彼以聞慧。見有眾生。不殺不盜。見他作者。勸令不作。說不善業。得惡果報。
云何不殺。
乃至菜葉。若於水中。見微細蟲。護之不食。若不漉水。終不故飲。漉水之蟲。不棄乾地。還置水中。令蟲安隱。不失其命。亦教他人。令住善道。
云何不盜。
若甘蔗田。若果若菜。若菴婆羅。他所攝物。不起盜心。亦教他人。令不偷盜。自持禁戒。教他持戒。
云何持戒。
不殺不盜。乃至失命。不飲蟲水。亦不受用。亦教他人。令其不作。是名不殺生。
云何不盜。
乃至草葉。亦不故盜。行於布施。若見病人。施其醫藥。令得安樂。亦復不以。殺蟲之藥。與他治病。
是善布施。乃至涅槃。其福不盡。是人命終。生三十三天。旋行之地。
既生之後。以善業故。一切眾寶。光明旋轉。殊勝天女。以為供養。既供養已。詣光輪林。種種音樂。林中有鳥。名莊嚴樹。充滿林中。以鳥勢力。隨其心念。欲有所至。飛於虛空。林亦隨行。
若諸天子。在於樹下。亦隨林行。隨所到處。生蓮花池。眾雜蓮花。以為莊嚴。毘琉璃葉。真金為莖。白銀為鬚。蓮花臺上。諸天女等。歌眾妙音。
以善業故。其蓮花中。流出摩偷。天女飲之。與蓮花臺。諸天子等。住蓮花臺。天女圍遶。共飲摩偷。久受樂已。從空而下。與鳥相隨。及天女眾。詣優鉢羅殿。其殿縱廣。滿二由旬。如是百千。優鉢羅花。一一天女。住一葉端。歌舞伎樂。
復有青色。優鉢羅花。以花青光。令諸天女。皆作青色。若在赤色。令諸天女。皆見赤色。身莊嚴具。亦復如是。天子天女。坐蓮花臺。
以善業故。與諸天女。而共圍遶。坐蓮華鬚。手擎種種。雜色寶幡。歌舞遊戲。久受天樂。
從花臺下。見雞娑羅殿。河名樂見。兩岸多有。眾寶之樹。枝葉具足。莖幹成就。種種眾鳥。嘴翅端正。婆求之音。莊嚴河岸。隨天所念。從河而出。其河莊嚴。天女歌舞。甚可愛樂。互相娛樂。
天子來詣。如是愛河。天女見之。皆大歡喜。歌舞戲笑。作眾伎樂。有異天女。作眾伎樂。來詣天子。是時天子。見諸天女。顏色妙美。百倍愛著。走趣天女。與此天女。及優鉢花。諸天女等。河岸遊戲。諸天女等。一切同集。作眾伎樂。出妙音聲。其歌音聲遍滿。須彌山王。寶峯之中。
時山峯中。一切天眾。聞是妙音。皆來集會。心意戀著。天女歌音。天子天女。大眾和合。不起嫉妬。歌舞遊戲。
復往詣於。遊戲園林。久受無量。百千種樂。乃至愛善業盡。從天命終。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生人中。常受安樂。常樂澡浴。塗香末香。愛眾蓮花。優鉢羅花。拘牟頭花。俱迦那陀花。質直聰慧。愛樂正法。或為國王。或為大臣。或作長者。或主城戍。或為導師。治生諧偶。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五地。名曰金殿。眾生何業。生於彼處。
彼以天眼。智慧觀察。見持戒人。不殺不盜。
云何不殺。
若見怨家。欲來害己。或有他人。侵其妻室。雖捉擒獲。不打不害。放捨令脫。軟言慰喻。或見有人。欲害怨家。以財贖命。令其得脫。
復有惡人。已捉擒獲。放之令去。而不加害。如是惡人。復至其家。欲侵欲害。而復擒獲。還即放之。而不加害。以護持戒。畏業果故。怨家持刀。欲來殺人。護彼怨家。令其得脫。不被殺戮。畏破戒故。自捨身命。不害他人。是名不殺。
云何不盜。
不盜幾種。此持戒人。乃至小罪。生大恐怖。畏業果報。不造惡業。修行善業。
復有不盜。見於小罪。乃至微塵。心生恐怖。或詣塔寺。或至園林。閑靜讀誦。經行之處。或至水邊。不取他物。種種鞋屣。悉不故取。他所不聽。亦不受用。以護戒故。若晝若夜。不起盜心。是名不盜。是名不殺不盜。
云何住戒。
捨於不淨。不愛不樂。不善之法。持戒清淨。善人所愛。如實不虛。如是持戒。生於天中。必至涅槃。隨心所願。成三菩提。
是持戒人。若行曠野。若獨若伴。若行道路。若行非道。若見惡獸。懷妊產子。為飢所逼。欲噉其子。
是人見之。自捨其身。與此惡獸。欲令殺己。不食其兒。是持戒人。為續其命。憐愍眾生。自捨身命。孝養父母。
云何布施。
若持戒人。貧窮困乏。勤苦得物。順法持戒。或有沙門。起於滅定。來至其家。從其乞求。如是貧人。減於妻子。所食之分。有少飯食。施此比丘。自屈一日。見其食已。心生歡喜。復教他人。不殺不盜。住於善道。見作隨喜。
是持戒人。自利利他。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猶如香氣。生於金殿。
是善業人。生彼天已。受欲樂地。黃金為殿。一切眾寶。以為莊嚴。
帝釋見已。生希有心。百倍受樂。以偈頌曰。
上上之樂。
善業善果。
諸天所受。
先世業故。
四輪之殿。
駕以象馬。
智慧為鉤。
殿光如日。
持戒之善。
遊於天上。
憐愍眾生。
如母愛子。
慈悲之人。
能至天中。
行慈悲者。
饒益眾生。
常應供養。
後生天中。
悲愍調伏。
利益眾生。
是人如天。
諸天敬仰。
慈悲之人。
端嚴如月。
覆護眾生。
離於憂惱。
是故勤加。
修行求樂。
時天帝釋。說此偈已。入其金殿。坐柔濡敷。種種形相。以為莊嚴。與諸天眾。俱坐其上。天女圍遶。久時受樂。種種色身。種種莊嚴。而相娛樂。
時天帝釋。復出金殿。詣一切樂林。種種天眾。百千圍遶。種種伎樂。出眾妙音。其諸天眾。出大光明。隨天帝釋。
去林不遠。見遊戲處。無量百千。光明莊嚴。金毘琉璃。以為其樹。光明赫焰。周遍莊嚴。其遊戲林。種種莊嚴。不可譬喻。今說少分。
譬如七日。俱時竝出。其林光明。亦復如是。其諸光明。有種種色。青黃朱紫。白色諸光。其林莊嚴。遊戲之處。光明赫焰。
帝釋見已。告諸天眾。
汝等見是。一切戲樂。遊戲之處。園莊嚴不。
唯然已見。
時天帝釋。語諸天眾。
過去之世。頂生大王。於此林中。與天帝釋。分座而坐。遊戲受樂。無量天女。之所圍遶。主四天下。時二天王。受於無量。百千萬億。五欲之樂。猶不知足。從天還退。
時頂生王。以善業故。於此林中。光明威德。端正勢力。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於過去世。有頂生王。主四天下。不加刀杖。亦無刑罰。欲無厭足。以先世善業。來上此天。其身光明。勝須彌山。過踰十倍。一切天光。至其光中。皆滅不現。
時四天王。見頂生王。即出奉迎。白頂生言。
善來。大王。我今故出。奉迎大王。應修供給。
時頂生王。受其供已。復上三十三天。是時頂生。光明威德。猶如日光。人中最勝。在此天中。亦復如是。
時四護世天。自見光明。悉不復現。怪未曾有。告諸天曰。
此頂生王。至此三十三天。或是其身。威德之力。或是輪力。非餘天力。亦非人力。勿起怖意。此人順法。為轉輪王。
護世說已。時頂生王。到三十三天。
爾時帝釋。遊戲在於。一切樂林。娛樂受樂。遙見頂生。即分半座。命之令坐。
爾時頂生。即與帝釋。共坐一床。二王久時。受五欲樂。業盡還退。
爾時三十三天。遊戲之處。無有及此。一切樂林。其林殊妙。無量眾寶。以為莊嚴。光明如日。
時天帝釋。說是語已。與百千天女。而自圍遶。入一切樂林。
既入林已。天子天女。娛樂受樂。食於種種。須陀之味。
既飯食已。昇七寶殿。其殿光明。威德端嚴。猶如日光。種種樂音。還善法堂。
帝釋去已。舊住諸天。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生人中。常值善世。不值刀兵。生好國土。園林具足。稻麥甘蔗。花果具足。大富之處。常值正法。或為大王。或作大臣。為一切人。之所愛敬。端正第一。諸根成就。子孫具足。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聞慧。見第十六地。名曰鬘影。眾生何業。而生彼天。
彼以聞慧。見此眾生。善業善心。不殺不盜。
云何不殺。云何不盜。幾種不殺。幾種不盜。
不殺生者。自不殺生。若種種魚鼈。若珂若貝。不取不賣。見殺生者。教令住戒。見他作者。心不隨喜。勸令安住。善道之中。是名不殺生。
云何不盜。
若此善人。以清淨心。直心持戒。不以貪心。或佛塔廟。或於僧中。燒香之處。不嗅香氣。不以方便。令薰其衣。若香至鼻。心不貪著。是名微細。不偷盜戒。見他作者。勸令不作。令住善道。
如是眾生。自利利人。以何等心。利益眾生。見殺生者。如殺己兒。觀諸蟲蟻。亦復如是。亦教他人。令住善道。
云何布施。
若貧窮人。勤苦得財。以用布施。持戒行人。得初禪者。在器之食。分半施之。亦教他人。令行布施。如是之人。自利利他。命終之後。生鬘影天。
既生天已。樹名鬘影。其光明輪。周遍園林。其樹花香。滿一由旬。勝餘花香。其花修長。若以一花。則成首鬘。其花雜色。種種莊嚴。青黃赤白。繁茂鮮榮。
復於園林。受五欲樂。伎樂音聲。欲樂具足。隨心所念。皆悉成就。種種殊異。無量成就。以善業故。一切成就。
復於林中。有蓮花池。名曰雜花。有大勢力。生諸蓮花。花常開敷。七寶色蜂。以為莊嚴。蓮花池中。種種眾蜂。出妙歌音。
天子天女。聞蜂歌音。皆大歡喜。共相謂曰。
奇哉此蜂。出妙歌聲。令我心悅。
如是眾蜂歌眾妙音。
復有鵝鳥。皆以其翅。扇蓮花池。令花勃起。如黃金色。遍覆池水。鳧鴨見之。歡喜走趣。出妙音聲。如是花池。多有眾鳥。天子天女。以歡喜心。捨眾樂音。往詣眾鳥。遊戲受樂。
復往詣於。行列宮殿。遊戲之處。其諸宮殿。七寶為柱。金銀琉璃。車璩頗梨。以為莊嚴。其地多有。種種天女。遊戲受樂。天寶莊嚴。天栴檀末。以塗其身。共相娛樂。不起嫉心。互相愛樂。離於妬心。受自業果。種種地中。以種種業。而生其中。受自業果。遊戲受樂。
復往詣於。如意之樹。其樹勢力。隨天所念。悉皆得之。於此林中。飲食河流。第一色香。眾味具足。以歡喜心。遊戲河中。食須陀味。既飲食已。百倍悅樂。
復往詣於。青蓮花林。其花第一。色香味具。於花葉中。流出摩偷。美味之飲。猶如酒糟。酒流而出。其色青綠。如分陀利。黃分陀利。出黃色飲。琉璃色華。出琉璃色飲。頗梨色花。出頗梨色飲。車璩色花。出車璩色飲。雜色之花。出雜色飲。雜色葉花。毘琉璃莖。金剛為鬚。如是種種諸飲。從花流出。香味第一。
諸天飲已。復往詣於。一切觀林。遊戲娛樂。到此林中。悉見一切。三十三天。所住之地。一切觀林。甚可愛樂。
於此林中。有蓮花池。名曰普流。廣三十里。清淨之水。湛然充滿。如琉璃色。鵝鴨鴛鴦。周匝圍遶。一切眾鳥。皆如金色。七寶為背。珊瑚為足。赤寶為目。雜寶莊嚴。其音美妙。遊戲舞弄。
時諸天子。詣遊戲處。金色之鳥。出妙音聲。天子昇於。金殿之上。其殿光暉。如融金聚。
各相謂曰。
汝見諸天。遊戲之處。令諸天眾。其身光明。黃色轉妙。過踰兩倍。
於此殿中。遊戲自娛。受五欲樂。貪愛境界。而無厭足。如火益薪。轉更增熾。諸天愛於。色聲香味觸。亦復如是。不知厭足。
於此天中。受五欲樂。乃至愛善業盡。命終還退。隨業流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若有餘業。生於人中。常受快樂。花鬘塗香。以為莊嚴。坌以末香。心常歡悅。或為王者。或為大臣。大富饒財。為一切人。之所愛敬。無有怨敵。亦無病惱。以餘業故。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