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未曾有法品第四

未曾有侍者。
薄拘阿修羅。
地動及瞻波。
郁伽手各二。

未曾有法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我聞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

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瑟哆天。

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瑟哆天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瑟哆天。世尊後生。以三事。勝於前生。兜瑟哆天者。天壽。天色。天譽。以此故。諸兜瑟哆天。歡喜踊躍。歎此天子。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彼後來生。以三事。勝於前生。兜瑟哆天者。天壽。天色。天譽。

若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生兜瑟哆天。世尊後生。以三事。勝於前生。兜瑟哆天者。天壽。天色。天譽。以此故。諸兜瑟哆天。歡喜踊躍。歎此天子。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彼後來生。以三事。勝於前生。兜瑟哆天者。天壽。天色。天譽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在兜瑟哆天。於彼命終。知入母胎。是時震動。一切天地。以大妙光。普照世間。乃至幽隱。諸闇冥處。無有障蔽。謂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光所不照者。彼盡蒙耀。彼眾生者。因此妙光。各各生知。有奇特眾生生。有奇特眾生生。

若世尊。在兜瑟哆天。於彼命終。知入母胎。是時震動。一切天地。以大妙光。普照世間。乃至幽隱。諸闇冥處。無有障蔽。謂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光所不照者。彼盡蒙耀。彼眾生者。因此妙光。各各生知。有奇特眾生生。有奇特眾生生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知住母胎。依倚右脇。

若世尊。知住母胎。依倚右脇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舒體住母胎。

若世尊。舒體住母胎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覆藏住母胎。不為血所污。亦不為精。及諸不淨所污。

若世尊。覆藏住母胎。不為血所污。亦不為精。及諸不淨所污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知出母胎。是時震動。一切天地。以大妙光。普照世間。乃至幽隱。諸闇冥處。無有障蔽。謂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光所不照者。彼盡蒙耀。彼眾生者。因此妙光。各各生知。有奇特眾生生。有奇特眾生生。

若世尊。知出母胎。是時震動。一切天地。以大妙光。普照世間。乃至幽隱。諸闇冥處。無有障蔽。謂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光所不照者。彼盡蒙耀。彼眾生者。因此妙光。各各生知。有奇特眾生生。有奇特眾生生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舒體出母胎。

若世尊。舒體出母胎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覆藏出母胎。不為血所污。亦不為精。及諸不淨所污。

若世尊。覆藏出母胎。不為血所污。亦不為精。及諸不淨所污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初生之時。有四天子。手執極細衣。住於母前。令母歡喜。歎此童子。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若世尊。初生之時。有四天子。手執細衣。住於母前。令母歡喜。歎此童子。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初生之時。即行七步。不恐不怖。亦不畏懼。觀察諸方。

若世尊。初生之時。即行七步。不恐不怖。亦不畏懼。觀察諸方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初生之時。則於母前。而生大池。其水滿岸。令母於此。得用清淨。

若世尊。初生之時。則於母前。而生大池。其水滿岸。令母於此。得用清淨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初生之時。上虛空中。雨水注下。一冷一暖。灌世尊身。

若世尊。初生之時。上虛空中。雨水注下。一冷一暖。灌世尊身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初生之時。諸天於上。鼓天妓樂。天青蓮華。紅蓮華。赤蓮華。白蓮華。天文陀羅花。及細末栴檀香。散世尊上。

若世尊。初生之時。諸天於上。鼓天妓樂。天青蓮華。紅蓮華。赤蓮華。白蓮華。天文陀羅華。及細末栴檀香。散世尊上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一時在父。白淨王家。晝監田作。坐閻浮樹下。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爾時中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閻浮樹。其影不移。蔭世尊身。

於是釋白淨。往觀田作。至作人所。問曰。

作人。童子何處。

作人答曰。

天童子。今在閻浮樹下。

於是釋白淨。往詣閻浮樹。時釋白淨。日中後。見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閻浮樹。其影不移。蔭世尊身。

便作是念。

今此童子。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閻浮樹。其影不移。蔭童子身。

若世尊。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閻浮樹。其影不移。蔭世尊身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一時遊鞞舍離。大林之中。

於是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鞞舍離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往入林中。至一哆羅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是時中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哆羅樹。其影不移。蔭世尊身。於是釋摩訶男。中後仿佯。往至大林。釋摩訶男。日中後。見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哆羅樹。其影不移。蔭世尊身。

便作是念。

沙門瞿曇。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哆羅樹。其影不移。蔭沙門瞿曇身。

若世尊。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哆羅樹。其影不移。蔭世尊身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一時遊鞞舍離。大林之中。

爾時諸比丘。置鉢露地。時世尊鉢。亦在其中。有一獼猴。持佛鉢去。

諸比丘訶。

恐破佛鉢。

佛告諸比丘。

止止。莫訶。不破鉢也。

時彼獼猴。持佛鉢去。至一娑羅樹。徐徐上樹。於娑羅樹上。取蜜滿鉢。徐徐下樹。還詣佛所。即以蜜鉢。奉上世尊。世尊不受。

時彼獼猴。卻在一面。取斫去蟲。既去蟲已。還持上佛。佛復不受。

獼猴復卻。在於一面。取水著蜜中。持還上佛。世尊便受。

獼猴見佛。取蜜鉢已。歡喜踊躍。卻行弄舞。迴旋而去。

若世尊。令彼獼猴。見世尊。取蜜鉢已。歡喜踊躍。卻行弄舞。迴旋去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一時遊鞞舍離。獼猴水邊。高樓臺觀。

爾時世尊。曝曬坐具。抖擻拂拭。是時。大非時雲來。普覆虛空。欲雨而住。須待世尊。世尊曝曬坐具。抖擻拂拭。舉著一處已。攝持掃箒。住屋基上。於是大雲。已見世尊。收舉坐具。便下大雨。於卑高地。滂霈平滿。

若世尊。令彼大雲。已見世尊。收舉坐具。便下大雨。於卑高地。滂霈滿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一時遊跋耆中。在溫泉林。娑羅樹王下坐。

爾時中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娑羅樹王。其影不移。蔭世尊身。於是羅摩園主。行視園時。日中後。見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娑羅樹王。其影不移。蔭世尊身。

便作是念。

沙門瞿曇。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所以者何。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娑羅樹王。其影不移。蔭沙門瞿曇身。

若世尊。日中之後。一切餘樹。影皆轉移。唯娑羅樹王。其影不移。蔭世尊身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一時在阿浮。神室中。

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阿浮村。而行乞食。乞食已竟。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入神室燕坐。

爾時。天大雷雨雹。殺四牛。耕者二人。彼送葬時。大眾喧閙。其聲高大。音響震動。於是世尊。則於晡時。燕坐而起。從神室出。露地經行。

時彼大眾中。有一人。見世尊。則於晡時。燕坐而起。從神室出。露地經行。即往詣佛。稽首作禮。隨佛經行。

佛見在後。問彼人曰。

以何等故。大眾喧鬧。其聲高大。音響震動耶。

彼人白曰。

世尊。今日。天大雷雨雹。殺四牛。耕者二人。彼送葬時。大眾喧閙。其聲高大。音響震動。

世尊。向者不聞聲耶。

世尊答曰。

我不聞聲。

復問。

世尊。向為眠耶。

答曰。

不也。

復問。

世尊。

時寤。不聞此大聲耶。

答曰。

如是。

爾時彼人。便作是念。

甚奇甚特。極息至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之所行。

所以者何。寤而不聞。此大音聲。

若世尊寤。而不聞此。大音聲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一時在鬱鞞羅尼連然河邊。阿闍惒羅尼拘類樹下。初得佛道。

爾時大雨。至于七日。高下悉滿。潢澇橫流。世尊於中。露地經行。其處塵起。

若世尊。潢澇橫流。世尊於中。露地經行。其處塵起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魔王。六年逐佛。求其長短。不能得便。厭已而還。

若世尊。魔王六年。隨逐世尊。求其長短。不能得便。厭已而還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我聞世尊。七年念身。常念不斷。

若世尊。七年念身。常念不斷者。我受持是世尊。未曾有法。

於是世尊告曰。

阿難。汝從如來。更受持此。未曾有法。

阿難。如來。知覺生。知住。知滅。常知。無不知時。

阿難。如來。知思想生。知住。知滅。常知。無不知時。

是故。阿難。汝從如來。更受持此。未曾有法。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未曾有法經第一竟。

侍者經第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

爾時多識名德。上尊長老比丘。大弟子等。

謂尊者拘隣若。尊者阿攝貝。尊者跋提釋迦王。尊者摩訶男拘隷。尊者惒破。尊者耶舍。尊者邠耨。尊者維摩羅。尊者伽惒波提。尊者須陀耶。尊者舍梨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尊者隷婆哆。尊者大目乾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拘絺羅。尊者大周那。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邠耨加㝹寫長老。尊者耶舍行籌長老。

如是比餘。多識名德。上尊長老比丘。大弟子等。亦遊王舍城。並皆近佛。葉屋邊住。

是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年老。體轉衰弊。壽過埀訖。宜須侍者。汝等見為。舉一侍者。令瞻視我。可非不可。受我所說。不失其義。

於是尊者拘隣若。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我願奉侍。可非不可。及受所說。不失其義。

世尊告曰。

拘隣若。汝自年老。體轉衰弊。壽過垂訖。汝亦自應。須瞻視者。

拘隣若。汝還本坐。

於是尊者拘隣若。即禮佛足。便還復坐。

如是尊者阿攝貝。尊者跋提釋迦王。尊者摩訶男拘隸。尊者惒破。尊者耶舍。尊者邠耨。尊者維摩羅。尊者伽惒波提。尊者須陀耶。尊者舍梨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尊者隸婆哆。尊者大目乾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拘絺羅。尊者大周那。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邠耨加㝹寫長老。

尊者耶舍行籌長老。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

世尊。我願奉侍。可非不可。及受所說。不失其義。

世尊告曰。

耶舍。汝自年老。體轉衰弊。壽過垂訖。汝亦自應。須瞻視者。

耶舍。汝還本坐。

於是尊者耶舍。即禮佛足。便還復坐。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在彼眾中。便作是念。

世尊欲求。誰為侍者。意在何比丘。欲令瞻視。可非不可。及受所說。不失其義。我寧可入如其像定。觀眾比丘心。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即入如其像定。觀眾比丘心。尊者大目乾連。即知世尊。欲得賢者阿難。以為侍者。意在阿難。欲令瞻視。可非不可。及受所說。不失其義。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即從定起。白眾比丘曰。

諸賢知不。世尊欲得。賢者阿難。以為侍者。意在阿難。欲令瞻視。可非不可。及受所說。不失其義。

諸賢。我等今應。共至賢者阿難所。勸喻令為。世尊侍者。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及諸比丘。共至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是時尊者大目乾連坐已。語曰。

賢者阿難。汝今知不。佛欲得汝。以為侍者。意在阿難。令瞻視我。可非不可。受我所說。不失其義。

阿難。猶村外不遠。有樓閣臺觀。向東開窻。日出光照。在於西壁。

賢者阿難。世尊亦然。欲得賢者阿難。以為侍者。意在阿難。令瞻視我。可非不可。受我所說。不失其義。

賢者阿難。汝今可為。世尊侍者。

尊者阿難白曰。

尊者大目乾連。我不堪任。奉侍世尊。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難可難侍。謂為侍者。

尊者大目乾連。猶如王大雄象。年滿六十。憍發力盛。牙足體具。難可難近。謂為看視也。

尊者大目乾連。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亦復如是。難可難近。謂為侍者。

尊者大目乾連。我以是故。不任侍者。

尊者大目乾連。復語曰。

賢者阿難。聽我說喻。智者聞喻。即解其義。

賢者阿難。猶如優曇鉢華。時生於世。

賢者阿難。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亦復如是。時時出世。

賢者阿難。汝可速為。世尊侍者。瞿曇當得大果。

尊者阿難。復白曰。

尊者大目乾連。若世尊。與我三願者。我便然可。為佛侍者。

云何為三。我願不著。佛新故衣。願不食。別請佛食。願不非時見佛。

尊者大目乾連。若世尊與我。此三願者。如是我便。為佛侍者。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勸尊者阿難。為侍者已。即從坐起。繞尊者阿難。而便還去。往詣佛所。𥡳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

世尊。我已勸喻。賢者阿難。為佛侍者。

世尊。賢者阿難。從佛求三願。

云何為三。願不著。佛新故衣。願不食。別請佛食。願不非時見佛。

尊者大目乾連。若世尊與我。此三願者。如是我便。為佛侍者。

世尊告曰。

大目乾連。阿難比丘。聰明智慧。豫知當有譏論。或諸梵行。作如是語。

阿難比丘。為衣故。奉侍世尊。

大目乾連。若阿難比丘。聰明智慧。豫知當有譏論。或諸梵行。作如是語。

阿難比丘。為衣故。奉侍世尊者。

是謂阿難比丘。未曾有法。

大目乾連。阿難比丘。聰明智慧。豫知當有譏論。或諸梵行。作如是語。

阿難比丘。為食故。奉侍世尊。

大目乾連。若阿難比丘。聰明智慧。豫知當有譏論。或諸梵行。作如是語。

阿難比丘。為食故。奉侍世尊者。

是謂阿難比丘。未曾有法。

大目乾連。阿難比丘。善知時。善別時。知我。是往見如來時。知我。非往見如來時。知比丘眾。比丘尼眾。是往見如來時。知比丘眾。比丘尼眾。非往見如來時。知優婆塞眾。優婆私眾。是往見如來時。知優婆塞眾。優婆私眾。非往見如來時。知眾多異學。沙門梵志。是往見如來時。知眾多異學。沙門梵志。非往見如來時。知此眾多異學。沙門梵志。能與如來共論。知此眾多異學。沙門梵志。不能與如來共論。

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安隱饒益。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不安隱饒益。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得辯才說法。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不得辯才說法。

是謂阿難比丘。未曾有法。

大目乾連。阿難比丘。雖無他心智。而善知如來。晡時從燕坐起。豫為人說。今日如來行如是。如是現法樂居。審如所說。諦無有異。

是謂阿難比丘。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作是說。

諸賢。我奉侍佛來。二十五年。若以此心。起貢高者。無有是相。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我奉侍佛來。二十五年。初不非時見佛。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我奉侍佛來。二十五年。未曾為佛。所見訶責。除其一過。此亦為他故。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我從如來。受八萬法聚。受持不忘。若以此起貢高者。無有此相。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我從如來。受八萬法聚。初不再問。除其一句。彼亦如是不易。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我從如來。受持八萬法聚。初不見。從他人受法。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我從如來。受持八萬法聚。初無是心。我受此法。為教語他。

諸賢。但欲自御自息。自般涅槃故。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此甚奇。甚特。謂四部眾。來詣我所而聽法。若我因此。起貢高者。都無此相。亦不豫作意。有來問者。我當如是。如是答。

諸賢。但在坐時。隨其義應。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此甚奇。甚特。謂眾多異學。沙門梵志。來問我事。我若以此。有恐怖。有畏懼。身毛竪者。都無此相。亦不豫作意。有來問者。我當如是。如是答。

諸賢。但在坐時。隨其義應。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復次。一時尊者舍梨子。尊者大目乾連。尊者阿難。在舍衛國。婆羅邏山中。

是時尊者舍梨子。問曰。

賢者阿難。汝奉侍佛來。二十五年。頗憶有時。起欲心耶。

尊者阿難白曰。

尊者舍梨子。我是學人。而不離欲。

尊者舍梨子。復語曰。

賢者阿難。我不問汝。學以無學。我但問汝。奉侍佛來。二十五年。汝頗憶有。起欲心耶。

尊者舍梨子。復再三問曰。

賢者阿難。汝奉侍佛來。二十五年。頗憶有時。起欲心耶。

尊者阿難。亦至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我是學人。而不離欲。

尊者舍梨子。復語曰。

賢者阿難。我不問汝。學以無學。我但問汝。奉侍佛來。二十五年。汝頗憶有。起欲心耶。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語曰。

賢者阿難。速答速答。

阿難。汝莫觸嬈。上尊長老。

於是尊者阿難。答曰。

尊者舍梨子。我奉侍佛來。二十五年。我初不憶。曾起欲心。

所以者何。我常向佛。有慚愧心。及諸智梵行人。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復次。一時世尊。遊王舍城。在巖山中。

是時世尊告曰。

阿難。汝臥。當如師子臥法。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獸王師子。臥法云何。

世尊答曰。

阿難。獸王師子。晝為食行。行已入窟。若欲眠時。足足相累。伸尾在後。右脅而臥。過夜平旦。回顧視身。若獸王師子。身體不正。見已不喜。若獸王師子。其身周正。見已便喜。彼若臥起。從窟而出。出已頻呻。頻呻已。自觀身體。自觀身已。四顧而望。四顧望已。便再三吼。再三吼已。便行求食。獸王師子。臥法如是。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獸王師子。臥法如是。比丘臥法。當復云何。

世尊答曰。

阿難。若比丘依村邑。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持身。守攝諸根。立於正念。彼從村邑。乞食已竟。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至無事處。或至樹下。或空室中。或經行。或坐禪。淨除心中。諸障礙法。晝或經行。或坐禪。淨除心中。諸障礙已。復於初夜。或經行。或坐禪。淨除心中。諸障礙法。於初夜時。或經行。或坐禪。淨除心中。諸障礙已。於中夜時。入室欲臥。四疊優哆邏僧。敷著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脅而臥。足足相累。意係明相。正念正智。恒念起想。彼後夜時。速從臥起。或經行。或坐禪。淨除心中。諸障礙法。如是比丘。師子臥法。

尊者阿難白曰。

世尊。如是比丘。師子臥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世尊教我。師子喻臥法。從是已來。初不復以。左脅而臥。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復次。一時世尊。遊拘尸那竭。住惒跋單力士。娑羅林中。

爾時世尊。最後欲取。般涅槃時。告曰。

阿難。汝往至。雙娑羅樹間。可為如來。北首敷床。如來中夜。當般涅槃。

尊者阿難。受如來教。即詣雙樹。於雙樹間。而為如來。北首敷床。

敷床已訖。還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已為如來。於雙樹間。北首敷床。唯願世尊。自當知時。

於是世尊。將尊者阿難。至雙樹間。四疊優哆邏僧。以敷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脅而臥。足足相累。

最後般涅槃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以手抆淚。而作是念。

本有諸方比丘眾。來欲見世尊。供養禮事。皆得隨時。奉見世尊。供養禮事。若聞世尊。般涅槃已。便不復來。奉見世尊。供養禮事。我亦不得。隨時見佛。供養禮事。

於是世尊。問諸比丘。

阿難比丘。今在何處。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尊者阿難。執拂侍佛。以手抆淚。而作是念。

本有諸方比丘眾。來欲見世尊。供養禮事。皆得隨時。奉見世尊。供養禮事。若聞世尊。般涅槃已。便不復來。奉見世尊。供養禮事。我亦不得。隨時見佛。供養禮事。

於是世尊告曰。

阿難。汝勿啼泣。亦莫憂慼。

所以者何。阿難。汝奉侍我。身行慈。口意行慈。初無二心。安樂無量。無邊無限。

阿難。若過去時。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有奉侍者。無勝於汝。

阿難。若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有奉侍者。亦無勝汝。

阿難。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若有侍者。亦無勝汝。

所以者何。阿難善知時。善別時。知我。是往見如來時。知我。非往見如來時。知比丘眾。比丘尼眾。是往見如來時。知比丘眾。比丘尼眾。非往見如來時。知優婆塞眾。優婆私眾。是往見如來時。知優婆塞眾。優婆私眾。非往見如來時。知眾多異學。沙門梵志。是往見如來時。知眾多異學。沙門梵志。非往見如來時。知此眾多異學。沙門梵志。能與如來共論。知此眾多異學。沙門梵志。不能與如來共論。

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得安隱饒益。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不得安隱饒益。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得辯才說法。知此食噉含消。如來食已。不得辯才說法。

復次。阿難。汝雖無他心智。而逆知如來晡時。從燕坐起。預為人說。今日如來行如是。如是現法樂居。審如所說。諦無有異。

於是世尊。欲令尊者阿難喜。告諸比丘。

轉輪聖王。得四未曾有法。

云何為四。剎利眾往。見轉輪王。若默然時。見已歡喜。若所說時。聞已歡喜。梵志眾。居士眾。沙門眾。往見轉輪王。若默然時。見已歡喜。若所說時。聞已歡喜。

阿難比丘。亦復如是。得四未曾有法。

云何為四。比丘眾。往見阿難。若默然時。見已歡喜。若所說時。聞已歡喜。比丘尼眾。優婆塞眾。優婆私眾。往見阿難。若默然時。見已歡喜。若所說時。聞已歡喜。

復次。阿難為眾說法。有四未曾有。

云何為四。阿難比丘。為比丘眾。至心說法。非不至心。

彼比丘眾。亦作是念。

願尊者阿難。常說法。莫令中止。

彼比丘眾。聞尊者阿難說法。終無厭足。然阿難比丘。自默然住。為比丘尼眾。優婆塞眾。優婆私眾。至心說法。非不至心。

優婆私眾。亦作是念。

願尊者阿難。常說法。莫令中止。

優婆私眾。聞尊者阿難說法。終無厭足。然阿難比丘。自默然住。

復次。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尊者阿難。遊於金剛。住金剛村中。

是時尊者阿難。無量百千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於是尊者金剛子。亦在眾中。

尊者金剛子。心作是念。

此尊者阿難。故是學人。未離欲耶。我寧可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觀尊者阿難心。

於是尊者金剛子。便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觀尊者阿難心。尊者金剛子。即知尊者阿難。故是學人。而未離欲。

於是尊者金剛子。從三昧起。向尊者阿難。而說頌曰。

山林靜思惟。
涅槃令入心。
瞿曇禪無亂。
不久息跡證。

於是尊者阿難。受尊者金剛子教。離眾獨行。精進無亂。彼離眾獨行。精進無亂。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彼即於現法。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尊者阿難知法已。乃至得阿羅訶。

尊者阿難。作是說。

諸賢。我坐床上。下頭未至枕頃。便斷一切漏。得心解脫。

若尊者阿難。作此說。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尊者阿難。復作是說。

諸賢。我當結跏趺坐。而般涅槃。

尊者阿難。便結跏趺坐。而般涅槃。若尊者阿難。結跏趺坐。而般涅槃。是謂尊者阿難。未曾有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侍者經第二竟。

薄拘羅經第三

我聞如是。

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尊者薄拘羅。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有一異學。是尊者薄拘羅。未出家時。親善朋友。中後仿佯。往詣尊者薄拘羅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異學曰。

賢者薄拘羅。我欲有所問。為見聽不。

尊者薄拘羅答曰。

異學。隨汝所問。聞已當思。

異學問曰。

賢者薄拘羅。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幾時。

尊者薄拘羅答曰。

異學。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

異學復問曰。

賢者薄拘羅。汝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頗憶曾行。婬欲事耶。

尊者薄拘羅。語異學曰。

汝莫作是問。更問餘事。

賢者薄拘羅。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頗憶曾起欲想耶。

異學。汝應作是問。

於是異學。便作是語。

我今更問。賢者薄拘羅。汝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頗憶曾起欲想耶。

於是尊者薄拘羅。因此異學問。便語諸比丘。

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以此起貢高者。都無是想。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有欲想。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若因此起貢高者。都無是相。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未曾憶受居士衣。未曾割截作衣。未曾倩他比丘作衣。未曾用針縫衣。未曾持針縫囊。乃至一縷。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乞食來。八十年。若因此起貢高者。都無是相。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乞食來。八十年。未曾憶受居士請。未曾超越乞食。未曾從大家乞食。於中當得淨好。極妙豐饒。食噉含消。未曾視女人面。未曾憶入。比丘尼坊中。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憶畜沙彌。未曾憶。為白衣說法。乃至四句頌。亦不為說。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者。未曾憶服藥。乃至一片訶梨勒。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結跏趺坐。於八十年。未曾猗壁猗樹。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於三日夜中。得三達證。

若尊者薄拘羅作此說。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復次。尊者薄拘羅。作是說。

諸賢。我結跏趺坐。而般涅槃。尊者薄拘羅。便結跏趺坐。而般涅槃。

若尊者薄拘羅。結跏趺坐。而般涅槃。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

尊者薄拘羅。所說如是。彼時異學。及諸比丘。聞所說已。歡喜奉行。

薄拘羅經第三竟。

阿修羅經第四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蘭若。在黃蘆園。

爾時婆羅邏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色像巍巍。光耀暐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禮世尊足。卻住一面。

世尊問曰。

婆羅邏。大海中阿修羅。無有衰退。阿修羅壽。阿修羅色。阿修羅樂。阿修羅力。諸阿修羅。樂大海中耶。

婆羅邏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答曰。

世尊。我大海中。諸阿修羅。無有衰退於。阿修羅壽。阿修羅色。阿修羅樂。阿修羅力。諸阿修羅。樂大海中。

世尊復問曰。

婆羅邏。大海中。有幾未曾有法。令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婆羅邏答曰。

世尊。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令諸阿修羅。見已樂中。云何為八。

世尊。我大海。從下至上。周迴漸廣。均調轉上。以成於岸。其水常滿。未曾流出。

世尊。若我大海。從下至上。周迴漸廣。均調轉上。以成於岸。其水常滿。未曾流出者。

是謂我大海中。第一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復次。世尊。我大海潮。未曾失時。

世尊。若我大海潮。未曾失時者。是謂我大海中。第二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復次。世尊。我大海水。甚深無底。極廣無邊。

世尊。若我大海。甚深無底。極廣無邊者。是謂我大海中。第三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復次。世尊。我大海水鹹。皆同一味。

世尊。若我大海水鹹。皆同一味者。是謂我大海中。第四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復次。世尊。我大海中。多有珍寶。無量璝異。種種珍琦。充滿其中。珍寶名者。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瑇瑁。赤石。琁珠。

世尊。若我大海中。多有珍寶。無量璝異。種種珍琦。充滿其中。珍寶名者。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瑇瑁。赤石。琁珠者。是謂我大海中。第五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復次。世尊。我大海中。大神所居。大神名者。謂阿修羅。乾塔惒。羅剎。魚摩竭。龜。鼉。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復次。大海中。甚奇甚特。眾生身體。有百由延。有二百由延。有三百由延。有至七百由延。身皆居海中。

世尊。若大海中。大神所居。大神名者。謂阿修羅。乾塔惒。羅剎。魚摩竭。龜。鼉。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復次。大海中。甚奇甚特。眾生身體。有百由延。有二百由延。有三百由延。有至七百由延。身皆居海中者。是謂我大海中。第六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復次。世尊。我大海清淨。不受死屍。若有命終者。過夜風便。吹著岸上。

世尊。若我大海清淨。不受死屍。若有命終者。過夜風便。吹著岸上者。是謂我大海中。第七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復次。世尊。我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二曰。搖尤那。三曰。舍牢浮。四曰。阿夷羅婆提。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既入中已。各捨本名。皆曰大海。

世尊。若我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二曰。搖尤那。三曰。舍牢浮。四曰。阿夷羅婆提。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既入中已。各捨本名。皆曰大海者。是謂我大海中。第八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世尊。是謂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諸阿修羅。見已樂中。

世尊。於佛正法律中。有幾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世尊答曰。

婆羅邏。我正法律中。亦有八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云何為八。

婆羅邏。如大海。從下至上。周迴漸廣。均調轉上。以成於岸。其水常滿。未曾流出。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漸作漸學。漸盡漸教。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漸作漸學。漸盡漸教者。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一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復次。婆羅邏。如大海潮。未曾失時。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諸族姓子。乃至命盡。終不犯戒。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諸族姓子。乃至命盡。終不犯戒者。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二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復次。婆羅邏。如大海水。甚深無底。極廣無邊。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諸法甚深。甚深無底。極廣無邊。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諸法甚深。甚深無底。極廣無邊者。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三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復次。婆羅邏。如大海水鹹。皆同一味。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無欲為味。覺味。息味。及道味。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無欲為味。覺味。息味。及道味者。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四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復次。婆羅邏。如大海中。多有珍寶。無量璝異。種種珍琦。充滿其中。珍寶名者。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馬瑙。瑇瑁。赤石。琁珠。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多有珍寶。無量璝異。種種珍琦。充滿其中。珍寶名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多有珍寶。無量璝異。種種珍琦。充滿其中。珍寶名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者。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五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復次。婆羅邏。如大海中。大神所居。大神名者。謂阿修羅。乾塔惒。羅剎。魚摩竭。龜。鼉。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

復次。大海中。甚奇甚特。眾生身體。有百由延。有二百由延。有三百由延。有至七百由延。身皆居海中。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聖眾大神。皆居其中。大神名者。謂阿羅訶。向阿羅訶。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聖眾大神。皆居其中。大神名者。謂阿羅訶。向阿羅訶。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者。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六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復次。婆羅邏。如大海清淨。不受死屍。若有命終者。過夜風便。吹著岸上。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聖眾清淨。不受死尸。若有不精進人惡生。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彼雖墮在。聖眾之中。然去聖眾遠。聖眾亦復。去離彼遠。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聖眾清淨。不受死屍。若有不精進人惡生。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彼雖墮在。聖眾之中。然去聖眾遠。聖眾亦復。去離彼遠者。是謂我正法律中。第七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復次。婆羅邏。如大海。閻浮洲中。有五大河。

一曰。恒伽。二曰。搖尤那。三曰。舍牢浮。四曰。阿夷羅婆提。五曰。摩企。

悉入大海。既入中已。各捨本名。皆曰大海。

婆羅邏。我正法律。亦復如是。剎利種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捨本名。同曰沙門。

梵志種。居士種。工師種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捨本名。同曰沙門。

婆羅邏。若我正法律中。剎利種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捨本名。同曰沙門。

梵志種。居士種。工師種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捨本名。同曰沙門者。

是謂我正法律中。第八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婆羅邏。是謂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令諸比丘。見已樂中。

婆羅邏。於意云何。若我正法律中。有八未曾有法。若汝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此二種。未曾有法。何者為上。為勝。為妙。為最。

婆羅邏白曰。

世尊。我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不及如來。八未曾有法。不如千倍。萬倍。不可比。不可喻。不可稱。不可數。但世尊。八未曾有法。為上。為勝。為妙。為最。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婆羅邏阿修羅王。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修羅經第四竟。

中阿含經卷第八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