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三
唐法師玄奘譯
辯大乘品第十五之三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佛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行時知行。住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如如自身。威儀差別。如是如是。具念正知。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正知往來。正知瞻視。正知俯仰。正知屈申。服僧伽胝。執持衣鉢。嘗食𡂜飲。臥息經行。坐起承迎。寤寢語嘿。入出諸定。皆念正知。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於息入時。如實念知息入。於息出時。如實念知息出。於入息長時。如實念知入息長。於出息長時。如實念知出息長。於入息短時。如實念知入息短。於出息短時。如實念知出息短。
如工輪師。或彼弟子。輪勢長時。如實念知。輪勢長。輪勢短時。如實念知。輪勢短。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入息出息。若長若短。如實念知。亦復如是。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四界差別。所謂地界。水火風界。如巧屠師。或彼弟子。斷牛命已。復用利刀。分析其身。剖為四分。若坐若立。如實觀知。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地水火風。四界差別。亦復如是。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其中。外為薄皮。之所纏裹。所謂唯有。髮毛爪齒。皮革血肉。筋脈骨髓。心肝肺腎。脾膽胞胃。大腸小腸。屎尿洟唾。涎淚垢汗。痰膿肪𦙱。腦膜𦞲聹。如是不淨。充滿身中。如有農夫。或諸長者。倉中盛滿。種種雜穀。所謂稻麻。粟豆麥等。有明目者。開倉覩之。即如實知。其中唯有。稻麻粟等。種種雜穀。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從足至頂。唯有種種。不淨臭物。充滿其中。亦復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死經一日。或經二日。乃至七日。其身膖脹。色變青瘀。臭爛皮穿。膿血流出。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死經一日。或經二日。乃至七日。為諸鵰鷲。烏鵲鵄梟。虎豹狐狼。野干狗等。種種禽獸。或啄或攫。骨肉狼藉。𪙁掣食噉。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禽獸食已。不淨潰爛。膿血流離。有無量種。蟲蛆雜出。臭處可惡。過於死狗。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蟲蛆食已。肉離骨現。支節相連。荕纏血塗。尚餘腐肉。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已成骨璅。血肉都盡。餘筋所連。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但餘眾骨。其色皓白。如雪珂貝。諸筋糜爛。支節分離。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成白骨已。支節分散。零落異方。所謂。足骨。腨骨。膝骨。髀骨。髖骨。脊骨。脇骨。胸骨。膊骨。臂骨。手骨。項骨。頷骨。頰骨。髑髏。各在異處。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骸骨狼藉。風吹日曝。雨灌霜封。積有歲年。色如珂雪。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餘骨散地。經多百歲。或多千年。其相變青。狀猶鴿色。或有腐朽。碎末如塵。與土相和。不可分別。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於內身。如是差別。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於外身。住循身觀。於內外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隨其所應。亦復如是。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外俱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隨其所應。皆應廣說。
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觀時。雖作是觀。而無所得。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正斷。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永斷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已生善法。為令安住。不忘增廣。倍修滿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神足。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五根。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五力。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七等覺支。
何等為七。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念等覺支。擇法等覺支。精進等覺支。喜等覺支。輕安等覺支。定等覺支。捨等覺支。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八聖道支。
何等為八。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三三摩地。
何等為三。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皆空。其心安住。名空解脫門。亦名空三摩地。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有相。其心安住。名無相解脫門。亦名無相三摩地。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所願。其心安住。名無願解脫門。亦名無願三摩地。是為第三。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爾時尊者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法智。
佛言。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五蘊等。差別相轉。是為法智。
世尊。云何類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蘊界處。及諸緣起。若總若別。是無常等。是為類智。
世尊。云何世俗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一切法。假設名字。是為世俗智。
世尊。云何他心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證滅。是為他心智。
世尊。云何苦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苦應不生。是為苦智。
世尊。云何集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集應永斷。是為集智。
世尊。云何滅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滅應作證。是為滅智。
世尊。云何道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道應修習。是為道智。
世尊。云何盡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貪瞋癡盡。是為盡智。
世尊。云何無生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有趣不復生。是為無生智。
世尊。云何如實智。
善現。如來一切智。一切相智。是為如實智。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三無漏根。
何等為三。
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未知當知根。
佛言。
善現。若諸學者。於諸聖諦。未已現觀。未得聖果。所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為未知當知根。
世尊。云何已知根。
善現。若諸學者。於諸聖諦。已得現觀。已得聖果。所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為已知根。
世尊。云何具知根。
善現。謂諸無學者。若阿羅漢。若獨覺。若諸菩薩。已住十地。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為具知根。
善現。如是三根。若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三三摩地。
何等為三。
謂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有尋有伺三摩地。
佛言。
善現。若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是為有尋有伺三摩地。
世尊。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
善現。若初靜慮。第二靜慮中間定。是為無尋唯伺三摩地。
世尊。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
善現。若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是為無尋無伺三摩地。
善現。如是三三摩地。若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十隨念。
何等為十。
謂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寂靜厭離隨念。入出息隨念。身隨念。死隨念。
善現。如是十隨念。若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等。所有善法。以無所得。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佛十力。
何等為十。
謂處非處智力。業異熟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勝解智力。根勝劣智力。遍行行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處非處智力。
佛言。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因果等法。處非處相。是為處非處智力。
世尊。云何業異熟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過去未來。現在諸業法。受種種因果相。是為業異熟智力。
世尊。云何種種界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界相。是為種種界智力。
世尊。云何種種勝解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勝解相。是為種種勝解智力。
世尊。云何根勝劣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根勝劣相。是為根勝劣智力。
世尊。云何遍行行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遍行行相。是為遍行行智力。
世尊。云何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根力覺支。道支等相。是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
世尊。云何宿住隨念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無數。宿住事相。是為宿住隨念智力。
世尊。云何死生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無數。死生事相。是為死生智力。
世尊。云何漏盡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漏永盡。無漏心解脫。無漏慧解脫。於現法中。自作證具足住。能正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為漏盡智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無所畏。
何等為四。
謂正等覺無畏。漏盡無畏。障法無畏。盡苦道無畏。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正等覺無畏。
佛言。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自稱我是。正等覺者。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於是法。非正等覺。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正等覺無畏。
世尊。云何漏盡無畏。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自稱我已。永盡諸漏。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有如是。漏未永盡。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漏盡無畏。
世尊。云何障法無畏。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為諸弟子。說障道法。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習此法。不能障道。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障法無畏。
世尊。云何盡苦道無畏。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為諸弟子。說盡苦道。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修此道。不能盡苦。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盡苦道無畏。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無礙解。
何等為四。
謂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善現。如是四無礙解。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五眼。六神通。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現。如是等法。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十八佛不共法。
何等十八。
謂我如來。應。正等覺。從初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夜。乃至最後。所作已辦。入無餘依。大涅槃夜。於其中間。常無誤失。無卒暴音。無忘失念。無不定心。無種種想。無不擇捨。志欲無退。精進無退。念無退。慧無退。解脫無退。解脫智見無退。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於過去世。所起智見。無著無礙。於未來世。所起智見。無著無礙。於現在世。所起智見。無著無礙。
善現。如是十八佛不共法。無不皆以無所得為方便。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諸文字。陀羅尼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文字。陀羅尼門。
佛言。
善現。字平等性。語平等性。言說理趣平等性。入諸字門。是為文字。陀羅尼門。
世尊。云何入諸字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入𧙃字門。悟一切法。本不生故。
入洛字門。悟一切法。離塵垢故。
入跛字門。悟一切法。勝義教故。
入者字門。悟一切法。無死生故。
入娜字門。悟一切法。遠離名相。無得失故。
入砢字門。悟一切法。出世間故。愛支因緣。永不現故。
入柁字門。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無分別故。
入婆字門。悟一切法。離繫縛故。
入荼字門。悟一切法。離熱矯穢。得清淨故。
入沙字門。悟一切法。無罣礙故。
入縛字門。悟一切法。言音道斷故。
入䫂字門。悟一切法。真如不動故。
入也字門。悟一切法。如實不生故。
入瑟吒字門。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
入迦字門。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故。
入娑字門。悟一切法。時平等性。不可得故。
入磨字門。悟一切法。我及我所性。不可得故。
入伽字門。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故。
入他字門。悟一切法處所。不可得故。
入闍字門。悟一切法生起。不可得故。
入濕縛字門。悟一切法安隱性。不可得故。
入達字門。悟一切法界性。不可得故。
入捨字門。悟一切法寂靜性。不可得故。
入佉字門。悟一切法。如虛空性。不可得故。
入羼字門。悟一切法窮盡性。不可得故。
入薩䫂字門。悟一切法。任持處非處。令不動轉性。不可得故。
入若字門。悟一切法。所了知性。不可得故。
入辣他字門。悟一切法。執著義性。不可得故。
入呵字門。悟一切法因性。不可得故。
入薄字門。悟一切法。可破壞性。不可得故。
入綽字門。悟一切法。欲樂覆性。不可得故。
入颯磨字門。悟一切法。可憶念性。不可得故。
入嗑縛字門。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
入蹉字門。悟一切法勇健性。不可得故。
入鍵字門。悟一切法。厚平等性。不可得故。
入搋字門。悟一切法積集性。不可得故。
入拏字門。悟一切法。離諸喧諍。無往無來。行住坐臥。不可得故。
入頗字門。悟一切法。遍滿果報。不可得故。
入塞迦字門。悟一切法。聚積蘊性。不可得故。
入逸娑字門。悟一切法。衰老性相。不可得故。
入酌字門。悟一切法。聚集足跡。不可得故。
入吒字門。悟一切法。相驅迫性。不可得故。
入擇字門。悟一切法。究竟處所。不可得故。
善現。如是字門。是能悟入。法空邊際。除如是字。表諸法空。更不可得。
何以故。善現。如是字義。不可宣說。不可顯示。不可執取。不可書持。不可觀察。離諸相故。
善現。譬如虛空。是一切物。所歸趣處。此諸字門。亦復如是。諸法空義。皆入此門。方得顯了。
善現。入此𧙃字等。名入諸字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於如是入諸字門。得善巧智。於諸言音。所詮所表。皆無罣礙。於一切法。平等空性。盡能證持。於眾言音。咸得善巧。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能聽如是。入諸字門。印相印句。聞已受持。讀誦通利。為他解說。不貪名利。由此因緣。得二十種。殊勝功德。
何等二十。
謂得強憶念。得勝慚愧。得堅固力。得法旨趣。得增上覺。得殊勝慧。得無礙辯。得總持門。得無疑惑。得違順語。不生恚愛。得無高下。平等而住。得於有情。言音善巧。得蘊善巧。處善巧。界善巧。得緣起善巧。因善巧。緣善巧。法善巧。得根勝劣智善巧。他心智善巧。得觀星曆善巧。得天耳智善巧。宿住隨念智善巧。神境智善巧。死生智善巧。得漏盡智善巧。得說處非處智善巧。得往來等。威儀路善巧。
善現。是為得二十種。殊勝功德。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得文字。陀羅尼門。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佛告善現。
汝問
云何當知。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者。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六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六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
佛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無所從來。亦無所趣。
何以故。以一切法。無去無來。無從無趣。由彼諸法。無變壞故。
是菩薩摩訶薩。於所從趣地。不恃不思惟。雖修治地業。而不見彼地。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六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
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修治地業。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初極喜地時。應善修治。十種勝業。
何等為十。
一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淨勝意樂業。勝意樂事。不可得故。
二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業。一切有情。不可得故。
三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布施業。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
四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親近。善友業。善友惡友。無二相故。
五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求法業。諸所求法。不可得故。
六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常樂出家業。所棄捨家。不可得故。
七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愛樂佛身業。諸相隨好。不可得故。
八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開闡法教業。所分別法。不可得故。
九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破憍慢業。諸興盛法。不可得故。
十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恒諦語業。一切語性。不可得故。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初極喜地時。應善修治如是。十種勝業。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二離垢地時。應於八法。思惟修習。速令圓滿。
何等為八。
一者。清淨禁戒。二者。知恩報恩。三者。住安忍力。四者。受勝歡喜。五者。不捨有情。六者。恒起大悲。七者。於諸師長。以敬信心。諮承供養。如事佛想。八者。勤求修習。波羅蜜多。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二離垢地時。應於如是八法。思惟修習。速令圓滿。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三發光地時。應住五法。
何等為五。
一者。勤求多聞。嘗無厭足。於所聞法。不著文字。
二者。以無染心。常行法施。雖廣開化。而不自高。
三者。為嚴淨土。植諸善根。雖用迴向。而不自舉。
四者。為化有情。雖不厭倦。無邊生死。而不自高。
五者。雖住慚愧。而無所著。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三發光地時。應常安住。如是五法。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四焰慧地時。應住十法常行不捨。
何等為十。
一者。住阿練若。常不捨離。二者。少欲。三者。喜足。四者。常不捨離。杜多功德。五者。於諸學處。未曾棄捨。六者。於諸欲樂。深生厭離。七者。常樂發起。寂滅俱心。八者。捨諸所有。九者。心不滯沒。十者。於諸所有。無所顧戀。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四焰慧地時。應住如是十法。常行不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三
唐法師玄奘譯
辯大乘品第十五之三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佛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行時知行。住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如如自身。威儀差別。如是如是。具念正知。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正知往來。正知瞻視。正知俯仰。正知屈申。服僧伽胝。執持衣鉢。嘗食𡂜飲。臥息經行。坐起承迎。寤寢語嘿。入出諸定。皆念正知。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於息入時。如實念知息入。於息出時。如實念知息出。於入息長時。如實念知入息長。於出息長時。如實念知出息長。於入息短時。如實念知入息短。於出息短時。如實念知出息短。
如工輪師。或彼弟子。輪勢長時。如實念知。輪勢長。輪勢短時。如實念知。輪勢短。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入息出息。若長若短。如實念知。亦復如是。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四界差別。所謂地界。水火風界。如巧屠師。或彼弟子。斷牛命已。復用利刀。分析其身。剖為四分。若坐若立。如實觀知。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地水火風。四界差別。亦復如是。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其中。外為薄皮。之所纏裹。所謂唯有。髮毛爪齒。皮革血肉。筋脈骨髓。心肝肺腎。脾膽胞胃。大腸小腸。屎尿洟唾。涎淚垢汗。痰膿肪𦙱。腦膜𦞲聹。如是不淨。充滿身中。如有農夫。或諸長者。倉中盛滿。種種雜穀。所謂稻麻。粟豆麥等。有明目者。開倉覩之。即如實知。其中唯有。稻麻粟等。種種雜穀。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從足至頂。唯有種種。不淨臭物。充滿其中。亦復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死經一日。或經二日。乃至七日。其身膖脹。色變青瘀。臭爛皮穿。膿血流出。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死經一日。或經二日。乃至七日。為諸鵰鷲。烏鵲鵄梟。虎豹狐狼。野干狗等。種種禽獸。或啄或攫。骨肉狼藉。𪙁掣食噉。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禽獸食已。不淨潰爛。膿血流離。有無量種。蟲蛆雜出。臭處可惡。過於死狗。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蟲蛆食已。肉離骨現。支節相連。荕纏血塗。尚餘腐肉。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已成骨璅。血肉都盡。餘筋所連。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但餘眾骨。其色皓白。如雪珂貝。諸筋糜爛。支節分離。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成白骨已。支節分散。零落異方。所謂。足骨。腨骨。膝骨。髀骨。髖骨。脊骨。脇骨。胸骨。膊骨。臂骨。手骨。項骨。頷骨。頰骨。髑髏。各在異處。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骸骨狼藉。風吹日曝。雨灌霜封。積有歲年。色如珂雪。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往澹泊路。觀所棄屍。餘骨散地。經多百歲。或多千年。其相變青。狀猶鴿色。或有腐朽。碎末如塵。與土相和。不可分別。見是事已。自念我身。有如是性。具如是法。未得解脫。終歸如是。誰有智者。寶玩此身。唯諸愚夫。迷謬耽著。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於內身。如是差別。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於外身。住循身觀。於內外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隨其所應。亦復如是。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外俱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隨其所應。皆應廣說。
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觀時。雖作是觀。而無所得。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正斷。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永斷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已生善法。為令安住。不忘增廣。倍修滿故。生欲策勵。發起正勤。策心持心。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神足。
何等為四。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三。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是為第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五根。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五力。
何等為五。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七等覺支。
何等為七。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念等覺支。擇法等覺支。精進等覺支。喜等覺支。輕安等覺支。定等覺支。捨等覺支。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八聖道支。
何等為八。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修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三三摩地。
何等為三。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皆空。其心安住。名空解脫門。亦名空三摩地。是為第一。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有相。其心安住。名無相解脫門。亦名無相三摩地。是為第二。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一切法。自相空故。皆無所願。其心安住。名無願解脫門。亦名無願三摩地。是為第三。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爾時尊者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法智。
佛言。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五蘊等。差別相轉。是為法智。
世尊。云何類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蘊界處。及諸緣起。若總若別。是無常等。是為類智。
世尊。云何世俗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一切法。假設名字。是為世俗智。
世尊。云何他心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證滅。是為他心智。
世尊。云何苦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苦應不生。是為苦智。
世尊。云何集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集應永斷。是為集智。
世尊。云何滅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滅應作證。是為滅智。
世尊。云何道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道應修習。是為道智。
世尊。云何盡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貪瞋癡盡。是為盡智。
世尊。云何無生智。
善現。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有趣不復生。是為無生智。
世尊。云何如實智。
善現。如來一切智。一切相智。是為如實智。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三無漏根。
何等為三。
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未知當知根。
佛言。
善現。若諸學者。於諸聖諦。未已現觀。未得聖果。所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為未知當知根。
世尊。云何已知根。
善現。若諸學者。於諸聖諦。已得現觀。已得聖果。所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為已知根。
世尊。云何具知根。
善現。謂諸無學者。若阿羅漢。若獨覺。若諸菩薩。已住十地。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為具知根。
善現。如是三根。若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三三摩地。
何等為三。
謂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有尋有伺三摩地。
佛言。
善現。若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是為有尋有伺三摩地。
世尊。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
善現。若初靜慮。第二靜慮中間定。是為無尋唯伺三摩地。
世尊。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
善現。若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是為無尋無伺三摩地。
善現。如是三三摩地。若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十隨念。
何等為十。
謂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寂靜厭離隨念。入出息隨念。身隨念。死隨念。
善現。如是十隨念。若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等。所有善法。以無所得。為方便者。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佛十力。
何等為十。
謂處非處智力。業異熟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勝解智力。根勝劣智力。遍行行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處非處智力。
佛言。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因果等法。處非處相。是為處非處智力。
世尊。云何業異熟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過去未來。現在諸業法。受種種因果相。是為業異熟智力。
世尊。云何種種界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界相。是為種種界智力。
世尊。云何種種勝解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勝解相。是為種種勝解智力。
世尊。云何根勝劣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根勝劣相。是為根勝劣智力。
世尊。云何遍行行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遍行行相。是為遍行行智力。
世尊。云何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根力覺支。道支等相。是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
世尊。云何宿住隨念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無數。宿住事相。是為宿住隨念智力。
世尊。云何死生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有情類。無量無數。死生事相。是為死生智力。
世尊。云何漏盡智力。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諸漏永盡。無漏心解脫。無漏慧解脫。於現法中。自作證具足住。能正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為漏盡智力。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無所畏。
何等為四。
謂正等覺無畏。漏盡無畏。障法無畏。盡苦道無畏。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正等覺無畏。
佛言。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自稱我是。正等覺者。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於是法。非正等覺。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正等覺無畏。
世尊。云何漏盡無畏。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自稱我已。永盡諸漏。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有如是。漏未永盡。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漏盡無畏。
世尊。云何障法無畏。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為諸弟子。說障道法。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習此法。不能障道。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障法無畏。
世尊。云何盡苦道無畏。
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為諸弟子。說盡苦道。設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依法立難。及令憶念。言修此道。不能盡苦。我於彼難。正見無由。以於彼難。見無由故。得安隱住。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妙梵輪。其輪清淨。正真無上。一切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或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轉者。是為盡苦道無畏。
善現。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無礙解。
何等為四。
謂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善現。如是四無礙解。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五眼。六神通。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現。如是等法。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十八佛不共法。
何等十八。
謂我如來。應。正等覺。從初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夜。乃至最後。所作已辦。入無餘依。大涅槃夜。於其中間。常無誤失。無卒暴音。無忘失念。無不定心。無種種想。無不擇捨。志欲無退。精進無退。念無退。慧無退。解脫無退。解脫智見無退。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於過去世。所起智見。無著無礙。於未來世。所起智見。無著無礙。於現在世。所起智見。無著無礙。
善現。如是十八佛不共法。無不皆以無所得為方便。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諸文字。陀羅尼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文字。陀羅尼門。
佛言。
善現。字平等性。語平等性。言說理趣平等性。入諸字門。是為文字。陀羅尼門。
世尊。云何入諸字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入𧙃字門。悟一切法。本不生故。
入洛字門。悟一切法。離塵垢故。
入跛字門。悟一切法。勝義教故。
入者字門。悟一切法。無死生故。
入娜字門。悟一切法。遠離名相。無得失故。
入砢字門。悟一切法。出世間故。愛支因緣。永不現故。
入柁字門。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無分別故。
入婆字門。悟一切法。離繫縛故。
入荼字門。悟一切法。離熱矯穢。得清淨故。
入沙字門。悟一切法。無罣礙故。
入縛字門。悟一切法。言音道斷故。
入䫂字門。悟一切法。真如不動故。
入也字門。悟一切法。如實不生故。
入瑟吒字門。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
入迦字門。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故。
入娑字門。悟一切法。時平等性。不可得故。
入磨字門。悟一切法。我及我所性。不可得故。
入伽字門。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故。
入他字門。悟一切法處所。不可得故。
入闍字門。悟一切法生起。不可得故。
入濕縛字門。悟一切法安隱性。不可得故。
入達字門。悟一切法界性。不可得故。
入捨字門。悟一切法寂靜性。不可得故。
入佉字門。悟一切法。如虛空性。不可得故。
入羼字門。悟一切法窮盡性。不可得故。
入薩䫂字門。悟一切法。任持處非處。令不動轉性。不可得故。
入若字門。悟一切法。所了知性。不可得故。
入辣他字門。悟一切法。執著義性。不可得故。
入呵字門。悟一切法因性。不可得故。
入薄字門。悟一切法。可破壞性。不可得故。
入綽字門。悟一切法。欲樂覆性。不可得故。
入颯磨字門。悟一切法。可憶念性。不可得故。
入嗑縛字門。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
入蹉字門。悟一切法勇健性。不可得故。
入鍵字門。悟一切法。厚平等性。不可得故。
入搋字門。悟一切法積集性。不可得故。
入拏字門。悟一切法。離諸喧諍。無往無來。行住坐臥。不可得故。
入頗字門。悟一切法。遍滿果報。不可得故。
入塞迦字門。悟一切法。聚積蘊性。不可得故。
入逸娑字門。悟一切法。衰老性相。不可得故。
入酌字門。悟一切法。聚集足跡。不可得故。
入吒字門。悟一切法。相驅迫性。不可得故。
入擇字門。悟一切法。究竟處所。不可得故。
善現。如是字門。是能悟入。法空邊際。除如是字。表諸法空。更不可得。
何以故。善現。如是字義。不可宣說。不可顯示。不可執取。不可書持。不可觀察。離諸相故。
善現。譬如虛空。是一切物。所歸趣處。此諸字門。亦復如是。諸法空義。皆入此門。方得顯了。
善現。入此𧙃字等。名入諸字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於如是入諸字門。得善巧智。於諸言音。所詮所表。皆無罣礙。於一切法。平等空性。盡能證持。於眾言音。咸得善巧。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能聽如是。入諸字門。印相印句。聞已受持。讀誦通利。為他解說。不貪名利。由此因緣。得二十種。殊勝功德。
何等二十。
謂得強憶念。得勝慚愧。得堅固力。得法旨趣。得增上覺。得殊勝慧。得無礙辯。得總持門。得無疑惑。得違順語。不生恚愛。得無高下。平等而住。得於有情。言音善巧。得蘊善巧。處善巧。界善巧。得緣起善巧。因善巧。緣善巧。法善巧。得根勝劣智善巧。他心智善巧。得觀星曆善巧。得天耳智善巧。宿住隨念智善巧。神境智善巧。死生智善巧。得漏盡智善巧。得說處非處智善巧。得往來等。威儀路善巧。
善現。是為得二十種。殊勝功德。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所得文字。陀羅尼門。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大乘相。
佛告善現。
汝問
云何當知。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者。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六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當知是為。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六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
佛言。
善現。若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無所從來。亦無所趣。
何以故。以一切法。無去無來。無從無趣。由彼諸法。無變壞故。
是菩薩摩訶薩。於所從趣地。不恃不思惟。雖修治地業。而不見彼地。
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六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
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修治地業。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初極喜地時。應善修治。十種勝業。
何等為十。
一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淨勝意樂業。勝意樂事。不可得故。
二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業。一切有情。不可得故。
三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布施業。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
四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親近。善友業。善友惡友。無二相故。
五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求法業。諸所求法。不可得故。
六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常樂出家業。所棄捨家。不可得故。
七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愛樂佛身業。諸相隨好。不可得故。
八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開闡法教業。所分別法。不可得故。
九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破憍慢業。諸興盛法。不可得故。
十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恒諦語業。一切語性。不可得故。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初極喜地時。應善修治如是。十種勝業。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二離垢地時。應於八法。思惟修習。速令圓滿。
何等為八。
一者。清淨禁戒。二者。知恩報恩。三者。住安忍力。四者。受勝歡喜。五者。不捨有情。六者。恒起大悲。七者。於諸師長。以敬信心。諮承供養。如事佛想。八者。勤求修習。波羅蜜多。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二離垢地時。應於如是八法。思惟修習。速令圓滿。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三發光地時。應住五法。
何等為五。
一者。勤求多聞。嘗無厭足。於所聞法。不著文字。
二者。以無染心。常行法施。雖廣開化。而不自高。
三者。為嚴淨土。植諸善根。雖用迴向。而不自舉。
四者。為化有情。雖不厭倦。無邊生死。而不自高。
五者。雖住慚愧。而無所著。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三發光地時。應常安住。如是五法。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四焰慧地時。應住十法常行不捨。
何等為十。
一者。住阿練若。常不捨離。二者。少欲。三者。喜足。四者。常不捨離。杜多功德。五者。於諸學處。未曾棄捨。六者。於諸欲樂。深生厭離。七者。常樂發起。寂滅俱心。八者。捨諸所有。九者。心不滯沒。十者。於諸所有。無所顧戀。
善現。菩薩摩訶薩。住第四焰慧地時。應住如是十法。常行不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