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尊者叵求那。住東園鹿母講堂。疾病困篤。

尊者阿難。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尊者叵求那。住東園鹿母講堂。疾病困篤。如是病比丘。多有死者。

善哉。世尊。願至東園。鹿母講堂。尊者叵求那所。以哀愍故。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至日晡時。從禪覺。往詣東園。鹿母講堂。至尊者叵求那房。敷座而坐。為尊者叵求那。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坐起去。

尊者叵求那。世尊去後。尋即命終。當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時尊者阿難。供養尊者叵求那舍利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尊者叵求那。世尊來後。尋便命終。臨命終時。諸根喜悅。膚色清淨。鮮白光澤。不審世尊。彼當生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佛告阿難。

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若覺病起。其身苦患。心不調適。生分微弱。得聞大師。教授教誡。種種說法。彼聞法已。斷五下分結。

阿難。是則大師教授。設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然後病起。身遭苦患。生分轉微。不蒙大師。教授。教誡。說法。然遇諸餘多聞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得聞法已。斷五下分結。

阿難。是名教授教誡。聽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比丘。先未病時。不斷五下分結。乃至生分微弱。不聞大師。教授。教誡。說法。復不聞。餘多聞大德。諸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然彼先所受法。獨靜思惟。稱量觀察。得斷五下分結。

阿難。是名思惟觀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心善解脫。然後得病。身遭苦患。生分微弱。得聞大師。教授。教誡。說法。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

阿難。是名大師。說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覺身病起。極遭苦患。不得大師。教授。教誡。說法。然得諸餘多聞大德。諸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

阿難。是名教授教誡。聞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其身病起。極生苦患。不得大師。教授。教誡。說法。不得諸餘多聞大德。教授。教誡。說法。然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

阿難。是名思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何緣叵求那比丘不得。諸根欣悅。色貌清淨。膚體鮮澤。叵求那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彼親從大師。聞教授。教誡。說法。斷五下分結。世尊為彼。尊者叵求那。受阿那含記。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濕波誓。住東園鹿母講堂。身遭重病。極生苦患。尊者富隣尼。瞻視供給。如前跋迦梨修多羅廣說。謂說三受。乃至。

轉增無損。

佛告阿濕波誓。

汝莫變悔。

阿濕波誓。白佛言。

世尊。我實有變悔。

佛告阿濕波誓。

汝得無破戒耶。

阿濕波誓。白佛言。

世尊。我不破戒。

佛告阿濕波誓。

汝不破戒。何為變悔。

阿濕波誓。白佛言。

世尊。我先未病時。得身息樂正受。多修習。我於今日。不復能得。入彼三昧。

我作是思惟。

將無退失。是三昧耶。

佛告阿濕波誓。

我今問汝。隨意答我。

阿濕波誓。汝見色。即是我。異我。相在不。

阿濕波誓。白佛言。

不也。世尊。

復問。

汝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阿濕波誓。白佛言。

不也。世尊。

佛告阿濕波誓。

汝既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何故變悔。

阿濕波誓。白佛言。

世尊。不正思惟故。

佛告阿濕波誓。

若沙門。婆羅門。三昧堅固。三昧平等。若不得入彼三昧。不應作念。

我於三昧退減。

若復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但當作是覺知。

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

貪恚癡。永盡無餘已。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是法時。尊者阿濕波誓。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歡喜踊悅。歡喜踊悅故。身病即除。

佛說此經。令尊者阿濕波誓。歡喜隨喜已。從坐起而去。

差摩迦修多羅。如五受陰處說。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年少新學。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少知識。獨一客旅。無人供給。住邊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篤。

時有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有一比丘。年少新學。乃至疾病困篤。住邊聚落。客僧房中。有是病比丘。多死無活。

善哉。世尊。往彼住處。以哀愍故。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即日晡時。從禪覺。至彼住處。

彼病比丘。遙見世尊。扶床欲起。

佛告比丘。

息臥勿起。

云何。比丘。苦患寧可忍不。

如前差摩迦修多羅廣說。如是三受。乃至。

病苦但增不損。

佛告病比丘。

我今問汝。隨意答我。

汝得無變悔耶。

病比丘白佛。

實有變悔。世尊。

佛告病比丘。

汝得無犯戒耶。

病比丘。白佛言。

世尊。實不犯戒。

佛告病比丘。

汝若不犯戒。何為變悔。

病比丘白佛。

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於過人法。勝妙知見。未有所得。

我作是念。

命終之時。知生何處。

故生變悔。

佛告比丘。

我今問汝。隨意答我。

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識耶。

比丘白佛。

如是。世尊。

復問。

比丘。於意云何。有眼識故。有眼觸。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

比丘白佛。

如是。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云何。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識耶。

比丘白佛。

如是。世尊。

復問。

比丘。若無眼識。則無眼觸耶。若無眼觸。則無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

比丘白佛。

如是。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是故。比丘。當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終。後世亦善。

爾時世尊。為病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去。

時病比丘。世尊去後。尋即命終。臨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時眾多比丘。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彼年少比丘。疾病困篤。尊者今已命終。當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云何。世尊。如是比丘。當生何處。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佛告諸比丘。

彼命過比丘。是真寶物。聞我說法。分明解了。於法無畏。得般涅槃。汝等但當。供養舍利。

世尊爾時。為彼比丘。受第一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說。差別者。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彼比丘。作如是念。

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

彼比丘。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

若彼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者。是名比丘。斷愛欲。轉諸結。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說。差別者。乃至。

佛告病比丘。

汝不自犯戒耶。

比丘。白佛言。

世尊。我不以持淨戒故。於世尊所。修梵行。

佛告比丘。

汝以何等法故。於我所修梵行。

比丘白佛。

為離貪欲故。於世尊所。修梵行。

為離瞋恚愚癡故。於世尊所。修梵行。

佛告比丘。

如是如是。汝正應為。離貪欲故。於我所修梵行。

離瞋恚愚癡故。於我所。修梵行。

比丘。貪欲纏故。不得離欲。無明纏故。慧不清淨。

是故。比丘。於欲離欲。心解脫。離無明故。慧解脫。

若比丘。於欲離欲。心解脫。身作證。離無明故。慧解脫。是名比丘。斷諸愛欲。轉結縛。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是故。比丘。於此法善思惟。

如前廣說。乃至。

受第一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伽梨隸講堂。

時多有比丘疾病。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往至伽梨隸講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

坐已。告諸比丘。

當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則為我。隨順之教。

比丘。云何為正念。

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云何正智。

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申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

比丘。是名正智。

如是。比丘。正念正智住者。能起樂受。有因緣。非無因緣。

云何因緣。謂緣於身。作是思惟。

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身及樂受。觀察無常。觀察生滅。觀察離欲。觀察滅盡。觀察捨彼。觀察身。及樂受無常。乃至捨已。若於身。及樂受。貪欲使者。永不復使。

如是。正念正智。生苦受因緣。非不因緣。

云何為因緣。如是緣身。作是思惟。

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苦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身及苦受。觀察無常。乃至捨。於此及苦受。瞋恚所使。永不復使。

如是。正念正智。生不苦不樂受因緣。非不因緣。

云何因緣。謂身因緣。作是思惟。

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彼不苦不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彼身。及不苦不樂受。觀察無常。乃至捨。若所有身。及不苦不樂受。無明使使。使永不復使。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厭離。於受想行識厭離。厭離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覺所覺時。
莫能知樂覺。
貪欲使所使。
不見於出離。

苦受所覺時。
莫能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
不見出離道。

不苦不樂受。
等正覺所說。
彼亦不能知。
終不度彼岸。

若比丘精勤。
正智不傾動。
於彼一切受。
黠慧能悉知。

能知諸受已。
現法盡諸漏。
依慧而命終。
涅槃不墮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說。

時有眾多比丘。集會迦梨隸講堂。多有疾病。如上說。差別者。

乃至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生老病死。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智慧多聞者。
非不覺諸受。
若於苦樂受。
分別諦明了。

當知堅固事。
凡夫有昇降。
於樂不染著。
於苦不傾動。

知受不受生。
依於貪恚覺。
斷除斯等已。
其心善解脫。

繫念緣妙境。
正向待終期。
若比丘精勤。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慧者能覺知。
了知諸受已。
現法盡諸漏。

依慧而命終。
涅槃不墮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歡喜。作禮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長者得病。身極苦痛。世尊聞已。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次第乞食。至給孤獨長者舍。

長者遙見世尊。馮床欲起。

世尊見已。即告之言。

長者勿起。增其苦患。

世尊即坐。告長者言。

云何。長者。病可忍不。身所苦患。為增。為損。

長者白佛。

甚苦。世尊。難可堪忍。

乃至說三受。如差摩修多羅廣說。乃至。

苦受但增不損。

佛告長者。

當如是學。

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長者白佛。

如世尊說。四不壞淨。我有此法。此法中有我。

世尊。我今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長者。

善哉善哉。

即記長者。得阿那含果。

長者白佛。

唯願世尊。今於此食。

爾時世尊。默而許之。

長者即勅。辦種種淨美飲食。供養世尊。世尊食已。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尊者阿難。聞給孤獨長者。身遭苦患。往詣其舍。長者遙見阿難。馮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前叉摩修多羅廣說。乃至。

苦患但增不損。

時尊者阿難。告長者言。

勿恐怖。若愚癡無聞凡夫。不信於佛。不信法。僧。聖戒不具。故有恐怖。亦畏命終。及後世苦。汝今不信。已斷已知。於佛淨信。具足於法。僧。淨信具足。聖戒成就。

長者。白尊者阿難。

我今何所恐怖。我始於王舍城。寒林中。丘塜間。見世尊。即得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自從是來。家有錢財。悉與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共。

尊者阿難言。

善哉。長者。汝自記說。是須陀洹果。

長者。白尊者阿難。

可就此食。

尊者阿難。默然受請。

即辦種種。淨美飲食。供養尊者阿難。食已。復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聞給孤獨長者。身遭苦患。

聞已。語尊者阿難。

知不。給孤獨長者。身遭苦患。當共往看。

尊者阿難。默然而許。

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阿難。共詣給孤獨長者舍。長者遙見。尊者舍利弗。扶床欲起。乃至說三種受。如叉摩修多羅廣說。

身諸苦患。轉增無損。

尊者舍利弗。告長者言。

當如是學。

不著眼。不依眼界。生貪欲識。不著耳鼻舌身意。亦不著。不依意界。生貪欲識。不著色。不依色界。生貪欲識。不著聲香味觸法。不依法界。生貪欲識。不著於地界。不依地界。生貪欲識。不著於水火。風空識界。不依識界。生貪欲識。不著色陰。不依色陰。生貪欲識。不著受想行識陰。不依識陰。生貪欲識。

時給孤獨長者。悲歎流淚。

尊者阿難。告長者言。

汝今怯劣耶。

長者白阿難。

不怯劣也。我自顧念。奉佛以來。二十餘年。未聞尊者舍利弗。說深妙法。如今所聞。

尊者舍利弗。告長者言。

我亦久來。未嘗為諸長者。說如是法。

長者。白尊者舍利弗。

有居家白衣。有勝信。勝念。勝樂。不聞深法。而生退沒。

善哉。尊者舍利弗。當為居家白衣。說深妙法。以哀愍故。

尊者舍利弗。今於此食。

尊者舍利弗等。默然受請。

即設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食已。復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即從坐起而去。

達磨提離長者修多羅。亦如世尊。為給孤獨長者。初修多羅廣說。第二修多羅。亦如是說。差別者。

若復長者。依此四不壞淨已。於上修習六念。

謂念如來事。乃至念天。

長者。白佛言。

世尊。依四不壞淨。於上修六隨念。我今悉成就。我常修念如來事。乃至念天。

佛告長者。

善哉善哉。汝今自記。阿那含果。

長者白佛。

唯願世尊。受我請食。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長者知佛受請已。即具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已。復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長壽童子。是樹提長者孫子。身嬰重病。爾時世尊。聞長壽童子。身嬰重病。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到長壽童子舍。長壽童子。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叉摩修多羅廣說。乃至。

病苦但增無損。

是故。童子。當如是學。

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當如是學。

童子。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四不壞淨。我今悉有。我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童子。

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

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童子。白佛言。

如世尊說。依四不壞淨。修習六明分想。我今悉有。

然我作是念。

我命終後。不知我祖父。樹提長者。當云何。

爾時樹提長者。語長壽童子言。

汝於我所。故念且停。汝今且聽。世尊說法。思惟憶念。可得長夜福利。安樂饒益。

時長壽童子言。

我於一切諸行。當作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常現在前。

佛告童子。

汝今自記。斯陀含果。

長壽童子。白佛言。

世尊。唯願世尊。住我舍食。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長壽童子。即辦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已。復為童子。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時婆藪長者。身遭苦患。

爾時世尊。聞婆藪長者。身遭苦患。如前達摩提那長者修多羅廣說。得阿那含果記。乃至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釋氏沙羅。疾病委篤。

爾時世尊。聞釋氏沙羅。疾病委篤。晨朝著衣持鉢。入迦維羅衛國乞食。次到釋氏沙羅舍。釋氏沙羅。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差摩迦修多羅廣說。乃至。

患苦但增不損。

是故。釋氏沙羅。當如是學。

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釋氏沙羅。白佛言。

如世尊說。

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我悉有之。我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釋氏沙羅。

是故。汝當依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於上修習五喜處。

何等為五。謂念如來事。乃至自所施法。

釋氏沙羅。白佛言。

如世尊說。依四不壞淨。修五喜處。我亦有之。我常念如來事。乃至自所施法。

佛言。

善哉善哉。汝今自記。斯陀含果。

沙羅白佛。

唯願世尊。今我舍食。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沙羅長者。即辦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世尊食已。復為沙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曲谷精舍。

爾時耶輸長者。疾病困篤。如是乃至。得阿那含果記。如達摩提那修多羅廣說。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瞻婆國。竭伽池側。

時有摩那提那長者。疾病新差。

時摩那提長者。語一士夫言。

善男子。汝往尊者阿那律所。為我稽首。阿那律足。問訊起居輕利。安樂住不。明日通身四人。願受我請。

若受請者。汝復為我。白言。

我俗人。多有王家事。不能得自往奉迎。唯願尊者時到。通身四人。來赴我請。哀愍故。

時彼男子。受長者教。詣尊者阿那律所。稽首禮足。白言尊者。

摩那提那長者。敬禮問訊。

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唯願尊者。通身四人。明日日中。哀受我請。

時尊者阿那律。默然受請。

時彼士夫。復以摩那提那長者語。白尊者阿那律。

我是俗人。多有王家事。不得躬自奉迎。唯願尊者。通身四人。明日日中。哀受我請。憐愍故。

尊者阿那律陀言。

汝且自安。我自知時。明日。通身四人。往詣其舍。

時彼士夫。受尊者阿那律教。還白長者。

阿梨。當知我已。詣尊者阿那律。具宣尊意。

尊者阿那律言。

汝且自安。我自知時。

彼長者摩那提那。夜辦淨美飲食。

晨朝。復告彼士夫。

汝往至彼。尊者阿那律所。白言。

時到。

時彼士夫。即受教。行詣尊者阿那律所。稽首禮足。白言。

供具已辦。唯願知時。

時尊者阿那律。著衣持鉢。通身四人。詣長者舍。

時摩那提那長者。婇女圍遶。住內門左。見尊者阿那律。舉體執足敬禮。引入就坐。各別稽首。問訊起居。退坐一面。

尊者阿那律。問訊長者。

堪忍安樂住不。

長者答言。

如是。尊者。堪忍樂住。先遭疾病。當時委篤。今已蒙差。

尊者阿那律。問長者言。

汝住何住。能令疾病苦患時。得除差。

長者白言。

尊者阿那律。我住四念處。專修繫念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

何等為四。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

如是。尊者阿那律。我於四念處。繫心住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尊者阿那律。住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

尊者阿那律。告長者言。

汝今自記。阿那含果。

時摩那提那長者。以種種淨美飲食。自手供養。自恣飽滿。食已。澡漱畢。摩那提那長者。復坐卑床。聽說法。

尊者阿那律。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精舍。

時有淳陀長者。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問淳陀長者。

汝今愛樂。何等沙門。婆羅門淨行。

淳陀白佛。

有沙門。婆羅門。奉事於水。事毘濕波天。執杖澡罐。常淨其手。

如是正士。能善說法言。

善男子。月十五日。以胡麻屑。菴摩羅屑。以澡其髮。修行齋法。被著新淨。長髮白氎。牛糞塗地。而臥其上。

善男子。晨朝早起。以手觸地。作如是言。

此地清淨。我如是淨。

手執牛糞團。并把生草。口說是言。

此是清淨。我如是淨。

若如是者。見為清淨。不如是者。永不清淨。

世尊。如是像類沙門。婆羅門。若為清淨。我所宗仰。

佛告淳陀。

有黑法。黑報。不淨。不淨果。負重向下。成就如此。諸惡法者。雖復晨朝早起。以手觸地。唱言清淨。猶是不淨。正復不觸。亦不清淨。執牛糞團。并及生草。唱言清淨。亦復不淨。正復不觸。亦不清淨。

淳陀。何等為黑。黑報。不淨。不淨果。負重向下。乃至觸以不觸。悉皆不淨。

淳陀。謂殺生惡業。手常血腥。心常思惟。撾捶殺害。無慚無愧。慳貪悋惜。於一切眾生。乃至昆蟲。不離於殺。於他財物。聚落。空地。皆不離盜。行諸邪婬。

若父母。兄弟。姊妹。夫主。親族。乃至授花鬘者。如是等護。以力強干。不離邪婬。不實妄語。或於王家。真實言家。多眾聚集。求當言處。作不實說。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自因他。或因財利。知而妄語。而不捨離。是名妄語。兩舌乖離。傳此向彼。傳彼向此。遍相破壞。令和合者離。離者歡喜。是名兩舌。不離惡口罵。

若人軟語說。悅耳心喜。方正易知。樂聞無依說。多人愛念。適意。隨順三昧。捨如是等。而作剛強。多人所惡。不愛。不適意。不順三昧說。如是等言。不離麁澁。是名惡心。綺飾壞語。不時言。不實言。無義言。非法言。不思言。如是等。名壞語。

不捨離貪。於他財物。而起貪欲。言。

此物我有者好。

不捨瞋恚弊惡。心思惟言。

彼眾生應縛。應鞭。應伏。應殺。

欲為生難。不捨邪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世間。無世阿羅漢等。趣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淳陀。是名黑。黑報。不淨。不淨果。乃至觸。以不觸。皆悉不淨。

淳陀。有白。白報。淨有。淨果。輕仙上昇。成就已。晨朝觸地。此淨我淨者。亦得清淨。若不觸者。亦得清淨。把牛糞團。手執生草。淨因淨果者。執與不執。亦得清淨。

淳陀。何等為白。白報。乃至執以不執。亦得清淨。謂有人不殺生。離殺生。捨刀杖。慚愧。悲念一切眾生。不偷盜。遠離偷盜。與者取。不與不取。淨心不貪。離於邪婬。

若父母護。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強干。起於邪婬。離於妄語。審諦實說。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離於壞語。諦說。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作己有想。而生貪著。離於瞋恚。

不作是念。

撾打縛殺。為作眾難。

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有說報。有福。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淳陀。是名白。白報。乃至觸與不觸。皆悉清淨。

爾時淳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精舍。

時有異婆羅門。於十五日。洗頭已。受齋法。被新長髮白氎。手執生草。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婆羅門。

汝洗頭。被新長髮白氎。是誰家法。

婆羅門白佛。

瞿曇。是學捨法。

佛告婆羅門。

云何婆羅門捨法。

婆羅門。白佛言。

瞿曇。如是十五日。洗頭受持法齋。著新淨長髮白氎。手執生草。隨力所能。布施作福。

瞿曇。是名婆羅門。修行捨行。

佛告婆羅門。

賢聖法律。所行捨行。異於此也。

婆羅門白佛。

瞿曇。云何為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佛告婆羅門。

謂離殺生。不樂殺生。

如前清淨分廣說。

依於不殺。捨離殺生。

乃至如前。清淨分廣說。

離偷盜。不樂於盜。依於不盜。捨不與取。離諸邪婬。不樂邪婬。依於不婬。捨非梵行。離於妄語。不樂妄語。依不妄語。捨不實言。離諸兩舌。不樂兩舌。依不兩舌。捨別離行。離於惡口。不樂惡口。依不惡口。捨於麁言。離諸綺語。不樂綺語。依不綺語。捨無義言。斷除貪欲。遠離苦貪。依無貪心。捨於愛著。斷除瞋恚。不生忿恨。依於無恚。捨彼瞋恨。修習正見。不起顛倒。依於正見。捨彼邪見。

婆羅門。是名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婆羅門白佛。

善哉。瞿曇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生聞梵志。來詣佛所。

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

云何。世尊。彼得受不。

佛告婆羅門。

非一向得。若汝親族。生地獄中者。得彼地獄眾生食。以活其命。不得汝所。信施飲食。若生畜生。餓鬼。人中者。得彼人中飲食。不得汝所施者。

婆羅門。餓鬼趣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若汝親族。生彼入處。餓鬼中者。得汝施食。

婆羅門白佛。

若我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者。我信施。誰應食之。

佛告婆羅門。

若汝所可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者。要有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中者。得食之。

婆羅門白佛。

瞿曇。若我所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亦無更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者。此信施食。誰當食之。

佛告婆羅門。

設使所為。施親族知識。不生入處。餓鬼趣中。復無諸餘知識。生餓鬼者。且信施。而自得其福。彼施者。所作信施。而彼施者。不失達嚫。

婆羅門白佛。

云何施者。行施。施者。得彼達嚫。

佛告婆羅門。

有人殺生行惡。手常血腥。乃至十不善業跡。

如淳陀修多羅廣說。

而復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貧窮。乞士。悉施錢財。衣被。飲食。燈明。諸莊嚴具。

婆羅門。彼惠施主。若復犯戒。生象中者。以彼曾施沙門。婆羅門。錢財。衣被。飲食。乃至莊嚴眾具故。雖在象中。亦得受彼施報。衣服。飲食。乃至種種。莊嚴眾具。

若復生。牛馬驢騾等。種種畜生趣中。以本施惠功德。悉受其報。隨彼生處。所應受用。皆悉得之。

婆羅門。若復施主。持戒。不殺。不盜。乃至正見。布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乞士。錢財。衣服。飲食。乃至燈明。緣斯功德。生人道中。坐受其報。衣被。飲食。乃至燈明眾具。

復次。婆羅門。若復持戒。生天上者。彼諸惠施。天上受報。財寶。衣服。飲食。乃至莊嚴眾具。

婆羅門。是名施者。行施。施者。受達嚫。果報不失。

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鞞羅磨聚落北。身恕林中。

鞞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

聞已。共相招集。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何因。何緣。有眾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佛告諸婆羅門。長者。

行非法行。行危嶮行。因緣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諸婆羅門。長者。白佛。

行何等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佛告婆羅門。長者。

殺生。乃至邪見。具足十不善業。因緣故。

婆羅門。是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婆羅門白佛。

何因緣諸眾生。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

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復問。

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

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婆羅門。長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性家。婆羅門大性家。居士大性家。悉得往生。

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

若復欲求生四王。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悉得往生。

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

行淨戒者。其心所願。悉自然得。

若復如是法行。正行者。欲求生梵天。亦得往生。

所以者何。以行正行。法行故。

持戒清淨。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若復欲求。往生光音。遍淨。乃至阿伽尼吒。亦復如是。

所以者何。以彼持戒清淨。心離欲故。

若復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悉得成就。

所以者何。以彼法行。正行故。

持戒清淨。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欲求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皆悉得。

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

持戒清淨。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欲求斷三結。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無量神通。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

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

持戒。離欲。所願必得。

時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鞞羅磨聚落北。身恕林中。

時鞞羅磨聚落中。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鞞羅磨聚落。身恕林中。聞已。乘白馬車。多將翼從。持金斗。傘蓋。金澡瓶。出鞞羅磨聚落。詣身恕林。至道口。下車步進。入於園門。至世尊前。

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何因。何緣。有人命終。生地獄中。乃至生天。

如上修多羅廣說。

時鞞羅磨。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鞞紐多羅聚落北。身恕林中住。鞞紐多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引。往詣身恕林。至世尊所。面相慰勞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

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

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

我作是念。

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

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

如上說。

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

如上說。

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

如上說。

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

如上說。

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

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麁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

如上說。

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

如上說。

如是七種。名為聖戒。

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

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時鞞紐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相習近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相習近法。

謂殺生者。殺生者。習近。盜。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各各隨類。更相習近。

譬如不淨物。不淨物自相和合。如是。殺生。殺生。乃至邪見。邪見自相習近。

如是。比丘。不殺生。不殺生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

譬如淨物。淨物自相和合。乳生酪。酪生酥。酥生醍醐。醍醐自相和合。

如是。不殺。不殺更相習近。乃至正見。正見更相習近。

是名。比丘。相習近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蛇行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蛇行法。謂殺生惡行。手常血腥。乃至十不善業跡。

如前淳陀修多羅廣說。

彼當爾時。身蛇行。口蛇行。意蛇行。彼如是。身口意蛇行已。於其二趣。向一一趣。若地獄。若畜生。蛇行眾生。謂蛇鼠猫狸等。腹行眾生。是名蛇行法。

云何非蛇行法。謂不殺生。乃至正見。

如前淳陀修多羅。十業跡廣說。

是名非蛇行法。身非蛇行。口非蛇行。意非蛇行。於其二趣。生一一趣。若天上。若人中。是名非蛇行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惡業因。惡心因。惡見因。如是眾生。身壞命終。必墮惡趣泥犁中。

譬如圓珠。擲著空中。落地流轉。不一處住。如是。惡業因。惡心因。惡見因。身壞命終。必墮地獄中。無住處。

云何為惡業。謂殺生。乃至綺語。

如上廣說。

是名惡業。

云何惡心。謂貪恚心。

如上廣說。

是名惡心。

云何惡見。謂邪顛倒。

如上廣說。

是名惡見。是名惡業因。惡心因。惡見因。身壞命終。必生惡趣泥犁中。

善業因。善心因。善見因。身壞命終。必生善趣。天上。

婆羅門。云何為善業。謂離殺生。不樂殺生。乃至不綺語。是名善業。

云何善心。謂不貪。不恚。是名心善。

云何為見善。謂正見不顛倒。乃至見不受後有。是名見善。

是名業善因。心善因。見善因。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譬如四方摩尼珠。擲著空中。隨墮則安。如是彼三善因。所在受生。隨處則安。

佛說如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殺生人。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壽。

不與取。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邪婬。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妄語。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兩舌。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惡口。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綺語。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貪欲。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瞋恚。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邪見。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若離殺生。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長壽。

不盜。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不邪婬。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不妄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不兩舌。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不惡口。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不綺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不貪。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不恚。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正見。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殺生有三種。謂從貪生故。從恚生故。從癡生。乃至邪見。亦三種。從貪生。從恚生。從癡生。

離殺生。亦有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乃至離邪見。亦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所謂有出法。出不出法。

何等為出法。出不出法。謂不殺生。出於殺生。乃至正見。出於邪見。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所說此。彼岸。云何此岸。云何彼岸。

佛告婆羅門。

殺生者。謂此岸。不殺生者。謂彼岸。

邪見者。謂此岸。正見者。謂彼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少有修善人。
能度於彼岸。
一切眾生類。
駈馳走此岸。

於此正法律。
觀察法法相。
此等度彼岸。
摧伏死魔軍。

爾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如是。異比丘所問。尊者阿難所問。佛問諸比丘三經。亦如上說。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惡法。有真實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惡法。謂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是名惡法。

云何為真實法。謂離殺生。乃至正見。是名真實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惡法。惡惡法。有真實法。真實真實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惡法。謂殺生。乃至邪見。是名惡法。

云何為惡惡法。謂自殺生。教人令殺。乃至自起邪見。復以邪見。教人令行。是名惡惡法。

云何為真實法。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真實法。

云何為真實真實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真實真實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不善男子。

善男子。諦聽善思。今當為汝說。

云何為不善男子。謂殺生者。乃至邪見者。是名不善男子。

云何善男子。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善男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不善男子。不善男子。不善男子。有善男子。善男子。

善男子。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不善男子。謂殺生。乃至邪見者。是名不善男子。

云何為不善男子。不善男子。謂手自殺生。教人令殺。乃至自行邪見。教人令行邪見。是名不善男子。不善男子。

云何為善男子。謂不殺生。乃至正見者。是名善男子。

云何為善男子。善男子。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善男子。善男子。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成就十法者。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入惡趣泥犁中。

何等為十。謂殺生。乃至邪見。

若成就十法。譬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何等為十。謂不殺生。乃至正見。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成就二十法者。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

何等為二十。謂自手殺生。教人令殺。乃至自行邪見。復以邪見。教人令行。是名二十法成就。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

二十法成就。譬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何等為二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是名二十法成就。如鐵鉾。仰鑽虛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三十法成就者。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

何等為三十法。謂自手殺生。教人令殺。讚歎殺生。乃至自行邪見。復以邪見。教人令行。常復讚歎。行邪見者。是名三十法。如鐵鉾鑽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

有三十法成就者。如鐵鉾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何等為三十法。謂自不殺生。教人不殺。常復讚歎。不殺功德。乃至自行正見。復以正見。教人令行。常復讚歎。正見功德。是名三十法成就。如鐵鉾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十法成就。如鐵槍投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

何等為四十法。謂手自殺生。教人令殺。讚歎殺生。見人殺生。心隨歡喜。乃至自行邪見。教人令行。讚歎邪見。見行邪見。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槍投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

有四十法成就。如鐵槍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何等為四十。謂不殺生。教人不殺。口常讚歎。不殺功德。見不殺者。心隨歡喜。乃至自行正見。教人令行。亦常讚歎。正見功德。見人行者。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槍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非法。有正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非法。謂殺生。乃至邪見。是名非法。

何等正法。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正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非律。有正律。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非律。謂殺生。乃至邪見。是名非律。

何等為正律。謂不殺。乃至正見。是名正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非律。正律。如是非聖及聖。不善及善。非親近。親近。非善哉善哉。黑法。白法。非義。正義。卑法。勝法。有罪法。無罪法。棄法。不棄法。一一經。如上說。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