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四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三歸濟龍品第十二
爾時空中。自然而雨。種種香華。種種寶衣。種種音樂。種種歌舞。充滿虛空。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及阿修羅。悉皆恭敬。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菩薩聲聞。左右圍繞。前後隨從。從須彌頂。蹈龍身橋。下佉羅坻。聖人住處。梵天所敷。寶師子座。坐於彼座。
時虛空中。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并阿修羅。緊那羅等。各設供養。種種香末。種種華香。種種寶衣。以散佛上。右繞三匝。禮已而坐。
爾時娑伽羅龍王。白佛言。
世尊。何因緣故。我等一切。在龍中生。
佛言。
龍王。諦聽諦聽。我今為王。分別廣說。
有十種業。來生龍中。
何者為十。
有諸眾生。行六波羅蜜。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亦願欲得。無惡障礙。或復欲得。多修布施。以時捨施。願因緣故。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或有眾生。於大乘中。修行捨施。福德果報。因緣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或有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於布施。福報雖多。不能清淨。怖畏地獄。餓鬼畜生中。因緣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欲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生高心大慢力。因緣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發菩提願。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多生瞋恚。恨他眾生。以瞋忿。向彼地獄。餓鬼畜生。生因緣故。長起瞋忿。如是死已。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求於小乘。欲得福田。覓聖人中。捨布施報。福德供養。如是因緣。自願力故。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嫉妬慢故。彼業因緣。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多起憍慢。饒於語言。以彼自業。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不信佛法僧寶。又不供給。和上阿闍梨。及餘大德。又不供養。父母二親。於中種種。瞋忿毒心。愛憎憍慢。癡因緣故。於福田中。邪錯行故。以是業緣。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種種癡慢。惡業力多。福德力少。心怖畏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妄語兩舌。惡口無慈。此三業緣故。而生龍中。
佛言。
龍王。以此十種。業因緣故。來龍中生。
復次。龍王。
復有三業因緣。而生龍中。
何等為三。
有諸眾生。堅固惡業。造身口意。彼業熟故。生地獄中。經無量劫。受大極苦。難得解脫。雖免大業。小業未盡。生於龍中。或畜生中。或餓鬼中。以此三惡業因緣故。來生龍中。
時娑伽羅龍。復白佛言。
如是。世尊。而此龍中。或有諸龍。所受樂報。猶如諸天。或有餘龍。受樂如人。有如餓鬼。如畜生者。或有餘龍。如地獄中。受大辛苦。
說是事已。時娑伽羅。大龍王子。名青蓮華面。前白佛言。
世尊。我何惡業。罪因緣故。來生龍中。身大端正。所有色觸。或復衣裳。及坐臥處。於一切時。我身受用。猶如火燒。常無衣服。赤體而行。如我父王。樂受最勝。如轉輪王。果報不異。
佛言華面。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說於本事。
乃往過去。三十一劫。有佛世尊。名曰尸棄。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時彼世中。有王名曰。裴多富沙。彼富沙王。於三月中。供養彼佛。并及無量。百千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并大菩薩摩訶薩眾。以種種衣服。飲食湯藥。而供給之。至心聽法。既聞法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三月。設供養已。彼富沙王。為尸棄佛。及餘眾僧。造立寺舍。施種種衣。飲食湯藥。床臥被褥。具足豐饒。
彼富沙王。第一太子。名裴多娑樹帝。彼娑樹帝。見佛聞法。於流轉中。生大怖畏。從父王邊。禮拜諮啟。請欲就佛。願求出家。
王報子言。
欲往隨意。任汝出家。
既出家已。又白父言。
我欲父王。寺上停止。
富沙王言。
亦隨汝意。住彼寺中。
時尸棄佛。眾僧弟子。在彼寺中。坐臥受用。敷噉飲食。彼富沙子。裴多樹帝。妬嫉心生。忿彼舊住。佛弟子眾。恒瞋罵之。
時彼眾僧。被瞋罵已。悉皆離寺。彼娑樹帝。見僧去已。生歡喜心。即自念言。
彼去者好。我大安隱。
眾僧去已。時娑樹帝。恣用寺內。衣服飲食。有餘人來。即不聽住。
彼娑樹帝。具造如是。諸惡業已。命終之後。生大地獄中。經無量千。萬那由他歲。受諸火燒。地獄得脫。生餓鬼中。復經無量。百千萬歲。而受辛苦。餓鬼中死。還墮地獄。脫地獄已。生餓鬼中。如是經由。三十一劫。
汝等諸龍。諦聽諦受。其娑樹帝。於流轉中。具足如是。受諸辛苦。
佛言。
華面。彼娑樹帝者。豈異人乎。即汝身是也。
乃往過去。惡業因緣故。生大地獄。餓鬼畜生。輪轉受苦。經是三十一大劫中。備受眾苦。未曾暫捨。餘殘業故。來生龍中。受是惡報。
時華面龍。聞是語已。大聲啼哭。舉身自投。四支布地。禮拜白佛。作如是言。
我今至心。從佛懺悔。我大癡惑。大慢愚曚。不解方便。差別好惡。造是罪業。低頭合掌。至心發露。不敢覆藏。如來世尊。我今至誠。入於骨髓。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從今發意。乃至壽盡。於是時中。作優婆塞。
佛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有於。地獄餓鬼。惡道業報。如是至心。歸依我者。得盡彼業。此中死已。值彌勒佛。得於人身。於彌勒佛。法中出家。證羅漢果。
佛言。
華面。莫更狐疑。時彼裴多富沙人王。於三月中。以種種資生。供養尸棄如來。及諸菩薩。聲聞眾故。今得此報。受娑伽羅。大龍王身。猶如天樂。三十一劫。不生三惡。常生天人。受如是報。彼亦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因緣故。來此龍中。願欲得生。
說是語時。一切諸龍。皆大懊惱。悔往先咎。悉於佛前。至心供養。
爾時眾中。有一盲龍。名曰頗羅機梨奢。舉聲大哭。作如是言。
大聖世尊。願救濟我。願救濟我。諸佛慈悲。憐愍一切。我今身中。受大苦惱。日夜常為。種種諸蟲。小蛇蝦蟇。之所唼食。居熱水中。無暫時樂。
佛言。
梨奢。汝過去世。於佛法中。曾為比丘。毀破禁戒。內懷欺詐。外現種種。善相威儀。廣貪眷屬。弟子眾多。名聲四遠。莫不聞知。
彼諸弟子。如是說言。
我和上得。阿羅漢果。
以是因緣。多得供養。得供養已。獨受用之。見持戒人。反惡加說。
彼人懊惱。如是念言。
世世生中。願我所在。食汝身肉。
如是惡業。死生龍中。是汝前身。眾生願故。食噉汝身。惡業因緣。得此盲報。住熱水中。
又於過去。無量劫中。在融赤銅。地獄之中。常為諸蟲。之所食噉。
爾時龍眾。聞此語已。憂愁啼哭。作如是言。
我等今者。皆悉至心。咸共懺悔。願令此苦。速得解脫。
爾時如來。出金色手。摩彼龍面。作如是言。
汝等諦聽。我於過去。曾作國王。名曰善眼。是時有一。盲婆羅門。來從我乞。求索一眼。我時歡喜。兩眼皆與。若我此言。誠不虛者。令汝梨奢。清淨眼生。一切諸罪。悉皆除盡。
即說咒曰。
多絰咃。斫芻佉婆。娑蘭那佉婆。羯磨佉婆。阿難闍那。毘囉闍佉破。蘭多若摩。尼婆羅那都夜。阿鞞栴陀羅。樹低。頻頭輸第。吃利波輸第頗羅輸第。阿誓。多誓。多隸。多隸。婆細陀索繼陀索繼嗚盧羅避。摩訶嗚盧羅避。帝腹阿邏多那婆羅帝莎呵。
爾時世尊。說此實淨眼陀羅尼已。彼梨奢龍。得清淨眼。餘五萬三千龍。亦得淨眼。及餘八十四。那由他夜叉。鳩槃荼。餓鬼。薜荔多。毘舍遮。人非人等。罪垢消滅。皆得淨眼。
爾時善德天子。向佛合掌。而說偈言。
看彼十力世導師。
能使諸龍眼清淨。
今生若不得值佛。
諸失眼者常盲冥。
爾時世尊。告長老憍陳如。
汝可持此。淨眼陀羅尼咒。若有眾生。過去惡業。於今現在。或當來世。或四大病。或惡人咒。或因毒藥。以此緣故。即便失目。如是眾生。應當誦此。淨眼陀羅尼。自悔過去。所造惡業。於諸眾生。起大慈悲。至心念佛。捨於餘事。七七日中。晝夜六時。以手拭眼。以是因緣。得清淨眼。
若有眾生。於過去世。作諸惡業。或毀於法。或謗聖人。於說法者。為作障礙。或抄寫經。洗脫文字。或損壞他眼。或暗蔽他。此業緣故。今得盲報。
如是重惡。業因緣故。七七日中。不得差者。應當抄寫。此陀羅尼。至心誦持。悔過彼業。復以海沫。甘草。呵梨勒。阿摩羅。毘醯羅。此五種藥。擣末蜜和。盛著舊龜甲中。以久年蘇。火上煎已。誦此陀羅尼。一千八遍。以咒此藥。用塗眼上。捨諸緣事。七七日中。念佛造像。至心發願。時彼眾生。惡業消盡。得清淨眼。
若有財者。并營寺舍。隨力所辦。布施資生。如是一切。惡業皆盡。於當來世。無量生中。常不失眼。
爾時一切。諸龍眾等。作如是言。
南無南無大悲世尊。能施三世。眾生利益。失眼得明。一切惡業。清淨無垢。
爾時有龍。名曰青色。大聲唱喚。而說偈言。
世尊能除諸罪垢。
猶如大河洗一切。
悉知眾生種種行。
是故稱佛眾中尊。
我所居停住澤中。
大野枯泉無有水。
熱風吹身劇於火。
形體屋舍臭難堪。
八千億年住於彼。
曾無一日受歡樂。
常為眾生所食噉。
眷屬大小悉皆然。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有眾生造諸罪。
而復修營於福德。
建立寺舍施鍾鈴。
種種飲食供養僧。
以此雜福因緣故。
在所生中隨業受。
造惡苦辛如地獄。
施食快樂似天堂。
或復來生於龍中。
緣彼善業因緣故。
於龍頭中自然出。
希有如意妙寶王。
所欲念者皆隨意。
種種果報皆悉具。
雖處枯泉及旱澤。
能出上妙清流水。
清淨虛空布密雲。
地平如掌泉池湧。
行住坐臥所在處。
皆能應念生諸水。
若有一切諸眾生。
雖復能得於人身。
備造種種罪惡業。
不能供養於三寶。
死後眾苦皆聚集。
地獄餓鬼具受之。
設復得為龍王身。
所有眷屬并妻子。
貧窮饑餓諸熱惱。
頂上無有如意寶。
居住空澤多毒蟲。
枯涸常乾無有水。
如是皆由過去世。
曾於佛法作比丘。
或見蘭若苦行人。
嫉妬慳心惜飲食。
遠客比丘來寄止。
瞋忿懷怒心不喜。
檀越平等施飲食。
於中遮止便罵詈。
設有清淨好流水。
屎尿糞穢滿其中。
所有居住行坐處。
一切臭穢皆不淨。
或有清淨持戒者。
如是見已皆遠離。
若有餘處好人聞。
無心欲來於此者。
彼人惡業因緣故。
死墮地獄無量世。
灰河沸屎燒赤銅。
無量億年受楚毒。
如是餓鬼中饑渴。
生曾不聞漿水名。
餘報復生龍道中。
具足多年受辛苦。
雖得龍身常饑餓。
在所生處空無水。
或在枯澤惡焦山。
絕水常乾無飲食。
死已數入地獄中。
大火熱惱充遍身。
在彼經於無量歲。
如是循還餓鬼中。
自非修禪能救濟。
禮拜供養佛如來。
持戒智慧學多聞。
精進捨於慳慢想。
妬嫉毒心最為惡。
此業因緣須斷除。
憶念死時受是殃。
決定無疑早懺悔。
爾時如來。說是偈已。彼龍眾中。二十六億。諸餓龍等。念過去身。皆悉雨淚。作如是言。
唯願哀愍。救濟於我。大悲世尊。我等憶念。過去世時。於佛法中。雖得出家。備造如是。種種惡業。以惡業故。經無量身。在三惡道。亦以餘報故。生在龍中。受極大苦。如青色龍。我亦如是。
爾時世尊。語諸龍言。
汝可持水。洗如來足。令汝殃罪。漸得除滅。
時一切龍。以手掬水。水皆成火。變作大石。滿於手中。生大猛炎。棄已復生。如是至七。一切龍眾。見如是已。驚怖懊惱。啼泣雨淚。
佛告諸龍。
汝造罪業。得是惡報。修善業人。受於好果。我今教汝。說真實誓。若佛導師。憐愍一切。於諸眾生。平等無二。此言不虛。願我諸龍。火炎時滅。
作是誓已。火炎皆滅。
時餓龍等。乃至八過。以手捧水。洗如來足。至心懺悔。
我從今日。更不造惡。
如是懺已。各白佛言。
如來大慈。願救濟我。
佛言。
諸龍。汝此惡業。有餘未盡。彌勒佛世。當得人身。值佛出家。精進持戒。得羅漢果。
時諸龍等。得宿命心。自念過業。啼泣雨面。
各如是言。
我憶往昔。於佛法中。或為俗人。親屬因緣。或復聽法。來去因緣。所有信心。捨施種種。華果飲食。共諸比丘。依次而食。
或有說云。
我曾喫噉。四方眾僧。華果飲食。
或有說言。
我往寺舍。布施眾僧。或復禮拜。如是喫噉。
或復說言。
我毘婆尸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尸棄佛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毘葉婆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迦羅拘村駄。佛法之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迦那迦牟尼。佛法之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迦葉佛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釋迦牟尼。佛法之中。曾作俗人。或以親舊。問訊因緣。或復來去。聽法因緣。往還寺舍。有信心人。供養僧故。捨施華果。種種飲食。比丘得已。迴施於我。我得便食。
彼業因緣。於地獄中。經無量劫。大猛火中。或燒或煮。或飲洋銅。或吞鐵丸。從地獄出。墮畜生中。捨畜生身。生餓鬼中。如是種種。備受辛苦。惡業未盡。生此龍中。常受苦惱。熱水爛身。熱風吹體。熱沙熱土。熱糞熱灰。食入口中。變成銅汁。或作鐵丸。於一切時。所食之物。入口口焦。入咽咽爛。入腹腹然。直過墮地。遍體穿穴。受如是苦。不可堪忍。惟願如來。慈哀救濟。
佛告諸龍。
此之惡業。與盜佛物。等無差別。比丘逆業。其罪如半。然此罪。報受未盡故。難可得脫。汝等今當。盡受三歸。一心修善。以此緣故。於賢劫中。值最後佛。名曰樓至。於彼佛世。罪得除滅。
時諸龍等。聞是語已。皆悉至心。盡其形壽。各受三歸。
時彼眾中。有盲龍女。口中膖爛。滿諸雜蟲。狀如屎尿。乃至穢惡。猶若婦人。根中不淨。臊臭難看。種種噬食。膿血流出。一切身分。常為蚊虻。諸惡毒蠅。之所唼食。身體臭處。難可見聞。
爾時世尊。以大悲心。見彼龍婦。眼盲困苦。如是問言。
妹何緣故。得此惡身。於過去世。曾為何業。
龍婦答言。
世尊。我今此身。眾苦逼迫。無暫時停。設復欲言。而不能說。
我念過去。三十六億。於百千年。生惡龍中。受如是苦。乃至日夜。剎那不停。為我往昔。九十一劫。於毘婆尸。佛法之中。作比丘尼。思念欲事。過於醉人。雖復出家。不能如法。於伽藍內。敷施床褥。數數犯於。非梵行事。以快欲心。生大樂受。或貪求他物。多受信施。以如是故。於九十一劫。常不得受。天人之身。恒三惡道。受諸燒煮。
佛又問言。
若如是者。此中劫盡。妹何處生。
龍婦答言。
我以過去。業力因緣。生餘世界。彼處劫盡。惡業風吹。還來生此。
時彼龍婦。說此語已。作如是言。
大悲世尊。願救濟我。願救濟我。
爾時世尊。以手掬水。告龍女言。
此水名為。瞋陀留脂藥和。我今誠實。發言語汝。
我於往昔。為救鴿故。棄捨身命。終不疑念。起慳惜心。此言若實。令汝惡患。悉皆除差。
時佛世尊。以口含水。灑彼盲龍。婦女之身。一切惡患。臭處皆差。
既得差已。作是說言。
我今於佛。乞受三歸。
是時世尊。即為龍女。授三歸依。
時彼眾中。復有一龍。種種臭惡。一切諸蟲。滿其口中。及咽喉內。膿血流出。有見聞者。皆悉捨去。
時佛見已。即便問言。
善男子。汝於過去。作何惡業。受如是報。
彼龍張口。於其口內。出種種蟲。膿血流溢。猶如熱火。雖復張口。竟不能言。即還閉口。
爾時世尊。即為彼龍。而說偈言。
汝以過去盜因緣。
輕戲聖人受是報。
至誠聽我此實言。
即得清涼滅諸苦。
爾時世尊。說實語已。即以少水。瀉龍口中。火及蟲膿。悉皆滅盡。龍口清涼。作如是言。
大聖如來。我憶過去。迦葉佛時。曾作俗人。在田犁地。有一比丘。來從我乞。求五十錢。
我時報言。
聽待穀熟。當與汝食。
比丘復言。
若當五十。不可得者。願乞十文。
我於爾時。瞋彼比丘。而語之言。
乃至十錢。亦不相與。
時彼比丘。心生懊惱。
又於餘時。往寺舍中。入樹林下。輒便盜取。現在僧物。十菴羅果。而私食之。彼業因緣。地獄受苦。惡業未盡。生野澤中。作餓龍身。常為種種。諸蟲食噉。膿血流溢。饑渴苦惱。
又彼比丘。以瞋忿心惡業緣故。死便即作。小毒龍身。生我腋下。𠲿於我血。熱氣觸身。不可堪忍。是故我身。熱膿血滿。
龍白佛言。
大悲世尊。唯願慈哀。救濟於我。令我脫彼。怨家毒龍。
爾時世尊。以手抄水。發誠實語。作如是言。
我曾往昔。於饑饉世。
爾時願作。大身眾生。長廣無量。以神通力。於虛空中。唱如是言。
彼野澤中。有大身蟲。名曰不瞋。汝等可往。取其身肉。以為飲食。可得不饑。
時彼世中。人非人等。聞此聲已。一切悉往。競取食之。
說是真實。諦信語時。彼龍腋下。小龍即出。
時此二龍。俱白佛言。
世尊。我等久近。離此龍身。解脫殃罪。
佛告龍言。
此業大重。次五無間。
何以故。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現前僧物。篤信檀越。重心施物。或華或果。或樹或園。飲食資生。床褥敷具。疾病湯藥。一切所須。私自費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所受果報。是故汝等。可受三歸。歸三寶已。乃可得住。於冷水中。如是三稱三受。身即安隱。得入水中。
爾時世尊。即為諸龍。而說偈言。
寧以利刀自割身。
支節身分肌膚肉。
所有信心捨施物。
俗人食者實為難。
寧吞大赤熱鐵丸。
而使口中光焰出。
所有眾僧飲食具。
不應於外私自用。
寧以大火若須彌。
以手捉持而自食。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輒食施僧食。
寧以利刀自屠膾。
身體皮膜而自噉。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受取僧雜食。
寧以自身投於彼。
滿室大火猛焰中。
其有在家俗人輩。
不應坐臥僧床席。
寧以火熱炎鐵錐。
拳手握持便焦爛。
其有在家俗人等。
不應私用於僧物。
寧以勝利好刀枮。
而自臠切其身肉。
勿於出家清淨人。
發起一念瞋恚心。
寧以自手挑兩眼。
捐棄投之擲於地。
其有習行善法者。
不應懷忿瞋心視。
寧以熱鐵鍱其身。
東西起動行坐臥。
不應瞋忿心妬嫉。
而著眾僧淨施衣。
寧飲灰汁鹹鹵水。
熱沸爍口猶如火。
不應懷貪毒惡心。
服食眾僧淨施藥。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一萬四千。諸龍眾等。悉受三歸。所有過去。現在業報。諸苦惱中。而得解脫。深信三寶。其心不退。
復有八十億。諸龍眾等。亦於三寶。起歸敬心。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
汝觀此等。諸惡眾生。自誑其心。或以怖畏。貧窮因緣。或於惡道。生於恐畏。修行善法。或作比丘。所得種種。資生之具。皆是信心。檀越所施。而是眾生。或自食噉。或與他人或共眾人。盜竊隱藏。私處自用。如是業故。墮三惡道。久受勤苦。
復有眾生。貧窮下賤。不得自在。是故出家。望得富饒。解脫安樂。既出家已。懈怠嬾墮。不讀誦經。禪慧精勤。捨而不習。樂知僧事。
復有比丘。晝夜精勤。樂修善法。讀誦經典。坐禪習慧。不捨須臾。以是因緣。感諸四輩。種種供養。時知事人。得利養已。或自私食。或復盜與。親舊俗人。以是等緣。久處惡道。出已還入。如是愚瞑。不見當來。果報輕重。
我今戒勅。沙門弟子。念法住持。不得自稱。我是沙門。真法行人。猗眾僧故。他信施物。或餅或果。或菜或華。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輒與。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別眾而食。
又亦不得。以眾僧物。貯積興生。種種販賣。云有利益。招世譏嫌。
又亦不得。出貴收賤。與世爭利。
又亦不得。為於飲食。及僧因緣。使諸眾生。墮三惡道。應須勸引。安善法中。令比丘眾。真信三寶。攝諸眾生。乃至父母。令得安隱。置三解脫。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四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三歸濟龍品第十二
爾時空中。自然而雨。種種香華。種種寶衣。種種音樂。種種歌舞。充滿虛空。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及阿修羅。悉皆恭敬。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菩薩聲聞。左右圍繞。前後隨從。從須彌頂。蹈龍身橋。下佉羅坻。聖人住處。梵天所敷。寶師子座。坐於彼座。
時虛空中。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并阿修羅。緊那羅等。各設供養。種種香末。種種華香。種種寶衣。以散佛上。右繞三匝。禮已而坐。
爾時娑伽羅龍王。白佛言。
世尊。何因緣故。我等一切。在龍中生。
佛言。
龍王。諦聽諦聽。我今為王。分別廣說。
有十種業。來生龍中。
何者為十。
有諸眾生。行六波羅蜜。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亦願欲得。無惡障礙。或復欲得。多修布施。以時捨施。願因緣故。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或有眾生。於大乘中。修行捨施。福德果報。因緣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或有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於布施。福報雖多。不能清淨。怖畏地獄。餓鬼畜生中。因緣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欲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生高心大慢力。因緣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發菩提願。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多生瞋恚。恨他眾生。以瞋忿。向彼地獄。餓鬼畜生。生因緣故。長起瞋忿。如是死已。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求於小乘。欲得福田。覓聖人中。捨布施報。福德供養。如是因緣。自願力故。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嫉妬慢故。彼業因緣。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多起憍慢。饒於語言。以彼自業。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不信佛法僧寶。又不供給。和上阿闍梨。及餘大德。又不供養。父母二親。於中種種。瞋忿毒心。愛憎憍慢。癡因緣故。於福田中。邪錯行故。以是業緣。來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種種癡慢。惡業力多。福德力少。心怖畏故。願生龍中。
復次。龍王。有諸眾生。妄語兩舌。惡口無慈。此三業緣故。而生龍中。
佛言。
龍王。以此十種。業因緣故。來龍中生。
復次。龍王。
復有三業因緣。而生龍中。
何等為三。
有諸眾生。堅固惡業。造身口意。彼業熟故。生地獄中。經無量劫。受大極苦。難得解脫。雖免大業。小業未盡。生於龍中。或畜生中。或餓鬼中。以此三惡業因緣故。來生龍中。
時娑伽羅龍。復白佛言。
如是。世尊。而此龍中。或有諸龍。所受樂報。猶如諸天。或有餘龍。受樂如人。有如餓鬼。如畜生者。或有餘龍。如地獄中。受大辛苦。
說是事已。時娑伽羅。大龍王子。名青蓮華面。前白佛言。
世尊。我何惡業。罪因緣故。來生龍中。身大端正。所有色觸。或復衣裳。及坐臥處。於一切時。我身受用。猶如火燒。常無衣服。赤體而行。如我父王。樂受最勝。如轉輪王。果報不異。
佛言華面。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說於本事。
乃往過去。三十一劫。有佛世尊。名曰尸棄。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時彼世中。有王名曰。裴多富沙。彼富沙王。於三月中。供養彼佛。并及無量。百千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并大菩薩摩訶薩眾。以種種衣服。飲食湯藥。而供給之。至心聽法。既聞法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三月。設供養已。彼富沙王。為尸棄佛。及餘眾僧。造立寺舍。施種種衣。飲食湯藥。床臥被褥。具足豐饒。
彼富沙王。第一太子。名裴多娑樹帝。彼娑樹帝。見佛聞法。於流轉中。生大怖畏。從父王邊。禮拜諮啟。請欲就佛。願求出家。
王報子言。
欲往隨意。任汝出家。
既出家已。又白父言。
我欲父王。寺上停止。
富沙王言。
亦隨汝意。住彼寺中。
時尸棄佛。眾僧弟子。在彼寺中。坐臥受用。敷噉飲食。彼富沙子。裴多樹帝。妬嫉心生。忿彼舊住。佛弟子眾。恒瞋罵之。
時彼眾僧。被瞋罵已。悉皆離寺。彼娑樹帝。見僧去已。生歡喜心。即自念言。
彼去者好。我大安隱。
眾僧去已。時娑樹帝。恣用寺內。衣服飲食。有餘人來。即不聽住。
彼娑樹帝。具造如是。諸惡業已。命終之後。生大地獄中。經無量千。萬那由他歲。受諸火燒。地獄得脫。生餓鬼中。復經無量。百千萬歲。而受辛苦。餓鬼中死。還墮地獄。脫地獄已。生餓鬼中。如是經由。三十一劫。
汝等諸龍。諦聽諦受。其娑樹帝。於流轉中。具足如是。受諸辛苦。
佛言。
華面。彼娑樹帝者。豈異人乎。即汝身是也。
乃往過去。惡業因緣故。生大地獄。餓鬼畜生。輪轉受苦。經是三十一大劫中。備受眾苦。未曾暫捨。餘殘業故。來生龍中。受是惡報。
時華面龍。聞是語已。大聲啼哭。舉身自投。四支布地。禮拜白佛。作如是言。
我今至心。從佛懺悔。我大癡惑。大慢愚曚。不解方便。差別好惡。造是罪業。低頭合掌。至心發露。不敢覆藏。如來世尊。我今至誠。入於骨髓。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從今發意。乃至壽盡。於是時中。作優婆塞。
佛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有於。地獄餓鬼。惡道業報。如是至心。歸依我者。得盡彼業。此中死已。值彌勒佛。得於人身。於彌勒佛。法中出家。證羅漢果。
佛言。
華面。莫更狐疑。時彼裴多富沙人王。於三月中。以種種資生。供養尸棄如來。及諸菩薩。聲聞眾故。今得此報。受娑伽羅。大龍王身。猶如天樂。三十一劫。不生三惡。常生天人。受如是報。彼亦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因緣故。來此龍中。願欲得生。
說是語時。一切諸龍。皆大懊惱。悔往先咎。悉於佛前。至心供養。
爾時眾中。有一盲龍。名曰頗羅機梨奢。舉聲大哭。作如是言。
大聖世尊。願救濟我。願救濟我。諸佛慈悲。憐愍一切。我今身中。受大苦惱。日夜常為。種種諸蟲。小蛇蝦蟇。之所唼食。居熱水中。無暫時樂。
佛言。
梨奢。汝過去世。於佛法中。曾為比丘。毀破禁戒。內懷欺詐。外現種種。善相威儀。廣貪眷屬。弟子眾多。名聲四遠。莫不聞知。
彼諸弟子。如是說言。
我和上得。阿羅漢果。
以是因緣。多得供養。得供養已。獨受用之。見持戒人。反惡加說。
彼人懊惱。如是念言。
世世生中。願我所在。食汝身肉。
如是惡業。死生龍中。是汝前身。眾生願故。食噉汝身。惡業因緣。得此盲報。住熱水中。
又於過去。無量劫中。在融赤銅。地獄之中。常為諸蟲。之所食噉。
爾時龍眾。聞此語已。憂愁啼哭。作如是言。
我等今者。皆悉至心。咸共懺悔。願令此苦。速得解脫。
爾時如來。出金色手。摩彼龍面。作如是言。
汝等諦聽。我於過去。曾作國王。名曰善眼。是時有一。盲婆羅門。來從我乞。求索一眼。我時歡喜。兩眼皆與。若我此言。誠不虛者。令汝梨奢。清淨眼生。一切諸罪。悉皆除盡。
即說咒曰。
多絰咃。斫芻佉婆。娑蘭那佉婆。羯磨佉婆。阿難闍那。毘囉闍佉破。蘭多若摩。尼婆羅那都夜。阿鞞栴陀羅。樹低。頻頭輸第。吃利波輸第頗羅輸第。阿誓。多誓。多隸。多隸。婆細陀索繼陀索繼嗚盧羅避。摩訶嗚盧羅避。帝腹阿邏多那婆羅帝莎呵。
爾時世尊。說此實淨眼陀羅尼已。彼梨奢龍。得清淨眼。餘五萬三千龍。亦得淨眼。及餘八十四。那由他夜叉。鳩槃荼。餓鬼。薜荔多。毘舍遮。人非人等。罪垢消滅。皆得淨眼。
爾時善德天子。向佛合掌。而說偈言。
看彼十力世導師。
能使諸龍眼清淨。
今生若不得值佛。
諸失眼者常盲冥。
爾時世尊。告長老憍陳如。
汝可持此。淨眼陀羅尼咒。若有眾生。過去惡業。於今現在。或當來世。或四大病。或惡人咒。或因毒藥。以此緣故。即便失目。如是眾生。應當誦此。淨眼陀羅尼。自悔過去。所造惡業。於諸眾生。起大慈悲。至心念佛。捨於餘事。七七日中。晝夜六時。以手拭眼。以是因緣。得清淨眼。
若有眾生。於過去世。作諸惡業。或毀於法。或謗聖人。於說法者。為作障礙。或抄寫經。洗脫文字。或損壞他眼。或暗蔽他。此業緣故。今得盲報。
如是重惡。業因緣故。七七日中。不得差者。應當抄寫。此陀羅尼。至心誦持。悔過彼業。復以海沫。甘草。呵梨勒。阿摩羅。毘醯羅。此五種藥。擣末蜜和。盛著舊龜甲中。以久年蘇。火上煎已。誦此陀羅尼。一千八遍。以咒此藥。用塗眼上。捨諸緣事。七七日中。念佛造像。至心發願。時彼眾生。惡業消盡。得清淨眼。
若有財者。并營寺舍。隨力所辦。布施資生。如是一切。惡業皆盡。於當來世。無量生中。常不失眼。
爾時一切。諸龍眾等。作如是言。
南無南無大悲世尊。能施三世。眾生利益。失眼得明。一切惡業。清淨無垢。
爾時有龍。名曰青色。大聲唱喚。而說偈言。
世尊能除諸罪垢。
猶如大河洗一切。
悉知眾生種種行。
是故稱佛眾中尊。
我所居停住澤中。
大野枯泉無有水。
熱風吹身劇於火。
形體屋舍臭難堪。
八千億年住於彼。
曾無一日受歡樂。
常為眾生所食噉。
眷屬大小悉皆然。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有眾生造諸罪。
而復修營於福德。
建立寺舍施鍾鈴。
種種飲食供養僧。
以此雜福因緣故。
在所生中隨業受。
造惡苦辛如地獄。
施食快樂似天堂。
或復來生於龍中。
緣彼善業因緣故。
於龍頭中自然出。
希有如意妙寶王。
所欲念者皆隨意。
種種果報皆悉具。
雖處枯泉及旱澤。
能出上妙清流水。
清淨虛空布密雲。
地平如掌泉池湧。
行住坐臥所在處。
皆能應念生諸水。
若有一切諸眾生。
雖復能得於人身。
備造種種罪惡業。
不能供養於三寶。
死後眾苦皆聚集。
地獄餓鬼具受之。
設復得為龍王身。
所有眷屬并妻子。
貧窮饑餓諸熱惱。
頂上無有如意寶。
居住空澤多毒蟲。
枯涸常乾無有水。
如是皆由過去世。
曾於佛法作比丘。
或見蘭若苦行人。
嫉妬慳心惜飲食。
遠客比丘來寄止。
瞋忿懷怒心不喜。
檀越平等施飲食。
於中遮止便罵詈。
設有清淨好流水。
屎尿糞穢滿其中。
所有居住行坐處。
一切臭穢皆不淨。
或有清淨持戒者。
如是見已皆遠離。
若有餘處好人聞。
無心欲來於此者。
彼人惡業因緣故。
死墮地獄無量世。
灰河沸屎燒赤銅。
無量億年受楚毒。
如是餓鬼中饑渴。
生曾不聞漿水名。
餘報復生龍道中。
具足多年受辛苦。
雖得龍身常饑餓。
在所生處空無水。
或在枯澤惡焦山。
絕水常乾無飲食。
死已數入地獄中。
大火熱惱充遍身。
在彼經於無量歲。
如是循還餓鬼中。
自非修禪能救濟。
禮拜供養佛如來。
持戒智慧學多聞。
精進捨於慳慢想。
妬嫉毒心最為惡。
此業因緣須斷除。
憶念死時受是殃。
決定無疑早懺悔。
爾時如來。說是偈已。彼龍眾中。二十六億。諸餓龍等。念過去身。皆悉雨淚。作如是言。
唯願哀愍。救濟於我。大悲世尊。我等憶念。過去世時。於佛法中。雖得出家。備造如是。種種惡業。以惡業故。經無量身。在三惡道。亦以餘報故。生在龍中。受極大苦。如青色龍。我亦如是。
爾時世尊。語諸龍言。
汝可持水。洗如來足。令汝殃罪。漸得除滅。
時一切龍。以手掬水。水皆成火。變作大石。滿於手中。生大猛炎。棄已復生。如是至七。一切龍眾。見如是已。驚怖懊惱。啼泣雨淚。
佛告諸龍。
汝造罪業。得是惡報。修善業人。受於好果。我今教汝。說真實誓。若佛導師。憐愍一切。於諸眾生。平等無二。此言不虛。願我諸龍。火炎時滅。
作是誓已。火炎皆滅。
時餓龍等。乃至八過。以手捧水。洗如來足。至心懺悔。
我從今日。更不造惡。
如是懺已。各白佛言。
如來大慈。願救濟我。
佛言。
諸龍。汝此惡業。有餘未盡。彌勒佛世。當得人身。值佛出家。精進持戒。得羅漢果。
時諸龍等。得宿命心。自念過業。啼泣雨面。
各如是言。
我憶往昔。於佛法中。或為俗人。親屬因緣。或復聽法。來去因緣。所有信心。捨施種種。華果飲食。共諸比丘。依次而食。
或有說云。
我曾喫噉。四方眾僧。華果飲食。
或有說言。
我往寺舍。布施眾僧。或復禮拜。如是喫噉。
或復說言。
我毘婆尸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尸棄佛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毘葉婆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迦羅拘村駄。佛法之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迦那迦牟尼。佛法之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迦葉佛如來法中。曾作俗人。
或復有說。
我釋迦牟尼。佛法之中。曾作俗人。或以親舊。問訊因緣。或復來去。聽法因緣。往還寺舍。有信心人。供養僧故。捨施華果。種種飲食。比丘得已。迴施於我。我得便食。
彼業因緣。於地獄中。經無量劫。大猛火中。或燒或煮。或飲洋銅。或吞鐵丸。從地獄出。墮畜生中。捨畜生身。生餓鬼中。如是種種。備受辛苦。惡業未盡。生此龍中。常受苦惱。熱水爛身。熱風吹體。熱沙熱土。熱糞熱灰。食入口中。變成銅汁。或作鐵丸。於一切時。所食之物。入口口焦。入咽咽爛。入腹腹然。直過墮地。遍體穿穴。受如是苦。不可堪忍。惟願如來。慈哀救濟。
佛告諸龍。
此之惡業。與盜佛物。等無差別。比丘逆業。其罪如半。然此罪。報受未盡故。難可得脫。汝等今當。盡受三歸。一心修善。以此緣故。於賢劫中。值最後佛。名曰樓至。於彼佛世。罪得除滅。
時諸龍等。聞是語已。皆悉至心。盡其形壽。各受三歸。
時彼眾中。有盲龍女。口中膖爛。滿諸雜蟲。狀如屎尿。乃至穢惡。猶若婦人。根中不淨。臊臭難看。種種噬食。膿血流出。一切身分。常為蚊虻。諸惡毒蠅。之所唼食。身體臭處。難可見聞。
爾時世尊。以大悲心。見彼龍婦。眼盲困苦。如是問言。
妹何緣故。得此惡身。於過去世。曾為何業。
龍婦答言。
世尊。我今此身。眾苦逼迫。無暫時停。設復欲言。而不能說。
我念過去。三十六億。於百千年。生惡龍中。受如是苦。乃至日夜。剎那不停。為我往昔。九十一劫。於毘婆尸。佛法之中。作比丘尼。思念欲事。過於醉人。雖復出家。不能如法。於伽藍內。敷施床褥。數數犯於。非梵行事。以快欲心。生大樂受。或貪求他物。多受信施。以如是故。於九十一劫。常不得受。天人之身。恒三惡道。受諸燒煮。
佛又問言。
若如是者。此中劫盡。妹何處生。
龍婦答言。
我以過去。業力因緣。生餘世界。彼處劫盡。惡業風吹。還來生此。
時彼龍婦。說此語已。作如是言。
大悲世尊。願救濟我。願救濟我。
爾時世尊。以手掬水。告龍女言。
此水名為。瞋陀留脂藥和。我今誠實。發言語汝。
我於往昔。為救鴿故。棄捨身命。終不疑念。起慳惜心。此言若實。令汝惡患。悉皆除差。
時佛世尊。以口含水。灑彼盲龍。婦女之身。一切惡患。臭處皆差。
既得差已。作是說言。
我今於佛。乞受三歸。
是時世尊。即為龍女。授三歸依。
時彼眾中。復有一龍。種種臭惡。一切諸蟲。滿其口中。及咽喉內。膿血流出。有見聞者。皆悉捨去。
時佛見已。即便問言。
善男子。汝於過去。作何惡業。受如是報。
彼龍張口。於其口內。出種種蟲。膿血流溢。猶如熱火。雖復張口。竟不能言。即還閉口。
爾時世尊。即為彼龍。而說偈言。
汝以過去盜因緣。
輕戲聖人受是報。
至誠聽我此實言。
即得清涼滅諸苦。
爾時世尊。說實語已。即以少水。瀉龍口中。火及蟲膿。悉皆滅盡。龍口清涼。作如是言。
大聖如來。我憶過去。迦葉佛時。曾作俗人。在田犁地。有一比丘。來從我乞。求五十錢。
我時報言。
聽待穀熟。當與汝食。
比丘復言。
若當五十。不可得者。願乞十文。
我於爾時。瞋彼比丘。而語之言。
乃至十錢。亦不相與。
時彼比丘。心生懊惱。
又於餘時。往寺舍中。入樹林下。輒便盜取。現在僧物。十菴羅果。而私食之。彼業因緣。地獄受苦。惡業未盡。生野澤中。作餓龍身。常為種種。諸蟲食噉。膿血流溢。饑渴苦惱。
又彼比丘。以瞋忿心惡業緣故。死便即作。小毒龍身。生我腋下。𠲿於我血。熱氣觸身。不可堪忍。是故我身。熱膿血滿。
龍白佛言。
大悲世尊。唯願慈哀。救濟於我。令我脫彼。怨家毒龍。
爾時世尊。以手抄水。發誠實語。作如是言。
我曾往昔。於饑饉世。
爾時願作。大身眾生。長廣無量。以神通力。於虛空中。唱如是言。
彼野澤中。有大身蟲。名曰不瞋。汝等可往。取其身肉。以為飲食。可得不饑。
時彼世中。人非人等。聞此聲已。一切悉往。競取食之。
說是真實。諦信語時。彼龍腋下。小龍即出。
時此二龍。俱白佛言。
世尊。我等久近。離此龍身。解脫殃罪。
佛告龍言。
此業大重。次五無間。
何以故。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現前僧物。篤信檀越。重心施物。或華或果。或樹或園。飲食資生。床褥敷具。疾病湯藥。一切所須。私自費用。或持出外。乞與知識。親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所受果報。是故汝等。可受三歸。歸三寶已。乃可得住。於冷水中。如是三稱三受。身即安隱。得入水中。
爾時世尊。即為諸龍。而說偈言。
寧以利刀自割身。
支節身分肌膚肉。
所有信心捨施物。
俗人食者實為難。
寧吞大赤熱鐵丸。
而使口中光焰出。
所有眾僧飲食具。
不應於外私自用。
寧以大火若須彌。
以手捉持而自食。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輒食施僧食。
寧以利刀自屠膾。
身體皮膜而自噉。
其有在家諸俗人。
不應受取僧雜食。
寧以自身投於彼。
滿室大火猛焰中。
其有在家俗人輩。
不應坐臥僧床席。
寧以火熱炎鐵錐。
拳手握持便焦爛。
其有在家俗人等。
不應私用於僧物。
寧以勝利好刀枮。
而自臠切其身肉。
勿於出家清淨人。
發起一念瞋恚心。
寧以自手挑兩眼。
捐棄投之擲於地。
其有習行善法者。
不應懷忿瞋心視。
寧以熱鐵鍱其身。
東西起動行坐臥。
不應瞋忿心妬嫉。
而著眾僧淨施衣。
寧飲灰汁鹹鹵水。
熱沸爍口猶如火。
不應懷貪毒惡心。
服食眾僧淨施藥。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一萬四千。諸龍眾等。悉受三歸。所有過去。現在業報。諸苦惱中。而得解脫。深信三寶。其心不退。
復有八十億。諸龍眾等。亦於三寶。起歸敬心。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
汝觀此等。諸惡眾生。自誑其心。或以怖畏。貧窮因緣。或於惡道。生於恐畏。修行善法。或作比丘。所得種種。資生之具。皆是信心。檀越所施。而是眾生。或自食噉。或與他人或共眾人。盜竊隱藏。私處自用。如是業故。墮三惡道。久受勤苦。
復有眾生。貧窮下賤。不得自在。是故出家。望得富饒。解脫安樂。既出家已。懈怠嬾墮。不讀誦經。禪慧精勤。捨而不習。樂知僧事。
復有比丘。晝夜精勤。樂修善法。讀誦經典。坐禪習慧。不捨須臾。以是因緣。感諸四輩。種種供養。時知事人。得利養已。或自私食。或復盜與。親舊俗人。以是等緣。久處惡道。出已還入。如是愚瞑。不見當來。果報輕重。
我今戒勅。沙門弟子。念法住持。不得自稱。我是沙門。真法行人。猗眾僧故。他信施物。或餅或果。或菜或華。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輒與。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別眾而食。
又亦不得。以眾僧物。貯積興生。種種販賣。云有利益。招世譏嫌。
又亦不得。出貴收賤。與世爭利。
又亦不得。為於飲食。及僧因緣。使諸眾生。墮三惡道。應須勸引。安善法中。令比丘眾。真信三寶。攝諸眾生。乃至父母。令得安隱。置三解脫。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