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九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九
廣果天授記品第二十二
爾時八億。廣果諸天。見諸阿修羅。伽樓羅。龍及龍女。鳩槃荼。乾闥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訶羅伽闍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摩天。光音天。遍淨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踊躍。皆得稱心。入一一法門。從一一法門見。無量法門。於一切法門。得無量辯。不斷辯。相應辯。解脫辯。無著辯。無礙辯。微細辯。甚深辯。種種辯。美妙辯。相續辯。
於諸辯才。皆悉知已。於如來所。敬信尊重。而作是言。
世尊。有陀羅尼。名無量門。若有菩薩。修集是陀羅尼者。當知得彼。不斷辯等。於一切境界中。心不迷惑。是諸境界。無有一法。非陀羅尼。是菩薩摩訶薩。得是陀羅尼時。於諸法中。悉得陀羅尼。解辯才無礙。
若菩薩住。是無量法門陀羅尼時。於五陰入。十二入入。十八界入。於諸根入。四諦入。十二因緣入。於眾生入。及非眾生入。於有入非有入。於取相入。非取相入。於依入。非依入。於空入。於我入。於相入。非相入。於願入。非願入。於有為入。無為入。如是一切處。得不壞辯才。是菩薩。於陰入中。得陀羅尼。所謂。色陰者。即非成就。
何以故。無有少色法。得成就者。
何以故。地地界性非成就。
如是水火風界性。亦非成就。
何以故。地性離故。
若法無體性。是名非成就。如是水火風性自離故。以法無體性。是故非成就。如是色非成就。以非成就故。不可說名。過去現在。及以未來。
何以故。色非有法故。是故不可得。
若色不生者。即是不滅。以不生滅故。即不可說。
復有如是說。所有過去。色現在未來色。此等和合。名為色陰。其色體性。亦不可得。何有過去。現在未來。是故色陰。非是可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陰入。即是陀羅尼入。以陀羅尼入故。陰不可得。以陰不可得故。陀羅尼。亦不可得。以陀羅尼入。不可得。唯是但名。但用但假。但是世俗。但是言說。但是施設。非陰非色。亦非色入。亦非陀羅尼。體性可得。
何以故。所謂陰等。非是作法。以非作法故。無有積聚。以積聚故。得名為陰。
譬如世間。多物積聚。假名城屋。舍宅殿堂。重閣樓闕。窓牖欄楯。城壁女牆。卻敵寮孔。周迴具足。名之為城。彼色性。即不可得。無有積聚。以無積聚故。即便無色。亦無色陰。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性不可得。無有積聚。以無積聚故。即便無識。亦無識陰。彼諸陰入。應如是知。
彼眼入者。是誰入。謂苦入。
何者是眼。
謂清淨四大。所造色名為眼。
何等是四大。
謂清淨地界。水火風界。彼淨地界。性自離故。以法體不可得。彼即非成就。如是清淨。水火風界。體性自離。以法體不可得。彼即非成就。如是眼入非成就。是故不可。說言過去。現在未來。
何以故。眼入非物。以非物故。不生不滅。
若不生滅者。即是不可說。如是眼不生滅。入亦不生滅。以不生滅故。即是不可說。應當如是知。唯是但名。但用但假。但是世俗。但是言說。彼名名體。亦離自性。
何以故。無有一法。得名為眼。名為入。名為苦。以名不可得。是故眼入。亦不可得。以眼不可得。即是陀羅尼入。是陀羅尼入。亦不可得。
何以故。性自離故。但名但用。但假施設。世俗言說。
如是以眼入入。得陀羅尼。得陀羅尼。已便得辯才。當知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亦皆如是。
於彼界入。得陀羅尼眼。眼體不可得。界體不可得。
何以故。眼離眼性故。界離界性故。
以法體不可得。彼即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不生不滅。以不生滅故。彼即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但名但用但假。但世俗。但言說。但施設。彼名離名自性。乃至施設。亦離施設自性。
若法無自性。不可得者。即是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即非生滅。以不生滅故。彼即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若於三世。所不攝者。彼名即非相亦非想。非用。非假。非有為。非可說。非來非去。非可為他說。非可顯示。非可知非可識。非黑非白。非窟宅離窟宅故。非至非可至故。非得非可得故。非證非可證故。非凡夫。亦非凡夫地。非聲聞。亦非聲聞地。非緣覺。亦非緣覺地。非菩薩。亦非菩薩地。非佛。亦非佛地。非地。亦非非地。此即是真如。不異如。非非如。寂滅無相。但用但假。謂如來者。但世俗故。說名如來。非第一義。有如來也。
何以故。彼法不可得。故無如來。
於彼界入。應當入如是。眼耳鼻舌身意界。法界。意識界。如是一切餘界。亦應知。應當如是。廣入法界。
世尊。彼法界說言陰時。而不壞彼法界本性。說言入時。說言界時。說言四諦時。說言十二因緣時。亦不壞本。法界體性。彼法界隨所說處。一切諸法。建立名字。皆不壞彼。法界體性。
世尊。譬如地界。隨其所在。作異名字。而不壞彼。本地界性。
世尊。如是法界。隨其所在。作異名字。亦復不壞。法界本性。如是水火風界。亦復如是。
世尊。譬如虛空。隨其所在。差別異用。而不壞彼。虛空體性。
世尊。如是法界。隨其所在。差別名用。而不壞彼。法界體性。
世尊。入諸根時。即是入法界。言諸根者。所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己根。彼眼眼體。不可得根。根體不可得。
何以故。是眼離眼自性故。
以法無體性。彼即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彼即不生。若不生者。即是不滅。以不生滅故。不可說言。彼是過去。現在未來。若於三世中。不生滅者。彼即非眼。亦非眼根。云何有用。應如是知。
世尊。譬如空拳。虛誑無物。但有名字。乃至言說。於第一義中。空拳亦無。如是眼及眼根。猶如空拳。虛妄非實。而現虛相。誑惑凡夫。但有名字。乃至言說。於第一義。眼及眼根。俱不可得。
如是世尊。得一切智已。為度眾生故。說名為根。彼等諸根。於第一義。性自離故。根體皆空。其法體空者。用亦虛妄。非有非實。誑惑凡愚。離自性故。不生不滅。不生滅者。不得說言。彼是過去。現在未來。若於三世中。無者彼即。無名無相。非可說。非可為他說。非生非可生。非已知非當知。非已聞非當聞。非識非可識。非已證非當證。非已得非當得。非已見非當見。非已到非當到。
何以故。彼非有故。
世尊。譬如有人。於其夢中。受樂喜笑。囈語遊戲。是人爾時。從寐寤已。憶念夢中。受樂遊戲。念已求之。不見不得。
何以故。彼人夢中。受樂喜笑。囈語遊戲。尚自無實。何況寤時。若見若得。無有是處。
世尊。如是諸根。猶如夢中。受樂遊戲。實不可得。如是一切。諸法體性。亦不可得。以不可得故。不可說言。彼是過去。現在未來。若於三世中。不可得者。彼即不可說。一切諸根。當如是知。
世尊。若入法界。即入一切法。入一切法。即是入法界。
世尊。入四諦法。即是入法界。
何等為四。
謂苦集滅道。
世尊亦說。一切諸法。皆悉是空。非眾生。非命。非福伽羅。非想非相。我等於此法中。無有疑慮。
世尊。以無眾生故。亦復無苦。
何以故。眾生無處。苦諦亦無。以無苦故。集諦亦無。
何以故。無如是因。而無果者。
世尊。以無集故。滅諦亦無。
何以故。無集諦故。亦無斷集。以無滅故。道諦亦無。
何以故。無有是道。不斷集者。
世尊。道果者。謂是滅諦。彼煩惱。不可得斷。煩惱滅。亦不可得。以滅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無有如是道。而無其果。
此四聖諦。但是分別。虛妄非有。以非有故。不可說言。過去現在。及以未來。
若於三世中。不可得者。彼即非生非滅。非相非想。非設非可設。非示非可示。非顯非可顯。非語言非可語言。非言辭非可言詞。非說非可說。非見非可見。非知非可知。非識非可識。非測非可測。非達非可達。非到非可到。非得非可得。非聞非可聞。非見非可見。非對非可對。非證非可證。
非白非黑。非明非暗。非去非來。非淺非深。非清非濁。非畏非安。非縛非解。非憎非愛。非煩惱非清淨。非智非非智。非路非非路。非壞非非壞。非攝受非非攝受。非生死非非生死。非可得非不可得。非眾生非非眾生。非命非非命。非壽者非非壽者。非我非非我。非物非非物。
非空非不空。非相非非相。非願非不願。非依非不依。非有為非無為。非斷非常。非邪非正。非實非妄。非妄想非非妄想。非處非非處。非宅非非宅。非知非不知。非捨非修。非生死非涅槃。非覺非不覺。非凡夫境界。非聲聞境界。非緣覺境界。非菩薩境界。非佛境界。非境界非非境界。非作非不作。
如是入諦。即是入法界。入法界已。即得陀羅尼。得陀羅尼已。即得辯才。
入十二因緣。即是入法界。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渴愛。渴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眾苦大聚。
如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憂悲苦惱滅。眾苦大聚滅。
世尊。彼無明。無明體。不可得。
何以故。性自離故。
若法無體性。彼即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非生非滅。非生滅者。即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若於三世中。不可得者。無名無形無相。無想亦非差別。唯是但名。但假但用。但世俗。但言說。為教化一切。凡夫眾生故。
彼無明。於第一義。實不可得。不可得者。即非差別用。亦不可說。
世尊。若是但名。乃至但施設。彼即非實。唯是虛妄言說。分別覺觀非定。但是戲論。彼無明。若無自性者。云何能生行。無明無故。行亦不生。以不生故。彼即不老。不病不死。不流轉。即不生。
何以故。若不生者。云何有老。以無老故。
乃至不生。若不生不死者。即是一切。過現未來。諸佛菩提。但世俗名字。非第一義。所言無明。即是菩提。當知諸有支。亦復如是。如是入十二因緣。當知即是。入於法界。
世尊。如來不生。一切諸法。亦不生。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如來不滅。一切諸法。亦不滅。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如來無相。一切諸法。亦無相。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略而言之。如是無相。不可得。非垢非淨。非愛非憎。法界不可識。亦復不可知。
世尊。真如者。即是如來。一切諸法。即是真如。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實際者。即是如來。一切諸法。即是實際。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隨所法中。即有如來。於其法中。即有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彼諸眾生。是計著見。
何以故。如來不二。菩提亦不二。不二者。不能覺寤於不二。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轉於。無上法輪。
彼諸眾生。是執著見。
何以故。如來非進退。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滅度。無量眾生。
彼等一切。皆是執見。
何以故。一切諸法。實無眾生。是故無有。得滅度者。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利益。無量眾生。
彼等一切。是取著見。
何以故。如來不為。利益眾生。亦復不為。不利眾生。出現於世。
世尊。若復有人。於未來世。作如是言。
如來捨壽。
彼諸眾生。皆是執見。
何以故。法界無攝受。亦無捨故。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入於。無餘涅槃界。
彼諸眾生。是計著見。
何以故。法界非生死。亦非涅槃。
世尊。若復有人。於我所說法。能決定知者。彼諸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轉。
世尊。假使法界。有其變異。是諸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信者。必定當覺。無上菩提。無有變退。
爾時八億。廣果諸天。於世尊所。演說自己。所證法已。頭面禮足。右繞三匝。卻住一面。合掌而立。異口同聲。以偈讚佛。
敬禮善逝知法者。
那羅延力大導師。
憐愍一切勝牟尼。
方便示現於真實。
既自了知一切法。
如實顯示諸世間。
稽首無量功德身。
智慧最勝無上士。
如是真實微妙法。
聖說相應無有異。
世尊無等大醫王。
能令眾生法眼淨。
敷演八種真聖路。
為得無上大菩提。
歸敬無量功德身。
智慧最勝無上士。
顯示菩提正直道。
畢定趣向大涅槃。
獲得無等勝菩提。
寂滅安隱最堅固。
度脫多億那由他。
輪迴生死苦眾生。
頂禮無量功德身。
智慧最勝無上士。
觀察五陰悉空無。
陰體畢竟不可得。
彼陰即體離諸觀。
唯誑愚惑癡眾生。
凡夫於此悉被縛。
猶如獼猴膠所粘。
智者於斯得解脫。
遊行無礙如空風。
諸界即體性自空。
一切智人如是說。
彼空亦空無自性。
究竟求之不可得。
凡夫於此皆被縛。
都由不知真實性。
智者觀察得解脫。
於其三界無所著。
諸入無體自空寂。
一切智人如是說。
猶如空拳虛非實。
誑惑愚癡眾生輩。
凡夫妄起取著心。
皆由於法生疑惑。
墜落生死皆喪壞。
猶如商人沒巨海。
彼等諸根性自空。
畢竟推求不可得。
譬如鏡中現面像。
其像無實畢竟空。
凡愚無智於此著。
正由不知真實法。
猶如眾鳥入羅網。
亦如淵中所釣魚。
眾生無體離生相。
依真求之不可得。
譬如壁上彩畫像。
究竟無實眾生性。
凡夫無智而取著。
皆由不知真實義。
智者觀彼得解脫。
猶如卵生出於㲉。
因緣生法悉無常。
皆悉空寂離攀緣。
譬如夢中所受樂。
非實誑惑癡凡夫。
愚無智慧為彼縛。
由不思量妄分別。
智人觀察得解脫。
猶如飛鳥出籠網。
如佛功德不思議。
一切諸法亦如是。
諸法無相如牟尼。
法體寂滅如涅槃。
諸法無依如如來。
於其三界不取著。
是故所有成佛者。
皆由得知此義故。
諸法無怖如世尊。
不起自身及他想。
諸法難思如導師。
唯佛能知導群生。
法無分別如善逝。
非是凡夫心所行。
是諸如來妙境界。
唯佛大聖能了知。
若有無智作是言。
佛證無等大菩提。
若復有人作是言。
世尊已轉妙法輪。
若復有人作是言。
善逝已度那由眾。
彼悉為見之所縛。
皆由不知真實性。
若人謂佛如是說。
殺害行陰及與命。
若言十力入涅槃。
利益無量眾生已。
彼人一切皆執見。
入於魔羅之所縛。
不能解知真如法。
以不知故不知佛。
若有善知是非者。
彼皆能知大導師。
當獲無上功德聚。
成佛憐愍於世間。
斯即真如無變易。
一切諸法離疑惑。
人中無上最勝尊。
我等已知如是義。
如是廣果諸天眾。
咸皆於法得盡知。
對佛導師自演說。
現己內心淨信解。
一切欣喜無疑慮。
各自見已當成佛。
此是如來微妙法。
彼即自受導師記。
爾時世尊。知廣果諸天。深信具足。於佛法中。決定無疑。欲令大眾。種善根故。而現微笑。
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世尊言。
智慧導師功德山。
非是無因而現笑。
我從善逝親自聞。
世尊現笑必有因。
如來示此微笑相。
令眾皆受清涼樂。
天人修羅大導師。
唯願演說笑因緣。
今見如來從面門。
所現微笑甚清涼。
此諸眾會悉懷疑。
一心瞻仰如來面。
大悲最勝人中上。
願說希有微笑因。
世間若得從佛聞。
決定必除疑惑心。
世尊。
彼等諸天眾。
咸皆演說自授記。
以何功德獲何果。
願說成佛神通事。
開演微妙梵音聲。
唯願普斷諸有疑。
一切大眾聞佛說。
皆悉踊悅甚欣喜。
斯等合掌皆一心。
淨信瞻仰恭敬住。
佛子天眾各思惟。
悕求無上大菩提。
是諸眾會有疑惑。
唯願如來為除斷。
必當得力知是非。
具足成就一切智。
得聞如來八種音。
天眾靡不皆喜悅。
當得護持如來教。
隨順正法如說行。
觀察知彼天心已。
無上大智願解說。
以是大眾生欣喜。
於佛法中得信解。
今於導師願得聞。
天眾過去所修行。
若蒙如來解說已。
所願皆悉得滿足。
廣果諸天如法行。
必得成就一切智。
當度世間諸群生。
顯示真如法體性。
爾時世尊。即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善哉馬勝汝知時。
今者問我正是宜。
我為廣果諸天輩。
於此大眾現微笑。
今當為汝分別說。
咸皆一心共諦聽。
所現微笑因緣義。
汝及大眾悉得聞。
如來具足一切智。
觀察因緣有三種。
二足德聚正觀已。
而現微笑示世間。
有樂住於涅槃者。
少智微淺願聲聞。
復有樂住默然者。
志求辟支佛菩提。
復有樂求世導師。
成佛大力那羅延。
我觀彼等深信已。
隨所樂欲而度脫。
為求聲聞示現者。
當知是其最下笑。
應當知我中品笑。
為求辟支而示現。
馬勝當知此上笑。
為諸天眾授佛記。
我說此三解笑因。
所謂最下及中上。
善解世間勝導師。
而作微笑現瑞相。
佛知眾生欲三乘。
願樂求證於聖果。
為求聲聞現笑者。
微笑光明從足沒。
為求辟支所示現。
當知笑光入臍輪。
為受無上十力者。
其光從佛頂上入。
馬勝汝今應當知。
微笑因緣有三種。
我向所現微笑光。
彼光於我頂上沒。
當知先所現微笑。
悉為無上菩提記。
我今當更為汝說。
微笑復有三種因。
善哉馬勝及大眾。
一心靜意俱諦聽。
前現微笑為佛者。
其光即從頂上入。
有光少時住身腰。
須臾沒者為辟支。
我現微笑放光明。
暫時在於足前住。
斯光隨乘而變現。
當知此為聲聞人。
今復更說微笑因。
馬勝諦聽有三種。
導師所放諸光明。
出已圍繞於十力。
其光既出皆踈散。
還復速聚繞身腰。
漸漸轉復更增廣。
亦還右繞於如來。
有光初停後廣大。
漸漸右繞於我身。
彼光悉遍世尊形。
與身俱等無有異。
其光莊嚴佛身相。
暉赫猶如真金聚。
牟尼所放微笑光。
當知此光記剎土。
有光出已猶如蓋。
於上遍覆世尊身。
有光如花空中住。
其光照曜於導師。
彼光一切皆右旋。
三匝圍繞如來身。
當知此光記壽命。
出世大智現斯瑞。
斯等三種微笑光。
善逝隨根差別現。
馬勝汝今應當知。
此是三種微笑因。
世間導師所現相。
善知眾生深信樂。
今於如來教法中。
汝等聞此得除疑。
是諸廣果天眾等。
其數滿足有八億。
廣說微妙正法門。
各於異剎得成佛。
壽命具足無有量。
經由多劫住於世。
是故如來現斯瑞。
廣大光明五種色。
此諸天眾於過去。
三十有六僧祇劫。
常得值遇諸世尊。
親承供養習諸善。
又復經於三十六。
阿僧祇劫廣修行。
斯等大士住世間。
供養如來未曾倦。
思惟救度眾生故。
數數勤修供養佛。
供養世尊應其宜。
悕求無上大菩提。
彼諸天眾未來世。
當得作佛那羅延。
成妙牟尼功德山。
其劫號曰勝金幢。
是諸如來各自住。
清淨莊嚴國土中。
彼佛同號日光輪。
具足無量功德聚。
一一如來各住世。
經於無量那由劫。
此諸善逝所集眾。
無量無邊不可數。
一一導師成佛時。
所有聲聞弟子輩。
十力住經那由劫。
算數彼眾不可盡。
若有算師悉共聚。
亦算彼眾不能盡。
當時所有諸菩薩。
倍多於彼聲聞眾。
皆悉發心住佛乘。
願得當成一切智。
於其清淨國土中。
悉當成佛具十力。
是諸菩薩所修行。
皆如本師無有異。
彼諸如來滅度後。
正法興顯久住世。
經於十二那由劫。
為諸佛子所護持。
此諸佛法熾盛時。
有發無上菩提心。
其數過於恒河沙。
皆悉勤修菩薩行。
彼諸善逝滅度已。
所有一切聲聞眾。
斯眾皆悉得涅槃。
過於大海諸沙數。
如是彼諸佛正法。
具足興顯於世間。
饒益無量諸眾生。
彼教如法大興盛。
如是聞佛所說已。
一切大眾皆信解。
必當得成佛世尊。
廣能利益諸群生。
是時眾會悉欣喜。
頭面禮拜如來足。
無等恭敬於善逝。
如法供養天人師。
是故踊躍發精進。
猶如有人救頭燃。
常應親近善知識。
勤修般若波羅蜜。
此是見實勝進行。
汝等比丘應修習。
當成無上二足尊。
功德如山利世間。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九
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九
廣果天授記品第二十二
爾時八億。廣果諸天。見諸阿修羅。伽樓羅。龍及龍女。鳩槃荼。乾闥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訶羅伽闍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摩天。光音天。遍淨天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踊躍。皆得稱心。入一一法門。從一一法門見。無量法門。於一切法門。得無量辯。不斷辯。相應辯。解脫辯。無著辯。無礙辯。微細辯。甚深辯。種種辯。美妙辯。相續辯。
於諸辯才。皆悉知已。於如來所。敬信尊重。而作是言。
世尊。有陀羅尼。名無量門。若有菩薩。修集是陀羅尼者。當知得彼。不斷辯等。於一切境界中。心不迷惑。是諸境界。無有一法。非陀羅尼。是菩薩摩訶薩。得是陀羅尼時。於諸法中。悉得陀羅尼。解辯才無礙。
若菩薩住。是無量法門陀羅尼時。於五陰入。十二入入。十八界入。於諸根入。四諦入。十二因緣入。於眾生入。及非眾生入。於有入非有入。於取相入。非取相入。於依入。非依入。於空入。於我入。於相入。非相入。於願入。非願入。於有為入。無為入。如是一切處。得不壞辯才。是菩薩。於陰入中。得陀羅尼。所謂。色陰者。即非成就。
何以故。無有少色法。得成就者。
何以故。地地界性非成就。
如是水火風界性。亦非成就。
何以故。地性離故。
若法無體性。是名非成就。如是水火風性自離故。以法無體性。是故非成就。如是色非成就。以非成就故。不可說名。過去現在。及以未來。
何以故。色非有法故。是故不可得。
若色不生者。即是不滅。以不生滅故。即不可說。
復有如是說。所有過去。色現在未來色。此等和合。名為色陰。其色體性。亦不可得。何有過去。現在未來。是故色陰。非是可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陰入。即是陀羅尼入。以陀羅尼入故。陰不可得。以陰不可得故。陀羅尼。亦不可得。以陀羅尼入。不可得。唯是但名。但用但假。但是世俗。但是言說。但是施設。非陰非色。亦非色入。亦非陀羅尼。體性可得。
何以故。所謂陰等。非是作法。以非作法故。無有積聚。以積聚故。得名為陰。
譬如世間。多物積聚。假名城屋。舍宅殿堂。重閣樓闕。窓牖欄楯。城壁女牆。卻敵寮孔。周迴具足。名之為城。彼色性。即不可得。無有積聚。以無積聚故。即便無色。亦無色陰。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性不可得。無有積聚。以無積聚故。即便無識。亦無識陰。彼諸陰入。應如是知。
彼眼入者。是誰入。謂苦入。
何者是眼。
謂清淨四大。所造色名為眼。
何等是四大。
謂清淨地界。水火風界。彼淨地界。性自離故。以法體不可得。彼即非成就。如是清淨。水火風界。體性自離。以法體不可得。彼即非成就。如是眼入非成就。是故不可。說言過去。現在未來。
何以故。眼入非物。以非物故。不生不滅。
若不生滅者。即是不可說。如是眼不生滅。入亦不生滅。以不生滅故。即是不可說。應當如是知。唯是但名。但用但假。但是世俗。但是言說。彼名名體。亦離自性。
何以故。無有一法。得名為眼。名為入。名為苦。以名不可得。是故眼入。亦不可得。以眼不可得。即是陀羅尼入。是陀羅尼入。亦不可得。
何以故。性自離故。但名但用。但假施設。世俗言說。
如是以眼入入。得陀羅尼。得陀羅尼。已便得辯才。當知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亦皆如是。
於彼界入。得陀羅尼眼。眼體不可得。界體不可得。
何以故。眼離眼性故。界離界性故。
以法體不可得。彼即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不生不滅。以不生滅故。彼即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但名但用但假。但世俗。但言說。但施設。彼名離名自性。乃至施設。亦離施設自性。
若法無自性。不可得者。即是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即非生滅。以不生滅故。彼即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
若於三世。所不攝者。彼名即非相亦非想。非用。非假。非有為。非可說。非來非去。非可為他說。非可顯示。非可知非可識。非黑非白。非窟宅離窟宅故。非至非可至故。非得非可得故。非證非可證故。非凡夫。亦非凡夫地。非聲聞。亦非聲聞地。非緣覺。亦非緣覺地。非菩薩。亦非菩薩地。非佛。亦非佛地。非地。亦非非地。此即是真如。不異如。非非如。寂滅無相。但用但假。謂如來者。但世俗故。說名如來。非第一義。有如來也。
何以故。彼法不可得。故無如來。
於彼界入。應當入如是。眼耳鼻舌身意界。法界。意識界。如是一切餘界。亦應知。應當如是。廣入法界。
世尊。彼法界說言陰時。而不壞彼法界本性。說言入時。說言界時。說言四諦時。說言十二因緣時。亦不壞本。法界體性。彼法界隨所說處。一切諸法。建立名字。皆不壞彼。法界體性。
世尊。譬如地界。隨其所在。作異名字。而不壞彼。本地界性。
世尊。如是法界。隨其所在。作異名字。亦復不壞。法界本性。如是水火風界。亦復如是。
世尊。譬如虛空。隨其所在。差別異用。而不壞彼。虛空體性。
世尊。如是法界。隨其所在。差別名用。而不壞彼。法界體性。
世尊。入諸根時。即是入法界。言諸根者。所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己根。彼眼眼體。不可得根。根體不可得。
何以故。是眼離眼自性故。
以法無體性。彼即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彼即不生。若不生者。即是不滅。以不生滅故。不可說言。彼是過去。現在未來。若於三世中。不生滅者。彼即非眼。亦非眼根。云何有用。應如是知。
世尊。譬如空拳。虛誑無物。但有名字。乃至言說。於第一義中。空拳亦無。如是眼及眼根。猶如空拳。虛妄非實。而現虛相。誑惑凡夫。但有名字。乃至言說。於第一義。眼及眼根。俱不可得。
如是世尊。得一切智已。為度眾生故。說名為根。彼等諸根。於第一義。性自離故。根體皆空。其法體空者。用亦虛妄。非有非實。誑惑凡愚。離自性故。不生不滅。不生滅者。不得說言。彼是過去。現在未來。若於三世中。無者彼即。無名無相。非可說。非可為他說。非生非可生。非已知非當知。非已聞非當聞。非識非可識。非已證非當證。非已得非當得。非已見非當見。非已到非當到。
何以故。彼非有故。
世尊。譬如有人。於其夢中。受樂喜笑。囈語遊戲。是人爾時。從寐寤已。憶念夢中。受樂遊戲。念已求之。不見不得。
何以故。彼人夢中。受樂喜笑。囈語遊戲。尚自無實。何況寤時。若見若得。無有是處。
世尊。如是諸根。猶如夢中。受樂遊戲。實不可得。如是一切。諸法體性。亦不可得。以不可得故。不可說言。彼是過去。現在未來。若於三世中。不可得者。彼即不可說。一切諸根。當如是知。
世尊。若入法界。即入一切法。入一切法。即是入法界。
世尊。入四諦法。即是入法界。
何等為四。
謂苦集滅道。
世尊亦說。一切諸法。皆悉是空。非眾生。非命。非福伽羅。非想非相。我等於此法中。無有疑慮。
世尊。以無眾生故。亦復無苦。
何以故。眾生無處。苦諦亦無。以無苦故。集諦亦無。
何以故。無如是因。而無果者。
世尊。以無集故。滅諦亦無。
何以故。無集諦故。亦無斷集。以無滅故。道諦亦無。
何以故。無有是道。不斷集者。
世尊。道果者。謂是滅諦。彼煩惱。不可得斷。煩惱滅。亦不可得。以滅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無有如是道。而無其果。
此四聖諦。但是分別。虛妄非有。以非有故。不可說言。過去現在。及以未來。
若於三世中。不可得者。彼即非生非滅。非相非想。非設非可設。非示非可示。非顯非可顯。非語言非可語言。非言辭非可言詞。非說非可說。非見非可見。非知非可知。非識非可識。非測非可測。非達非可達。非到非可到。非得非可得。非聞非可聞。非見非可見。非對非可對。非證非可證。
非白非黑。非明非暗。非去非來。非淺非深。非清非濁。非畏非安。非縛非解。非憎非愛。非煩惱非清淨。非智非非智。非路非非路。非壞非非壞。非攝受非非攝受。非生死非非生死。非可得非不可得。非眾生非非眾生。非命非非命。非壽者非非壽者。非我非非我。非物非非物。
非空非不空。非相非非相。非願非不願。非依非不依。非有為非無為。非斷非常。非邪非正。非實非妄。非妄想非非妄想。非處非非處。非宅非非宅。非知非不知。非捨非修。非生死非涅槃。非覺非不覺。非凡夫境界。非聲聞境界。非緣覺境界。非菩薩境界。非佛境界。非境界非非境界。非作非不作。
如是入諦。即是入法界。入法界已。即得陀羅尼。得陀羅尼已。即得辯才。
入十二因緣。即是入法界。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渴愛。渴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眾苦大聚。
如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憂悲苦惱滅。眾苦大聚滅。
世尊。彼無明。無明體。不可得。
何以故。性自離故。
若法無體性。彼即非物。以非物故。即非成就。非成就者。非生非滅。非生滅者。即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若於三世中。不可得者。無名無形無相。無想亦非差別。唯是但名。但假但用。但世俗。但言說。為教化一切。凡夫眾生故。
彼無明。於第一義。實不可得。不可得者。即非差別用。亦不可說。
世尊。若是但名。乃至但施設。彼即非實。唯是虛妄言說。分別覺觀非定。但是戲論。彼無明。若無自性者。云何能生行。無明無故。行亦不生。以不生故。彼即不老。不病不死。不流轉。即不生。
何以故。若不生者。云何有老。以無老故。
乃至不生。若不生不死者。即是一切。過現未來。諸佛菩提。但世俗名字。非第一義。所言無明。即是菩提。當知諸有支。亦復如是。如是入十二因緣。當知即是。入於法界。
世尊。如來不生。一切諸法。亦不生。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如來不滅。一切諸法。亦不滅。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如來無相。一切諸法。亦無相。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略而言之。如是無相。不可得。非垢非淨。非愛非憎。法界不可識。亦復不可知。
世尊。真如者。即是如來。一切諸法。即是真如。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實際者。即是如來。一切諸法。即是實際。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隨所法中。即有如來。於其法中。即有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
世尊。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彼諸眾生。是計著見。
何以故。如來不二。菩提亦不二。不二者。不能覺寤於不二。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轉於。無上法輪。
彼諸眾生。是執著見。
何以故。如來非進退。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滅度。無量眾生。
彼等一切。皆是執見。
何以故。一切諸法。實無眾生。是故無有。得滅度者。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利益。無量眾生。
彼等一切。是取著見。
何以故。如來不為。利益眾生。亦復不為。不利眾生。出現於世。
世尊。若復有人。於未來世。作如是言。
如來捨壽。
彼諸眾生。皆是執見。
何以故。法界無攝受。亦無捨故。
世尊。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如來入於。無餘涅槃界。
彼諸眾生。是計著見。
何以故。法界非生死。亦非涅槃。
世尊。若復有人。於我所說法。能決定知者。彼諸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轉。
世尊。假使法界。有其變異。是諸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信者。必定當覺。無上菩提。無有變退。
爾時八億。廣果諸天。於世尊所。演說自己。所證法已。頭面禮足。右繞三匝。卻住一面。合掌而立。異口同聲。以偈讚佛。
敬禮善逝知法者。
那羅延力大導師。
憐愍一切勝牟尼。
方便示現於真實。
既自了知一切法。
如實顯示諸世間。
稽首無量功德身。
智慧最勝無上士。
如是真實微妙法。
聖說相應無有異。
世尊無等大醫王。
能令眾生法眼淨。
敷演八種真聖路。
為得無上大菩提。
歸敬無量功德身。
智慧最勝無上士。
顯示菩提正直道。
畢定趣向大涅槃。
獲得無等勝菩提。
寂滅安隱最堅固。
度脫多億那由他。
輪迴生死苦眾生。
頂禮無量功德身。
智慧最勝無上士。
觀察五陰悉空無。
陰體畢竟不可得。
彼陰即體離諸觀。
唯誑愚惑癡眾生。
凡夫於此悉被縛。
猶如獼猴膠所粘。
智者於斯得解脫。
遊行無礙如空風。
諸界即體性自空。
一切智人如是說。
彼空亦空無自性。
究竟求之不可得。
凡夫於此皆被縛。
都由不知真實性。
智者觀察得解脫。
於其三界無所著。
諸入無體自空寂。
一切智人如是說。
猶如空拳虛非實。
誑惑愚癡眾生輩。
凡夫妄起取著心。
皆由於法生疑惑。
墜落生死皆喪壞。
猶如商人沒巨海。
彼等諸根性自空。
畢竟推求不可得。
譬如鏡中現面像。
其像無實畢竟空。
凡愚無智於此著。
正由不知真實法。
猶如眾鳥入羅網。
亦如淵中所釣魚。
眾生無體離生相。
依真求之不可得。
譬如壁上彩畫像。
究竟無實眾生性。
凡夫無智而取著。
皆由不知真實義。
智者觀彼得解脫。
猶如卵生出於㲉。
因緣生法悉無常。
皆悉空寂離攀緣。
譬如夢中所受樂。
非實誑惑癡凡夫。
愚無智慧為彼縛。
由不思量妄分別。
智人觀察得解脫。
猶如飛鳥出籠網。
如佛功德不思議。
一切諸法亦如是。
諸法無相如牟尼。
法體寂滅如涅槃。
諸法無依如如來。
於其三界不取著。
是故所有成佛者。
皆由得知此義故。
諸法無怖如世尊。
不起自身及他想。
諸法難思如導師。
唯佛能知導群生。
法無分別如善逝。
非是凡夫心所行。
是諸如來妙境界。
唯佛大聖能了知。
若有無智作是言。
佛證無等大菩提。
若復有人作是言。
世尊已轉妙法輪。
若復有人作是言。
善逝已度那由眾。
彼悉為見之所縛。
皆由不知真實性。
若人謂佛如是說。
殺害行陰及與命。
若言十力入涅槃。
利益無量眾生已。
彼人一切皆執見。
入於魔羅之所縛。
不能解知真如法。
以不知故不知佛。
若有善知是非者。
彼皆能知大導師。
當獲無上功德聚。
成佛憐愍於世間。
斯即真如無變易。
一切諸法離疑惑。
人中無上最勝尊。
我等已知如是義。
如是廣果諸天眾。
咸皆於法得盡知。
對佛導師自演說。
現己內心淨信解。
一切欣喜無疑慮。
各自見已當成佛。
此是如來微妙法。
彼即自受導師記。
爾時世尊。知廣果諸天。深信具足。於佛法中。決定無疑。欲令大眾。種善根故。而現微笑。
爾時慧命馬勝。以偈問世尊言。
智慧導師功德山。
非是無因而現笑。
我從善逝親自聞。
世尊現笑必有因。
如來示此微笑相。
令眾皆受清涼樂。
天人修羅大導師。
唯願演說笑因緣。
今見如來從面門。
所現微笑甚清涼。
此諸眾會悉懷疑。
一心瞻仰如來面。
大悲最勝人中上。
願說希有微笑因。
世間若得從佛聞。
決定必除疑惑心。
世尊。
彼等諸天眾。
咸皆演說自授記。
以何功德獲何果。
願說成佛神通事。
開演微妙梵音聲。
唯願普斷諸有疑。
一切大眾聞佛說。
皆悉踊悅甚欣喜。
斯等合掌皆一心。
淨信瞻仰恭敬住。
佛子天眾各思惟。
悕求無上大菩提。
是諸眾會有疑惑。
唯願如來為除斷。
必當得力知是非。
具足成就一切智。
得聞如來八種音。
天眾靡不皆喜悅。
當得護持如來教。
隨順正法如說行。
觀察知彼天心已。
無上大智願解說。
以是大眾生欣喜。
於佛法中得信解。
今於導師願得聞。
天眾過去所修行。
若蒙如來解說已。
所願皆悉得滿足。
廣果諸天如法行。
必得成就一切智。
當度世間諸群生。
顯示真如法體性。
爾時世尊。即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善哉馬勝汝知時。
今者問我正是宜。
我為廣果諸天輩。
於此大眾現微笑。
今當為汝分別說。
咸皆一心共諦聽。
所現微笑因緣義。
汝及大眾悉得聞。
如來具足一切智。
觀察因緣有三種。
二足德聚正觀已。
而現微笑示世間。
有樂住於涅槃者。
少智微淺願聲聞。
復有樂住默然者。
志求辟支佛菩提。
復有樂求世導師。
成佛大力那羅延。
我觀彼等深信已。
隨所樂欲而度脫。
為求聲聞示現者。
當知是其最下笑。
應當知我中品笑。
為求辟支而示現。
馬勝當知此上笑。
為諸天眾授佛記。
我說此三解笑因。
所謂最下及中上。
善解世間勝導師。
而作微笑現瑞相。
佛知眾生欲三乘。
願樂求證於聖果。
為求聲聞現笑者。
微笑光明從足沒。
為求辟支所示現。
當知笑光入臍輪。
為受無上十力者。
其光從佛頂上入。
馬勝汝今應當知。
微笑因緣有三種。
我向所現微笑光。
彼光於我頂上沒。
當知先所現微笑。
悉為無上菩提記。
我今當更為汝說。
微笑復有三種因。
善哉馬勝及大眾。
一心靜意俱諦聽。
前現微笑為佛者。
其光即從頂上入。
有光少時住身腰。
須臾沒者為辟支。
我現微笑放光明。
暫時在於足前住。
斯光隨乘而變現。
當知此為聲聞人。
今復更說微笑因。
馬勝諦聽有三種。
導師所放諸光明。
出已圍繞於十力。
其光既出皆踈散。
還復速聚繞身腰。
漸漸轉復更增廣。
亦還右繞於如來。
有光初停後廣大。
漸漸右繞於我身。
彼光悉遍世尊形。
與身俱等無有異。
其光莊嚴佛身相。
暉赫猶如真金聚。
牟尼所放微笑光。
當知此光記剎土。
有光出已猶如蓋。
於上遍覆世尊身。
有光如花空中住。
其光照曜於導師。
彼光一切皆右旋。
三匝圍繞如來身。
當知此光記壽命。
出世大智現斯瑞。
斯等三種微笑光。
善逝隨根差別現。
馬勝汝今應當知。
此是三種微笑因。
世間導師所現相。
善知眾生深信樂。
今於如來教法中。
汝等聞此得除疑。
是諸廣果天眾等。
其數滿足有八億。
廣說微妙正法門。
各於異剎得成佛。
壽命具足無有量。
經由多劫住於世。
是故如來現斯瑞。
廣大光明五種色。
此諸天眾於過去。
三十有六僧祇劫。
常得值遇諸世尊。
親承供養習諸善。
又復經於三十六。
阿僧祇劫廣修行。
斯等大士住世間。
供養如來未曾倦。
思惟救度眾生故。
數數勤修供養佛。
供養世尊應其宜。
悕求無上大菩提。
彼諸天眾未來世。
當得作佛那羅延。
成妙牟尼功德山。
其劫號曰勝金幢。
是諸如來各自住。
清淨莊嚴國土中。
彼佛同號日光輪。
具足無量功德聚。
一一如來各住世。
經於無量那由劫。
此諸善逝所集眾。
無量無邊不可數。
一一導師成佛時。
所有聲聞弟子輩。
十力住經那由劫。
算數彼眾不可盡。
若有算師悉共聚。
亦算彼眾不能盡。
當時所有諸菩薩。
倍多於彼聲聞眾。
皆悉發心住佛乘。
願得當成一切智。
於其清淨國土中。
悉當成佛具十力。
是諸菩薩所修行。
皆如本師無有異。
彼諸如來滅度後。
正法興顯久住世。
經於十二那由劫。
為諸佛子所護持。
此諸佛法熾盛時。
有發無上菩提心。
其數過於恒河沙。
皆悉勤修菩薩行。
彼諸善逝滅度已。
所有一切聲聞眾。
斯眾皆悉得涅槃。
過於大海諸沙數。
如是彼諸佛正法。
具足興顯於世間。
饒益無量諸眾生。
彼教如法大興盛。
如是聞佛所說已。
一切大眾皆信解。
必當得成佛世尊。
廣能利益諸群生。
是時眾會悉欣喜。
頭面禮拜如來足。
無等恭敬於善逝。
如法供養天人師。
是故踊躍發精進。
猶如有人救頭燃。
常應親近善知識。
勤修般若波羅蜜。
此是見實勝進行。
汝等比丘應修習。
當成無上二足尊。
功德如山利世間。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