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九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
爾時世尊。告尊者須菩提言。
我今復說。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種種相貌。汝當諦聽。如善作意。
須菩提言。
善哉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乃至夢中。亦不愛樂聲聞。緣覺之地。亦不生彼。住三界心。
須菩提。有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百千俱胝。那庾多數菩薩。聲聞。人天大眾。恭敬圍繞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聽其說法。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自見其身。處虛空中。為人說法。及見自身。放大光明。化苾芻相。往彼他方。諸世界中。施作佛事。及為說法。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州城聚落。悉為火焚。一切破壞。諸惡蟲獸。四散馳走。一切人眾。皆大驚怖。生苦惱心。菩薩見已。不驚不怖。
從夢覺已。作是思惟。
三界無實。皆悉如夢。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如是法。為眾生說。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地獄中。有諸眾生。隨受眾苦。
菩薩見已。作是思惟。
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剎清淨。無有地獄。乃至不聞其名。況復可見。
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諸餓鬼。受飢渴苦。
菩薩見已。作是思惟。
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剎清淨。無有餓鬼。乃至不聞其名。況復可見。
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諸畜生。受極重苦。
菩薩見已。作是思惟。
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剎清淨。無有畜生。乃至不聞其名。況復可見。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諸方處。或見州城聚落。忽為火焚。
菩薩見已。即作是言。
如我夢中。先所見相。等無有異。我若已得安住。不退轉者。願我以是。實語力故。速令此火。自然息滅。不復展轉。遍諸方處。
須菩提。彼菩薩作是言已。即時若能。火自息滅。當知是菩薩。已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住不退轉地。
若菩薩作是言已。火不滅者。當知是菩薩。未得授記。未能安住。不退轉地。
又。須菩提。若或是火。不能滅已。而復焚燒。諸餘方處。從一舍。至一舍。從一里。至一里。如是展轉。火不滅者。當知是處眾生。先世有破法重罪。彼之餘殃。今世現受。
須菩提。以是因緣。若菩薩摩訶薩。隨願能滿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有男子。女人等。或為非人。所執魅者。
是時菩薩。見是事已。即作是言。
若我已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深心清淨。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遠離聲聞。緣覺之心。所行清淨。我當決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所應得。非不應得。
又今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諸佛世尊。現住說法者。彼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所不了。無所不證。無所不得。是諸佛世尊。若知我深心。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願我以是。實語力故。令彼非人。捨離遠去。其所執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脫。
若菩薩作是語時。而彼非人。不即遠去。其所執魅。未得解脫者。當知是菩薩。未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未住不退轉地。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語時。而彼非人。即速遠去。其所執魅。即得解脫者。當知是菩薩。已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得安住。不退轉地。
辯魔相品第二十一
復次。須菩提。亦有初住大乘。諸菩薩等。見是男子女人。為彼非人。所執魅時。即作是言。
若我已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願我以是。實語力故。令彼非人。捨離遠去。其所執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脫。
作是語已。時彼惡魔。隱伏其形。來菩薩所。潛以魔力。即令非人。捨離而去。
何以故。諸惡魔力。勝非人故。由是非人。力不能為。捨離而去。
爾時菩薩。不能覺知。斯為魔力。但作是念。
我從先佛。已得授記。已能安住。不退轉地。
何以故。隨我所願。即得成就。彼諸菩薩。未得授記。無是力故。
菩薩於此。起增上慢。及諸慢心。由慢心故。增長貢高。以貢高故。輕易惡賤。諸餘菩薩。自謂已從。先佛得記。餘悉未得。從佛授記。由此因緣。遠離佛無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於此。若不親近。諸善知識。不得善法。而為開導。為諸惡友。共所護助。於自身心。又復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轉復堅固。以是因緣。為魔所縛。不能解脫。於二地中。隨墮一處。若聲聞地。若緣覺地。
須菩提。如是相者。是彼初住大乘。諸菩薩等。以少見少聞故。不能親近。諸善知識。不得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力所護故。以小因緣。增長慢心。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是故當知。斯亦名為。菩薩魔事。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復以名字因緣。壞亂諸菩薩摩訶薩。云何為名字因緣。所謂惡魔。化諸異相。
或時來詣。彼菩薩所。作如是言。
菩薩當知。汝父如是名。母如是名。餘親里朋友。各各如是名字。乃至七世。大祖父母。各如是名。汝於某方某處。某國某城。某族所生。其姓某氏。
又復若性柔軟。剛猛性。緩性。急根利根鈍。惡魔即時。一一能說。
又作是言。
汝於先世。亦曾修習。頭陀功德。所謂。受阿囉拏法。常行乞食。著糞掃衣。飯食已後。不復飲漿。常一坐食。常隨敷座。但持三衣。住尸陀林。坐於樹下。坐於空地。常節量食。常坐不臥。具修如是。頭陀功德。又復少語喜足。遠離憒閙。若語言時。柔軟可愛。乃至不受。塗足油等。汝於先世。具修如是。種種功德。今世亦有。如是功德。見法知法。汝已決定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安住不退轉地。
何以故。汝已具有。諸功德故。汝既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是故應知。於先佛所。已得授記。
爾時菩薩。聞是語已。即作是念。
我已從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是安住不退轉者。
何以故。今此所說。我有如是。頭陀功德。誠無異故。
是時惡魔。知彼心所念已。又復別化。種種異相。所謂。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婆羅門。長者。乃至菩薩。父母兄弟。親里朋友。
隨所化已。住菩薩前。咸作是言。
汝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已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住不退轉地。
何以故。汝已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故。
須菩提。彼菩薩聞諸化人。如是語已。不能覺知。是魔所化。即時起增上慢。及諸慢心。由慢心故。增長貢高。以貢高故。輕易惡賤。諸餘菩薩。自謂已從。先佛得記。餘諸菩薩。悉所未得。從佛授記。由此因緣。遠離佛無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於此。若不親近。諸善知識。不得善法。而為開導。為諸惡友。共所護助。於自身心。又復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轉復堅固。是菩薩。於二地中。隨墮一處。若聲聞地。若緣覺地。
須菩提。我先所說。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真實相貌。而此菩薩。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羅蜜多。力所護助。由此因緣。為魔所縛。
須菩提。是故當知。斯亦名為。菩薩魔事。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復以名字因緣。壞亂諸菩薩摩訶薩。
此復云何。所謂惡魔。或時化現。諸苾芻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字如是。
而彼苾芻。所說名字。與其菩薩。本所願樂。得菩提時。名字無異。
是菩薩以無智故。又復不具。善巧方便。聞此語已。即作是念。
今此苾芻。快哉所說。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字。如我所願。無異無別。我今無復。起諸疑惑。
是時菩薩。作是念已。隨魔所化。苾芻語言。而生信受。以是因緣。為魔所著。魔所著故。起增上慢。及諸慢心。由慢心故。增長貢高。以貢高故。輕易惡賤。諸餘菩薩。自謂已從。先佛得記。餘諸菩薩。悉所未得。從佛受記。由此因緣。遠離佛無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於此。若不親近。諸善知識。不得善法。而為開導。為諸惡友。共所護助。於自身心。又復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轉復堅固。是菩薩。於二地中。隨墮一處。若聲聞地。若緣覺地。
須菩提。我先所說。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真實相貌。而此菩薩。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羅蜜多。力所護助。由此因緣。為魔所縛。
須菩提。是菩薩應當悔捨。如先所起。種種慢心。菩薩設能。悔是心已。亦復久久。墮生死中。若復後時。得善知識。而為開導。還因般若波羅蜜多故。漸能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菩薩起諸慢心。罪極重故。
譬如苾芻。犯四根本。最極重罪。若一若二。即非沙門。非釋種子。菩薩以名字因緣。起諸慢心。其所獲罪。亦復如是。
須菩提。且置是四根本罪。當知所有。五無間罪。最極深重。若菩薩以。名字因緣。起諸慢心者。其所獲罪。過復深重。而此菩薩。是即名為。大無方便。不能如應。覺了魔事。
須菩提。是故當知。彼諸惡魔。能以如是。微細因緣。作彼魔業。壞亂諸菩薩摩訶薩。菩薩於此。應當覺知。覺已遠離。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厭彼憒閙。樂欲遠離時。諸惡魔即化異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若遠離者。應當往彼。山巖樹下。空寂曠野。如是修習。是真遠離。此遠離行。佛所稱讚。
須菩提。我不說諸菩薩摩訶薩。住山巖樹下。空寂曠野。是真遠離。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住山巖樹下。空寂曠野。不名遠離者。復有何相。說名菩薩摩訶薩。是真遠離。
佛告須菩提言。
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有善巧方便。為一切眾生。行大慈大悲行。遠離聲聞。緣覺之心。雖近聚落。亦名遠離。或在山巖樹下。空寂曠野。亦名遠離。
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遠離聲聞。緣覺心者。是真遠離。如是遠離。我所聽許。菩薩應當。於晝夜中。常修如是。真遠離行。
須菩提。若如惡魔所讚。菩薩但住。山巖樹下。空寂曠野。為遠離者。而彼菩薩。雖如是遠離。不能遠離聲聞。緣覺之心。非真遠離。雖修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一切智智。當知是為。雜亂行者。身語心業。不得清淨。無慧方便。無大悲行。由自三業。不清淨故。而返於彼。近聚落住者。生輕慢心。
須菩提。彼菩薩雖近聚落。非雜亂行。
何以故。以能遠離聲聞。緣覺心故。身語心業。皆悉清淨。有慧方便。具大悲行。雖近聚落。是真遠離。若於如是。修真遠離行者。返生輕慢。當知是菩薩。雖得禪定。解脫。神通。智慧。三昧等法。而亦不具。善巧方便。
須菩提。菩薩雖在。百由旬外。曠野空寂等處。縱經一歲。百歲。乃至百千。俱胝那庾多歲。設過是歲。修遠離行。終無利益。如我所說。真遠離行。彼不能知。不能深固。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善巧方便。但以寂靜。為真遠離。若求佛道者。貪著依止。如是遠離。我不聽許。亦不能令。我心生喜。
何以故。如我所說。遠離行中。即不見有如是。遠離行人。名真遠離。
又須菩提。有諸惡魔。見彼住空寂處。修遠離行者。即到其所。
於虛空中。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修者。真遠離行。如來稱讚。汝修是行故。令汝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菩薩聞空中聲。所稱讚已。從彼空寂。曠野等處。來至聚落。見餘菩薩。柔和善順。修持梵行。遠離聲聞。緣覺之心。三業清淨者。即起輕慢。
作如是言。
汝等是為。憒閙行者。汝所修行。非遠離行。
須菩提。彼住空寂菩薩。以真遠離行。為憒閙行。以憒閙行。為真遠離行。以其過惡故。所應恭敬者。而返輕慢。不應恭敬者。而返恭敬。
何以故。彼作是念。
我住空寂。曠野等處。有諸非人。念我故來。助我故來。汝近聚落住者。何有非人。來助念汝。
作是念已。於餘菩薩。起輕慢心。
須菩提。當知此人。是為菩薩中旃陀羅。菩薩中過惡者。菩薩中污行者。是為形像菩薩。亦名賊住沙門。亦名沙門形賊。亦名不淨法者。亦名非禮法者。以是相故。當知是為。初發心者。是故一切世間。諸天人等。所不恭敬。
何以故。我說彼人。是增上慢者。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人。不應親近。
又須菩提。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捨一切眾生。愛樂一切智。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不應親近。如是等人。
須菩提。求菩提者。於諸魔事。常應覺知。覺已遠離。於一切時。常生厭離。怖三界心。但為利樂。一切眾生。引示眾生。所有正道。令諸眾生。圓滿正果。住法實性。又復於諸眾生。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捨心。
菩薩常作是願。
願我當於一切時。一切處遠離如是。一切魔事。設或暫起。速令除滅。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學者。是菩薩摩訶薩。神通智力。
須菩提。當知如是等。皆說菩薩摩訶薩。覺知魔事。真遠離相。
善知識品第二十二之一
爾時世尊。告尊者須菩提言。
若菩薩摩訶薩。深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親近恭敬。諸善知識。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深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愛樂。善知識者。云何是菩薩摩訶薩。善知識耶。
佛言。
須菩提。當知諸佛如來。是菩薩善知識。
何以故。諸佛能說。菩薩行法。及諸波羅蜜多。教示菩薩。入般若波羅蜜多。是故諸佛如來。為菩薩善知識。
又須菩提。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善知識。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是諸波羅蜜多畢竟處。以般若波羅蜜多。為菩薩善知識故。即六波羅蜜多。皆為菩薩善知識。
又復。六波羅蜜多。是菩薩大師。
六波羅蜜多。為所行正道。
六波羅蜜多。為世間光明。
六波羅蜜多。為大法炬。
六波羅蜜多。為大法光明。
六波羅蜜多。為真救護。
六波羅蜜多。為所歸趣。
六波羅蜜多。為所住舍。
六波羅蜜多。為究竟道。
六波羅蜜多。為大洲渚。
六波羅蜜多。為父為母。
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因六波羅蜜多故。而能成就。
又須菩提。所有過去。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入涅盤者。是諸如來。皆從六波羅蜜多生。所有未來。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諸如來。亦從六波羅蜜多生。于今現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教化眾生。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諸如來。亦從六波羅蜜多生。
又三世諸佛。一切智。亦從六波羅蜜多生。
何以故。諸佛本行。菩薩道時。皆修習是。六波羅蜜多。三十七菩提分法。四無量行。四攝法。乃至一切佛法。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佛法。皆從六波羅蜜多生。
又佛智。自然智。不可思議智。不可稱量智。無等智。無等等智。亦復從是。六波羅蜜多生。
須菩提。是故六波羅蜜多。為菩薩善知識。六波羅蜜多。為菩薩大師。為所行正道。為世間光明。為大法炬。為大法光明。為真救護。為所歸趣。為所住舍。為究竟道。為大洲渚。為父為母。乃至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為欲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應學是六波羅蜜多。若欲學是。諸波羅蜜多者。應當於此。般若波羅蜜多。如理修學。解了其義。如實思惟。如實觀察。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與五波羅蜜多。而為先導。開示顯了故。
又。五波羅蜜多。若離般若波羅蜜多。即不得波羅蜜多名。
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欲不起他信。不隨他語者。應當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何等相。是般若波羅蜜多。
佛言。
須菩提。無著相。是般若波羅蜜多。
須菩提言。
頗有因緣。如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相。一切法。亦無著相耶。
佛言。
須菩提。有因緣。如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相。一切法。亦無著相。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法空故。離故。
是故。須菩提。如一切法。無著相空故。離故。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相。亦空亦離。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若一切法空故。離故者。云何佛說。一切眾生。有染有淨。
世尊。空法中。無染無淨。離法中。無染無淨。
世尊。即此空法。離法。不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異此空法。離法。亦無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我今不能。解如是義。願佛世尊。為我宣說。
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於長夜中。著我我所不。
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眾生長夜。著我我所。
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我我所空不。
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我我所空。
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眾生著我我所故。輪轉生死不。
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眾生著我我所故。輪轉生死。
佛言。
須菩提。當知諸染法者。但隨眾生。所受所著故。說名為染。若諸眾生。不受不著。即無染可得。亦無受染者。是故無我我所。以無我我所故。說名為淨。若諸眾生。不受不著。亦無淨可得。亦無受淨者。
須菩提。以是義故。於一切法空中。一切法離中。說名為染。說名為淨。
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行。
須菩提。白佛言。
希有。世尊。善說斯義。於一切法空中。一切法離中。說染說淨。不受不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行。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者。是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識。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所共敬伏。不為彼等。而能動亂。
又。菩薩摩訶薩。若如是行者。不雜聲聞緣覺行。不住聲聞緣覺地。
何以故。如是行者。是無所行。而行。無所住而住。能入佛性。入如來性。自然智性。一切智性。
世尊。如是行者。最上無勝。與般若波羅蜜多。勝行相應。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晝夜中。如是勤行。即能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速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九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
爾時世尊。告尊者須菩提言。
我今復說。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種種相貌。汝當諦聽。如善作意。
須菩提言。
善哉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乃至夢中。亦不愛樂聲聞。緣覺之地。亦不生彼。住三界心。
須菩提。有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百千俱胝。那庾多數菩薩。聲聞。人天大眾。恭敬圍繞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聽其說法。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自見其身。處虛空中。為人說法。及見自身。放大光明。化苾芻相。往彼他方。諸世界中。施作佛事。及為說法。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州城聚落。悉為火焚。一切破壞。諸惡蟲獸。四散馳走。一切人眾。皆大驚怖。生苦惱心。菩薩見已。不驚不怖。
從夢覺已。作是思惟。
三界無實。皆悉如夢。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如是法。為眾生說。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地獄中。有諸眾生。隨受眾苦。
菩薩見已。作是思惟。
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剎清淨。無有地獄。乃至不聞其名。況復可見。
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諸餓鬼。受飢渴苦。
菩薩見已。作是思惟。
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剎清淨。無有餓鬼。乃至不聞其名。況復可見。
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其夢中。見諸畜生。受極重苦。
菩薩見已。作是思惟。
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剎清淨。無有畜生。乃至不聞其名。況復可見。
須菩提。若彼夢中。見是相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諸方處。或見州城聚落。忽為火焚。
菩薩見已。即作是言。
如我夢中。先所見相。等無有異。我若已得安住。不退轉者。願我以是。實語力故。速令此火。自然息滅。不復展轉。遍諸方處。
須菩提。彼菩薩作是言已。即時若能。火自息滅。當知是菩薩。已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住不退轉地。
若菩薩作是言已。火不滅者。當知是菩薩。未得授記。未能安住。不退轉地。
又。須菩提。若或是火。不能滅已。而復焚燒。諸餘方處。從一舍。至一舍。從一里。至一里。如是展轉。火不滅者。當知是處眾生。先世有破法重罪。彼之餘殃。今世現受。
須菩提。以是因緣。若菩薩摩訶薩。隨願能滿者。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
復次。須菩提。若有男子。女人等。或為非人。所執魅者。
是時菩薩。見是事已。即作是言。
若我已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深心清淨。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遠離聲聞。緣覺之心。所行清淨。我當決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所應得。非不應得。
又今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諸佛世尊。現住說法者。彼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所不了。無所不證。無所不得。是諸佛世尊。若知我深心。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願我以是。實語力故。令彼非人。捨離遠去。其所執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脫。
若菩薩作是語時。而彼非人。不即遠去。其所執魅。未得解脫者。當知是菩薩。未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未住不退轉地。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語時。而彼非人。即速遠去。其所執魅。即得解脫者。當知是菩薩。已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得安住。不退轉地。
辯魔相品第二十一
復次。須菩提。亦有初住大乘。諸菩薩等。見是男子女人。為彼非人。所執魅時。即作是言。
若我已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願我以是。實語力故。令彼非人。捨離遠去。其所執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脫。
作是語已。時彼惡魔。隱伏其形。來菩薩所。潛以魔力。即令非人。捨離而去。
何以故。諸惡魔力。勝非人故。由是非人。力不能為。捨離而去。
爾時菩薩。不能覺知。斯為魔力。但作是念。
我從先佛。已得授記。已能安住。不退轉地。
何以故。隨我所願。即得成就。彼諸菩薩。未得授記。無是力故。
菩薩於此。起增上慢。及諸慢心。由慢心故。增長貢高。以貢高故。輕易惡賤。諸餘菩薩。自謂已從。先佛得記。餘悉未得。從佛授記。由此因緣。遠離佛無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於此。若不親近。諸善知識。不得善法。而為開導。為諸惡友。共所護助。於自身心。又復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轉復堅固。以是因緣。為魔所縛。不能解脫。於二地中。隨墮一處。若聲聞地。若緣覺地。
須菩提。如是相者。是彼初住大乘。諸菩薩等。以少見少聞故。不能親近。諸善知識。不得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力所護故。以小因緣。增長慢心。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是故當知。斯亦名為。菩薩魔事。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復以名字因緣。壞亂諸菩薩摩訶薩。云何為名字因緣。所謂惡魔。化諸異相。
或時來詣。彼菩薩所。作如是言。
菩薩當知。汝父如是名。母如是名。餘親里朋友。各各如是名字。乃至七世。大祖父母。各如是名。汝於某方某處。某國某城。某族所生。其姓某氏。
又復若性柔軟。剛猛性。緩性。急根利根鈍。惡魔即時。一一能說。
又作是言。
汝於先世。亦曾修習。頭陀功德。所謂。受阿囉拏法。常行乞食。著糞掃衣。飯食已後。不復飲漿。常一坐食。常隨敷座。但持三衣。住尸陀林。坐於樹下。坐於空地。常節量食。常坐不臥。具修如是。頭陀功德。又復少語喜足。遠離憒閙。若語言時。柔軟可愛。乃至不受。塗足油等。汝於先世。具修如是。種種功德。今世亦有。如是功德。見法知法。汝已決定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安住不退轉地。
何以故。汝已具有。諸功德故。汝既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是故應知。於先佛所。已得授記。
爾時菩薩。聞是語已。即作是念。
我已從彼。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是安住不退轉者。
何以故。今此所說。我有如是。頭陀功德。誠無異故。
是時惡魔。知彼心所念已。又復別化。種種異相。所謂。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婆羅門。長者。乃至菩薩。父母兄弟。親里朋友。
隨所化已。住菩薩前。咸作是言。
汝從先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已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已。住不退轉地。
何以故。汝已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故。
須菩提。彼菩薩聞諸化人。如是語已。不能覺知。是魔所化。即時起增上慢。及諸慢心。由慢心故。增長貢高。以貢高故。輕易惡賤。諸餘菩薩。自謂已從。先佛得記。餘諸菩薩。悉所未得。從佛授記。由此因緣。遠離佛無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於此。若不親近。諸善知識。不得善法。而為開導。為諸惡友。共所護助。於自身心。又復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轉復堅固。是菩薩。於二地中。隨墮一處。若聲聞地。若緣覺地。
須菩提。我先所說。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真實相貌。而此菩薩。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羅蜜多。力所護助。由此因緣。為魔所縛。
須菩提。是故當知。斯亦名為。菩薩魔事。
復次。須菩提。有諸惡魔。復以名字因緣。壞亂諸菩薩摩訶薩。
此復云何。所謂惡魔。或時化現。諸苾芻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汝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字如是。
而彼苾芻。所說名字。與其菩薩。本所願樂。得菩提時。名字無異。
是菩薩以無智故。又復不具。善巧方便。聞此語已。即作是念。
今此苾芻。快哉所說。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字。如我所願。無異無別。我今無復。起諸疑惑。
是時菩薩。作是念已。隨魔所化。苾芻語言。而生信受。以是因緣。為魔所著。魔所著故。起增上慢。及諸慢心。由慢心故。增長貢高。以貢高故。輕易惡賤。諸餘菩薩。自謂已從。先佛得記。餘諸菩薩。悉所未得。從佛受記。由此因緣。遠離佛無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遠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於此。若不親近。諸善知識。不得善法。而為開導。為諸惡友。共所護助。於自身心。又復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轉復堅固。是菩薩。於二地中。隨墮一處。若聲聞地。若緣覺地。
須菩提。我先所說。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真實相貌。而此菩薩。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羅蜜多。力所護助。由此因緣。為魔所縛。
須菩提。是菩薩應當悔捨。如先所起。種種慢心。菩薩設能。悔是心已。亦復久久。墮生死中。若復後時。得善知識。而為開導。還因般若波羅蜜多故。漸能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菩薩起諸慢心。罪極重故。
譬如苾芻。犯四根本。最極重罪。若一若二。即非沙門。非釋種子。菩薩以名字因緣。起諸慢心。其所獲罪。亦復如是。
須菩提。且置是四根本罪。當知所有。五無間罪。最極深重。若菩薩以。名字因緣。起諸慢心者。其所獲罪。過復深重。而此菩薩。是即名為。大無方便。不能如應。覺了魔事。
須菩提。是故當知。彼諸惡魔。能以如是。微細因緣。作彼魔業。壞亂諸菩薩摩訶薩。菩薩於此。應當覺知。覺已遠離。
復次。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厭彼憒閙。樂欲遠離時。諸惡魔即化異相。來菩薩所。作如是言。
若遠離者。應當往彼。山巖樹下。空寂曠野。如是修習。是真遠離。此遠離行。佛所稱讚。
須菩提。我不說諸菩薩摩訶薩。住山巖樹下。空寂曠野。是真遠離。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住山巖樹下。空寂曠野。不名遠離者。復有何相。說名菩薩摩訶薩。是真遠離。
佛告須菩提言。
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有善巧方便。為一切眾生。行大慈大悲行。遠離聲聞。緣覺之心。雖近聚落。亦名遠離。或在山巖樹下。空寂曠野。亦名遠離。
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遠離聲聞。緣覺心者。是真遠離。如是遠離。我所聽許。菩薩應當。於晝夜中。常修如是。真遠離行。
須菩提。若如惡魔所讚。菩薩但住。山巖樹下。空寂曠野。為遠離者。而彼菩薩。雖如是遠離。不能遠離聲聞。緣覺之心。非真遠離。雖修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一切智智。當知是為。雜亂行者。身語心業。不得清淨。無慧方便。無大悲行。由自三業。不清淨故。而返於彼。近聚落住者。生輕慢心。
須菩提。彼菩薩雖近聚落。非雜亂行。
何以故。以能遠離聲聞。緣覺心故。身語心業。皆悉清淨。有慧方便。具大悲行。雖近聚落。是真遠離。若於如是。修真遠離行者。返生輕慢。當知是菩薩。雖得禪定。解脫。神通。智慧。三昧等法。而亦不具。善巧方便。
須菩提。菩薩雖在。百由旬外。曠野空寂等處。縱經一歲。百歲。乃至百千。俱胝那庾多歲。設過是歲。修遠離行。終無利益。如我所說。真遠離行。彼不能知。不能深固。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善巧方便。但以寂靜。為真遠離。若求佛道者。貪著依止。如是遠離。我不聽許。亦不能令。我心生喜。
何以故。如我所說。遠離行中。即不見有如是。遠離行人。名真遠離。
又須菩提。有諸惡魔。見彼住空寂處。修遠離行者。即到其所。
於虛空中。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修者。真遠離行。如來稱讚。汝修是行故。令汝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菩薩聞空中聲。所稱讚已。從彼空寂。曠野等處。來至聚落。見餘菩薩。柔和善順。修持梵行。遠離聲聞。緣覺之心。三業清淨者。即起輕慢。
作如是言。
汝等是為。憒閙行者。汝所修行。非遠離行。
須菩提。彼住空寂菩薩。以真遠離行。為憒閙行。以憒閙行。為真遠離行。以其過惡故。所應恭敬者。而返輕慢。不應恭敬者。而返恭敬。
何以故。彼作是念。
我住空寂。曠野等處。有諸非人。念我故來。助我故來。汝近聚落住者。何有非人。來助念汝。
作是念已。於餘菩薩。起輕慢心。
須菩提。當知此人。是為菩薩中旃陀羅。菩薩中過惡者。菩薩中污行者。是為形像菩薩。亦名賊住沙門。亦名沙門形賊。亦名不淨法者。亦名非禮法者。以是相故。當知是為。初發心者。是故一切世間。諸天人等。所不恭敬。
何以故。我說彼人。是增上慢者。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如是人。不應親近。
又須菩提。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捨一切眾生。愛樂一切智。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不應親近。如是等人。
須菩提。求菩提者。於諸魔事。常應覺知。覺已遠離。於一切時。常生厭離。怖三界心。但為利樂。一切眾生。引示眾生。所有正道。令諸眾生。圓滿正果。住法實性。又復於諸眾生。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捨心。
菩薩常作是願。
願我當於一切時。一切處遠離如是。一切魔事。設或暫起。速令除滅。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學者。是菩薩摩訶薩。神通智力。
須菩提。當知如是等。皆說菩薩摩訶薩。覺知魔事。真遠離相。
善知識品第二十二之一
爾時世尊。告尊者須菩提言。
若菩薩摩訶薩。深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親近恭敬。諸善知識。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有諸菩薩摩訶薩。深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愛樂。善知識者。云何是菩薩摩訶薩。善知識耶。
佛言。
須菩提。當知諸佛如來。是菩薩善知識。
何以故。諸佛能說。菩薩行法。及諸波羅蜜多。教示菩薩。入般若波羅蜜多。是故諸佛如來。為菩薩善知識。
又須菩提。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善知識。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是諸波羅蜜多畢竟處。以般若波羅蜜多。為菩薩善知識故。即六波羅蜜多。皆為菩薩善知識。
又復。六波羅蜜多。是菩薩大師。
六波羅蜜多。為所行正道。
六波羅蜜多。為世間光明。
六波羅蜜多。為大法炬。
六波羅蜜多。為大法光明。
六波羅蜜多。為真救護。
六波羅蜜多。為所歸趣。
六波羅蜜多。為所住舍。
六波羅蜜多。為究竟道。
六波羅蜜多。為大洲渚。
六波羅蜜多。為父為母。
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因六波羅蜜多故。而能成就。
又須菩提。所有過去。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入涅盤者。是諸如來。皆從六波羅蜜多生。所有未來。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諸如來。亦從六波羅蜜多生。于今現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教化眾生。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諸如來。亦從六波羅蜜多生。
又三世諸佛。一切智。亦從六波羅蜜多生。
何以故。諸佛本行。菩薩道時。皆修習是。六波羅蜜多。三十七菩提分法。四無量行。四攝法。乃至一切佛法。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佛法。皆從六波羅蜜多生。
又佛智。自然智。不可思議智。不可稱量智。無等智。無等等智。亦復從是。六波羅蜜多生。
須菩提。是故六波羅蜜多。為菩薩善知識。六波羅蜜多。為菩薩大師。為所行正道。為世間光明。為大法炬。為大法光明。為真救護。為所歸趣。為所住舍。為究竟道。為大洲渚。為父為母。乃至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為欲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應學是六波羅蜜多。若欲學是。諸波羅蜜多者。應當於此。般若波羅蜜多。如理修學。解了其義。如實思惟。如實觀察。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與五波羅蜜多。而為先導。開示顯了故。
又。五波羅蜜多。若離般若波羅蜜多。即不得波羅蜜多名。
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欲不起他信。不隨他語者。應當修學。是般若波羅蜜多。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何等相。是般若波羅蜜多。
佛言。
須菩提。無著相。是般若波羅蜜多。
須菩提言。
頗有因緣。如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相。一切法。亦無著相耶。
佛言。
須菩提。有因緣。如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相。一切法。亦無著相。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法空故。離故。
是故。須菩提。如一切法。無著相空故。離故。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相。亦空亦離。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若一切法空故。離故者。云何佛說。一切眾生。有染有淨。
世尊。空法中。無染無淨。離法中。無染無淨。
世尊。即此空法。離法。不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異此空法。離法。亦無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我今不能。解如是義。願佛世尊。為我宣說。
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於長夜中。著我我所不。
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眾生長夜。著我我所。
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我我所空不。
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我我所空。
佛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眾生著我我所故。輪轉生死不。
須菩提言。
如是。世尊。眾生著我我所故。輪轉生死。
佛言。
須菩提。當知諸染法者。但隨眾生。所受所著故。說名為染。若諸眾生。不受不著。即無染可得。亦無受染者。是故無我我所。以無我我所故。說名為淨。若諸眾生。不受不著。亦無淨可得。亦無受淨者。
須菩提。以是義故。於一切法空中。一切法離中。說名為染。說名為淨。
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行。
須菩提。白佛言。
希有。世尊。善說斯義。於一切法空中。一切法離中。說染說淨。不受不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行。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者。是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識。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所共敬伏。不為彼等。而能動亂。
又。菩薩摩訶薩。若如是行者。不雜聲聞緣覺行。不住聲聞緣覺地。
何以故。如是行者。是無所行。而行。無所住而住。能入佛性。入如來性。自然智性。一切智性。
世尊。如是行者。最上無勝。與般若波羅蜜多。勝行相應。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晝夜中。如是勤行。即能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速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