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六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瞿尼師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瞿尼師比丘。亦遊王舍城。在無事室。調笑。憍慠。躁擾。喜忘。心如獼猴。瞿尼師比丘。為少緣故。至王舍城。是時尊者舍梨子。與比丘眾俱。中食已後。因小事故。集在講堂。瞿尼師比丘。於王舍城。所作已訖。往詣講堂。
尊者舍梨子。遙見瞿尼師來已。因瞿尼師。告諸比丘。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敬重。而隨順觀。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不敬重。不隨順觀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不敬重。不隨順觀。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敬重。令隨順觀。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調笑。而不躁擾。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行調笑。而躁擾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行調笑。及於躁擾。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調笑。令不躁擾。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畜生論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畜生論。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行憍慠。多言說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行憍慠。及多言說。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護諸根。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不護諸根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不護諸根。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護諸根。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貪餘多食。不知足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貪餘多食。不知止足。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精進。而不懈怠。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不精進。而懈怠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不精進而反懈怠。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精進。而不懈怠。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無正念。無正智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無正念。及無正智。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時。及善時也。不早入村。而行乞食。亦不晚出。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早入村邑。而行乞食。又晚出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早入村邑。而行乞食。又復晚出。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時。及善時也。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坐。及善坐也。不逼長老坐。為小比丘訶。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逼長老坐。為小比丘訶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逼長老坐。為小比丘訶。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坐。及善坐也。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律。阿毘曇。
何以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時。或有來問。律。阿毘曇。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不知答律。阿毘曇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不知答律。及阿毘曇。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律。阿毘曇。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
何以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時。或有來問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不知答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不知答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何以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時。或有來問。漏盡智通。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而不知答。漏盡智通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而不知答。漏盡智通。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亦在眾中。
尊者大目乾連。白曰。
尊者舍梨子。但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應學如是法。非謂人間比丘耶。
尊者舍梨子答曰。
尊者大目乾連。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尚學如是法。况復人間比丘耶。
如是二尊。更相稱說。讚歎善哉。聞所說已。從座起去。
敬重無調笑。
不畜生論慠。
護根食知足。
精進正念智。
知時亦善坐。
論律阿毘曇。
及說息解脫。
漏盡通亦然。
瞿尼師經第六竟。
梵志陀然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共受夏坐。
爾時尊者舍梨子。在舍衛國。亦受夏坐。
是時有一比丘。於王舍城。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從王舍城。往舍衛國。住勝林。給孤獨園。彼一比丘。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問曰。
賢者。從何處來。於何夏坐。
彼一比丘答曰。
尊者舍梨子。我從王舍城來。在王舍城受夏坐。
復問。
賢者。世尊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世尊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
復問。
賢者。比丘眾。比丘尼眾。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比丘眾。比丘尼眾。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盡樂聞法。
復問。
賢者。優婆塞眾。優婆夷眾。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優婆塞眾。優婆夷眾。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盡樂聞法。
復問。
賢者。若干異學。沙門梵志。在王舍城。受夏坐。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若干異學。沙門梵志。在王舍城。受夏坐。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盡樂聞法。
復問。
賢者。在王舍城。有一梵志。名曰陀然。是我昔日。未出家友。賢者識耶。
答曰。
識之。
復問。
賢者。梵志陀然。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欲見佛。不樂聞法。
所以者何。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而不精進。犯於禁戒。彼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恃梵志。居士。欺誑於王。
尊者舍梨子聞已。於舍衛國。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從舍衛國。往詣王舍城。住竹林。加蘭哆園。
於是尊者舍梨子。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次行乞食。乞食已。竟往至。梵志陀然家。是時梵志陀然。從其家出。至泉水邊。苦治居民。
梵志陀然。遙見尊者舍梨子來。從坐而起。偏袒著衣。叉手。向尊者舍梨子。讚曰。
善來。舍梨子。舍梨子。久不來此。
於是梵志陀然。敬心扶抱。尊者舍梨子。將入家中。為敷好床。請使令坐。尊者舍梨子。即坐其床。梵志陀然。見尊者舍梨子坐已。執金澡灌。請尊者舍梨子食。
尊者舍梨子曰。
止止。陀然。但心喜足。
梵志陀然。復再三請食。尊者舍梨子。亦再三語曰。
止止。陀然。但心喜足。
是時梵志陀然。問曰。
舍梨子。何故入如是家。而不肯食。
答曰。
陀然。汝不精進。犯於禁戒。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誑於王。
梵志陀然答曰。
舍梨子。當知。我今在家。以家業為事。我應自安隱。供養父母。瞻視妻子。供給奴婢。當輸王租。祠祀諸天。祭餟先祖。及布施沙門。梵志。為後生天。而得長壽。得樂果報故。
舍梨子。是一切事。不可得疑。一向從法。
於是尊者舍梨子。告曰。
陀然。我今問汝。隨所解答。梵志陀然。於意云何。若使有人。為父母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父母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復問。
陀然。於意云何。若復有人。為妻子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妻子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復問。
陀然。於意云何。若復有人。為奴婢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奴婢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復問。
陀然。於意云何。若復有人。為王。為天。為先祖。為沙門。梵志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王。為天。為先祖。為沙門。梵志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奉敬。孝養父母。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奉敬。孝養父母。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為父母。之所愛念。而作是言。
令汝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我由汝故。安隱快樂。
陀然。若有人。極為父母。所愛念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愛念妻子。供給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愛念妻子。供給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為妻子。之所尊重。而作是言。
願尊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我由尊故。安隱快樂。
陀然。若有人極為妻子。所尊重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愍傷奴婢。給恤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愍傷奴婢。給恤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為奴婢。之所尊重。而作是言。
願令大家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由大家故。我得安隱。
陀然。若有人極為奴婢。所尊重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供養。沙門梵志。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供養。沙門梵志。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極為。沙門梵志。之所愛念。而作是言。
令施主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我由施主故。得安隱快樂。
陀然。若有人極為。沙門梵志。所愛念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於是。梵志陀然。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尊者舍梨子。白曰。
舍梨子。我有愛婦。名曰端正。我惑彼故。而為放逸。大作罪業。
舍梨子。我從今日始。捨端正婦。自歸尊者舍梨子。
尊者舍梨子答曰。
陀然。汝莫歸我。我所歸佛。汝應自歸。
梵志陀然白曰。
尊者舍梨子。我從今日。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尊者舍梨子。受我為佛優婆塞。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於是尊者舍梨子。為梵志陀然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遊王舍城。住經數日。攝衣持鉢。從王舍城出。往詣南山。住南山村北。尸攝惒林中。
彼時有一比丘。遊王舍城。住經數日。攝衣持鉢。從王舍城出。亦至南山。住南山村北。尸攝惒林中。
於是彼一比丘。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問曰。
賢者。從何處來。何處遊行。
比丘答曰。
尊者舍梨子。我從王舍城來。遊行王舍城。
復問。
賢者。知王舍城。有一梵志。名曰陀然。是我昔日。未出家友耶。
答曰。
知也。
復問。
賢者。梵志陀然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欲數見佛。欲數聞法。但不安快。氣力轉衰。
所以者何。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今者疾病。極困危篤。或能因此。而至命終。
尊者舍梨子。聞是語已。即攝衣持鉢。從南山出。至王舍城。住竹林。加蘭哆園。於是尊者舍梨子。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往詣梵志陀然家。梵志陀然。遙見尊者舍梨子來。見已便欲。從床而起。
尊者舍梨子。見梵志陀然。欲從床起。便止彼曰。
梵志陀然。汝臥勿起。更有餘床。我自別坐。
於是尊者舍梨子。即坐其床。
坐已。問曰。
陀然。所患今者何似。飲食多少。疾苦轉損。不至增耶。
陀然答曰。
所患至困。飲食不進。疾苦但增。而不覺損。
尊者舍梨子。猶如力士。以利刀刺頭。但生極苦。我今頭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猶如力士。以緊索繩。而纏絡頭。但生極苦。我今頭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猶屠牛兒。而以利刀。破於牛腹。但生極苦。我今腹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猶兩力士。捉一羸人。在火上炙。但生極苦。我今身痛。舉體生苦。但增不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告曰。
陀然。我今問汝。隨所解答。
梵志陀然。於意云何。地獄畜生。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畜生勝也。
復問。
陀然。畜生餓鬼。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餓鬼勝也。
復問。
陀然。餓鬼比人。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人為勝也。
復問。
陀然。人。四王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四王天勝。
復問。
陀然。四王天。三十三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三十三天勝。
復問。
陀然。三十三天。㷿摩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㷿摩天勝。
復問。
陀然。㷿摩天。兜率陀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兜率陀天勝。
復問。
陀然。兜率陀天。化樂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化樂天勝。
復問。
陀然。化樂天。他化樂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他化樂天勝。
復問。
陀然。他化樂天。梵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梵天最勝。梵天最勝。
尊者舍梨子告曰。
陀然。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梵室。謂族姓男。族姓女。修習。多修習。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云何為四。陀然。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是謂。陀然。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梵室。謂族姓男。族姓女。修習。多修習。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於是尊者舍梨子。教化陀然。為說梵天法已。從坐起去。尊者舍梨子。從王舍城出。未至竹林。加蘭哆園。於其中間。梵志陀然。修習四梵室。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是時世尊。無量大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世尊遙見。尊者舍梨子來。告諸比丘。
舍梨子比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此舍梨子比丘。教化梵志陀然。為說梵天法來。若復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
世尊告曰。
舍梨子。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過梵天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尊者舍梨子白曰。
世尊。彼諸梵志。長夜愛著梵天。樂於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實有梵天。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應。
佛說如是。尊者舍梨子。及無量百千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梵志陀然經第七竟。
教化病經第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長者給孤獨。疾病危篤。
於是長者給孤獨。告一使人。
汝往詣佛。為我稽首。禮世尊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作如是語。
長者給孤獨。稽首佛足。問訊世尊。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汝既為我。問訊佛已。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為我稽首。禮彼足已。問訊尊者。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
作如是語。
長者給孤獨。稽首尊者舍梨子足。問訊尊者。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
尊者舍梨子。長者給孤獨。疾病極困。今至危篤。長者給孤獨。至心欲見。尊者舍梨子。然體至羸乏。無力可來。詣尊者舍梨子所。
善哉。尊者舍梨子。為慈愍故。願往至。長者給孤獨家。
於是使人。受長者給孤獨教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長者給孤獨。稽首佛足。問訊世尊。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爾時世尊。告使人曰。
令長者給孤獨。安隱快樂。令天及人。阿修羅。揵塔惒。羅剎。及餘種種。身安隱快樂。
於是使人。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
尊者舍梨子。長者給孤獨。稽首尊者舍梨子足。問訊尊者。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
尊者舍梨子。長者給孤獨。疾病極困。今至危篤。長者給孤獨。至心欲見。尊者舍梨子。然體至羸乏。無力可來。詣尊者舍梨子所。
善哉。尊者舍梨子。為慈愍故。往詣長者給孤獨家。
尊者舍梨子。即為彼故。默然而受。於是使人。知尊者舍梨子。默然受已。即從坐起。稽首作禮。繞三匝而去。
尊者舍梨子。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往詣長者。給孤獨家。長者給孤獨。遙見尊者舍梨子來。
見已便欲。從床而起。
尊者舍梨子。見彼長者。欲從床起。便止彼曰。
長者莫起。長者莫起。更有餘床。我自別坐。
尊者舍梨子。即坐其床。
坐已。問曰。
長者所患。今復何似。飲食多少。疾苦轉損。不至增耶。
長者答曰。
所患至困。飲食不進。疾苦但增。而不覺損。
尊者舍梨子告曰。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成就不信。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今日。無有不信。唯有上信。長者因上信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上信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惡戒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惡戒。唯有善戒。長者因善戒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善戒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不多聞。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不多聞。唯有多聞。長者因多聞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多聞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慳貪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慳貪。唯有惠施。長者因惠施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惠施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惡慧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惡慧。唯有善慧。長者因善慧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善慧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見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見。唯有正見。長者因正見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見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志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志。唯有正志。長者因正志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志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解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解。唯有正解。長者因正解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解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脫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脫。唯有正脫。長者因正脫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脫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智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智。唯有正智。長者因正智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智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於是長者。病即得差。平復如故。從臥起坐。歎尊者舍梨子曰。
善哉善哉。為病說法。甚奇甚特。
尊者舍梨子。我聞教化病法。苦痛即滅。生極快樂。
尊者舍梨子。我今病差。平復如故。
尊者舍梨子。我往昔時。少有所為。至王舍城。寄宿一長者家。時彼長者。明當飯佛。及比丘眾。
時彼長者。過夜向曉。教勅兒孫。奴使眷屬。
汝等早起。當共嚴辦。
彼各受教。共設廚宰。供辦餚饌。種種腆美。長者躬自。敷置高座。無量嚴飾。
尊者舍梨子。我既見已。便作是念。
今此長者。為婚姻事。為迎婦節會。為請國王。為呼大臣。為作齋會。施設大施耶。
尊者舍梨子。我既念已。便問長者。
汝為婚姻事。為迎婦節會。為請國王。為呼大臣。為作齋會。施設大施耶。
時彼長者。而答我曰。
吾無婚姻事。亦不迎婦。不為節會。不請國王。及呼大臣。但為齋會。施設大施。明當飯佛。及比丘眾。
尊者舍梨子。我未曾聞佛名。聞已。舉身毛竪。
即復問曰。
長者說佛。何名為佛。
時彼長者。而答我曰。
君不聞乎。有釋種子。捨釋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得無上等正覺。是名為佛。
我復問曰。
長者說眾。何名為眾。
時彼長者。復答我曰。
有若干姓。異名異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佛學道。是名為眾。此佛及眾。吾之所請。
尊者舍梨子。我即復問。彼長者曰。
世尊於今。為在何處。我欲往見。
時彼長者。復答我曰。
世尊今在。此王舍城。竹林。加蘭哆園。欲往隨意。
尊者舍梨子。我作是念。
若速曉者。疾往見佛。
尊者舍梨子。我時至心。欲往見佛。即於其夜。生晝明想。便從長者家出。往至城息門。是時城息。門中有二直士。一直初夜。外客使入。不令有礙。一直後夜。若客使出。亦不作礙。
尊者舍梨子。我復作是念。
夜尚未曉。
所以者何。城息門中。有二直士。一直初夜。外客使入。不令有礙。一直後夜。若客使出。亦不作礙。
尊者舍梨子。出城息門。出外不久。明滅還暗。
尊者舍梨子。我便恐怖。舉身毛竪。莫令人非人。來觸嬈我。
時城息門。而有一天。從王舍城。至竹林。加蘭哆園。光明普照。來語我言。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我本前世。是汝朋友。名密器。年少極相愛念。
長者。我本昔時。往詣尊者大目乾連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尊者大目乾連。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賜三自歸。見授五戒。
長者。我因三歸。受持五戒。身壞命終。生四天王天。住此城息門中。長者速去。長者速去。去實勝住。
彼天勸我。而說頌曰。
得馬百臣女。
車百滿珍寶。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白象百最上。
金銀鞍勒被。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女百色端正。
瓔珞花嚴身。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轉輪王所敬。
玉女寶第一。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天說頌已。而復勸曰。
長者速去。長者速去。去實勝住。
尊者舍梨子。我復作是念。
佛尊祐德。法及比丘眾。亦尊祐德。
所以者何。乃至於天。亦欲使見。
尊者舍梨子。我因此光明。往至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世尊。夜其向旦。從禪室出。露地經行。而待於我。
尊者舍梨子。我遙見佛。端正姝好。猶星中月。光耀暐曄。晃若金山。相好具足。威神巍巍。諸根寂定。無有蔽礙。成就調御。息心靜默。見已歡喜。前詣佛所。接足作禮。隨佛經行。
以長者法。說頌問訊。
世尊寐安隱。
至竟眠快耶。
如梵志滅度。
以不染於欲。
捨離一切願。
逮得至安隱。
心除無煩熱。
自樂歡喜眠。
於是世尊。即便往至。經行道頭。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尊者舍梨子。我禮佛足。卻坐一面。世尊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世尊為我說。如是法已。佛知我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所說正要。世尊即為我。說苦習滅道。
尊者舍梨子。我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道。猶如白素。易染為色。我亦如是。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道。
尊者舍梨子。我已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從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即從坐起。為佛作禮。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尊者舍梨子。我即叉手。白曰。
世尊。願受我請。於舍衛國。而受夏坐。及比丘眾。
時佛問我。
汝名何等。舍衛國人。呼汝云何。
我即答曰。
我名須達哆。以我供給。諸孤獨者。是故舍衛國人。呼我為給孤獨。
爾時世尊。復問我曰。
舍衛國中。有房舍未。
我復答曰。
舍衛國中。無有房舍。
爾時世尊。而告我曰。
長者當知。若有房舍。比丘可得往來。可得住止。
我復白曰。
唯然。世尊。我當如是。為起房舍。比丘可得往來。於舍衛國。可得住止。唯願世尊。差一佐助。
爾時世尊。即差尊者舍梨子。遣尊者舍梨子。令見佐助。
我於爾時。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坐起。為佛作禮。繞三匝而去。
於王舍城。所作已訖。與尊者舍梨子俱。往至舍衛國。不入舍衛城。亦不歸家。便於城外。周遍行地。為於何處。往來極好。晝不喧閙。夜則寂靜。無有蚊虻。亦無蠅蚤。不寒不熱。可立房舍。施佛及眾。
尊者舍梨子。我時唯見。童子勝園。往來極好。晝不喧閙。夜則寂靜。無有蚊虻。亦無蠅蚤。不寒不熱。
我見此已。便作是念。
唯此處好。可立房舍。施佛及眾。
尊者舍梨子。我於爾時。入舍衛國。竟不還家。便先往詣。童子勝所。白曰。
童子。可賣此園。持與我耶。
爾時童子。便語我曰。
長者當知。吾不賣園。
如是再三。白曰。
童子。可賣此園。持與我耶。
爾時童子。亦復再三。而語我曰。
吾不賣園。至億億布滿。
我即白曰。
童子今已。決斷價數。但當取錢。
尊者舍梨子。我與童子。或言斷價。或言不斷。大共訜訟。即便俱往。至舍衛國。大決斷處。判論此事。
時舍衛國。大決斷人。語童子勝曰。
童子已自。決斷價數。但當取錢。
尊者舍梨子。我即入舍衛國。還家取錢。以象馬車。舉負輦載。出億億布地。少處未遍。
尊者舍梨子。我作是念。
當取何藏。不大不小。可此餘處。持來布滿。
時童子勝。便語我曰。
長者若悔。錢自相歸。園地還吾。
我語童子。
實不悔也。但自思念。
當取何藏。不大不小。可此餘處。持來滿耳。
時童子勝。便作是念。
佛必大尊。有大德祐。法。及比丘眾。亦必大尊。有大德祐。
所以者何。乃令長者。施設大施。輕財乃爾。吾今寧可。即於此處。造立門屋。施佛及眾。
時童子勝。便語我曰。
長者且止。莫復出錢。布此處也。吾於此處。造立門屋。施佛及眾。
尊者舍梨子。我為慈愍故。即以此處。與童子勝。
尊者舍梨子。我即於此。夏起十六大屋。六十拘絺。尊者舍梨子。時見佐助。然尊者舍梨子。說教化病法。甚奇甚特。我聞此教。化病法已。極重疾苦。即得除愈。生極快樂。
尊者舍梨子。我今無病。極得安隱。願尊者舍梨子。於此飯食。
時尊者舍梨子。默然受請。
於是長者。知尊者舍梨子。默然受已。即從坐起。自行澡水。以極美淨妙。種種豐饒。食噉含消。手自斟酌。令得充滿。食訖舉器。行澡水竟。敷一小床。別坐聽法。長者坐已。尊者舍梨子。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
是時世尊。無量大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世尊遙見。尊者舍梨子來。告諸比丘。
舍梨子比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
所以者何。我所略說。四種須陀洹。舍梨子比丘。為長者給孤獨。十種廣說來。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教化病經第八竟。
中阿含經卷第六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瞿尼師經第六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瞿尼師比丘。亦遊王舍城。在無事室。調笑。憍慠。躁擾。喜忘。心如獼猴。瞿尼師比丘。為少緣故。至王舍城。是時尊者舍梨子。與比丘眾俱。中食已後。因小事故。集在講堂。瞿尼師比丘。於王舍城。所作已訖。往詣講堂。
尊者舍梨子。遙見瞿尼師來已。因瞿尼師。告諸比丘。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敬重。而隨順觀。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不敬重。不隨順觀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不敬重。不隨順觀。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敬重。令隨順觀。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調笑。而不躁擾。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行調笑。而躁擾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行調笑。及於躁擾。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調笑。令不躁擾。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畜生論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畜生論。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畜生論。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行憍慠。多言說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行憍慠。及多言說。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不憍慠。及少言說。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護諸根。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不護諸根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不護諸根。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護諸根。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貪餘多食。不知足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貪餘多食。不知止足。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食知止足。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精進。而不懈怠。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不精進。而懈怠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不精進而反懈怠。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精進。而不懈怠。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多無正念。無正智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多無正念。及無正智。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正念。及正智也。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時。及善時也。不早入村。而行乞食。亦不晚出。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早入村邑。而行乞食。又晚出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早入村邑。而行乞食。又復晚出。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時。及善時也。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坐。及善坐也。不逼長老坐。為小比丘訶。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逼長老坐。為小比丘訶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逼長老坐。為小比丘訶。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知坐。及善坐也。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律。阿毘曇。
何以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時。或有來問。律。阿毘曇。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不知答律。阿毘曇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不知答律。及阿毘曇。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律。阿毘曇。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
何以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時。或有來問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不知答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不知答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息解脫。離色。至無色定。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何以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時。或有來問。漏盡智通。
諸賢。若無事比丘。行於無事。而不知答。漏盡智通者。則致比丘。訶數詰責。
此賢無事。何為行無事。
所以者何。此賢無事。行於無事。而不知答。漏盡智通。若至眾中。亦致比丘。訶數詰責。
是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漏盡智通。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亦在眾中。
尊者大目乾連。白曰。
尊者舍梨子。但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應學如是法。非謂人間比丘耶。
尊者舍梨子答曰。
尊者大目乾連。無事比丘。行於無事。尚學如是法。况復人間比丘耶。
如是二尊。更相稱說。讚歎善哉。聞所說已。從座起去。
敬重無調笑。
不畜生論慠。
護根食知足。
精進正念智。
知時亦善坐。
論律阿毘曇。
及說息解脫。
漏盡通亦然。
瞿尼師經第六竟。
梵志陀然經第七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共受夏坐。
爾時尊者舍梨子。在舍衛國。亦受夏坐。
是時有一比丘。於王舍城。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從王舍城。往舍衛國。住勝林。給孤獨園。彼一比丘。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問曰。
賢者。從何處來。於何夏坐。
彼一比丘答曰。
尊者舍梨子。我從王舍城來。在王舍城受夏坐。
復問。
賢者。世尊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世尊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
復問。
賢者。比丘眾。比丘尼眾。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比丘眾。比丘尼眾。在王舍城。受夏坐。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盡樂聞法。
復問。
賢者。優婆塞眾。優婆夷眾。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優婆塞眾。優婆夷眾。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盡樂聞法。
復問。
賢者。若干異學。沙門梵志。在王舍城。受夏坐。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如是。尊者舍梨子。若干異學。沙門梵志。在王舍城。受夏坐。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盡樂聞法。
復問。
賢者。在王舍城。有一梵志。名曰陀然。是我昔日。未出家友。賢者識耶。
答曰。
識之。
復問。
賢者。梵志陀然。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欲見佛。不樂聞法。
所以者何。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而不精進。犯於禁戒。彼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恃梵志。居士。欺誑於王。
尊者舍梨子聞已。於舍衛國。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從舍衛國。往詣王舍城。住竹林。加蘭哆園。
於是尊者舍梨子。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次行乞食。乞食已。竟往至。梵志陀然家。是時梵志陀然。從其家出。至泉水邊。苦治居民。
梵志陀然。遙見尊者舍梨子來。從坐而起。偏袒著衣。叉手。向尊者舍梨子。讚曰。
善來。舍梨子。舍梨子。久不來此。
於是梵志陀然。敬心扶抱。尊者舍梨子。將入家中。為敷好床。請使令坐。尊者舍梨子。即坐其床。梵志陀然。見尊者舍梨子坐已。執金澡灌。請尊者舍梨子食。
尊者舍梨子曰。
止止。陀然。但心喜足。
梵志陀然。復再三請食。尊者舍梨子。亦再三語曰。
止止。陀然。但心喜足。
是時梵志陀然。問曰。
舍梨子。何故入如是家。而不肯食。
答曰。
陀然。汝不精進。犯於禁戒。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誑於王。
梵志陀然答曰。
舍梨子。當知。我今在家。以家業為事。我應自安隱。供養父母。瞻視妻子。供給奴婢。當輸王租。祠祀諸天。祭餟先祖。及布施沙門。梵志。為後生天。而得長壽。得樂果報故。
舍梨子。是一切事。不可得疑。一向從法。
於是尊者舍梨子。告曰。
陀然。我今問汝。隨所解答。梵志陀然。於意云何。若使有人。為父母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父母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復問。
陀然。於意云何。若復有人。為妻子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妻子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復問。
陀然。於意云何。若復有人。為奴婢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奴婢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復問。
陀然。於意云何。若復有人。為王。為天。為先祖。為沙門。梵志故。而行作惡。因行惡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生地獄已。獄卒執捉。
極苦治時。彼向獄卒。而作是語。
獄卒。當知。莫苦治我。
所以者何。我為王。為天。為先祖。為沙門。梵志故。而行作惡。
云何。陀然。彼人可得。從地獄卒。脫此苦耶。
答曰。
不也。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奉敬。孝養父母。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奉敬。孝養父母。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為父母。之所愛念。而作是言。
令汝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我由汝故。安隱快樂。
陀然。若有人。極為父母。所愛念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愛念妻子。供給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愛念妻子。供給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為妻子。之所尊重。而作是言。
願尊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我由尊故。安隱快樂。
陀然。若有人極為妻子。所尊重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愍傷奴婢。給恤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愍傷奴婢。給恤瞻視。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為奴婢。之所尊重。而作是言。
願令大家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由大家故。我得安隱。
陀然。若有人極為奴婢。所尊重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陀然。族姓子。可得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供養。沙門梵志。行福德業。不作惡業。
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業。如功德。得錢財。尊重供養。沙門梵志。行福德業。不作惡業者。彼便極為。沙門梵志。之所愛念。而作是言。
令施主強健。壽考無窮。
所以者何。我由施主故。得安隱快樂。
陀然。若有人極為。沙門梵志。所愛念者。其德日進。終無衰退。
於是。梵志陀然。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尊者舍梨子。白曰。
舍梨子。我有愛婦。名曰端正。我惑彼故。而為放逸。大作罪業。
舍梨子。我從今日始。捨端正婦。自歸尊者舍梨子。
尊者舍梨子答曰。
陀然。汝莫歸我。我所歸佛。汝應自歸。
梵志陀然白曰。
尊者舍梨子。我從今日。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尊者舍梨子。受我為佛優婆塞。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於是尊者舍梨子。為梵志陀然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遊王舍城。住經數日。攝衣持鉢。從王舍城出。往詣南山。住南山村北。尸攝惒林中。
彼時有一比丘。遊王舍城。住經數日。攝衣持鉢。從王舍城出。亦至南山。住南山村北。尸攝惒林中。
於是彼一比丘。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問曰。
賢者。從何處來。何處遊行。
比丘答曰。
尊者舍梨子。我從王舍城來。遊行王舍城。
復問。
賢者。知王舍城。有一梵志。名曰陀然。是我昔日。未出家友耶。
答曰。
知也。
復問。
賢者。梵志陀然住王舍城。身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欲數見佛。樂聞法耶。
答曰。
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欲數見佛。欲數聞法。但不安快。氣力轉衰。
所以者何。尊者舍梨子。梵志陀然。今者疾病。極困危篤。或能因此。而至命終。
尊者舍梨子。聞是語已。即攝衣持鉢。從南山出。至王舍城。住竹林。加蘭哆園。於是尊者舍梨子。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往詣梵志陀然家。梵志陀然。遙見尊者舍梨子來。見已便欲。從床而起。
尊者舍梨子。見梵志陀然。欲從床起。便止彼曰。
梵志陀然。汝臥勿起。更有餘床。我自別坐。
於是尊者舍梨子。即坐其床。
坐已。問曰。
陀然。所患今者何似。飲食多少。疾苦轉損。不至增耶。
陀然答曰。
所患至困。飲食不進。疾苦但增。而不覺損。
尊者舍梨子。猶如力士。以利刀刺頭。但生極苦。我今頭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猶如力士。以緊索繩。而纏絡頭。但生極苦。我今頭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猶屠牛兒。而以利刀。破於牛腹。但生極苦。我今腹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猶兩力士。捉一羸人。在火上炙。但生極苦。我今身痛。舉體生苦。但增不減。亦復如是。
尊者舍梨子告曰。
陀然。我今問汝。隨所解答。
梵志陀然。於意云何。地獄畜生。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畜生勝也。
復問。
陀然。畜生餓鬼。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餓鬼勝也。
復問。
陀然。餓鬼比人。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人為勝也。
復問。
陀然。人。四王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四王天勝。
復問。
陀然。四王天。三十三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三十三天勝。
復問。
陀然。三十三天。㷿摩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㷿摩天勝。
復問。
陀然。㷿摩天。兜率陀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兜率陀天勝。
復問。
陀然。兜率陀天。化樂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化樂天勝。
復問。
陀然。化樂天。他化樂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他化樂天勝。
復問。
陀然。他化樂天。梵天。何者為勝。
陀然答曰。
梵天最勝。梵天最勝。
尊者舍梨子告曰。
陀然。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梵室。謂族姓男。族姓女。修習。多修習。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云何為四。陀然。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是謂。陀然。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梵室。謂族姓男。族姓女。修習。多修習。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於是尊者舍梨子。教化陀然。為說梵天法已。從坐起去。尊者舍梨子。從王舍城出。未至竹林。加蘭哆園。於其中間。梵志陀然。修習四梵室。斷欲。捨欲念。身壞命終。生梵天中。
是時世尊。無量大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世尊遙見。尊者舍梨子來。告諸比丘。
舍梨子比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此舍梨子比丘。教化梵志陀然。為說梵天法來。若復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
世尊告曰。
舍梨子。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過梵天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尊者舍梨子白曰。
世尊。彼諸梵志。長夜愛著梵天。樂於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實有梵天。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應。
佛說如是。尊者舍梨子。及無量百千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梵志陀然經第七竟。
教化病經第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長者給孤獨。疾病危篤。
於是長者給孤獨。告一使人。
汝往詣佛。為我稽首。禮世尊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作如是語。
長者給孤獨。稽首佛足。問訊世尊。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汝既為我。問訊佛已。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為我稽首。禮彼足已。問訊尊者。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
作如是語。
長者給孤獨。稽首尊者舍梨子足。問訊尊者。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
尊者舍梨子。長者給孤獨。疾病極困。今至危篤。長者給孤獨。至心欲見。尊者舍梨子。然體至羸乏。無力可來。詣尊者舍梨子所。
善哉。尊者舍梨子。為慈愍故。願往至。長者給孤獨家。
於是使人。受長者給孤獨教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
世尊。長者給孤獨。稽首佛足。問訊世尊。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
爾時世尊。告使人曰。
令長者給孤獨。安隱快樂。令天及人。阿修羅。揵塔惒。羅剎。及餘種種。身安隱快樂。
於是使人。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
尊者舍梨子。長者給孤獨。稽首尊者舍梨子足。問訊尊者。
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不。
尊者舍梨子。長者給孤獨。疾病極困。今至危篤。長者給孤獨。至心欲見。尊者舍梨子。然體至羸乏。無力可來。詣尊者舍梨子所。
善哉。尊者舍梨子。為慈愍故。往詣長者給孤獨家。
尊者舍梨子。即為彼故。默然而受。於是使人。知尊者舍梨子。默然受已。即從坐起。稽首作禮。繞三匝而去。
尊者舍梨子。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往詣長者。給孤獨家。長者給孤獨。遙見尊者舍梨子來。
見已便欲。從床而起。
尊者舍梨子。見彼長者。欲從床起。便止彼曰。
長者莫起。長者莫起。更有餘床。我自別坐。
尊者舍梨子。即坐其床。
坐已。問曰。
長者所患。今復何似。飲食多少。疾苦轉損。不至增耶。
長者答曰。
所患至困。飲食不進。疾苦但增。而不覺損。
尊者舍梨子告曰。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成就不信。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今日。無有不信。唯有上信。長者因上信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上信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惡戒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惡戒。唯有善戒。長者因善戒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善戒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不多聞。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不多聞。唯有多聞。長者因多聞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多聞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慳貪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慳貪。唯有惠施。長者因惠施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惠施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惡慧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惡慧。唯有善慧。長者因善慧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善慧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見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見。唯有正見。長者因正見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見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志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志。唯有正志。長者因正志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志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解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解。唯有正解。長者因正解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解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脫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脫。唯有正脫。長者因正脫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脫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若愚癡凡夫。因邪智故。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長者無有邪智。唯有正智。長者因正智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正智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長者本已。得須陀洹。
於是長者。病即得差。平復如故。從臥起坐。歎尊者舍梨子曰。
善哉善哉。為病說法。甚奇甚特。
尊者舍梨子。我聞教化病法。苦痛即滅。生極快樂。
尊者舍梨子。我今病差。平復如故。
尊者舍梨子。我往昔時。少有所為。至王舍城。寄宿一長者家。時彼長者。明當飯佛。及比丘眾。
時彼長者。過夜向曉。教勅兒孫。奴使眷屬。
汝等早起。當共嚴辦。
彼各受教。共設廚宰。供辦餚饌。種種腆美。長者躬自。敷置高座。無量嚴飾。
尊者舍梨子。我既見已。便作是念。
今此長者。為婚姻事。為迎婦節會。為請國王。為呼大臣。為作齋會。施設大施耶。
尊者舍梨子。我既念已。便問長者。
汝為婚姻事。為迎婦節會。為請國王。為呼大臣。為作齋會。施設大施耶。
時彼長者。而答我曰。
吾無婚姻事。亦不迎婦。不為節會。不請國王。及呼大臣。但為齋會。施設大施。明當飯佛。及比丘眾。
尊者舍梨子。我未曾聞佛名。聞已。舉身毛竪。
即復問曰。
長者說佛。何名為佛。
時彼長者。而答我曰。
君不聞乎。有釋種子。捨釋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得無上等正覺。是名為佛。
我復問曰。
長者說眾。何名為眾。
時彼長者。復答我曰。
有若干姓。異名異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佛學道。是名為眾。此佛及眾。吾之所請。
尊者舍梨子。我即復問。彼長者曰。
世尊於今。為在何處。我欲往見。
時彼長者。復答我曰。
世尊今在。此王舍城。竹林。加蘭哆園。欲往隨意。
尊者舍梨子。我作是念。
若速曉者。疾往見佛。
尊者舍梨子。我時至心。欲往見佛。即於其夜。生晝明想。便從長者家出。往至城息門。是時城息。門中有二直士。一直初夜。外客使入。不令有礙。一直後夜。若客使出。亦不作礙。
尊者舍梨子。我復作是念。
夜尚未曉。
所以者何。城息門中。有二直士。一直初夜。外客使入。不令有礙。一直後夜。若客使出。亦不作礙。
尊者舍梨子。出城息門。出外不久。明滅還暗。
尊者舍梨子。我便恐怖。舉身毛竪。莫令人非人。來觸嬈我。
時城息門。而有一天。從王舍城。至竹林。加蘭哆園。光明普照。來語我言。
長者莫怖。長者莫怖。
所以者何。我本前世。是汝朋友。名密器。年少極相愛念。
長者。我本昔時。往詣尊者大目乾連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尊者大目乾連。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賜三自歸。見授五戒。
長者。我因三歸。受持五戒。身壞命終。生四天王天。住此城息門中。長者速去。長者速去。去實勝住。
彼天勸我。而說頌曰。
得馬百臣女。
車百滿珍寶。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白象百最上。
金銀鞍勒被。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女百色端正。
瓔珞花嚴身。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轉輪王所敬。
玉女寶第一。
往詣佛一步。
不當十六分。
天說頌已。而復勸曰。
長者速去。長者速去。去實勝住。
尊者舍梨子。我復作是念。
佛尊祐德。法及比丘眾。亦尊祐德。
所以者何。乃至於天。亦欲使見。
尊者舍梨子。我因此光明。往至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世尊。夜其向旦。從禪室出。露地經行。而待於我。
尊者舍梨子。我遙見佛。端正姝好。猶星中月。光耀暐曄。晃若金山。相好具足。威神巍巍。諸根寂定。無有蔽礙。成就調御。息心靜默。見已歡喜。前詣佛所。接足作禮。隨佛經行。
以長者法。說頌問訊。
世尊寐安隱。
至竟眠快耶。
如梵志滅度。
以不染於欲。
捨離一切願。
逮得至安隱。
心除無煩熱。
自樂歡喜眠。
於是世尊。即便往至。經行道頭。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尊者舍梨子。我禮佛足。卻坐一面。世尊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世尊為我說。如是法已。佛知我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所說正要。世尊即為我。說苦習滅道。
尊者舍梨子。我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道。猶如白素。易染為色。我亦如是。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道。
尊者舍梨子。我已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從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即從坐起。為佛作禮。
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尊者舍梨子。我即叉手。白曰。
世尊。願受我請。於舍衛國。而受夏坐。及比丘眾。
時佛問我。
汝名何等。舍衛國人。呼汝云何。
我即答曰。
我名須達哆。以我供給。諸孤獨者。是故舍衛國人。呼我為給孤獨。
爾時世尊。復問我曰。
舍衛國中。有房舍未。
我復答曰。
舍衛國中。無有房舍。
爾時世尊。而告我曰。
長者當知。若有房舍。比丘可得往來。可得住止。
我復白曰。
唯然。世尊。我當如是。為起房舍。比丘可得往來。於舍衛國。可得住止。唯願世尊。差一佐助。
爾時世尊。即差尊者舍梨子。遣尊者舍梨子。令見佐助。
我於爾時。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坐起。為佛作禮。繞三匝而去。
於王舍城。所作已訖。與尊者舍梨子俱。往至舍衛國。不入舍衛城。亦不歸家。便於城外。周遍行地。為於何處。往來極好。晝不喧閙。夜則寂靜。無有蚊虻。亦無蠅蚤。不寒不熱。可立房舍。施佛及眾。
尊者舍梨子。我時唯見。童子勝園。往來極好。晝不喧閙。夜則寂靜。無有蚊虻。亦無蠅蚤。不寒不熱。
我見此已。便作是念。
唯此處好。可立房舍。施佛及眾。
尊者舍梨子。我於爾時。入舍衛國。竟不還家。便先往詣。童子勝所。白曰。
童子。可賣此園。持與我耶。
爾時童子。便語我曰。
長者當知。吾不賣園。
如是再三。白曰。
童子。可賣此園。持與我耶。
爾時童子。亦復再三。而語我曰。
吾不賣園。至億億布滿。
我即白曰。
童子今已。決斷價數。但當取錢。
尊者舍梨子。我與童子。或言斷價。或言不斷。大共訜訟。即便俱往。至舍衛國。大決斷處。判論此事。
時舍衛國。大決斷人。語童子勝曰。
童子已自。決斷價數。但當取錢。
尊者舍梨子。我即入舍衛國。還家取錢。以象馬車。舉負輦載。出億億布地。少處未遍。
尊者舍梨子。我作是念。
當取何藏。不大不小。可此餘處。持來布滿。
時童子勝。便語我曰。
長者若悔。錢自相歸。園地還吾。
我語童子。
實不悔也。但自思念。
當取何藏。不大不小。可此餘處。持來滿耳。
時童子勝。便作是念。
佛必大尊。有大德祐。法。及比丘眾。亦必大尊。有大德祐。
所以者何。乃令長者。施設大施。輕財乃爾。吾今寧可。即於此處。造立門屋。施佛及眾。
時童子勝。便語我曰。
長者且止。莫復出錢。布此處也。吾於此處。造立門屋。施佛及眾。
尊者舍梨子。我為慈愍故。即以此處。與童子勝。
尊者舍梨子。我即於此。夏起十六大屋。六十拘絺。尊者舍梨子。時見佐助。然尊者舍梨子。說教化病法。甚奇甚特。我聞此教。化病法已。極重疾苦。即得除愈。生極快樂。
尊者舍梨子。我今無病。極得安隱。願尊者舍梨子。於此飯食。
時尊者舍梨子。默然受請。
於是長者。知尊者舍梨子。默然受已。即從坐起。自行澡水。以極美淨妙。種種豐饒。食噉含消。手自斟酌。令得充滿。食訖舉器。行澡水竟。敷一小床。別坐聽法。長者坐已。尊者舍梨子。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坐起去。
是時世尊。無量大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世尊遙見。尊者舍梨子來。告諸比丘。
舍梨子比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
所以者何。我所略說。四種須陀洹。舍梨子比丘。為長者給孤獨。十種廣說來。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教化病經第八竟。
中阿含經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