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九
唐法師玄奘譯
第三分
緣起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五億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如調慧馬。亦如大龍。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至心自在。第一究竟。除阿難陀。獨居學地。舍利子等。而為上首。
復有五百。苾芻尼眾。皆阿羅漢。耶輸達羅。而為上首。
復有多千。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皆已見法。
復有無量。無數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說。無等等大菩薩僧。一切皆得。大陀羅尼。勝三摩地。安住空性。行無相境。願無分別。得一切法。平等性忍。具無礙解。諸所演說。深妙理趣。辯才無盡。遊戲五通。永無退失。氣調溫雅。一切欽承。勤進勇銳。無諸懈怠。捨親棄財。忘身殉命。不以矯誑。有所貪求。
為諸有情。而宣妙理。證深法忍。至等極趣。得大無畏。身意坦然。超出眾魔。所作事業。降煩惱敵。息諸業障。一切他論。所不能伏。聲聞獨覺。不測其量。
於法於心。皆得自在。解脫所有。業煩惱障。於說眾緣。無不善巧。契深緣起。無盡理趣。滅見隨眠。斷諸纏結。
於眾諦理。智皆善證。發弘誓願。已經多劫。含笑先言。容顏舒泰。詞韻和美。妙辯無窮。處眾尊嚴。威容肅穆。動止儀雅。無畏坦然。那庾多劫。巧說無盡。
觀諸法門。猶如幻事。陽焰夢境。水月響聲。既類空花。鏡像光影。亦如變化。及尋香城。雖體實無。而現似有。
於甚深理。說無所畏。讚頌巧妙。心不下劣。善知有情。種種勝解。心行所趣。微細差別。善能通達。後際無礙。成就最勝。無生法忍。如實悟入。法平等性。攝受無邊。大願佛土。
於十方界。無數諸佛。由等持力。常念現前。一切如來。出興于世。皆能歷事。無空過者。亦能勸請。久住世間。轉正法輪。度無量眾。善能伏滅。一切隨眠。及諸見趣。煩惱纏垢。引發遊戲。百千等持。
於諸法門。能善悟入。是諸菩薩摩訶薩眾。具如是等。無量功德。經無數劫。歎不能盡。
其名曰。賢守菩薩。寶性菩薩。導師菩薩。仁授菩薩。星授菩薩。水天菩薩。帝授菩薩。上慧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妙吉祥菩薩。金剛慧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慈氏菩薩。如是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三摩地中。是所流故。
爾時世尊。正知正念。從等持王。安庠而起。以淨天眼。觀察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舉身怡悅。
從兩足下。千輻輪相。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
從足十指。兩趺。兩跟。兩踝。兩脛。兩腨。兩膝。兩髀。兩股。腰脇。腹背。臍中。心上。胸臆德字。大士夫相。兩乳。兩腋。兩肩。兩膊。兩肘。兩臂。兩腕。兩手。兩掌。十指。項胭。頤頷。頰額。頭頂。兩眉。兩眼。兩耳。兩鼻。口四牙。四十齒。眉間毫相。
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此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
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觸斯光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一切毛孔。皆悉熙怡。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是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觸斯光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演身常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觸斯光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熙怡微笑。復從舌相。流出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其光雜色。從此雜色。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華千葉。皆真金色。眾寶莊嚴。如是光華。遍三千界。從此展轉。周流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
諸華臺中。皆有化佛。結跏趺坐。演妙法音。一一法音。皆說六種。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不起于座。復入師子遊戲等持。現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變動。
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南踊北沒。北踊南沒。中踊邊沒。邊踊中沒。其地清淨。光澤細軟。生諸有情。利益安樂。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傍生鬼界。及餘無暇。險惡趣坑。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此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同詣佛所。以淳淨心。頂禮佛足。從此展轉。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種變動。
時彼世界。諸惡趣等。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彼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各於本界。同詣佛所。頂禮佛足。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及餘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盲者能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狂者得念。亂者得定。貧者得富。露者得衣。饑者得食。渴者得飲。病者得除愈。醜者得端嚴。形殘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圓滿。迷悶者得醒悟。疲頓者得安適。
時諸有情。等心相向。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如友如親。離邪語業命。修正語業命。離十惡業道。修十善業道。離惡尋思。修善尋思。離非梵行。修正梵行。好淨棄穢。樂靜捨諠。身意泰然。忽生妙樂。如修行者。入第三定。
復有勝慧。欻爾現前。咸作是思。
布施。調伏。安忍。勇進。寂靜。諦觀。遠離放逸。修行梵行。於諸有情。慈悲喜捨。不相惱觸。豈不善哉。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光明殊特。威德巍巍。映蔽三千大千世界。并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國土。蘇迷盧山。輪圍山等。及餘一切。龍神天宮。乃至淨居。皆悉不現。如秋滿月。暉映眾星。如夏日輪。光奪諸色。如四大寶。妙高山王。掩蔽諸山。喪其光彩。佛以神力。現本色身。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悉覩見。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數。淨居諸天。下至欲界。四大王眾天。及餘一切。人非人等。皆見如來。處師子座。威光顯曜。如大金山。歡喜踊躍。歎未曾有。
各持種種。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諸珍。及無量種。天青蓮華。天赤蓮華。天白蓮華。天香蓮華。天黃蓮華。天紅蓮華。天金錢樹。華及香葉。并餘無量。水陸生華。持詣佛所。奉散佛上。
以佛神力。諸華鬘等。旋轉上踊。合成華臺。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垂天華蓋。寶鐸珠幡。綺飾紛綸。甚可愛樂。
時此佛土。微妙莊嚴。猶如西方。極樂世界。佛光輝映。三千大千。物類虛空。皆同金色。十方各等。殑伽河沙。諸佛世界。亦復如是。
時此三千大千佛土。以佛神力。一切天人。各各見佛。正坐其前。咸謂如來。獨為說法。
爾時世尊。不起于座。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土。并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
時此三千大千佛土。一切有情。尋佛光明。普見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眾會圍遶。及餘一切。有情無情。品類差別。
時彼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尋佛光明。亦見此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眾會圍繞。及餘一切。有情無情。品類差別。
爾時東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多寶。佛號寶性如來。應。正等覺。現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
彼有菩薩。名曰普光。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心懷猶豫。前詣佛所。白言。
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寶性佛。告普光言。
從此西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堪忍。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現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普光聞已。歡喜踊躍。白言。
世尊。我今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菩薩眾。唯願聽許。
時寶性佛。告普光言。
今正是時。隨汝意往。
即以千莖。金色蓮華。其華千葉。眾寶莊嚴。授與普光。而誨之曰。
汝持此華。至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詞曰。
寶性如來。應。正等覺。致問無量。持此蓮華。以寄世尊。而為佛事。
汝至彼界。應住正知。勿以慢心。觀彼佛土。及諸大眾。而自毀傷。
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得無礙解。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神通自在。住最後身。堪紹佛位。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界。
時普光菩薩。於寶性佛所。受華奉勅。與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摩訶薩。及無數百千。童男童女。頂禮佛足。右繞奉辭。各持無量。上妙供具。發引而來。所經東方。諸佛世界。一一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空過者。到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卻住一面。
普光菩薩。前白佛言。
世尊。從此東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多寶。佛號寶性如來。應。正等覺。致問世尊無量。持此千莖。金色蓮華。以寄世尊。而為佛事。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華。還散東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佛神力故。令此蓮華。遍諸佛土。諸華臺中。各有化佛。結跏趺坐。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是時普光。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踊躍。歎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嘆。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餘東方界。亦復如是。
爾時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離一切憂。佛號無憂德。彼有菩薩。名曰離憂。
西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近寂靜。佛號寶焰。彼有菩薩。名曰行慧。
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最勝。佛號勝帝。彼有菩薩。名曰勝授。
東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定莊嚴。佛號定象勝德。彼有菩薩。名離塵勇猛。
東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妙覺莊嚴甚可愛樂。佛號蓮華勝德。彼有菩薩。名蓮華手。
西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離塵聚。佛號日輪遍照勝德。彼有菩薩。名曰光明。
西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真自在。佛號一寶蓋勝。彼有菩薩。名曰寶勝。
下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蓮華。佛號蓮華德。彼有菩薩。名蓮華勝。
上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歡喜。佛號喜德。彼有菩薩。名曰喜授。
如是一切。皆如東方。
爾時於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眾寶充滿。諸妙香花。遍布其地。寶幢幡蓋。處處行列。花樹。果樹。香樹。鬘樹。寶樹。衣樹。諸雜飾樹。周遍莊嚴。甚可愛樂。如眾蓮華世界。普華如來佛土。妙吉祥菩薩。善住慧菩薩。及餘無量。大威德菩薩摩訶薩。本所住處。
舍利子品第二之一
爾時世尊。知諸世界。若天魔梵。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諸菩薩摩訶薩眾。紹尊位者。若餘一切。於法有緣。人非人等。皆來集會。便告具壽舍利子言。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諸法。等覺諸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聞佛所說。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欲於諸法。等覺諸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具壽舍利子言。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應以無捨。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施者受者。不可得故。
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
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
應以無策。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
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
應以無執。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有無性相。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應修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應修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應修八解脫。九次第定。
應修九想。何等為九。
謂膖脹想。膿爛想。異赤想。青瘀想。啄噉想。離散想。骸骨想。焚燒想。厭壞想。
應修十隨念。何等為十。
謂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入出息隨念。厭隨念。死隨念。身隨念。
應修十想。何等為十。
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厭食想。斷想。離想。滅想。
應修十一智。何等十一。
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如說智。
應修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
應修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應修不淨處觀。遍處觀。一切智智。
應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應修三明。四無礙解。四無所畏。
應修不退轉五神通。
應修六波羅蜜多。七聖財。八大士覺。九有情居智。
應修如來十力。十八佛不共法。
應修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應修一切。相微妙智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功德。如是諸法。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疾圓滿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有情心行相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拔一切。煩惱習氣。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入菩薩。正決定位。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超聲聞。獨覺等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住菩薩。不退轉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殊勝。六種神通。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知一切。有情心行。轉變差別。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勝一切。聲聞獨覺。智慧作用。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布施。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淨戒。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及餘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所修善法。超過一切異生。聲聞。獨覺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行少分。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為諸有情。方便善巧。平等迴向。一切智智。便得無量。無數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令所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速得圓滿。離諸障礙。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世世。常見諸佛。恒聞正法。得佛覺悟。蒙佛憶念。教誡教授。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佛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具足莊嚴。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生佛家。入童真地。常不遠離。諸佛菩薩。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種種。勝善根力。隨意能引。上妙供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令諸善根。疾得成滿。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滿一切。有情所求。飲食衣服。床榻臥具。病緣醫藥。種種花香。燈明車乘。園林舍宅。財穀珍寶。嚴具伎樂。及餘種種。王等所受。上妙樂具。并世出世。諸妙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普安立。盡虛空界。法界。世界。一切有情。皆令安住。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邊。殊勝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發起。一念善心。所獲功德。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窮盡。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十方。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咸共稱歎。護念與力。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一發心。即能遍到。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音。即能遍滿。十方各如。殑伽沙界。讚歎諸佛。教誡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所緣空。增上空。等無空等。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知十方。殑伽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地。虛空。諸山。大海。江河。池沼。澗谷。陂湖。地水火風諸極微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見劫火起。遍燒三千大千世界。天地洞然。欲以一氣。吹令頓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見風劫起。三千大千世界。最下所依。風輪飄擊。上涌將吹。三千大千世界。蘇迷盧山。輪圍山等。諸所有物。碎如朽葉。欲以一指。障彼風力。令息不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三千大千世界。一結跏坐。充滿虛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毛。繫取三千大千世界。蘇迷盧山。輪圍山等。諸所有物。擲過他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而不損害。其中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食。一香。一花。一鬘。一衣。一幢。一蓋。一燈幡等。諸供養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眾。無不充足。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普安立。十方各如。殑伽沙界。諸有情類。令住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或住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乃至令入。無餘依涅槃界。究竟安樂。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修行布施。得大果報。
謂如實知。如是布施。得生剎帝利大族。
如是布施。得生婆羅門大族。
如是布施。得生長者大族。
如是布施。得生居士大族。
又如實知如。是布施得生。四大王眾天。
如是布施。得生三十三天。
如是布施。得生夜摩天。
如是布施。得生覩史多天。
如是布施。得生樂變化天。
如是布施。得生他化自在天。
又如實知。依此布施。得初靜慮定。或第二靜慮定。或第三靜慮定。或第四靜慮定。
又如實知。依此布施。得空無邊處定。或識無邊處定。或無所有處定。或非想非非想處定。
又如實知。依此布施起。三十七菩提分法。由是因緣。得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或獨覺菩提。或得無上正等菩提。
能如實知。修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得大果報。亦復如是。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淨戒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安忍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又如實知。如是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各能滿。六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白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如是淨戒。乃至般若。方便善巧。能滿淨戒。乃至靜慮波羅蜜多。
佛告尊者舍利子言。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謂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了達一切施。受物相。不可得故。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犯無犯相。不可得故。能滿淨戒波羅蜜多。
動不動相。不可得故。能滿安忍波羅蜜多。
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有亂無亂。不可得故。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諸法性相。不可得故。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淨戒時。乃至行般若時。方便善巧。各能滿六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得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殊勝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達一切。有為無為。究竟彼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達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真如。法界。法性。無生。實際。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與一切。聲聞獨覺。常為導首。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與諸佛。為親侍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與諸佛。為內眷屬。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生生。具大眷屬。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得菩薩。常為眷屬。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真淨福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伏慳貪心。息犯戒心。除忿恚心。捨懈怠心。靜散亂心。離惡慧心。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善安立。一切有情。於施性福業事。戒性福業事。修性福業事。供侍福業事。有依福業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
何等為五。
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天眼。盡見十方。殑伽沙等。世界諸佛。妙相好身。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天耳。遍聞十方。殑伽沙等。世界諸佛。所說法要。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如實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如來。心心所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得普聞。十方世界。諸佛說法。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常無斷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見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有國土。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契經。應頌。授記。諷頌。自說。因緣。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譬喻。論議。諸聲聞等。曾所未聞。皆能受持。究竟通利。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法門。既自受持。究竟通利。如說修行。復能為他。如實廣說。勸令修行。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十方。殑伽沙等。幽冥世界。或世界中間。無日月光處。為作光明。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十方。殑伽沙等。無量世界。其中眾生。成就邪見。不聞佛名。法名。僧名。不信因果。而能化導。令起正見。聞三寶名。深信因果。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盲者能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狂者得念。亂者得定。貧者得富。露者得衣。饑者得食。渴者得飲。病者得除愈。醜者得端嚴。形殘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圓滿。迷悶者得醒悟。疲頓者得安泰。
一切有情。慈心相向。墮惡趣者。得生善趣。習惡業者。皆修善業。諸犯戒者。安住戒蘊。未得定者。安住定蘊。有惡慧者。安住慧蘊。無解脫者。安住解脫蘊。無解脫智見者。安住解脫智見蘊。未見諦者。得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或獨覺菩提。或復漸次。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學如來。應。正等覺。殊勝威儀。令諸有情。觀之無厭。滅惡生善。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如龍象視。容止肅然。為眾說法。身語意業。隨智慧行。皆悉清淨。於經行時。足不履地。如四指量。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繁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導從圍遶。詣菩提樹。
是諸天眾。於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我於此座。結跏趺坐。以眾妙相。所莊嚴手。而撫大地。使于地神。并諸眷屬。俱時踊現。降魔怨敵。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從是已後。若行。若住。若坐。若臥。隨地方所。悉為金剛。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捨國出家。即於是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即於是日。轉妙法輪。即令無量。無數有情。遠塵離垢。生淨法眼。復令無量。無數有情。永盡諸漏。心慧解脫。亦令無量。無數有情。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無上菩提。無量無數。聲聞菩薩。為弟子眾。一說法時。即令無量。無數有情。不起于座。成阿羅漢。復令無量。無數有情。不起于座。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壽量無盡。無邊光明。相好莊嚴。觀者無厭。雖復行時。千葉蓮花。每承其足。而令地上。現千輻輪。舉步經行。大地震動。而不擾惱。地居有情。欲迴顧時。舉身皆轉。足之所履。盡金剛際。如車輪量。地皆隨轉。舉身支節。皆放光明。遍照十方。無邊世界。隨所照處。為諸有情。作大饒益。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得無上。正等覺時。願所居土。無有一切。貪欲瞋恚。愚癡等名。
其中有情。成就妙慧。由斯慧力。作是思惟。
布施。調伏。安忍。勇進。寂靜。諦觀。離諸放逸。勤修梵行。慈悲喜捨。不惱有情。如餘佛土。豈不善哉。化事既周。般涅槃後。正法無有。滅盡之期。常為有情。作大饒益。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得無上。正等覺時。願令十方。殑伽沙等。無量世界。一切有情。聞我名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此等。無量無邊。殊勝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九
唐法師玄奘譯
第三分
緣起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五億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如調慧馬。亦如大龍。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至心自在。第一究竟。除阿難陀。獨居學地。舍利子等。而為上首。
復有五百。苾芻尼眾。皆阿羅漢。耶輸達羅。而為上首。
復有多千。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皆已見法。
復有無量。無數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說。無等等大菩薩僧。一切皆得。大陀羅尼。勝三摩地。安住空性。行無相境。願無分別。得一切法。平等性忍。具無礙解。諸所演說。深妙理趣。辯才無盡。遊戲五通。永無退失。氣調溫雅。一切欽承。勤進勇銳。無諸懈怠。捨親棄財。忘身殉命。不以矯誑。有所貪求。
為諸有情。而宣妙理。證深法忍。至等極趣。得大無畏。身意坦然。超出眾魔。所作事業。降煩惱敵。息諸業障。一切他論。所不能伏。聲聞獨覺。不測其量。
於法於心。皆得自在。解脫所有。業煩惱障。於說眾緣。無不善巧。契深緣起。無盡理趣。滅見隨眠。斷諸纏結。
於眾諦理。智皆善證。發弘誓願。已經多劫。含笑先言。容顏舒泰。詞韻和美。妙辯無窮。處眾尊嚴。威容肅穆。動止儀雅。無畏坦然。那庾多劫。巧說無盡。
觀諸法門。猶如幻事。陽焰夢境。水月響聲。既類空花。鏡像光影。亦如變化。及尋香城。雖體實無。而現似有。
於甚深理。說無所畏。讚頌巧妙。心不下劣。善知有情。種種勝解。心行所趣。微細差別。善能通達。後際無礙。成就最勝。無生法忍。如實悟入。法平等性。攝受無邊。大願佛土。
於十方界。無數諸佛。由等持力。常念現前。一切如來。出興于世。皆能歷事。無空過者。亦能勸請。久住世間。轉正法輪。度無量眾。善能伏滅。一切隨眠。及諸見趣。煩惱纏垢。引發遊戲。百千等持。
於諸法門。能善悟入。是諸菩薩摩訶薩眾。具如是等。無量功德。經無數劫。歎不能盡。
其名曰。賢守菩薩。寶性菩薩。導師菩薩。仁授菩薩。星授菩薩。水天菩薩。帝授菩薩。上慧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妙吉祥菩薩。金剛慧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慈氏菩薩。如是等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三摩地中。是所流故。
爾時世尊。正知正念。從等持王。安庠而起。以淨天眼。觀察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舉身怡悅。
從兩足下。千輻輪相。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
從足十指。兩趺。兩跟。兩踝。兩脛。兩腨。兩膝。兩髀。兩股。腰脇。腹背。臍中。心上。胸臆德字。大士夫相。兩乳。兩腋。兩肩。兩膊。兩肘。兩臂。兩腕。兩手。兩掌。十指。項胭。頤頷。頰額。頭頂。兩眉。兩眼。兩耳。兩鼻。口四牙。四十齒。眉間毫相。
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此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
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觸斯光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一切毛孔。皆悉熙怡。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是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觸斯光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演身常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觸斯光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熙怡微笑。復從舌相。流出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其光雜色。從此雜色。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其華千葉。皆真金色。眾寶莊嚴。如是光華。遍三千界。從此展轉。周流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
諸華臺中。皆有化佛。結跏趺坐。演妙法音。一一法音。皆說六種。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不起于座。復入師子遊戲等持。現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變動。
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南踊北沒。北踊南沒。中踊邊沒。邊踊中沒。其地清淨。光澤細軟。生諸有情。利益安樂。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傍生鬼界。及餘無暇。險惡趣坑。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此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同詣佛所。以淳淨心。頂禮佛足。從此展轉。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種變動。
時彼世界。諸惡趣等。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彼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各於本界。同詣佛所。頂禮佛足。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及餘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盲者能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狂者得念。亂者得定。貧者得富。露者得衣。饑者得食。渴者得飲。病者得除愈。醜者得端嚴。形殘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圓滿。迷悶者得醒悟。疲頓者得安適。
時諸有情。等心相向。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如友如親。離邪語業命。修正語業命。離十惡業道。修十善業道。離惡尋思。修善尋思。離非梵行。修正梵行。好淨棄穢。樂靜捨諠。身意泰然。忽生妙樂。如修行者。入第三定。
復有勝慧。欻爾現前。咸作是思。
布施。調伏。安忍。勇進。寂靜。諦觀。遠離放逸。修行梵行。於諸有情。慈悲喜捨。不相惱觸。豈不善哉。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光明殊特。威德巍巍。映蔽三千大千世界。并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國土。蘇迷盧山。輪圍山等。及餘一切。龍神天宮。乃至淨居。皆悉不現。如秋滿月。暉映眾星。如夏日輪。光奪諸色。如四大寶。妙高山王。掩蔽諸山。喪其光彩。佛以神力。現本色身。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悉覩見。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數。淨居諸天。下至欲界。四大王眾天。及餘一切。人非人等。皆見如來。處師子座。威光顯曜。如大金山。歡喜踊躍。歎未曾有。
各持種種。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諸珍。及無量種。天青蓮華。天赤蓮華。天白蓮華。天香蓮華。天黃蓮華。天紅蓮華。天金錢樹。華及香葉。并餘無量。水陸生華。持詣佛所。奉散佛上。
以佛神力。諸華鬘等。旋轉上踊。合成華臺。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垂天華蓋。寶鐸珠幡。綺飾紛綸。甚可愛樂。
時此佛土。微妙莊嚴。猶如西方。極樂世界。佛光輝映。三千大千。物類虛空。皆同金色。十方各等。殑伽河沙。諸佛世界。亦復如是。
時此三千大千佛土。以佛神力。一切天人。各各見佛。正坐其前。咸謂如來。獨為說法。
爾時世尊。不起于座。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土。并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
時此三千大千佛土。一切有情。尋佛光明。普見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眾會圍遶。及餘一切。有情無情。品類差別。
時彼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尋佛光明。亦見此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眾會圍繞。及餘一切。有情無情。品類差別。
爾時東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多寶。佛號寶性如來。應。正等覺。現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
彼有菩薩。名曰普光。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心懷猶豫。前詣佛所。白言。
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寶性佛。告普光言。
從此西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堪忍。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現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普光聞已。歡喜踊躍。白言。
世尊。我今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菩薩眾。唯願聽許。
時寶性佛。告普光言。
今正是時。隨汝意往。
即以千莖。金色蓮華。其華千葉。眾寶莊嚴。授與普光。而誨之曰。
汝持此華。至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詞曰。
寶性如來。應。正等覺。致問無量。持此蓮華。以寄世尊。而為佛事。
汝至彼界。應住正知。勿以慢心。觀彼佛土。及諸大眾。而自毀傷。
所以者何。彼諸菩薩。得無礙解。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神通自在。住最後身。堪紹佛位。威德難及。悲願熏心。以大因緣。而生彼界。
時普光菩薩。於寶性佛所。受華奉勅。與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摩訶薩。及無數百千。童男童女。頂禮佛足。右繞奉辭。各持無量。上妙供具。發引而來。所經東方。諸佛世界。一一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空過者。到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卻住一面。
普光菩薩。前白佛言。
世尊。從此東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多寶。佛號寶性如來。應。正等覺。致問世尊無量。持此千莖。金色蓮華。以寄世尊。而為佛事。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華。還散東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佛神力故。令此蓮華。遍諸佛土。諸華臺中。各有化佛。結跏趺坐。為諸菩薩。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有情聞者。必獲無上正等菩提。
是時普光。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踊躍。歎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嘆。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餘東方界。亦復如是。
爾時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離一切憂。佛號無憂德。彼有菩薩。名曰離憂。
西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近寂靜。佛號寶焰。彼有菩薩。名曰行慧。
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最勝。佛號勝帝。彼有菩薩。名曰勝授。
東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定莊嚴。佛號定象勝德。彼有菩薩。名離塵勇猛。
東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妙覺莊嚴甚可愛樂。佛號蓮華勝德。彼有菩薩。名蓮華手。
西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離塵聚。佛號日輪遍照勝德。彼有菩薩。名曰光明。
西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真自在。佛號一寶蓋勝。彼有菩薩。名曰寶勝。
下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蓮華。佛號蓮華德。彼有菩薩。名蓮華勝。
上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歡喜。佛號喜德。彼有菩薩。名曰喜授。
如是一切。皆如東方。
爾時於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眾寶充滿。諸妙香花。遍布其地。寶幢幡蓋。處處行列。花樹。果樹。香樹。鬘樹。寶樹。衣樹。諸雜飾樹。周遍莊嚴。甚可愛樂。如眾蓮華世界。普華如來佛土。妙吉祥菩薩。善住慧菩薩。及餘無量。大威德菩薩摩訶薩。本所住處。
舍利子品第二之一
爾時世尊。知諸世界。若天魔梵。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諸菩薩摩訶薩眾。紹尊位者。若餘一切。於法有緣。人非人等。皆來集會。便告具壽舍利子言。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諸法。等覺諸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聞佛所說。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欲於諸法。等覺諸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具壽舍利子言。
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應以無捨。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施者受者。不可得故。
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
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
應以無策。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
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
應以無執。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有無性相。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應修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應修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應修八解脫。九次第定。
應修九想。何等為九。
謂膖脹想。膿爛想。異赤想。青瘀想。啄噉想。離散想。骸骨想。焚燒想。厭壞想。
應修十隨念。何等為十。
謂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入出息隨念。厭隨念。死隨念。身隨念。
應修十想。何等為十。
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厭食想。斷想。離想。滅想。
應修十一智。何等十一。
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如說智。
應修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
應修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應修不淨處觀。遍處觀。一切智智。
應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應修三明。四無礙解。四無所畏。
應修不退轉五神通。
應修六波羅蜜多。七聖財。八大士覺。九有情居智。
應修如來十力。十八佛不共法。
應修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應修一切。相微妙智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功德。如是諸法。不可得故。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一切智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疾圓滿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有情心行相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拔一切。煩惱習氣。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入菩薩。正決定位。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超聲聞。獨覺等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住菩薩。不退轉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殊勝。六種神通。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知一切。有情心行。轉變差別。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勝一切。聲聞獨覺。智慧作用。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布施。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淨戒。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隨喜之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及餘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念。所修善法。超過一切異生。聲聞。獨覺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行少分。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為諸有情。方便善巧。平等迴向。一切智智。便得無量。無數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令所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速得圓滿。離諸障礙。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世世。常見諸佛。恒聞正法。得佛覺悟。蒙佛憶念。教誡教授。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佛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具足莊嚴。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生佛家。入童真地。常不遠離。諸佛菩薩。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種種。勝善根力。隨意能引。上妙供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令諸善根。疾得成滿。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滿一切。有情所求。飲食衣服。床榻臥具。病緣醫藥。種種花香。燈明車乘。園林舍宅。財穀珍寶。嚴具伎樂。及餘種種。王等所受。上妙樂具。并世出世。諸妙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普安立。盡虛空界。法界。世界。一切有情。皆令安住。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餘無邊。殊勝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發起。一念善心。所獲功德。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窮盡。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得十方。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咸共稱歎。護念與力。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一發心。即能遍到。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利益安樂。無量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以一音。即能遍滿。十方各如。殑伽沙界。讚歎諸佛。教誡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欲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所緣空。增上空。等無空等。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知十方。殑伽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地。虛空。諸山。大海。江河。池沼。澗谷。陂湖。地水火風諸極微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見劫火起。遍燒三千大千世界。天地洞然。欲以一氣。吹令頓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見風劫起。三千大千世界。最下所依。風輪飄擊。上涌將吹。三千大千世界。蘇迷盧山。輪圍山等。諸所有物。碎如朽葉。欲以一指。障彼風力。令息不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三千大千世界。一結跏坐。充滿虛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毛。繫取三千大千世界。蘇迷盧山。輪圍山等。諸所有物。擲過他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而不損害。其中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食。一香。一花。一鬘。一衣。一幢。一蓋。一燈幡等。諸供養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眾。無不充足。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普安立。十方各如。殑伽沙界。諸有情類。令住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或住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乃至令入。無餘依涅槃界。究竟安樂。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修行布施。得大果報。
謂如實知。如是布施。得生剎帝利大族。
如是布施。得生婆羅門大族。
如是布施。得生長者大族。
如是布施。得生居士大族。
又如實知如。是布施得生。四大王眾天。
如是布施。得生三十三天。
如是布施。得生夜摩天。
如是布施。得生覩史多天。
如是布施。得生樂變化天。
如是布施。得生他化自在天。
又如實知。依此布施。得初靜慮定。或第二靜慮定。或第三靜慮定。或第四靜慮定。
又如實知。依此布施。得空無邊處定。或識無邊處定。或無所有處定。或非想非非想處定。
又如實知。依此布施起。三十七菩提分法。由是因緣。得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或獨覺菩提。或得無上正等菩提。
能如實知。修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得大果報。亦復如是。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淨戒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安忍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又如實知。如是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各能滿。六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白言。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如是淨戒。乃至般若。方便善巧。能滿淨戒。乃至靜慮波羅蜜多。
佛告尊者舍利子言。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謂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了達一切施。受物相。不可得故。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犯無犯相。不可得故。能滿淨戒波羅蜜多。
動不動相。不可得故。能滿安忍波羅蜜多。
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有亂無亂。不可得故。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諸法性相。不可得故。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淨戒時。乃至行般若時。方便善巧。各能滿六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得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殊勝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達一切。有為無為。究竟彼岸。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達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真如。法界。法性。無生。實際。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與一切。聲聞獨覺。常為導首。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與諸佛。為親侍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與諸佛。為內眷屬。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生生。具大眷屬。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得菩薩。常為眷屬。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真淨福田。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伏慳貪心。息犯戒心。除忿恚心。捨懈怠心。靜散亂心。離惡慧心。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善安立。一切有情。於施性福業事。戒性福業事。修性福業事。供侍福業事。有依福業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
何等為五。
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天眼。盡見十方。殑伽沙等。世界諸佛。妙相好身。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以天耳。遍聞十方。殑伽沙等。世界諸佛。所說法要。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如實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如來。心心所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得普聞。十方世界。諸佛說法。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常無斷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見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有國土。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契經。應頌。授記。諷頌。自說。因緣。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譬喻。論議。諸聲聞等。曾所未聞。皆能受持。究竟通利。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法門。既自受持。究竟通利。如說修行。復能為他。如實廣說。勸令修行。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十方。殑伽沙等。幽冥世界。或世界中間。無日月光處。為作光明。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十方。殑伽沙等。無量世界。其中眾生。成就邪見。不聞佛名。法名。僧名。不信因果。而能化導。令起正見。聞三寶名。深信因果。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盲者能視。聾者能聽。瘂者能言。狂者得念。亂者得定。貧者得富。露者得衣。饑者得食。渴者得飲。病者得除愈。醜者得端嚴。形殘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圓滿。迷悶者得醒悟。疲頓者得安泰。
一切有情。慈心相向。墮惡趣者。得生善趣。習惡業者。皆修善業。諸犯戒者。安住戒蘊。未得定者。安住定蘊。有惡慧者。安住慧蘊。無解脫者。安住解脫蘊。無解脫智見者。安住解脫智見蘊。未見諦者。得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或獨覺菩提。或復漸次。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欲學如來。應。正等覺。殊勝威儀。令諸有情。觀之無厭。滅惡生善。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如龍象視。容止肅然。為眾說法。身語意業。隨智慧行。皆悉清淨。於經行時。足不履地。如四指量。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繁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導從圍遶。詣菩提樹。
是諸天眾。於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我於此座。結跏趺坐。以眾妙相。所莊嚴手。而撫大地。使于地神。并諸眷屬。俱時踊現。降魔怨敵。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從是已後。若行。若住。若坐。若臥。隨地方所。悉為金剛。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捨國出家。即於是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即於是日。轉妙法輪。即令無量。無數有情。遠塵離垢。生淨法眼。復令無量。無數有情。永盡諸漏。心慧解脫。亦令無量。無數有情。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無上菩提。無量無數。聲聞菩薩。為弟子眾。一說法時。即令無量。無數有情。不起于座。成阿羅漢。復令無量。無數有情。不起于座。能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何時得。壽量無盡。無邊光明。相好莊嚴。觀者無厭。雖復行時。千葉蓮花。每承其足。而令地上。現千輻輪。舉步經行。大地震動。而不擾惱。地居有情。欲迴顧時。舉身皆轉。足之所履。盡金剛際。如車輪量。地皆隨轉。舉身支節。皆放光明。遍照十方。無邊世界。隨所照處。為諸有情。作大饒益。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得無上。正等覺時。願所居土。無有一切。貪欲瞋恚。愚癡等名。
其中有情。成就妙慧。由斯慧力。作是思惟。
布施。調伏。安忍。勇進。寂靜。諦觀。離諸放逸。勤修梵行。慈悲喜捨。不惱有情。如餘佛土。豈不善哉。化事既周。般涅槃後。正法無有。滅盡之期。常為有情。作大饒益。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作如是念。
我得無上。正等覺時。願令十方。殑伽沙等。無量世界。一切有情。聞我名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欲成是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欲得此等。無量無邊。殊勝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