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會正法經卷第四

宋天竺沙門施護譯

爾時藥王軍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益加恭敬。膝輪著地。禮世尊足。禮已合掌。前白佛言。

世尊。以何因緣。此諸菩薩。能於空中。現諸神變。於如來前。現諸色像。

佛言。

諦聽。藥王軍。此諸善男子。已得一切如來。共所攝受。不久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處大法座。轉妙法輪。以法光明。普照群品。以是因緣。能為變化。

是時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

如佛世尊。於長夜中。度脫三界。一切眾生。其數甚多。云何是等。無有窮盡。

佛言。

善哉善哉。藥王軍。譬如有人。以諸穀麥。而為種蒔。各各分別。而無間雜。其後依時。彼諸種子。皆悉成熟。是人即時。次第而收。若穀若麥。亦無間雜。如是展轉。收已復種。種已復收。無有窮盡。

藥王軍。此諸眾生。亦復如是。業因緣故。布諸種子。若善若惡。無有間雜。後時成熟。受諸果報。亦無間雜。如是展轉。生已復生。亦無窮盡。

藥王軍。諸有修習。菩薩行者。能布一切。善法種子。一一成熟。既成熟已。即能出生。一切善法。善法生已。生大歡喜。愛樂佛法。彼善法種。雖經多劫。終無能壞。

藥王軍。當知是名。初發心菩薩。而彼所得。一切善法。聚集了知。轉倍增勝。雖復夢有所見。而能離諸怖畏。

何以故。一切業障。悉得清淨。不造惡法。離諸苦惱。惡境現前。而不能動。若於夢中。見大火聚。光焰熾盛。菩薩見已。不生怖畏。

何以故。諸煩惱薪。為智慧火。之所焚燒。無能亂故。

又於夢中。若見大水。而不清潔。徹底濁穢。菩薩見已。亦不生怖。

何以故。已盡一切。所作業故。如牛撤軛。而得自在。

又於夢中。持以利刀。自斷其頭。復斷他頭。菩薩爾時。亦不生怖。

何以故。貪瞋癡法。諸煩惱中。而為根本。菩薩已斷。無所懼故。

藥王軍。彼初發心菩薩。於六趣輪迴。已得解脫。而復於中。隨順受生。皆是菩薩。以方便力。示現化度。一切眾生。而實菩薩。常生諸佛。清淨剎中。一切如來。所共攝受。

藥王軍。汝今當知。於後末世。若有眾生。能發迴向。菩提心者。是即安住。一切佛智。得見諸佛。圓滿善法。永不復生。諸疑惑心。

藥王軍。我於無數。百千那庾多劫。勤行苦行。修諸善法。於一切法。覺了自性。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圓滿已。復以方便。善巧智慧。廣說諸法。令諸眾生。得生諸佛。清淨剎中。受勝妙樂。而能了知。諸滅道法。了知勝妙。諸根本法。了知勝妙善處法。了知勝妙神通法。了知勝妙。善處寂滅法。

藥王軍。所言滅者。其義云何。

藥王軍菩薩言。

世尊。所謂法處。

佛言。

法處者何。

藥王軍菩薩言。

其法處者。所謂精進。持戒二法。若已發起。若未發起。戒行具足。是名法藏。

世尊。諸法從是。法藏所生。

佛言。

善哉善哉。藥王軍。於如來前。能答是義。

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諸佛如來。以何義故。出現世間。

佛言。

藥王軍。諸佛出世。為欲令諸眾生。持戒多聞。得具足故。令悉了知。勝妙樂處故。令於一切。勝妙法門。通達趣入故。入是法門已。即能廣修。一切善法。以方便力。增長善根。於世出世。最勝妙法。皆悉通達。

藥王軍菩薩白佛言。

世尊。云何名出世法。

佛言。

藥王軍。出世法者。所謂涅槃法。

若了諸法自性。是即了知。涅槃勝法。彼諸法者。即正法蘊。

若於是法。如實而知。如實而證。於出世法中。是為第一。

藥王軍。諸異生類。於佛世尊。深妙法中。自不生信。趣向修習。亦復不能。轉勸他人。此等異生。身壞命終。而無善法。為所依怙。

藥王軍。汝今諦聽。我念往昔。有一商人。為求利故。借千兩金。欲往他國。而為貿易。其人父母。以愛念故。謂其子言。

此等金寶。非己所有。若自持往。或時散失。苦惱倍增。後悔何益。是時其子。反生恚恨。不聽是言。

即負此金。便往他國。既至彼已。時分未久。其所負金。皆已散壞。復無所得。漸不能住。即便追悔。生大苦惱。其人後時。雖復還國。不自歸舍。以苦惱心。生大疾病。時彼父母。知子雖還。不便歸舍。又聞金寶。皆已散壞。憂愁迷悶。竊相謂言。

此非我子。是大惡友。破壞我族。悉使貧匱。復致他怨。何所依賴。我等今者。作何方便。得免斯苦。

是時父母。以憂苦故。厭己身命。欲自殞滅。時彼商人。既聞父母。憂惱如此。即便還家。向彼父母。哽然而住。父母忽見其子。頓失前怒。即同謂言。

我子何能。受斯病苦。我聞是事。恐汝命終。汝今既來。寬我憂慮。

時彼商人。告父母言。

我身與心。苦惱如是。支節痛逼。命將不救。

何以故。我於今時。眼不欲視。耳不欲聞。心識迷悶。眾苦所集。設使父母。如何救護。

父母告言。

我子於此。勿生怖畏。汝命未盡。我皆救汝。汝今苦惱。必是虐疾。心識迷亂。妄有所見。

時子答言。

我非虐疾。亦無所見。諸可愛境。皆不現前。唯見死苦。大可怖事。定趣命終。無能救者。

父母告言。

我子所苦。多是天神所持。世間諸有。被執持者。皆詣天祠。以求救護。若如是者。方得脫免。

子言。

可爾。

是時父母。持以妙香。即詣天祠。既至彼已。告守門者。

引至天前。焚香啟願。祈求悔謝。

時守門者。謂父母言。

汝若欲子。病得脫免。天神歡喜。當設祭祀。必獲如意。其所祭物。法應當須。斷一人命。及一鉢戌。方名為祭。

是時父母。聞彼言已。共相謂言。

我今若不。祀彼天神。我子何由。得免斯苦。然我今者。家復窮困。何能辦彼。祭所須物。宜共還家。作諸方計。既相議已。即便還家。盡其家中。一切所有。而為貿易。得一鉢戌。復共出舍。詣一富人。作是告言。

我今求貸。黃金少分。當期十日。即便歸還。若違是言。過十日者。我皆以身。為君婢僕。

作是言已。富人即與。時彼父母。既得金已。不復還家。即持是金。而得一人。其所鬻人。不知何作。即隨其主。詣彼天祠。至天祠已。謂守門者。

言。

我等今者。持所祭物。來祀天神。

守門者言。

汝當隨意。

時彼父母。於天神前。焚香啟願。作如是言。

願我此子。病苦得免。天神歡喜。言已即時。以所祭人。及彼鉢戌。自手斷命。而為祭祀。其所祭人。當斷命時。既被持縛。無所能避。唯念諸佛。

一稱是言。

那謨沒馱耶。

言已命斷。時彼天神。受其祭已。誑父母言。

汝子所疾。是我所執。我今放捨。令子得脫。

是時父母。聞其言已。歡喜踊躍。拜謝而出。父母相慶。互相謂言。

我子從今。既得病愈。

又復決定。而得長命。我等今者。雖復無金。可還富人。當如本言。為彼婢僕。而無所恨。是時父母。方共言議。未及還家。忽逢人告。子命已盡。時彼父母。一聞是言。生大苦惱。俱死躄地。

佛言。

藥王軍。我觀世間。愚癡異生。惑業所纏。不善知識。共相集會。互為衰損。亦復如是。此等異生。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受大苦惱。無能救護。

藥王軍菩薩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說。祀天神者。此等異生。死墮何處。

佛言。

藥王軍。止不須問。

藥王軍復白佛言。

世尊。我等眾中。有樂聞者。願佛為說。

佛言。

藥王軍。汝今當知。時彼父母。既命終已。俱墮眾合地獄。受大苦惱。時彼子者。墮炎熱地獄中。受大苦惱。彼天祠中。為守門者。以導引故。見作隨喜。命終已後。墮阿鼻地獄。受大苦惱。

藥王軍復白佛言。

世尊。彼所祭人。當生何處。

佛言。

藥王軍。此人命終。生三十三天。六十劫中。受勝妙樂。

藥王軍復白佛言。

世尊。此人以何因緣。得生於彼。

佛言。

藥王軍。此人臨命終時。純善相應。發淨信心。歸依如來。一稱那謨沒馱耶故。是人即為。深種善根。又復於八十劫中。得宿命智。在在所生。離諸煩惱。息一切苦。

爾時藥王軍菩薩。前白佛言。

世尊。諸有眾生。樂欲趣證。涅盤法者。當修何行。

佛言。

藥王軍。當修精進行。勇猛堅固。

藥王軍言。

云何名精進行。又於何處。而能發起。

佛言。

精進行者。於諸果法。而不懈退。是名精進行。精進處者。所謂。預流果。名精進處。一來果。名精進處。不還果。名精進處。阿羅漢果。名精進處。緣覺果。緣覺智果。名精進處。菩薩果。菩薩智果。名精進處。

藥王軍。諸修菩提者。於如是等處。而能發起。廣大精進。

爾時佛告。藥王軍菩薩言。

我念往昔。於一時中。有一摩拏嚩迦。於平實地。纔種一樹。即生芽莖。枝葉華菓。光潤可愛。其樹盤根。廣一由旬。於少時間。悉皆具足。

次復有一。摩拏嚩迦。寄前樹側。亦種一樹。根纔置地。忽為大風。之所偃拔。芽莖枝葉。尚不能生。況復華菓。而能成就。彼次種樹人。見是事已。即移其樹。欲種他處。

是時先種樹人。作如是言。

云何於我平實地上。而致破壞。彼次種樹人言。

我今自為。移所種樹。非特破壞。汝平實地。如是往來。互相諍競。

是時有人。潛告於王。王既聞已。勅令往捉。使者奉命。奔至於彼。時二諍人。各大驚怖。使者執持。來至王所。是時王問。彼二人言。

汝等何故。互相諍競。

先種樹人。具如實說。次種樹者。作如是言。

大王當知。我為自無地土種植。暫於此人。借地種樹。我所種者。為風所拔。根不能固。至於芽莖。枝葉華菓。皆不能生。此人種樹。於少時間。即生芽莖。枝葉華菓。悉皆具足。又復盤根。一由旬量。我見是事。內自羞愧。即移其樹。欲種他處。彼獲如意。而復生瞋。以是緣故。共相諍競。願王察我。無賜罪罰。

時王即勅。召集臣寮。是時諸臣寮等。有三十俱胝。聞王有命。齊至王所。俱白王言。

有何宣令。

王言。

汝等當知。今我國中。適聞一事。甚為希有。此有一人。纔種一樹。於少時間。即生芽莖。枝葉華果。悉皆具足。又復盤根。一由旬量。汝等頗曾。見是事不。

如我所見。諸有樹木。開華結菓。極甚疾者。亦半月分。或一月分。今此樹者。昔未聞見。汝等云何。

是時臣寮。中有一人。前白王言。

我於是事。亦未決定。如實可信。如王所說。我亦生疑。願王更召。此種樹人。審諦而問。知其實不。

王即宣召。先種樹人。而復問言。

汝所種樹。於少時間。開華等事。當如實不。汝若虛妄。我必罪汝。

時彼人言。

王如父母。能生於我。我今對王。何敢虛妄。願王無疑。是事誠實。

王言。

我昔未聞。況復能見。我於是事。如何生信。

是時彼人。復白王言。

大王。若或不信。願王詣彼。親自觀察。

時王即與。三十俱胝臣寮。同詣樹所。既至彼已。即見其樹。枝葉滋茂。果實繁多。見已生信。歎其希有。王時於彼。亦種一樹。亦不即生。芽莖枝葉。況復華菓。王既見已。慚對臣寮。生大瞋恚。即勅令伐。彼先種樹。諸力士等。咸遵王命。持斧競伐。伐一樹時。有十二樹。同時復生。七寶莊嚴。廣大殊妙。

時王見已。轉復生瞋。又勅令伐。如是等樹。時諸力士。又共持斧。伐十二樹。伐此樹時。是處復有。二十四樹。同時還生。彼一一樹。枝葉華菓。轉復繁茂。

又復皆有。一命啄鳥。游戲其上。眾色嚴身。音聲清妙。

時王見已。復甚瞋恚。自索一斧。欲斷一樹。斧所及處。甘露流溢。時王見已。便生信悔。勅令召彼。先種樹人。是時此人。先被持縛。今方得解。奔詣王所。王復問言。

汝何緣故。始種一樹。即生芽莖。枝葉華菓。我令伐已。生十二樹。七寶莊嚴。廣大無比。如是又伐。即復又生。轉倍於前。異鳥奇音。甚為希有。我亦種樹。不即能生。況復華果。莊嚴等事。是義云何。汝當實說。

彼人答言。

大王。是我福德力。之所致故。

如是又言。

大王。是我福德力。之所致故。

時諸臣寮。聞是語已。皆大瞋怒。咸作是念。

如何此人。對王自矜。我福德力。即共責彼。而作是言。

汝愚癡人。如何對王。自矜福德。若如是者。汝莫勝王。或與王等。

爾時彼人。向諸臣寮。稽首恭敬。說是伽陀。

我不樂王位。廣集諸財寶。久發最勝願。成佛二足尊。

我至涅盤界。而不住寂滅。以方便願力。出現於世間。

說法度眾生。咸令至彼岸。離縛而自在。得最上安樂。

我以宿業故。今被王持縛。勝願力既然。我業盡銷滅。

爾時復有。二十四俱胝金啄鳥。飛於空中。出清妙聲。奏諸音樂。是時復有。三萬二千。妙寶樓閣。同時出現。一一樓閣。其量高廣。二十五由旬。彼樓閣間。一一別有。二十五俱胝金啄鳥。翔集其上。說是伽陀。

大王何故起惡心。伐彼可愛即生樹。

佛神力故剎那間。二六倍等復生長。

王以我心亦種樹。不生芽莖及華菓。

見如是事信不生。徒增煩惱起瞋恚。

王善力故後生信。當來定獲最勝果。

爾時王言。

空中聲者。是大賢善。我本何心。故生破壞。我今已信。深自悔責。

時王又聞空中。作如是言。

大王。彼先種樹者。即當成佛。出現世間。為天人尊。

王即仰問。

空中賢者。彼次種樹人。以何緣故。種樹不生。

空中答言。

大王當知。此人廣造罪業。無少善根。以是緣故。一切破壞。

爾時彼王。以善根力。久成熟故。得見如是。希有事已。又聞空中。如是言等。發起增上。最勝善心。是時即得。安住十地。平等善法。彼三十俱胝臣寮。亦以善根。成熟力故。亦復安住。彼十地法。

爾時藥王軍菩薩。聞佛世尊作是說已。生大歡喜歎未曾有。合掌恭敬前白佛言。

世尊。昔時王等以何緣故。即得安住彼十地法。

佛言。

藥王軍。彼王與臣。諸佛如來。久已授記。皆得成佛。

藥王軍當知。彼所種樹。皆是諸佛。神力所現。我於今日。復現是事。與彼昔時。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於眾會中。從其面門。放大希有。八萬四千淨妙光明。彼一一光。各有無數。百千種色。所謂。青黃赤白。紅紫碧綠。如是等。種種色光。普照無邊。諸世界已。其光旋還。右繞佛身。復從世尊。頂門而入。

爾時藥王軍菩薩。合掌恭敬。禮世尊足。而白佛言。

世尊。何因緣故。放是希有。廣大光明。普照世界。若無因緣。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不放光明。願佛慈悲。略為宣說。

佛言。

藥王軍。汝今見彼。隨方來者。諸世界中。無數人眾。咸來集此。大眾會不。

藥王軍言。

不也。世尊。我今不見。

佛言。

汝當審諦。重復觀察。

爾時藥王軍菩薩。承佛聖旨。四方上下。皆悉觀察。即於東方。見一大樹。殊妙莊嚴。其量高廣。七千由旬。有二萬五千。俱胝人眾。周匝圍繞。入佛會中。於佛世尊。不伸問訊。亦無所說。寂然無聲。住佛一面。南西北方。上下方等。亦復如是。爾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前白佛言。

世尊。我有少疑。欲伸請問。願佛世尊。為分別說。

佛言。

藥王軍。汝今有疑。恣汝所問。我當為汝。一一開示。

是時藥王軍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今此四方。上下世界。一一大樹。有諸人眾。周匝圍繞。來入會中。寂無言說。各住一面。何因緣故。其事如是。

佛言。

藥王軍。汝今欲知。其事因緣。自可往彼。隨方世界。一一親問。彼佛世尊。必當為汝。如實宣說。

藥王軍菩薩白佛言。

世尊。我承佛旨。今當自往。隨方世界。問彼世尊。然我以何神力。而能往彼。

佛言。

汝當以自神力。往諸世界。吾復為汝。神力加被。

藥王軍菩薩。即於會中。繞佛三匝已。隱身不現。從是東方。過九十六俱胝世界。到一世界。名為月燈。彼有佛名。月上境界。十號具足。有八十俱胝。大菩薩眾。圍繞說法。藥王軍菩薩。

既到彼已。即時頭面。禮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彼佛言。

世尊。我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見此東方。有一大樹。殊妙莊嚴。其量高廣。七千由旬。有二萬五千。俱胝人眾。周匝圍繞。來入佛會。南西北方。上下方等。亦復如是。我不能知。是事因緣。化主釋迦牟尼佛。遣我來此。自問其故。唯願世尊。為決所疑。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告藥王軍菩薩言。

善男子。彼佛會中。所來大樹。廣大殊勝。能於彼方。施作佛事。彼諸人眾。從樹所生。為顯諸佛。神通力故。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

世尊。是事希有。我昔未聞。況復能見。

又復世尊。今此會中。無數人眾。住世尊前。周匝圍繞。無空隙處。此諸人眾。僅容其身。皆不能見。彼二手臂。是事云何。願佛為說。

彼佛言。

善男子。此諸人眾。若行若住。或復屈伸。皆悉無礙。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

世尊。我所未了。是義云何。

彼佛言。

善男子。汝今樂見。此諸人眾。伸其臂不。

藥王軍菩薩言。

我今樂見。願佛顯示。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於會中。舒金色臂。普示大眾。是時在會。百千俱胝人眾。即各一時。亦舒一臂。一一皆雨。無數百千種香。所謂。塗香末香等。供養於佛。是時彼佛。告藥王軍菩薩言。

善男子。汝今見此人眾。各舒一臂。雨眾妙香。供養世尊。如是事不。

答言。

已見。

彼佛言。

善男子。汝今當知。此諸百千。俱胝人眾。皆是化生。如夢所見。

爾時藥王軍菩薩。見是事已。即白彼佛言。

世尊。此諸人眾。於須臾間。各舒一臂。尚能雨彼。無數妙香。何況盡令。舒其二臂。雨是香等。倍復甚多。

彼佛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此等類。皆是如來。神力所化。不可限量。諸眾生界。亦復如是。若生若滅。如夢如幻。一切有為。皆無實法。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

世尊。諸眾生類。有初生者。有久生者。

彼佛言。

如是。

藥王軍菩薩言。

不知何者。是名初生。又復何者。得名久生。

彼佛言。

今此會中。百千俱胝人眾。適舒一臂。各雨香者。是為久生。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從樹生者。是為初生。

藥王軍菩薩。重白彼佛言。

世尊。我今於此。而欲復見。彼初生者。願佛顯示。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時復舒右臂。是時四方。有百千俱胝人眾。上方下方。亦各有二十五。俱胝人眾。同時而來。入佛會中。亦復於佛。不伸問訊。亦無所說。寂然無聲。住佛一面。

是時藥王軍菩薩。前白彼佛言。

世尊。云何是等。無數人眾。於剎那間。來入佛會。亦各寂然。住佛一面。

彼佛言。

善男子。此諸人眾。是初生者。不知生法。不知滅法。亦復不知。老病死憂。悲愛別離。怨憎會等。如是諸法。亦復不知。苦及苦受。不從苦生。於一切法。非所修習。非所了知。云何於今。能有所說。是故各各。寂然而住。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

世尊。如佛所說。此諸人眾。是初生者。不知此等。從何所來。於一切法。皆不能知。

彼佛言。

善男子。此等眾生。非業報生。非諸功巧。所能造作。亦不由彼。父母緣生。不從諸受。相應所生。亦非過去。業因緣生。亦不思念。苦受等想。生已無住。從如是來。故無所說。乃於諸法。不能了知。亦復不生。我我所想。

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

世尊。此既名為。初生者。為從何生。復從何滅。

彼佛言。

善男子。如佛所生。彼如是生。如佛所滅。彼如是滅。

善男子。譬如有人。違背王法。為王繫閉。久處牢獄。而彼獄中。極甚黑闇。不為日光。所能照燭。受大苦毒。多生驚怖。是時其獄。忽為火焚。四面熾然。人皆驚喚。彼所繫人。尚未能出。時王聞已。即遣力士。作諸方便。令救是人。既得離彼。獄火難已。而見於王。

王言。

赦汝。自今已往。莫復更作。如是罪犯。若更作者。為彼繫縛。無有出期。

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已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出世善法。又能息除。一切病苦。復以種種。大悲方便。於六趣中。救度一切。受苦眾生。一一皆令。離諸纏縛。如彼日光。破諸冥闇。滅諸罪垢。生善作意。

善男子。若久生。若初生。一切眾生。皆令解脫。

是時彼佛。說是法時。空中有聲。說是伽陀。

如來大悲者。處清淨剎中。從善法種生。因果無所失。

佛境界清淨。開微妙法門。以大悲方便。度諸眾生類。

次第而開導。皆令至涅槃。常寂靜世間。諸所作無染。

自從無始劫。若久生初生。三界六道中。無數眾生聚。

佛悲願力故。咸歸解脫門。

若世出世間。普得大利樂。

爾時月上境界如來。即於會中。放大希有。淨妙光明。於其光中。出廣大聲。普震十方。復於聲中。出如是言。

善哉諸佛神通力。善哉妙法功德力。善哉和合大集會。種種神變不思議。善哉宣說妙法門。一切眾生得利樂。

爾時藥王軍菩薩。見大光明。又聞空中。作如是聲。稱揚讚歎。合掌恭敬。禮彼佛足。前白佛言。

世尊。何因緣故。放是光明。

彼佛言。

善男子。汝今見此會中。諸初生者不。

答言。

已見。

彼佛言。

善男子。此諸人眾。根緣成熟。即於是日。聞我說法。一一皆當。圓滿十地。

爾時藥王軍菩薩。即從座起。踊身虛空。高八萬由旬。是時復有。八萬俱胝天人。於虛空中。雨諸妙華。供養彼佛。時諸初生者。各各恭敬。頂禮世尊。是時十方。有諸菩薩。乃至一切。龍神夜叉等。又悉雲集。

時藥王軍菩薩。於虛空中。合掌一心。而向彼佛。說是伽陀。

善哉佛神力。放光出大聲。三千世界中。無有不聞者。

三十二地獄。受苦諸眾生。得聞是音聲。苦惱皆停息。

三界諸天眾。亦聞是音聲。各起恭敬心。歡喜而稱讚。

三千大千界。普聞廣大聲。以佛大神通。皆六種震動。

三萬俱胝數。大海諸龍王。聞是大音聲。皆來至佛會。

三萬俱胝數。諸囉剎娑王。聞是大音聲。皆來至佛會。

二萬五千數。俱胝必隸多。聞是大音聲。皆來至佛會。

毘沙門宮內。無數諸夜叉。聞是大音聲。皆來至佛會。

十方諸世界。有百千俱胝。菩薩以神通。皆來至佛會。

月上境界佛。為初生眾生。欲說妙法門。是故皆雲集。

爾時藥王軍菩薩。說是伽陀已。從空而下。住立佛前。合掌恭敬。白彼佛言。

世尊。今此會中。諸來菩薩。乃至一切。龍王鬼神。皆已來集。各各樂欲。聽佛說法。今正是時。願佛為說。

彼佛言。

善男子。汝今當知。此初生眾。已得遠離。一切罪業。梵行具足。得大總持。一切善法。皆已圓滿。我今為彼。說大法蘊。

時藥王軍菩薩。復白彼佛言。

世尊。此諸大眾。渴仰欲聞。願佛為說。

大集會正法經卷第四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