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隨所積集。一切善根。所謂。小善根。大善根。廣善根。多善根。無量善根。種種善根。微塵數善根。阿僧祇善根。無邊際善根。不可思善根。不可量善根。佛境界善根。法境界善根。僧境界善根。善知識境界善根。一切眾生。境界善根。方便善巧。境界善根。修諸善心。境界善根。內境界善根。外境界善根。無邊助道法。境界善根。勤修一切捨善根。立勝志究竟。持淨戒善根。一切捨無不受。堪忍善根。常精進心。無退善根。以大方便。入無量三昧善根。以智慧善觀察善根。知一切眾生。心行差別善根。集無邊功德善根。勤修習菩薩業行善根。普覆育一切世間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善根。修行安住。趣入攝受。積集辦具。悟解心淨。開示發起時。得堪忍心。閉惡趣門。善攝諸根。威儀具足。遠離顛倒。正行圓滿。堪為一切。諸佛法器。能作眾生。福德良田。為佛所念。長佛善根。住諸佛願。行諸佛業。心得自在。等三世佛。趣佛道場。入如來力。具佛色相。超諸世間。不樂生天。不貪富樂。不著諸行。一切善根。悉以迴向。為諸眾生。功德之藏。住究竟道。普覆一切。於虛妄道中。拔出眾生。令其安住。一切善法。遍諸境界。無斷無盡。開一切智。菩提之門。建立智幢。嚴淨大道。普能示現。一切世間。令除垢染。心善調伏。生如來家。淨佛種性。功德具足。作大福田。為世所依。安立眾生。咸令清淨。常勤修習。一切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淨志願。菩提心力。修諸善根時。作是念言。

此諸善根。是菩提心。之所積集。是菩提心。之所思惟。是菩提心。之所發起。是菩提心。之所志樂。是菩提心。之所增益。皆為憐愍。一切眾生。皆為趣求。一切種智。皆為成就。如來十力。

作是念時。善根增進。永不退轉。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

願我以此。善根果報。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悉以惠施。一切眾生。悉以迴向。一切眾生。普遍無餘。願令阿僧祇世界。珍寶充滿。阿僧祇世界。衣服充滿。阿僧祇世界。妙香充滿。阿僧祇世界。莊嚴具充滿。阿僧祇世界。無量摩尼寶充滿。阿僧祇世界。妙華充滿。阿僧祇世界。上味充滿。阿僧祇世界。財貨充滿。阿僧祇世界。床座充滿。蓋以寶帳。敷以妙衣。阿僧祇世界。種種莊嚴。寶冠充滿。假使一人。盡未來劫。常來求索。以此等物。而惠施之。未曾厭倦。而有休息。如於一人。於一切眾生。悉亦如是。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無虛偽心。無希望心。無名譽心。無中悔心。無熱惱心。但發專求。一切智道心。一切悉捨心。哀愍眾生心。教化成熟心。皆令安住。一切智智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迴向。盡未來劫。常行惠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

我為一眾生故。欲令阿僧祇世界。寶象充滿。七支具足。性極調順。上立金幢。金網彌覆。種種妙寶。而為莊嚴。以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寶馬充滿。如龍馬王。種種眾寶。莊嚴之具。而嚴飾之。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妓女充滿。悉能敷奏。種種妙音。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男女充滿。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充滿。發菩提心。而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頭充滿。起不放逸心。而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眼充滿。而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血肉。及以骨髓。充滿其中。心無顧戀。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自在王位。充滿其中。持用布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奴僕作使。充滿其中。持用布施。

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種種諸物。盡未來劫。安住廣大。一切施心。施一眾生。如一眾生。盡眾生界。一切眾生。皆如是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一世界。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以是等物。施一眾生。如是給施。一切眾生。皆令滿足。如於一世界。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中。悉亦如是。大悲普覆。終無間息。普加哀愍。隨其所須。供給供養。不令施行。遇緣而息。乃至不於。一彈指頃。生疲倦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生於此心。所謂。無著心。無縛心。解脫心。大力心。甚深心。善攝心。無執心。無壽者心。善調伏心。不散亂心。不妄計心。具種種寶性心。不求果報心。了達一切法心。住大迴向心。善決諸義心。令一切眾生。住無上智心。生大法光明心。入一切智智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所集善根。於念念中。如是迴向。所謂。

願一切眾生。財寶豐足。無所乏少。

願一切眾生。成就無盡。大功德藏。

願一切眾生。具足一切。安隱快樂。

願一切眾生。增長菩薩摩訶薩業。

願一切眾生。成滿無量。第一勝法。

願一切眾生。得不退轉。一切智乘。

願一切眾生。普見十方。一切諸佛。

願一切眾生。永離世間。諸惑塵垢。

願一切眾生。皆得清淨。平等之心。

願一切眾生。離諸難處。得一切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發歡喜心。

為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平等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能捨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歡喜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永離貧窮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財寶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無數財寶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普施。無量施。一切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盡未來劫。無斷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悉捨。無悔無惱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悉捨一切。資生之物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隨順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攝取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廣大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捨無量莊嚴具。供養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無著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平等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如金剛。極大力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如日光明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攝如來智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善根眷屬具足故。

為令一切眾生。善根智慧。常現在前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不可壞。淨心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最勝。清淨善根故。

為令一切眾生。於煩惱睡眠中。得覺悟故。

為令一切眾生。滅除一切。諸疑惑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平等智慧。淨功德故。

為令一切眾生。功德圓滿。無能壞者故。

為令一切眾生。具足清淨。不動三昧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不可壞。一切智智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滿菩薩。無量清淨。神通行故。

為令一切眾生。修集無著善根故。

為令一切眾生。念去來今。一切諸佛。心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出生清淨。勝善根故。

為令一切眾生。滅除一切。魔所作業。障道法故。

為令一切眾生。具足無礙。清淨平等。功德法故。

為令一切眾生。以廣大心。常念諸佛。無懈廢故。

為令一切眾生。常近諸佛。勤供養故。

為令一切眾生。廣開一切。諸善根門。普能圓滿。白淨法故。

為令一切眾生。無量心。廣大心。最勝心。悉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清淨。等施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奉持諸佛。尸波羅蜜。等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大堪忍。波羅蜜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精進波羅蜜。常無懈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無量定。能起種種。神通智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知一切法無體性。般若波羅蜜故。

為令一切眾生。圓滿無邊。淨法界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滿一切神通。清淨善根故。

為令一切眾生。住平等行。積集善法。悉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善入一切。諸佛境界。悉周遍故。

為令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善業果報。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了達諸法。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了達實義。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修諸勝行。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就一切。菩薩大願。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證得一切。功德智慧。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同體善根。迴向出生。一切智乘。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嚴淨一切。諸佛國土。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見一切佛。而無所著。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具諸相好。功德莊嚴。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六十種音聲。發言誠諦。皆可信受。百千種法。而以莊嚴。如來無礙。功德妙音。悉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就十力。莊嚴無礙。平等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佛。無盡法明。一切辯才。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無上無畏。人中之雄。師子吼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轉不退轉。無盡法輪故。

為令一切眾生。了一切法。開示演說。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以時修習。清淨善法。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就導師。無上法寶。等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於一莊嚴。無量莊嚴。大莊嚴。諸佛莊嚴。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等入三世。所有境界。悉周遍故。

為令一切眾生。悉能往詣。一切佛剎。聽受正法。無不遍故。

為令一切眾生。智慧利益。為世所宗。與佛等故。

為令一切眾生。以一切智。知一切法。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行不動業。得無礙果。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所有諸根。咸得神通。能知一切。眾生根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無差別。平等智慧。於一相法。普清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與理無違。一切善根。悉具足故。

為令一切眾生。於一切菩薩。自在神通。悉明達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佛。無盡功德。若福若智。悉平等故。

為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解一切法。平等一相。無遺缺故。

為令一切眾生。了達正法。為世最上。福德田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就平等。清淨大悲。為諸施者。大力田故。

為令一切眾生。堅固第一。無能沮壞故。

為令一切眾生。見必蒙益。無能摧伏故。

為令一切眾生。成滿最勝。平等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善能了達。一切諸法。得大無畏故。

為令一切眾生。放一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故。

為令一切眾生。普修一切。菩薩精進行。無懈退故。

為令一切眾生。以一行願。普滿一切。諸行願故。

為令一切眾生。以一妙音。普使聞者。皆得解故。

為令一切眾生。悉能具足。一切菩薩。清淨心故。

為令一切眾生。普得值遇。諸善知識。咸承事故。

為令一切眾生。修菩薩行。調伏眾生。不休息故。

為令一切眾生。以妙辯才。具一切音。隨機廣演。無斷盡故。

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心知。一切心。以一切善根。等迴向故。

為令一切眾生。常樂積集。一切善根。安立眾生。於淨智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福德智慧。清淨身故。

為令一切眾生。善知一切。眾生善根。觀察迴向。普成就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成等正覺。普圓滿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具足神通智。於一處出興。一切諸處。皆出興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普莊嚴智。嚴淨一眾會。一切眾會。皆嚴淨故。

為令一切眾生。於一佛國土。普見一切。佛國土故。

為令一切眾生。以一切莊嚴具。不可說莊嚴具。無量莊嚴具。無盡莊嚴具。莊嚴一切。諸佛國土。普周遍故。

為令一切眾生。於一切法。悉能決了。甚深義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諸如來。最上第一。自在神通故。

為令一切眾生。得非一非異。一切功德。自在神通故。

為令一切眾生。具足一切。平等善根。普為諸佛。灌其頂故。

為令一切眾生。悉得成滿。清淨智身。於諸有中。最尊勝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悲愍。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咸令清淨。遠離慳嫉。受勝妙生。具大威德。生大信解。永離瞋恚。及諸翳濁。其心清淨。質直柔軟。無有諂曲。迷惑愚癡。行出離行。堅固不壞。平等之心。永無退轉。白淨法力。具足成就。無惱無失。善巧迴向。常修正行。調伏眾生。滅除一切。諸不善業。修行苦行。一切善根。又勸眾生。令其修習。普為含識。具受眾苦。以大智眼。觀諸善根。知其悉以。智慧為性。方便迴向。一切眾生。

為令一切眾生。悉得安住。一切清淨。功德處故。

為令一切眾生。悉能攝受。一切善根。知諸功德。性及義故。

為令一切眾生。普淨一切。諸善根故。

為令一切眾生。於福田境界中。種諸善法。心無悔故。

為令一切眾生。普能攝受。一切眾生。一一皆令。趣一切智故。

為令一切眾生。普攝一切。所有善根。一一皆與。平等迴向。而相應故。

又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

願一切眾生。究竟安隱。

願一切眾生。究竟清淨。

願一切眾生。究竟安樂。

願一切眾生。究竟解脫。

願一切眾生。究竟平等。

願一切眾生。究竟了達。

願一切眾生。究竟安住。諸白淨法。

願一切眾生。得無礙眼。

願一切眾生。善調其心。

願一切眾生。具足十力。調伏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不著業。不著報。不著身。不著物。不著剎。不著方。不著眾生。不著無眾生。不著一切法。不著無一切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以此善根。普施世間。願一切眾生。成滿佛智。得清淨心。智慧明了。內心寂靜。外緣不動。增長成就。三世佛種。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迴向之時。超出一切。無能過者。一切世間。所有言辭。悉共稱讚。亦不可盡。普修一切。菩薩諸行。悉能往詣。一切佛土。普見諸佛。無所障礙。

又能普見。一切世界。菩薩所行。以善方便。為諸眾生。分別諸法。甚深句義。得陀羅尼。演說妙法。盡未來劫。無有斷絕。為眾生故。念念於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猶如影像。普現其身。供養諸佛。念念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悉令周遍。修行嚴淨。佛剎智慧。而無厭足。念念令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眾生。清淨成就。平等滿足。於彼一切。諸國土中。勤修一切。諸波羅蜜。攝取眾生。成就淨業。得無礙耳。於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世界。一一如來。所轉法輪。聽聞受持。精勤修習。不生一念。捨離之心。住無所得。無依止。無作無著。菩薩神通。於一剎那。一彈指頃。分身普詣。不可說諸佛世界。與諸菩薩。等同一見。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習。菩薩行時。尚能成滿。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清淨功德。憶念稱讚。所不能盡。況復得成。無上菩提。一切佛剎。平等清淨。一切眾生。平等清淨。一切身平等清淨。一切根平等清淨。一切業果。平等清淨。一切眾會道場。平等清淨。一切圓滿行。平等清淨。一切法方便智。平等清淨。一切如來。諸願迴向。平等清淨。一切諸佛。神通境界。平等清淨。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一切功德。清淨歡喜法門。無量功德。圓滿莊嚴。如是迴向時。眾生不違一切剎。剎不違一切眾生。剎眾生不違業。業不違剎眾生。思不違心。心不違思。思心不違境界。境界不違思心。業不違報。報不違業。業不違業道。業道不違業。法性不違相。法相不違性。法生不違性。法性不違生。剎平等。不違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不違剎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平等。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過去不違未來。未來不違過去。過去未來。不違現在。現在不違過去。未來世平等。不違佛平等。佛平等不違世平等。菩薩行不違一切智。一切智不違菩薩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得業平等。得報平等。得身平等。得方便平等。得願平等。得一切眾生平等。得一切剎平等。得一切行平等。得一切智平等。得三世諸佛平等。得承事一切諸佛。得供養一切菩薩。得種一切善根。得滿一切大願。得教化一切眾生。得了知一切業。得承事供養。一切善知識。得入一切清淨。眾會道場。得通達一切正教。得成滿一切白法。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迴向。則能摧滅。一切魔怨。拔諸欲刺。得出離樂。住無二性。具大威德。救護眾生。為功德王。神足無礙。往一切剎。入寂滅處。具一切身。成菩薩行。於諸行願。心得自在。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悉能遍生。一切佛剎。得無礙耳。聞一切剎。所有音聲。得淨慧眼。見一切佛。未嘗暫捨。於一切境界。成就善根。心無高下。於一切法。得無所得。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等隨順一切眾生。如是迴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菩薩所作諸功德。
微妙廣大甚深遠。
乃至一念而修行。
悉能迴向無邊際。

菩薩所有資生具。
種種豐盈無限億。
香象寶馬以駕車。
衣服珍財悉殊妙。

或以頭目并手足。
或持身肉及骨髓。
悉遍十方無量剎。
普施一切令充遍。

無量劫中所修習。
一切功德盡迴向。
為欲救度諸群生。
其心畢竟不退轉。

菩薩為度眾生故。
常修最勝迴向業。
普令三界得安樂。
悉使當成無上果。

菩薩普興平等願。
隨其所集清淨業。
悉以迴施諸群生。
如是大誓終無捨。

菩薩願力無限礙。
一切世間咸攝受。
如是迴向諸群生。
未曾暫起分別心。

普願眾生智明了。
布施持戒悉清淨。
精進修行不懈廢。
如是大誓無休息。

菩薩迴向到彼岸。
普開清淨妙法門。
智慧同於兩足尊。
分別實義得究竟。

菩薩言辭已通達。
種種智慧亦如是。
說法如理無障礙。
而於其中心不著。

常於諸法不作二。
亦復不作於不二。
於二不二並皆離。
知其悉是語言道。

知諸世間悉平等。
莫非心語一切業。
眾生幻化無有實。
所有果報從茲起。

一切世間之所有。
種種果報各不同。
莫不皆由業力成。
若滅於業彼皆盡。

菩薩觀察諸世間。
身口意業悉平等。
亦令眾生住平等。
猶如無等大聖尊。

菩薩善業悉迴向。
普令眾生色清淨。
福德方便皆具足。
同於無上調御士。

菩薩利益諸群生。
功德大海盡迴向。
願使威光特超世。
得成雄猛大力身。

凡所修習諸功德。
願使世間普清淨。
諸佛清淨無倫匹。
眾生清淨亦如是。

菩薩於義得善巧。
能知諸佛最勝法。
以眾善業等迴向。
願令庶品同如來。

菩薩了知諸法空。
一切世間無所有。
無有造作及作者。
眾生業報亦不失。

諸法寂滅非寂滅。
遠離此二分別心。
知諸分別是世見。
入於正位分別盡。

如是真實諸佛子。
從於如來法化生。
彼能如是善迴向。
世間疑惑悉除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