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七
大唐三藏義淨譯
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二
爾時世尊。復告難陀。
汝今既知。胎苦生苦。應識凡受胎生者。是極苦惱。
初生之時。或男或女。墮人手內。或在衣等。安在日中。或在陰處。或置搖車。或居床席。懷抱之內。由是因緣。皆受酸辛。楚毒極苦。
難陀。如牛剝皮。近牆而住。被牆蟲所食。若近樹草。樹草蟲食。若居空處。諸蟲唼食。皆受苦惱。初生亦爾。以煖水洗。受大苦惱。如癩病人。皮膚潰爛。膿血橫流。加之杖捶。極受楚切。生身之後。飲母血垢。而得長大。言血垢者。於聖法律中。即乳汁是。
難陀。既有如是。種種極苦。無一可樂。誰有智者。於斯苦海。而生愛戀。常為流轉。無有休息。
生七日已。身內即有。八萬戶蟲。縱橫噉食。
難陀。有一尸蟲。名曰食髮。依髮根住。常食其髮。
有二戶蟲。一名伏藏。二名麁頭。依頭而住。常食其頭。
有一戶蟲。名曰繞眼。依眼而住。常食於眼。
有四戶蟲。一名驅逐。二名奔走。三名屋宅。四名圓滿。依腦而住。常食於腦。
有一戶蟲。名曰稻葉。依耳食耳。
有一戶蟲。名曰藏口。依鼻食鼻。
有二戶蟲。一名遙擲。二名遍擲。依脣食脣。
有一戶蟲。名曰蜜葉。依齒食齒。
有一戶蟲。名曰木口。依齒根。食齒根。
有一戶蟲。名曰針口。依舌食舌。
有一戶蟲。名曰利口。依舌根食舌根。
有一戶蟲。名曰手圓。依腭食腭。
復有二戶蟲。一名手網。二名半屈。依手掌。食手掌。
有二戶蟲。一名短懸。二名長懸。依腕食腕。
有二戶蟲。一名遠臂。二名近臂。依臂食臂。
有二戶蟲。一名欲吞。二名已吞。依喉食喉。
有二戶蟲。一名有怨。二名大怨。依胸食胸。
有二戶蟲。一名螺貝。二名螺口。依肉食肉。
有二戶蟲。一名有色。二名有力。依血食血。
有二戶蟲。一名勇健。二名香口。依筋食筋。
有二戶蟲。一名不高。二名下口。依脊食脊。
有二戶蟲。俱名脂色。依脂食脂。
有一戶蟲。名曰黃色。依黃食黃。
有一戶蟲。名曰真珠。依腎食腎。
有一戶蟲。名曰大真珠。依腰食腰。
有一戶蟲。名曰未至。依脾食脾。
有四戶蟲。一名水命。二名大水命。三名針口。四名刀口。依腸食腸。
有五戶蟲。一名月滿。二名月面。三名暉曜。四名暉面。五名別住。依右脇。食右脇。
復有五蟲。名同於上。依左脇。食左脇。
復有四蟲。一名穿前。二名穿後。三名穿堅。四名穿住。依骨食骨。
有四戶蟲。一名大白。二名小白。三名重雲。四名臭氣。依脈食脈。
有四戶蟲。一名師子。二名備力。三名急箭。四名蓮花。依生藏。食生藏。
有二戶蟲。一名安志。二名近志。依熟藏。食熟藏。
有四戶蟲。一名鹽口。二名蘊口。三名網口。四名雀口。依小便道。食尿而住。
有四戶蟲。一名應作。二名大作。三名小形。四名小束。依大便道。食糞而住。
有二戶蟲。一名黑口。二名大口。依髀食髀。
有二戶蟲。一名癩。二名小癩。依膝食膝。
有一戶蟲。名曰愚根。依脛食脛。
有一戶蟲。名曰黑項。依脚食脚。
難陀。如此之身。甚可厭患。如斯色類。常有八萬戶蟲。日夜噉食。由此令身。熱惱羸瘦。疲困飢渴。又復心有。種種苦惱。憂愁悶絕。眾病現前。無有良醫。能為除療。
難陀。於大有海。生死之中。有如是苦。云何於此。而生愛樂。
復為諸神病。之所執持。所謂。天神龍神。八部所持。及諸鬼神。乃至羯吒布單那。及餘禽獸。諸魅所持。或為日月。星辰所厄。此等鬼神。作諸病患。逼惱身心。難可具說。
佛告難陀。
誰於生死。樂入母胎。受極辛苦。如是生成。如是增長。飲母乳血。及諸飲食。妄生美想。漸至長成。假令身得。安樂無病。衣食恣情。壽滿百歲。於此生中。睡眠減半。初為嬰兒。次為童子。漸至成長。憂悲患難。眾病所逼。無量百苦。觸惱其身。難可說盡。身內諸苦。難忍受時。不願存生。意便求死。如是之身。苦多樂少。雖復暫住。必當謝滅。
難陀。生者皆死。無有常存。假使藥食。資養壽命。得延年歲。終歸不免。死王所殺。送往空田。
是故當知。生無可樂。來世資糧。應勤積集。勿作放逸。精修梵行。莫為嬾惰。於諸利行。法行。功德行。純善行。常樂修習。恒觀自身。善惡二業。繫在於心。勿令後時。生大追悔。一切所有。愛樂之事。皆悉別離。隨善惡業。趣於後世。
難陀。壽命百年。有其十位。
初謂。嬰兒位。臥於襁褓。二謂。童子。樂為兒戲。三謂。少年。受諸欲樂。四謂。少壯。勇健多力。五謂。盛年。有智談論。六謂。成就。能善思量。巧為計策。七謂。漸衰。善知法式。八謂。朽邁。眾事衰弱。九謂。極老。無所能為。十謂。百年。是當死位。
難陀。梗概大位。略說如是。計准四月。以為一時。百年之中。有三百時。於春夏冬。各有其百。一年十二月。總有一千二百月。若半月為數。總有二千四百半月。於三時中。各有八百半月。總有三萬六千晝夜。一日再食。總有七萬二千度食。雖有緣不食。亦在其數。
不食緣者。所謂。瞋恨不食。遭苦不食。或求索不得。睡眠持齋。掉戲不食。事務不食。食與不食。而共合集。數有爾許。并飲母乳。人命百年。我已具說。年月晝夜。及飲食數。汝應生厭。
難陀。如是生成長大。身有眾病。所謂。頭目耳鼻。舌齒咽喉。胸腹手足。疥癩癲狂。水腫欬嗽。風黃熱癊。眾多瘧病。支節痛苦。
難陀。人身有如是病苦。
復有百一風病。百一黃病。百一痰癊病。百一總集病。總有四百四病。從內而生。
難陀。身如癰箭。眾病所成。無暫時停。念念不住。體是無常。苦空無我。恒近於死。敗壞之法。不可保愛。
難陀。凡諸眾生。復有如是。生受苦痛。謂截手足。眼耳鼻舌。頭及支分。復受獄囚。枷鎖杻械。鞭打拷楚。飢渴困苦。寒熱雨雪。蚊虻蟻子。風塵猛獸。及諸惡觸。種種諸惱。無量無邊。難可具說。
有情之類。常在如是。堅鞕苦中。愛樂沈沒。諸有所欲。苦為根本。不知棄捨。更復追求。日夜煎迫。身心被惱。內起燒然。無有休息。
如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四威儀中。行立坐臥。亦皆是苦。若常行時。不立坐臥。即受苦無樂。若常立時。不行坐臥。若坐不行立臥。若臥不行立坐。皆受極苦。而無安樂。
難陀。此等皆是。捨苦求苦。唯是苦生。唯是苦滅。諸行因緣。相續而起。如來了知。故說有情。生死之法。諸行無常。非真究竟。是變壞法。不可保守。當求知足。深生厭患。勤求解脫。
難陀。於善趣中。有情之類。生處不淨。苦劇如是。種種虛誑。說不可盡。何況具說。於三惡趣。餓鬼傍生。地獄有情。所受楚毒。難忍之苦。
復次難陀。有其四種。入於母胎。
云何為四。
一者。有情正念入。正念住。正念出。
二者。正念入。正念住。不正念出。
三者。正念入。不正念住。出。
四者。三皆不正念。
誰是正念。入。住。出。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性愛持戒。數習善品。樂為勝事。作諸福行。極善防護。恒思質直。不為放逸。有大智慧。臨終無悔。即便受生。或是七生預流。或是家家。或是一來。或是一間。
此人由先。修善行故。臨命過時。雖苦來逼。受諸痛惱。心不散亂。正念而終。復還正念。入母胎內。了知諸法。由業而生。皆從因緣。而得生起。常與諸魔。作居止處。
難陀應知。此身恒是。一切不淨窟宅。體非常住。是愚癡物。誘誑迷人。此身以骨。而作機關。筋脈相連。通諸孔穴。脂肉骨髓。共相纏縛。以皮覆上。不見其過。於熱窟中。不淨充滿。髮毛爪齒。分位差別。執我我所。故恒被拘牽。不得自在。常出涕唾。穢污流汗。黃水痰癊。爛壞脂膩。腎膽肝肺。大腸小腸。屎尿可惡。及諸蟲類。周遍充滿。上下諸孔。常流臭穢。生熟二藏。蓋以薄皮。是謂行廁。
汝應觀察。凡食噉時。牙齒咀嚼。濕以涎唾。咽入喉中。髓腦相和。流津腹內。如犬咬枯骨。妄生美想。食至臍間。嘔逆覆上。還復卻咽。
難陀。此身元從。羯羅藍。頞部陀。閉尸。健南。鉢羅奢佉。不淨穢物。而得生長。嬰兒流轉。乃至老死。輪迴繫縛。如黑闇坑。如臭壞井。常以醎淡苦辛。酸等食味。而為資養。又母腹火。燒煮身根。不淨糞鍋。常嬰熱苦。母若行立。坐臥之時。如被五縛。亦如火炙。難可堪忍。無能為喻。
難陀。彼胎雖在。如是糞穢坑中。眾多苦切。由利根故。心不散亂。
復有一類。薄福有情。在母腹內。或橫或倒。由其先業。因緣力故。或由母食。冷熱醎酸。甘辛苦味。不善調故。或飲漿水過量。或多行婬欲。或饒疾病。或懷愁惱。或時倒地。或被打拍。由是等緣。母身壯熱。由身熱故。胎亦燒然。由燒然故。受諸苦惱。由有苦故。便即動轉。由動轉故。或身橫覆。不能得出。有善解女人。以蘇油塗手。內母腹中。緩緩觸胎。令安本處。手觸著時。胎子即便。受大苦惱。
難陀。譬如幼小男女。人以利刀。削破皮肉。散灰於上。由斯便有。大苦惱生。胎子楚毒。亦復如是。雖受此痛。由利根故。正念不散。
難陀。此胎如是。住母腹中。受如斯苦。又欲產時。辛苦而出。由彼業風。令手交合。支節拳縮。受大劇苦。欲出母胎。身體青瘀。猶如初腫。難可觸著。飢渴逼迫。心懸熱惱。由業因緣。被風推出。既出胎已。被外風觸。如割塗炭。手衣觸時。皆受極苦。雖受此苦。由上利根故。正念不亂。於母腹中。知入。住。出。悉皆是苦。
難陀。誰當樂入。如是胎中。
難陀。誰是於母。腹正念入。住。不正念出。
難陀。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性樂持戒。修習善品。常為勝事。作諸福行。其心質直。不為放逸。少有智慧。臨終無悔。或是七生預流。或是家家。或是一來。或是一間。
此人先修善行。臨命終時。雖苦來逼。受諸痛惱。心不散亂。復還正念。入母胎中。了知諸法。由業而生。皆從因緣。而得生起。
廣說如上。乃至。
出胎。雖受如是。諸極苦楚。由是中利根故。入住正念。不正念出。
廣說如上。乃至。
誰當樂入。如是胎中。
難陀。誰是正念入胎。不正住。出。
難陀。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性樂持戒。修習善品。常為勝事。作諸福行。
廣說如上。乃至。
臨終無悔。或是七生預流等。臨命終時。眾苦來逼。雖受痛惱。心不散亂。復還正念。入母胎中。由是下利根故。入胎時知。住出不知。
廣說如上。乃至。
誰當樂入。如是胎中。
難陀。誰是入。住。出。俱不正念。
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樂毀淨戒。不修善品。常為惡事。作諸惡行。心不質直。多行放逸。無有智慧。貪財慳悋。手常拳縮。不能舒展。濟惠於人。恒有希望。心不調順。見行顛倒。臨終悔恨。諸不善業。皆悉現前。當死之時。猛利楚毒。痛惱逼切。其心散亂。由諸苦惱。不自憶識。我是何人。從何而來。今何處去。
難陀。是謂三時。皆無正念。
廣說如上。
難陀。此諸有情。生在人中。雖有如是。無量苦惱。然是勝處。於無量百千。俱胝劫中。人身難得。若生天上。常畏墜墮。有愛別離苦。
命欲終時。餘天告言。
願汝當生。世間善趣。
云何世間善趣。
謂是人天。人趣難得。遠離難處。更復是難。
云何惡趣。
謂三惡道。
地獄趣者。常受苦切。極不如意。猛利楚毒。難可譬喻。
餓鬼趣者。性多瞋恚。無柔軟心。諂誑殺害。以血塗手。無有慈悲。形容醜陋。見者恐怖。設近於人。受飢渴苦。恒被障礙。
傍生趣者。無量無邊。作無義行。無福行。無法行。無善行。無淳質行。互相食噉。強者凌弱。有諸傍生。若生若長若死。皆在暗中。不淨糞屎。垢穢之處。或時暫明。所謂蜂蝶。蚊蟻蚤虱。蛆蟲之類。自餘復有。無量無邊。生長常暗。由彼先世。是愚癡人。不聽經法。恣身語意。貪著五欲。造眾惡事。生此類中。受愚迷苦。
難陀。復有無量無邊。傍生有情。生長及死。皆在水中。所謂。魚鼈黿鼉。蟬蛭蚌蛤。蝦蟇之類。由先世業。身語意惡。如上廣說。
難陀。復有無量無邊。傍生有情。聞屎尿香速往其處以為食飲。所謂猪羊雞犬狐狢鵰鷲烏蠅蜣蜋禽獸之類。皆由先世。惡業所招。受如是報。
難陀。復有無量無邊。傍生之類。常以草木。及諸不淨。充其飲食。所謂。象馬駝牛。驢騾之屬。乃至命終。由先惡業。受如是報。
復次難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焰燒然。極大炎熱。無一眾生。不被燒煮。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熾盛猛火。貪求前境。色聲香味觸法。
難陀。云何名為。熾盛猛火。
謂是貪瞋癡火。生老病死火。憂悲苦惱。毒害之火。常自燒然。無一得免。
難陀。懈怠之人。多受眾苦。煩惱嬰纏。作不善法。輪迴不息。生死無終。勤策之人。多受安樂。發勇猛心。斷除煩惱。修習善法。不捨善軛。無休息時。
是故汝今。應觀此身。皮肉筋骨。血脈及髓。不久散壞。常當一心。勿為懈怠。未證得者。勤求證悟。如是應學。
難陀。我不共世間。作諸諍論。然而世間於我。強為諍論。
所以者何。諸知法者。不與他諍。離我我所。共誰為論。由無見解。起妄執故。
我證正覺。作如是語。我於諸法。無不了知。
難陀。我所言說。有差異不。
難陀言。
不也。世尊。如來說者。無有差異。
佛言。
善哉善哉。難陀。如來所說。必無差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欲令世間。長夜安樂。獲大勝利。是知道者。是識道者。是說道者。是開道者。是大導師。如來。應。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間之人。無知無信。常與諸根。而為奴僕。唯見掌中。不觀大利。易事不修。難者恒作。
難陀。且止如斯。智慧境界。汝今應以。肉眼所見。而觀察之。知所見者。皆是虛妄。即名解脫。
難陀。汝莫信我。莫隨我欲。莫依我語。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敬。
莫作是語。
沙門喬答摩。是我大師。
然而但可。於我自證。所得之法。獨在靜處。思量觀察。常多修習。隨於用心。所觀之法。即於彼法。觀想成就。正念而住。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云何苾芻。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如是難陀。若有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勤勇繫念。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常思調伏。是謂隨觀。內身是苦。若觀外身。及內外身。亦復如是。
難陀。次於集法。觀身而住。觀滅而住。復於集滅二法。觀身而住。即於此身。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無依而住。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外身。內外身。為觀亦爾。
次觀內受。外受。及內外受而住。觀內心。外心。及內外心而住。觀內法。外法。及內外法而住。勤勇繫念。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常思調伏。觀集法住。觀滅法住。
復於集滅二法。觀法而住。即於此身。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若有丈夫。稟性質直。遠離諂誑。於晨朝時。來至我所。我以善法。隨機教示。彼至暮時。自陳所得。暮以法教。旦陳所得。
難陀。我之善法。現得證悟。能除熱惱。善應時機。易為方便。是自覺法。善為覆護。親對我前。聞所說法。順於寂靜。能趣菩提。是我所知。是故汝今。見有自利。見有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等法。應常修學。於出家法。謹慎行之。勿令空過。當獲勝果。無為安樂。受他供給。衣食臥具。病藥等物。令其施主。獲大福利。得勝果報。尊貴廣大。
如是難陀。應當修學。
復次難陀。未有一色。是可愛樂。能於後時。不變壞者。無有是處。不起憂悲。不生煩惱者。亦無是處。
難陀。於汝意云何。此色是常。為是無常。
大德。體是無常。
難陀。體既無常。為是苦不。
大德。是苦。
若無常。苦。即變壞法。我諸多聞。聖弟子眾。計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不。
白言。
不也。世尊。
於汝意云何。受想行識。是常無常。
大德。皆是無常。
難陀。體既無常。為是苦不。
大德。是苦。
若無常。苦。即變壞法。我諸多聞。聖弟子眾。計受等是我。我有受等。受等屬我。我在受等中不。
不也。世尊。
是故應知。凡是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所有諸色。皆非是我。我不有色。色不屬我。我不在色中。如是應以。正念正慧。而審觀察。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此等亦非是我。我亦非有此等。我亦非在此中。如是應以。正念正慧。而審觀察。若我多聞。聖弟子眾。如是觀察。於色厭患。復於受想行識。亦生厭患。若厭患已。即不染著。既無染著。即得解脫。
既解脫已。自知解脫。作如是言。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時具壽難陀。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五百苾芻。於諸有漏。心得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伽他。告難陀曰。
若人無定心。
即無清淨智。
不能斷諸漏。
是故汝勤修。
汝常修妙觀。
知諸蘊生滅。
清淨若圓滿。
諸天悉欣慶。
親友共交歡。
往來相愛念。
貪名著利養。
難陀汝應捨。
勿親近在家。
及於出家者。
念超生死海。
窮盡苦邊際。
初從羯羅藍。
次生於肉疱。
肉疱生閉尸。
閉尸生健南。
健南暫轉變。
生頭及四支。
眾骨聚成身。
皆從業因有。
頂骨合九片。
頷車兩骨連。
齒有三十二。
其根亦如是。
耳根及頸骨。
腭骨并鼻梁。
胸臆與咽喉。
總有十二骨。
眼眶有四骨。
肩偶亦兩雙。
兩臂及指頭。
總有五十骨。
項後有八骨。
脊梁三十二。
此各有根本。
其數亦四分。
右脅邊肋骨。
相連有十三。
左脇相連生。
亦有十三骨。
此等諸骨鎖。
三三相續連。
二二相鈎牽。
其餘不相續。
左右兩腿足。
合有五十骨。
總三百十六。
支柱於身肉。
骨節相鈎綴。
合成眾生體。
實語者記說。
正覺之所知。
從足至於頂。
雜穢不堅牢。
由此共成身。
脆危如葦舍。
無梢唯骨立。
血肉遍塗治。
同機關木人。
亦如幻化像。
應觀於此身。
筋脈更纏繞。
濕皮相裹覆。
九處有瘡門。
周遍常流溢。
屎尿諸不淨。
譬如倉與篅。
盛諸穀麥等。
此身亦如是。
雜穢滿其中。
運動骨機關。
危脆非堅實。
愚夫常愛樂。
智者無染著。
洟唾污常流。
膿血恒充滿。
黃脂雜乳汁。
腦滿髑髏中。
胸鬲痰癊流。
內有生熟藏。
肪膏與皮膜。
五藏諸腹胃。
如是臭爛等。
諸不淨同居。
罪身深可畏。
此即是怨家。
無識耽欲人。
愚癡常保護。
如是臭穢身。
猶如朽城郭。
日夜煩惱逼。
遷流無暫停。
身城骨牆壁。
血肉作塗泥。
畫彩貪瞋癡。
隨處而莊飾。
可惡骨身城。
血肉相連合。
常被惡知識。
內外苦相煎。
難陀汝當知。
如我之所說。
晝夜常繫念。
勿思於欲境。
若欲遠離者。
常作如是觀。
勤求解脫處。
速超生死海。
爾時世尊。說是入胎經已。具壽難陀。及五百苾芻。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難陀苾芻。越生死海。險難之處。能至安隱。究竟涅槃。獲阿羅漢果。說自慶頌曰。
敬心奉澡浴。
淨水及塗香。
并修諸福田。
獲斯殊勝報。
時諸大眾。聞是說已。咸皆有疑。為斷疑故。請大師曰。
大德。難陀苾芻。先作何業。由彼報得。金色之身。具三十相。以自嚴飾。望世尊身。但少四指。於婬欲境。極生愛著。大師哀愍。於生死海。強拔令出。方便安置。究竟涅槃。惟願為說。
佛告諸大眾。
難陀苾芻。先所作業。果報成熟。皆悉現前。
廣說如餘。即說頌曰。
假使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汝等諦聽。過去世時。九十一劫。人壽八萬歲。有毘鉢尸佛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與六萬二千苾芻。遊行人間。至親慧城。王所都處。往親慧林。即於此住。
時彼世尊。有異母弟。於婬欲境。極生愛著。其毘鉢尸如來。應。正等覺。於生死海。勸令出家。方便安置。究竟涅槃。
時彼國王。名曰有親。以法化世。人民熾盛。豐樂安隱。無諸詐偽。賊盜疾疫。牛羊稻蔗。在處充滿。王異母弟。極耽婬染。王聞佛眾。住親慧林。將諸王子。親侍大臣。及內宮女。人民翊從。往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彼王眾。宣揚妙法。示教利喜。得殊勝解。其弟耽欲。不肯出門。
時大臣子。及餘知友。撫塵之類。詣而告曰。
善友知不。王及王子。并諸內宮。大臣人眾。往毘鉢尸佛所。躬行禮敬。聽受妙法。獲殊勝解。人身難得。汝已得之。如何今時。耽著婬欲。不肯出門。
彼聞責已。心生愧恥。俛仰相隨。同行而去。
時佛弟苾芻。見諸徒侶。共行而去。問曰。
何故君等。將此一人。共伴而去。
時彼同伴。具以事。白苾芻曰。
我是佛弟。昔在家時。於諸欲境。極生耽著。幸蒙大師。強牽令出。安隱將趣。究竟涅槃。更有如是。愚癡之輩。與我相似。仁等慈悲。強共將去。誠為大善。今可往詣。無上大師。得至佛所。必生深信。
時彼同伴。共至佛所。佛觀彼類。稱根欲性。而為說法。
既得聞已。深起信心。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言。
世尊。唯願大師。及諸聖眾。明至我家。入溫室澡浴。
佛默然受。彼知受已。禮佛雙足。奉辭而去。遂至王所。
申恭敬已。白言。
大王。我詣佛所。聞法生信。於婬欲境。起厭離心。奉請佛僧。明至我家。入溫室浴。如來大師。慈悲為受。佛是人天。所應供養。王今宜可。灑掃街衢。嚴飾城郭。
王作是念。
佛來入城。我當嚴飾。然我之弟。耽欲難諫。佛今調伏。實誠希有。
答言。
甚善。汝今可去。營辦澡浴。所須之物。我當隨力。嚴飾城隍。
弟生大喜。辭王而去。
王告諸臣曰。
當可唱令。普告諸人。明日世尊。將入城內。諸舊住者。及遠方來。汝等諸人。咸當隨力。嚴飾城郭。灑掃街衢。持諸香花。迎大師入。
臣奉王教。普告令知。具宣王勅。
時諸人眾。於彼城中。除去瓦礫。遍灑香水。燒諸妙香。懸眾幡蓋。散花供養。如天帝釋。歡喜之園。
時彼王弟。辦諸香湯。及香油等。莊嚴浴室。敷置床座。
毘鉢尸佛。漸欲至城。王及諸臣。太子后妃。宮人婇女。及諸人眾。咸出奉迎。遙禮佛足。隨從入城。
時彼王弟。引佛世尊。入溫室內。授香水等。以充澡浴。見佛世尊。身如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周遍莊嚴。見已歡喜。生深信心。
洗浴既竟。著衣服已。即便頂禮。世尊雙足。發是願言。
我今幸遇。最上福田。微申供養。願此善因。於未來世。身得金色。與佛無異。如世尊弟。於欲境中。深生耽著。強拔令出。得趣安隱。究竟涅槃。願我當來。得為佛弟。獲金色身。亦復如是。我於欲境。生耽著時。強牽令出。愛染深河。得趣涅槃。安隱之處。
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彼親慧王。耽欲之弟。即難陀苾芻是。
由於昔時。請毘鉢尸佛。入浴室中。香湯澡浴。淨心發願。彼之善因。今為佛弟。身作金色。我於耽著。婬欲之境。強拔令出。捨俗出家。究竟涅槃。至安隱處。
時諸大眾。更復有疑。請世尊曰。
大德。難陀苾芻。曾作何業。今身感得。三十大丈夫相。
佛告諸大眾。
彼所作業。廣說如前。
乃往過去。於聚落中。有一長者。大富多財。資生無乏。有一苑園。花果茂盛。流泉浴池。林木森竦。堪出家人。棲隱之處。
時有獨覺。出現於世。哀愍眾生。處於閑靜。世間無佛。唯此福田。于時有一。獨覺尊者。遊行人間。至斯聚落。周旋觀察。屆彼園中。
其守園人。既見尊者。告言。
善來。為解勞倦。
尊者住此。即於中夜。入火光定。
園人見已。作如是念。
此之大德。成斯勝行。
即便夜起。往就家尊。告言。
大家。宜於今者。生慶喜心。於苑園中。有一大德。來投我宿。成就妙行。具足神通。放大光明。遍照園內。
長者聞已。疾往園中。禮雙足已。作如是言。
聖者。仁為求食。我為福因。幸住此園。我常施食。
彼見慇懃。即便為受。住此園內。入勝妙定。解脫之樂。
復作是念。
我此臭身。輪迴生死。所應作者。并已獲得。宜入圓寂。永證無生。
作是念已。即昇虛空。入火光定。現諸神變。放大光明。上燭紅輝。下流清水。捨此身已。神識不生。永證無餘。妙涅槃界。
時彼長者。取其屍骸。焚以香木。復持乳汁。而滅其火。收餘身骨。置新瓶中。造窣堵波。懸諸幡蓋。深生敬信。灑三十種。眾妙香水。并發大願。求諸相好。
汝等諦聽。勿生異念。往時長者。即難陀是。由以勝妙供養。敬信業故。今受果報。感得三十。殊妙勝相。
時諸大眾。更有疑念。重請世尊。
大德。難陀苾芻。曾作何業。若不出家。棄塵俗者。必當紹繼。力輪王位。
佛告諸苾芻。
難陀先世。所造之業。果報熟時。必當自受。
廣如上說。
過去世時。此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有迦葉波佛。出現世間。十號具足。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依止而住。
時彼城中。王名訖栗枳。以法化世。為大法王。
廣如上說。
王有三子。謂大中小。彼迦葉波佛。施化事畢。猶如火盡。入大涅槃。其王信敬。取佛遺身。以諸香木。栴檀沈水。海岸牛頭。天木香等。焚燒既訖。滅以香乳。收其舍利。置金寶瓶。造大窣堵波。皆用四寶。縱廣正等。一踰繕那。高半踰繕那。安相輪。
時王之中子。親上中蓋。汝等苾芻。勿生異念。時王中子者。即難陀是。
由於昔時。敬心供養。安置中蓋。斯之善業。於二千五百生中。常為力輪王。化一洲內。今此生中。若不出家者。還作力輪王。得大自在。
時諸大眾。更復有疑。請問世尊。
大德。難陀苾芻。曾作何業。於佛弟子。善護根門。最為第一。
佛言。
此由願力。難陀苾芻。於迦葉波佛時。捨俗出家。其親教師。彼佛法中。善護根門。稱為第一。盡其形壽。梵行自持。然於現身。竟無證悟。
於命終時。便發誓願。
我於佛所。盡斯形壽。梵行自持。然於現身。竟無所證。願我以此。修行善根。此佛世尊。記未來世。有摩納婆。當成正覺。號釋迦牟尼。我於彼佛。教法之中。出家離俗。斷諸煩惱。獲阿羅漢。如親教師。於斯佛所。善護根門。最為第一。我亦如是。於彼教中。守護根門。最為第一。
由彼願力。今於我所。諸弟子中。善護根門。最為第一。如是苾芻。若純黑業。得純黑報。若純白業。得純白報。若雜業者。當受雜報。是故汝等。離純黑雜業。修純白業。如是應修。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七
大唐三藏義淨譯
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二
爾時世尊。復告難陀。
汝今既知。胎苦生苦。應識凡受胎生者。是極苦惱。
初生之時。或男或女。墮人手內。或在衣等。安在日中。或在陰處。或置搖車。或居床席。懷抱之內。由是因緣。皆受酸辛。楚毒極苦。
難陀。如牛剝皮。近牆而住。被牆蟲所食。若近樹草。樹草蟲食。若居空處。諸蟲唼食。皆受苦惱。初生亦爾。以煖水洗。受大苦惱。如癩病人。皮膚潰爛。膿血橫流。加之杖捶。極受楚切。生身之後。飲母血垢。而得長大。言血垢者。於聖法律中。即乳汁是。
難陀。既有如是。種種極苦。無一可樂。誰有智者。於斯苦海。而生愛戀。常為流轉。無有休息。
生七日已。身內即有。八萬戶蟲。縱橫噉食。
難陀。有一尸蟲。名曰食髮。依髮根住。常食其髮。
有二戶蟲。一名伏藏。二名麁頭。依頭而住。常食其頭。
有一戶蟲。名曰繞眼。依眼而住。常食於眼。
有四戶蟲。一名驅逐。二名奔走。三名屋宅。四名圓滿。依腦而住。常食於腦。
有一戶蟲。名曰稻葉。依耳食耳。
有一戶蟲。名曰藏口。依鼻食鼻。
有二戶蟲。一名遙擲。二名遍擲。依脣食脣。
有一戶蟲。名曰蜜葉。依齒食齒。
有一戶蟲。名曰木口。依齒根。食齒根。
有一戶蟲。名曰針口。依舌食舌。
有一戶蟲。名曰利口。依舌根食舌根。
有一戶蟲。名曰手圓。依腭食腭。
復有二戶蟲。一名手網。二名半屈。依手掌。食手掌。
有二戶蟲。一名短懸。二名長懸。依腕食腕。
有二戶蟲。一名遠臂。二名近臂。依臂食臂。
有二戶蟲。一名欲吞。二名已吞。依喉食喉。
有二戶蟲。一名有怨。二名大怨。依胸食胸。
有二戶蟲。一名螺貝。二名螺口。依肉食肉。
有二戶蟲。一名有色。二名有力。依血食血。
有二戶蟲。一名勇健。二名香口。依筋食筋。
有二戶蟲。一名不高。二名下口。依脊食脊。
有二戶蟲。俱名脂色。依脂食脂。
有一戶蟲。名曰黃色。依黃食黃。
有一戶蟲。名曰真珠。依腎食腎。
有一戶蟲。名曰大真珠。依腰食腰。
有一戶蟲。名曰未至。依脾食脾。
有四戶蟲。一名水命。二名大水命。三名針口。四名刀口。依腸食腸。
有五戶蟲。一名月滿。二名月面。三名暉曜。四名暉面。五名別住。依右脇。食右脇。
復有五蟲。名同於上。依左脇。食左脇。
復有四蟲。一名穿前。二名穿後。三名穿堅。四名穿住。依骨食骨。
有四戶蟲。一名大白。二名小白。三名重雲。四名臭氣。依脈食脈。
有四戶蟲。一名師子。二名備力。三名急箭。四名蓮花。依生藏。食生藏。
有二戶蟲。一名安志。二名近志。依熟藏。食熟藏。
有四戶蟲。一名鹽口。二名蘊口。三名網口。四名雀口。依小便道。食尿而住。
有四戶蟲。一名應作。二名大作。三名小形。四名小束。依大便道。食糞而住。
有二戶蟲。一名黑口。二名大口。依髀食髀。
有二戶蟲。一名癩。二名小癩。依膝食膝。
有一戶蟲。名曰愚根。依脛食脛。
有一戶蟲。名曰黑項。依脚食脚。
難陀。如此之身。甚可厭患。如斯色類。常有八萬戶蟲。日夜噉食。由此令身。熱惱羸瘦。疲困飢渴。又復心有。種種苦惱。憂愁悶絕。眾病現前。無有良醫。能為除療。
難陀。於大有海。生死之中。有如是苦。云何於此。而生愛樂。
復為諸神病。之所執持。所謂。天神龍神。八部所持。及諸鬼神。乃至羯吒布單那。及餘禽獸。諸魅所持。或為日月。星辰所厄。此等鬼神。作諸病患。逼惱身心。難可具說。
佛告難陀。
誰於生死。樂入母胎。受極辛苦。如是生成。如是增長。飲母乳血。及諸飲食。妄生美想。漸至長成。假令身得。安樂無病。衣食恣情。壽滿百歲。於此生中。睡眠減半。初為嬰兒。次為童子。漸至成長。憂悲患難。眾病所逼。無量百苦。觸惱其身。難可說盡。身內諸苦。難忍受時。不願存生。意便求死。如是之身。苦多樂少。雖復暫住。必當謝滅。
難陀。生者皆死。無有常存。假使藥食。資養壽命。得延年歲。終歸不免。死王所殺。送往空田。
是故當知。生無可樂。來世資糧。應勤積集。勿作放逸。精修梵行。莫為嬾惰。於諸利行。法行。功德行。純善行。常樂修習。恒觀自身。善惡二業。繫在於心。勿令後時。生大追悔。一切所有。愛樂之事。皆悉別離。隨善惡業。趣於後世。
難陀。壽命百年。有其十位。
初謂。嬰兒位。臥於襁褓。二謂。童子。樂為兒戲。三謂。少年。受諸欲樂。四謂。少壯。勇健多力。五謂。盛年。有智談論。六謂。成就。能善思量。巧為計策。七謂。漸衰。善知法式。八謂。朽邁。眾事衰弱。九謂。極老。無所能為。十謂。百年。是當死位。
難陀。梗概大位。略說如是。計准四月。以為一時。百年之中。有三百時。於春夏冬。各有其百。一年十二月。總有一千二百月。若半月為數。總有二千四百半月。於三時中。各有八百半月。總有三萬六千晝夜。一日再食。總有七萬二千度食。雖有緣不食。亦在其數。
不食緣者。所謂。瞋恨不食。遭苦不食。或求索不得。睡眠持齋。掉戲不食。事務不食。食與不食。而共合集。數有爾許。并飲母乳。人命百年。我已具說。年月晝夜。及飲食數。汝應生厭。
難陀。如是生成長大。身有眾病。所謂。頭目耳鼻。舌齒咽喉。胸腹手足。疥癩癲狂。水腫欬嗽。風黃熱癊。眾多瘧病。支節痛苦。
難陀。人身有如是病苦。
復有百一風病。百一黃病。百一痰癊病。百一總集病。總有四百四病。從內而生。
難陀。身如癰箭。眾病所成。無暫時停。念念不住。體是無常。苦空無我。恒近於死。敗壞之法。不可保愛。
難陀。凡諸眾生。復有如是。生受苦痛。謂截手足。眼耳鼻舌。頭及支分。復受獄囚。枷鎖杻械。鞭打拷楚。飢渴困苦。寒熱雨雪。蚊虻蟻子。風塵猛獸。及諸惡觸。種種諸惱。無量無邊。難可具說。
有情之類。常在如是。堅鞕苦中。愛樂沈沒。諸有所欲。苦為根本。不知棄捨。更復追求。日夜煎迫。身心被惱。內起燒然。無有休息。
如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四威儀中。行立坐臥。亦皆是苦。若常行時。不立坐臥。即受苦無樂。若常立時。不行坐臥。若坐不行立臥。若臥不行立坐。皆受極苦。而無安樂。
難陀。此等皆是。捨苦求苦。唯是苦生。唯是苦滅。諸行因緣。相續而起。如來了知。故說有情。生死之法。諸行無常。非真究竟。是變壞法。不可保守。當求知足。深生厭患。勤求解脫。
難陀。於善趣中。有情之類。生處不淨。苦劇如是。種種虛誑。說不可盡。何況具說。於三惡趣。餓鬼傍生。地獄有情。所受楚毒。難忍之苦。
復次難陀。有其四種。入於母胎。
云何為四。
一者。有情正念入。正念住。正念出。
二者。正念入。正念住。不正念出。
三者。正念入。不正念住。出。
四者。三皆不正念。
誰是正念。入。住。出。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性愛持戒。數習善品。樂為勝事。作諸福行。極善防護。恒思質直。不為放逸。有大智慧。臨終無悔。即便受生。或是七生預流。或是家家。或是一來。或是一間。
此人由先。修善行故。臨命過時。雖苦來逼。受諸痛惱。心不散亂。正念而終。復還正念。入母胎內。了知諸法。由業而生。皆從因緣。而得生起。常與諸魔。作居止處。
難陀應知。此身恒是。一切不淨窟宅。體非常住。是愚癡物。誘誑迷人。此身以骨。而作機關。筋脈相連。通諸孔穴。脂肉骨髓。共相纏縛。以皮覆上。不見其過。於熱窟中。不淨充滿。髮毛爪齒。分位差別。執我我所。故恒被拘牽。不得自在。常出涕唾。穢污流汗。黃水痰癊。爛壞脂膩。腎膽肝肺。大腸小腸。屎尿可惡。及諸蟲類。周遍充滿。上下諸孔。常流臭穢。生熟二藏。蓋以薄皮。是謂行廁。
汝應觀察。凡食噉時。牙齒咀嚼。濕以涎唾。咽入喉中。髓腦相和。流津腹內。如犬咬枯骨。妄生美想。食至臍間。嘔逆覆上。還復卻咽。
難陀。此身元從。羯羅藍。頞部陀。閉尸。健南。鉢羅奢佉。不淨穢物。而得生長。嬰兒流轉。乃至老死。輪迴繫縛。如黑闇坑。如臭壞井。常以醎淡苦辛。酸等食味。而為資養。又母腹火。燒煮身根。不淨糞鍋。常嬰熱苦。母若行立。坐臥之時。如被五縛。亦如火炙。難可堪忍。無能為喻。
難陀。彼胎雖在。如是糞穢坑中。眾多苦切。由利根故。心不散亂。
復有一類。薄福有情。在母腹內。或橫或倒。由其先業。因緣力故。或由母食。冷熱醎酸。甘辛苦味。不善調故。或飲漿水過量。或多行婬欲。或饒疾病。或懷愁惱。或時倒地。或被打拍。由是等緣。母身壯熱。由身熱故。胎亦燒然。由燒然故。受諸苦惱。由有苦故。便即動轉。由動轉故。或身橫覆。不能得出。有善解女人。以蘇油塗手。內母腹中。緩緩觸胎。令安本處。手觸著時。胎子即便。受大苦惱。
難陀。譬如幼小男女。人以利刀。削破皮肉。散灰於上。由斯便有。大苦惱生。胎子楚毒。亦復如是。雖受此痛。由利根故。正念不散。
難陀。此胎如是。住母腹中。受如斯苦。又欲產時。辛苦而出。由彼業風。令手交合。支節拳縮。受大劇苦。欲出母胎。身體青瘀。猶如初腫。難可觸著。飢渴逼迫。心懸熱惱。由業因緣。被風推出。既出胎已。被外風觸。如割塗炭。手衣觸時。皆受極苦。雖受此苦。由上利根故。正念不亂。於母腹中。知入。住。出。悉皆是苦。
難陀。誰當樂入。如是胎中。
難陀。誰是於母。腹正念入。住。不正念出。
難陀。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性樂持戒。修習善品。常為勝事。作諸福行。其心質直。不為放逸。少有智慧。臨終無悔。或是七生預流。或是家家。或是一來。或是一間。
此人先修善行。臨命終時。雖苦來逼。受諸痛惱。心不散亂。復還正念。入母胎中。了知諸法。由業而生。皆從因緣。而得生起。
廣說如上。乃至。
出胎。雖受如是。諸極苦楚。由是中利根故。入住正念。不正念出。
廣說如上。乃至。
誰當樂入。如是胎中。
難陀。誰是正念入胎。不正住。出。
難陀。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性樂持戒。修習善品。常為勝事。作諸福行。
廣說如上。乃至。
臨終無悔。或是七生預流等。臨命終時。眾苦來逼。雖受痛惱。心不散亂。復還正念。入母胎中。由是下利根故。入胎時知。住出不知。
廣說如上。乃至。
誰當樂入。如是胎中。
難陀。誰是入。住。出。俱不正念。
如有一類。凡夫有情。樂毀淨戒。不修善品。常為惡事。作諸惡行。心不質直。多行放逸。無有智慧。貪財慳悋。手常拳縮。不能舒展。濟惠於人。恒有希望。心不調順。見行顛倒。臨終悔恨。諸不善業。皆悉現前。當死之時。猛利楚毒。痛惱逼切。其心散亂。由諸苦惱。不自憶識。我是何人。從何而來。今何處去。
難陀。是謂三時。皆無正念。
廣說如上。
難陀。此諸有情。生在人中。雖有如是。無量苦惱。然是勝處。於無量百千。俱胝劫中。人身難得。若生天上。常畏墜墮。有愛別離苦。
命欲終時。餘天告言。
願汝當生。世間善趣。
云何世間善趣。
謂是人天。人趣難得。遠離難處。更復是難。
云何惡趣。
謂三惡道。
地獄趣者。常受苦切。極不如意。猛利楚毒。難可譬喻。
餓鬼趣者。性多瞋恚。無柔軟心。諂誑殺害。以血塗手。無有慈悲。形容醜陋。見者恐怖。設近於人。受飢渴苦。恒被障礙。
傍生趣者。無量無邊。作無義行。無福行。無法行。無善行。無淳質行。互相食噉。強者凌弱。有諸傍生。若生若長若死。皆在暗中。不淨糞屎。垢穢之處。或時暫明。所謂蜂蝶。蚊蟻蚤虱。蛆蟲之類。自餘復有。無量無邊。生長常暗。由彼先世。是愚癡人。不聽經法。恣身語意。貪著五欲。造眾惡事。生此類中。受愚迷苦。
難陀。復有無量無邊。傍生有情。生長及死。皆在水中。所謂。魚鼈黿鼉。蟬蛭蚌蛤。蝦蟇之類。由先世業。身語意惡。如上廣說。
難陀。復有無量無邊。傍生有情。聞屎尿香速往其處以為食飲。所謂猪羊雞犬狐狢鵰鷲烏蠅蜣蜋禽獸之類。皆由先世。惡業所招。受如是報。
難陀。復有無量無邊。傍生之類。常以草木。及諸不淨。充其飲食。所謂。象馬駝牛。驢騾之屬。乃至命終。由先惡業。受如是報。
復次難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焰燒然。極大炎熱。無一眾生。不被燒煮。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熾盛猛火。貪求前境。色聲香味觸法。
難陀。云何名為。熾盛猛火。
謂是貪瞋癡火。生老病死火。憂悲苦惱。毒害之火。常自燒然。無一得免。
難陀。懈怠之人。多受眾苦。煩惱嬰纏。作不善法。輪迴不息。生死無終。勤策之人。多受安樂。發勇猛心。斷除煩惱。修習善法。不捨善軛。無休息時。
是故汝今。應觀此身。皮肉筋骨。血脈及髓。不久散壞。常當一心。勿為懈怠。未證得者。勤求證悟。如是應學。
難陀。我不共世間。作諸諍論。然而世間於我。強為諍論。
所以者何。諸知法者。不與他諍。離我我所。共誰為論。由無見解。起妄執故。
我證正覺。作如是語。我於諸法。無不了知。
難陀。我所言說。有差異不。
難陀言。
不也。世尊。如來說者。無有差異。
佛言。
善哉善哉。難陀。如來所說。必無差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欲令世間。長夜安樂。獲大勝利。是知道者。是識道者。是說道者。是開道者。是大導師。如來。應。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間之人。無知無信。常與諸根。而為奴僕。唯見掌中。不觀大利。易事不修。難者恒作。
難陀。且止如斯。智慧境界。汝今應以。肉眼所見。而觀察之。知所見者。皆是虛妄。即名解脫。
難陀。汝莫信我。莫隨我欲。莫依我語。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敬。
莫作是語。
沙門喬答摩。是我大師。
然而但可。於我自證。所得之法。獨在靜處。思量觀察。常多修習。隨於用心。所觀之法。即於彼法。觀想成就。正念而住。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云何苾芻。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如是難陀。若有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勤勇繫念。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常思調伏。是謂隨觀。內身是苦。若觀外身。及內外身。亦復如是。
難陀。次於集法。觀身而住。觀滅而住。復於集滅二法。觀身而住。即於此身。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無依而住。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外身。內外身。為觀亦爾。
次觀內受。外受。及內外受而住。觀內心。外心。及內外心而住。觀內法。外法。及內外法而住。勤勇繫念。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常思調伏。觀集法住。觀滅法住。
復於集滅二法。觀法而住。即於此身。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若有丈夫。稟性質直。遠離諂誑。於晨朝時。來至我所。我以善法。隨機教示。彼至暮時。自陳所得。暮以法教。旦陳所得。
難陀。我之善法。現得證悟。能除熱惱。善應時機。易為方便。是自覺法。善為覆護。親對我前。聞所說法。順於寂靜。能趣菩提。是我所知。是故汝今。見有自利。見有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等法。應常修學。於出家法。謹慎行之。勿令空過。當獲勝果。無為安樂。受他供給。衣食臥具。病藥等物。令其施主。獲大福利。得勝果報。尊貴廣大。
如是難陀。應當修學。
復次難陀。未有一色。是可愛樂。能於後時。不變壞者。無有是處。不起憂悲。不生煩惱者。亦無是處。
難陀。於汝意云何。此色是常。為是無常。
大德。體是無常。
難陀。體既無常。為是苦不。
大德。是苦。
若無常。苦。即變壞法。我諸多聞。聖弟子眾。計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不。
白言。
不也。世尊。
於汝意云何。受想行識。是常無常。
大德。皆是無常。
難陀。體既無常。為是苦不。
大德。是苦。
若無常。苦。即變壞法。我諸多聞。聖弟子眾。計受等是我。我有受等。受等屬我。我在受等中不。
不也。世尊。
是故應知。凡是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所有諸色。皆非是我。我不有色。色不屬我。我不在色中。如是應以。正念正慧。而審觀察。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此等亦非是我。我亦非有此等。我亦非在此中。如是應以。正念正慧。而審觀察。若我多聞。聖弟子眾。如是觀察。於色厭患。復於受想行識。亦生厭患。若厭患已。即不染著。既無染著。即得解脫。
既解脫已。自知解脫。作如是言。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時具壽難陀。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五百苾芻。於諸有漏。心得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伽他。告難陀曰。
若人無定心。
即無清淨智。
不能斷諸漏。
是故汝勤修。
汝常修妙觀。
知諸蘊生滅。
清淨若圓滿。
諸天悉欣慶。
親友共交歡。
往來相愛念。
貪名著利養。
難陀汝應捨。
勿親近在家。
及於出家者。
念超生死海。
窮盡苦邊際。
初從羯羅藍。
次生於肉疱。
肉疱生閉尸。
閉尸生健南。
健南暫轉變。
生頭及四支。
眾骨聚成身。
皆從業因有。
頂骨合九片。
頷車兩骨連。
齒有三十二。
其根亦如是。
耳根及頸骨。
腭骨并鼻梁。
胸臆與咽喉。
總有十二骨。
眼眶有四骨。
肩偶亦兩雙。
兩臂及指頭。
總有五十骨。
項後有八骨。
脊梁三十二。
此各有根本。
其數亦四分。
右脅邊肋骨。
相連有十三。
左脇相連生。
亦有十三骨。
此等諸骨鎖。
三三相續連。
二二相鈎牽。
其餘不相續。
左右兩腿足。
合有五十骨。
總三百十六。
支柱於身肉。
骨節相鈎綴。
合成眾生體。
實語者記說。
正覺之所知。
從足至於頂。
雜穢不堅牢。
由此共成身。
脆危如葦舍。
無梢唯骨立。
血肉遍塗治。
同機關木人。
亦如幻化像。
應觀於此身。
筋脈更纏繞。
濕皮相裹覆。
九處有瘡門。
周遍常流溢。
屎尿諸不淨。
譬如倉與篅。
盛諸穀麥等。
此身亦如是。
雜穢滿其中。
運動骨機關。
危脆非堅實。
愚夫常愛樂。
智者無染著。
洟唾污常流。
膿血恒充滿。
黃脂雜乳汁。
腦滿髑髏中。
胸鬲痰癊流。
內有生熟藏。
肪膏與皮膜。
五藏諸腹胃。
如是臭爛等。
諸不淨同居。
罪身深可畏。
此即是怨家。
無識耽欲人。
愚癡常保護。
如是臭穢身。
猶如朽城郭。
日夜煩惱逼。
遷流無暫停。
身城骨牆壁。
血肉作塗泥。
畫彩貪瞋癡。
隨處而莊飾。
可惡骨身城。
血肉相連合。
常被惡知識。
內外苦相煎。
難陀汝當知。
如我之所說。
晝夜常繫念。
勿思於欲境。
若欲遠離者。
常作如是觀。
勤求解脫處。
速超生死海。
爾時世尊。說是入胎經已。具壽難陀。及五百苾芻。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難陀苾芻。越生死海。險難之處。能至安隱。究竟涅槃。獲阿羅漢果。說自慶頌曰。
敬心奉澡浴。
淨水及塗香。
并修諸福田。
獲斯殊勝報。
時諸大眾。聞是說已。咸皆有疑。為斷疑故。請大師曰。
大德。難陀苾芻。先作何業。由彼報得。金色之身。具三十相。以自嚴飾。望世尊身。但少四指。於婬欲境。極生愛著。大師哀愍。於生死海。強拔令出。方便安置。究竟涅槃。惟願為說。
佛告諸大眾。
難陀苾芻。先所作業。果報成熟。皆悉現前。
廣說如餘。即說頌曰。
假使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汝等諦聽。過去世時。九十一劫。人壽八萬歲。有毘鉢尸佛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與六萬二千苾芻。遊行人間。至親慧城。王所都處。往親慧林。即於此住。
時彼世尊。有異母弟。於婬欲境。極生愛著。其毘鉢尸如來。應。正等覺。於生死海。勸令出家。方便安置。究竟涅槃。
時彼國王。名曰有親。以法化世。人民熾盛。豐樂安隱。無諸詐偽。賊盜疾疫。牛羊稻蔗。在處充滿。王異母弟。極耽婬染。王聞佛眾。住親慧林。將諸王子。親侍大臣。及內宮女。人民翊從。往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彼王眾。宣揚妙法。示教利喜。得殊勝解。其弟耽欲。不肯出門。
時大臣子。及餘知友。撫塵之類。詣而告曰。
善友知不。王及王子。并諸內宮。大臣人眾。往毘鉢尸佛所。躬行禮敬。聽受妙法。獲殊勝解。人身難得。汝已得之。如何今時。耽著婬欲。不肯出門。
彼聞責已。心生愧恥。俛仰相隨。同行而去。
時佛弟苾芻。見諸徒侶。共行而去。問曰。
何故君等。將此一人。共伴而去。
時彼同伴。具以事。白苾芻曰。
我是佛弟。昔在家時。於諸欲境。極生耽著。幸蒙大師。強牽令出。安隱將趣。究竟涅槃。更有如是。愚癡之輩。與我相似。仁等慈悲。強共將去。誠為大善。今可往詣。無上大師。得至佛所。必生深信。
時彼同伴。共至佛所。佛觀彼類。稱根欲性。而為說法。
既得聞已。深起信心。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言。
世尊。唯願大師。及諸聖眾。明至我家。入溫室澡浴。
佛默然受。彼知受已。禮佛雙足。奉辭而去。遂至王所。
申恭敬已。白言。
大王。我詣佛所。聞法生信。於婬欲境。起厭離心。奉請佛僧。明至我家。入溫室浴。如來大師。慈悲為受。佛是人天。所應供養。王今宜可。灑掃街衢。嚴飾城郭。
王作是念。
佛來入城。我當嚴飾。然我之弟。耽欲難諫。佛今調伏。實誠希有。
答言。
甚善。汝今可去。營辦澡浴。所須之物。我當隨力。嚴飾城隍。
弟生大喜。辭王而去。
王告諸臣曰。
當可唱令。普告諸人。明日世尊。將入城內。諸舊住者。及遠方來。汝等諸人。咸當隨力。嚴飾城郭。灑掃街衢。持諸香花。迎大師入。
臣奉王教。普告令知。具宣王勅。
時諸人眾。於彼城中。除去瓦礫。遍灑香水。燒諸妙香。懸眾幡蓋。散花供養。如天帝釋。歡喜之園。
時彼王弟。辦諸香湯。及香油等。莊嚴浴室。敷置床座。
毘鉢尸佛。漸欲至城。王及諸臣。太子后妃。宮人婇女。及諸人眾。咸出奉迎。遙禮佛足。隨從入城。
時彼王弟。引佛世尊。入溫室內。授香水等。以充澡浴。見佛世尊。身如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周遍莊嚴。見已歡喜。生深信心。
洗浴既竟。著衣服已。即便頂禮。世尊雙足。發是願言。
我今幸遇。最上福田。微申供養。願此善因。於未來世。身得金色。與佛無異。如世尊弟。於欲境中。深生耽著。強拔令出。得趣安隱。究竟涅槃。願我當來。得為佛弟。獲金色身。亦復如是。我於欲境。生耽著時。強牽令出。愛染深河。得趣涅槃。安隱之處。
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彼親慧王。耽欲之弟。即難陀苾芻是。
由於昔時。請毘鉢尸佛。入浴室中。香湯澡浴。淨心發願。彼之善因。今為佛弟。身作金色。我於耽著。婬欲之境。強拔令出。捨俗出家。究竟涅槃。至安隱處。
時諸大眾。更復有疑。請世尊曰。
大德。難陀苾芻。曾作何業。今身感得。三十大丈夫相。
佛告諸大眾。
彼所作業。廣說如前。
乃往過去。於聚落中。有一長者。大富多財。資生無乏。有一苑園。花果茂盛。流泉浴池。林木森竦。堪出家人。棲隱之處。
時有獨覺。出現於世。哀愍眾生。處於閑靜。世間無佛。唯此福田。于時有一。獨覺尊者。遊行人間。至斯聚落。周旋觀察。屆彼園中。
其守園人。既見尊者。告言。
善來。為解勞倦。
尊者住此。即於中夜。入火光定。
園人見已。作如是念。
此之大德。成斯勝行。
即便夜起。往就家尊。告言。
大家。宜於今者。生慶喜心。於苑園中。有一大德。來投我宿。成就妙行。具足神通。放大光明。遍照園內。
長者聞已。疾往園中。禮雙足已。作如是言。
聖者。仁為求食。我為福因。幸住此園。我常施食。
彼見慇懃。即便為受。住此園內。入勝妙定。解脫之樂。
復作是念。
我此臭身。輪迴生死。所應作者。并已獲得。宜入圓寂。永證無生。
作是念已。即昇虛空。入火光定。現諸神變。放大光明。上燭紅輝。下流清水。捨此身已。神識不生。永證無餘。妙涅槃界。
時彼長者。取其屍骸。焚以香木。復持乳汁。而滅其火。收餘身骨。置新瓶中。造窣堵波。懸諸幡蓋。深生敬信。灑三十種。眾妙香水。并發大願。求諸相好。
汝等諦聽。勿生異念。往時長者。即難陀是。由以勝妙供養。敬信業故。今受果報。感得三十。殊妙勝相。
時諸大眾。更有疑念。重請世尊。
大德。難陀苾芻。曾作何業。若不出家。棄塵俗者。必當紹繼。力輪王位。
佛告諸苾芻。
難陀先世。所造之業。果報熟時。必當自受。
廣如上說。
過去世時。此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有迦葉波佛。出現世間。十號具足。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依止而住。
時彼城中。王名訖栗枳。以法化世。為大法王。
廣如上說。
王有三子。謂大中小。彼迦葉波佛。施化事畢。猶如火盡。入大涅槃。其王信敬。取佛遺身。以諸香木。栴檀沈水。海岸牛頭。天木香等。焚燒既訖。滅以香乳。收其舍利。置金寶瓶。造大窣堵波。皆用四寶。縱廣正等。一踰繕那。高半踰繕那。安相輪。
時王之中子。親上中蓋。汝等苾芻。勿生異念。時王中子者。即難陀是。
由於昔時。敬心供養。安置中蓋。斯之善業。於二千五百生中。常為力輪王。化一洲內。今此生中。若不出家者。還作力輪王。得大自在。
時諸大眾。更復有疑。請問世尊。
大德。難陀苾芻。曾作何業。於佛弟子。善護根門。最為第一。
佛言。
此由願力。難陀苾芻。於迦葉波佛時。捨俗出家。其親教師。彼佛法中。善護根門。稱為第一。盡其形壽。梵行自持。然於現身。竟無證悟。
於命終時。便發誓願。
我於佛所。盡斯形壽。梵行自持。然於現身。竟無所證。願我以此。修行善根。此佛世尊。記未來世。有摩納婆。當成正覺。號釋迦牟尼。我於彼佛。教法之中。出家離俗。斷諸煩惱。獲阿羅漢。如親教師。於斯佛所。善護根門。最為第一。我亦如是。於彼教中。守護根門。最為第一。
由彼願力。今於我所。諸弟子中。善護根門。最為第一。如是苾芻。若純黑業。得純黑報。若純白業。得純白報。若雜業者。當受雜報。是故汝等。離純黑雜業。修純白業。如是應修。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