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現如來身。清淨無礙。無所依止。無有攀緣。住奢摩他。最極寂靜。具大威德。無所染著。能令見者。悉得開悟。隨宜出興。不失於時。恒住一相。所謂無相。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靡不皆入。灌頂之位。具菩薩行。等于法界。無量無邊。獲諸菩薩普見三昧。大悲安隱。一切眾生。神通自在。同於如來。智慧深入。演真實義。具一切智。降伏眾魔。雖入世間。心恒寂靜。住於菩薩。無住解脫。

其名曰。

金剛慧菩薩。無等慧菩薩。義語慧菩薩。最勝慧菩薩。常捨慧菩薩。那伽慧菩薩。成就慧菩薩。調順慧菩薩。大力慧菩薩。難思慧菩薩。無礙慧菩薩。增上慧菩薩。普供慧菩薩。如理慧菩薩。善巧慧菩薩。法自在慧菩薩。法慧菩薩。寂靜慧菩薩。虛空慧菩薩。一相慧菩薩。善慧菩薩。如幻慧菩薩。廣大慧菩薩。勢力慧菩薩。世間慧菩薩。佛地慧菩薩。真實慧菩薩。尊勝慧菩薩。智光慧菩薩。無邊慧菩薩。念莊嚴菩薩。達空際菩薩。性莊嚴菩薩。甚深境菩薩。善解處非處菩薩。大光明菩薩。常光明菩薩。了佛種菩薩。心王菩薩。一行菩薩。常現神通菩薩。智慧芽菩薩。功德處菩薩。法燈菩薩。照世菩薩。持世菩薩。最安隱菩薩。最上菩薩。無上菩薩。無比菩薩。超倫菩薩。無礙行菩薩。光明焰菩薩。月光菩薩。一塵菩薩。堅固行菩薩。霔法雨菩薩。最勝幢菩薩。普莊嚴菩薩。智眼菩薩。法眼菩薩。慧雲菩薩。總持王菩薩。無住願菩薩。智藏菩薩。心王菩薩。內覺慧菩薩。住佛智菩薩。陀羅尼勇健力菩薩。持地力菩薩。妙月菩薩。須彌頂菩薩。寶頂菩薩。普光照菩薩。威德王菩薩。智慧輪菩薩。大威德菩薩。大龍相菩薩。質直行菩薩。不退轉菩薩。持法幢菩薩。無忘失菩薩。攝諸趣菩薩。不思議決定慧菩薩。遊戲無邊智菩薩。無盡妙法藏菩薩。智日菩薩。法日菩薩。智藏菩薩。智澤菩薩。普見菩薩。不空見菩薩。金剛通菩薩。金剛智菩薩。金剛焰菩薩。金剛慧菩薩。普眼菩薩。佛日菩薩。持佛金剛祕密義菩薩。普眼境界智莊嚴菩薩。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佛剎微塵數。往昔皆與。毘盧遮那如來。同修菩薩。諸善根行。

爾時普眼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

世尊。我於如來。應。正等覺。欲有所問。願垂哀許。

佛言。

普眼。恣汝所問。當為汝說。令汝心喜。

普眼菩薩言。

世尊。普賢菩薩。及住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眾。成就幾何。三昧解脫。而於菩薩。諸大三昧。或入或出。或時安住。以於菩薩。不可思議。廣大三昧。善入出故。能於一切。三昧自在。神通變化。無有休息。

佛言。

善哉。普眼。汝為利益。去來現在。諸菩薩眾。而問斯義。

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已能成就。不可思議。自在神通。出過一切。諸菩薩上。難可值遇。從於無量。菩薩行生。菩薩大願。悉已清淨。所行之行。皆無退轉。無量波羅蜜門。無礙陀羅尼門。無盡辯才門。皆悉已得。清淨無礙。大悲利益。一切眾生。以本願力。盡未來際。而無厭倦。汝應請彼。彼當為汝。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諸菩薩眾。聞普賢名。即時獲得。不可思議。無量三昧。其心無礙。寂然不動。智慧廣大。難可測量。境界甚深。無能與等。現前悉見。無數諸佛。得如來力。同如來性。去來現在。靡不明照。所有福德。不可窮盡。一切神通。皆已具足。其諸菩薩。於普賢所。心生尊重。渴仰欲見。悉於眾會。周遍觀察。而竟不覩。亦不見其。所坐之座。此由如來。威力所持。亦是普賢。神通自在。使其然耳。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

世尊。普賢菩薩。今何所在。

佛言。

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眾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

是時普眼。及諸菩薩。復更觀察。道場眾會。周遍求覓。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猶未得見。普賢菩薩。其身及座。

佛言。

如是。善男子。汝等何故。而不得見。

善男子。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在用。入清淨無礙際。生如來十種力。以法界藏為身。一切如來。共所護念。於一念頃。悉能證入。三世諸佛。無差別智。是故汝等。不能見耳。

爾時普眼菩薩。聞如來說。普賢菩薩。清淨功德。得十千阿僧祇三昧。以三昧力。復遍觀察。渴仰欲見。普賢菩薩。亦不能覩。其餘一切。諸菩薩眾。俱亦不見。

時普眼菩薩。從三昧起。白佛言。

世尊。我已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求見普賢。而竟不得。不見其身。及身業語。及語業。意及意業。座及住處。悉皆不見。

佛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當知皆以。普賢菩薩。住不思議。解脫之力。

普眼。於汝意云何。頗有人能。說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所住處不。

答言。

不也。

佛言。

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說。何況普賢菩薩。祕密身境界。祕密語境界。祕密意境界。而於其中。能入能見。

何以故。普賢菩薩。境界甚深。不可思議。無有量。已過量。

舉要言之。普賢菩薩。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行。無所住。知一切眾生身。皆即非身。無去無來。得無斷盡。無差別自在神通。無依無作。無有動轉。至於法界。究竟邊際。

善男子。若有得見。普賢菩薩。若得承事。若得聞名。若有思惟。若有憶念。若生信解。若勤觀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覓。若興誓願。相續不絕。皆獲利益。無空過者。

爾時普眼。及一切菩薩眾。於普賢菩薩。心生渴仰。願得瞻覲。作如是言。

南無一切諸佛。南無普賢菩薩。

如是三稱。頭頂禮敬。

爾時佛告。普眼菩薩。及諸眾會言。

諸佛子。汝等宜更。禮敬普賢。慇懃求請。又應專至。觀察十方。想普賢身。現在其前。如是思惟。周遍法界。深心信解。厭離一切。誓與普賢。同一行願。入於不二。真實之法。其身普現。一切世間。悉知眾生。諸根差別。遍一切處。集普賢道。若能發起。如是大願。則當得見。普賢菩薩。

是時普眼。聞佛此語。與諸菩薩。俱時頂禮。求請得見。普賢大士。

爾時普賢菩薩。即以解脫。神通之力。如其所應。為現色身。令彼一切。諸菩薩眾。皆見普賢。親近如來。於此一切。菩薩眾中。坐蓮華座。亦見於餘。一切世界。一切佛所。從彼次第。相續而來。亦見在彼。一切佛所。演說一切。諸菩薩行。開示一切智智之道。闡明一切。菩薩神通。分別一切。菩薩威德。示現一切。三世諸佛。

是時普眼菩薩。及一切菩薩眾。見此神變。其心踊躍。生大歡喜。莫不頂禮。普賢菩薩。心生尊重。如見十方。一切諸佛。

是時以佛。大威神力。及諸菩薩。信解之力。普賢菩薩。本願力故。自然而雨。十千種雲。所謂。種種華雲。種種鬘雲。種種香雲。種種末香雲。種種蓋雲。種種衣雲。種種嚴具雲。種種珍寶雲。種種燒香雲。種種繒綵雲。不可說世界。六種震動。奏天音樂。其聲遠聞。不可說世界。放大光明。其光普照。不可說世界。令三惡趣。悉得除滅。嚴淨不可說世界。令不可說菩薩。入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成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於普賢行願。悉得圓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

世尊。普賢菩薩。是住大威德者。住無等者。住無過者。住不退者。住平等者。住不壞者。住一切差別法者。住一切無差別法者。住一切眾生。善巧心所住者。住一切法。自在解脫三昧者。

佛言。

如是如是。普眼。如汝所說。普賢菩薩。有阿僧祇。清淨功德。所謂。無等莊嚴功德。無量寶功德。不思議海功德。無量相功德。無邊雲功德。無邊際不可稱讚功德。無盡法功德。不可說功德。一切佛功德。稱揚讚歎。不可盡功德。

爾時如來。告普賢菩薩言。

普賢。汝應為普眼。及此會中。諸菩薩眾。說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滿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摩訶薩。說此十大三昧故。令過去菩薩。已得出離。現在菩薩。今得出離。未來菩薩。當得出離。何者為十。

一者。普光大三昧。二者。妙光大三昧。三者。次第遍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四者。清淨深心行大三昧。五者。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六者。智光明藏大三昧。七者。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八者。眾生差別身大三昧。九者。法界自在大三昧。十者。無礙輪大三昧。

此十大三昧。諸大菩薩。乃能善入。去來現在。一切諸佛。已說。當說。現說。若諸菩薩。愛樂尊重。修習不懈。則得成就。如是之人。則名為佛。則名如來。亦則名為。得十力人。亦名導師。亦名大導師。亦名一切智。亦名一切見。亦名住無礙。亦名達諸境。亦名一切法自在。此菩薩普入。一切世界。而於世界無所著。普入一切眾生界。而於眾生無所取。普入一切身。而於身無所礙。普入一切法界。而知法界無有邊。親近三世一切佛。明見一切諸佛法。巧說一切文字。了達一切假名。成就一切菩薩清淨道。安住一切菩薩差別行。

於一念中。普得一切三世智。普知一切三世法。普說一切諸佛教。普轉一切不退輪。於去來現在。一一世。普證一切菩提道。於此一一菩提中。普了一切佛所說。此是諸菩薩法相門。是諸菩薩智覺門。是一切種智。無勝幢門。是普賢菩薩。諸行願門。是猛利神通誓願門。是一切總持辯才門。是三世諸法差別門。是一切諸佛示現門。是以薩婆若。安立一切眾生門。是以佛神力。嚴淨一切世界門。若菩薩入此三昧。得法界力。無有窮盡。得虛空行。無有障礙。得法王位。無量自在。

譬如世間。灌頂受職。得無邊智。一切通達。得廣大力。十種圓滿。成無諍心。入寂滅際。大悲無畏。猶如師子。為智慧丈夫。然正法明燈。一切功德。歎不可盡。聲聞獨覺。莫能思議。得法界智。住無動際。而能隨俗。種種開演。住於無相。善入法相。得自性清淨藏。生如來清淨家。善開種種。差別法門。而以智慧。了無所有。善知於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普攝眾生。悉令清淨。以方便智。示成佛道。而常修行。菩薩之行。無有斷盡。入一切智。方便境界。示現種種。廣大神通。

是故。普賢。汝今應當。分別廣說。一切菩薩。十大三昧。今此眾會。咸皆願聞。

爾時普賢菩薩。承如來旨。觀普眼等。諸菩薩眾。而告之言。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普光明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盡法。何者為十。

所謂。諸佛出現智無盡。眾生變化智無盡。世界如影智無盡。深入法界智無盡。善攝菩薩智無盡。菩薩不退智無盡。善觀一切法義智無盡。善持心力智無盡。住廣大菩提心智無盡。住一切佛法。一切智願力智無盡。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盡法。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邊心。何等為十。

所謂。發度脫一切眾生無邊心。發承事一切諸佛無邊心。發供養一切諸佛無邊心。發普見一切諸佛無邊心。發受持一切佛法。不忘失無邊心。發示現一切佛。無量神變無邊心。發為得佛力故。不捨一切菩提行無邊心。發普入一切智。微細境界。說一切佛法無邊心。發普入佛不思議廣大境界無邊心。發於佛辯才起深志樂。領受諸佛法無邊心。發示現種種自在身。入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無邊心。

是為十。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三昧差別智。何者為十。

所謂。東方入定西方起。西方入定東方起。南方入定北方起。北方入定南方起。東北方入定西南方起。西南方入定東北方起。西北方入定東南方起。東南方入定西北方起。下方入定上方起。上方入定下方起。

是為十。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大三昧善巧智。何者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蓮華。現身遍此。蓮華之上。結跏趺坐。身中復現。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百億四天下。一一四天下。現百億身。一一身。入百億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彼世界。一一四天下。現百億百億。菩薩修行。一一菩薩修行。生百億百億決定解。一一決定解。令百億百億。根性圓滿。一一根性。成百億百億菩薩法不退業。然所現身。非一非多。入定出定。無所錯亂。

佛子。如羅睺阿脩羅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形長十六萬八千由旬。於大海中。出其半身。與須彌山。而正齊等。

佛子。彼阿脩羅王。雖化其身。長十六萬八千由旬。然亦不壞。本身之相。諸蘊界處。悉皆如本。心不錯亂。不於變化身。而作他想。於其本身。生非己想。本受生身。恒受諸樂。化身常現。種種自在。神通威力。

佛子。阿脩羅王有貪恚癡。具足憍慢。尚能如是。變現其身。何況菩薩摩訶薩。能深了達。心法如幻。一切世間。皆悉如夢。一切諸佛。出興於世。皆如影像。一切世界。猶如變化。言語音聲。悉皆如響。見如實法。以如實法。而為其身。知一切法。本性清淨。了知身心。無有實體。其身普住。無量境界。以佛智慧。廣大光明。淨修一切。菩提之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超過世間。遠離世間。無能惑亂。無能映奪。

佛子。譬如比丘。觀察內身。住不淨觀。審見其身。皆是不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觀察法身。見諸世間。普入其身。於中明見。一切世間。及世間法。於諸世間。及世間法。皆無所著。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普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妙光明三昧。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於一一世界。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身。一一身。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光。一一光。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色。一一色。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中。調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眾生。

是諸世界。種種不同。菩薩悉知。所謂。世界雜染。世界清淨。世界所因。世界建立。世界同住。世界光色。世界來往。如是一切。菩薩悉知。菩薩悉入。是諸世界。亦悉來入。菩薩之身。然諸世界。無有雜亂。種種諸法。亦不壞滅。

佛子。譬如日出。遶須彌山。照七寶山。其七寶山。及寶山間。皆有光影。分明顯現。其寶山上。所有日影。莫不顯現。山間影中。其七山間。所有日影。亦悉顯現。山上影中。如是展轉。更相影現。或說日影。出七寶山。或說日影。出七山間。或說日影。入七寶山。或說日影。入七山間。但此日影。更相照現。無有邊際。體性非有。亦復非無。不住於山。不離於山。不住於水。亦不離水。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妙光廣大三昧。不壞世間。安立之相。不滅世間。諸法自性。不住世界內。不住世界外。於諸世界。無所分別。亦不壞於。世界之相。觀一切法。一相無相。亦不壞於。諸法自性。住真如性。恒不捨離。

佛子。譬如幻師。善知幻術。住四衢道。作諸幻事。於一日中。一須臾頃。或現一日。或現一夜。或復現作。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一年百年。隨其所欲。皆能示現。城邑聚落。泉流河海。日月雲雨。宮殿屋宅。如是一切。靡不具足。不以示現。經年歲故。壞其根本。一日一時。不以本時。極短促故。壞其所現。日月年歲。幻相明現。本日不滅。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妙光廣大三昧。現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其阿僧祇世界。一一皆有。地水火風。大海諸山。城邑聚落。園林屋宅。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宮。阿脩羅宮。迦樓羅宮。緊那羅宮。摩睺羅伽宮。種種莊嚴。皆悉具足。欲界。色界。無色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業行果報。死此生彼。一切世間。所有時節。須臾晝夜。半月一月。一歲百歲。成劫壞劫。雜染國土。清淨國土。廣大國土。狹小國土。於中諸佛。出興于世。佛剎清淨。菩薩眾會。周匝圍遶。神通自在。教化眾生。其諸國土。所在方處。無量人眾。悉皆充滿。殊形異趣。種種眾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去來現在。清淨業力。出生無量。上妙珍寶。如是等事。咸悉示現。入一世界。菩薩於此。普皆明見。普入普觀。普思普了。以無盡智。皆如實知。不以彼世界多故。壞此一世界。不以此世界一故。壞彼多世界。

何以故。菩薩知一切法。皆無我故。是名入無命法。無作法者。菩薩於一切世間。勤修行無諍法故。是名住無我法者。菩薩如實見一切身。皆從緣起故。是名住無眾生法者。菩薩知一切生滅法。皆從因生故。是名住無補伽羅法者。菩薩知諸法。本性平等故。是名住無意生。無摩納婆法者。菩薩知一切法。本性寂靜故。是名住寂靜法者。菩薩知一切法一相故。是名住無分別法者。菩薩知法界。無有種種差別法故。是名住不思議法者。菩薩勤修一切方便。善調伏眾生故。是名住大悲法者。

佛子。菩薩如是。能以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知無數眾生。種種差別。見無數菩薩。各各發趣。觀無數諸佛。處處出興。彼諸如來。所演說法。其諸菩薩。悉能領受。亦見自身。於中修行。然不捨此處。而見在彼。亦不捨彼處。而見在此。彼身此身。無有差別。入法界故。常勤觀察。無有休息。不捨智慧。無退轉故。

如有幻師。隨於一處。作諸幻術。不以幻地故。壞於本地。不以幻日故。壞於本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無國土。現有國土。於有國土。現無國土。於有眾生。現無眾生。於無眾生。現有眾生。無色現色。色現無色。初不亂後。後不亂初。菩薩了知。一切世法。悉亦如是。同於幻化。知法幻故。知智幻。知智幻故。知業幻。知智幻。業幻已。起於幻智。觀一切業。如世幻者。不於處外。而現其幻。亦不於幻外。而有其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於虛空。外入世間。亦不於世間。外入虛空。

何以故。虛空世間。無差別故。

住於世間。亦住虛空。菩薩摩訶薩。於虛空中。能見能修。一切世間。種種差別。妙莊嚴業。於一念頃。悉能了知。無數世界。若成若壞。亦知諸劫。相續次第。能於一念。現無數劫。亦不令其。一念廣大。

菩薩摩訶薩。得不思議。解脫幻智。到於彼岸。住於幻際。入世幻數。思惟諸法。悉皆如幻。不違幻世。盡於幻智。了知三世。與幻無別。決定通達。心無邊際。如諸如來。住如幻智。其心平等。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諸世間。皆悉如幻。於一切處。皆無所著。無有我所。如彼幻師。作諸幻事。雖不與彼。幻事同住。而於幻事。亦無迷惑。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法。到於彼岸。心不計我。能入於法。亦不於法。而有錯亂。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二妙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