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卷第七十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身念處品第七之七

復次。修行者。觀諸眾生。業之果報。如此眾生。應當啼哭。如何乃作。歌舞戲笑。而不觀於。放逸眾生。地獄受苦。啼哭悲哀。不知眾生。愛網所縛。以身口意。作惡業故。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受大苦報。憂悲啼哭。受種種苦。

如其業行。墮活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五種愛故。愛於色聲。香味觸故。為之所縛。流轉在於。生死大海。

如是修行者。觀行岸住人已。如實知外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觀欝單越。復有何等。可愛山林。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欝單越。有一大山。名曰心順。縱廣一千由旬。於此山中。常有緊那羅女。於山峯中。歌眾妙音。河岸園林。平處山谷。多有華池。

有諸林園。所謂。吱多吱林。次名。龍林。次名。那梨吱羅林。次名。婆那娑林。次名。佉羅林。次名。菴婆林。次名。無遮林。次名。金毘羅林。次名。迦卑他林。次名。孔雀林。次名。俱翅羅林。次名。鸚鵡林。次名。河池林。次名。蓮華林。次名。優鉢羅林。次名。辛頭波利多林。次名。鳩羅婆迦林。次名。命命鳥林。次名。多羅林。

如是林中。一切珍寶。美妙之音。一切人間。歡喜受樂。癡愛所覆。轉增愛火。

若有聞此。緊那羅女。歌頌之音。百倍增長。

若有飢鹿。食草在口。聞此歌音。不覺遺墮。

飛鳥在樹。雙鳥遊戲。啄食美果。聞此音聲。皆悉止住。眾蜂聞聲。不飲美味。

若有仙人。在虛空中。聞其歌音。即住不行。

如是。心順山中。緊那羅女。歌頌之音。甚可愛樂。其山皆是。毘琉璃寶。金銀為石。珊瑚為樹。真珠為沙。鉢婆羅池。以頗梨寶。為憂鉢羅。多有白鵝。其色如貝。

復有諸鹿。七寶莊嚴。於園林中。有俱翅羅。孔雀命命。其音可愛。復有池水。眾蜂莊嚴。

如是。心順山中。一切眾人。若見若聞。心生愛樂。遍於山上。一切男女。歡喜戲笑。心生悅樂。

此心順林。復有第二。可愛之事。如須彌山。所出光明。上照二百由旬。心順山中。光明上照。二千由旬。其光白淨。金樹光明。以毘琉璃。山光力故。皆作白色。如須彌山王。金色光明。草來近之。皆作金色。

如是。心順山光。令一切禽獸。河池華樹皆。作白色。以心順山。光明力故。山有人住。名曰白人。光明亦白。住在此山。大力端嚴。心常歡喜。第一清淨。妙香塗身。華鬘莊嚴。歌舞戲笑。愛樂音聲。不生嫉姤。無我所心。亦無我慢。一切光明。皆作白色。種種末香。以散其身。種種歌音。聞之悅樂。

如意之樹。出香美酒。飲之無患。隨其所念。衣從樹出。衣無線縷。經緯之別。種種飲食。種種莊嚴。種種眾鳥。出妙音聲。令人睡息。

復有妙音。種種眾鳥。令其覺寤。種種花池。生種種華。如是白光明人。受業果相。如其所作。上中下善業。受樂成就。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觀此眾生。云何現見。他善業盡。而就死苦。云何不覺。初不生苦。

於受生時。父母精血。於尿道中。識生受胎。業風所集。和合動之。七日一變。名阿浮陀。阿浮陀中。以於先世。不殺生故。識心不滅不爛。第二七日。名伽那身。煩惱癡識。不壞不滅。如是七七日。名曰肉團。住在胎中。屎尿之間。

若母動身。若母飲食。被壓辛苦。如壓蒲桃。復以業風。吹動肉團。肉團增長。生於五皰。所謂兩手。兩足及頭。

復以業風。所動增長。生於膜衣。從膜衣中。有脈如筒。上衝生藏。若其母食。冷食熱食。或美不美。從筒孔中。入其臍中。為胎中命。令其不死。如是胎中。受大苦惱。

若於胎中。不死不壞。為尿月水。之所穢污。十月住胎。如在牢獄。苦惱逼迫。一切身分。猶如山壓。從胎中出。既生之後。風日所觸。受大苦惱。棄之於地。隨意捨行。自嗽其指。指中生乳。以自增長。而得壽命。增長嬰兒。轉成盛年。漸至衰老。

時風所滅。眾生業故。業藏流轉。如業所作。或善不善。諸業成就。如此眾生。現見業法。果報苦惱。而猶放逸。於生死中。苦受之本。所謂生也。寒熱飢渴。疲極病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於生死中。生為大苦。破壞生具。生死流轉。無常苦空。生滅無我。

云何欝單越人。而不覺知。如此山谷。園林花果。河池蓮花。一切皆當。無常破壞。歸於虛空。如是眾生。一切皆死。生於天上。天上命終。隨其本業。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是修行者。如是觀於。業法果報。見生死過。於白光明人。生悲愍心。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欝單越國。復有何等。可愛山林。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欝單越。有一大山。名俱賒耶舍。縱廣千由旬。有蓮花池。名曰清涼。縱廣五百由旬。金色蓮花。充滿其中。無有泥濁。

於此池中。多有眾蜂。鵝鴨鴛鴦。以為莊嚴。蓮花池中。有天俱賒耶舍之花。曼陀羅華。林樹華果。河谷園林。清涼之池。如前所說。

於俱賒耶舍山。半山之中。五百由旬。有八萬四千殿。奇特可愛。真金為殿。白銀欄楯。白銀為殿。真金欄楯。頗梨為殿。毘琉璃寶。以為欄楯。毘琉璃殿。頗梨欄楯。青寶玉殿。車璩欄楯。車璩寶殿。青因陀寶。以為欄楯。

如是。諸寶欄楯。互相間錯。鈴網彌覆。歌舞戲笑。伎樂音聲。心常歡喜。葡萄蔓覆。猶如天中。善見大城。天善法堂。俱賒耶舍莊嚴大山。亦復如是。八萬四千殿。園林河池。樹林花果。一切具足。俱賒耶舍山中。所住之人。名曰雜色。心常歡喜。歌舞戲笑。飲食樂故。

復次。修行者。觀業果報。如是眾生。何故不見。愛別離苦。一切眾生。恩愛別離。行於異處。不知一切。皆當死滅。隨業受報。若有善業。生人天中。若不善業。墮於地獄。餓鬼畜生。此雜色人。心懷放逸。不知厭足。愛著色聲。香味觸樂。為愛所縛。愛河所漂。欲火所燒。而不覺知。無常死滅。入大黑闇。不見老苦。破壞少壯。不見死火。欲來燒人。能令永離。一切親愛。死如大火。燒人命樹。焚眾生林。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欝單越人。以何業故。生十山中。

何等十山。

一名。僧迦賒山。二名。平等峯山。三名。勿力伽山。四名。白雲持山。五名。高聚山。六名。鬘莊嚴山。七名。因陀羅樂山。八名。歡喜持山。九名。心順山。十名。俱賒耶舍莊嚴山。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眾生。前世善業。生此山中。不殺。不盜。不邪婬。不飲酒。行十善業。生此山中。

復次。修行者。觀業果報。以何業故。彼諸眾生。色力形相。勝餘眾生。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眾生。正見行施。心不諂曲。不惱眾生。直心憐愍。順法修行。親近正法。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道。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於彼命終。生於此間。此間命終。生於彼處。

復次。修行者。觀業果報。此諸眾生。以何業故。而受勝報。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眾生。以前世時。於怖畏者。施以無畏。見人就死。出於右門。反縛而出。將至塚間。打惡聲鼓。遣旃陀羅。欲斷其命。贖之令脫。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道。若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若夜摩天。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此諸眾生。以何業故。於勝天中。勝於餘天。色相可愛。眾人供養。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眾生。於前世時。樂聞正法。聽佛正法。聖法毘尼。讀誦佛法。乃至一偈。讀誦思惟。以聞一句。正法因緣。作轉輪王。主四天下。

從此命終。生於天上。一返。二返。乃至七返。於六欲天。謂四天王處。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從天命終。來生此間。以善心故。受於色聲。香味觸樂。還生天上。天上命終。先聞法故。於未來世。得初禪定。生梵身天。若梵眾天。若大梵天。

復以聞法種子。因緣力故。於未來世。得第二禪。從此命終。生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復以聞法種子。因緣力故。於未來世。得第三禪。生遍淨天。福德生天。

復以聞法。修行因緣。問難思惟。於未來世。得第四禪。以離著智火。燒煩惱樹。生無量善天。遍善天。廣果天。

復以聞法。因緣種子。修行讀誦。問難思惟。為邪見說。令住正見。盡一切有。度於險難。得緣覺道。

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則成無上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以聞正法。因緣力故。聞正法者。謂聞布施持戒。以為根本。

何以故。此聞法者。若在家出家。聞布施果。既了知已。而行布施。知布施果。聞持戒果。而持禁戒。聞智慧果。修集智慧。聞已即得生天。終得解脫。是聞法者。生天涅槃。之種子也。

於一切施。若資生施。若無畏施。若以戒施。聞正法施。最為第一。若聽正法。第一持戒。若聞正法。為他人說。令捨不善。令法增長。是正法父。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欝單越。復有何等人住。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欝單越北。有國縱廣。二千由旬。一名。迦賒毘利。縱廣三百由旬。有河名迦賒毘梨。人所住處。亦名迦賒毘梨。河池蓮花。花果園林。枝葉相覆。如前所說。

過此國已。有河名阿彌多。其邊縱廣。七百由旬。園林華池。皆悉具足。亦如前說。

阿彌多河邊。有五國土。

一名。天冠池國。二名。波羅賒池國。三名。鬘衣國。四名。孔雀音國。五名。山澗住國。

天冠池國。縱廣一百。五十由旬。

波羅賒池國。縱廣一百。五十由旬。

其鬘衣國。縱廣二百由旬。

孔雀音國。縱廣一百由旬。

山澗住國。縱廣一百由旬。

復有十國。一一國土。各百由旬。

何等為十。

一名。拘登伽國。二名。持香國。三名。黑腹國。四名。轉目國。五名。山嶮岸國。六名。順行國。七名。四方國。八名。圓國。九名。髮覆國。十名。僧伽多國。

復觀此國。河池園林。花果具足。亦如前說。

彼洲四方。人面亦然。如閻浮提人。面像大洲。上廣下狹。欝單越人。面像大洲。亦復如是。觀鬱單越國。一切洲渚。山谷園林。華果河池。禽獸具足。如是觀已。如實知外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欝單越國。瞿陀尼國。二國中間。復有何等。山林海渚。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欝單越國。瞿陀尼國。二國中間。有一大海。名曰普眼。廣一萬由旬。有一水眼。廣一由旬。龍勢力故。

過此大海。有一大山。名遊戲鬘。縱廣十千由旬。色如聚墨。龍氣燒故。

過此山已。有一大海。名具思彌。縱廣一千由旬。多有大魚。堤彌魚。堤彌鯢羅魚。軍毘羅魚。那迦羅魚。如是等魚。充滿海中。其海甚深。見者怖畏。於此海中。有樂住龍。離於瞋恚。

過此大海。有一大海。名曰水雲。縱廣十千由旬。於此海中。大波涌出。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

過此海已。有一大洲。名真珠蛤。多有真珠。若魚若龍。於水中死。棄於此洲。其洲縱廣。一千由旬。

過此洲已。有一大山。名曰寶山。縱廣正等。五千由旬。七寶山峯。毘琉璃等。猶如第二。須彌山王。

過此山已。有甄叔迦林。縱廣二千由旬。種種園林。花果具足。

過此林已。有一大山。縱廣五千由旬。金蓮華池。鵝鴨眾峯。出眾音聲。

過此山已。有一大海。縱廣十千由旬。金色之水。充滿其中。出金色光。海有金山。名曰金水。高五百由旬。

過此山已。有瞿陀尼。縱廣九千由旬。有十億聚落。一萬二千城。第一大城。其數五百。如閻浮提。有三百餘大城。所謂。波吒梨弗多城。如是瞿陀尼。大雲聚等。五百大城。

其大雲聚城。縱廣十二由旬。四交街巷。屋宅樓閣。充滿城中。住於中國。第一大城。名曰百門。次名。欄楯。次名。泥目羅。次名。光明。次名。山谷。有如是等。第一大城。攝於中城。

復有大國。名伽多支。次名。僧差那多國。次名。摩尼國。次名。銀國。次名。幡國。有如是等。第一大國。

譬如閻浮提中。第一大國。謂迦尸國。憍薩羅國。摩伽陀國。瞿陀尼國。第一國土。亦復如是。

次有中國。謂尼棄羅國。次名。單持國。次名。遮都羅國。次名。俱蘭荼國。次名。鞞多娑國。次名。窟行國。瞿陀尼界。有如是等。第一中國。有二十五國。攝一切國。如閻浮提。十八大國。

瞿陀尼國。有五大河。

一名。廣河。二名。均周師波帝河。三名。月力河。四名。樂水河。五名。僧吱那河。

如閻浮提。四大河。所謂。恒伽河。辛頭河。婆叉河。斯陀河。

瞿陀尼國。有五大山。

何等為五。

一名。龍飛山。二名。三峯山。三名。珠門山。四名。百節山。五名。堅山。

如閻浮提中。有四大山。

何等為四。

一名。雪山。二名。民陀山。三名。摩羅耶山。四名。鷄羅娑山。

瞿陀尼國。有三大池。

一名。深岸池。二名。無間池。三名。放光池。

如閻浮提。阿那婆達多池。及瞻波池。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觀瞿陀尼。何所受用。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瞿陀尼。多饒牛犢。一切女人。皆有三乳。如閻浮提女人。十月乃產。瞿陀尼人。亦復如是。如閻浮提女人。二乳流汁。瞿陀尼女人。三乳流汁。亦復如是。如閻浮提。園林具足。花果河池。一切具足。其果半味。其華半香。河水半味。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眾生何業。生瞿陀尼。以下中業。生瞿陀尼。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餘生處。少戒。少施。少業。少順法行。

云何少戒。

於前生處。以貧窮故。受雇持戒。或畏刑罰。以清淨心。禮佛法僧。親近國王。得財布施。以近王故。不讀誦經。施非福田。貪邪見人。謂為福田。十善垢濁。行不清淨。業因緣故。閻浮提死。生瞿陀尼。如是不知。善不善故。食半味食。少智少慧。貪著女人。先業因緣。生瞿陀尼。

一切眾生。以業藏故。由業故。行業故流轉。如其所作。善不善業。得如是果。若作善業。生人天中。若不善業。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以業因緣。得相似果。如種種子。

譬如種穀得穀。種麥得麥。稗子生稗。如以種子。種於薄地。收果減少。若以種子。種之良田。多收果實。如種赤稻。不生餘物。種豆得豆。種苷蔗者。則得苷蔗。以田勝故。得果亦勝。如三種田。

一者。福田施。二者。福田苦施。三者。苦施。

福田施者。名之為上。福田苦施。名之為中。苦施為下。除思功德。

譬如外三種田。

一者。饒石。亦多水衣。名為中田。

二者。其水豐足。無有草穢。又無水衣。亦無寇賊。名為上田。

三者。多有水衣草穢。其水不調。又多寇賊。是名下田。

若諸田夫。勤加功力。則得果實。

此內外法。以業藏故。隨業流轉。業轉而行。各各勢力。各各因緣。各各受生。瞿陀尼人。不修淨業故。生於此處。命終自業。流轉生死。

如是修行者。觀外法業已。如實知外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瞿陀尼。復有何等。山河海渚。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瞿陀尼國。弗婆提國。兩洲中間。有一大海。名清淨水。縱廣一萬二千由旬。清水盈滿。多有螺貝。堤彌魚。提鯢羅魚。那迦魚。摩伽羅魚。軍毘羅魚。失收摩羅魚。魚亦青色。

過此海已。有珊瑚山。縱廣五千由旬。毒害眾生。住在山中。

過此山已。有熱水海。多有毒蛇。毒蛇氣故。令海水熱。無有一眾生。以蛇毒故。眾生皆死。以毒熱故。

過此海已。有一大海。名曰赤海。縱廣一萬五千由旬。龍阿修羅。住此海下。以飲食故。互相瞋恚。常共鬪諍。有龍名曰。摩多梨那。有阿修羅。名僧伽多。

過此海已。有一大洲。名羅剎女國。縱廣二千由旬。有羅剎女。名曰長髮。住在此洲。噉食火燒。香花及肉。一念能行。二千由旬。常求人便。心常憶念。是羅剎洲。骸骨血肉。狼藉臭穢。充滿其洲。

過此洲已。有一大洲。名毘舍遮鬼女國。縱廣五千由旬。毘舍遮鬼。名曰髮覆。住在此洲。

過此洲已。有一大山。名曰饒山。縱廣五百千由旬。多饒樹林。

所謂。那梨吱羅樹。次名。波那婆樹。次名。無遮果樹。次名。多羅樹。次名。多摩羅樹。次名。卑耶羅樹。次名。俱羅迦樹。次名。陀婆樹。次名。佉提羅樹。

次名。提羅迦樹。次名。阿殊那樹。次名。迦曇婆樹。次名。泥荼羅婆樹。次名。佉殊羅樹。次名。菴婆羅樹。次名。卑末槃陀樹。次名。婆多利樹。次名。婆吒樹。

次名。甄叔迦樹。次名。龍樹。次名。無憂樹。次名。騏隣陀樹。次名。吱多迦樹。次名。迦尼迦羅樹。次名。阿堤目多迦樹。次名。那浮摩利迦樹。次名。波吒迦樹。次名。波吒羅樹。

次名。迦卑他樹。次名。毘羅婆樹。次名。天木香樹。次名。波頭摩樹。次名。瞻波迦樹。次名。迦羅毘略迦樹。次名。青無憂樹。次名。鳩羅婆迦樹。次名。軍陀樹。次名。婆陀羅樹。次名。鳩吒闍樹。

多有如是。種種果樹。處處流泉。乾闥婆王。遊戲彼林。

過此山已。有一大海。縱廣五百由旬。名曰乳水。其水色味。如乳無異。海有大魚。長五由旬。住在海中。

過此海已。有一沙山。縱廣一千由旬。無有林樹。及諸藥草。

過此山已。有一大海。名曰龍滿。縱廣六千由旬。海有諸龍。名栴遮羅。住此海中。自相鬪諍。樂注大雨。

過此海已。有一大海。名蘇無陀羅。縱廣二千由旬。其水不動。清淨湛然。多有軍毘羅魚。那迦羅魚。失收摩羅魚。螺貝之屬。

復次。修行者。知業法果。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如說處。山河海渚。林樹之處。無有一處。不生不死。不生不滅。一切恩愛。無不別離。無有一處。非業故行。無有一處。而非業藏。無有一處。非業流轉。受自業果。或生或死。無有山河海渚。非生死處。山河海渚。無鍼鋒許。非我生處。

百千千億。億億百千。生死之中。皆愛別離。怨憎合會。百千千億。億億百千。生死之處。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無始無終。貪瞋癡網。之所繫縛。流轉生死。

是故應當。厭離生死。勿生貪著。此生死者。甚為苦惱。久受堅牢。痛苦難忍。老死憂悲。苦惱愁毒。一切有生。必當墮落。歸破壞門。於生死中。無有少常。譬如日出。無有少闇。觀生死中。亦復如是。

如是。修行者。觀外身。得如實知外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過平等海。復有何等。山河海渚。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弗婆提國。縱廣八千由旬。多有眷屬。小洲具足。聚落城邑。河池林樹。洲渚山窟。行列樹林。花果禽獸。一切具足。

有六大山。

一名。大波賒山。二名。新鬘山。三名。孔雀集山。四名。獸峪山。五名。海高山。六名。真珠鬘山。

遍弗婆提。如閻浮提。有四大山。如前所說。

大波賒山。縱廣三千由旬。於此山中。有三大林。其一一林。皆悉縱廣。一千由旬。

一名。須彌林。二名。流水林。三名。峪鬘林。

眾樹具足。所謂。呵梨勒樹。次名。平面樹。次名。峪生樹。次名。枝等樹。次名。岸生樹。次名。石生樹。如閻浮提樹說。

住此山者。名大鬘人。

山中有河。名婆盧河。次名。流沙河。次名。狹流河。次名。速流河。次名。龍水河。次名。光林河。次名。征迦河。

第二大山。名曰林鬘。縱廣一千由旬。

此山有林。名鳩吒林。次名。行林。次名。天木行林。次名。烟林。次名。久垂林。

山中有河。一名。多羅覆。次名。角圍河。次名。愛水河。次名。攝念河。次名。烟笑河。

林鬘山中。所住之人。名俱知羅。

復次。修行者。觀第三山。名孔雀聚。縱廣千由旬。

此山有四大林。

一名。雲林。二名。百池林。三名。高吼林。四名。真珠輪林。

復有大河。所謂。泥均輪陀河。次名。大喜河。次名。愛林河。次名。先流河。次名。吉河。

於孔雀聚山。有住人。名曰青咽。

復次。修行者。觀弗婆提。有第四山。名獸峪。

此山有林。名闍知羅林。次名。可愛林。次名。彌伽林。花果具足。亦如前說。

林中有河。名涅茂迦。次名。普笑。次名。歌羅羅。

林中有獸。名曰調伏。次名。普影。次名。毛獸。次名。見走。次名。為馬。次名。無道。次名。仙獸。次名。多羅頭拏。次名。好耳。次名。象頭。次名。第一兒。次名。愛影。次名。兔毛。次名。駝身。次名。黑尾。次名。白頭。次名。端正。次名。蛇舌。次名。狗牙。次名。伽婆耶。次名。鉗婆。次名。碓井井。如是等獸。閻浮提中。或有或無。

獸峪山中。園林流池。華果樹木。一切具足。亦如前說。一切華池。如閻浮提。

住獸峪山人。名曰速力。

復次。修行者。觀弗婆提國。有第五山。名曰海高。縱廣一千由旬。園林流池。華果具足。亦如前說。

此山有林。名曰三滴林。次名。咽喉閉林。次名。山林。

林中有河。名曰三角。次名。高喚。次名。石聲。

人住海高山者。名遮株羅。

觀海高山已。如實知外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觀弗婆提。有何等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第六山。名真珠鬘。縱廣一千由旬。園林流池。周遍具足。種種花果。禽獸具足。亦如前說。

真珠鬘山。出一大河。名不見岸。廣一由旬。

有人住於。真珠鬘山。名曰普眼。

如是弗婆提。六山圍遶。

弗婆提國。有三大城。

一名。善門城。二名。山樂城。三名。普遊戲城。

一一大城。廣三由旬。

中下之城。有六十三。

有一中城。名鳩吒含。次名。大波舍。次名。普吼城。有如是等。中城之中。

第一最大下城。名一切負。次名。大音城。次名。曠野孔穴城。有如是等。小城之中。第一最大。

復有三億。五十萬。三千五百。五十六聚落。第一聚落。名迦尸摩羅。次名。水沫。次名。根村。次名。樹啼村。次名。一切人。次名。葉聚落。次名。毘頭羅。次名。波迦村。次名。毘吒聚落。次名。摩摩聚落。次名。那提。次名。伽吒瓮。次名。徒呵。次名。林聚落。次名。赤旋。次名。阿叉。次名。風吹。次名。鬘村。次名。頂樹。次名。黑飯。有如是等。第一聚落。

此等眾人。其面圓滿。像地洲形。

閻浮提人。耳髮莊嚴。

欝單越人。眼為莊嚴。

瞿陀尼人。項腹莊嚴。

弗婆提人。肩髀莊嚴。

四天下人。自身嚴好。

復次。修行者。觀業果報。眾生何業生弗婆提。有上中下業。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眾生。先世不知。業法果報。以不知故。施非福田。或難乞求。爾乃施與。或勤苦求。亦如前說。以此業故。名下品生。

若有眾生。持中品戒。若近國王法故。不殺眾生。非清淨心。以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天上。從天命終。生弗婆提。名中業生。

上人上業。聞於正法。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而生隨喜。如說修行。無有一法。能度生死。險道曠野。如聞正法。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諸施中勝。所謂法施。第一持戒。謂聞正法。聞正法智。最為第一。正法者。亦如前說。

觀弗婆提。業果報已。如實知外身。

復次。修行者。觀弗婆提內。復有何等。山河海渚。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過弗婆提。八千由旬。見有大山。名曰礠石。縱廣三千由旬。此山四面。一萬由旬。有微少鐵。皆悉速赴。走奔此山。

過此山已。有一大海。七千由旬。名曰波行。圍遶五山。猶如環玔。

何等為五。

一名。鍼口山。二名。大藏山。三名。多吒迦山。四名。蛇多山。五名。歡喜山。

過此山已。有一大洲。名陀吒迦曼荼。縱廣三千由旬。多有夜叉。緊那羅。住在此洲。河池樹林。花果具足。甚可愛樂。閻浮提中。弗婆提中。所有禽獸。此洲悉有。

過此洲已。有一大海。名多星宿。海中有山。名優陀延。有十三峯。遶此大海。去須彌山不遠。

外道說言。

與閻浮提人。善不善業。為增上緣。善不善風。於優陀延山中。出於星宿。

諸婆羅門。外道論師。失於業報。不知真諦。於人王所。說言星宿。諸曜所作。非業果報。

是諸外道。婆羅門論師。邪見倒說。星曜所作。非業果報。若星曜所作。非業果報。日月勝故。善不善。時節流轉。一切時節。而有華果。日月若勝。何故日月。為餘曜所覆。所謂。日莎婆奴。月羅睺。一切星宿。為曜所覆。曜為餘覆。以是善不善故。宿曜亦有。善不善業。是故。善不善業。眾生自業。非星曜作。

復次。修行者。隨順外身。觀曜星宿。見業果報。非曜等作。觀多星宿海已。觀須彌山。優陀延山峯已。如實知外身。

復次。修行者。觀多星海。縱廣七千由旬。

過此海已。有諸神仙。住在此洲。山河林樹。花果具足。如閻浮提。其洲縱廣。三千由旬。仙人夜叉。之所住止。一切如意樹。花果具足。

過此洲已。有大圍山。及有大海。三千由旬。在閻浮提。弗婆提。二國中間。如是大海。名冷暖水。縱廣三千由旬。多有螺貝。堤彌魚。堤彌鯢羅魚。那迦羅魚。摩伽羅魚。失收摩羅魚。龜黿之屬。住大海中。

過此山海。有一大海。名曰赤海。去閻浮提不遠。縱廣五千由旬。赤水滿中。多有大魚。其魚赤色。互相食噉。以魚血故。令海水赤。故名赤水。

過此海已。有一大海。名曰清水。縱廣七千由旬。山河具足。多有大魚。第一極深。

過此海已。有一大海。名曰寶渚。縱廣三千由旬。一切眾寶。集在此渚。金沙車璩。真珠珊瑚。蘇摩羅寶。種種具足。有摩偷果。名亂心毒。生在樹上。若閻浮提人。取果食之。七日如死。若有飛鳥。食之即死。

過此渚已。有一大海。名曰鹽。縱廣七千由旬。多有螺貝。真珠蜯蛤。堤彌魚。堤彌鯢羅魚。軍毘羅魚。那迦羅魚。充滿其中。復有諸龍。夜叉羅剎。毘舍遮鬼。皆住水中。水下多有。無量諸山。

此閻浮提洲。五百小洲。以為圍遶。略說勝者。所謂。金地洲。次名。寶石洲。次名。幢鬘洲。次名。迦那洲。次名。螺貝洲。次名。真珠洲。次名。圍洲。次名。光明洲。次名。翳沙波陀迦洲。次名。康白洲。次名。普賢洲。次名。心自在洲。次名。黑雙洲。次名。香鬘洲。次名。三角洲。次名。須屖拏洲。次名。賒那斯都洲。次名。阿藍迦洲。

次名。楞迦洲。有十二山。羅剎所住。

次名。彌留毘羅迦洲。次名。山住洲。次名。赤貝洲。次名。赤真珠洲。次名。雪旋洲。次名。沙塵遶洲。次名。無道洲。次名。五銅洲。次名。覆洲。次名。賒吉帝力洲。次名。女國洲。次名。饒樹洲。次名。翳沙波陀洲。次名。丈夫洲。

閻浮提界。說如是等。最勝小洲。此閻浮提。縱廣七千由旬。周遍可愛。如前所說。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外身。觀日月光。照何等處。

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日月光。照須彌山王。四面四天下。及照大海。照須彌山王。八萬四千由旬。光照山側。但周其半。

斫迦婆羅。金剛之山。周圍三十六億由旬。難忍業火。燒然金剛。斫迦婆羅山。乳海之水。近則成酪。轉近此山。則成生酥。漸漸復近。則成熟酥。漸漸近之。為地獄火。燒之磨滅。是故不滿。閻浮提等。

是修行者。觀於欲界。如實見之。厭離欲意。不見一處。常不破壞。不變易法。於一切處。無始生死。自業果報。因緣力故。自業果報。之所戲弄。無有一處。不生不死。若百若千。若百千返。無量無邊。生死無間。觀內外身。厭離欲愛。於色聲香味觸。心不愛樂。

如是。那羅帝婆羅門。長者聚落。修行比丘。修身念處。不住魔境。聞說如是念處已。有眾多人。破我見垢。無上法中。得法眼生。說身念處。無上之法。若於山谷。若在山窟。若在塚間。若在露地。若草𧂐邊。修學禪定。無得放逸。於命終時。致有悔恨。是我所教。

時諸比丘。聞世尊說。皆大歡喜。於世尊說。生信樂心。歡喜奉行。

正法念處經卷第七十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