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三十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觀夜摩天。第七地處。名廣博行。眾生何業。生彼地處。

彼見聞知。或天眼見。若人曾知。持戒善心。不殺不盜。如前所說。復捨邪欲。所謂有人。或到林中。近妙聲鳥。彼妙聲鳥。迭互相於。生欲心故。出欲音聲。雌鳥在前。雄鳥在後。相隨共行。彼鳥翅羽。有種種色。一切見者。心皆歡喜。欲情內發。而彼見已。不生欲念。心不思惟。況復行欲。

彼人如是。清淨持戒。捨於邪欲。持戒清淨。身壞命終。生於善道。天世界中。在廣博行。地處而生。

彼處生已。一切諸欲。功德和集。受諸快樂。有勝園林。銀毘琉璃。青寶之樹。大青寶樹。蓮華色寶。種種寶樹。莊嚴園林。種種寶池。水流盈滿。

若人本作。善業來者。行此林中。種種受樂。所謂林者。名赤色林。於彼林中。有諸天眾。諸天女眾。若入其中。彼樹光明。增長轉勝。種種妙寶。莊嚴成就。種種衣服。

若諸天眾。入彼林中。彼樹光明。普皆赤色。而彼樹林。其色皆如。赤蓮華寶。或作迦鷄檀那寶色。樹色柔軟。真珠鈴網。彌覆其上。隨念生果。隨念酒流。如意念行。隨天意念。何處受樂。彼樹枝葉。即出種種。勝妙樂音。如是行去。多有天女。共諸天眾。并如是樹。飛虛空中。隨心所向。如鳥無異。彼樹既飛。在虛空中。皆如日出。一切虛空。普遍嚴好。

又復彼樹。名赤色樹。水出如雨。在虛空中。甚可愛樂。彼鈴之聲。天鳥之聲。天樂之聲。如是種種。勝妙之聲。遍滿虛空。

時彼天眾。見樹飛行。在其面前。天女之眾。所圍繞已。同一樂心。多有無量。百千天女。共詠歌聲。飛虛空中。樹在於前。如示道者。天眾在後。與樹相隨。

天眾如是。隨心所念。起如是意。

我於今者。上彼樹上。

如是念時。彼樹倒迴。諸天即上。有在枝上。而遊戲者。彼天如是。在彼樹上。處處遊戲。如是枝上。在枝住天。隨心念時。即彼枝上。生蓮華池。天及天女。在彼池中。遊戲受樂。如是樹上。住枝之天。共天女眾。在赤林中。遊戲受樂。皆隨所念。如是受樂。

復有餘天。葉中住者。若有所念。即樹葉中。出生妙堂。於彼念時。如是堂出。種種妙寶。間錯莊嚴。鈴網彌覆。彼一切堂。有蓮華池。而為莊嚴。有真珠網。簾其戶牖。天在其中。共諸天女。歌舞遊戲。彼此迭互。不相妨礙。共相愛念。如是諸天。善業力故。迭相親友。無怨無中。此多親友。是善業果。大善業果。謂多親友。

爾時彼天。迭共同心。在赤林中。種種遊戲。彼赤林中。如是諸天。一切欲樂。皆悉具足。大勝業故。隨意所念。虛空中行。受無量樂。

又復彼天。不行虛空。還向本處。種種流水。滿蓮華池。於如是處。天女圍遶。遊戲受樂。

又復次向。名稠樹林。彼稠樹林。甚可愛樂。林中有河。河中乳流。如是乳河。莊嚴彼林。其乳勢力。若天飲者。憶念往世。於何處生。捨命而來。於此處退。生於何處。若放逸行。彼種種苦。無量種苦。皆憶念已。心生愁惱。生愁惱故。則離放逸。離放逸已。隨順法行。此大饒益。飲彼乳味。勢力所致。既飲如是。勢力乳味。

而復入彼。名稠樹林。林有種種。流水河池。而為莊嚴。有種種鳥。在彼池中。其鳥甚多。樹枝饒華。以華重故。皆悉下垂。而為莊嚴。有七寶蜂。其色平等。飲彼華汁。以自適樂。從蓮華池。至蓮華池。從一樹下。至一樹下。彼樹一切。皆毘琉璃。蓮華寶葉。有金色果。如是果者。天中美味。蘇陀中勝。如是果者。是隨念果。若須味時。則有如是。美味果生。食彼果已。而復歌舞。行向餘處。心生歡喜。

復向飲林。彼林之樹。天酒流出。美味香色。甚可愛樂。不可具說。離於醉過。如是勝酒。從樹流出。如雲雨墮。彼天飲已。復更轉生。勝歡喜心。彼天如是。生歡喜已。聞種種音。飲天美酒。受種種樂。

復有無量。光明莊嚴。自身天女。迭共遊戲。歌舞喜笑。

又復次向。蓮華龍林。彼林之量。五百由旬。五寶蓮華。蓮華甚香。以為莊嚴。蓮華龍林。更無餘物。唯除蓮花。及有諸龍。彼蓮花中。如是龍者。迭互相於。欲心起發。食彼蓮華。眾龍一心。迭共為伴。龍女圍遶。在清水中。水七功德。離水衣過。離泥濁過。離長短過。於彼觸中。自意受樂。如是如是。龍自意念。如是如是。隨意水生。彼龍在中。共諸龍女。戲樂之時。亦如諸天。共諸天女。受樂不異。

爾時天眾。見彼蓮華。龍林之中。諸龍戲樂。從空中下。向蓮華林。詠歌音聲。及諸天女。莊嚴音聲。龍在池中。出聲如雷。普彼天處。如一歌聲。以彼天處。如是歌聲。令諸山谷。皆有響聲。餘處諸天。聞其聲故。一切皆來。同向蓮華。龍林之所。種種光明。莊嚴其身。饒天女眾。如是同向。蓮華龍林。

爾時彼天。於先在彼。蓮華龍林。種種遊戲。復有餘天。山谷等處。異異處來。彼一切天。迭相見已。歡喜之心。轉勝增長。如是諸天。并天女眾。及彼諸龍。并龍女等。共在水中。遊戲受樂。

彼天天女。龍龍女等。如是受樂。至於久時。如是遊戲。歌舞喜笑。彼天如是。放逸而行。善業盡故。命欲盡故。彼天天女。善業福德。欲盡之時。若上蓮華。蓮花不勝。如是蓮華。沒於水中。即便破壞。如是諸天。若諸天女。福德盡相。如是應知。

又復彼天。若彼天女。福德盡相。謂彼諸天。若彼天女。以遊戲故。上龍背上。龍不能忍。墮彼龍背。此是彼天。若彼天女。福德盡相。放逸行天。放逸所壞。如是相出。

爾時彼天。若有本來。不大放逸。先知彼相。知彼相故。而說偈言。

久時已過去。
欲到命盡時。
死時臨欲到。
癡天不覺知。

而心不知足。
貪著境界樂。
根不知足故。
增長境界欲。

五根樂境界。
為欲破壞心。
福田業將盡。
癡天不覺知。

此大運時輪。
常割眾生命。
轉疾臨欲至。
癡天不覺知。

此死火甚惡。
為業風所吹。
命盡時將至。
癡天不覺知。

生死有為中。
無親無非親。
死羂甚可畏。
無能令免者。

諸有死未來。
諸有命未盡。
皆應捨放逸。
而作自利益。

死杖不久間。
必破眾生命。
大力既來至。
能令命失壞。

境界癡所盲。
遠離法燈明。
是故不見知。
大可畏死羂。

癡者不能知。
怖畏於死時。
以心著境界。
為愛所誑故。

退退而復生。
從道復至道。
眾生癡所壞。
故受自業果。

甚惡而極速。
能破諸世間。
云何於死時。
而不生怖畏。

眾生豈無心。
為當是無畏。
如是癡不知。
怖畏於死時。

退相極顯現。
如現見不異。
如是知不久。
於天中則退。

彼天如是。見退相已。諦知退相。心意愁惱。不向其餘。未退天說。欲退天說。以未退者。五境界中。受諸欲樂。恐其不信。後時退故。

何以故。於境界中。放逸癡故。或意迷故。於彼天眾。命欲盡者。若放逸者。不應為說。亦不應示。

爾時彼天。如是知已。默然不言。捨蓮華池。向餘處去。

彼天於後。復樂境界。受境界樂。彼欲退者。大羞相出。大畏相出。癡不覺知。不懼不畏。龍中遊戲。在蓮華中。共諸天女。彼處久時。受快樂已。復共如是。無量百千。諸天之眾。更向一山。彼山名為。常樂鬘山。到已欲上。有天金銀。天毘琉璃。天蓮華寶。最勝天寶。妙門之堂。有百千數。莊嚴彼山。

復有百千。勝妙蓮華。而為莊嚴。如是山中。第一勝樂。一切具足。百千樂音。恣耳所聞。多著種種。無縷天衣。自身光明。迭相看面。有妙色聲。觸味香等。如心所愛。而受快樂。自意念行。不可說樂。皆悉成就。天河流水。園林莊嚴。見則生樂。

彼天如是。次第復上。常樂鬘山。既上山已。有在堂中。坐於床者。有乘鵝者。有天在於。蓮華臺上。跏趺坐者。天共天女。在鳩婆羅。葉中而住。種種嬉戲。若歌舞等。五樂音聲。坐受快樂。其心欲在。虛空中行。共諸天女。處處遍看。於彼天處。處處可愛。隨心所樂。稱意而去。有處如焰。金銀蓮華。妙寶光明。有處多有。鳩婆羅葉。青色膩影。有處則是。天毘琉璃。青寶光明。有處是銀。頗梨真珠。光明可愛。

次復有河。有真珠沙。出寶山峯。有七功德。清冷水流。見彼峯河。有水旋流。其狀猶如。真珠瓔珞。如是觀察。見彼處已。飛於虛空。復見異處。七寶蓮華。莊嚴水池。無量蜂眾。莊嚴蓮華。如是見已。復觀異處。有園林池。甚為可愛。見有鳥獸。獸種種色。有銀色者。有金色者。寶角可愛。蓮華寶眼。真金色背。兩脇白銀。頗梨色甲。背脚均平。

復有餘獸。群隊相隨。七寶妙色。皆無所畏。群群遊戲。自受快樂。業所作故。形體殊妙。以其業故。皆食天食。

又園林中。餘處復見。孔雀命命。名無縷鳥。名戲論鳥。名大眼鳥。名動翅鳥。如是等鳥。群群遊行。在山峯中。出入園林。園林中見。既到如是。常樂鬘山。臨欲上時。見如是鳥。彼山一廂。則是青寶。彼第二廂。是蓮華寶。彼第三廂。則是金寶。

彼第四廂。則是銀寶。青寶廂處。有妙寶堂。名曰雜影。堂中則有。毘琉璃樹。其華下垂。猶如大蓋。流水河池。而為莊嚴。蓮華之林。乃有百千。百千種鳥。雜色莊嚴。多有天女。甚為端正。在彼堂中。

彼第二廂。蓮華寶處。有名笑林。彼林銀樹。其葉是金。有赤蜂群。無量百千。群鳥音聲。有流水河。河水有香。微風徐動。如是普遍。莊嚴笑林。

彼第三廂。金寶之處。有妙寶林。名樂寶林。有頗梨樹。而為莊嚴。其樹金枝。枝網普覆。有無量鳥。百千音聲。有流水河。而為莊嚴。彼處多有。歡喜天眾。歡喜天女。在中歌舞。一切妙欲。功德具足。而為莊嚴。

彼第四廂。銀寶之處。蓮華寶樹。青色寶枝。而為莊嚴。多有種種。妙音聲鳥。多饒無量。天及天女。無量百千。蓮華莊嚴。有無量種。無量分別。有無量種。隨眼所見。見則受樂。彼林彼樹。彼河彼水。彼寶枝等。彼蓮花池。彼鳥彼獸。彼蓮華等。種種色香。種種形相。甚為端嚴。

常樂鬘山。處處皆有。如是諸天。及天女眾。乘空上彼。常樂鬘山。普彼山處。一切皆見。此勝念山。有雜色光。彼天既見。眼則樂著。普欲上山。共天女眾。五樂音聲。五欲功德。而受快樂。勤行善業。樂修多作。可愛善業。持戒善寶。聖所愛果。如是受樂。皆欲上彼。常樂鬘山。

臨欲上時。名實語鳥。為說偈言。

此河水速流。
善業樂亦爾。
癡者不覺知。
境界貪所誑。

如是時來時。
死亦如是來。
樂迷放逸故。
天癡不覺知。

癡者無智故。
不覺命已過。
亦迷於善業。
而愛不可盡。

眾生不離愛。
有中隨順行。
彼癡愛眾生。
不覺善不善。

善果甚可愛。
若天受快樂。
如是見不善。
在惡道苦處。

若捨善不善。
復能離諸過。
則至不退處。
不生不死處。

彼樂得解脫。
欲樂非得脫。
夜摩及餘天。
業盡故得脫。

無常則不住。
常則為第一。
悕望有中樂。
退墮不可樂。

彼實語鳥。為彼天眾。欲上山者。如是說已。彼天聞已。於天眾中。若其有天。不大放逸。彼天則聞。若放逸者。以放逸過。是故不聞。猶著境界。彼放逸天。一切不取。天鳥所說。如是鳥語。真實利益。

時彼天眾。復歡喜心。向第一山。上彼山頂。峯上有堂。在堂而坐。如前所說。彼一山峯。名普見山。彼普見山。一千山中。最高最上。是故彼山。名曰普見。

共天女眾。上彼山頂。種種樂音。歌舞受樂。多有天眾。及天女眾。上彼山峯。見無量色。善業所化。光明水池。彼光明池。有可愛水。其水清淨。中有金魚。見者眼樂。水波亂動。有鵝鴛鴦。鴨等鳥群。此種種鳥。可愛音聲。水中甚多。

又彼水中。多有蓮花。拘婆羅耶。拘物頭華。尼那陀花。迦吒摩羅。如是等花。遍覆池水。有種種蜂。出種種音。又復多有。曼陀羅華。多有金珠。而為間錯。其水清淨。

又彼如是。可愛池中。復有蓮華。名曰沐鬘。有百千葉。一一葉中。出無量葉。有蓮華葉。青寶色者。有蓮華葉。頗梨色者。有蓮華葉。黃金色者。有蓮花葉。白銀色者。有蓮華葉。是車璩者。有蓮花葉。迦雞檀那。有金剛華。第一善香。彼如是等。異色葉中。各各有臺。其色光明。如初出日。彼種種臺。有無量色。無量色葉。遍彼池中。所謂青黃。赤白黑色。臺白而赤。其香可愛。滿一大臺。

爾時天眾。從虛空下。向光明池。下已入池。池有金鳥。天既入池。在鳥背上。有天在於。蓮花臺上。共多天女。遊戲受樂。有天在於。拘婆羅耶。蓮花之上。

復有餘天。在水中者。有在鵝背。入於水中。而遊戲者。有在陸地。共天女眾。而遊戲者。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迭共喜笑。遊戲受樂。有在堂中。共諸天女。異處遊戲。同飲天酒。離於醉過。現樂功德。味觸色香。皆悉具足。

其中諸天。有以珠器。而飲酒者。所謂青寶。銀寶金寶。毘琉璃寶。蓮華色寶。及頗梨等。種種珠器。有共天女。金蓮華葉。而飲酒者。有以開葉。不穿不破。拘婆羅耶。而飲天酒。詠歌音聲。生歡喜者。有天受用。蘇陀之食。色觸香味。皆具足者。各各別別。共自眷屬。種種受樂。

有於異處。共諸天女。五樂音聲。種種歌舞。遶光明池。而遊戲者。有共天女。在於水中。而遊戲者。彼水之味。隨天念轉。若天心念。欲令此水。色香味觸。若冷若煖。善業力故。應念而有。善不善業。果報如是。非有作者。

又復彼天。若如是念。

此水為酒。令我得飲。

即於念時。皆是天酒。觸味香色。皆悉具足。離於醉過。天既飲之。增長勝樂。善業力故。心生歡喜。然彼諸天。自業力故。如是受樂。自業所化。一切所作。善業不失。業羂之師。人身機關。於三界中。種種戲弄。愚癡凡夫。不覺不知。如是諸天。五欲功德。皆悉具足。而受快樂。

於彼天中。名實語鳥。為說偈言。

如油盡燈滅。
身命亦如是。
以本業盡故。
天中必定退。

如壁破壞時。
依壁畫亦滅。
如是業盡故。
天樂則無有。

天於彼天處。
福業盡則退。
一切法無常。
眾生悉破壞。

皆無常不定。
命速不久住。
死力勢甚大。
而天不覺知。

彼實語鳥。利益天眾。以彼諸天。善業力故。如是已說。若彼諸天。未於多時。放逸行者。既聞鳥語。於少時間。正心思惟。若放逸者。亦如不聞。以亂心故。雖聞不受。

於彼池處。如是久受。境界樂已。各如所乘。向彼山頂。共諸天女。飛空而往。復見餘處。有無量山。種種形相。一切山中。常樂鬘山。最為高出。

復有一山。名平等聚。

復有一山。名曰普見。

此三山量。於夜摩處。一切山中。最為高大。天眾如是。觀察彼山。其山光明。遍彼天處。天眾既見。即得上彼。常樂鬘山。上已則見。種種間雜。諸妙寶樹。金樹銀樹。毘琉璃樹。莊嚴彼山。

彼樹根根。莖莖節節。枝枝葉葉。皆是七寶。莊嚴殊妙。彼樹根莖。七寶莊嚴。諸節次第。寶別不同。一節則是。毘琉璃寶。一節則是。蓮華色寶。次節銀寶。次節金寶。次節則是。頗梨之寶。次節則是。車璩之寶。次節則是。迦鷄檀那。彼樹如是。節節各各。莊嚴不同。自從根莖。乃至於葉。一切皆是。七寶莊嚴。

彼樹不遠。復有寶堂。行而不亂。皆同一色。如人世間。日之光明。彼諸天眾。為戲樂故。次向彼堂。彼堂之數。有十百千。如心意量。如意念行。如意念作。彼天之中。有如是堂。近彼堂處。有蓮華池。其數多少。亦如彼堂。如是蓮華。節節次第。七寶莊嚴。又於彼處。復有眾鳥。三功德行。

何等為三。

一。是水行。二。是陸行。三。是樹行。

言水行者。謂名鴛鴦。泥盧槃。大胡盧。鵝鴨。摩鳩羅等。是水行鳥。

言陸行者。彼山頂處。出妙音聲。謂名二技。名歡喜聲。名一切忍。有鳥名為。一切鳥聲。名一切時。恒常受樂。如是等鳥。是陸行鳥。天音聲中。此鳥音聲。最為美妙。

言樹行者。謂俱翅羅。名命命鳥。名孔雀鳥。名鸚鵡鳥。名普眼鳥。不眴眼鳥。名普行鳥。名實語鳥。名知時鳥。如是等鳥。是樹行鳥。人中有半。

彼天皆有。於彼天中。有如是等。無量眾鳥。種種音聲。如是天中。三種行鳥。出妙音聲。

又常樂鬘。大山頂上。更復有鳥。行虛空中。身是七寶。

若彼諸天。行放逸行。放逸壞時。彼鳥說偈。呵責之言。

放逸所壞天。
為境界所誑。
愛心所迷亂。
死王臨欲到。

染著欲樂故。
不知善不善。
一切眾生癡。
境界欲所誑。

行於種種道。
造作種種業。
為種種心使。
流轉於五道。

如是彼鳥。見放逸天。放逸行故。已說此偈。而呵責之。猶如父母。調伏諸子。而彼諸天。雖如是聞。不受不取。猶故受樂。遊戲歌舞。乃至一切。善業皆盡。則於後時。退彼天處。退天處已。如自業行。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餘業故。生於人中。同業處者。則生第一。富樂之處。有勝上意。心常歡喜。在好國土。迦那那洲。若師子國。富樂處生。生長者家。以餘業故。

廣博行地。第七已竟。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觀夜摩天。所有地處。

彼見聞知。夜摩天中。復有地處。名曰成就。眾生何業。生彼地處。

彼見有人。信佛世尊。善心持戒。不殺不盜。如前所說。復捨邪婬。於先所行。共婬婦女。心不憶念。彼善男子。如是持戒。善意熏心。身壞命終。生於善道。夜摩天中。成就處地。

生彼處已。自業相似。而得果報。所謂園林。蓮華池水。池有種種鳥。美妙音聲。種種莊嚴。妙身天女。而為圍遶。

生如是等。天樂之處。五樂音聲。種種遊戲。不可譬喻。勝妙聲觸。味色香等。而受快樂。

譬如水池。有五水瀆。皆悉是水。在水池畔。水入池中。不遮不礙。如是如是。五根愛著。五愛之身。常隨五處。不知厭足。

譬如五處。皆悉置火。一切焰然。風吹普熾。若以乾薪。如是如是。著五火中。彼火如是。熾然增長。如是如是。此根愛然。如火增長。憶念風吹。不正觀焰。境界乾薪。五根火焰。

如是如是。此五根火。得境界薪。如是如是。根火熾然。如世間火。飛蛾入中。則被燒然。如是如是。若有入於。愛境界火。則為所燒。一切愛著。皆如飛虫。不覺不知。一切諸天。如彼飛虫。為火所燒。墮五境界。共天女眾。園林中行。

從蓮花池。至蓮華池。從蘇陀處。至蘇陀處。從飲酒處。至飲酒處。從美音處。至美音處。從香花林。嗅花香已。次復往到。勝香花林。從一林處。至一林處。見林眼樂。復向其餘。眼見樂林。如是遍入。諸境界火。

彼山如活。彼天見之。如見命物。彼諸天眾。如是見山。如是如是。處處普見。如火得酥。其焰熾然。如是彼處。始生天子。見如是處。七寶莊嚴。見無量種。心則生樂。見彼山處。無量百千。諸天女眾。如是天女。甚多甚饒。彼一切處。多有天女。種種莊嚴。遍滿彼處。天眾亦爾。遍滿彼處。歌舞遊戲。迭共受樂。五樂音聲。遊戲受樂。若下劣天。如是種種。莊嚴天女。可有一萬。如是次第。三萬二千。如是次第。有四萬者。有五萬者。如是次第。乃至百千。諸天女者。

爾時如是。諸天女眾。於彼天子。迭共相愛。不生厭心。

一切天女。一一各各。作如是知。

天子愛我。

彼天如是。愛於欲樂。不知厭足。如火得酥。焰起熾然。彼放逸行。諸天子等。園林樹木。蓮花池中。於河水中。可愛天女。共受快樂。

如是次第。復於後時。共彼天女。入鵝林中。如是林者。於彼天中。猶尚希有。況於餘處。謂彼林中。有鵝莊嚴。如是鵝者。在彼林住。彼鵝銀翅。有金翅者。蓮花寶足。

復有餘鵝。蓮花寶嘴。金寶間腹。有金身鵝。背則是銀。迦鷄檀那。勝寶之足。其嘴亦是。迦鷄檀那。

復有餘鵝。頗梨為背。脇是車璩。腹是青寶。足則是金。

復有餘鵝。七寶雜身。有鵝純色。謂如銀色。有頗梨色。有純金色。有車璩色。有青寶色。

復有餘鵝。大青寶色。

復有餘鵝。迦鷄檀那。勝寶之色。

如業心盡。如是受樂。如是鵝者。復共勝妙。端正雌鵝。處處遊戲。或在池中。如是遊戲。如是次在。蓮華林中。山河等中。或於陸地。蓮華林中。柔軟地處。有種種華。共彼雌鵝。如是受樂。

爾時諸天。入彼鵝林。多饒種種。莊嚴天女。共彼天女。遊戲受樂。彼天既見。如是鵝已。生希有心。轉勝歡喜。迴眼普看。如是勝林。彼諸天女。隨順天心。

既知天子。心歡喜已。語天子言。

天今當知。此名鵝林。如是鵝林。甚可愛樂。種種寶樹。光明殊妙。有種種寶。莊嚴此林。希有功德。皆悉具足。種種蓮花。而為莊嚴。無量百千。山峯莊嚴。有種種華。莊嚴彼林。如是種種。名尚叵說。有蓮華池。莊嚴彼林。於彼林中。有鵝王住。名曰善時。鵝如天主。牟修樓陀。住此天中。彼善時鵝。乃是一切。鵝中之王。住此林中。在名廣池。遊戲受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恒常來至。此鵝王所。共此鵝王。種種遊戲。勝共一切。天眾戲時。所受之樂。共餘一切。諸天遊戲。皆悉不如。共鵝遊戲。

彼天子言。

以何因緣。夜摩天王。恒常共彼。善時鵝王。而遊戲耶。

天女答言。

如是因緣。一切天眾。皆悉不知。天子今者。如是心念。我今共去。向彼善時。鵝王之所。入彼林中。乃至到池。盡見林已。見彼天王。牟修樓陀。及見鵝王。

彼始生天。於天女眾。如是聞已。作如是言。

我今共去。到彼鵝王。牟修樓陀。天王之所。

爾時如是。諸天女眾。共始生天。向彼林間。水池之中。鵝王之所。未至鵝王。已見種種。天妙樹林。多饒種種。鳥獸群眾。有種種色。種種鳥獸。鳥共雌鳥。獸共牝獸。如所應食。種種不同。食天根果。皆七寶身。莊嚴勝妙。中間平地。於樹林中。窟穴之中。若平地處。或於河岸。蓮華池岸。或在池中。或山谷中。群群遊戲。或出音聲。

彼始生天。見已心喜。又生希有。未曾有心。眼則眴動。諸天女眾。而圍遶之。詠歌音聲。如是遊戲。入彼鵝林。

復於一處。見孔雀群。在園林中。彼諸孔雀。有咽起者。有以咽項。相揩摩者。如是露處。種種遊戲。

復有孔雀。七寶之身。在闇林中。屏處遊戲。有共樹心。而遊戲者。種種孔雀。如天所應。始生天子。共諸天女。如是見已。欲入鵝林。見多無量。百千億數。諸天女眾。在鵝林中。

復見餘林。甚可愛樂。所謂有河。第一清水。普河兩岸。多有諸天。及天女眾。七功德水。盈滿彼河。

所謂河者。名欲水河。寂靜水河。歡喜流河。名酒流河。有河名為。葡萄酒流。有名隨稱。一切念水。名鳥音聲。可愛樂河。彼大林中。如是河流。

彼岸行鳥。飲冷水已。而說偈言。

故業勿令盡。
數數造新業。
以本業盡故。
則於天中退。

若人造新業。
三種三時生。
故未盡造新。
則不墮惡道。

若畏未來世。
不貪著現在。
不樂過去者。
不久間得脫。

若心不動轉。
苦樂不經心。
彼智者捨身。
餘處則得樂。

若受故業樂。
而不造新業。
故業受盡已。
癡者死時知。

若彼癡心天。
受行境界樂。
若勤佛功德。
不為欲所使。

若有得如是。
大過患之身。
能不著現樂。
則是智慧者。

若不為欲使。
畏過不貪著。
復畏於惡道。
則是勇健者。

若心貪著樂。
而不畏惡道。
此癡愛樂行。
由愛故退失。

貪著於諸欲。
得已心歡喜。
修欲不得力。
後時墮惡道。

如電如陽焰。
如乾闥婆城。
如是說欲惡。
能誑惑一切。

彼岸行鳥。見始生天。放逸行故。如是說偈。彼始生天。新著欲故。雖聞不受。

爾時彼天。聞彼鳥語。既不受已。復入鵝林。更受無量。境界之樂。始著欲故。鵝林勝故。雖聞不取。如是鵝林。枝網覆故。實與不實。一切不知。

彼鵝林中。見寶珠林。遠處遙見。第一光明。復有百千。光明羅網。其處諸天。尚不能看。況下地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而能看耶。

彼天珠林。如是光明。若天欲發。如是寶珠。為作堂舍。行虛空中。珠內有孔。天坐其中。飛行虛空。遊戲受樂。以善業故。珠為堂舍。行於虛空。如是珠中。有天園林。蓮華水池。種種樹林。分分地處。多有山峯。饒鳥音聲。如是彼天。在虛空中。音聲娛樂。六欲功德。一切成就。遊戲受樂。

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一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