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畜生品第五之四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第三地。華鬘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被破失力時。有阿修羅。語鉢呵娑言。

軍眾破壞。無能救者。唯汝有力。能護彼軍。

鉢呵娑言。

汝速看彼。三阿修羅王。今在何處。

阿修羅言。

今者悉為。諸天所破。還歸水底。住於門下。皆失勢力。遙歸大王。娑羅呵娑。欲求救護。望助其力。羞慚愧恥。於門下住。不得入城。

時毘摩質多羅鉢呵娑。聞是語已。語阿修羅言。

阿修羅等。與天共戰。釋迦天主。在中不耶。

阿修羅言。

未曾來也。

時鉢呵娑。聞是語已。即大瞋恚。眼赤如血。奮其身力。視阿修羅。作如是言。

唯四天王。破壞三地。諸阿修羅。令失勢力。阿修羅軍。無所能為。為彼一天。之所破壞。我今當往。破一切天。

時鉢呵娑阿修羅王。作是語已。諸阿修羅。皆有威力。阿修羅王。勅諸軍眾。速疾擊鼓。

我欲自出。擊彼天眾。令其破壞。衰惱喪滅。及帝釋王。我獨能破。天今破壞。阿修羅眾。我不能忍。若無我者。得言諸天。有大勢力。我今猶存。云何諸天。能有大力。欲望奪我。阿修羅女。

毘摩質多羅鉢呵娑。說此語已。擊大戰鼓。告諸軍眾。

速疾莊嚴。我今欲往。攻彼天眾。令阿修羅眾。皆得增長。

如是勅已。即自發起。百千輪殿。無量千億。阿修羅軍。光明如日。始發起時。一切大地山河。乾陀羅山。須彌山王。皆悉大動。乃至善見城。天善法堂。釋迦天主。所坐之處。動搖不定。

時天帝釋。作是思惟。

我座搖動。阿修羅王。必與天鬪。是故令我。坐處傾動。

時天帝釋。告諸天曰。

若毘摩質多羅阿修羅起。則園林山谷。須彌山王。皆悉大動。汝等三十三天。速疾莊嚴。阿修羅來。毘摩質多羅鉢呵娑阿修羅王。發起欲來。破壞天眾。我今亦自。乘伊羅婆那象。及諸天眾。共詣鬪處。

何以故。我不見天眾。能與此鉢呵娑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共戰。

時天帝釋。說是語已。善見城中。善法堂上。一切天眾。一一天宮。所住之處。皆悉勅令。出善見城。往趣毘摩質多羅鉢呵娑。戰鬪之處。

天眾聞已。即入質多羅林。取種種器仗。此質多羅林。一切戰具。皆悉備有。

時彼天眾。或百或千。或千億萬億。疾入彼林。皆取戰具。聲震躁擾。如海潮聲。逼迫隘疾。颺塵滿空。如是大眾。或有行空。有行山脊。有行山谷。周圍大陣。無空缺處。

復有諸天。遊戲林間。聞擊鼓聲。走趣質多羅林。捨於欲樂。取眾戰具。百百千千。億億萬眾。一切諸天。皆共瞻仰。帝釋天王。

時天帝釋。見是天眾。皆大歡喜。坐眾寶殿。其殿嚴麗。七寶莊嚴。或以光寶。而為嚴飾。或有金色。以為莊嚴。或毘琉璃。或以頗梨。或以車璩。或以迦羅。種種大寶。以為莊嚴。或種種摩尼。以為莊嚴。寶網羅絡。懸眾寶鈴。端嚴殊妙。

如業果報。得此勝殿。其身光明。威德赫焰。位次相比。間不容人。或有住於。須彌山峯。側滿充遍。有住空中。百百千千。皆共瞻視。釋迦天王。伺待天主。與阿修羅王共戰。各各籌量。設諸方便。

時天帝釋。告御臣曰。

賢士。汝往告彼。伊羅婆那。六頭白象。具足一切。大龍功德。我乘此象。摧阿修羅。

是時御臣。受天主教。即向如意蓮華池所。

時伊羅婆那。六頭白象。與眾群象。遊戲池中。

爾時侍臣。告象子曰。

天主釋迦。欲乘寶象。摧阿修羅。

象子聞已。即告寶象。伊羅婆那。聞其所說。即共守者。詣御臣所。到善法堂。侍臣即入。白天帝釋。

天王當知。第一寶象。今已來至。

時天帝釋。即以憶念。化此寶象。令有百頭。面貌清淨。離諸塵垢。其一一頭。皆有十牙。皆悉鮮白。一一牙端。有十華池。一一池中。有千蓮華。一一蓮華。有十華臺。一一華臺。有百華葉。一一葉中。有百玉女。以五音樂。歌舞嬉戲。出美妙音。無以為比。

如是。伊羅婆那。殊勝寶象。帝釋天王。之所變化。其身廣大。一千由旬。其色鮮潔。純白無比。帝釋乘之。欲破阿修羅軍。種種伎樂。或有歌舞。或有戲笑。或嘯或吼。或有叫喚。光明威德。端嚴殊妙。出善見城。

諸天見已。各乘種種。異色寶殿。種種器仗。以自莊嚴。種種伎樂。歌舞戲笑。喑噎出聲。歡喜悅樂。見帝釋王。喜悅倍前。

時天帝釋。端坐寶象。王處其中。大功德力。之所集成。無量天眾。周匝圍遶。端嚴無比。種種天眾。皆共圍遶。三十三天王。其明勝於。百千日光。滿虛空中。眾伎樂音。充塞遍滿。二萬由旬。從上而下。詣阿修羅。鬪戰之處。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發聲大叫。上昇虛空。往詣天帝釋。

即於空中。遇天帝釋。白言。

天王。毘摩質多羅鉢呵娑。欲伐諸天。一切大海。擾亂不定。百千眾山。皆悉動搖。阿修羅眾。奮武遊戲。出大怖聲。大海魚鱉。及小龍子。皆失身力。小羅剎鬼。毘舍遮鬼。無量眾生。喪失身命。婆羅摩悌。非法惡龍。歡喜踊躍。吼如雷震。婆修吉。德叉迦等。法行龍王。愁悴自守。

毘摩質多阿修羅王。從水下出。六萬真金。須彌樓山。悉皆震動。一切眾生。心皆怯弱。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三箜篌天。心皆惶怖。怯弱不安。遣我來至。大天王所。

天王當作。何等方便。如是我已。破彼三地。阿修羅軍。羅睺阿修羅王。華鬘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百千共戰。悉已破壞。

帝釋聞已。告護世言。

我已先知。毘摩質多羅鉢呵娑。起欲惱天。我今欲下。摧破阿修羅軍。救護諸天。我為法護。為法所救。修行於法。法為勝幢。求法樂法。不樂非法。我以如是功德。能破彼軍。我則得勝。無勝我者。莫生怖畏。我今將大軍眾。到阿修羅所。莫生怯弱。

所以者何。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知恩報恩。順法修行。守護正法。喜樂正法。信奉正法。供養沙門。知業果報。於六齋日。齋戒自守。布施持戒。修福習智。我常憶念。順法修行。受行法戒。彼阿修羅。無有法行。是故於彼。阿修羅所。無少畏心。

時天帝釋。說是語已。往詣毘琉璃山頂。四天王天。所住之處。

時天帝釋。見四天王。告諸天眾。

此護世四天。來集此處。欲破阿修羅軍。

時護世天。白帝釋言。

此諸天眾。天王所攝。天王所護。依止天王。不畏阿修羅。及其軍眾。

如是說已。時三十三天。皆大歡喜。讚天王言。

天王常勝。天眾常勝。

既讚嘆已。到四天王所。

時天帝釋。所將天眾。無量百千。宮殿圍遶。乘伊羅婆那。大白象王。如上所說。其身殊妙。七寶光焰赫若電光。滿虛空中。無量音樂。震吼之聲。充滿十方。百千天眾。歡喜圍遶。住須彌山。乾闥婆眾。莊嚴諸天。仙聖歌頌。無比讚歎。共相娛樂。自善業果。受第一樂。

時四天等。見帝釋下。皆大歡喜。

時天帝釋。告四天言。

我今至此。欲破阿修羅。勿怖。勿怖。諸天大眾。悉集來此。

時四天眾。聞已歡喜。白言。

天王。我已獨能。破阿修羅。況天王來。大眾皆集。我依天王。於阿修羅。無少畏心。

說是語已。即遶帝釋。於一面住。觀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華鬘阿修羅王軍。身著諸天。金剛鎧鉀。手執種種。兵刃武器。欲摧阿修羅軍。心念不息。住種種寶。莊嚴殿上。法行龍王。婆修吉。德叉迦等。心欲鬪戰。住在一面。瞻仰帝釋。隨其教勅。即當奉行。共觀水下。

時四阿修羅王。忽然直出。一切軍眾。無量千億。皆共圍遶。手執種種。鬪戰之具。直前而進。不顧左右。無量百千億。大眾圍遶。

一切須彌留山。皆悉震動。一切阿修羅中。其力最勝。善解無量。鬪戰之術。從水下出。猶如第二。須彌山王。與鉢摩悌等。非法惡龍。而自圍遶。毘摩質多羅鉢呵娑。來至戰場。諸天大眾。遍虛空中。阿修羅軍。滿大海上。欲共天眾。興大戰鬪。各自思惟。欲觀鬪戰。於一面住。

時四天王。德叉迦。婆修吉等。白帝釋言。

天王。阿修羅軍。在我前住。天王何故。不勅我等。與彼共戰。

時天帝釋。告諸天眾。及諸龍眾。

我今當遣。護世四天。下閻浮提。觀諸眾生。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順法修行。則能破壞。阿修羅軍。天為法護。依止於法。依法增長。天亦增長。法損減故。天眾亦減。我今遣汝。詣閻浮提。到人世界。

如是說已。即勅四天。

汝速往閻浮提。觀諸眾生。若有順法。孝養父母。恭敬長宿。供養沙門。齋戒自守。布施持戒。不行放逸。隨順正法。

時四護世。聞是語已。如射箭頃。至閻浮提。一一住處。一一村落。一一城邑。一一軍營。一一交道。一一國土。一切觀察。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皆遍觀察。見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如法修行。

見是事已。心生歡喜。如射箭頃。到帝釋所。心喜踊悅。白天王言。

甚可慶悅。釋迦天王。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布施修德。增長天眾。減損阿修羅軍。

帝釋聞已。甚大歡喜。告護世言。

一切天眾。應生歡喜。我今破壞。阿修羅軍。我今破壞。阿修羅軍。閻浮提人。多修福故。

天眾聞已。皆大歡喜。身力轉增。過先十倍。白言。

天王。何故而住。何故而住。我以天王威勢力故。破彼怨敵。令天得勝。

時天帝釋。告婆修吉。德叉迦等。諸龍王曰。

汝速走趣。鉢摩梯等。非法龍所。莫往毘摩質多羅阿修羅軍。

時婆修吉。德叉迦。聞是語已。即疾往趣阿修羅伴。鉢摩梯等。非法龍所。雨大猛火。

時毘摩質多羅鉢呵娑。即遣鉢摩梯。放大熾電。一切惡龍。身上火然。受大苦惱。尋復破壞。走趣阿修羅軍。

作如是言。

各各異軍。不可勝彼。大眾皆當。和合共鬪。天乃可破。

作是語已。即復走向。婆修吉。德叉迦所。

時法行龍。婆修吉。見彼惡龍。語德叉迦言。

彼以惡心。瞋恚而來。我當為之。而作衰惱。令不復來。若不加彼。數數如是。惱亂我等。

作是語已。時德叉迦。即走往趣。鉢摩梯所。於虛空中。雨大猛火。放諸煙焰。燒彼惡龍。既被燒已。尋便退走。奔趣阿修羅所。望救生命。

羅睺阿修羅王。見是事已。作如是言。

此龍破壞。退來至此。汝等何故。捨之而住。

作是語已。奮力而走。

時迦留足天。見羅睺阿修羅來。亦走往趣。交軍合戰。甚可怖畏。如惡險岸。諸小阿修羅。住於海中。皆悉聾塞。或有恐怖。喪其身命。空中雨刀。逼迮駃下。百千萬數。

如是鬪時。若天被害。斬截手足。尋復還生。無所患害。一切身分。亦復如是。無所患苦。色相不異。妙色具足。唯除斬首。及斷半身。

天阿修羅。互相怨敵。如是鬪戰。若阿修羅。為天所害。斷則不生。亦如人法。受諸苦痛。非如天法。

時迦留足天。與羅睺阿修羅軍。如是大戰時。迦留足天。復取無量大山。雨阿修羅軍。

時阿修羅軍。分散破壞。為百千分。

羅睺阿修羅王。見其軍眾。悉破壞已。即取大山廣。三百由旬。走向天眾。

時迦留足天見已。手執弓仗。亦走往趣。以箭射山。碎如沙末。墮大海中。

虛空雨刀。時阿修羅。見是事已。畜生心故。少勇怯弱。走向勇健阿修羅軍。

勇健阿修羅王。見其退還。告軍眾言。

此羅睺王。空有大身。無有少力。為天所壞。走來奔軍。欲望救護。如凡阿修羅。等無有異。以無力故。若有力者。則以此身。必能獨破。一切天眾。是身如第二。須彌山王。此迦留足天。第一勇健。能與如是。大身共鬪。而不破壞。

作是語已。即與陀摩睺眾。走趣迦留足天。欲共鬪戰。

時天見已。即告鬘持天言。

速來速來。今勇健阿修羅王。將大軍眾。來向我所。

時鬘持天。聞是語已。即復疾走。向勇健羅睺阿修羅所。羅睺復與。勇健阿修羅。牢自莊嚴。迴向天眾。欲與迦留足天。相撲共鬪。念本宿怨。擲大山石。上雨刀箭。種種器仗。及擲大樹。滿虛空中。間無空處。不復相見。百千共鬪。無等鬪戰。

諸天身分。壞已復生。亦如上說。阿修羅軍。被斬不生。亦如人法。諸天軍眾。唯除斬首。命則不全。若斷中腰。亦復如是。是時天眾。少有減損。阿修羅眾。多有喪滅。

時阿修羅。被天破已。餘殘軍眾。還退水下。欲望救護。天眾大叫。阿修羅軍。聞其叫聲。皆失威力。微命自存。羅睺。勇健。走還本城。於門下住。

時第三地。華鬘阿修羅王。見羅睺。勇健。為天所破。告軍眾曰。

我軍悉來。當與天戰。我有大力。天何所能。

作是語已。即與其軍。走趣天眾。及羅睺。勇健阿修羅軍。餘殘相率。還與華鬘。俱詣天眾。

共相謂言。

何故妄稱。阿修羅王。而自退走。既自無力。又無刀戟。善巧戰敵。設得至宮。毀辱妻子。

說是語已。氣力還增。身如大山。手執兵器。走速如風。復向天眾。欲與天戰。

時天使者。及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等。皆共籌量。

一切阿修羅。皆共和集。欲來我所。自恃己力。而生憍慢。不知天力。

說是語已。走趣阿修羅。即共大鬪。上雨大山。或雨大石。雨刀雨戟。共相擒撲。無量相殺。無量逼迫。無量相打。無量喪命。遍大海上。無量種鬪。無法可喻。龍眾共龍。無量種鬪。

時天帝釋。見是事已。告三十三天言。

速疾莊嚴。一切阿修羅眾。今皆來此。除鉢呵娑。我當乘伊羅婆那白象。與鉢呵娑鬪。

時天帝釋。告諸天已。語伊羅婆那白象王言。

我今乘汝。破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及其軍眾。

作是語已。手執金剛。遍觀阿脩羅眾。勢力誰勝。見天得勝。阿修羅軍。退沒不如。天見阿修羅。破壞退走。皆大歡喜。天王帝釋。怡悅喜樂。

時鉢呵娑。見是事已。作是思惟。

三地無量億。阿修羅眾。鬪戰失力。皆已破壞如前。於一切觀池。所見無異。如實不虛。我今當往。破天帝釋。壞彼諸天。

說是語頃。天眾已至。水底門下。

時毘摩質多鉢呵娑。生大瞋恚。諸山搖動。大海涌波。日光山頂。皆作赤色。及其軍眾。住於水底。見諸天眾。破羅睺等。阿修羅軍。走趣水下。無力無救。一切擾亂。天大唱叫。

一切阿修羅。皆悉失力。互相謂言。

我今無力。無有救護。

有阿修羅言。

勿怖勿怖。還迴勿走。

說是語時。即雨山峯。遍打阿修羅軍。

天大歡喜。唱如是言。

捉阿修羅。捉阿修羅。殺此非法。惡行畜生。常惱我等。不能鬪戰。怯如烏鳥。無勇健志。不善刀戟。如是好破。令不復迴。此阿修羅鬪。不知時節。

如是天眾。各各歡喜。向阿修羅。欲加打害。瞋恚目赤。猶如絳色。雨刀雨戟。又雨大火。猶如秋月。降注大雨。如是破壞。阿修羅眾。

時鉢呵娑阿修羅王。坐百千輪。行殿之上。與無量億。阿修羅眾。而自圍遶。雨種種刀戟。手接大山。或一由旬。乃至五由旬。向於天眾。

時羅睺阿修羅等。見是事已。氣力還生。復迴欲鬪。

時鉢呵娑。安慰之言。

勿怖勿怖。我今來此。破一切天。喪滅摧壞。汝莫怖畏。

阿修羅王。勿怖勿怖。若至本宮。於己妻所。云何自稱。我是丈夫。而無膽勇。虛稱丈夫。

時鉢呵娑。說是語已。走趣天眾。諸天見之。亦疾往趣。天與阿修羅。合陣大戰。大聲震吼。滿須彌留。山川嵠峪。

時羅睺阿修羅王。走趣迦留足天。

勇健阿修羅王。手執大戟。走趣鬘持天。

華鬘阿修羅王。手擎大山。廣三由旬。走趣三箜篌天。及天使者。

如是大戰。一切眾生。聞說毛竪。何況覩見。

時鉢呵娑阿修羅王。復欲調伏。摧壞諸天。如風吹雲。自恃大力。不懼天眾。

時四大天王。如是被惱。至三十三天。白帝釋言。

天眾獨鬪。將為阿修羅。之所破壞。天王速去。莫令天眾。散滅毀壞。畜生得勝。天王速去速去。除善法堂。餘一切天。皆當速去。

三十三天。聞是語已。一切天眾。皆悉疾往。鉢呵娑毘摩質多所。雨眾刀箭。鉢呵娑。於三十三天眾上。雨大石山。滿虛空中。一切和合。吼叫大鬪。

各各自謂。

我軍得勝。

如是鬪戰。百千山谷。互相打觸。碎為微塵。於虛空中。滿千由旬。此塵雲中。迭互雨箭雨山。猶如秋雨。無量億阿修羅眾。喪滅不還。諸天眾中。無量千人。夭命喪壽。怯弱阿修羅等。為護命故。走入本宮。

敗軍之餘。既入城已。阿修羅眾。諸婦女等。來問之言。

我夫今者。為何所在。

阿修羅答言。

阿修羅軍。與天共鬪。破壞天眾。皆大歡喜。欲來不久。

時阿修羅。諸婦女等。即向一切觀池。觀阿修羅軍。見天得勝。阿修羅軍。敗散破壞。死屍狼藉。百退千退。諸女見已。悲塞懊惱。卻坐於地。啼泣悲哭。心大苦惱。遶池而住。椎胸大叫。自拔頭髮。舉手拍身。眼中流淚。

時諸婦女。於池水中。見夫死已。憂悲大苦。

天阿修羅。如是共鬪。如是大惡。

鉢呵娑阿修羅王。與無量億阿修羅。而自圍遶。來向帝釋。

帝釋見已。告諸天眾。

此阿修羅。今來我所。欲共鬪戰。難可調伏。我以法伴。當破彼軍。如明除暗。

說是語已。乘伊羅婆那白象王。其走速疾。猶如射箭。善法天眾。而自圍遶。從上而下。直向阿修羅軍。拔大樹林。擲其軍上。又擲大石。或雨大箭。向鉢呵娑。

時鉢呵娑。乘大輪殿。攻帝釋王。

時天帝釋。語鉢呵娑。

汝為畜生。住非法道。欲何所至。吾當壞汝。令汝退還。走入水下。

時毘摩質多羅鉢呵娑。語天主言。

我今破汝。及諸天眾。

時毘摩質多羅鉢呵娑。接大金山。廣五百由旬。以擲天眾。伊羅婆那白象王。見金山來。口出猛風。吹破金山。猶如沙末。墮大海中。

時阿修羅王。見金山碎。復取金剛齊山。廣五百由旬。擲天帝釋。

時伊羅婆那白象王。以鼻接取。還打鉢呵娑阿修羅胸。令其傾動。

三十三天。見是事已。揚聲大叫。唱言。

畜生。天王破汝。白象打汝。令汝傾動。何況帝釋。手放金剛。

作是語已。一切天眾。走向阿修羅軍。有取大石。有取大樹。有取大山。有執大戟。有執大矟。有震雷電。霹靂起火。有執犁具。或有相撲。有執刀輪。或有執刀。有行虛空。有執弓箭。有執圍山。有相擒扠。有順法鬪。有相道理。或有指授。有多巧偽。有以火鬪。或有水鬪。或有注流。或一切鬪。或有闇鬪。或有幻鬪。或以鋸鬪。或用抓鬪。或以殿輪。或以聲叫。聞者不忍。或以脚踏。或以手鬪。

如是種種器仗。身皆具足。一切天眾。在帝釋前。向阿修羅。

時鉢呵娑。羅睺王等。見諸天眾。執種種器仗。共鉢呵娑向帝釋所。

時諸天眾。見四阿修羅王。向帝釋所。即自莊嚴。以助天王。

時天帝釋。自觀天眾。告阿修羅曰。

汝等畜生。云何如是。癡無所知。一切阿修羅力。不及一天之力。獨我一天。能破汝軍。

何以故。天有法力。汝無法力。法以非法。相去玄絕。

譬如日光。比於闇冥。

如以實語。比於妄談。

如以須彌山。比於眾山。

如以解脫。比於繫縛。

如以利益。比於衰損。

如以善友。比於冤家。

如以甘露。比於毒藥。

如以白日。比於昏夜。

如以偽珠。比於真寶。

如以巨富。比於貧窮。

猶如行使。比安住者。

如以螢火。比於日光。

如無足者。欲比猛風。相去玄遠。

如以盲人。比明眼者。

如以險路。比平坦道。

如以外道。比於如來。

猶如虛空。比於土地。

如以一念。欲比一劫。

汝之與我。相去玄殊。亦復如是。

汝不順法。我則敬重。

汝便愚癡。我有智慧。

汝不修福。天修福行。

汝是畜生。我為淨天。

如是知已。汝則不應。與吾共戰。

說是語已。即現去相。令伊羅婆那。向阿修羅。伽他頌曰。

法能破非法。
實語破虛妄。
智慧破愚癡。
天破阿修羅。

爾時帝釋。說是語已。化伊羅婆那。如前所說。向阿修羅軍。速過疾風。手執千刃金剛。怖阿修羅。不以殺心。

時阿修羅。見天帝釋。亦走往趣。

時四天王。三十三天。亦各疾走。天與阿修羅。交陣大戰。皆望得勝。互相攻伐。

天阿修羅。有被傷害。歿命而死。或有怯弱。退走還歸。有住觀視。有心念歸。或有瞋恚。或復癡亂。或有怖畏。

時天帝釋。即作變化。令阿修羅。見伊羅婆那白象王。一一頭上。有千帝釋。皆以手執。千刃金剛。種種器仗。眾蓮華池。亦如前說。

於華池中。見無量千。帝釋天王。伊羅婆那。化為十頭。一一頭上有千浴池。一一池中。有千蓮華。一一蓮華。有百華臺。一一華臺。各有千葉。象頭華臺。有百千億。帝釋天王。億那由他。種種武器。金剛寶劍。間無空處。

時阿修羅。見是化已。怖畏迷沒。作是念言。

帝釋天王。遍虛空中。間無空處。手執種種。刀戟器仗。身力無量。種種刀杖。滿虛空中。間無空處。遍於十方。恐其水下。天帝軍眾。亦滿其中。

時阿修羅。甚大怖畏。各共相告。

鉢呵娑言。

阿修羅。勿怖勿怖。我能伏彼。帝釋天王。伊羅婆那。

說是語已。疾走往趣。伊羅婆那。大龍象王。時伊羅婆那。即時以鼻。捉阿修羅。於虛空中。迴旋轉之。如人弄鈴。垂死乃放。

象既放已。得少甦息。語阿修羅言。

一人云何。能破帝釋。今當一切。盡共攻之。

時四阿修羅王。復走向伊羅婆那。帝釋見已。放金剛雹。打阿修羅。欲令退散。非為奪命。

時阿修羅。以無量大山。刀劍矛矟。雨天王上。如夏降雨。注天王身。端嚴無患。

如是天王。與阿修羅。無量大鬪。餘天見已。走趣阿修羅軍。阿修羅軍。馳趣天眾。互共鬪戰。無量惱害。無量眾生。見者大怖。無等嬈亂。

如是大戰。天。阿修羅王。及其軍眾。互相攻伐。無量器仗。堅如金剛。共合鬪戰。

時天帝釋。雖見無量。阿修羅眾。在其前住。而不奪命。但欲破彼。阿修羅眾。令退無餘。

時鉢呵娑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及其軍眾。退散敗走。以求救護。求歸依處。歸大海下。向門而走。喪失勢力。毘摩質多羅鉢呵娑。乘百千輪殿。以為卻敵。令三阿修羅王。在前而走。怖畏苦惱。

時天帝釋。告伊羅婆那。白象王言。

速疾逐彼。毘摩質多羅。彼以慢心。自言大力。汝今速往。破其所乘。百千輪殿。大仙所說。不殺生戒。是涅槃道。此言真實。眾生愛命。勿斷其命。汝速至彼。破其輪殿。為百千分。

伊羅婆那。聞是勅已。以變化身。疾於迅風。至大海下。

鉢呵娑毘摩質多羅。見已怖畏。在大海底。向門疾走。無力能進。伊羅婆那。以大勢力。到其所已。手執其輪。令鉢呵娑。墜墮殿下。接令離殿。現對其所。碎其大殿。如摧朽草。

時花鬘阿修羅王。皆失勢力。命垂欲絕。憶念妻子。走趣門下。

勇健阿修羅王。亦復逃奔。走趣水下。向門而走。以求自救。

羅睺阿修羅王。亦復逃遁。走趣水下。望自救命。雖有大身。悉無氣力。

是時天眾。見阿修羅。悉破壞已。歡喜而言。

阿修羅等。鬪戰得報。破壞退走。

天見是事。作如是言。

我等當往。至其門下。觀彼破阿修羅。

時天疾往。走向水下。阿修羅被破。猶如猛風。吹破浮雲。

天帝見已。語阿修羅言。

汝以何故。自為此惡。令無量阿修羅眾。喪失軀命。汝與諸天。共為怨敵。無少利益。

今閻浮提人。順法修行。以人修善。天有勝力。人行不善。天則破壞。汝不知時。不知方處。與我怨敵。無所利益。汝欲伐天。自得衰害。

時阿修羅。聞是語已。復入水下。以求生命。

時天帝釋。勅諸天眾。

可迴可迴。阿修羅軍。皆失氣力。唯有微命。放之令去。還本所止。

時諸天眾。白天王言。

此阿修羅。不可調伏。不知自力。不審他力。我等今可。復更破壞。阿修羅眾。令不復迴。我於天中。自業受樂。於阿修羅。不生惱害。此阿修羅。云何於他。順法行人。而欲衰惱。我不報怨。終不迴也。

說是語已。手執種種。器仗刀戟。速疾走趣。阿修羅軍。加以怖畏。令其破壞。而不殺害。

時天帝釋。起悲愍心。於鉢呵娑。恐其怖死。告諸天眾。

汝等無慈悲心。

說是語已。與善法堂。一切天眾。還向天宮。

時四大天王。見帝釋還。告三十三天眾言。

天王既還。汝亦可迴。既得勝力。皆各歡喜。悉還本宮。

天王帝釋。乘伊羅婆那白象王。三十三天。歌頌讚嘆。詣第二天。昇善法殿。及餘天眾。皆入本宮。悉捨鉀冑。置雜殿林。

伊羅婆那。捨於化身。還復本形。入蓮華池。如是。到天世界。受五欲樂。五欲功德。共相娛樂。遊戲林池。

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等。破阿修羅。既得勝已。心懷歡喜。還戲樂城。

阿修羅軍。被破餘殘。身體毀壞。羞愧低頭。諸婦女等。憂惱愁悴。

向阿修羅。羅睺阿修羅。語諸被破。阿修羅言。

我先不語汝等。非是與天。共戰鬪時。人順正法。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增長天眾。減損阿修羅。我說是語。不隨我言。是故今日。得此惡果。令天殺害。無量眾生。

有阿修羅。語羅睺言。

實如所言。不用王言。非時而鬪。是故今得。如是惡果。

陀摩睺阿修羅言。

以業欲熟。令我不迴。生如是意。得此惡果。

如是。迭互說已。還於自地。毘摩質多羅。到第四地。入其本城。甚大羞恥。憂悴低頭。婇女圍遶。憂憒憔悴。

鉢摩梯等。非法惡龍。喪失氣力。還戲樂城。

如是愛毒。破壞眾生。互相加害。流轉世間。無有少樂。賢聖弟子。如是觀已。得離欲意。

復次。修行者。內觀於法。隨順修行。此比丘。如是觀已。得十七地。心常樂觀。第一實諦。

爾時地神夜叉。見已歡喜。告虛空神。虛空夜叉。聞已歡喜。告護世天。

如是展轉。乃至少淨天。皆說是言。

閻浮提中。有善男子。住某聚落。名字某甲。以信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離魔境界。不樂煩惱。厭捨生死。作是觀已。今得如是。第十七地。

諸天聞已。皆大歡喜。作如是言。

如此比丘。天中之天。損減魔眾。增益諸天。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一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