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楞伽經卷第九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總品第十八之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羅深義。而說偈言。
如夏諸禽獸。
迷惑心見波。
諸禽獸愛水。
彼水無實事。
如是識種子。
見諸境界動。
諸愚癡眾生。
如眼[目*壹]見物。
思惟可思惟。
及離能思惟。
見實諦分別。
能知得解脫。
是諸法非堅。
虛妄分別生。
虛妄分別空。
依彼空分別。
五陰識等法。
如水中樹影。
如見幻夢等。
識中莫分別。
幻起尸機關。
夢電雲常爾。
絕三相續法。
眾生得解脫。
依諸邪念法。
是故有識生。
八九種種識。
如水中諸波。
依熏種子法。
常堅固縛身。
心流轉境界。
如鐵依礠石。
依止諸眾生。
真性離諸覺。
遠離諸作事。
離知可知法。
行如幻三昧。
出諸十地行。
汝觀心王法。
離心境識相。
時知心常轉。
即住恒不變。
住蓮花宮殿。
如幻境界相。
住彼勝處已。
得諸自在行。
如摩尼現色。
作度眾生業。
無有為無為。
除諸分別心。
愚癡無智取。
如石女夢兒。
寂靜及無生。
五陰人相續。
因緣諸境界。
空有及非有。
我說諸方便。
無如是實相。
愚癡取實有。
無能相可相。
我覺一切法。
而不覺一切。
我有一切智。
而無一切智。
凡夫愚分別。
自言世智者。
我未曾覺知。
亦不覺眾生。
一切法惟心。
諸陰如毛輪。
輪相畢竟無。
何處有分別。
本無始生物。
諸緣中亦無。
石女兒空華。
若能見有為。
爾時見可見。
見迷法即住。
我不入涅槃。
不滅諸相業。
滅諸分別識。
此是我涅槃。
非滅諸法相。
愚癡妄分別。
如瀑水竭盡。
爾時波不生。
如種種識滅。
滅而不復生。
空及無識相。
如幻本不生。
有無離有無。
此諸法如夢。
我說一實法。
離於諸覺觀。
聖人妙境界。
離二法體相。
如見螢火相。
種種而無實。
世間見四大。
種種亦如是。
如依草木石。
示現諸幻相。
彼幻無是相。
諸法體如是。
無取著可取。
無解脫無縛。
如幻如陽焰。
如夢眼中瞖。
若如是實見。
離諸分別垢。
即住如實定。
彼見我無疑。
此中無心識。
如虛空陽焰。
如是知諸法。
而不知一法。
離有無諸緣。
故諸法不生。
三界心迷惑。
是故種種見。
夢及世間法。
此二法平等。
可見與資生。
諸觸及於量。
身無常世間。
種種色亦爾。
世間尊者說。
如是所作事。
心三界種子。
迷惑見現未。
知世間分別。
無如是實法。
見世間如是。
能離諸生死。
生及與不生。
愚癡迷惑見。
不生及不滅。
修智慧者見。
阿迦尼妙境。
離諸惡行處。
常無分別行。
離諸心數法。
得力通自在。
到諸三昧處。
彼處成正覺。
化佛此中成。
諸法不生滅。
諸法如是體。
應化無量億。
彼體中出世。
愚人聞佛法。
如響不思議。
遠離初中後。
及離有無法。
遍不動清淨。
無諸相現相。
識性覆法身。
一切身中有。
迷惑是幻有。
幻非迷惑因。
心無迷惑法。
亦非不少有。
心依二法縛。
阿梨耶識起。
但心如是見。
我法如瀑水。
觀世間如是。
爾時轉諸心。
乃是我真子。
成就實法行。
煖濕及堅動。
愚分別諸法。
非實專念有。
無能相可相。
八種物一身。
形相及諸根。
愚分別諸色。
迷惑身羅網。
諸因緣和合。
愚癡分別生。
不知如是法。
流轉三界中。
諸法及言語。
是眾生分別。
而諸法是無。
如化如夢等。
觀諸法如是。
不住世涅槃。
心種種種子。
現見心境界。
可見分別生。
愚癡樂二法。
無智愛及業。
是心心法因。
依他力法生。
故說他力法。
依法分別事。
心迷惑境界。
故不成分別。
迷惑邪分別。
心依因緣縛。
是故生諸身。
若離諸因緣。
我說不見法。
離諸因緣法。
離於諸法相。
不住諸法中。
我說不見境。
如王長者等。
以種種禽獸。
會集宅野中。
以示於諸子。
我如是諸相。
種種鏡像法。
內身智為子。
說於實際法。
如大海波浪。
從風因緣生。
能起舞現前。
而無有斷絕。
阿梨耶識常。
依風境界起。
種種水波識。
能舞生不絕。
能取可取相。
眾生見如是。
可見無諸相。
毛道如是見。
阿梨耶本識。
意及於意識。
離可取能取。
我說如是相。
五陰中無我。
及無人眾生。
生即諸識生。
滅即諸識滅。
如畫中高下。
可見無如是。
如是諸物體。
見無如是相。
如乾闥婆城。
禽獸渴愛水。
如是可見見。
智觀無如是。
離可量及想。
非因亦非果。
離能覺所覺。
離能見可見。
依陰因緣覺。
無人見可見。
若不見可見。
云何修彼法。
因緣因譬喻。
立意及因緣。
夢乾闥婆輪。
陽焰及日月。
光焰幻等喻。
我遮諸法生。
如夢幻迷惑。
空分別眾生。
不依於三界。
內外亦皆無。
見諸有不生。
乃得無生忍。
得如幻三昧。
及於如意身。
諸通及自在。
力心種種法。
諸法本不生。
空無法體相。
彼人迷不覺。
隨因緣生滅。
如愚癡分別。
心見於自心。
見外種種相。
實無可見法。
見骨相佛像。
及諸大離散。
善覺心能知。
住持世間相。
身住持資生。
可取三種境。
識取識境界。
意識分別三。
分別可分別。
所有字境界。
不能見實法。
彼覺迷不見。
諸法無自體。
智慧者能覺。
行者爾乃息。
住於無相處。
如墨圖於雞。
愚取是我雞。
如癡凡夫取。
三乘同是一。
無諸聲聞人。
亦無辟支佛。
所見聲聞色。
及見諸如來。
諸菩薩大慈。
示現是化身。
三界唯是心。
離二種體相。
轉變彼諸相。
彼即是真如。
法及人行相。
日月光焰熾。
大諸摩尼寶。
無分別作事。
諸佛法如是。
如瞖取毛輪。
如是分別法。
愚癡虛妄取。
離於生住滅。
及離常無常。
可見染淨法。
如空中毛輪。
如中莨菪人。
見諸像大地。
一切如金色。
彼不曾有金。
如是愚癡人。
無始心法染。
幻陽焰生有。
愚人取為實。
一子及無子。
大海是一子。
亦是無量子。
汝觀心種子。
一子如清淨。
轉於無種子。
平等無分別。
起即是生死。
能生種種子。
是故說種子。
因緣不生法。
因緣不滅法。
生法惟因緣。
心如是分別。
三界惟假名。
實無事法體。
妄覺者分別。
取假名為實。
觀諸法實體。
我不遮迷惑。
實體不生法。
觀是得解脫。
我不見幻無。
說諸法是有。
顛倒速如電。
是故說如幻。
非本生如生。
諸因緣無體。
無有處及體。
惟有於言語。
不遮緣生滅。
不遮緣和合。
遮諸愚癡見。
分別因緣生。
實無識體法。
無事及本識。
愚癡生分別。
如死尸惡覺。
三界但是心。
諸佛子能見。
即得種類身。
離作有為法。
得力通自在。
及共相應法。
現諸一切色。
心法如是生。
而無心及色。
無始心迷惑。
爾時修行者。
得見於無相。
智慧中觀察。
不見諸眾生。
相及事假名。
意取諸動法。
我諸子過是。
無分別修行。
乾闥婆城幻。
毛輪及陽焰。
無實而見實。
諸法體如是。
如心見諸法。
無如是體相。
一切法不生。
但見迷惑法。
毛道迷分別。
以住於二法。
初識生分別。
種種熏種子。
識如瀑水起。
斷彼則不生。
種種念觀法。
若但心中生。
如虛空壁中。
何故而不生。
若有少相觀。
心則從緣生。
若從因緣生。
不得言惟心。
心取於自心。
無法無因生。
心法體清淨。
虛空中無熏。
虛妄取自心。
是故心現生。
外法無可見。
是故說惟心。
本識但是心。
意能念境界。
能取諸境界。
故我說惟心。
心常無記法。
意二邊取相。
取現法是識。
彼是善不善。
離二種識相。
是第一義門。
說三乘差別。
寂靜無是相。
若心住寂靜。
及行於佛地。
是過去佛說。
現未亦如是。
初七是心地。
寂靜第八地。
二地是行處。
餘地是我法。
自內身清淨。
是我自在地。
自在究竟處。
阿迦尼吒現。
如諸火焰等。
而出諸光明。
種種心可樂。
化作於三界。
或有先有化。
而化作三有。
彼處說諸法。
是我自在地。
諸地無時節。
國土轉亦然。
過諸心地法。
是住寂靜果。
實無而謂實。
而見於種種。
愚人顛倒取。
是種種顛倒。
如無分別智。
有事不相應。
以心非諸色。
是故無分別。
諸禪及無量。
及無色三昧。
諸相畢竟滅。
是故心中無。
須陀洹果法。
往來及不還。
及諸羅漢果。
一切心迷惑。
空無常剎那。
愚分別有為。
河種子譬喻。
分別剎那義。
剎那無分別。
離諸所作法。
一切法不生。
我說剎那義。
有無說於生。
僧佉等妄說。
一切法無說。
亦是彼人說。
有四種記法。
一往答反問。
分別差別答。
默答遮外道。
世諦一切有。
第一義諦無。
而實體無相。
是第一義諦。
見於虛妄法。
是故說世諦。
因於言語生。
無如是實體。
無事有言語。
世諦中實無。
是即顛倒事。
可見亦是無。
若事顛倒有。
寂靜畢竟無。
依於顛倒事。
及見諸法生。
畢竟定是無。
即是無體相。
所見諸種種。
熏習煩惱生。
心見外迷惑。
現取於前境。
分別無分別。
是空實相法。
如幻像諸相。
如樹葉金色。
是可見人見。
心無明熏習。
聖人不見迷。
中間不見實。
迷惑即是實。
以實即中間。
遠離諸迷惑。
若能生諸相。
即是其迷惑。
如眼瞖不淨。
如瞖見毛輪。
依迷取諸法。
於諸境界中。
愚癡取是法。
諸法如毛輪。
陽炎水迷惑。
三界如夢幻。
修行得解脫。
分別可分別。
能生於分別。
縛可縛及因。
六種解脫因。
無地及諸諦。
無國土及化。
佛辟支聲聞。
惟是心分別。
人體及五陰。
諸緣及微塵。
勝人自在作。
惟是心分別。
心遍一切處。
一切處皆心。
以心不善觀。
心性無諸相。
五陰中無我。
我中無五陰。
分別無是法。
而彼法非無。
如愚癡分別。
有諸一切法。
如是見實有。
一切應見實。
一切法若無。
無染亦無淨。
愚癡見如是。
彼法不如是。
迷惑分別相。
是他力分別。
彼相所有名。
是名分別相。
名相是分別。
因緣事和合。
若不生彼心。
是第一義相。
報相佛實體。
及所化佛相。
眾生及菩薩。
并十方國土。
習氣法化佛。
及作於化佛。
是皆一切從。
阿彌陀國出。
應化所說法。
及報佛說法。
修多羅廣說。
汝應知密意。
所有佛子說。
及於諸如來。
是皆化佛說。
非淳熟者說。
是諸法不生。
而彼法非無。
乾闥婆城幻。
如夢化相似。
種種隨心轉。
惟心非餘法。
心生種種生。
心滅種種滅。
眾生妄分別。
無物而見物。
無義惟是心。
無分別得脫。
無始世戲論。
依止於煩惱。
諸分別熏修。
是故邪見生。
識無分別義。
真如是智境。
轉彼是寂靜。
是諸聖境界。
觀察義思惟。
諸凡夫思惟。
念真如思惟。
諸佛淨思惟。
分別諸法體。
一切法不生。
依他力因緣。
眾生迷分別。
他力若清淨。
離分別相應。
轉彼即真如。
離分別是行。
莫分別分別。
分別是無實。
分別迷惑法。
取可取不盡。
見外分別境。
分別是實體。
心分別分別。
彼法因緣生。
邪見見外義。
無義但是心。
觀斟量相應。
能滅取可取。
無諸外境界。
愚癡妄分別。
熏習增長心。
似生於諸法。
滅二種分別。
真如智境界。
生於無法相。
不思議聖境。
名相及分別。
實體二種相。
正智及真如。
是成就實體。
依父母和合。
阿梨耶意合。
如蘇瓶等鼠。
共赤白增長。
辟尸厚泡瘡。
不淨依節畫。
業風長四大。
如諸果成熟。
五及於五五。
及有九種孔。
諸毛甲遍覆。
如是增長生。
生如糞中蟲。
如人睡中寤。
眼見色起念。
增長生分別。
分別及專念。
齗齒脣和合。
口始說言語。
如鸚鵡弄聲。
諸外道說定。
大乘不決定。
依眾生心定。
邪見不能近。
我乘內證智。
妄覺非境界。
如來滅世後。
誰持為我說。
如來滅度後。
未來當有人。
大慧汝諦聽。
有人持我法。
於南大國中。
有大德比丘。
名龍樹菩薩。
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法。
大乘無上法。
證得歡喜地。
往生安樂國。
智慧觀察法。
不見實法體。
是故不可說。
及說亦無體。
若因緣生法。
不得言有無。
因緣中有物。
愚分別有無。
邪見二邪法。
我知離我法。
一切法名字。
無量劫常學。
以學復更學。
迭共相分別。
若不說諸名。
諸世間迷惑。
是故作名字。
為除迷惑業。
依三種分別。
愚癡分別法。
依名迷分別。
及因緣能生。
法不滅不生。
自性如虛空。
法無體是體。
分別相即體。
影像及於幻。
陽焰與夢響。
火輪乾闥婆。
諸法如是生。
不二真如空。
實際及法體。
我說無分別。
成就彼法相。
口心境界虛。
實乃立虛妄。
心墮於二邊。
是故立分別。
有無墮二邊。
以在心境界。
遠離諸境界。
爾時正滅心。
以離取境界。
彼滅非有無。
如聖人境界。
愚人不能知。
有滅住真如。
智慧者能見。
如彼諸法住。
智慧者能見。
法體不如是。
以諸法無相。
愚癡人見鐵。
分別以為金。
非金而見金。
外道取法爾。
本無言始生。
始生後還滅。
從因緣有無。
此說非我教。
無始無終法。
無始是相住。
以世間住相。
邪覺者不知。
過去法是有。
未來法非無。
現在法亦有。
不應言法生。
轉時及行相。
諸大及諸根。
虛妄取中陰。
若取非覺者。
一切佛世尊。
不說因緣生。
因緣即世間。
如乾闥婆城。
但法緣和合。
依此法生法。
離諸和合法。
不滅亦不生。
鏡及於水中。
眼及器摩尼。
而見諸鏡像。
諸影像是無。
如獸愛空水。
見諸種種色。
種種似如有。
如夢石女兒。
我乘非大乘。
非聲亦非字。
非諦非解脫。
非寂靜境界。
而我乘大乘。
諸三昧自在。
身如意種種。
自在花莊嚴。
一體及別體。
因緣中無法。
略說諸法生。
廣說諸法滅。
不生空是一。
而生空是二。
不生空是勝。
生滅即是空。
真如空實際。
涅槃與法界。
身及意種種。
我說異名法。
經毘尼毘曇。
分別我清淨。
依名不依義。
彼不知無我。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餘。
從緣成有法。
云何無諸法。
何人成就有。
從因緣說無。
說法生邪見。
有無妄分別。
若人見不生。
亦見法不滅。
彼人離有無。
見世間寂靜。
眾生分別見。
可見如兔角。
分別是迷惑。
如禽愛陽焰。
虛妄分別法。
依彼分別見。
無因緣分別。
無因不應分。
無水而取水。
如獸妄生愛。
愚癡如是見。
聖者無如是。
聖人見清淨。
以生三解脫。
離諸生死法。
修行寂靜處。
深快妙方便。
知國土妙事。
我為諸子說。
不為諸小乘。
三有是無常。
空無我離我。
同相及別相。
我為聲聞說。
不著一切法。
離世間獨行。
我說緣覺果。
非思量境界。
分別外實體。
從他力故生。
見自身迷惑。
爾時轉諸心。
十地即初地。
初地即八地。
九地即七地。
七地即八地。
二地即三地。
四地即五地。
三地即六地。
寂靜無次第。
諸法常寂靜。
修行者無法。
有無法平等。
爾時聖得果。
諸法無體相。
云何於無法。
而能作平等。
寂寂無分別。
若不見諸心。
內及外動法。
爾時滅諸法。
已見平等心。
愚無始流轉。
取法如懷抱。
誑凡夫而轉。
如因榍出榍。
依彼因及觀。
共意取境界。
依於識種子。
能作於心因。
修得及住持。
隨種類身得。
及夢中所得。
是通有四種。
夢中所得通。
及於諸佛恩。
取種類身得。
彼通非實通。
熏種子熏心。
似有法生轉。
愚人不覺知。
為說生諸法。
分別於外物。
諸法相成就。
爾時心悶沒。
不見自迷惑。
何故說於生。
何故說無見。
不可見而見。
願必為我說。
為於何等人。
說何等法有。
為於何等人。
說何等法無。
心體自清淨。
意起共諸濁。
意及一切識。
能作熏種子。
阿梨耶出身。
意出求諸法。
意識取境界。
迷惑見貪取。
自心所見法。
外法無外法。
如是觀迷惑。
常憶念真如。
修禪者境界。
業諸佛大事。
此三不思議。
是智者境界。
過現及未來。
涅槃及虛空。
我依世諦說。
真諦無名字。
二乘及外道。
等著於邪見。
迷沒於心中。
分別於外法。
緣覺佛菩提。
羅漢見諸佛。
菩提堅種子。
及夢中成就。
何處為何等。
云何為何因。
所為為何義。
惟願為我說。
幻心去寂靜。
有無朋黨說。
心中迷堅固。
說有幻無幻。
生滅相相應。
相可相有無。
分別惟是意。
共於五種識。
鏡像水波等。
從心種子生。
若心及於意。
而諸識不生。
時得如意身。
乃至於佛地。
諸緣及陰界。
是法自體相。
假名及人心。
如夢如毛輪。
世間如幻夢。
見依止得實。
諸相實相應。
離諸斟量因。
諸聖人內境。
常觀諸妙行。
迷覆斟量因。
令世間實解。
離一切戲論。
智不住迷惑。
諸法無體相。
空及常無常。
心住於愚癡。
迷惑故分別。
說是諸法者。
非說於無生。
一二及於二。
忽然自在有。
依時勝微塵。
緣分別世間。
世種子是識。
依止彼因生。
如依壁畫像。
知實即是滅。
如人見於幻。
見生死亦爾。
愚癡人依闇。
縛及解脫生。
內外諸種種。
諸法及因緣。
如是觀修行。
住於寂靜處。
熏習中無心。
心不共熏習。
心無差別相。
熏習纏於心。
如垢見熏習。
意從於識生。
如帛心亦爾。
依熏習不顯。
如物非無物。
我說虛空然。
阿梨耶身中。
離於有無物。
意識轉滅已。
心離於濁法。
覺知一切法。
故我說心佛。
斷絕於三世。
離於有無法。
世法四相應。
諸有悉如幻。
是二法體相。
七地從心生。
餘地亦成就。
二地及佛地。
色界及無色。
欲界及涅槃。
一切心境界。
不離於身中。
若見諸法生。
是生迷惑法。
覺自心迷惑。
是不生諸法。
無生法體相。
生即著世間。
見諸相如幻。
法體相如是。
自心虛妄取。
莫分別諸法。
為癡無智說。
三乘與一乘。
及說於無乘。
諸聖人寂靜。
我法有二種。
相法及於證。
四種斟量相。
立量相應法。
形及相勝種。
見迷惑分別。
名字及行處。
聖行實清淨。
依分別分別。
故有分別相。
離分別分別。
實體聖境界。
常恒實不變。
性事及實體。
真如離心法。
遠離於分別。
若無清淨法。
亦無有於染。
以有清淨心。
而見有染法。
清淨聖境界。
是故無實事。
是諸法體相。
聖人之境界。
從因生世間。
離於諸分別。
如幻與夢等。
見法得解脫。
煩惱熏種種。
共心相應生。
眾生見外境。
非諸心法體。
心法常清淨。
非是迷惑生。
迷從煩惱起。
是故心不見。
迷惑即真實。
餘處不可得。
非陰非餘處。
觀陰行如實。
離見能見相。
若見有為法。
見自心世間。
彼人能離相。
莫見惟心法。
莫分別外義。
住於真如觀。
過於心境界。
過心境界已。
遠離諸寂靜。
修行住寂靜。
行者寂靜住。
不見摩訶衍。
自然云寂靜。
依諸願清淨。
智無我寂靜。
應觀心境界。
亦觀智境界。
智慧觀境界。
不迷於相中。
心境界苦諦。
智境界是集。
二諦及佛地。
是般若境界。
得果及涅槃。
及於八聖道。
覺知一切法。
得清淨佛智。
眼色及於明。
虛空與心意。
如是等和合。
識從梨耶生。
能取可取受。
無名亦無事。
無因分別者。
若取於覺者。
於義中無名。
名中義亦爾。
因無因而生。
莫分別分別。
一切法無實。
言語亦復然。
空不空義爾。
愚癡見法是。
妄取於實住。
邪見說假名。
一法成五種。
如實能遠離。
五種是魔法。
超越過有無。
非修行境界。
是外道之法。
不求有邪法。
亦無相見我。
以作自常法。
惟從言語生。
實諦不可說。
寂滅見諸法。
依止阿梨耶。
能轉生意識。
依止依心意。
能生於轉識。
依虛虛妄成。
真如是心法。
如是修行者。
能知心性體。
分別常無常。
意相及於事。
生及與不生。
行者不應取。
莫分別二法。
識從梨耶生。
一義二心生。
不知如是生。
取一二之法。
是凡夫境界。
無說者及說。
不空以見心。
不見於自心。
故生見羅網。
諸因緣不生。
諸根亦如是。
界及五陰無。
無貪無有為。
本無有作業。
不作非有為。
無除亦無縛。
無縛無解脫。
無無記無物。
無法無非法。
無時無涅槃。
法體亦是無。
無佛無實諦。
無因亦無果。
無顛倒無滅。
無滅亦無生。
十二支亦無。
邊無邊亦爾。
離於諸邪見。
是故說惟心。
煩惱業及身。
作者與果報。
如陽焰及夢。
乾闥婆城等。
住於心法中。
而生諸法相。
住於心法中。
而見於斷常。
涅槃中無陰。
無我亦無相。
能入惟是心。
解脫不取相。
見他何過失。
諸眾生見外。
心非有非無。
由熏習不顯。
垢中不見白。
白中不見垢。
如雲蓋虛空。
是故心不見。
心能作諸業。
智於中分別。
慧能觀寂靜。
得大妙法體。
心依境界縛。
智依覺觀生。
寂靜勝境界。
慧能於中行。
心意及意識。
於相中分別。
得無分別體。
二乘非諸子。
寂靜勝人相。
諸佛智慧淨。
能生於勝義。
已離諸行相。
分別法體有。
他力法是無。
迷惑取分別。
不分別他力。
非諸大有色。
有色非諸大。
夢幻乾闥婆。
獸渴愛無水。
我有三種慧。
依止得聖名。
心無法中生。
是故心不見。
身資生住持。
眾生依熏見。
依彼分別相。
而說於諸法。
離二乘相應。
慧離現法相。
虛妄取法故。
聲聞見於法。
能入惟是心。
如來智無垢。
若實及不實。
從因緣生法。
一二是取見。
畢竟能取著。
種種諸因緣。
如幻無有實。
如是相種種。
不能成分別。
依於煩惱相。
諸縛從心生。
不知分別法。
他力是分別。
所有分別體。
即是他力法。
種種分別見。
於他力分別。
世諦第一義。
第三無因生。
分別說相續。
斷即聖境界。
修行者一事。
惟心種種見。
彼處無心體。
如是分別相。
如人眼中瞖。
分別種種色。
瞖非色非色。
愚見他力爾。
如金離塵垢。
如水離泥濁。
如虛空離雲。
如是淨分別。
聲聞有三種。
應化及願生。
離諸貪癡垢。
聲聞從法生。
菩薩亦三種。
諸如來無相。
眾生心心中。
見佛如來像。
分別無如是。
他力法體有。
見有無二邊。
是故見分別。
若無分別法。
他力云何有。
遠離有法體。
實有法體生。
依止於分別。
而見於他力。
依名相和合。
而生於分別。
常無所成就。
他力分別生。
爾時知清淨。
第一義實體。
分別有十種。
他力有六種。
真如是內身。
是故無異相。
五法是實法。
及三種實相。
如是修行者。
不壞真如法。
星宿雲形像。
似於日月體。
諸眾生見心。
可見熏集生。
諸大無自體。
非能見可見。
若色從大生。
諸大生諸大。
如是不生大。
大中無四大。
若果是四大。
因是地水等。
實及假名色。
幻生作亦爾。
夢及乾闥婆。
獸愛水第五。
一闡提五種。
諸性亦如是。
五乘及非乘。
涅槃有六種。
陰有二十四。
色復有八種。
佛有二十四。
佛子有二種。
度門有百種。
聲聞有三種。
諸佛國土一。
而佛亦有一。
解脫有三種。
心慮有四種。
我無我六種。
可知境四種。
離於諸因緣。
亦離邪見過。
知內身離垢。
大乘無上法。
生及於不生。
有八種九種。
一時證次第。
立法惟是一。
無色有八種。
禪差別六種。
緣覺及佛子。
能取有七種。
無有三世法。
常無常亦爾。
作及於業果。
如夢中作事。
佛從來不生。
聲聞佛子爾。
心離於可見。
亦常如幻法。
胎生轉法輪。
出家及兜率。
住諸國土中。
可見而不生。
去行及眾生。
說法及涅槃。
實諦國土覺。
從因緣生法。
世間諸樹林。
無我外道行。
禪乘阿梨耶。
證果不思議。
月及星宿性。
諸王阿修羅。
夜叉乾闥婆。
因業而發生。
不可思議變。
退依熏習緣。
斷絕諸變易。
時煩惱罪滅。
一切諸菩薩。
如實修行者。
不畜諸財寶。
金銀及象馬。
牛羊奴婢等。
米穀與田宅。
不臥穿孔床。
不得泥塗地。
金銀赤白銅。
鉢盂及諸器。
修行淨行者。
一切不得畜。
憍奢耶衣服。
一切不得著。
欽婆羅袈裟。
牛糞草果葉。
青赤泥土汁。
染壞於白色。
石泥及與鐵。
珂及於琉璃。
如是鉢聽畜。
滿足摩陀量。
為割截衣故。
聽畜四寸刀。
刃如半月曲。
不得學伎術。
如實修行人。
不得市販買。
所須倩白衣。
及諸優婆塞。
常護於諸根。
知於如實義。
讀誦修多羅。
及學諸毘尼。
不與白衣雜。
修行人如是。
空處與塚間。
窟中林樹下。
尸陀林草中。
乃至於露地。
如實修行人。
應住如是處。
三衣常隨身。
不畜餘錢財。
為身須衣服。
他自與聽受。
為乞食出行。
亦不左右視。
視前六尺地。
安庠而直進。
如蜂採諸花。
乞食亦如是。
比丘比丘尼。
眾中眾所雜。
我為佛子說。
此是惡命活。
如實修行者。
不聽此處食。
王小王王子。
大臣及長者。
為求於飲食。
一切不得往。
死家及生家。
親家所愛家。
比丘雜等眾。
修行者不食。
寺舍烟不斷。
常作種種食。
故為人所作。
行者不應食。
離有無朋黨。
能見可見縛。
行者觀世間。
離於生滅法。
三昧力相應。
及諸通自在。
若不生分別。
不久得如法。
從微塵勝人。
緣中莫分別。
諸因緣和合。
行者不分別。
分別諸世間。
種種從熏生。
行者如實觀。
三有如幻夢。
莫分別三有。
身資生住持。
離於有無謗。
亦離有無見。
飲食如服藥。
身心常正直。
一心專恭敬。
佛及諸菩薩。
如實修行者。
應知諸律相。
及諸修多羅。
簡擇諸法相。
五法體及心。
修行無我相。
清淨內法身。
諸地及佛地。
如是修行者。
住於大蓮花。
諸佛大慈悲。
如意手摩頂。
去來於六道。
諸有生厭心。
發起如實行。
至尸陀林中。
日月形體相。
及於花海相。
虛空火種種。
修行者見法。
見如是諸相。
取於外道法。
亦隨聲聞道。
及緣覺境界。
遠離如是等。
住於寂靜處。
時佛妙光明。
往於諸國土。
摩彼菩薩頂。
此摩頂妙相。
隨順真如法。
爾時得妙身。
有無因法體。
離於斷常法。
謗於有無法。
是分別中道。
分別無諸因。
無因是斷見。
見種種外法。
是人滅中道。
不捨諸法相。
恐有斷絕相。
有無是謗法。
如是說中道。
覺但是內心。
不滅於外法。
轉虛妄分別。
即是中道法。
惟心無可見。
離於心不生。
即是中道法。
我及諸佛說。
生及於不生。
有物無物空。
諸法無自體。
莫分別二法。
分別是有法。
愚分別解脫。
不覺心分別。
離於二取相。
覺知自心見。
時離於二見。
如實知遠離。
不滅分別相。
實知可見心。
時知分別生。
不生諸分別。
是真如離心。
離諸外道過。
若見生諸法。
彼智者應取。
涅槃而不滅。
知此法是佛。
我說及餘佛。
若異見諸法。
是說外道事。
不生現於生。
不退常現退。
同時如水月。
萬億國土見。
一身及無量。
然火及注雨。
心心體不異。
故說但是心。
心中但是心。
心無心而生。
種種色形相。
所見惟是心。
佛及聲聞身。
辟支佛身等。
復種種色身。
但說是內心。
無色界無色。
色界及地獄。
色現為眾生。
但是心因緣。
如幻三昧法。
而身如意生。
十地心自在。
菩薩轉得彼。
自心分別名。
戲論而搖動。
依見聞生知。
愚癡依相知。
相是他力體。
彼依名分別。
分別是諸相。
依他力法生。
智慧觀諸法。
無他力無相。
畢竟無成就。
智依何分別。
若有成就法。
離於有無法。
離於有無體。
二體云何有。
分別二種體。
二種體應有。
分別見種種。
清淨聖境界。
分別是種種。
分別是他力。
若異分別者。
是墮外道法。
分別是分別。
見是因體相。
分別說分別。
見是因相生。
離於二分別。
即是成就法。
國土佛化身。
一乘及三乘。
無涅槃一切。
空離一切生。
佛三十差別。
別復有十種。
一切國土器。
依諸眾生心。
如分別法相。
現見種種法。
彼法無種種。
法佛世間爾。
法佛是真佛。
餘者依彼化。
眾生自種子。
見一切佛相。
依迷惑轉心。
能生於分別。
真不離分別。
及不離於相。
實體及受樂。
化復作諸化。
佛眾三十六。
是諸佛實體。
如青赤及鹽。
珂乳及石蜜。
新果諸花等。
如月諸光明。
非一亦非異。
如水中洪波。
如是七識種。
共於心和合。
如大海轉變。
是故波種種。
阿梨耶亦爾。
名識亦如是。
心意及意識。
分別外相義。
八無差別相。
非能見可見。
如大海水波。
無有差別相。
諸識於心中。
轉變不可得。
心能造諸業。
意是能分別。
意識能知法。
五識虛妄見。
青赤白種種。
眾生識現見。
水波相對法。
牟尼為我說。
青赤白種種。
水波中無是。
愚癡見諸相。
說於心中轉。
心中無是體。
離心無外見。
若有於可取。
應有於能取。
身資生住持。
說水波相似。
眾生識現見。
水波共相似。
大海水波起。
如舞轉現見。
本識如是轉。
何故知不取。
愚癡無智慧。
本識如海波。
水波轉相對。
是故說譬喻。
如日出世間。
平等照眾生。
如是世尊燈。
不為愚說法。
住於真如法。
何故不說實。
若說於實法。
心中無實法。
如海中水波。
如鏡及於夢。
如自心境界。
等見無前後。
無一時境界。
是故次第生。
識能知諸法。
意復能分別。
五識現見法。
寂靜無次第。
如世間畫師。
及畫師弟子。
我住於妙法。
為實修行說。
離分別分別。
是內身實智。
我諸佛子說。
不為於愚人。
亦如幻種種。
可見無如是。
說種種亦爾。
說亦爾不爾。
為一人說法。
不為餘人說。
如人病不同。
醫師處藥別。
諸佛為眾生。
隨心說諸法。
依外法種子。
分別說現法。
心取他力法。
可取是分別。
依止心種子。
觀取外境界。
二種轉迷惑。
更無第三因。
以迷惑不生。
依何法不生。
六十十八法。
是故惟說心。
自心見外法。
見彼離於我。
若入心分別。
能離諸法相。
依於阿梨耶。
能生於諸識。
愚癡內身入。
心見於外入。
取星宿毛輪。
如夢中見色。
有為無為常。
分別無如是。
乾闥婆城幻。
如禽獸愛水。
無如是見有。
他力法亦爾。
我諸根形相。
我說三種心。
心意及意識。
離於自體相。
心意及意識。
離於他體相。
心意及意識。
無我無二體。
五法自體相。
是諸佛境界。
就相有三種。
依於一熏因。
如綵色一種。
壁上見種種。
二種無我心。
意及諸識相。
五種法體相。
我性無如是。
遠離諸心相。
識離於意相。
諸法體如是。
是我之境界。
離於諸法體。
是諸如來性。
身口及意業。
彼不作白法。
如來性清淨。
離於諸修行。
自在淨諸通。
三昧力莊嚴。
種種意生身。
是淨如來性。
內身智離垢。
離於諸因相。
八地及佛地。
是諸如來性。
遠行善慧地。
法雲與佛地。
是諸佛之性。
餘地三乘雜。
依眾生身別。
及為愚癡相。
為說七種地。
故佛說心地。
口身心諸障。
七地中無是。
八地中妙身。
如夢瀑水相。
八地及五地。
學種種伎術。
一切諸佛子。
三有中作王。
生及與不生。
不分空不空。
實及於不實。
心中無如是。
此實此非實。
莫分別此實。
緣覺及聲聞。
非為佛子說。
有無有非實。
亦無有空相。
假名及實法。
心中一切無。
依世諦有法。
第一義悉無。
無實法迷惑。
是諸世諦法。
一切法無法。
我說於假名。
言語及受用。
愚癡見是實。
從於言語法。
是實有境界。
從言語生法。
見法無如是。
如離壁無畫。
亦如影離像。
本淨識亦爾。
為水波不現。
如幻心亦爾。
意如狡猾者。
識共於五種。
分別見如采。
說是真法習。
所有集作化。
是諸佛根本。
餘者應化佛。
心迷可見中。
可見心中無。
身資生住持。
即阿梨耶現。
心意及意識。
實體五種法。
二種無我淨。
諸佛如來說。
虛妄覺非境。
及聲聞亦爾。
是內身境界。
諸佛如來說。
長短等相待。
彼此相依生。
有能成於無。
無能成於有。
及分別微塵。
色體不分別。
說但是於心。
邪見不能淨。
是中分別空。
不空亦如是。
有無但分別。
可說無如是。
功德微塵合。
愚癡分別色。
一一微塵無。
是故無是義。
自心見形相。
眾生見外有。
外無可見法。
是故無是義。
心如毛輪幻。
夢乾闥婆城。
火輪禽獸愛。
實無而人見。
常無常及一。
二及於不二。
無始過所縛。
愚癡迷分別。
我不說三乘。
但說於一乘。
為攝取眾生。
是故說一乘。
解脫有三種。
亦說法無我。
平等智煩惱。
依解脫分別。
亦如水中木。
為波之所漂。
如是癡聲聞。
為諸相漂蕩。
彼無究竟處。
亦復不還生。
得寂滅三昧。
無量劫不覺。
是聲聞之定。
非我諸菩薩。
離諸隨煩惱。
依習煩惱縛。
三昧樂境醉。
住彼無漏界。
如世間醉人。
酒消然後寤。
彼人然後得。
我佛法身體。
如象沒深泥。
身東西動搖。
如是三昧醉。
聲聞沒亦爾。
入楞伽經卷第九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總品第十八之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羅深義。而說偈言。
如夏諸禽獸。
迷惑心見波。
諸禽獸愛水。
彼水無實事。
如是識種子。
見諸境界動。
諸愚癡眾生。
如眼[目*壹]見物。
思惟可思惟。
及離能思惟。
見實諦分別。
能知得解脫。
是諸法非堅。
虛妄分別生。
虛妄分別空。
依彼空分別。
五陰識等法。
如水中樹影。
如見幻夢等。
識中莫分別。
幻起尸機關。
夢電雲常爾。
絕三相續法。
眾生得解脫。
依諸邪念法。
是故有識生。
八九種種識。
如水中諸波。
依熏種子法。
常堅固縛身。
心流轉境界。
如鐵依礠石。
依止諸眾生。
真性離諸覺。
遠離諸作事。
離知可知法。
行如幻三昧。
出諸十地行。
汝觀心王法。
離心境識相。
時知心常轉。
即住恒不變。
住蓮花宮殿。
如幻境界相。
住彼勝處已。
得諸自在行。
如摩尼現色。
作度眾生業。
無有為無為。
除諸分別心。
愚癡無智取。
如石女夢兒。
寂靜及無生。
五陰人相續。
因緣諸境界。
空有及非有。
我說諸方便。
無如是實相。
愚癡取實有。
無能相可相。
我覺一切法。
而不覺一切。
我有一切智。
而無一切智。
凡夫愚分別。
自言世智者。
我未曾覺知。
亦不覺眾生。
一切法惟心。
諸陰如毛輪。
輪相畢竟無。
何處有分別。
本無始生物。
諸緣中亦無。
石女兒空華。
若能見有為。
爾時見可見。
見迷法即住。
我不入涅槃。
不滅諸相業。
滅諸分別識。
此是我涅槃。
非滅諸法相。
愚癡妄分別。
如瀑水竭盡。
爾時波不生。
如種種識滅。
滅而不復生。
空及無識相。
如幻本不生。
有無離有無。
此諸法如夢。
我說一實法。
離於諸覺觀。
聖人妙境界。
離二法體相。
如見螢火相。
種種而無實。
世間見四大。
種種亦如是。
如依草木石。
示現諸幻相。
彼幻無是相。
諸法體如是。
無取著可取。
無解脫無縛。
如幻如陽焰。
如夢眼中瞖。
若如是實見。
離諸分別垢。
即住如實定。
彼見我無疑。
此中無心識。
如虛空陽焰。
如是知諸法。
而不知一法。
離有無諸緣。
故諸法不生。
三界心迷惑。
是故種種見。
夢及世間法。
此二法平等。
可見與資生。
諸觸及於量。
身無常世間。
種種色亦爾。
世間尊者說。
如是所作事。
心三界種子。
迷惑見現未。
知世間分別。
無如是實法。
見世間如是。
能離諸生死。
生及與不生。
愚癡迷惑見。
不生及不滅。
修智慧者見。
阿迦尼妙境。
離諸惡行處。
常無分別行。
離諸心數法。
得力通自在。
到諸三昧處。
彼處成正覺。
化佛此中成。
諸法不生滅。
諸法如是體。
應化無量億。
彼體中出世。
愚人聞佛法。
如響不思議。
遠離初中後。
及離有無法。
遍不動清淨。
無諸相現相。
識性覆法身。
一切身中有。
迷惑是幻有。
幻非迷惑因。
心無迷惑法。
亦非不少有。
心依二法縛。
阿梨耶識起。
但心如是見。
我法如瀑水。
觀世間如是。
爾時轉諸心。
乃是我真子。
成就實法行。
煖濕及堅動。
愚分別諸法。
非實專念有。
無能相可相。
八種物一身。
形相及諸根。
愚分別諸色。
迷惑身羅網。
諸因緣和合。
愚癡分別生。
不知如是法。
流轉三界中。
諸法及言語。
是眾生分別。
而諸法是無。
如化如夢等。
觀諸法如是。
不住世涅槃。
心種種種子。
現見心境界。
可見分別生。
愚癡樂二法。
無智愛及業。
是心心法因。
依他力法生。
故說他力法。
依法分別事。
心迷惑境界。
故不成分別。
迷惑邪分別。
心依因緣縛。
是故生諸身。
若離諸因緣。
我說不見法。
離諸因緣法。
離於諸法相。
不住諸法中。
我說不見境。
如王長者等。
以種種禽獸。
會集宅野中。
以示於諸子。
我如是諸相。
種種鏡像法。
內身智為子。
說於實際法。
如大海波浪。
從風因緣生。
能起舞現前。
而無有斷絕。
阿梨耶識常。
依風境界起。
種種水波識。
能舞生不絕。
能取可取相。
眾生見如是。
可見無諸相。
毛道如是見。
阿梨耶本識。
意及於意識。
離可取能取。
我說如是相。
五陰中無我。
及無人眾生。
生即諸識生。
滅即諸識滅。
如畫中高下。
可見無如是。
如是諸物體。
見無如是相。
如乾闥婆城。
禽獸渴愛水。
如是可見見。
智觀無如是。
離可量及想。
非因亦非果。
離能覺所覺。
離能見可見。
依陰因緣覺。
無人見可見。
若不見可見。
云何修彼法。
因緣因譬喻。
立意及因緣。
夢乾闥婆輪。
陽焰及日月。
光焰幻等喻。
我遮諸法生。
如夢幻迷惑。
空分別眾生。
不依於三界。
內外亦皆無。
見諸有不生。
乃得無生忍。
得如幻三昧。
及於如意身。
諸通及自在。
力心種種法。
諸法本不生。
空無法體相。
彼人迷不覺。
隨因緣生滅。
如愚癡分別。
心見於自心。
見外種種相。
實無可見法。
見骨相佛像。
及諸大離散。
善覺心能知。
住持世間相。
身住持資生。
可取三種境。
識取識境界。
意識分別三。
分別可分別。
所有字境界。
不能見實法。
彼覺迷不見。
諸法無自體。
智慧者能覺。
行者爾乃息。
住於無相處。
如墨圖於雞。
愚取是我雞。
如癡凡夫取。
三乘同是一。
無諸聲聞人。
亦無辟支佛。
所見聲聞色。
及見諸如來。
諸菩薩大慈。
示現是化身。
三界唯是心。
離二種體相。
轉變彼諸相。
彼即是真如。
法及人行相。
日月光焰熾。
大諸摩尼寶。
無分別作事。
諸佛法如是。
如瞖取毛輪。
如是分別法。
愚癡虛妄取。
離於生住滅。
及離常無常。
可見染淨法。
如空中毛輪。
如中莨菪人。
見諸像大地。
一切如金色。
彼不曾有金。
如是愚癡人。
無始心法染。
幻陽焰生有。
愚人取為實。
一子及無子。
大海是一子。
亦是無量子。
汝觀心種子。
一子如清淨。
轉於無種子。
平等無分別。
起即是生死。
能生種種子。
是故說種子。
因緣不生法。
因緣不滅法。
生法惟因緣。
心如是分別。
三界惟假名。
實無事法體。
妄覺者分別。
取假名為實。
觀諸法實體。
我不遮迷惑。
實體不生法。
觀是得解脫。
我不見幻無。
說諸法是有。
顛倒速如電。
是故說如幻。
非本生如生。
諸因緣無體。
無有處及體。
惟有於言語。
不遮緣生滅。
不遮緣和合。
遮諸愚癡見。
分別因緣生。
實無識體法。
無事及本識。
愚癡生分別。
如死尸惡覺。
三界但是心。
諸佛子能見。
即得種類身。
離作有為法。
得力通自在。
及共相應法。
現諸一切色。
心法如是生。
而無心及色。
無始心迷惑。
爾時修行者。
得見於無相。
智慧中觀察。
不見諸眾生。
相及事假名。
意取諸動法。
我諸子過是。
無分別修行。
乾闥婆城幻。
毛輪及陽焰。
無實而見實。
諸法體如是。
如心見諸法。
無如是體相。
一切法不生。
但見迷惑法。
毛道迷分別。
以住於二法。
初識生分別。
種種熏種子。
識如瀑水起。
斷彼則不生。
種種念觀法。
若但心中生。
如虛空壁中。
何故而不生。
若有少相觀。
心則從緣生。
若從因緣生。
不得言惟心。
心取於自心。
無法無因生。
心法體清淨。
虛空中無熏。
虛妄取自心。
是故心現生。
外法無可見。
是故說惟心。
本識但是心。
意能念境界。
能取諸境界。
故我說惟心。
心常無記法。
意二邊取相。
取現法是識。
彼是善不善。
離二種識相。
是第一義門。
說三乘差別。
寂靜無是相。
若心住寂靜。
及行於佛地。
是過去佛說。
現未亦如是。
初七是心地。
寂靜第八地。
二地是行處。
餘地是我法。
自內身清淨。
是我自在地。
自在究竟處。
阿迦尼吒現。
如諸火焰等。
而出諸光明。
種種心可樂。
化作於三界。
或有先有化。
而化作三有。
彼處說諸法。
是我自在地。
諸地無時節。
國土轉亦然。
過諸心地法。
是住寂靜果。
實無而謂實。
而見於種種。
愚人顛倒取。
是種種顛倒。
如無分別智。
有事不相應。
以心非諸色。
是故無分別。
諸禪及無量。
及無色三昧。
諸相畢竟滅。
是故心中無。
須陀洹果法。
往來及不還。
及諸羅漢果。
一切心迷惑。
空無常剎那。
愚分別有為。
河種子譬喻。
分別剎那義。
剎那無分別。
離諸所作法。
一切法不生。
我說剎那義。
有無說於生。
僧佉等妄說。
一切法無說。
亦是彼人說。
有四種記法。
一往答反問。
分別差別答。
默答遮外道。
世諦一切有。
第一義諦無。
而實體無相。
是第一義諦。
見於虛妄法。
是故說世諦。
因於言語生。
無如是實體。
無事有言語。
世諦中實無。
是即顛倒事。
可見亦是無。
若事顛倒有。
寂靜畢竟無。
依於顛倒事。
及見諸法生。
畢竟定是無。
即是無體相。
所見諸種種。
熏習煩惱生。
心見外迷惑。
現取於前境。
分別無分別。
是空實相法。
如幻像諸相。
如樹葉金色。
是可見人見。
心無明熏習。
聖人不見迷。
中間不見實。
迷惑即是實。
以實即中間。
遠離諸迷惑。
若能生諸相。
即是其迷惑。
如眼瞖不淨。
如瞖見毛輪。
依迷取諸法。
於諸境界中。
愚癡取是法。
諸法如毛輪。
陽炎水迷惑。
三界如夢幻。
修行得解脫。
分別可分別。
能生於分別。
縛可縛及因。
六種解脫因。
無地及諸諦。
無國土及化。
佛辟支聲聞。
惟是心分別。
人體及五陰。
諸緣及微塵。
勝人自在作。
惟是心分別。
心遍一切處。
一切處皆心。
以心不善觀。
心性無諸相。
五陰中無我。
我中無五陰。
分別無是法。
而彼法非無。
如愚癡分別。
有諸一切法。
如是見實有。
一切應見實。
一切法若無。
無染亦無淨。
愚癡見如是。
彼法不如是。
迷惑分別相。
是他力分別。
彼相所有名。
是名分別相。
名相是分別。
因緣事和合。
若不生彼心。
是第一義相。
報相佛實體。
及所化佛相。
眾生及菩薩。
并十方國土。
習氣法化佛。
及作於化佛。
是皆一切從。
阿彌陀國出。
應化所說法。
及報佛說法。
修多羅廣說。
汝應知密意。
所有佛子說。
及於諸如來。
是皆化佛說。
非淳熟者說。
是諸法不生。
而彼法非無。
乾闥婆城幻。
如夢化相似。
種種隨心轉。
惟心非餘法。
心生種種生。
心滅種種滅。
眾生妄分別。
無物而見物。
無義惟是心。
無分別得脫。
無始世戲論。
依止於煩惱。
諸分別熏修。
是故邪見生。
識無分別義。
真如是智境。
轉彼是寂靜。
是諸聖境界。
觀察義思惟。
諸凡夫思惟。
念真如思惟。
諸佛淨思惟。
分別諸法體。
一切法不生。
依他力因緣。
眾生迷分別。
他力若清淨。
離分別相應。
轉彼即真如。
離分別是行。
莫分別分別。
分別是無實。
分別迷惑法。
取可取不盡。
見外分別境。
分別是實體。
心分別分別。
彼法因緣生。
邪見見外義。
無義但是心。
觀斟量相應。
能滅取可取。
無諸外境界。
愚癡妄分別。
熏習增長心。
似生於諸法。
滅二種分別。
真如智境界。
生於無法相。
不思議聖境。
名相及分別。
實體二種相。
正智及真如。
是成就實體。
依父母和合。
阿梨耶意合。
如蘇瓶等鼠。
共赤白增長。
辟尸厚泡瘡。
不淨依節畫。
業風長四大。
如諸果成熟。
五及於五五。
及有九種孔。
諸毛甲遍覆。
如是增長生。
生如糞中蟲。
如人睡中寤。
眼見色起念。
增長生分別。
分別及專念。
齗齒脣和合。
口始說言語。
如鸚鵡弄聲。
諸外道說定。
大乘不決定。
依眾生心定。
邪見不能近。
我乘內證智。
妄覺非境界。
如來滅世後。
誰持為我說。
如來滅度後。
未來當有人。
大慧汝諦聽。
有人持我法。
於南大國中。
有大德比丘。
名龍樹菩薩。
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法。
大乘無上法。
證得歡喜地。
往生安樂國。
智慧觀察法。
不見實法體。
是故不可說。
及說亦無體。
若因緣生法。
不得言有無。
因緣中有物。
愚分別有無。
邪見二邪法。
我知離我法。
一切法名字。
無量劫常學。
以學復更學。
迭共相分別。
若不說諸名。
諸世間迷惑。
是故作名字。
為除迷惑業。
依三種分別。
愚癡分別法。
依名迷分別。
及因緣能生。
法不滅不生。
自性如虛空。
法無體是體。
分別相即體。
影像及於幻。
陽焰與夢響。
火輪乾闥婆。
諸法如是生。
不二真如空。
實際及法體。
我說無分別。
成就彼法相。
口心境界虛。
實乃立虛妄。
心墮於二邊。
是故立分別。
有無墮二邊。
以在心境界。
遠離諸境界。
爾時正滅心。
以離取境界。
彼滅非有無。
如聖人境界。
愚人不能知。
有滅住真如。
智慧者能見。
如彼諸法住。
智慧者能見。
法體不如是。
以諸法無相。
愚癡人見鐵。
分別以為金。
非金而見金。
外道取法爾。
本無言始生。
始生後還滅。
從因緣有無。
此說非我教。
無始無終法。
無始是相住。
以世間住相。
邪覺者不知。
過去法是有。
未來法非無。
現在法亦有。
不應言法生。
轉時及行相。
諸大及諸根。
虛妄取中陰。
若取非覺者。
一切佛世尊。
不說因緣生。
因緣即世間。
如乾闥婆城。
但法緣和合。
依此法生法。
離諸和合法。
不滅亦不生。
鏡及於水中。
眼及器摩尼。
而見諸鏡像。
諸影像是無。
如獸愛空水。
見諸種種色。
種種似如有。
如夢石女兒。
我乘非大乘。
非聲亦非字。
非諦非解脫。
非寂靜境界。
而我乘大乘。
諸三昧自在。
身如意種種。
自在花莊嚴。
一體及別體。
因緣中無法。
略說諸法生。
廣說諸法滅。
不生空是一。
而生空是二。
不生空是勝。
生滅即是空。
真如空實際。
涅槃與法界。
身及意種種。
我說異名法。
經毘尼毘曇。
分別我清淨。
依名不依義。
彼不知無我。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餘。
從緣成有法。
云何無諸法。
何人成就有。
從因緣說無。
說法生邪見。
有無妄分別。
若人見不生。
亦見法不滅。
彼人離有無。
見世間寂靜。
眾生分別見。
可見如兔角。
分別是迷惑。
如禽愛陽焰。
虛妄分別法。
依彼分別見。
無因緣分別。
無因不應分。
無水而取水。
如獸妄生愛。
愚癡如是見。
聖者無如是。
聖人見清淨。
以生三解脫。
離諸生死法。
修行寂靜處。
深快妙方便。
知國土妙事。
我為諸子說。
不為諸小乘。
三有是無常。
空無我離我。
同相及別相。
我為聲聞說。
不著一切法。
離世間獨行。
我說緣覺果。
非思量境界。
分別外實體。
從他力故生。
見自身迷惑。
爾時轉諸心。
十地即初地。
初地即八地。
九地即七地。
七地即八地。
二地即三地。
四地即五地。
三地即六地。
寂靜無次第。
諸法常寂靜。
修行者無法。
有無法平等。
爾時聖得果。
諸法無體相。
云何於無法。
而能作平等。
寂寂無分別。
若不見諸心。
內及外動法。
爾時滅諸法。
已見平等心。
愚無始流轉。
取法如懷抱。
誑凡夫而轉。
如因榍出榍。
依彼因及觀。
共意取境界。
依於識種子。
能作於心因。
修得及住持。
隨種類身得。
及夢中所得。
是通有四種。
夢中所得通。
及於諸佛恩。
取種類身得。
彼通非實通。
熏種子熏心。
似有法生轉。
愚人不覺知。
為說生諸法。
分別於外物。
諸法相成就。
爾時心悶沒。
不見自迷惑。
何故說於生。
何故說無見。
不可見而見。
願必為我說。
為於何等人。
說何等法有。
為於何等人。
說何等法無。
心體自清淨。
意起共諸濁。
意及一切識。
能作熏種子。
阿梨耶出身。
意出求諸法。
意識取境界。
迷惑見貪取。
自心所見法。
外法無外法。
如是觀迷惑。
常憶念真如。
修禪者境界。
業諸佛大事。
此三不思議。
是智者境界。
過現及未來。
涅槃及虛空。
我依世諦說。
真諦無名字。
二乘及外道。
等著於邪見。
迷沒於心中。
分別於外法。
緣覺佛菩提。
羅漢見諸佛。
菩提堅種子。
及夢中成就。
何處為何等。
云何為何因。
所為為何義。
惟願為我說。
幻心去寂靜。
有無朋黨說。
心中迷堅固。
說有幻無幻。
生滅相相應。
相可相有無。
分別惟是意。
共於五種識。
鏡像水波等。
從心種子生。
若心及於意。
而諸識不生。
時得如意身。
乃至於佛地。
諸緣及陰界。
是法自體相。
假名及人心。
如夢如毛輪。
世間如幻夢。
見依止得實。
諸相實相應。
離諸斟量因。
諸聖人內境。
常觀諸妙行。
迷覆斟量因。
令世間實解。
離一切戲論。
智不住迷惑。
諸法無體相。
空及常無常。
心住於愚癡。
迷惑故分別。
說是諸法者。
非說於無生。
一二及於二。
忽然自在有。
依時勝微塵。
緣分別世間。
世種子是識。
依止彼因生。
如依壁畫像。
知實即是滅。
如人見於幻。
見生死亦爾。
愚癡人依闇。
縛及解脫生。
內外諸種種。
諸法及因緣。
如是觀修行。
住於寂靜處。
熏習中無心。
心不共熏習。
心無差別相。
熏習纏於心。
如垢見熏習。
意從於識生。
如帛心亦爾。
依熏習不顯。
如物非無物。
我說虛空然。
阿梨耶身中。
離於有無物。
意識轉滅已。
心離於濁法。
覺知一切法。
故我說心佛。
斷絕於三世。
離於有無法。
世法四相應。
諸有悉如幻。
是二法體相。
七地從心生。
餘地亦成就。
二地及佛地。
色界及無色。
欲界及涅槃。
一切心境界。
不離於身中。
若見諸法生。
是生迷惑法。
覺自心迷惑。
是不生諸法。
無生法體相。
生即著世間。
見諸相如幻。
法體相如是。
自心虛妄取。
莫分別諸法。
為癡無智說。
三乘與一乘。
及說於無乘。
諸聖人寂靜。
我法有二種。
相法及於證。
四種斟量相。
立量相應法。
形及相勝種。
見迷惑分別。
名字及行處。
聖行實清淨。
依分別分別。
故有分別相。
離分別分別。
實體聖境界。
常恒實不變。
性事及實體。
真如離心法。
遠離於分別。
若無清淨法。
亦無有於染。
以有清淨心。
而見有染法。
清淨聖境界。
是故無實事。
是諸法體相。
聖人之境界。
從因生世間。
離於諸分別。
如幻與夢等。
見法得解脫。
煩惱熏種種。
共心相應生。
眾生見外境。
非諸心法體。
心法常清淨。
非是迷惑生。
迷從煩惱起。
是故心不見。
迷惑即真實。
餘處不可得。
非陰非餘處。
觀陰行如實。
離見能見相。
若見有為法。
見自心世間。
彼人能離相。
莫見惟心法。
莫分別外義。
住於真如觀。
過於心境界。
過心境界已。
遠離諸寂靜。
修行住寂靜。
行者寂靜住。
不見摩訶衍。
自然云寂靜。
依諸願清淨。
智無我寂靜。
應觀心境界。
亦觀智境界。
智慧觀境界。
不迷於相中。
心境界苦諦。
智境界是集。
二諦及佛地。
是般若境界。
得果及涅槃。
及於八聖道。
覺知一切法。
得清淨佛智。
眼色及於明。
虛空與心意。
如是等和合。
識從梨耶生。
能取可取受。
無名亦無事。
無因分別者。
若取於覺者。
於義中無名。
名中義亦爾。
因無因而生。
莫分別分別。
一切法無實。
言語亦復然。
空不空義爾。
愚癡見法是。
妄取於實住。
邪見說假名。
一法成五種。
如實能遠離。
五種是魔法。
超越過有無。
非修行境界。
是外道之法。
不求有邪法。
亦無相見我。
以作自常法。
惟從言語生。
實諦不可說。
寂滅見諸法。
依止阿梨耶。
能轉生意識。
依止依心意。
能生於轉識。
依虛虛妄成。
真如是心法。
如是修行者。
能知心性體。
分別常無常。
意相及於事。
生及與不生。
行者不應取。
莫分別二法。
識從梨耶生。
一義二心生。
不知如是生。
取一二之法。
是凡夫境界。
無說者及說。
不空以見心。
不見於自心。
故生見羅網。
諸因緣不生。
諸根亦如是。
界及五陰無。
無貪無有為。
本無有作業。
不作非有為。
無除亦無縛。
無縛無解脫。
無無記無物。
無法無非法。
無時無涅槃。
法體亦是無。
無佛無實諦。
無因亦無果。
無顛倒無滅。
無滅亦無生。
十二支亦無。
邊無邊亦爾。
離於諸邪見。
是故說惟心。
煩惱業及身。
作者與果報。
如陽焰及夢。
乾闥婆城等。
住於心法中。
而生諸法相。
住於心法中。
而見於斷常。
涅槃中無陰。
無我亦無相。
能入惟是心。
解脫不取相。
見他何過失。
諸眾生見外。
心非有非無。
由熏習不顯。
垢中不見白。
白中不見垢。
如雲蓋虛空。
是故心不見。
心能作諸業。
智於中分別。
慧能觀寂靜。
得大妙法體。
心依境界縛。
智依覺觀生。
寂靜勝境界。
慧能於中行。
心意及意識。
於相中分別。
得無分別體。
二乘非諸子。
寂靜勝人相。
諸佛智慧淨。
能生於勝義。
已離諸行相。
分別法體有。
他力法是無。
迷惑取分別。
不分別他力。
非諸大有色。
有色非諸大。
夢幻乾闥婆。
獸渴愛無水。
我有三種慧。
依止得聖名。
心無法中生。
是故心不見。
身資生住持。
眾生依熏見。
依彼分別相。
而說於諸法。
離二乘相應。
慧離現法相。
虛妄取法故。
聲聞見於法。
能入惟是心。
如來智無垢。
若實及不實。
從因緣生法。
一二是取見。
畢竟能取著。
種種諸因緣。
如幻無有實。
如是相種種。
不能成分別。
依於煩惱相。
諸縛從心生。
不知分別法。
他力是分別。
所有分別體。
即是他力法。
種種分別見。
於他力分別。
世諦第一義。
第三無因生。
分別說相續。
斷即聖境界。
修行者一事。
惟心種種見。
彼處無心體。
如是分別相。
如人眼中瞖。
分別種種色。
瞖非色非色。
愚見他力爾。
如金離塵垢。
如水離泥濁。
如虛空離雲。
如是淨分別。
聲聞有三種。
應化及願生。
離諸貪癡垢。
聲聞從法生。
菩薩亦三種。
諸如來無相。
眾生心心中。
見佛如來像。
分別無如是。
他力法體有。
見有無二邊。
是故見分別。
若無分別法。
他力云何有。
遠離有法體。
實有法體生。
依止於分別。
而見於他力。
依名相和合。
而生於分別。
常無所成就。
他力分別生。
爾時知清淨。
第一義實體。
分別有十種。
他力有六種。
真如是內身。
是故無異相。
五法是實法。
及三種實相。
如是修行者。
不壞真如法。
星宿雲形像。
似於日月體。
諸眾生見心。
可見熏集生。
諸大無自體。
非能見可見。
若色從大生。
諸大生諸大。
如是不生大。
大中無四大。
若果是四大。
因是地水等。
實及假名色。
幻生作亦爾。
夢及乾闥婆。
獸愛水第五。
一闡提五種。
諸性亦如是。
五乘及非乘。
涅槃有六種。
陰有二十四。
色復有八種。
佛有二十四。
佛子有二種。
度門有百種。
聲聞有三種。
諸佛國土一。
而佛亦有一。
解脫有三種。
心慮有四種。
我無我六種。
可知境四種。
離於諸因緣。
亦離邪見過。
知內身離垢。
大乘無上法。
生及於不生。
有八種九種。
一時證次第。
立法惟是一。
無色有八種。
禪差別六種。
緣覺及佛子。
能取有七種。
無有三世法。
常無常亦爾。
作及於業果。
如夢中作事。
佛從來不生。
聲聞佛子爾。
心離於可見。
亦常如幻法。
胎生轉法輪。
出家及兜率。
住諸國土中。
可見而不生。
去行及眾生。
說法及涅槃。
實諦國土覺。
從因緣生法。
世間諸樹林。
無我外道行。
禪乘阿梨耶。
證果不思議。
月及星宿性。
諸王阿修羅。
夜叉乾闥婆。
因業而發生。
不可思議變。
退依熏習緣。
斷絕諸變易。
時煩惱罪滅。
一切諸菩薩。
如實修行者。
不畜諸財寶。
金銀及象馬。
牛羊奴婢等。
米穀與田宅。
不臥穿孔床。
不得泥塗地。
金銀赤白銅。
鉢盂及諸器。
修行淨行者。
一切不得畜。
憍奢耶衣服。
一切不得著。
欽婆羅袈裟。
牛糞草果葉。
青赤泥土汁。
染壞於白色。
石泥及與鐵。
珂及於琉璃。
如是鉢聽畜。
滿足摩陀量。
為割截衣故。
聽畜四寸刀。
刃如半月曲。
不得學伎術。
如實修行人。
不得市販買。
所須倩白衣。
及諸優婆塞。
常護於諸根。
知於如實義。
讀誦修多羅。
及學諸毘尼。
不與白衣雜。
修行人如是。
空處與塚間。
窟中林樹下。
尸陀林草中。
乃至於露地。
如實修行人。
應住如是處。
三衣常隨身。
不畜餘錢財。
為身須衣服。
他自與聽受。
為乞食出行。
亦不左右視。
視前六尺地。
安庠而直進。
如蜂採諸花。
乞食亦如是。
比丘比丘尼。
眾中眾所雜。
我為佛子說。
此是惡命活。
如實修行者。
不聽此處食。
王小王王子。
大臣及長者。
為求於飲食。
一切不得往。
死家及生家。
親家所愛家。
比丘雜等眾。
修行者不食。
寺舍烟不斷。
常作種種食。
故為人所作。
行者不應食。
離有無朋黨。
能見可見縛。
行者觀世間。
離於生滅法。
三昧力相應。
及諸通自在。
若不生分別。
不久得如法。
從微塵勝人。
緣中莫分別。
諸因緣和合。
行者不分別。
分別諸世間。
種種從熏生。
行者如實觀。
三有如幻夢。
莫分別三有。
身資生住持。
離於有無謗。
亦離有無見。
飲食如服藥。
身心常正直。
一心專恭敬。
佛及諸菩薩。
如實修行者。
應知諸律相。
及諸修多羅。
簡擇諸法相。
五法體及心。
修行無我相。
清淨內法身。
諸地及佛地。
如是修行者。
住於大蓮花。
諸佛大慈悲。
如意手摩頂。
去來於六道。
諸有生厭心。
發起如實行。
至尸陀林中。
日月形體相。
及於花海相。
虛空火種種。
修行者見法。
見如是諸相。
取於外道法。
亦隨聲聞道。
及緣覺境界。
遠離如是等。
住於寂靜處。
時佛妙光明。
往於諸國土。
摩彼菩薩頂。
此摩頂妙相。
隨順真如法。
爾時得妙身。
有無因法體。
離於斷常法。
謗於有無法。
是分別中道。
分別無諸因。
無因是斷見。
見種種外法。
是人滅中道。
不捨諸法相。
恐有斷絕相。
有無是謗法。
如是說中道。
覺但是內心。
不滅於外法。
轉虛妄分別。
即是中道法。
惟心無可見。
離於心不生。
即是中道法。
我及諸佛說。
生及於不生。
有物無物空。
諸法無自體。
莫分別二法。
分別是有法。
愚分別解脫。
不覺心分別。
離於二取相。
覺知自心見。
時離於二見。
如實知遠離。
不滅分別相。
實知可見心。
時知分別生。
不生諸分別。
是真如離心。
離諸外道過。
若見生諸法。
彼智者應取。
涅槃而不滅。
知此法是佛。
我說及餘佛。
若異見諸法。
是說外道事。
不生現於生。
不退常現退。
同時如水月。
萬億國土見。
一身及無量。
然火及注雨。
心心體不異。
故說但是心。
心中但是心。
心無心而生。
種種色形相。
所見惟是心。
佛及聲聞身。
辟支佛身等。
復種種色身。
但說是內心。
無色界無色。
色界及地獄。
色現為眾生。
但是心因緣。
如幻三昧法。
而身如意生。
十地心自在。
菩薩轉得彼。
自心分別名。
戲論而搖動。
依見聞生知。
愚癡依相知。
相是他力體。
彼依名分別。
分別是諸相。
依他力法生。
智慧觀諸法。
無他力無相。
畢竟無成就。
智依何分別。
若有成就法。
離於有無法。
離於有無體。
二體云何有。
分別二種體。
二種體應有。
分別見種種。
清淨聖境界。
分別是種種。
分別是他力。
若異分別者。
是墮外道法。
分別是分別。
見是因體相。
分別說分別。
見是因相生。
離於二分別。
即是成就法。
國土佛化身。
一乘及三乘。
無涅槃一切。
空離一切生。
佛三十差別。
別復有十種。
一切國土器。
依諸眾生心。
如分別法相。
現見種種法。
彼法無種種。
法佛世間爾。
法佛是真佛。
餘者依彼化。
眾生自種子。
見一切佛相。
依迷惑轉心。
能生於分別。
真不離分別。
及不離於相。
實體及受樂。
化復作諸化。
佛眾三十六。
是諸佛實體。
如青赤及鹽。
珂乳及石蜜。
新果諸花等。
如月諸光明。
非一亦非異。
如水中洪波。
如是七識種。
共於心和合。
如大海轉變。
是故波種種。
阿梨耶亦爾。
名識亦如是。
心意及意識。
分別外相義。
八無差別相。
非能見可見。
如大海水波。
無有差別相。
諸識於心中。
轉變不可得。
心能造諸業。
意是能分別。
意識能知法。
五識虛妄見。
青赤白種種。
眾生識現見。
水波相對法。
牟尼為我說。
青赤白種種。
水波中無是。
愚癡見諸相。
說於心中轉。
心中無是體。
離心無外見。
若有於可取。
應有於能取。
身資生住持。
說水波相似。
眾生識現見。
水波共相似。
大海水波起。
如舞轉現見。
本識如是轉。
何故知不取。
愚癡無智慧。
本識如海波。
水波轉相對。
是故說譬喻。
如日出世間。
平等照眾生。
如是世尊燈。
不為愚說法。
住於真如法。
何故不說實。
若說於實法。
心中無實法。
如海中水波。
如鏡及於夢。
如自心境界。
等見無前後。
無一時境界。
是故次第生。
識能知諸法。
意復能分別。
五識現見法。
寂靜無次第。
如世間畫師。
及畫師弟子。
我住於妙法。
為實修行說。
離分別分別。
是內身實智。
我諸佛子說。
不為於愚人。
亦如幻種種。
可見無如是。
說種種亦爾。
說亦爾不爾。
為一人說法。
不為餘人說。
如人病不同。
醫師處藥別。
諸佛為眾生。
隨心說諸法。
依外法種子。
分別說現法。
心取他力法。
可取是分別。
依止心種子。
觀取外境界。
二種轉迷惑。
更無第三因。
以迷惑不生。
依何法不生。
六十十八法。
是故惟說心。
自心見外法。
見彼離於我。
若入心分別。
能離諸法相。
依於阿梨耶。
能生於諸識。
愚癡內身入。
心見於外入。
取星宿毛輪。
如夢中見色。
有為無為常。
分別無如是。
乾闥婆城幻。
如禽獸愛水。
無如是見有。
他力法亦爾。
我諸根形相。
我說三種心。
心意及意識。
離於自體相。
心意及意識。
離於他體相。
心意及意識。
無我無二體。
五法自體相。
是諸佛境界。
就相有三種。
依於一熏因。
如綵色一種。
壁上見種種。
二種無我心。
意及諸識相。
五種法體相。
我性無如是。
遠離諸心相。
識離於意相。
諸法體如是。
是我之境界。
離於諸法體。
是諸如來性。
身口及意業。
彼不作白法。
如來性清淨。
離於諸修行。
自在淨諸通。
三昧力莊嚴。
種種意生身。
是淨如來性。
內身智離垢。
離於諸因相。
八地及佛地。
是諸如來性。
遠行善慧地。
法雲與佛地。
是諸佛之性。
餘地三乘雜。
依眾生身別。
及為愚癡相。
為說七種地。
故佛說心地。
口身心諸障。
七地中無是。
八地中妙身。
如夢瀑水相。
八地及五地。
學種種伎術。
一切諸佛子。
三有中作王。
生及與不生。
不分空不空。
實及於不實。
心中無如是。
此實此非實。
莫分別此實。
緣覺及聲聞。
非為佛子說。
有無有非實。
亦無有空相。
假名及實法。
心中一切無。
依世諦有法。
第一義悉無。
無實法迷惑。
是諸世諦法。
一切法無法。
我說於假名。
言語及受用。
愚癡見是實。
從於言語法。
是實有境界。
從言語生法。
見法無如是。
如離壁無畫。
亦如影離像。
本淨識亦爾。
為水波不現。
如幻心亦爾。
意如狡猾者。
識共於五種。
分別見如采。
說是真法習。
所有集作化。
是諸佛根本。
餘者應化佛。
心迷可見中。
可見心中無。
身資生住持。
即阿梨耶現。
心意及意識。
實體五種法。
二種無我淨。
諸佛如來說。
虛妄覺非境。
及聲聞亦爾。
是內身境界。
諸佛如來說。
長短等相待。
彼此相依生。
有能成於無。
無能成於有。
及分別微塵。
色體不分別。
說但是於心。
邪見不能淨。
是中分別空。
不空亦如是。
有無但分別。
可說無如是。
功德微塵合。
愚癡分別色。
一一微塵無。
是故無是義。
自心見形相。
眾生見外有。
外無可見法。
是故無是義。
心如毛輪幻。
夢乾闥婆城。
火輪禽獸愛。
實無而人見。
常無常及一。
二及於不二。
無始過所縛。
愚癡迷分別。
我不說三乘。
但說於一乘。
為攝取眾生。
是故說一乘。
解脫有三種。
亦說法無我。
平等智煩惱。
依解脫分別。
亦如水中木。
為波之所漂。
如是癡聲聞。
為諸相漂蕩。
彼無究竟處。
亦復不還生。
得寂滅三昧。
無量劫不覺。
是聲聞之定。
非我諸菩薩。
離諸隨煩惱。
依習煩惱縛。
三昧樂境醉。
住彼無漏界。
如世間醉人。
酒消然後寤。
彼人然後得。
我佛法身體。
如象沒深泥。
身東西動搖。
如是三昧醉。
聲聞沒亦爾。
入楞伽經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