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八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爾時善財童子。合掌恭敬。重白彌勒菩薩摩訶薩言。

大聖。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

大聖。一切如來。授尊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一生當得。無上菩提。則已超越。一切菩薩所住處。則已出過。一切菩薩離生位。則已圓滿。一切波羅蜜。則已深入。一切諸忍門。則已具足。一切菩薩地。則已遊戲。一切解脫門。則已成就。一切三昧法。則已通達。一切菩薩行。則已證得。一切陀羅尼辯才。則已於一切菩薩自在中。而得自在。則已積集。一切菩薩助道法。則已遊戲。智慧方便。則已出生。大神通智。則已成就。一切學處。則已圓滿。一切妙行。則已滿足。一切大願。則已領受。一切佛所記。則已了知。一切諸乘門。則已堪受。一切如來所護念。則已能攝。一切佛菩提。則已能持。一切佛法藏。則已能持。一切諸佛。菩薩祕密藏。則已能於。一切菩薩眾中為上首。則已能為。破煩惱魔軍大勇將。則已能作。出生死曠野大導師。則已能作。治諸惑重病大醫王。則已能於。一切眾生中為最勝。則已能於。一切世主中得自在。則已能於。一切聖人中最第一。則已能於。一切聲聞獨覺中最增上。則已能於。生死海中為船師。則已能布調伏。一切眾生網。則已能觀。一切眾生根。則已能攝。一切眾生界。則已能守護。一切菩薩眾。則已能談議。一切菩薩事。則已能往詣。一切如來所。則已能住止。一切如來會。則已能現身。一切眾生前。則已能於。一切世法無所染。則已能超越。一切魔境界。則已能安住。一切佛境界。則已能到。一切菩薩無礙境。則已能精勤。供養一切佛。則已與一切諸佛。法同體性。已繫妙法繒。已受佛灌頂。已住一切智。已能普生。一切佛法。已能速踐。一切智位。

大聖。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隨所修學。疾得具足。一切佛法。悉能度脫。所念眾生。普能成滿。所發大願。普能究竟。所起諸行。普能安慰。一切天人。不負自身。不斷三寶。不虛一切。佛菩薩種。能持一切。諸佛法眼。如是等事。願皆為說。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觀察一切道場眾會。指示善財。而作是言。

諸仁者。汝等見此長者子。今於我所。問菩薩行。諸功德不。

諸仁者。此長者子。勇猛精進。志願無雜。深心堅固。恒不退轉。具勝希望。如救頭然。無有厭足。樂善知識。親近供養。處處尋求。承事請法。

諸仁者。此長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轉南行。求善知識。經由一百一十。善知識已。然後而來。至於我所。未曾暫起。一念疲懈。

諸仁者。此長者子。甚為難有。趣向大乘。乘於大慧。發大勇猛。擐大悲甲。以大慈心。救護眾生。起大精進波羅蜜行。作大商主。護諸眾生。為大法船。度諸有海。住於大道。集大法寶。修諸廣大。助道之法。如是之人。難可得聞。難可得見。難得親近。同居共行。

何以故。此長者子。發心救護。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解脫諸苦。超諸惡趣。離諸險難。破無明闇。出生死野。息諸趣輪。度魔境界。不著世法。出欲淤泥。斷貪鞅。解見縛。壞想宅。絕迷道。摧慢幢。拔惑箭。撤睡蓋。裂愛網。滅無明。度有流。離諂幻。淨心垢。斷癡惑。出生死。

諸仁者。此長者子。為被四流漂泊者。造大法船。為被見泥沒溺者。立大法橋。為被癡暗昏迷者。然大智燈。為行生死曠野者。開示聖道。為嬰煩惱重病者。調和法藥。為遭生老死苦者。飲以甘露。令其安隱。為入貪恚癡火者。沃以定水。使得清涼。多憂惱者。慰諭使安。繫有獄者。曉誨令出。入見網者。開以智劍。住界城者。示諸脫門。在險難者。導安隱處。懼結賊者。與無畏法。墮惡趣者。授慈悲手。拘害蘊者。示涅槃城。界蛇所纏。解以聖道。著於六處。空聚落者。以智慧光。引之令出。住邪濟者。令入正濟。近惡友者。示其善友。樂凡法者。誨以聖法。著生死者。令其趣入。一切智城。

諸仁者。此長者子。恒以此行。救護眾生。發菩提心。未嘗休息。求大乘道。曾無懈倦。飲諸法水。不生厭足。恒勤積集。助道之行。常樂清淨。一切法門。修菩薩行。不捨精進。成滿諸願。善行方便。見善知識。情無厭足。事善知識。身不疲懈。聞善知識。所有教誨。常樂順行。未曾違逆。

諸仁者。若有眾生。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希有。

若發心已。又能如是。精進方便。集諸佛法。倍為希有。

又能如是。求菩薩道。又能如是。淨菩薩行。又能如是。事善知識。又能如是。如救頭然。又能如是。順知識教。又能如是。堅固修行。又能如是。集菩提分。又能如是。不求一切。名聞利養。又能如是。不捨菩薩。純一之心。又能如是。不樂家宅。不著欲樂。不戀父母。親戚知識。但樂追求。菩薩伴侶。又能如是。不顧身命。唯願勤修。一切智道。應知展轉。倍更難得。

諸仁者。餘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乃能親近。諸佛菩提。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則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則能成就。諸波羅蜜。則能增廣。一切諸行。則能圓滿。一切大願。則能超出。一切魔業。則能承事。一切善友。則能清淨。諸菩薩道。則能具足。普賢諸行。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如是稱歎。善財童子。種種功德。令無量百千眾生。發菩提心已。告善財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為饒益。一切世間。汝為救護。一切眾生。汝為勤求。一切佛法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汝獲善利。汝善得人身。汝善住壽命。汝善值如來出現。汝善見文殊師利。大善知識。汝身是善器。為諸善根。之所潤澤。汝為白法。之所資持。所有解欲。悉已清淨。已為諸佛。共所護念。已為善友。共所攝受。

何以故。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火。能燒一切。諸見薪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日。普照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能放種種。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目。普見一切。安危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濟。令其得離。諸邪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門戶。開示一切。菩薩行故。

菩提心者。猶如宮殿。安住修習。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園苑。於中遊戲。受法樂故。

菩提心者。猶如舍宅。安隱一切。諸眾生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歸。利益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依。諸菩薩行。所依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母。生長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乳母。養育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善友。成益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君主。勝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猶如帝王。一切願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須彌山。於諸眾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鐵圍山。攝持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雪山。長養一切。智慧藥故。

菩提心者。猶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猶如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

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

菩提心者。如調慧象。其心善順。不獷戾故。

菩提心者。如良善馬。遠離一切。諸惡性故。

菩提心者。如調御師。守護大乘。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故。

菩提心者。猶如坑穽。陷沒一切。諸惡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金剛。悉能穿徹。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香篋。能貯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猶如妙華。一切世間。所樂見故。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眾欲熱。使清涼故。

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

菩提心者。如善見藥王。能破一切。煩惱病故。

菩提心者。如毘笈摩藥。能拔一切。諸惑箭故。

菩提心者。猶如帝釋。一切主中。最為尊故。

菩提心者。如毘沙門。能斷一切。貧窮苦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莊嚴故。

菩提心者。如莊嚴具。莊嚴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如劫燒火。能燒一切。諸有為故。

菩提心者。如無生根藥。長養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龍珠。能消一切。煩惱毒故。

菩提心者。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煩惱濁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給一切。諸貧乏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滿足一切。眾生心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樹。能雨一切。莊嚴具故。

菩提心者。如鵝羽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

菩提心者。如白氎線。從本已來。性清淨故。

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眾生田故。

菩提心者。如那羅延。能摧一切。我見敵故。

菩提心者。猶如快箭。能破一切。諸苦的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矛。能穿一切。煩惱甲故。

菩提心者。猶如堅甲。能護一切。如理心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刀。能斬一切。煩惱首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劍。能斷一切。憍慢鎧故。

菩提心者。如勇將幢。能伏一切。諸魔軍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鋸。能截一切。無明樹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斧。能伐一切。諸苦樹故。

菩提心者。猶如兵仗。能防一切。諸苦難故。

菩提心者。猶如善手。防護一切。諸度身故。

菩提心者。猶如好足。安立一切。諸功德故。

菩提心者。猶如眼藥。滅除一切。無明翳故。

菩提心者。猶如鉗鑷。能拔一切。身見刺故。

菩提心者。猶如臥具。息除生死。諸勞苦故。

菩提心者。如善知識。能解一切。生死縛故。

菩提心者。如好珍財。能除一切。貧窮事故。

菩提心者。如大導師。善知菩薩。出要道故。

菩提心者。猶如伏藏。出功德財。無匱乏故。

菩提心者。猶如涌泉。生智慧水。無窮盡故。

菩提心者。猶如明鏡。普現一切。法門像故。

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諸罪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攝法故。

菩提心者。如大龍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菩提心者。猶如命根。任持菩薩。大悲身故。

菩提心者。猶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網。普攝一切。諸眾生故。

菩提心者。猶如羂索。攝取一切。所應化故。

菩提心者。猶如鉤餌。出有淵中。所居者故。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藥。能令無病。永安隱故。

菩提心者。如除毒藥。悉能消歇。貪愛毒故。

菩提心者。如善持咒。能除一切。顛倒毒故。

菩提心者。猶如疾風。能卷一切。諸障霧故。

菩提心者。如大寶洲。出生一切。覺分寶故。

菩提心者。如好種性。出生一切。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住宅。諸功德法。所依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市肆。菩薩商人。貿易處故。

菩提心者。如鍊金藥。能治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好蜜。圓滿一切。功德味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道。令諸菩薩。入智城故。

菩提心者。猶如好器。能持一切。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時雨。能滅一切。煩惱塵故。

菩提心者。則為住處。一切菩薩。所住處故。

菩提心者。則為壽行。不取聲聞。解脫果故。

菩提心者。如淨瑠璃。自性明潔。無諸垢故。

菩提心者。如帝青寶。出過世間。二乘智故。

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覺諸眾生。煩惱睡故。

菩提心者。如清淨水。性本澄潔。無垢濁故。

菩提心者。如閻浮金。映奪一切。有為善故。

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歸。不拒一切。諸來者故。

菩提心者。則為義利。能除一切。衰惱事故。

菩提心者。則為妙寶。能令一切。心歡喜故。

菩提心者。如大施會。充滿一切。眾生心故。

菩提心者。則為尊勝。諸眾生心。無與等故。

菩提心者。猶如伏藏。能攝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網。能伏煩惱。阿脩羅故。

菩提心者。如婆樓那風。能動一切。所應化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火。能燒一切。諸惑習故。

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

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

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何等為五。

所謂。火不能燒。毒不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藥。貪火不燒。瞋毒不中。惑刀不傷。有流不漂。諸覺觀煙。不能熏害。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無橫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解脫智藥。永離一切。生死橫難。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摩訶應伽藥。毒蛇聞氣。即皆遠去。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大應伽藥。一切煩惱。諸惡毒蛇。聞其氣者。悉皆散滅。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無勝藥。一切怨敵。無能勝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無能勝藥。悉能降伏。一切魔軍。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毘笈摩藥。能令毒箭。自然墮落。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毘笈摩藥。令貪恚癡。諸邪見箭。自然墮落。

善男子。譬如有人。持善見藥。能除一切。所有諸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善見藥王。悉除一切。諸煩惱病。

善男子。如有藥樹。名珊陀那。有取其皮。以塗瘡者。瘡即除愈。然其樹皮。隨取隨生。終不可盡。菩薩摩訶薩。從菩提心。生一切智樹。亦復如是。若有得見。而生信者。煩惱業瘡。悉得消滅。一切智樹。初無所損。

善男子。如有藥樹。名無生根。以其力故。增長一切。閻浮提樹。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以其力故。增長一切。學與無學。及諸菩薩。所有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藥。名阿藍婆。若用塗身。身之與心。咸有堪能。菩薩摩訶薩。得菩提心。阿藍婆藥。亦復如是。令其身心。增長善法。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藥。凡所聞事。憶持不忘。菩薩摩訶薩。得菩提心。念力妙藥。悉能聞持。一切佛法。皆無忘失。

善男子。譬如有藥。名大蓮華。其有服者。住壽一劫。菩薩摩訶薩。服菩提心。大蓮華藥。亦復如是。於無數劫。壽命自在。

善男子。譬如有人。執翳形藥。人與非人。悉不能見。菩薩摩訶薩。執菩提心。翳形妙藥。一切諸魔。不能得見。

善男子。如海有珠。名普集眾寶。此珠若在。假使劫火。焚燒世間。能令此海。減於一滴。無有是處。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珠。亦復如是。住於菩薩。大願海中。若常憶持。不令退失。能壞菩薩。一善根者。終無是處。若退其心。一切善法。即皆散滅。

善男子。如有摩尼。名大光明。有以此珠。瓔珞身者。映蔽一切。寶莊嚴具。所有光明。悉皆不現。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瓔珞其身。映蔽一切。二乘心寶。諸莊嚴具。悉無光彩。

善男子。如水清珠。能清濁水。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珠。亦復如是。能清一切。煩惱垢濁。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寶。繫其身上。入大海中。不為水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妙寶。入於一切。生死海中。終不沈沒。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龍寶珠。持入龍宮。一切龍蛇。不能為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大龍寶珠。入欲界中。煩惱龍蛇。不能為害。

善男子。譬如帝釋。著摩尼冠。映蔽一切。諸餘天眾。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大願寶冠。超過一切。三界眾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如意珠。除滅一切。貧窮之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如意寶珠。遠離一切。邪命怖畏。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日精珠。持向日光。而生於火。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智日寶珠。持向智光。而生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月精珠。持向月光。而生於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月精寶珠。持此心珠。鑒迴向光。而生一切。善根願水。

善男子。譬如龍王。首戴如意。摩尼寶冠。遠離一切。怨敵怖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大悲寶冠。遠離一切。惡道諸難。

善男子。如有寶珠。名一切世間莊嚴藏。若有得者。令其所欲。悉得充滿。而此寶珠。無所損減。菩提心寶。亦復如是。若有得者。令其所願。悉得滿足。而菩提心。無有損減。

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摩尼寶。置於宮中。放大光明。破一切暗。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大摩尼寶。住於欲界。放大智光。悉破諸趣。無明黑暗。

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寶。若有為此。光明所觸。即同其色。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觀察諸法。迴向善根。靡不即同。菩提心色。

善男子。如瑠璃寶。於百千歲。處不淨中。不為臭穢。之所染著。性本淨故。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於百千劫。住欲界中。不為欲界。過患所染。猶如法界。性清淨故。

善男子。譬如有寶。名淨光明。悉能映蔽。一切寶色。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悉能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有寶。名為火焰。悉能除滅。一切暗冥。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能滅一切。無知暗冥。

善男子。譬如海中。有無價寶。商人採得。船載入城。諸餘摩尼。百千萬種。光色價直。無與等者。菩提心寶。亦復如是。住於生死。大海之中。菩薩摩訶薩。乘大願船。深心相續。載之來入。解脫城中。二乘功德。無能及者。

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處閻浮洲。去日月輪。四萬由旬。日月宮中。所有莊嚴。其珠影現。悉皆具足。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淨功德寶。亦復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悉於中現。

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處。一切財寶。衣服等物。所有價直。悉不能及。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自在王寶。亦復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處。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無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

善男子。海中有寶。名曰海藏。普現海中。諸莊嚴事。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普能顯現。一切智海。諸莊嚴事。

善男子。譬如天上。閻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寶。餘無及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閻浮檀金。亦復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寶。餘無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調龍法。於諸龍中。而得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善調龍法。於諸一切。煩惱龍中。而得自在。

善男子。譬如勇士。被執鎧仗。一切怨敵。無能降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被執菩提。大心鎧仗。一切業惑。諸惡怨敵。無能屈伏。

善男子。譬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燒一銖。其香普熏。小千世界。三千世界。滿中珍寶。所有價直。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如是。一念功德。普熏法界。聲聞緣覺。一切功德。皆所不及。

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塗身。悉能除滅。一切熱惱。令其身心。普得清涼。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如是。能除一切。虛妄分別。貪恚癡等。諸惑熱惱。令其具足。智慧清涼。

善男子。如須彌山。若有近者。即同其色。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山。亦復如是。若有近者。悉得同其。一切智色。

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樹。其皮香氣。閻浮提中。若婆師迦。若薝蔔迦。若蘇摩那。如是等華。所有香氣。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所發大願。功德之香。一切二乘。無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諸功德香。悉不能及。

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樹。雖未開華。應知即是。無量諸華。出生之處。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雖未開發。一切智華。應知即是。無數天人。眾菩提華。所生之處。

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華。一日熏衣。薝蔔迦華。婆利師華。蘇摩那華。雖千歲熏。亦不能及。菩薩摩訶薩。菩提心華。亦復如是。一生所熏。諸功德香。普徹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無漏功德。百千劫熏。所不能及。

善男子。如海島中。生椰子樹。根莖枝葉。及以華果。一切眾生。恒取受用。無時暫歇。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始從發起。悲願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時利益。一切世間。無有間歇。

善男子。如有藥汁。名訶宅迦。人或得之。以其一兩。變千兩銅。悉成真金。非千兩銅。能變此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迴向智藥。普變一切。業惑等法。悉使成於。一切智相。非業惑等。能變其心。

善男子。譬如小火。隨所焚燒。其焰轉熾。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火。亦復如是。隨所攀緣。智焰增長。

善男子。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其本一燈。無減無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普然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減無盡。

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闇障。悉能除盡。

善男子。譬如燈炷。隨其大小。而發光明。若益膏油。明終不絕。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大願為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眾生。莊嚴國土。施作佛事。無有休息。

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閻浮檀。真金天冠。欲界天子。諸莊嚴具。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冠菩提心。大願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皆不能及。

善男子。如師子王。哮吼之時。師子兒聞。皆增勇健。餘獸聞之。即皆竄伏。佛師子王。菩提心吼。應知亦爾。諸菩薩聞。增長功德。有所得者。聞皆退散。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師子筋。而為樂絃。其音既奏。餘絃悉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如來師子。波羅蜜身。菩提心筋。為法樂絃。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諸功德絃。悉皆斷滅。

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種種諸乳。假使積集。盈於大海。以師子乳。一滴投中。悉令變壞。直過無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如來師子。菩提心乳。著無量劫。業煩惱乳。大海之中。悉令壞滅。直過無礙。終不住於。二乘解脫。

善男子。譬如迦陵頻伽鳥。在卵㲉中。有大勢力。一切諸鳥。所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㲉。發菩提心。所有大悲。功德勢力。聲聞緣覺。無能及者。

善男子。如金翅鳥王子。初始生時。目則明利。飛則勁捷。一切諸鳥。雖久成長。無能及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為佛王子。智慧清淨。大悲勇猛。一切二乘。雖百千劫。久修道行。所不能及。

善男子。如有壯夫。手執利矛。刺堅密甲。直過無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執菩提心。銛利快矛。刺諸邪見。隨眠密甲。悉能穿徹。無有障礙。

善男子。譬如摩訶那伽。大力勇士。若奮威怒。於其額上。必生瘡疱。瘡若未合。閻浮提中。一切人民。無能制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起大悲。必定發於。菩提之心。心未捨來。一切世間。魔及魔民。不能為害。

善男子。譬如射師。有諸弟子。雖未慣習。其師技藝。然其智慧。方便善巧。餘一切人。所不能及。菩薩摩訶薩。初始發心。亦復如是。雖未慣習。一切智行。然其所有。願智解欲。一切世間。凡夫二乘。悉不能及。

善男子。如人學射。先安其足。後習其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學如來。一切智道。先當安住。菩提之心。然後修行。一切佛法。

善男子。譬如幻師。將作幻事。先當起意。憶持幻法。然後所作。悉得成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將起一切。諸佛菩薩。神通幻事。先當起意。發菩提心。然後一切。悉得成就。

善男子。譬如幻術。無色現色。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相。亦復如是。雖無有色。不可覩見。然能普於。十方法界。示現種種。功德莊嚴。

善男子。譬如貓貍。纔見於鼠。鼠即入穴。不敢復出。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亦復如是。暫以慧眼。觀諸惑業。皆即竄匿。不復出生。

善男子。譬如有人。著閻浮金。莊嚴之具。映蔽一切。皆如聚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莊嚴之具。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莊嚴。悉無光色。

善男子。如好磁石。少分之力。即能吸壞。諸鐵鉤鎖。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亦復如是。若起一念。悉能壞滅。一切見欲。無明鉤鎖。

善男子。如有磁石。鐵若見之。即皆散去。無留住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亦復如是。諸業煩惱。二乘解脫。若暫見之。即皆散滅。亦無住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族。無能為害。假使入於。摩竭魚口。亦不為彼。之所吞噬。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入生死海。諸業煩惱。不能為害。假使入於。聲聞緣覺。實際法中。亦不為其。之所留難。

善男子。譬如有人。飲甘露漿。一切諸物。不能為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飲菩提心。甘露法漿。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以具廣大。悲願力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安繕那藥。以塗其目。雖行人間。人所不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安繕那藥。能以方便。入魔境界。一切眾魔。所不能見。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附於王。不畏餘人。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菩提心。大勢力王。不畏障蓋。惡道之難。

善男子。譬如有人。住於水中。不畏火焚。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菩提心。善根水中。不畏二乘。解脫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倚猛將。即不怖畏。一切怨敵。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菩提心。勇猛大將。不畏一切。惡行怨敵。

善男子。如釋天王。執金剛杵。摧伏一切。阿脩羅眾。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金剛之杵。摧伏一切。諸魔外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延齡藥。長得充健。不老不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服菩提心。延齡之藥。於無數劫。修菩薩行。心無疲厭。亦無染著。

善男子。譬如有人。調和藥汁。必當先取。好清淨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修菩薩。一切行願。先當發起。菩提之心。

善男子。如人護身。先護命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護持佛法。亦當先護。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斷。不能利益。父母宗親。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捨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

善男子。譬如大海。無能壞者。菩提心海。亦復如是。諸業煩惱。二乘之心。所不能壞。

善男子。譬如日光。星宿光明。不能映蔽。菩提心日。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漏智光。所不能蔽。

善男子。如王子初生。即為大臣。之所尊重。以種性自在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佛法中。發菩提心。即為耆宿。久修梵行。聲聞緣覺。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雖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禮。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初發心。修菩薩行。二乘耆舊。皆應敬禮。

善男子。譬如王子。雖於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與一切。諸臣佐等。以生處尊勝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於一切。業煩惱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與一切。二乘齊等。以種性第一故。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妙寶。眼有翳故。見為不淨。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無智不信。謂為不淨。

善男子。譬如有藥。為咒所持。若有眾生。見聞同住。一切諸病。皆得消滅。菩薩摩訶薩。菩提心藥。亦復如是。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薩願智。共所攝持。若有眾生。見聞同住。憶念之者。諸煩惱病。悉得除滅。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持甘露。其身畢竟。不變不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常憶持。菩提心露。令願智身。畢竟不壞。

善男子。如機關木人。若無有楔。身即離散。不能運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菩提心。行即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沈香寶。名曰象藏。若燒此香。王四種兵。悉騰虛空。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如是。若發此意。即令菩薩。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來智。無為空中。

善男子。譬如金剛。唯從金剛處。及金處生。非餘寶處生。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唯從大悲。救護眾生金剛處。一切智智。殊勝境界。金處而生。非餘眾生。善根處生。

善男子。譬如有樹。名曰無根。不從根生。而枝葉華果。悉皆繁茂。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無根可得。而能長養。一切智智。神通大願。枝葉華果。扶疎蔭映。普覆世間。

善男子。譬如金剛。非劣惡器。及以破器。所能容持。唯除全具。上妙之器。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非下劣眾生。慳嫉破戒。懈怠妄念。無智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勝志願。散亂惡覺。眾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薩。深心寶器。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穿眾寶。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悉能穿徹。一切法寶。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壞眾山。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悉能摧壞。諸邪見山。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破不全。一切眾寶。猶不能及。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雖復志劣。少有虧損。猶勝一切。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有損缺。猶能除滅。一切貧窮。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雖有損缺。不進諸行。猶能捨離。一切生死。

善男子。如小金剛。悉能破壞。一切諸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入少境界。即破一切。無知諸惑。

善男子。譬如金剛。非凡人所得。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非劣意眾生。之所能得。

善男子。譬如金剛。不識寶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

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銷滅。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一切諸法。無能銷滅。

善男子。如金剛杵。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羅延力。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皆不能持。唯除菩薩。廣大因緣。堅固善力。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物。無能壞者。而能普壞。一切諸物。然其體性。無所損減。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普於三世。無數劫中。教化眾生。修行苦行。聲聞緣覺。所不能者。咸能作之。然其畢竟。無有疲厭。亦無損壞。

善男子。譬如金剛。餘不能持。唯金剛地。之所能持。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聲聞緣覺。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薩婆若者。

善男子。如金剛器。無有瑕缺。用盛於水。永不滲漏。而入於地。菩提心金剛器。亦復如是。盛善根水。永不滲漏。令入諸趣。

善男子。如金剛際。能持大地。不令墜沒。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能持菩薩。一切行願。不令墜沒。入於三界。

善男子。譬如金剛。久處水中。不爛不濕。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於一切劫處。在生死業惑水中。無壞無變。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火。不能燒然。不能令熱。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生死。諸煩惱火。不能燒然。不能令熱。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金剛座上。能持諸佛。坐於道場。降伏諸魔。成等正覺。非是餘座。之所能持。菩提心座。亦復如是。能持菩薩。一切願行。諸波羅蜜。諸忍諸地。迴向受記。修集菩提。助道之法。供養諸佛。聞法受行。一切餘心。所不能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殊勝功德。若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獲如是。勝功德法。

是故。善男子。汝獲善利。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善男子。如汝所問。

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善男子。汝可入此。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中。周遍觀察。則能了知。學菩薩行。學已成就。無量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八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