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如人種樹。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

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猶如種樹。初小軟弱。不愛護。不令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

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

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縛心。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譬大樹根幹。枝條。柯葉。華果。下根深固。壅以糞土。溉灌以水。彼樹堅固。永世不朽。

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心不顧念。無所縛著。識則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則純大苦聚滅。

猶如種樹。不隨時愛護。令其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

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

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識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

世間難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然諸眾生。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

我作是念。

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

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

復思惟。

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緣故有有。

又作是念。

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諸比丘。於意云何。譬如緣膏油及炷。燈明得燒。數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

答言。

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色取味著。顧念。愛縛。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復作是念。

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何法滅故。老病死滅。

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

復作是念。

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

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

又復思惟。

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

又作是念。

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諸比丘。於意云何。譬如油炷然燈。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盡磨滅耶。

比丘白佛。

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

如上廣說。差別者。

譬如載樵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積聚燒然。作大火聚。若復有人。增其乾草樵薪。

諸比丘。於意云何。此火相續。長夜熾然不。

比丘白佛言。

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味著。顧念。心縛著。增其愛緣取。取緣有。乃至純大苦聚集。

諸比丘。若彼火聚熾然。不增樵草。

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火當滅不。

答言。

如是世尊。

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

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

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

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

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我時作是念。

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

彼作是念。

我今當往。白王令知。

即往白王。

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居止其中。

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爾時尊者舍利弗。晡時從禪覺。詣尊者摩訶拘絺羅。

共相問訊慶慰已。於一面坐。語尊者摩訶拘絺羅。

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

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尊者舍利弗。問尊者摩訶拘絺羅。

云何。尊者摩訶拘絺羅。有老不。

答言。

有。

尊者舍利弗復問。

有死不。

答言。

有。

復問。

云何。老死自作耶。為他作耶。為自他作耶。為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答言。

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生緣。故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他。無因作。

答言。

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

復問。

彼識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非他。無因作。

答言。

尊者舍利弗。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識緣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復問。

尊者摩訶拘絺羅。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

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

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尊者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摩訶拘絺羅。乃有如是。甚深義辯。種種難問。皆悉能答。如無價寶珠。世所頂戴。我今頂戴。尊者摩訶拘絺羅。亦復如是。我今於汝所。快得善利。諸餘梵行。數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說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訶拘絺羅。所說法故。當以三十種讚歎。稱揚隨喜。

尊者摩訶拘絺羅說。

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

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

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

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

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

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於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種種甚深正智之問。猶如世間。無價寶珠。人皆頂戴。汝今如是。普為一切。諸梵行者。之所頂戴。恭敬奉事。我於今日。快得善利。得與尊者。共論妙義。

時二正士。更相隨喜。各還所住。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

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

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

若得。若取。言。

是我。我所。相在。

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

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彼如是思惟。

此受觸生。觸樂。觸縛。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

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色身。生厭。離欲。背捨。但非識。

所以者何。四大色身。現有增減。有取。有捨。若心。若意。若識。彼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識。生厭。離欲。習捨。長夜保惜繫我。

若得。若取。言。

是我。我所。相在。

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習捨。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色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

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不停。種種轉變。異生異滅。

譬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種種變易。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因緣。生樂受亦滅。止。清凉。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譬如兩木相磨。和合生火。若兩木離散。火亦隨滅。如是諸受緣觸集。觸生觸集。若彼彼觸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觸集滅故。彼彼受集亦滅。止。清涼。息。沒。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解脫。我說彼於。苦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說內觸法。汝等為取不。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稽首禮足。合掌。白佛言。

世尊。所說內觸法。我已取也。

時彼比丘。於佛前。如是如是自記說。如是如是。世尊不悅。

爾時尊者阿難。在佛後。執扇扇佛。

佛告阿難。

如聖法律。內觸法。異於此比丘所說。

阿難白佛。

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內觸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阿難。

善哉。諦聽。當為汝說。

此諸比丘。取內觸法。應如是思惟。

若眾生所有。種種眾苦生。此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作如是取時。當知此苦。億波提因。億波提集。億波提生。億波提轉。

復次。比丘內觸法。又億波提何因。何集。何生。何觸。彼取時當復知。億波提愛因。愛集。愛生。愛觸。

復次。比丘取內觸法。當復知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如是取時。當知世間。所念諦正之色。於彼愛生而生。繫而繫。住而住。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世間所念。諦正之色。作常想。恒想。安隱想。無病想。我想。我所想而見。則於此色。愛增長。愛增長已。億波提增長。億波提增長已。苦增長。苦增長已。則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不解脫苦。

譬如路側。清涼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陽春之月。諸行路者。風熱渴逼。競來欲飲。

有人語言。

士夫。此是清涼。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等勿飲。若當飲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渴者。不信而飲。雖得美味。須臾或死。或近死苦。

如是。沙門。婆羅門。見世間可念。端政之色。作常見。恒見。安隱見。無病見。我。我所見。乃至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念。端政之色。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彼愛則離。愛離故。億波提離。億波提離故。則苦離。苦離故。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離。

譬如路側。清涼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陽春之月。諸行路者。風熱渴逼。競來欲飲。

有人語言。

此水有毒。汝等勿飲。若當飲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

彼則念言。

此水有毒。若當飲者。或令我死。或近死苦。我且忍渴。食乾麨飯。不取水飲。

如是。沙門。婆羅門。於世間可念之色。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是故。阿難。於此法。如是見。如是聞。如是覺。如是知。於過去未來。亦如此道。如是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云何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眾生。所有眾苦。種種差別。此諸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觸。思量取因。取集。取生。取觸。若彼取滅無餘。眾苦則滅。彼所乘苦滅道跡。如實知。修行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取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取。何因。何集。何生。何觸。思量彼取。愛因。愛集。愛生。愛觸。彼愛永滅無餘。取亦隨滅。彼所乘取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愛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則思量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觸。彼受永滅無餘。則愛滅。彼所乘愛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受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緣。彼觸永滅無餘。則受滅。彼所乘觸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當知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觸。彼六入處。欲滅無餘。則觸滅。彼所乘六入處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六入處。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六入處。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觸。名色永滅無餘。則六入處滅。彼所乘名色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名色滅。

復次。比丘思量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名色。識因。識集。識生。識觸。彼識欲滅無餘。則名色滅。彼所乘識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識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識。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是為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彼行欲滅無餘。則識滅。彼所乘行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行滅。

復次。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

時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彼福行無明緣。非福行。亦無明緣。非福不福行。亦無明緣。

是故當知。彼行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彼無明永滅無餘。則行滅。彼所乘無明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無明滅。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若不樂無明。而生明。復緣彼無明。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不。

比丘白佛。

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言。

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說。汝亦知此。於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滅彼彼法。滅。止。清涼。息。沒。

若多聞聖弟子。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身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若壽分齊受所覺。壽分齊受所覺時。如實知。身壞時壽命欲盡。於此諸受。一切所覺。滅盡無餘。

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悉滅。

如是。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如實知。壽分齊受所覺。如實知。身壞命終。一切受所覺。悉滅無餘。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異比丘。

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矇沒。障礙。

所以者何。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

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

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

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

何等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諸梵者。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言。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

善哉。世尊。唯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彼。身壞命終。更不復受。更不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諸梵行。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謂六觸入處。本修行願。受得此身。

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彼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正思惟觀察。

有此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謂。此有故。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緣世間集。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若多聞聖弟子。於世間集。世間滅。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入。是名聖弟子。招此善法。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覺知覺見。世間生滅。成就賢聖出離。實寂。正盡苦。究竟苦邊。

所以者何。謂多聞聖弟子。世間集滅。如實知。善見。善覺。善入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言。

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

不求後際。

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

內不猶豫。

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

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

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清淨。梵行清白。所謂。大空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大空法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

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

彼誰老死。老死屬誰。

彼則答言。

我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

所言。

命即是身。

或言。

命異身異。

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若見言。

命即是身。

彼梵行者。所無有。

若復見言。

命異身異。

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緣無明故有行。

若復問言。

誰是行。行屬誰。

彼則答言。

行則是我。行是我所。

彼如是。

命即是身。

或言。

命異身異。

彼見命。即是身者。梵行者。無有。或言。命異身異者。梵行者。亦無有。離此二邊。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所知。所謂。緣無明行。

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生。生屬誰。乃至誰是行。行屬誰者。行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大空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

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緣行識者。

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

緣識名色者。

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

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

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者。

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緣六入處觸者。

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緣觸受者。

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緣受愛者。

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緣愛取者。

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緣取有者。

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緣有生者。

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

緣生老死者。

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

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

此死及前說老。是名老死。

是名緣起義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謂緣起法。為世尊作。為餘人作耶。

佛告比丘。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慶慰。

慶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云何。瞿曇。為自作自覺耶。

佛告婆羅門。

我說此是無記。自作自覺。此是無記。

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

佛告婆羅門。

他作他覺。此是無記。

婆羅門白佛。

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

佛告婆羅門。

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賓舍。

爾時尊者𨅖陀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正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

佛告𨅖陀迦旃延。

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

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尊者𨅖陀迦旃延。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時有阿支羅迦葉。為營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闍崛山。遙見世尊。

見已。詣佛所。白佛言。

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佛告迦葉。

今非論時。我今入城乞食。來還則是其時。當為汝說。

第二。亦如是說。第三復問。

瞿曇。何為我作留難。

瞿曇。云何有異。我今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佛告阿支羅迦葉。

隨汝所問。

阿支羅迦葉。白佛言。

云何。瞿曇。苦自作耶。

佛告迦葉。

苦自作者。此是無記。

迦葉復問。

云何。瞿曇。苦他作耶。

佛告迦葉。

苦他作者。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

苦自他作耶。

佛告迦葉。

苦自他作。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

云何。瞿曇。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佛告迦葉。

苦非自非他。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

云何無因作者。

瞿曇。所問苦自作耶。

答言。

無記。

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答言。

無記。

今無此苦耶。

佛告迦葉。

非無此苦。然有此苦。

迦葉白佛言。

善哉。瞿曇。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

佛告迦葉。

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

合掌。白佛言。

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壽作優婆塞。證知我。

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

爾時世尊。入城乞食。

時有眾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傳說。

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辭去不久。為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

諸比丘乞食已。還出。舉衣鉢。洗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今晨朝。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律。辭去不久。為護犢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

世尊。彼生何趣。何處受生。彼何所得。

佛告諸比丘。

彼已見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已般涅槃。汝等當往。供養其身。

爾時世尊。為阿支羅迦葉。受第一記。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於路見玷牟留。外道出家。少有所營。至耆闍崛山遊行。遙見世尊。往詣其所。共相慶慰。

共相慶慰已。於一面住。白佛言。

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解說不。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

今非論時。須入城乞食。來還當為汝說。

第二。說亦如是。第三復請。

沙門瞿曇。將於我所。作留難不。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

隨汝意問。當為汝說。

玷牟留。外道出家。即問。

沙門瞿曇。苦樂自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

說苦樂自作者。此是無記。

復問。

沙門瞿曇。苦樂他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

說苦樂他作者。此是無記。

復問。

瞿曇。苦樂。為自他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

說苦樂。自他作者。此是無記。

復問。

瞿曇。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

說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此是無記。

廣說如上。阿支羅迦葉經。乃至世尊。為玷牟留。外道出家。受第一記。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