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七法品第一

善法晝度樹。
城水木積喻。
善人往世福。
日車漏盡七。

善法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盡。

云何為七。謂比丘。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

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是義。是謂比丘。為知法也。

若有比丘。不知法者。謂不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如是比丘。為不知法。

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

云何比丘。為知義耶。謂比丘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為知義也。

若有比丘。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如是比丘。為不知義。

若有比丘。善知義者。謂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善知義也。

云何比丘。為知時耶。謂比丘。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為知時也。

若有比丘。不知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如是比丘。為不知時。

若有比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善知時也。

云何比丘。為知節耶。謂比丘知節。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為知節也。

若有比丘。不知節者。謂不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如是比丘。為不知節。

若有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

云何比丘。為知己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為知己也。

若有比丘。不知己者。謂不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如是比丘。為不知己。

若有比丘。善知己者。謂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善知己也。

云何比丘。為知眾耶。謂比丘。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為知眾也。

若有比丘。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丘。為不知眾。

若有比丘。善知眾者。謂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眾也。

云何比丘。知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不如也。

謂信人。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

若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為不如也。

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

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

謂禮敬比丘人。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

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

謂問經人。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

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

謂一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

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

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

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

謂聞法觀義人。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

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

謂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

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

如是若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此二人。如上所說。如上分別。如上施設。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是謂比丘。知人勝如。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法經第一竟。

晝度樹經第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落。

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落。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還生。

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還生。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網。

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網。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如鳥喙。

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如鳥喙。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開如鉢。

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開如鉢。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盡敷開。

若晝度樹。已盡敷開。光所照。色所映。香所熏。周百由延。是時三十三天。於中夏四月。以天五欲。功德具足。而自娛樂。是謂三十三天。於晝度樹下。集會娛樂也。

如是義。聖弟子。亦復爾。思念出家。是時聖弟子。名為葉黃。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也。

復次。聖弟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是時聖弟子。名為葉落。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落也。

復次。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葉還生。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還生也。

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為生網。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生網也。

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鳥喙。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鳥喙也。

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鉢。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鉢也。

復次。聖弟子。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時聖弟子。名盡敷開。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盡敷開也。

彼為漏盡。阿羅訶比丘。三十三天。集在善法正殿。咨嗟稱歎。

某尊弟子。於某村邑。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謂漏盡阿羅訶。共集會也。如三十三天。晝度樹下。共集會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晝度樹經第二竟。

城喻經第三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如王邊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是故王城。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云何王城。七事具足。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掘鑿池壍。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五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六事具足。

復次。如王邊城。築立高墻。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七事具足也。

云何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食豐饒。易不難得。

復次。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食豐饒。易不難得。

復次。如王邊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食豐饒。易不難得。

復次。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餹。魚。鹽。脯肉。一切具足。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

如是王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如是。若聖弟子。亦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是故聖弟子。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所染。不復更受生也。

云何聖弟子。得七善法。謂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一善法。

復次。聖弟子。常行慚耻。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二善法。

復次。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三善法。

復次。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四善法。

復次。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五善法。

復次。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六善法。

復次。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七善法也。

云何聖弟子。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初增上心。易不難得。

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二增上心。易不難得。

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三增上心。易不難得。

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四增上心。易不難得。

如是。聖弟子。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所染。不復更受生。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

如是。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信樓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慚耻。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慚池塹。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污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愧平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精進軍力。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多聞軍器。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念守門大將。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築立高牆。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智慧牆。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餹。魚鹽脯肉。一切充足。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城喻經第三竟。

水喻經第四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當為汝。說七水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

云何為七。

或有一人。常臥水中。

或復有人。出水還沒。

或復有人。出水而住。

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

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

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

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

如是。我當復為汝說。七水喻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

云何為七。

或有人常臥。

或復有人。出已還沒。

或復有人。出已而住。

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

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

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

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

此七水喻人。我略說也。如上所說。如上施設。汝知何義。何所分別。有何因緣。

時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

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

云何有人常臥。謂或有人。為不善法。之所覆蓋。染汙所染。受惡法報。造生死本。

是謂有人常臥。猶人沒溺。臥于水中。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初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還沒。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失信不固。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而不堅固。

是謂有人。出已還沒。猶人溺水。既出還沒。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二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

是謂有人。出已而住。猶人溺水。出已而住。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三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

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四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際。

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五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五下分結盡。謂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盡已。生於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

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六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七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我向所言。當為汝說。七水人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喻經第四竟。

木積喻經第五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薩羅。在人間。與大比丘眾。翼從而行。

爾時世尊。則於中路。忽見一處。有大木積。洞燃俱熾。世尊見已。便下道側。更就餘樹。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世尊坐已。告諸比丘。

汝等見彼。有大木積。洞燃俱熾耶。

時諸比丘答曰。

見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

於汝意云何。謂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謂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甚苦。

世尊。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

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抱木積。洞燃俱熾。若坐。若臥。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若抱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坐。若臥者。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

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

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

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蹲-酋+(十/田/ㄙ)]。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

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蹲-酋+(十/田/ㄙ)]。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甚苦。世尊。

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

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蹲-酋+(十/田/ㄙ)]。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

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

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

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

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甚苦。世尊。

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

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

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

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甚苦。世尊。

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

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

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

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

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甚苦。世尊。

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

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

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

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

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甚苦。世尊。

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

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

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

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

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窻戶牢密。爐火熅暖。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

世尊。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甚苦。世尊。

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窻戶牢密。爐火熅暖。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

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窻戶牢密。爐火熅暖。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

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

當作是學。

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結解。六十比丘。捨戒還家。

所以者何。世尊教誡。甚深甚難。學道亦復。甚深甚難。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木積喻經第五竟。

中阿含經卷第一


古文 古Cổ 文Văn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