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七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餓鬼品第四之二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迦摩餓鬼。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若男若女。若黃門人。著種種衣。而自嚴飾。服女人衣。行婬女法。若人欲發。與之交會。因此事故。而得財物。施與凡人。非福田處。不淨心施。
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欲色。餓鬼之中。受鬼身已。種種嚴飾。隨意所念。皆得從心。欲善則美。欲惡則醜。若其欲作。愛不愛色。悉能為之。或作男子。顏容端正。或作女人。姿首美妙。或作畜生。相貌殊異。能作種種。上妙莊嚴。能遍遊行。一切方所。若得食飲。能食無患。少行施故。能以微細之身。盜入人家。以求飲食。
世人說言。
毘舍闍鬼。盜我飲食。
或作人身。入他節會。或作鳥身。食人祭飯。其身細密。人不能見。
此鬼如是。隨意能現。種種眾色。世人皆名。如意夜叉。或作女身。與人交會。如是種種。莊嚴誑人。行於人間。在鬼道中。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得脫。從此命終。隨業流轉。受生死苦。人身難得。如海中龜。值浮木孔。若生為人。墮伎兒中。著種種衣。縱逸遊戲。以求活命。自以己妻。令他從事。而求財物。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海渚。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前世之時。見有行人。欲過曠野。病苦疲極。於是人所。多取其價。與直薄少。以惡貪故。巧辭欺誑。曠野空乏。遠行之人。
以是因緣。生海渚中。是海渚中。無有樹林。陂池河水。其處甚熱。於彼冬日。甚熱毒盛。欲比人間。夏時之熱。過踰十倍。唯以朝露。而自活命。
雖住海渚。不能得水。以惡業故。見海枯竭。設見樹林。皆悉熾燃。大火焰起。望心斷絕。眾惡臻集。無有安隱。飢渴燒身。呻㘁悲惱。自心所誑。處處奔走。悲聲叫絕。無救無護。無依無恃。髲髮蓬亂。身體羸瘦。一切身脈。皆悉麁現。猶如羅網。所至之處。皆悉空竭。無救無歸。無依無怙。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使不死。
業盡得脫。從此命終。隨業流轉。受生死苦。人身難得。如海中龜。值浮木孔。若生人中。生在海渚。或有一足。或復短足。困乏漿水。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閻羅。執杖餓鬼。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以慳嫉故。自壞其心。親近國王。大臣豪貴。專行暴惡。心無慈愍。不行正理。為諸賢善。之所輕毀。
如是惡人。身壞命終。受閻羅王。執杖鬼身。於鬼世界。為閻羅王。趨走給使。若有眾生。造諸惡業。時閻羅王。即令此鬼。錄其精神。
此鬼身色。醜惡可畏。手執刀杖。頭髮蓬亂。倒髮覆身。長脣下垂。耽耳大腹。高聲大叫。以怖諸鬼。手執利刀。擬諸罪人。反執其手。以繩縛之。將詣王所。
白大王言。
我於人中。攝此罪人。來至於此。
大王。此人前世。行不善業。身業不善。口業不善。意業不善。願王呵責。
時閻羅王。即說偈頌。而呵責言。
汝是人中愚癡輩。
種種惡業自莊嚴。
汝本何不修善行。
如至寶渚空歸還。
善業因緣得樂果。
樂果因緣生善心。
一切諸法隨心轉。
流轉生死常不斷。
一切諸行悉無常。
猶如水泡不堅固。
若能如是修正法。
是人未來得勝報。
若有人能常修善。
捨離一切諸惡業。
是人則不至我所。
乘階上生受天報。
若人愚癡無覺悟。
愛樂惡業至我所。
能捨惡業諸不善。
是人則行第一道。
若見世間諸業果。
亦見天上種種樂。
如是猶起放逸心。
是人不名自愛身。
為利誰故造惡業。
放恣一切身口意。
如是人等行各異。
汝今業對至我所。
汝為眾惡所誑惑。
畢定行於嶮惡道。
若人愛樂造惡業。
未來人身甚難得。
若人遠離眾惡業。
憙行善法心愛樂。
此人現世常安樂。
必得涅槃解脫果。
若有眾生習善行。
於世間中最殊勝。
若人習學不善業。
一切世間最大惡。
若有智慧行善人。
能離初中後惡法。
若有造習眾惡業。
則入地獄受苦報。
能以善法調諸根。
則獲世間淨勝法。
是人身壞命終時。
上生天宮受快樂。
業繫縛汝甚堅牢。
閻羅使者之所持。
送至恐怖諸惡道。
閻羅世界大苦處。
汝於前世作眾惡。
此業今當還自受。
自作自受不為他。
若他所作非己報。
如是閻羅王。呵責罪人已。使者將出。以此罪人。自作惡業。自業所誑。將受果報。種種苦惱。楚毒治之。飢渴所逼。但食風氣。惡業不盡。故使不死。
從此得脫。隨業流轉。受生死苦。若處人中。生在邊戍。幽山嶮谷。深河峻岸。危怖之處。有自在者。行於此路。令其引導。以餘業故。受斯罪報。
復次行者。內觀於法。
云何比丘。觀於五地。
彼以聞慧。明眼觀察。十種色入。
何等為十。
一者。眼入。二者。色入。三者。耳入。四者。聲入。五者。鼻入。六者。香入。七者。舌入。八者。味入。九者。身入。十者。觸入。
云何比丘。眼緣色相。
比丘觀眼緣色。而生於識。三法和合。而生於觸。觸共。受。想。思。識者。觸相觸者。覺相受者。知相想者。如長短。愛不愛。現見相對等思者。識知一緣。而各各相。各各自體。如十大地法。
何等為十。
一者。受。二者。想。三者。思。四者。觸。五者。作意。六者。欲。七者。解脫。八者。念。九者。三昧。十者。慧。
一緣而各各。相識等十。一法亦如是。猶如日光一起。眾光自體。各各別異。如識自體異。乃至思。亦如是。
彼比丘。如實知色入。觀眼空。無所有。無堅無實。
比丘如是。如實知道。離於邪見。正見心喜。眼離癡垢。實見其眼。但是肉段。癡無所知。但是淚竅。如實知已。離於欲心。觀眼無常。知無常已。但是肉團。住在孔穴。如實知眼。筋脈纏縛。當知眾緣和合。而有眼入。如是眼者。無有見者。無我無知。乃至苦。亦如是。觀眼入已。得離欲意。
是比丘。如實觀察眼入已。分別觀色。
如是色者。愛以不愛。皆悉無記。以分別生。何法可見。何者為淨。何者是常。何者可貪。
比丘如是。思惟觀察。如實知色。非有非樂。如是思惟觀察。
色相。無堅無實。以分別生。愛不愛等。非實有耶。一切眾生。於愛不愛。虛妄貪著。如此色者。非有自體。非常非有。非真非樂。非不壞法。非堅非我。以貪欲瞋癡。自覆心故。生愛不愛。非色有愛。有不愛耶。以憶念生故。
比丘如是。觀於色入。見名色已。不貪不染。不迷不取。知色無堅。
彼比丘。如是觀眼。觀色入已。不著眼識。得離欲穢。眼識非我。我非眼識。觸受想思。亦復如是。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噉小兒。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惡術咒龍。為除災雹。誑惑病人。咒術夜叉。取人財物。或復殺羊。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活地獄。受無量苦。從地獄出。生婆羅婆叉。餓鬼之中。
復有眾生。殺生餘報。生在人中。為此餓鬼。偷而食之。或至產婦。所住之處。取彼嬰兒。或匍匐時。或始行時。如是餓鬼。偷諸小兒。次第食之。若得其便。即能斷命。若無殺業。莫能為害。
伽他頌曰。
惡業繫縛受惡果。
若行善業受樂報。
業繩長堅繫縛人。
縛諸眾生不得脫。
不得安隱涅槃城。
長流三有受眾苦。
能以智刀斬斯業。
必得解脫諸熱惱。
以斷業繩無繫縛。
得至無為寂靜處。
如魚入網為人牽。
愛縛眾生死亦爾。
如人毒箭中野鹿。
其鹿狂怖走東西。
毒藥既行不能脫。
愛縛眾生亦如是。
常隨眾生不放捨。
觀愛如毒應遠離。
愚癡凡夫為愛燒。
猶如大火焚乾薪。
是愛初染難覺知。
得報如火自燒滅。
若欲常樂心安隱。
應捨愛結離諸著。
如魚吞鉤命不久。
愛結縛人亦如是。
縛諸眾生詣惡道。
墮於餓鬼飢渴逼。
餓鬼世界諸苦惱。
處處逃遁而奔走。
地獄趣中受苦者。
皆由愛結因緣故。
若諸貧窮困病人。
求索朝飡自存濟。
皆由愛結因緣故。
受斯苦報聖所說。
如是具觀。一切貪嫉。因緣果報。於生死中。得生厭離。棄捨諸欲。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食人精氣。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巧辭誑人。詐言親友。
我為汝護。
其人聞已。策心勇力。是時彼人。令他入敵。欲喪其命。捨之而去。竟不救護。欲於王所。取其財物。
時被誑者。沒陣而死。彼人以是。不善因緣。身壞命終。墮於食人精氣。餓鬼之中。受大飢渴。自燒其身。刀斫其體。皮肉斷壞。從空雨刀。遍走四方。無逃避處。
若見有人。行惡無信。不奉三寶。即得彼便。入其身中。食噉精氣。以自濟命。求之甚難。困不能得。或至十年。或二十年。乃得一便。常困飢渴。自作惡業。還自受之。惡業不盡。故使不死。乃至惡業。不盡不失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得脫。從此命終。生於人中。常守天祀。貧窮困厄。不得自在。食噉殘祀。以餘業故。依他自活。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有餓鬼。名梵羅剎。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前世之時。殺害生命。以為大會。謂其希有。販賣飯食。賤取貴賣。貪嫉破壞。如是眾生。身壞命終。墮餓鬼中。名婆羅門。羅剎餓鬼。為飢渴火。焚燒其身。馳奔疾走。現視人像。殺害眾生。或住空巷衢道。四交路首。以求人便。
諸婆羅門。殺生設會。多生其中。或自藏身。以殺害人。或入人身中。以斷人命。
咒術人言。
鬼神著人。
入人身已。令人心亂。狂惑無知。如是惡業。常作眾惡。飢渴燒身。受大苦惱。住餓鬼界。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餘業因緣。生在人中。常食人肉。或飲人血。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火爐中食。諸餓鬼等。以何業故。生於彼處。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遠離善友。貪嫉覆心。喜噉僧食。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受無量苦。從地獄出。生於君荼。餓鬼之中。
既生之後。飢渴燒身。如火焚林。周遍奔走。而求飲食。自業所誑。於天寺中。被燒殘食。合火而噉。心常憶念。火爐殘食。飢渴燒身。二火俱起。呻吟㘁叫。作諸惡業。決定成熟。乃至惡業不盡。猶不得脫。
業盡得脫。餘業因緣。生於人中。貧窮多病。隨其行處。常為火燒。野火所焚。以餘業因緣。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多行嫉妬。習於遍業。究竟成業。墮餓鬼道。生於不淨。巷陌之中。以何業行。生於彼處。
彼以聞慧。見此眾生。慳嫉覆心。以不淨食。與諸梵行。清淨之人。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不淨。囉他餓鬼之中。
若於晝日。人不能見。若人夜行。則多見之。若城邑聚落。眾聚之處。若住曠野。行軍廁屏。穢惡之處。虫蛆滿中。臭處不淨。若人見者。惡不欲視。歐吐捨去。
而是餓鬼。生在其中。由前世時。以不淨食。持與眾僧。以是因緣。生不淨處。受大苦惱。雖處其中。常不得食。有諸惡鬼。手執利刀。刃出火焰。在傍守護。常困飢渴。一月半月。乃得一食。猶不得飽。設得食飽。守糞諸鬼。強打令吐。飢渴燒身。呻㘁哀叫。交橫馳走。憂惱悲泣。
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種子不善因緣故。
獲得憂苦惡果報。
因果之性相相似。
惡業因緣得苦報。
為惡業鉤之所牽。
如魚吞鉤入惡道。
吞鉤之魚尚可脫。
惡業牽人無免者。
諸業大力牽眾生。
不善業繩之所縛。
將詣餓鬼世界中。
具受諸大飢渴苦。
諸餓鬼等飢渴苦。
過於火刀及毒藥。
如是飢渴有大力。
無量飢渴惱眾生。
無一念時得休息。
晝夜苦惱常不離。
乃至不得微少樂。
常受種種諸辛苦。
以作苦業因緣故。
生惡道中受苦報。
於此苦報難得脫。
何時當得受安樂。
所見諸泉悉無水。
一切陂池皆枯竭。
處處逃奔求水漿。
往至諸河悉不見。
我所行處求諸水。
山林曠野無不遍。
隨所至處望水飲。
求覓少水不能得。
飢渴之火燒我身。
無歸無救受大苦。
如是餓鬼。自業所誑。呻喚哀㘁。乃至惡業不盡。故不得脫。報盡命終。以餘業故。生於人中。受諸婬女。婦女之身。若得男身。生除糞家。身服女人。所著之衣。行女人法。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以何業故。生於食風。餓鬼之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見諸沙門。婆羅門。貧窮病人。來乞求者。許施其食。及其來至。竟不施與。令此沙門。及婆羅門。貧窮病人。飢虛渴乏。如觸冷風。彼妄語人。身壞命終。墮於婆移婆叉。餓鬼之中。
既受鬼身。飢渴苦惱。如活地獄。等無有異。奔走四方。無所悕望。無人救護。無依無怙。自心所誑。於遠方處。適見飲食。在於林間。及僧住處。奔走往趣。疲極困乏。飢渴倍常。張口求食。風從口入。以為飲食。以惡業緣。故使不死。惡業持身。妄見食想。
猶如渴鹿。見陽焰時。謂之為水。空無所有。如旋火輪。以前世時。虛誑許人。而竟不與。以此報故。但眼見食。而不能得。
伽他頌曰。
因果相似聖所說。
善因善果則成就。
善因則不受惡果。
惡因終不受善報。
因緣相順縛眾生。
生死相續如鉤鎖。
生死繫縛諸眾生。
輪迴諸趣莫能脫。
若能斷除諸繫縛。
堅牢鉤鎖業煩惱。
是人能至寂靜處。
永斷一切諸憂惱。
其人如是。受相似因。苦報之時。自心所誑。奔揬馳走。常食風氣。以自活命。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貧窮下賤。人所輕忽。常為眾人。許施房舍。飲食衣物。而無與者。聞他許時。心悅望得。至後不獲。轉懷憂結。受二種苦。
一者。飢渴。二者。憂惱。
受大苦惱。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伽他頌曰。
如是眾生惡業熏。
具受種種諸苦惱。
如糞所熏甚可惡。
如是惡業應捨離。
善法所熏最殊勝。
能永離於惡道苦。
如瞻蔔花熏香油。
花雖滅壞香油在。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食火炭。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典主形獄。貪嫉覆心。打縛眾生。禁其飯食。令他飢渴。噉食泥土。以續生命。
此典獄人。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食火。餓鬼之中。常至塚間。噉燒屍火。猶不能足。如是惡業。因時悅樂。受報極惱。心不愛樂。不淨可惡。愛毒勢力。因緣和合。受於食火。餓鬼之身。若得食火。少除飢惱。如人以水。滅世間火。
比丘如是觀時。於世愛欲。深生厭離。不樂與俱。作是念言。
愚癡凡夫。為愛所使。不得自在。
食火除飢。無法可喻。受餓鬼身。乃至惡業。不盡不壞。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常生邊地。飢儉之處。所食麁惡。無有美味。不識鹽味。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食毒。諸餓鬼等。以何業故。生於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貪嫉覆心。以毒食人。令其喪命。取其財物。
如是惡人。身壞命終。墮活地獄。具受眾苦。從地獄出。生於食毒。餓鬼之中。在於民陀。山窟之內。或在波梨耶多。幽嶮山中。或生氷山。極冷之處。或在摩羅耶山。極嶮惡難。多有毒處。無有漿水。多饒毒藥。寒則氷凍。熱則毒盛。甚可怖畏。叢石峻巖。師子猛虎。所居之處。而生其中。寒苦極惱。過人百倍。夏日熱惱。百倍於人。盛夏五日。空中雨火。燒其身體。極冬寒至。於虛空中。五日雨刀。
以惡業故。空中雨火。及雨刀劍。住嶮難處。為飢渴火。焚燒其身。叫喚悲惱。以毒藥丸。而自食之。食已即死。惡業不盡。即便還活。既得活已。飢渴倍前。呻㘁悲哀。
有利嘴鳥。來啄其眼。受大苦痛。舉聲大叫。鳥啄食已。眼復還生。如是受苦。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交道巷陌。以自存活。惡業所熏。猶行蠱毒。還墮活等。大地獄中。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曠野。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以前世時。於曠野無水。嶮難之處。日光焰暑。求福之人。種殖林樹。及造湖池。以給行路。有諸群賊。決去池水。令道行者。疲極渴乏。氣力微劣。破壞劫剝。奪其財物。嫉妬覆心。不肯布施。
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阿吒毘。餓鬼之中。大火燒身。如燃燈樹。日光焰曝。走於曠野。叫喚求水。及求飲食。求哀自救。
如是餓鬼。以惡業故。遙見陽焰。謂是清水。平住湛然。疾走往趣。望得水飲。不計疲極。所至之處。但見空地。了無有水。
何以故。陽焰之中。性自無水。云何而得。
是鬼慞惶。走於曠野。荊棘惡刺。貫其兩足。疲極望水。悶絕躄地。惡業力故。死已復生。飢渴惱逼。過前十倍。未起之間。烏鵄雕鷲。競啄其眼。食其身肉。分張爴裂。破散身骨。三苦普至。受大苦惱。無歸無救。
互相悲告。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雕鷲烏鵄諸惡鳥。
金剛利嘴啄我身。
爴裂破壞無全處。
具受眾苦無救護。
諸業如影不離身。
如昔惡業今受報。
我等宿害行路人。
以是今受大苦惱。
業圍所繞業繩羂。
不見有可求脫處。
唯有惡業盡壞時。
乃能脫此大苦惱。
惡業能將諸眾生。
業牽令至可畏處。
惡業能隨至何所。
至受果時惡業熟。
業縛眾生遊三界。
輪轉無窮無休息。
若行善業捨眾惡。
則離眾苦無饒益。
若人不愛諸惡業。
觀之如火不貪著。
是人不至餓鬼趣。
不為飢渴火所燒。
於須臾時常增長。
飢渴苦痛念念生。
身體熾火照山谷。
猶如大火燒山林。
野火焚燒大山林。
大龍降雨則能滅。
劫火一起海水竭。
我火不可如是滅。
業薪因緣生此火。
為愛欲風之所吹。
此惡業火燒我身。
周遍圍遶無空缺。
持戒精進智慧水。
以布施瓶而盛之。
寂滅大人持此水。
能滅三界諸業火。
若為三業之所使。
三業流轉行諸有。
是人迴旋行三處。
如是三法之所誑。
三十六業所驅使。
不能離於四十行。
九十八種諸結使。
如是等法行三界。
以一百八明智慧。
思惟十二之深義。
若人能知法非法。
是人則得無量樂。
若有能知二種相。
思惟二八特勝行。
思惟十六特勝已。
是人遠離眾惡道。
若人能見二種道。
是為四法究竟人。
已得超越四流海。
是人覺悟無眾惱。
能善修行八聖道。
十力之義善知見。
善知二苦之因緣。
是人則到無生處。
若人善達二諦義。
能善思惟四念處。
能觀過去未來世。
不為魔網所障礙。
我為惡業之所使。
遠離眾善白淨法。
到諸餓鬼世界中。
自造惡業癡所惑。
如是有諸餓鬼。利根智慧。有少善業。憶念本行。數數呵責。諸餓鬼等。雖復呵責。諸餓鬼等。然其惡業。猶不得脫。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常行山嶮。隨逐群鹿。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塚間住。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貪嫉覆心。見有信人。持花施佛。盜取此花。賣之自供。此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餓鬼中。受於塚間。餓鬼之身。飢渴熱惱。常食燒死人處。熱灰熱土。
一月之中。乃得一食。或得不得。頭冠鐵鬘。火焰俱起。頭面髑髏。皆悉融爛。燒已復生。次著鐵鬘。以貫頸上。火焰復起。燒燃咽胸。一切身分。從內出火。遍燒其身。
以前世時。盜佛花鬘。故獲斯報。受身醜惡。身上火起。諸虫唼食。有異羅剎。來至其所。以杖打棒。刀斫其身。痛急㘁叫。受三種苦。
何等為三。
一者。飢渴。二者。鐵鬘。三者。羅剎刀杖打斫。
以惡業故。受如是報。憂悲苦惱。
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我受飢渴諸辛苦。
鐵鬘貫身火熾燃。
刀杖打斫第三苦。
具受如是諸憂惱。
我為自心之所誑。
為諸惡業癡所惑。
今日受斯餓鬼苦。
永離知識及親族。
非是知識及妻室。
亦非男女諸眷屬。
能救我此業繫苦。
是業大力不可奪。
苦樂由業非他作。
我今受斯三種業。
布施持戒及聞法。
我得聞已不修故。
我為癡網所覆故。
造作種種眾惡業。
第一惡業因緣故。
我今受斯大苦報。
我今若得免離此。
餓鬼世界大苦處。
如是惡業未來世。
乃至失命願不作。
是時餓鬼。如是說已。大苦所壓。悔本造業。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墮旃陀羅家。屠兒魁膾。擔負死屍。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樹中住。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見人種殖。福德林樹。為遠行者。及病困人。以貪嫉心。斫伐取材。及盜眾僧。園林樹木。此人以是。不善因緣。身壞命終。墮毘利差。餓鬼之中。生在樹中。
以惡業故。寒則大寒。熱則大熱。逼迮壓身。如賊木虫。受大苦惱。身體萎熟。為諸虫蟻。唼食其身。
若有以食。棄之於樹。得而食之。以自活命。於餓鬼中。受諸辛苦。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常賣藥草。材木花葉。以自存活。為他所使。不得自在。受大苦惱。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見有餓鬼。住四交道。因以為名。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貪嫉壞心。盜他行糧。取已含笑。拾之而去。其人失糧。行於曠野。受大飢渴。
如是之人。以此惡業。身壞命終。墮遮多波他。餓鬼之中。以惡業故。自然而有。鐵鋸截身。縱橫四徹。飢渴燒身。若諸世間。多病因緣。交道設祀。凡夫愚癡。不識因果。行於惡見。交道祭祀。後病得差。謂是鬼恩。
是交道鬼。因此祭食。以自濟命。若是餘飯。則不能食。惡業不盡。故使不死。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在人中。貧窮下賤。生於屠兒。殺羊之家。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諸眾生。行於邪道。諂曲作惡。行於惡因。說邪見法。謂是真諦。不信正法。
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魔羅身。餓鬼之中。受惡鬼身。
若諸比丘。行時。食時。及坐禪時。是魔羅鬼。為作亂心。妨礙之事。或發惡聲。令其恐怖。為作惡夢。
如是餓鬼。為魔所攝。憎嫉正法。專行暴惡。以此現造。惡業緣故。大熱鐵摶。從口中入。如地獄人。等無有異。吞噉熱鐵。受大苦惱。無有休息。
從此魔羅迦耶鬼中。命終之後。墮地獄中。多劫受苦。或滿十劫。或二十劫。如是決定。在三惡道。或被燒炙。或受打棒。為他食噉。
人身難得。猶如海龜。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盲冥瘖瘂。聾頑無知。一切眾衰。無量病惱。莊嚴其身。貧窮下賤。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以聞慧觀。
如是略說。餓鬼之處。若分別說。有無量種。眷屬餓鬼。有住海中。有住海渚。有住閻浮提。有住瞿陀尼。有住弗婆提。有住欝單羅越等。大洲中間。之所住處。
但以一名。門說有種種名。門有羅剎鬼。鳩槃荼鬼。毘舍闍鬼。知彼鬼神。微細業行。各以何業。而生彼處。食何等食。以何等行。何所欲樂。
如是餓鬼。以何緣故。而生此處。皆由不能調伏。心之獼猴。行不調柔。猶如象耳。無有住時。
如鳥在林。為人所射。間別趣枝。從一至一。於一切境界。常伺不息。猶如大風。吹動諸塵。是心可畏。如師子獸。如虎如豹。如蛇如毒。尚可調伏。是心難調。復過於此。隨所造業。得相似果。是心如是。難可覺知。如是染心。縛諸眾生。若心清淨。則得解脫。是心如王。諸根圍遶。以為眷屬。
由心造業。業因緣果。以果因緣。故有五道。心如機關。諸根如絲。五根及心。不善調御。行於惡道。若能善調。作諸善業。生天人中。乃至證得。不動涅槃。
比丘如是觀。微細心行。隨順觀察。如是觀已。於生死中。得大厭離。
是比丘先已。觀地獄苦。厭離生死。次觀餓鬼世間。種種眾苦。得入苦聖諦。得苦諦無礙行。未得無礙道證。
復次。修行者。內觀於法。順法修行。
彼比丘。如實觀業果報。先已分別。觀諸地獄。次觀餓鬼。諸道差別。如實見諸。生死過患。甚可惡賤。
如是觀已。離魔境界。厭捨生死。起精進力。以求涅槃。成就具足。得十五地。
既成就已。爾時地神。諸夜叉等。心大歡喜。告虛空夜叉。
虛空夜叉。聞已歡喜。告四大天王。
時四天王。聞已歡喜。告三十三天。
帝釋眷屬。聞已歡喜。告夜摩天。
夜摩天等。聞已歡喜。告兜率陀天。
兜率諸天。聞已歡喜。告化樂天。
化樂諸天。聞已歡喜。告他化自在天。
如是欲界。次第相告。其聲展轉。
從梵身天。乃至光音天。咸作此言。
閻浮提中。某國某城。某村某邑。某種姓中。某善男子。剃除鬚髮。以信出家。離魔境界。欲破魔軍。令魔使者。生大怖畏。能動一切。諸煩惱山。入於正道。欲放光明。今得如是。十五地行。
時光音天。聞是語已。皆大歡喜。告餘天眾。
汝等諸天。應生歡喜。增長正法。減損諸魔。及魔眷屬。令正法河。流注不斷。竭邪見池。調伏貪欲。瞋恚愚癡。摧滅邪徒。紹隆正法。欲散生死。
欲界天子。聞此語已。甚大歡喜。讚說之音。如是次第。展轉相告。乃至光音。一切天眾。比丘如是。勤修精進。心不休息。端直不諂。遠離邪曲。如是求涅槃城。善音名稱遍諸天眾。
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七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餓鬼品第四之二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迦摩餓鬼。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若男若女。若黃門人。著種種衣。而自嚴飾。服女人衣。行婬女法。若人欲發。與之交會。因此事故。而得財物。施與凡人。非福田處。不淨心施。
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欲色。餓鬼之中。受鬼身已。種種嚴飾。隨意所念。皆得從心。欲善則美。欲惡則醜。若其欲作。愛不愛色。悉能為之。或作男子。顏容端正。或作女人。姿首美妙。或作畜生。相貌殊異。能作種種。上妙莊嚴。能遍遊行。一切方所。若得食飲。能食無患。少行施故。能以微細之身。盜入人家。以求飲食。
世人說言。
毘舍闍鬼。盜我飲食。
或作人身。入他節會。或作鳥身。食人祭飯。其身細密。人不能見。
此鬼如是。隨意能現。種種眾色。世人皆名。如意夜叉。或作女身。與人交會。如是種種。莊嚴誑人。行於人間。在鬼道中。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得脫。從此命終。隨業流轉。受生死苦。人身難得。如海中龜。值浮木孔。若生為人。墮伎兒中。著種種衣。縱逸遊戲。以求活命。自以己妻。令他從事。而求財物。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海渚。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前世之時。見有行人。欲過曠野。病苦疲極。於是人所。多取其價。與直薄少。以惡貪故。巧辭欺誑。曠野空乏。遠行之人。
以是因緣。生海渚中。是海渚中。無有樹林。陂池河水。其處甚熱。於彼冬日。甚熱毒盛。欲比人間。夏時之熱。過踰十倍。唯以朝露。而自活命。
雖住海渚。不能得水。以惡業故。見海枯竭。設見樹林。皆悉熾燃。大火焰起。望心斷絕。眾惡臻集。無有安隱。飢渴燒身。呻㘁悲惱。自心所誑。處處奔走。悲聲叫絕。無救無護。無依無恃。髲髮蓬亂。身體羸瘦。一切身脈。皆悉麁現。猶如羅網。所至之處。皆悉空竭。無救無歸。無依無怙。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使不死。
業盡得脫。從此命終。隨業流轉。受生死苦。人身難得。如海中龜。值浮木孔。若生人中。生在海渚。或有一足。或復短足。困乏漿水。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閻羅。執杖餓鬼。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以慳嫉故。自壞其心。親近國王。大臣豪貴。專行暴惡。心無慈愍。不行正理。為諸賢善。之所輕毀。
如是惡人。身壞命終。受閻羅王。執杖鬼身。於鬼世界。為閻羅王。趨走給使。若有眾生。造諸惡業。時閻羅王。即令此鬼。錄其精神。
此鬼身色。醜惡可畏。手執刀杖。頭髮蓬亂。倒髮覆身。長脣下垂。耽耳大腹。高聲大叫。以怖諸鬼。手執利刀。擬諸罪人。反執其手。以繩縛之。將詣王所。
白大王言。
我於人中。攝此罪人。來至於此。
大王。此人前世。行不善業。身業不善。口業不善。意業不善。願王呵責。
時閻羅王。即說偈頌。而呵責言。
汝是人中愚癡輩。
種種惡業自莊嚴。
汝本何不修善行。
如至寶渚空歸還。
善業因緣得樂果。
樂果因緣生善心。
一切諸法隨心轉。
流轉生死常不斷。
一切諸行悉無常。
猶如水泡不堅固。
若能如是修正法。
是人未來得勝報。
若有人能常修善。
捨離一切諸惡業。
是人則不至我所。
乘階上生受天報。
若人愚癡無覺悟。
愛樂惡業至我所。
能捨惡業諸不善。
是人則行第一道。
若見世間諸業果。
亦見天上種種樂。
如是猶起放逸心。
是人不名自愛身。
為利誰故造惡業。
放恣一切身口意。
如是人等行各異。
汝今業對至我所。
汝為眾惡所誑惑。
畢定行於嶮惡道。
若人愛樂造惡業。
未來人身甚難得。
若人遠離眾惡業。
憙行善法心愛樂。
此人現世常安樂。
必得涅槃解脫果。
若有眾生習善行。
於世間中最殊勝。
若人習學不善業。
一切世間最大惡。
若有智慧行善人。
能離初中後惡法。
若有造習眾惡業。
則入地獄受苦報。
能以善法調諸根。
則獲世間淨勝法。
是人身壞命終時。
上生天宮受快樂。
業繫縛汝甚堅牢。
閻羅使者之所持。
送至恐怖諸惡道。
閻羅世界大苦處。
汝於前世作眾惡。
此業今當還自受。
自作自受不為他。
若他所作非己報。
如是閻羅王。呵責罪人已。使者將出。以此罪人。自作惡業。自業所誑。將受果報。種種苦惱。楚毒治之。飢渴所逼。但食風氣。惡業不盡。故使不死。
從此得脫。隨業流轉。受生死苦。若處人中。生在邊戍。幽山嶮谷。深河峻岸。危怖之處。有自在者。行於此路。令其引導。以餘業故。受斯罪報。
復次行者。內觀於法。
云何比丘。觀於五地。
彼以聞慧。明眼觀察。十種色入。
何等為十。
一者。眼入。二者。色入。三者。耳入。四者。聲入。五者。鼻入。六者。香入。七者。舌入。八者。味入。九者。身入。十者。觸入。
云何比丘。眼緣色相。
比丘觀眼緣色。而生於識。三法和合。而生於觸。觸共。受。想。思。識者。觸相觸者。覺相受者。知相想者。如長短。愛不愛。現見相對等思者。識知一緣。而各各相。各各自體。如十大地法。
何等為十。
一者。受。二者。想。三者。思。四者。觸。五者。作意。六者。欲。七者。解脫。八者。念。九者。三昧。十者。慧。
一緣而各各。相識等十。一法亦如是。猶如日光一起。眾光自體。各各別異。如識自體異。乃至思。亦如是。
彼比丘。如實知色入。觀眼空。無所有。無堅無實。
比丘如是。如實知道。離於邪見。正見心喜。眼離癡垢。實見其眼。但是肉段。癡無所知。但是淚竅。如實知已。離於欲心。觀眼無常。知無常已。但是肉團。住在孔穴。如實知眼。筋脈纏縛。當知眾緣和合。而有眼入。如是眼者。無有見者。無我無知。乃至苦。亦如是。觀眼入已。得離欲意。
是比丘。如實觀察眼入已。分別觀色。
如是色者。愛以不愛。皆悉無記。以分別生。何法可見。何者為淨。何者是常。何者可貪。
比丘如是。思惟觀察。如實知色。非有非樂。如是思惟觀察。
色相。無堅無實。以分別生。愛不愛等。非實有耶。一切眾生。於愛不愛。虛妄貪著。如此色者。非有自體。非常非有。非真非樂。非不壞法。非堅非我。以貪欲瞋癡。自覆心故。生愛不愛。非色有愛。有不愛耶。以憶念生故。
比丘如是。觀於色入。見名色已。不貪不染。不迷不取。知色無堅。
彼比丘。如是觀眼。觀色入已。不著眼識。得離欲穢。眼識非我。我非眼識。觸受想思。亦復如是。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噉小兒。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惡術咒龍。為除災雹。誑惑病人。咒術夜叉。取人財物。或復殺羊。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活地獄。受無量苦。從地獄出。生婆羅婆叉。餓鬼之中。
復有眾生。殺生餘報。生在人中。為此餓鬼。偷而食之。或至產婦。所住之處。取彼嬰兒。或匍匐時。或始行時。如是餓鬼。偷諸小兒。次第食之。若得其便。即能斷命。若無殺業。莫能為害。
伽他頌曰。
惡業繫縛受惡果。
若行善業受樂報。
業繩長堅繫縛人。
縛諸眾生不得脫。
不得安隱涅槃城。
長流三有受眾苦。
能以智刀斬斯業。
必得解脫諸熱惱。
以斷業繩無繫縛。
得至無為寂靜處。
如魚入網為人牽。
愛縛眾生死亦爾。
如人毒箭中野鹿。
其鹿狂怖走東西。
毒藥既行不能脫。
愛縛眾生亦如是。
常隨眾生不放捨。
觀愛如毒應遠離。
愚癡凡夫為愛燒。
猶如大火焚乾薪。
是愛初染難覺知。
得報如火自燒滅。
若欲常樂心安隱。
應捨愛結離諸著。
如魚吞鉤命不久。
愛結縛人亦如是。
縛諸眾生詣惡道。
墮於餓鬼飢渴逼。
餓鬼世界諸苦惱。
處處逃遁而奔走。
地獄趣中受苦者。
皆由愛結因緣故。
若諸貧窮困病人。
求索朝飡自存濟。
皆由愛結因緣故。
受斯苦報聖所說。
如是具觀。一切貪嫉。因緣果報。於生死中。得生厭離。棄捨諸欲。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食人精氣。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巧辭誑人。詐言親友。
我為汝護。
其人聞已。策心勇力。是時彼人。令他入敵。欲喪其命。捨之而去。竟不救護。欲於王所。取其財物。
時被誑者。沒陣而死。彼人以是。不善因緣。身壞命終。墮於食人精氣。餓鬼之中。受大飢渴。自燒其身。刀斫其體。皮肉斷壞。從空雨刀。遍走四方。無逃避處。
若見有人。行惡無信。不奉三寶。即得彼便。入其身中。食噉精氣。以自濟命。求之甚難。困不能得。或至十年。或二十年。乃得一便。常困飢渴。自作惡業。還自受之。惡業不盡。故使不死。乃至惡業。不盡不失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得脫。從此命終。生於人中。常守天祀。貧窮困厄。不得自在。食噉殘祀。以餘業故。依他自活。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有餓鬼。名梵羅剎。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前世之時。殺害生命。以為大會。謂其希有。販賣飯食。賤取貴賣。貪嫉破壞。如是眾生。身壞命終。墮餓鬼中。名婆羅門。羅剎餓鬼。為飢渴火。焚燒其身。馳奔疾走。現視人像。殺害眾生。或住空巷衢道。四交路首。以求人便。
諸婆羅門。殺生設會。多生其中。或自藏身。以殺害人。或入人身中。以斷人命。
咒術人言。
鬼神著人。
入人身已。令人心亂。狂惑無知。如是惡業。常作眾惡。飢渴燒身。受大苦惱。住餓鬼界。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餘業因緣。生在人中。常食人肉。或飲人血。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火爐中食。諸餓鬼等。以何業故。生於彼處。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遠離善友。貪嫉覆心。喜噉僧食。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受無量苦。從地獄出。生於君荼。餓鬼之中。
既生之後。飢渴燒身。如火焚林。周遍奔走。而求飲食。自業所誑。於天寺中。被燒殘食。合火而噉。心常憶念。火爐殘食。飢渴燒身。二火俱起。呻吟㘁叫。作諸惡業。決定成熟。乃至惡業不盡。猶不得脫。
業盡得脫。餘業因緣。生於人中。貧窮多病。隨其行處。常為火燒。野火所焚。以餘業因緣。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多行嫉妬。習於遍業。究竟成業。墮餓鬼道。生於不淨。巷陌之中。以何業行。生於彼處。
彼以聞慧。見此眾生。慳嫉覆心。以不淨食。與諸梵行。清淨之人。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不淨。囉他餓鬼之中。
若於晝日。人不能見。若人夜行。則多見之。若城邑聚落。眾聚之處。若住曠野。行軍廁屏。穢惡之處。虫蛆滿中。臭處不淨。若人見者。惡不欲視。歐吐捨去。
而是餓鬼。生在其中。由前世時。以不淨食。持與眾僧。以是因緣。生不淨處。受大苦惱。雖處其中。常不得食。有諸惡鬼。手執利刀。刃出火焰。在傍守護。常困飢渴。一月半月。乃得一食。猶不得飽。設得食飽。守糞諸鬼。強打令吐。飢渴燒身。呻㘁哀叫。交橫馳走。憂惱悲泣。
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種子不善因緣故。
獲得憂苦惡果報。
因果之性相相似。
惡業因緣得苦報。
為惡業鉤之所牽。
如魚吞鉤入惡道。
吞鉤之魚尚可脫。
惡業牽人無免者。
諸業大力牽眾生。
不善業繩之所縛。
將詣餓鬼世界中。
具受諸大飢渴苦。
諸餓鬼等飢渴苦。
過於火刀及毒藥。
如是飢渴有大力。
無量飢渴惱眾生。
無一念時得休息。
晝夜苦惱常不離。
乃至不得微少樂。
常受種種諸辛苦。
以作苦業因緣故。
生惡道中受苦報。
於此苦報難得脫。
何時當得受安樂。
所見諸泉悉無水。
一切陂池皆枯竭。
處處逃奔求水漿。
往至諸河悉不見。
我所行處求諸水。
山林曠野無不遍。
隨所至處望水飲。
求覓少水不能得。
飢渴之火燒我身。
無歸無救受大苦。
如是餓鬼。自業所誑。呻喚哀㘁。乃至惡業不盡。故不得脫。報盡命終。以餘業故。生於人中。受諸婬女。婦女之身。若得男身。生除糞家。身服女人。所著之衣。行女人法。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以何業故。生於食風。餓鬼之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見諸沙門。婆羅門。貧窮病人。來乞求者。許施其食。及其來至。竟不施與。令此沙門。及婆羅門。貧窮病人。飢虛渴乏。如觸冷風。彼妄語人。身壞命終。墮於婆移婆叉。餓鬼之中。
既受鬼身。飢渴苦惱。如活地獄。等無有異。奔走四方。無所悕望。無人救護。無依無怙。自心所誑。於遠方處。適見飲食。在於林間。及僧住處。奔走往趣。疲極困乏。飢渴倍常。張口求食。風從口入。以為飲食。以惡業緣。故使不死。惡業持身。妄見食想。
猶如渴鹿。見陽焰時。謂之為水。空無所有。如旋火輪。以前世時。虛誑許人。而竟不與。以此報故。但眼見食。而不能得。
伽他頌曰。
因果相似聖所說。
善因善果則成就。
善因則不受惡果。
惡因終不受善報。
因緣相順縛眾生。
生死相續如鉤鎖。
生死繫縛諸眾生。
輪迴諸趣莫能脫。
若能斷除諸繫縛。
堅牢鉤鎖業煩惱。
是人能至寂靜處。
永斷一切諸憂惱。
其人如是。受相似因。苦報之時。自心所誑。奔揬馳走。常食風氣。以自活命。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貧窮下賤。人所輕忽。常為眾人。許施房舍。飲食衣物。而無與者。聞他許時。心悅望得。至後不獲。轉懷憂結。受二種苦。
一者。飢渴。二者。憂惱。
受大苦惱。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伽他頌曰。
如是眾生惡業熏。
具受種種諸苦惱。
如糞所熏甚可惡。
如是惡業應捨離。
善法所熏最殊勝。
能永離於惡道苦。
如瞻蔔花熏香油。
花雖滅壞香油在。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食火炭。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典主形獄。貪嫉覆心。打縛眾生。禁其飯食。令他飢渴。噉食泥土。以續生命。
此典獄人。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食火。餓鬼之中。常至塚間。噉燒屍火。猶不能足。如是惡業。因時悅樂。受報極惱。心不愛樂。不淨可惡。愛毒勢力。因緣和合。受於食火。餓鬼之身。若得食火。少除飢惱。如人以水。滅世間火。
比丘如是觀時。於世愛欲。深生厭離。不樂與俱。作是念言。
愚癡凡夫。為愛所使。不得自在。
食火除飢。無法可喻。受餓鬼身。乃至惡業。不盡不壞。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常生邊地。飢儉之處。所食麁惡。無有美味。不識鹽味。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食毒。諸餓鬼等。以何業故。生於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貪嫉覆心。以毒食人。令其喪命。取其財物。
如是惡人。身壞命終。墮活地獄。具受眾苦。從地獄出。生於食毒。餓鬼之中。在於民陀。山窟之內。或在波梨耶多。幽嶮山中。或生氷山。極冷之處。或在摩羅耶山。極嶮惡難。多有毒處。無有漿水。多饒毒藥。寒則氷凍。熱則毒盛。甚可怖畏。叢石峻巖。師子猛虎。所居之處。而生其中。寒苦極惱。過人百倍。夏日熱惱。百倍於人。盛夏五日。空中雨火。燒其身體。極冬寒至。於虛空中。五日雨刀。
以惡業故。空中雨火。及雨刀劍。住嶮難處。為飢渴火。焚燒其身。叫喚悲惱。以毒藥丸。而自食之。食已即死。惡業不盡。即便還活。既得活已。飢渴倍前。呻㘁悲哀。
有利嘴鳥。來啄其眼。受大苦痛。舉聲大叫。鳥啄食已。眼復還生。如是受苦。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交道巷陌。以自存活。惡業所熏。猶行蠱毒。還墮活等。大地獄中。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於曠野。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以前世時。於曠野無水。嶮難之處。日光焰暑。求福之人。種殖林樹。及造湖池。以給行路。有諸群賊。決去池水。令道行者。疲極渴乏。氣力微劣。破壞劫剝。奪其財物。嫉妬覆心。不肯布施。
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阿吒毘。餓鬼之中。大火燒身。如燃燈樹。日光焰曝。走於曠野。叫喚求水。及求飲食。求哀自救。
如是餓鬼。以惡業故。遙見陽焰。謂是清水。平住湛然。疾走往趣。望得水飲。不計疲極。所至之處。但見空地。了無有水。
何以故。陽焰之中。性自無水。云何而得。
是鬼慞惶。走於曠野。荊棘惡刺。貫其兩足。疲極望水。悶絕躄地。惡業力故。死已復生。飢渴惱逼。過前十倍。未起之間。烏鵄雕鷲。競啄其眼。食其身肉。分張爴裂。破散身骨。三苦普至。受大苦惱。無歸無救。
互相悲告。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雕鷲烏鵄諸惡鳥。
金剛利嘴啄我身。
爴裂破壞無全處。
具受眾苦無救護。
諸業如影不離身。
如昔惡業今受報。
我等宿害行路人。
以是今受大苦惱。
業圍所繞業繩羂。
不見有可求脫處。
唯有惡業盡壞時。
乃能脫此大苦惱。
惡業能將諸眾生。
業牽令至可畏處。
惡業能隨至何所。
至受果時惡業熟。
業縛眾生遊三界。
輪轉無窮無休息。
若行善業捨眾惡。
則離眾苦無饒益。
若人不愛諸惡業。
觀之如火不貪著。
是人不至餓鬼趣。
不為飢渴火所燒。
於須臾時常增長。
飢渴苦痛念念生。
身體熾火照山谷。
猶如大火燒山林。
野火焚燒大山林。
大龍降雨則能滅。
劫火一起海水竭。
我火不可如是滅。
業薪因緣生此火。
為愛欲風之所吹。
此惡業火燒我身。
周遍圍遶無空缺。
持戒精進智慧水。
以布施瓶而盛之。
寂滅大人持此水。
能滅三界諸業火。
若為三業之所使。
三業流轉行諸有。
是人迴旋行三處。
如是三法之所誑。
三十六業所驅使。
不能離於四十行。
九十八種諸結使。
如是等法行三界。
以一百八明智慧。
思惟十二之深義。
若人能知法非法。
是人則得無量樂。
若有能知二種相。
思惟二八特勝行。
思惟十六特勝已。
是人遠離眾惡道。
若人能見二種道。
是為四法究竟人。
已得超越四流海。
是人覺悟無眾惱。
能善修行八聖道。
十力之義善知見。
善知二苦之因緣。
是人則到無生處。
若人善達二諦義。
能善思惟四念處。
能觀過去未來世。
不為魔網所障礙。
我為惡業之所使。
遠離眾善白淨法。
到諸餓鬼世界中。
自造惡業癡所惑。
如是有諸餓鬼。利根智慧。有少善業。憶念本行。數數呵責。諸餓鬼等。雖復呵責。諸餓鬼等。然其惡業。猶不得脫。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常行山嶮。隨逐群鹿。以餘業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塚間住。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貪嫉覆心。見有信人。持花施佛。盜取此花。賣之自供。此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餓鬼中。受於塚間。餓鬼之身。飢渴熱惱。常食燒死人處。熱灰熱土。
一月之中。乃得一食。或得不得。頭冠鐵鬘。火焰俱起。頭面髑髏。皆悉融爛。燒已復生。次著鐵鬘。以貫頸上。火焰復起。燒燃咽胸。一切身分。從內出火。遍燒其身。
以前世時。盜佛花鬘。故獲斯報。受身醜惡。身上火起。諸虫唼食。有異羅剎。來至其所。以杖打棒。刀斫其身。痛急㘁叫。受三種苦。
何等為三。
一者。飢渴。二者。鐵鬘。三者。羅剎刀杖打斫。
以惡業故。受如是報。憂悲苦惱。
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我受飢渴諸辛苦。
鐵鬘貫身火熾燃。
刀杖打斫第三苦。
具受如是諸憂惱。
我為自心之所誑。
為諸惡業癡所惑。
今日受斯餓鬼苦。
永離知識及親族。
非是知識及妻室。
亦非男女諸眷屬。
能救我此業繫苦。
是業大力不可奪。
苦樂由業非他作。
我今受斯三種業。
布施持戒及聞法。
我得聞已不修故。
我為癡網所覆故。
造作種種眾惡業。
第一惡業因緣故。
我今受斯大苦報。
我今若得免離此。
餓鬼世界大苦處。
如是惡業未來世。
乃至失命願不作。
是時餓鬼。如是說已。大苦所壓。悔本造業。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墮旃陀羅家。屠兒魁膾。擔負死屍。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觀樹中住。諸餓鬼等。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見人種殖。福德林樹。為遠行者。及病困人。以貪嫉心。斫伐取材。及盜眾僧。園林樹木。此人以是。不善因緣。身壞命終。墮毘利差。餓鬼之中。生在樹中。
以惡業故。寒則大寒。熱則大熱。逼迮壓身。如賊木虫。受大苦惱。身體萎熟。為諸虫蟻。唼食其身。
若有以食。棄之於樹。得而食之。以自活命。於餓鬼中。受諸辛苦。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於人中。常賣藥草。材木花葉。以自存活。為他所使。不得自在。受大苦惱。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見有餓鬼。住四交道。因以為名。以何業故。而生其中。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貪嫉壞心。盜他行糧。取已含笑。拾之而去。其人失糧。行於曠野。受大飢渴。
如是之人。以此惡業。身壞命終。墮遮多波他。餓鬼之中。以惡業故。自然而有。鐵鋸截身。縱橫四徹。飢渴燒身。若諸世間。多病因緣。交道設祀。凡夫愚癡。不識因果。行於惡見。交道祭祀。後病得差。謂是鬼恩。
是交道鬼。因此祭食。以自濟命。若是餘飯。則不能食。惡業不盡。故使不死。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故不得脫。
業盡命終。生在人中。貧窮下賤。生於屠兒。殺羊之家。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彼以聞慧。見諸眾生。行於邪道。諂曲作惡。行於惡因。說邪見法。謂是真諦。不信正法。
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魔羅身。餓鬼之中。受惡鬼身。
若諸比丘。行時。食時。及坐禪時。是魔羅鬼。為作亂心。妨礙之事。或發惡聲。令其恐怖。為作惡夢。
如是餓鬼。為魔所攝。憎嫉正法。專行暴惡。以此現造。惡業緣故。大熱鐵摶。從口中入。如地獄人。等無有異。吞噉熱鐵。受大苦惱。無有休息。
從此魔羅迦耶鬼中。命終之後。墮地獄中。多劫受苦。或滿十劫。或二十劫。如是決定。在三惡道。或被燒炙。或受打棒。為他食噉。
人身難得。猶如海龜。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盲冥瘖瘂。聾頑無知。一切眾衰。無量病惱。莊嚴其身。貧窮下賤。以餘業故。受如斯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世間。以聞慧觀。
如是略說。餓鬼之處。若分別說。有無量種。眷屬餓鬼。有住海中。有住海渚。有住閻浮提。有住瞿陀尼。有住弗婆提。有住欝單羅越等。大洲中間。之所住處。
但以一名。門說有種種名。門有羅剎鬼。鳩槃荼鬼。毘舍闍鬼。知彼鬼神。微細業行。各以何業。而生彼處。食何等食。以何等行。何所欲樂。
如是餓鬼。以何緣故。而生此處。皆由不能調伏。心之獼猴。行不調柔。猶如象耳。無有住時。
如鳥在林。為人所射。間別趣枝。從一至一。於一切境界。常伺不息。猶如大風。吹動諸塵。是心可畏。如師子獸。如虎如豹。如蛇如毒。尚可調伏。是心難調。復過於此。隨所造業。得相似果。是心如是。難可覺知。如是染心。縛諸眾生。若心清淨。則得解脫。是心如王。諸根圍遶。以為眷屬。
由心造業。業因緣果。以果因緣。故有五道。心如機關。諸根如絲。五根及心。不善調御。行於惡道。若能善調。作諸善業。生天人中。乃至證得。不動涅槃。
比丘如是觀。微細心行。隨順觀察。如是觀已。於生死中。得大厭離。
是比丘先已。觀地獄苦。厭離生死。次觀餓鬼世間。種種眾苦。得入苦聖諦。得苦諦無礙行。未得無礙道證。
復次。修行者。內觀於法。順法修行。
彼比丘。如實觀業果報。先已分別。觀諸地獄。次觀餓鬼。諸道差別。如實見諸。生死過患。甚可惡賤。
如是觀已。離魔境界。厭捨生死。起精進力。以求涅槃。成就具足。得十五地。
既成就已。爾時地神。諸夜叉等。心大歡喜。告虛空夜叉。
虛空夜叉。聞已歡喜。告四大天王。
時四天王。聞已歡喜。告三十三天。
帝釋眷屬。聞已歡喜。告夜摩天。
夜摩天等。聞已歡喜。告兜率陀天。
兜率諸天。聞已歡喜。告化樂天。
化樂諸天。聞已歡喜。告他化自在天。
如是欲界。次第相告。其聲展轉。
從梵身天。乃至光音天。咸作此言。
閻浮提中。某國某城。某村某邑。某種姓中。某善男子。剃除鬚髮。以信出家。離魔境界。欲破魔軍。令魔使者。生大怖畏。能動一切。諸煩惱山。入於正道。欲放光明。今得如是。十五地行。
時光音天。聞是語已。皆大歡喜。告餘天眾。
汝等諸天。應生歡喜。增長正法。減損諸魔。及魔眷屬。令正法河。流注不斷。竭邪見池。調伏貪欲。瞋恚愚癡。摧滅邪徒。紹隆正法。欲散生死。
欲界天子。聞此語已。甚大歡喜。讚說之音。如是次第。展轉相告。乃至光音。一切天眾。比丘如是。勤修精進。心不休息。端直不諂。遠離邪曲。如是求涅槃城。善音名稱遍諸天眾。
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