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一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尸城。力士生地。阿夷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遶。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遍滿。乃至有頂。
隨其類音。普告眾生。
今日如來。應供。正遍知。憐愍眾生。覆護眾生。等視眾生。如羅睺羅。為作歸依。為世間舍。大覺世尊。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明雜色。青黃赤白。頗梨馬瑙。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其中所有。六趣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
是諸眾生。見聞是已。心大憂惱。同時舉聲。悲號啼哭。
嗚呼。慈父。痛哉。苦哉。
舉手拍頭。搥胸大叫。其中或有。身體戰慄。涕泣哽咽。
爾時大地。諸山大海。皆悉震動。
時諸眾生。共相謂言。
且各裁抑。莫大愁苦。當共疾往。詣拘尸城。力士生處。至如來所。頭面禮敬。勸請如來。莫般涅槃。住世一劫。若減一劫。
互相執手。復作是言。
世間虛空。眾生福盡。不善諸業。增長出世。仁等今當。速往速往。如來不久。必入涅槃。
復作是言。
世間虛空。世間虛空。我等從今。無有救護。無所宗仰。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設有疑惑。當復問誰。
時有無量。諸大弟子。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薄俱羅。尊者優波難陀。如是等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戰掉。乃至大動。不能自持。心濁迷悶。發聲大叫。生如是等。種種苦惱。
爾時復有。八十百千。諸比丘等。皆阿羅漢。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如大龍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逮得己利。如栴檀林。栴檀圍遶。如師子王。師子圍遶。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
各於晨朝。日初出時。離常住處。方用楊枝。遇佛光明。更相謂言。
仁等宜速。澡漱清淨。
作是言已。舉身毛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拘陀羅女。善賢比丘尼。優波難陀比丘尼。海意比丘尼。與六十億。比丘尼等。一切亦是。大阿羅漢。諸漏已盡。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猶如大龍。有大威德。成就空慧。亦於晨朝。日初出時。舉身毛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亦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於比丘尼眾中。復有諸比丘尼。皆是菩薩。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動。為化眾生。現受女身。而常修集。四無量心。得自在力。能化作佛。
爾時復有。一恒河沙。菩薩摩訶薩。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動。方便現身。
其名曰。海德菩薩。無盡意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其心皆悉。敬重大乘。安住大乘。深解大乘。愛樂大乘。守護大乘。
善能隨順。一切世間。作是誓言。
諸未度者。當令得度。
已於過世。無數劫中。修持淨戒。善持所行。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等觀眾生。如視一子。亦於晨朝。日初出時。遇佛光明。舉身毛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二恒河沙。諸優婆塞。受持五戒。威儀具足。
其名曰。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善德優婆塞等。而為上首。深樂觀察。諸對治門。
所謂。苦。樂。常。無常。淨。不淨。我。無我。實。不實。歸依。非歸依。眾生。非眾生。恒。非恒。安。非安。為。無為。斷。不斷。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
常樂觀察。如是等法。對治之門。亦欲樂聞。無上大乘。如所聞已。能為他說。善持淨戒。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善能攝取。無上智慧。愛樂大乘。守護大乘。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心常深味。清淨戒行。悉能成就。如是功德。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為欲闍毘。如來身故。人人各取。香木萬束。栴檀沈水。牛頭栴檀。天木香等。是一一木。文理及附。皆有七寶。微妙光明。
譬如種種。雜彩畫飾。以佛力故。有是妙色。青黃赤白。為諸眾生。之所樂見。諸木皆以。種種香塗。欝金沈水。及膠香等。散以諸花。而為莊嚴。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
諸香木上。懸五色幡。柔軟微妙。猶如天衣。憍奢耶衣。芻摩繒綵。是諸香木。載以寶車。是諸寶車。出種種光。青黃赤白。轅輻皆以。七寶廁填。是一一車。駕以四馬。是一一馬。駿疾如風。一一車前。竪立五十。七寶妙幢。真金羅網。彌覆其上。一一寶車。復有五十。微妙寶蓋。
一一車上。垂諸花鬘。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純以。真金為葉。金剛為臺。是花臺中。多有黑蜂。遊集其中。歡娛受樂。
又出妙音。所謂。無常。苦。空。無我。是音聲中。復說菩薩。本所行道。
復有種種。歌舞伎樂。箏笛箜篌。簫瑟鼓吹。
是樂音中。復出是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
一一車前。有優婆塞。擎四寶案。是諸案上。有種種花。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欝金諸香。及餘薰香。微妙第一。
諸優婆塞。為佛及僧。辦諸食具。種種備足。皆是栴檀。沈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
其食甘美。有六種味。
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
復有三德。
一者。輕軟。二者。淨潔。三者。如法。
作如是等。種種莊嚴。至力士生處。娑羅雙樹間。
復以金沙。遍布其地。以迦陵伽衣。欽婆羅衣。及繒綵衣。而覆沙上。周匝遍滿。十二由旬。為佛及僧。敷置七寶。師子之座。其座高大。如須彌山。是諸座上。皆有寶帳。垂諸瓔珞。諸娑羅樹。悉懸種種。微妙幡蓋。種種好香。用以塗樹。種種名花。以散樹間。
諸優婆塞。各作是念。
一切眾生。若有所乏。飲食衣服。頭目支體。隨其所須。皆悉給與。作是施時。離欲瞋恚。穢濁毒心。無餘思願。求世福樂。唯志無上。清淨菩提。
是優婆塞等。皆已安住。於菩薩道。
復作是念。
如來今者。受我食已。當入涅槃。
作是念已。身毛皆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各各齎持。供養之具。載以寶車。香木幢幡。寶蓋飲食。疾至佛所。稽首佛足。以其所持。供養之具。欲供養如來。遶百千匝。舉聲號泣。哀動天地。搥胸大叫。淚下如雨。
復相謂言。
苦哉。仁者。世間虛空。世間虛空。
便自舉身。投如來前。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世尊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皆不許。諸優婆塞。不果所願。心懷悲惱。默然而住。猶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命終。殯送還歸。極大憂惱。諸優婆塞。悲泣懊惱。亦復如是。以諸供具。安置一處。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三恒河沙。諸優婆夷。受持五戒。威儀具足。
其名曰。壽德優婆夷。德鬘優婆夷。毘舍佉優婆夷等。八萬四千。而為上首。悉能堪任。護持正法。為度無量。百千眾生。故現女身。呵責家法。自觀己身。如四毒蛇。
是身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
是身臭穢。貪欲獄縛。
是身可惡。猶如死狗。
是身不淨。九孔常流。
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竅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婬瞋恚。愚癡羅剎。止住其中。
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
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合。
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
是身不久。當為狐狼。鵄梟鵰鷲。烏鵲餓狗。之所食噉。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寧以牛跡。盛大海水。不能具說。
是身無常。不淨。臭穢。寧丸大地使如棗等。漸漸轉小猶葶藶子。乃至微塵。不能具說。
是身過患。是故當捨。如棄涕唾。
以是因緣。諸優婆夷。以空無相。無願之法。常修其心。深樂諮受。大乘經典。聞已亦能。為他演說。護持本願。毀呰女身。甚可患厭。性不堅牢。心常修集。如是正觀。破壞生死。無際輪轉。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深樂大乘。守護大乘。
雖現女身。實是菩薩。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堅持禁戒。皆悉成就。如是功德。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各相謂言。
今日宜應。至雙樹間。
諸優婆夷。所設供具。倍勝於前。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優婆夷。不果所願。心懷惆悵。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四恒河沙。毘舍離城。諸離車等。男女大小。妻子眷屬。及閻浮提。諸王眷屬。
為求法故。善修戒行。威儀具足。摧伏異學。壞正法者。常相謂言。
我等當以。金銀倉庫。為令甘露。無盡正法。深奧之藏。久住於世。願令我等。常得修學。若有誹謗。佛正法者。當斷其舌。
復作是願。
若有出家。毀禁戒者。我當罷令。還俗策使。有能深樂。護持正法。我當敬重。如事父母。若有眾僧。能修正法。我當隨喜。令得勢力。
常欲樂聞。大乘經典。聞已亦能。為人廣說。皆悉成就。如是功德。
其名曰。淨無垢藏離車子。淨不放逸離車子。恒水無垢淨德離車子。
如是等。各相謂言。
仁等今可。速往佛所。
所辦供養。種種具足。一一離車。各嚴八萬。四千大象。八萬四千。駟馬寶車。八萬四千。明月寶珠。天木栴檀。沈水薪束。種種各有。八萬四千。一一象前。有寶幢幡蓋。其蓋小者。周匝縱廣。滿一由旬。幡最短者。長三十三由旬。寶幢卑者。高百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離車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復有。五恒河沙。大臣長者。敬重大乘。若有異學。謗正法者。是諸人等。力能摧伏。猶如雹雨。摧折草木。
其名曰。日光長者。護世長者。護法長者。如是之等。而為上首。
所設供具。五倍於前。俱共持往。詣雙樹間。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設諸供具。唯願哀愍。受我等供。
如來默然。而不受之。諸長者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復有。毘舍離王。及其後宮。夫人眷屬。閻浮提內。所有諸王。除阿闍世。并及城邑。聚落人民。
其名曰。月無垢王等。
各嚴四兵。欲往佛所。是一一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是諸車兵。駕以象馬。象有六牙。馬疾如風。莊嚴供具。六倍於前。寶蓋之中。有極小者。周匝縱廣。滿八由旬。幡極短者。十六由旬。寶幢下者。三十六由旬。
是諸王等。安住正法。惡賤邪法。敬重大乘。深樂大乘。憐愍眾生。等如一子。所持飲食。香氣流布。滿四由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持是種種。上妙甘饍。詣雙樹間。至如來所。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亦不許可。是諸王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復有。七恒河沙。諸王夫人。唯除阿闍世王夫人。為度眾生。現受女身。常觀身行。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薰修其心。
其名曰。三界妙夫人。愛德夫人。如是等諸王夫人。皆悉安住。於正法中。修行禁戒。威儀具足。憐愍眾生。等如一子。
各相謂言。
今宜速往。詣世尊所。
諸王夫人。所設供養。七倍於前。香花寶幢。繒綵幡蓋。上妙飲食。寶蓋小者。周匝縱廣。十六由旬。幡最短者。三十六由旬。寶幢卑者。六十八由旬。飲食香氣。周遍流布。滿八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如來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夫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自拔頭髮。搥胸大哭。猶如慈母。新喪愛子。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八恒河沙。諸天女等。
其名曰。廣目天女。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
汝等諸姊。諦觀諦觀。是諸人眾。所設種種。上妙供具。欲供如來。及比丘僧。我等亦當。如是嚴設。微妙供具。供養如來。如來受已。當入涅槃。
諸姊。諸佛如來。出世甚難。最後供養。亦復倍難。若佛涅槃。世間虛空。
是諸天女。愛樂大乘。欲聞大乘。聞已亦能。為人廣說。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守護大乘。若有異學。憎嫉大乘。勢能摧滅。如雹摧草。護持戒行。威儀具足。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脫未脫者。於未來世。當轉法輪。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修學大乘。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等慈眾生。如視一子。亦於晨朝。日初出時。各取種種。天木香等。倍於人間。所有香木。其木香氣。能滅人中。種種臭穢。白車白蓋。駕四白馬。一一車上。皆張白帳。其帳四邊。懸諸金鈴。種種香花。寶幢幡蓋。上妙甘饍。種種伎樂。敷師子座。其座四足。純紺琉璃。
於其座後。各各皆有。七寶倚床。一一座前。復有金机。復以七寶。而為燈樹。種種寶珠。以為燈明。微妙天花。遍布其地。
是諸天女。設是供已。心懷哀感。涕淚交流。生大苦惱。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亦為不斷。種種說法。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天女等。不果所願。心懷憂惱。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九恒河沙。諸龍王等。住於四方。
其名曰。和修吉龍王。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而為上首。
是諸龍王。亦於晨朝。日初出時。設諸供具。倍於人天。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是諸龍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十恒河沙。諸鬼神王。毘沙門王。而為上首。
各相謂言。
仁等今者。可速詣佛所。
所設供具。倍於諸龍。持往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許。是諸鬼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二十恒河沙。金翅鳥王。降怨鳥王。而為上首。
復有三十恒河沙。乾闥婆王。那羅達王。而為上首。
復有四十恒河沙。緊那羅王。善見王。而為上首。
復有五十恒河沙。摩睺羅伽王。大善見王。而為上首。
復有六十恒河沙。阿修羅王。睒婆利王。而為上首。
復有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無垢河水王。跋提達多王等。而為上首。
復有八十恒河沙。羅剎王。可畏王。而為上首。捨離惡心。更不食人。於怨憎中。生慈悲心。其形醜陋。以佛神力。皆悉端正。
復有九十恒河沙。樹林神王。樂香王。而為上首。
復有千恒河沙。持咒王。大幻持咒王。而為上首。
復有一億恒河沙。貪色鬼魅。善見王。而為上首。
復有百億恒河沙。天諸婇女。藍婆女。欝婆尸女。帝路沾女。毘舍佉女。而為上首。
復有千億。恒河沙等。諸鬼王。白濕王。而為上首。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等。諸天子。及諸天王。四天王等。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等。四方風神。吹諸樹上。時非時花。散雙樹間。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主雲雨神。皆作是念。
如來涅槃。焚身之時。我當注雨。令火時滅。眾中熱悶。為作清涼。
復有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羅睺象王。金色象王。甘味象王。紺睺象王。欲香象王等。而為上首。敬重大乘。愛樂大乘。知佛不久。當般涅槃。各各拔取。無量無邊。諸妙蓮花。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師子獸王。師子吼王。而為上首。施與一切。眾生無畏。持諸花菓。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諸飛鳥王。鳧鴈鴛鴦。孔雀諸鳥。乾闥婆鳥。迦蘭陀鳥。鴝鵒鸚鵡。俱翅羅鳥。婆嘻伽鳥。迦陵頻伽鳥。耆婆耆婆鳥。如是等諸鳥。持諸花菓。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水牛牛羊。往至佛所。出妙香乳。其乳流滿。拘尸那城。所有溝坑。色香美味。悉皆具足。成是事已。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四天下中。諸神仙人。忍辱仙等。而為上首。
持諸香花。及諸甘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三匝。而白佛言。
唯願世尊。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許。
時諸仙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閻浮提中。一切蜂王。妙音蜂王。而為上首。持種種花。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一匝。卻住一面。
爾時閻浮提中。比丘。比丘尼。一切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
復有無量阿僧祇。恒河沙等。世界中間。及閻浮提。所有諸山。須彌山王。而為上首。其山莊嚴。叢林蓊欝。枝葉茂盛。蔭蔽日光。種種妙花。周遍嚴飾。龍泉流水。清淨香潔。諸天龍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神仙咒術。作倡伎樂。如是等眾。彌滿其中。是諸山神。亦來詣佛。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復有阿僧祇。恒河沙等。四大海神。及諸河神。有大威德。具大神足。所設供養。倍勝於前。諸神身光。伎樂燈明。悉蔽日月。令不復現。以占婆花。散熙連河。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於虛空中。自然而有。七寶堂閣。雕紋刻鏤。綺飾分明。周匝欄楯。眾寶雜廁。堂下多有。流泉浴池。上妙蓮花。彌滿其中。猶如北方。欝單越國。亦如忉利。歡喜之園。
爾時娑羅。樹林中間。種種莊嚴。甚可愛樂。亦復如是。是諸天人。阿修羅等。咸覩如來。涅槃之相。皆悉悲感。愁憂不樂。
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各相謂言。
汝等觀察。諸天世人。及阿修羅。大設供養。欲於最後。供養如來。我等亦當。如是供養。若我最後。得供養者。檀波羅蜜。則為成就。滿足不難。
爾時四天王。所設供養。倍勝於前。持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迦枳樓伽花。摩訶迦枳樓伽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散多尼迦花。摩訶散多尼迦花。愛樂花。大愛樂花。普賢花。大普賢花。時花。大時花。香城花。大香城花。歡喜花。大歡喜花。發欲花。大發欲花。香醉花。大香醉花。普香花。大普香花。天金葉花。龍華。波利質多樹花。拘毘羅樹花。
復持種種。上妙甘饍。來至佛所。稽首佛足。是諸天人。所有光明。能覆日月。令不復現。以是供具。欲供養佛。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天。不果所願。愁憂苦惱。卻住一面。
爾時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設諸供具。亦倍勝前。及所持花。亦復如是。香氣微妙。甚可愛樂。持得勝堂。并諸小堂。來至佛所。
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深樂。愛護大乘。唯願如來。哀受我食。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釋天。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乃至第六天。所設供養。展轉勝前。寶幢幡蓋。寶蓋小者。覆四天下。幡最短者。周圍四海。幢最卑者。至自在天。微風吹幢。出妙音聲。持上甘饍。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白佛言。
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是諸天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上至有頂。其餘梵眾。一切來集。
爾時大梵天王。及餘梵眾。放身光明。遍四天下。欲界人天。日月光明。悉不復現。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幡極短者。懸於梵宮。至娑羅樹間。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白佛言。
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梵。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毘摩質多阿修羅王。與無量阿修羅。大眷屬俱。身諸光明。勝於梵天。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其蓋小者。覆千世界。上妙甘饍。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阿修羅。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欲界。魔王波旬。與其眷屬。諸天婇女。無量無邊。阿僧祇眾。開地獄門。施清冷水。
因而告曰。
汝等今者。無所能為。唯當專念。如來。應。正遍知。建立最後。隨喜供養。當令汝等。長夜獲安。
時魔波旬。於地獄中。悉除刀劍。無量苦毒。熾然炎火。注雨滅之。
以佛神力。復發是心。
令諸眷屬。皆捨刀劍。弓弩鎧仗。鉾槊長鉤。金椎鉞斧。鬪輪羂索。
所持供養。倍勝一切。人天所設。其蓋小者。覆中千界。
來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我等今者。愛樂大乘。守護大乘。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供養故。為怖畏故。為誑他故。為財利故。為隨他故。受是大乘。或真或偽。我等爾時。當為是人。除滅怖畏。說如是咒。
侘枳。咤咤羅侘枳。盧呵隷摩訶盧呵隸阿羅。遮羅。多羅。莎呵。
是咒能令。諸失心者。怖畏者。說法者。不斷正法者。為伏外道故。護己身故。護正法故。護大乘故。說如是咒。
若有能持。如是咒者。無惡象怖。若至壙野。空澤嶮處。不生怖畏。亦無水火。師子虎狼。盜賊王難。
世尊。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悉能除滅。如是等怖。
世尊。持是咒者。我當護之。如龜藏六。
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諛諂。說如是事。持是咒者。我當至誠。益其勢力。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爾時佛告。魔波旬言。
我不受汝。飲食供養。我已受汝。所說神咒。為欲安樂。一切眾生。四部眾故。
佛說是已。默然不受。如是三請。皆亦不受。時魔波旬。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大自在天王。與其眷屬。無量無邊。及諸天眾。所設供具。悉覆梵釋。護世四王。人天八部。及非人等。所有供具。梵釋所設。猶如聚墨。在珂貝邊。悉不復現。寶蓋小者。能覆三千大千世界。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無數匝。白佛言。
世尊。我等所奉。微末供具。猶如蚊蚋。供養於我。亦如有人。以一掬水。投於大海。然一小燈。助百千日。春夏之月。眾花茂盛。有持一花。益於眾花。以葶藶子。益須彌山。豈當有益。大海日明。眾花須彌。
世尊。我今所奉。微末供具。亦復如是。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香花。伎樂幡蓋。供養如來。尚不足言。
何以故。如來為諸眾生。常於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受諸苦惱。
是故。世尊。應見哀愍。受我等供。
爾時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彼有佛土。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
善男子。汝今宜往西方。娑婆世界。彼土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不久。當般涅槃。
善男子。汝可持此。世界香飯。其飯香美。食之安隱。可以奉獻。彼佛世尊。世尊食已。入般涅槃。
善男子。并可禮敬。請決所疑。
爾時。無邊身菩薩摩訶薩。即受佛教。從座而起。稽首佛足。右遶三匝。與無量阿僧祇。大菩薩眾。俱從彼國。發來至。此娑婆世界。
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於是眾中。梵釋四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羅。如是大眾。見是地動。舉身毛竪。喉舌枯燥。驚怖戰慄。各欲四散。自見其身。無復光明。所有威德。悉滅無餘。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即從座起。告諸大眾。
諸善男子。汝等勿怖。汝等勿怖。
何以故。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有世界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十號具足。
彼有菩薩。名無邊身。與無量菩薩。欲來至此。供養如來。以彼菩薩。威德力故。令汝身光。悉不復現。是故汝等。應生歡喜。勿懷恐怖。
爾時大眾。悉皆遙見。彼佛大眾。如明鏡中。自觀己身。
時文殊師利。復告大眾。
汝今所見。彼佛大眾。如見此佛。以佛神力。復當如是。得見九方。無量諸佛。
爾時大眾。各相謂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是時大眾。一切悉見。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
是菩薩身。一一毛孔。各各出生。一大蓮花。一一蓮花。各有七萬。八千城邑。縱廣正等。如毘舍離城。牆壁諸塹。七寶雜廁。多羅寶樹。七重行列。人民熾盛。安隱豐樂。閻浮檀金。以為卻敵。一一卻敵。各有種種。七寶林樹。花菓茂盛。微風吹動。出微妙音。其聲和雅。猶如天樂。城中人民。聞是音聲。即時得受。上妙快樂。是諸塹中。妙水盈滿。清淨香潔。如真琉璃。是諸水中。有七寶船。諸人乘之。遊戲澡浴。共相娛樂。快樂無極。
復有無量。雜色蓮花。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縱廣。猶如車輪。其塹岸上。多有園林。一一園中。有五泉池。
是諸池中。復有諸花。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縱廣。亦如車輪。香氣馚馥。甚可愛樂。其水清淨。柔軟第一。鳧鴈鴛鴦。遊戲其中。其園各有。眾寶宮宅。一一宮宅。縱廣正等。滿四由旬。所有牆壁。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真金窓牖。周匝欄楯。玟瑰為地。金沙布上。
是宮宅中。多有七寶。流泉浴池。一一池邊。各有十八。黃金梯陛。閻浮檀金。為芭蕉樹。如忉利天。歡喜之園。
是一一城。各有八萬。四千人王。一一諸王。各有無量。夫人婇女。共相娛樂。歡喜受樂。其餘人民。亦復如是。各於住處。共相娛樂。是中眾生。不聞餘名。純聞無上。大乘之聲。
是諸花中。一一各有。師子之座。其座四足。皆紺琉璃。柔軟素衣。以布座上。其衣微妙。出過三界。一一座上。有一王坐。以大乘法。教化眾生。或有眾生。書持讀誦。如說修行。如是流布。大乘經典。
爾時。無邊身菩薩。安止如是。無量眾生。
於自身已。令捨世樂。皆作是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周匝圍遶。示現如是。神通力已。持是種種。無量供具。及以上妙。香美飲食。若有得聞。是食香氣。煩惱諸垢。皆悉消滅。
以是菩薩。神通力故。一切大眾。悉皆得見。如是變化。無邊身菩薩。身大無邊。量同虛空。唯除諸佛。餘無能見。是菩薩身。其量邊際。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設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
世尊。唯願哀愍。受我等食。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亦不受。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卻住一面。
南西北方。諸佛世界。亦有無量。無邊身菩薩。所持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乃至卻住一面。皆亦如是。
爾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縱廣三十二由旬。大眾充滿。間無空缺。
爾時四方。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坐之處。或如錐頭。針鋒微塵。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諸大菩薩。悉來集會。及閻浮提。一切大眾。亦悉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阿闍世王。及其眷屬。乃至毒蛇。視能殺人。蛣蜣蝮蝎。及十六種。行惡業者。一切來集。陀那婆神。阿修羅等。悉捨惡念。皆生慈心。如父如母。如姊如妹。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慈心相向。亦復如是。除一闡提。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地皆柔軟。無有丘墟。土沙礫石。荊棘毒草。眾寶莊嚴。猶如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是時大眾。悉見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如於明鏡。自觀己身。見諸佛土。亦復如是。
爾時如來。面門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諸大會。令彼身光。悉不復現。所應作已。還從口入。
時諸天人。及諸會眾。阿修羅等。見佛光明。還從口入。皆大恐怖。身毛為竪。
復作是言。
如來光明。出已還入。非無因緣。必於十方。所作已辦。將是最後。涅槃之相。
何其苦哉。何其苦哉。如何世尊。一旦捨離。四無量心。不受人天。所奉供養。聖慧日光。從今永滅。無上法船。於斯沈沒。嗚呼痛哉。世間大苦。
舉手搥胸。悲號啼哭。支節戰動。不能自持。身諸毛孔。流血灑地。
大般涅槃經卷第一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尸城。力士生地。阿夷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遶。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遍滿。乃至有頂。
隨其類音。普告眾生。
今日如來。應供。正遍知。憐愍眾生。覆護眾生。等視眾生。如羅睺羅。為作歸依。為世間舍。大覺世尊。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明雜色。青黃赤白。頗梨馬瑙。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其中所有。六趣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
是諸眾生。見聞是已。心大憂惱。同時舉聲。悲號啼哭。
嗚呼。慈父。痛哉。苦哉。
舉手拍頭。搥胸大叫。其中或有。身體戰慄。涕泣哽咽。
爾時大地。諸山大海。皆悉震動。
時諸眾生。共相謂言。
且各裁抑。莫大愁苦。當共疾往。詣拘尸城。力士生處。至如來所。頭面禮敬。勸請如來。莫般涅槃。住世一劫。若減一劫。
互相執手。復作是言。
世間虛空。眾生福盡。不善諸業。增長出世。仁等今當。速往速往。如來不久。必入涅槃。
復作是言。
世間虛空。世間虛空。我等從今。無有救護。無所宗仰。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設有疑惑。當復問誰。
時有無量。諸大弟子。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薄俱羅。尊者優波難陀。如是等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戰掉。乃至大動。不能自持。心濁迷悶。發聲大叫。生如是等。種種苦惱。
爾時復有。八十百千。諸比丘等。皆阿羅漢。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如大龍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逮得己利。如栴檀林。栴檀圍遶。如師子王。師子圍遶。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
各於晨朝。日初出時。離常住處。方用楊枝。遇佛光明。更相謂言。
仁等宜速。澡漱清淨。
作是言已。舉身毛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拘陀羅女。善賢比丘尼。優波難陀比丘尼。海意比丘尼。與六十億。比丘尼等。一切亦是。大阿羅漢。諸漏已盡。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猶如大龍。有大威德。成就空慧。亦於晨朝。日初出時。舉身毛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亦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於比丘尼眾中。復有諸比丘尼。皆是菩薩。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動。為化眾生。現受女身。而常修集。四無量心。得自在力。能化作佛。
爾時復有。一恒河沙。菩薩摩訶薩。人中之龍。位階十地。安住不動。方便現身。
其名曰。海德菩薩。無盡意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其心皆悉。敬重大乘。安住大乘。深解大乘。愛樂大乘。守護大乘。
善能隨順。一切世間。作是誓言。
諸未度者。當令得度。
已於過世。無數劫中。修持淨戒。善持所行。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等觀眾生。如視一子。亦於晨朝。日初出時。遇佛光明。舉身毛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二恒河沙。諸優婆塞。受持五戒。威儀具足。
其名曰。威德無垢稱王優婆塞。善德優婆塞等。而為上首。深樂觀察。諸對治門。
所謂。苦。樂。常。無常。淨。不淨。我。無我。實。不實。歸依。非歸依。眾生。非眾生。恒。非恒。安。非安。為。無為。斷。不斷。涅槃。非涅槃。增上。非增上。
常樂觀察。如是等法。對治之門。亦欲樂聞。無上大乘。如所聞已。能為他說。善持淨戒。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善能攝取。無上智慧。愛樂大乘。守護大乘。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心常深味。清淨戒行。悉能成就。如是功德。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為欲闍毘。如來身故。人人各取。香木萬束。栴檀沈水。牛頭栴檀。天木香等。是一一木。文理及附。皆有七寶。微妙光明。
譬如種種。雜彩畫飾。以佛力故。有是妙色。青黃赤白。為諸眾生。之所樂見。諸木皆以。種種香塗。欝金沈水。及膠香等。散以諸花。而為莊嚴。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
諸香木上。懸五色幡。柔軟微妙。猶如天衣。憍奢耶衣。芻摩繒綵。是諸香木。載以寶車。是諸寶車。出種種光。青黃赤白。轅輻皆以。七寶廁填。是一一車。駕以四馬。是一一馬。駿疾如風。一一車前。竪立五十。七寶妙幢。真金羅網。彌覆其上。一一寶車。復有五十。微妙寶蓋。
一一車上。垂諸花鬘。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純以。真金為葉。金剛為臺。是花臺中。多有黑蜂。遊集其中。歡娛受樂。
又出妙音。所謂。無常。苦。空。無我。是音聲中。復說菩薩。本所行道。
復有種種。歌舞伎樂。箏笛箜篌。簫瑟鼓吹。
是樂音中。復出是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
一一車前。有優婆塞。擎四寶案。是諸案上。有種種花。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欝金諸香。及餘薰香。微妙第一。
諸優婆塞。為佛及僧。辦諸食具。種種備足。皆是栴檀。沈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
其食甘美。有六種味。
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
復有三德。
一者。輕軟。二者。淨潔。三者。如法。
作如是等。種種莊嚴。至力士生處。娑羅雙樹間。
復以金沙。遍布其地。以迦陵伽衣。欽婆羅衣。及繒綵衣。而覆沙上。周匝遍滿。十二由旬。為佛及僧。敷置七寶。師子之座。其座高大。如須彌山。是諸座上。皆有寶帳。垂諸瓔珞。諸娑羅樹。悉懸種種。微妙幡蓋。種種好香。用以塗樹。種種名花。以散樹間。
諸優婆塞。各作是念。
一切眾生。若有所乏。飲食衣服。頭目支體。隨其所須。皆悉給與。作是施時。離欲瞋恚。穢濁毒心。無餘思願。求世福樂。唯志無上。清淨菩提。
是優婆塞等。皆已安住。於菩薩道。
復作是念。
如來今者。受我食已。當入涅槃。
作是念已。身毛皆竪。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惱。各各齎持。供養之具。載以寶車。香木幢幡。寶蓋飲食。疾至佛所。稽首佛足。以其所持。供養之具。欲供養如來。遶百千匝。舉聲號泣。哀動天地。搥胸大叫。淚下如雨。
復相謂言。
苦哉。仁者。世間虛空。世間虛空。
便自舉身。投如來前。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世尊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皆不許。諸優婆塞。不果所願。心懷悲惱。默然而住。猶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命終。殯送還歸。極大憂惱。諸優婆塞。悲泣懊惱。亦復如是。以諸供具。安置一處。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三恒河沙。諸優婆夷。受持五戒。威儀具足。
其名曰。壽德優婆夷。德鬘優婆夷。毘舍佉優婆夷等。八萬四千。而為上首。悉能堪任。護持正法。為度無量。百千眾生。故現女身。呵責家法。自觀己身。如四毒蛇。
是身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
是身臭穢。貪欲獄縛。
是身可惡。猶如死狗。
是身不淨。九孔常流。
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竅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婬瞋恚。愚癡羅剎。止住其中。
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
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合。
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
是身不久。當為狐狼。鵄梟鵰鷲。烏鵲餓狗。之所食噉。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寧以牛跡。盛大海水。不能具說。
是身無常。不淨。臭穢。寧丸大地使如棗等。漸漸轉小猶葶藶子。乃至微塵。不能具說。
是身過患。是故當捨。如棄涕唾。
以是因緣。諸優婆夷。以空無相。無願之法。常修其心。深樂諮受。大乘經典。聞已亦能。為他演說。護持本願。毀呰女身。甚可患厭。性不堅牢。心常修集。如是正觀。破壞生死。無際輪轉。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深樂大乘。守護大乘。
雖現女身。實是菩薩。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於未來世。當轉法輪。以大莊嚴。而自莊嚴。堅持禁戒。皆悉成就。如是功德。於諸眾生。生大悲心。平等無二。如視一子。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各相謂言。
今日宜應。至雙樹間。
諸優婆夷。所設供具。倍勝於前。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優婆夷。不果所願。心懷惆悵。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四恒河沙。毘舍離城。諸離車等。男女大小。妻子眷屬。及閻浮提。諸王眷屬。
為求法故。善修戒行。威儀具足。摧伏異學。壞正法者。常相謂言。
我等當以。金銀倉庫。為令甘露。無盡正法。深奧之藏。久住於世。願令我等。常得修學。若有誹謗。佛正法者。當斷其舌。
復作是願。
若有出家。毀禁戒者。我當罷令。還俗策使。有能深樂。護持正法。我當敬重。如事父母。若有眾僧。能修正法。我當隨喜。令得勢力。
常欲樂聞。大乘經典。聞已亦能。為人廣說。皆悉成就。如是功德。
其名曰。淨無垢藏離車子。淨不放逸離車子。恒水無垢淨德離車子。
如是等。各相謂言。
仁等今可。速往佛所。
所辦供養。種種具足。一一離車。各嚴八萬。四千大象。八萬四千。駟馬寶車。八萬四千。明月寶珠。天木栴檀。沈水薪束。種種各有。八萬四千。一一象前。有寶幢幡蓋。其蓋小者。周匝縱廣。滿一由旬。幡最短者。長三十三由旬。寶幢卑者。高百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辦諸供具。唯願如來。哀受我供。
如來默然。而不許可。諸離車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復有。五恒河沙。大臣長者。敬重大乘。若有異學。謗正法者。是諸人等。力能摧伏。猶如雹雨。摧折草木。
其名曰。日光長者。護世長者。護法長者。如是之等。而為上首。
所設供具。五倍於前。俱共持往。詣雙樹間。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今者。為佛及僧。設諸供具。唯願哀愍。受我等供。
如來默然。而不受之。諸長者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以佛神力。去地七多羅樹。於虛空中。默然而住。
爾時復有。毘舍離王。及其後宮。夫人眷屬。閻浮提內。所有諸王。除阿闍世。并及城邑。聚落人民。
其名曰。月無垢王等。
各嚴四兵。欲往佛所。是一一王。各有一百八十萬億。人民眷屬。是諸車兵。駕以象馬。象有六牙。馬疾如風。莊嚴供具。六倍於前。寶蓋之中。有極小者。周匝縱廣。滿八由旬。幡極短者。十六由旬。寶幢下者。三十六由旬。
是諸王等。安住正法。惡賤邪法。敬重大乘。深樂大乘。憐愍眾生。等如一子。所持飲食。香氣流布。滿四由旬。
亦於晨朝。日初出時。持是種種。上妙甘饍。詣雙樹間。至如來所。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亦不許可。是諸王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復有。七恒河沙。諸王夫人。唯除阿闍世王夫人。為度眾生。現受女身。常觀身行。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薰修其心。
其名曰。三界妙夫人。愛德夫人。如是等諸王夫人。皆悉安住。於正法中。修行禁戒。威儀具足。憐愍眾生。等如一子。
各相謂言。
今宜速往。詣世尊所。
諸王夫人。所設供養。七倍於前。香花寶幢。繒綵幡蓋。上妙飲食。寶蓋小者。周匝縱廣。十六由旬。幡最短者。三十六由旬。寶幢卑者。六十八由旬。飲食香氣。周遍流布。滿八由旬。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往如來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為佛。及比丘僧。設是供具。唯願如來。哀愍受我。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夫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自拔頭髮。搥胸大哭。猶如慈母。新喪愛子。卻住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八恒河沙。諸天女等。
其名曰。廣目天女。而為上首。
作如是言。
汝等諸姊。諦觀諦觀。是諸人眾。所設種種。上妙供具。欲供如來。及比丘僧。我等亦當。如是嚴設。微妙供具。供養如來。如來受已。當入涅槃。
諸姊。諸佛如來。出世甚難。最後供養。亦復倍難。若佛涅槃。世間虛空。
是諸天女。愛樂大乘。欲聞大乘。聞已亦能。為人廣說。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復能充足。餘渴仰者。守護大乘。若有異學。憎嫉大乘。勢能摧滅。如雹摧草。護持戒行。威儀具足。善能隨順。一切世間。度未度者。脫未脫者。於未來世。當轉法輪。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修學大乘。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等慈眾生。如視一子。亦於晨朝。日初出時。各取種種。天木香等。倍於人間。所有香木。其木香氣。能滅人中。種種臭穢。白車白蓋。駕四白馬。一一車上。皆張白帳。其帳四邊。懸諸金鈴。種種香花。寶幢幡蓋。上妙甘饍。種種伎樂。敷師子座。其座四足。純紺琉璃。
於其座後。各各皆有。七寶倚床。一一座前。復有金机。復以七寶。而為燈樹。種種寶珠。以為燈明。微妙天花。遍布其地。
是諸天女。設是供已。心懷哀感。涕淚交流。生大苦惱。亦為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亦為不斷。種種說法。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
而白佛言。
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天女等。不果所願。心懷憂惱。卻在一面。默然而坐。
爾時復有。九恒河沙。諸龍王等。住於四方。
其名曰。和修吉龍王。難陀龍王。婆難陀龍王。而為上首。
是諸龍王。亦於晨朝。日初出時。設諸供具。倍於人天。持至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是諸龍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十恒河沙。諸鬼神王。毘沙門王。而為上首。
各相謂言。
仁等今者。可速詣佛所。
所設供具。倍於諸龍。持往佛所。稽首佛足。遶百千匝。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許。是諸鬼王。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坐一面。
爾時復有。二十恒河沙。金翅鳥王。降怨鳥王。而為上首。
復有三十恒河沙。乾闥婆王。那羅達王。而為上首。
復有四十恒河沙。緊那羅王。善見王。而為上首。
復有五十恒河沙。摩睺羅伽王。大善見王。而為上首。
復有六十恒河沙。阿修羅王。睒婆利王。而為上首。
復有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無垢河水王。跋提達多王等。而為上首。
復有八十恒河沙。羅剎王。可畏王。而為上首。捨離惡心。更不食人。於怨憎中。生慈悲心。其形醜陋。以佛神力。皆悉端正。
復有九十恒河沙。樹林神王。樂香王。而為上首。
復有千恒河沙。持咒王。大幻持咒王。而為上首。
復有一億恒河沙。貪色鬼魅。善見王。而為上首。
復有百億恒河沙。天諸婇女。藍婆女。欝婆尸女。帝路沾女。毘舍佉女。而為上首。
復有千億。恒河沙等。諸鬼王。白濕王。而為上首。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等。諸天子。及諸天王。四天王等。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等。四方風神。吹諸樹上。時非時花。散雙樹間。
復有十萬億恒河沙。主雲雨神。皆作是念。
如來涅槃。焚身之時。我當注雨。令火時滅。眾中熱悶。為作清涼。
復有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羅睺象王。金色象王。甘味象王。紺睺象王。欲香象王等。而為上首。敬重大乘。愛樂大乘。知佛不久。當般涅槃。各各拔取。無量無邊。諸妙蓮花。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師子獸王。師子吼王。而為上首。施與一切。眾生無畏。持諸花菓。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諸飛鳥王。鳧鴈鴛鴦。孔雀諸鳥。乾闥婆鳥。迦蘭陀鳥。鴝鵒鸚鵡。俱翅羅鳥。婆嘻伽鳥。迦陵頻伽鳥。耆婆耆婆鳥。如是等諸鳥。持諸花菓。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水牛牛羊。往至佛所。出妙香乳。其乳流滿。拘尸那城。所有溝坑。色香美味。悉皆具足。成是事已。卻住一面。
復有二十。恒河沙等。四天下中。諸神仙人。忍辱仙等。而為上首。
持諸香花。及諸甘菓。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三匝。而白佛言。
唯願世尊。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許。
時諸仙人。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閻浮提中。一切蜂王。妙音蜂王。而為上首。持種種花。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佛一匝。卻住一面。
爾時閻浮提中。比丘。比丘尼。一切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
復有無量阿僧祇。恒河沙等。世界中間。及閻浮提。所有諸山。須彌山王。而為上首。其山莊嚴。叢林蓊欝。枝葉茂盛。蔭蔽日光。種種妙花。周遍嚴飾。龍泉流水。清淨香潔。諸天龍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神仙咒術。作倡伎樂。如是等眾。彌滿其中。是諸山神。亦來詣佛。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復有阿僧祇。恒河沙等。四大海神。及諸河神。有大威德。具大神足。所設供養。倍勝於前。諸神身光。伎樂燈明。悉蔽日月。令不復現。以占婆花。散熙連河。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爾時拘尸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於虛空中。自然而有。七寶堂閣。雕紋刻鏤。綺飾分明。周匝欄楯。眾寶雜廁。堂下多有。流泉浴池。上妙蓮花。彌滿其中。猶如北方。欝單越國。亦如忉利。歡喜之園。
爾時娑羅。樹林中間。種種莊嚴。甚可愛樂。亦復如是。是諸天人。阿修羅等。咸覩如來。涅槃之相。皆悉悲感。愁憂不樂。
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各相謂言。
汝等觀察。諸天世人。及阿修羅。大設供養。欲於最後。供養如來。我等亦當。如是供養。若我最後。得供養者。檀波羅蜜。則為成就。滿足不難。
爾時四天王。所設供養。倍勝於前。持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迦枳樓伽花。摩訶迦枳樓伽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散多尼迦花。摩訶散多尼迦花。愛樂花。大愛樂花。普賢花。大普賢花。時花。大時花。香城花。大香城花。歡喜花。大歡喜花。發欲花。大發欲花。香醉花。大香醉花。普香花。大普香花。天金葉花。龍華。波利質多樹花。拘毘羅樹花。
復持種種。上妙甘饍。來至佛所。稽首佛足。是諸天人。所有光明。能覆日月。令不復現。以是供具。欲供養佛。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天。不果所願。愁憂苦惱。卻住一面。
爾時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設諸供具。亦倍勝前。及所持花。亦復如是。香氣微妙。甚可愛樂。持得勝堂。并諸小堂。來至佛所。
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我等深樂。愛護大乘。唯願如來。哀受我食。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時諸釋天。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乃至第六天。所設供養。展轉勝前。寶幢幡蓋。寶蓋小者。覆四天下。幡最短者。周圍四海。幢最卑者。至自在天。微風吹幢。出妙音聲。持上甘饍。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白佛言。
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是諸天等。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上至有頂。其餘梵眾。一切來集。
爾時大梵天王。及餘梵眾。放身光明。遍四天下。欲界人天。日月光明。悉不復現。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幡極短者。懸於梵宮。至娑羅樹間。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白佛言。
世尊。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爾時諸梵。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毘摩質多阿修羅王。與無量阿修羅。大眷屬俱。身諸光明。勝於梵天。持諸寶幢。繒綵幡蓋。其蓋小者。覆千世界。上妙甘饍。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諸阿修羅。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欲界。魔王波旬。與其眷屬。諸天婇女。無量無邊。阿僧祇眾。開地獄門。施清冷水。
因而告曰。
汝等今者。無所能為。唯當專念。如來。應。正遍知。建立最後。隨喜供養。當令汝等。長夜獲安。
時魔波旬。於地獄中。悉除刀劍。無量苦毒。熾然炎火。注雨滅之。
以佛神力。復發是心。
令諸眷屬。皆捨刀劍。弓弩鎧仗。鉾槊長鉤。金椎鉞斧。鬪輪羂索。
所持供養。倍勝一切。人天所設。其蓋小者。覆中千界。
來至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
我等今者。愛樂大乘。守護大乘。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供養故。為怖畏故。為誑他故。為財利故。為隨他故。受是大乘。或真或偽。我等爾時。當為是人。除滅怖畏。說如是咒。
侘枳。咤咤羅侘枳。盧呵隷摩訶盧呵隸阿羅。遮羅。多羅。莎呵。
是咒能令。諸失心者。怖畏者。說法者。不斷正法者。為伏外道故。護己身故。護正法故。護大乘故。說如是咒。
若有能持。如是咒者。無惡象怖。若至壙野。空澤嶮處。不生怖畏。亦無水火。師子虎狼。盜賊王難。
世尊。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悉能除滅。如是等怖。
世尊。持是咒者。我當護之。如龜藏六。
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諛諂。說如是事。持是咒者。我當至誠。益其勢力。唯願如來。哀受我等。最後供養。
爾時佛告。魔波旬言。
我不受汝。飲食供養。我已受汝。所說神咒。為欲安樂。一切眾生。四部眾故。
佛說是已。默然不受。如是三請。皆亦不受。時魔波旬。不果所願。心懷愁惱。卻住一面。
爾時大自在天王。與其眷屬。無量無邊。及諸天眾。所設供具。悉覆梵釋。護世四王。人天八部。及非人等。所有供具。梵釋所設。猶如聚墨。在珂貝邊。悉不復現。寶蓋小者。能覆三千大千世界。
持如是等。供養之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遶無數匝。白佛言。
世尊。我等所奉。微末供具。猶如蚊蚋。供養於我。亦如有人。以一掬水。投於大海。然一小燈。助百千日。春夏之月。眾花茂盛。有持一花。益於眾花。以葶藶子。益須彌山。豈當有益。大海日明。眾花須彌。
世尊。我今所奉。微末供具。亦復如是。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香花。伎樂幡蓋。供養如來。尚不足言。
何以故。如來為諸眾生。常於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受諸苦惱。
是故。世尊。應見哀愍。受我等供。
爾時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彼有佛土。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
善男子。汝今宜往西方。娑婆世界。彼土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不久。當般涅槃。
善男子。汝可持此。世界香飯。其飯香美。食之安隱。可以奉獻。彼佛世尊。世尊食已。入般涅槃。
善男子。并可禮敬。請決所疑。
爾時。無邊身菩薩摩訶薩。即受佛教。從座而起。稽首佛足。右遶三匝。與無量阿僧祇。大菩薩眾。俱從彼國。發來至。此娑婆世界。
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於是眾中。梵釋四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羅。如是大眾。見是地動。舉身毛竪。喉舌枯燥。驚怖戰慄。各欲四散。自見其身。無復光明。所有威德。悉滅無餘。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即從座起。告諸大眾。
諸善男子。汝等勿怖。汝等勿怖。
何以故。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有世界名。意樂美音。佛號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十號具足。
彼有菩薩。名無邊身。與無量菩薩。欲來至此。供養如來。以彼菩薩。威德力故。令汝身光。悉不復現。是故汝等。應生歡喜。勿懷恐怖。
爾時大眾。悉皆遙見。彼佛大眾。如明鏡中。自觀己身。
時文殊師利。復告大眾。
汝今所見。彼佛大眾。如見此佛。以佛神力。復當如是。得見九方。無量諸佛。
爾時大眾。各相謂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是時大眾。一切悉見。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
是菩薩身。一一毛孔。各各出生。一大蓮花。一一蓮花。各有七萬。八千城邑。縱廣正等。如毘舍離城。牆壁諸塹。七寶雜廁。多羅寶樹。七重行列。人民熾盛。安隱豐樂。閻浮檀金。以為卻敵。一一卻敵。各有種種。七寶林樹。花菓茂盛。微風吹動。出微妙音。其聲和雅。猶如天樂。城中人民。聞是音聲。即時得受。上妙快樂。是諸塹中。妙水盈滿。清淨香潔。如真琉璃。是諸水中。有七寶船。諸人乘之。遊戲澡浴。共相娛樂。快樂無極。
復有無量。雜色蓮花。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縱廣。猶如車輪。其塹岸上。多有園林。一一園中。有五泉池。
是諸池中。復有諸花。優鉢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其花縱廣。亦如車輪。香氣馚馥。甚可愛樂。其水清淨。柔軟第一。鳧鴈鴛鴦。遊戲其中。其園各有。眾寶宮宅。一一宮宅。縱廣正等。滿四由旬。所有牆壁。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真金窓牖。周匝欄楯。玟瑰為地。金沙布上。
是宮宅中。多有七寶。流泉浴池。一一池邊。各有十八。黃金梯陛。閻浮檀金。為芭蕉樹。如忉利天。歡喜之園。
是一一城。各有八萬。四千人王。一一諸王。各有無量。夫人婇女。共相娛樂。歡喜受樂。其餘人民。亦復如是。各於住處。共相娛樂。是中眾生。不聞餘名。純聞無上。大乘之聲。
是諸花中。一一各有。師子之座。其座四足。皆紺琉璃。柔軟素衣。以布座上。其衣微妙。出過三界。一一座上。有一王坐。以大乘法。教化眾生。或有眾生。書持讀誦。如說修行。如是流布。大乘經典。
爾時。無邊身菩薩。安止如是。無量眾生。
於自身已。令捨世樂。皆作是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周匝圍遶。示現如是。神通力已。持是種種。無量供具。及以上妙。香美飲食。若有得聞。是食香氣。煩惱諸垢。皆悉消滅。
以是菩薩。神通力故。一切大眾。悉皆得見。如是變化。無邊身菩薩。身大無邊。量同虛空。唯除諸佛。餘無能見。是菩薩身。其量邊際。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設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稽首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
世尊。唯願哀愍。受我等食。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如是三請。悉亦不受。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卻住一面。
南西北方。諸佛世界。亦有無量。無邊身菩薩。所持供養。倍勝於前。來至佛所。乃至卻住一面。皆亦如是。
爾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縱廣三十二由旬。大眾充滿。間無空缺。
爾時四方。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坐之處。或如錐頭。針鋒微塵。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諸大菩薩。悉來集會。及閻浮提。一切大眾。亦悉來集。唯除尊者摩訶迦葉。阿難二眾。阿闍世王。及其眷屬。乃至毒蛇。視能殺人。蛣蜣蝮蝎。及十六種。行惡業者。一切來集。陀那婆神。阿修羅等。悉捨惡念。皆生慈心。如父如母。如姊如妹。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慈心相向。亦復如是。除一闡提。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地皆柔軟。無有丘墟。土沙礫石。荊棘毒草。眾寶莊嚴。猶如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是時大眾。悉見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如於明鏡。自觀己身。見諸佛土。亦復如是。
爾時如來。面門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諸大會。令彼身光。悉不復現。所應作已。還從口入。
時諸天人。及諸會眾。阿修羅等。見佛光明。還從口入。皆大恐怖。身毛為竪。
復作是言。
如來光明。出已還入。非無因緣。必於十方。所作已辦。將是最後。涅槃之相。
何其苦哉。何其苦哉。如何世尊。一旦捨離。四無量心。不受人天。所奉供養。聖慧日光。從今永滅。無上法船。於斯沈沒。嗚呼痛哉。世間大苦。
舉手搥胸。悲號啼哭。支節戰動。不能自持。身諸毛孔。流血灑地。
大般涅槃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