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四
唐法師玄奘譯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告具壽舍利子。
汝今應為。欲證無上正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宣說淨戒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蒙佛教勅。承佛神力。先以淨戒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
云何應知。菩薩持戒。云何應知。菩薩犯戒。云何菩薩。所應行處。云何菩薩。非所行處。
時舍利子。便答具壽滿慈子言。
若諸菩薩。安住聲聞。獨覺作意。是名菩薩。非所行處。若諸菩薩。安住此處。應知是為。菩薩犯戒。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是諸菩薩。決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決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是諸菩薩。捨本誓願。若諸菩薩。捨本誓願。應知是為。菩薩犯戒。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修行布施。迴向聲聞。或獨覺地。是名菩薩。行於非處。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應知是為。菩薩犯戒。若諸菩薩。安住居家。受妙五欲。應知非為。菩薩犯戒。若諸菩薩。行布施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不求無上正等菩提。應知是為。菩薩犯戒。
譬如王子。應受父王。所有教令。應學王子。所應學法。謂諸王子。皆應善學。諸工巧處。及事業處。所謂乘象。乘馬乘車。及善持御。弓弩排𥎞。刀矟鉤輪。奔走跳躑。書印算數。聲因論等。及餘種種。工巧事業。若諸王子。能勤習學。如是等類。順益王法。雖受五欲。種種嬉戲。而不為王。之所訶責。
如是菩薩。勤求無上正等菩提。雖處居家。受妙五欲。種種嬉戲。而不違逆。一切智智。若諸菩薩。行布施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是諸菩薩。行於非處。於一切智。便為非田。若時若時。於一切智。已成非田。爾時爾時。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時若時。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爾時爾時。遠離所求。一切智智。若時若時。遠離所求。一切智智。爾時爾時。行於非處。若時若時。行於非處。爾時爾時。犯菩薩戒。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雖復出家。受持淨戒。而不迴向。無上菩提。是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淨戒。若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淨戒。是諸菩薩。但有虛名。都無實義。應知彼類。不名菩薩。若諸菩薩。雖處居家。而受三歸。深信三寶。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諸菩薩。雖復受用。五欲樂具。而於菩薩。所行淨戒波羅蜜多。常不遠離。亦名真實。持淨戒者。亦名安住。菩薩淨戒。若諸菩薩。住菩薩戒。是諸菩薩。常不遠離。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常不遠離。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是諸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若諸菩薩。雖多發起。五欲相應。非理作意。而起一念。無上菩提。相應之心。即能摧滅。如多積集。迦遮末尼。一吠琉璃。能總映奪。吠琉璃寶。光彩價直。映奪一切。迦遮末尼。如是菩薩。雖多發起。五欲相應。非理作意。若起一念。無上菩提。相應之心。普能摧滅。如迦遮聚。一吠琉璃。普能映奪。令失光彩。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執著諸相。而行布施。是諸菩薩。行於非處。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是諸菩薩。應知名為。犯菩薩戒。菩薩不應。執著諸相。而行布施。亦復不應。執著無上正等菩提。而行布施。
何以故。滿慈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遠離眾相。
所以者何。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及十八佛不共法等。無量無邊。諸佛妙法。皆離眾相。如是菩薩。於所行施。不應執著。若諸菩薩。於所行施。能無執著。是諸菩薩。則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求一切智智。而修行布施。是諸菩薩。豈不執著。一切智智。若諸菩薩。起心執著。一切智智。成戒禁取。云何名為。持菩薩戒。
舍利子言。
一切智智。遠離眾相。非方處攝。
一切智智。非色蘊。不離色蘊。非受想行識蘊。不離受想行識蘊。
一切智智。非眼處。不離眼處。非耳鼻舌身意處。不離耳鼻舌身意處。
一切智智。非色處。不離色處。非聲香味觸法處。不離聲香味觸法處。
一切智智。非眼界。不離眼界。非耳鼻舌身意界。不離耳鼻舌身意界。
一切智智。非眼識界。不離眼識界。非耳鼻舌身意識界。不離耳鼻舌身意識界。
一切智智。非眼觸。不離眼觸。非耳鼻舌身意觸。不離耳鼻舌身意觸。
一切智智。非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離眼觸為緣。所生諸受。非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離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一切智智。非地界。不離地界。非水火風空識界。不離水火風空識界。
一切智智。非因緣。不離因緣。非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不離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一切智智。非無明。不離無明。非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不離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一切智智。非布施波羅蜜多。不離布施波羅蜜多。非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離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一切智智。非內空。不離內空。非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不離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一切智智。非真如。不離真如。非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不離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一切智智。非苦聖諦。不離苦聖諦。非集滅道聖諦。不離集滅道聖諦。
一切智智。非四靜慮。不離四靜慮。非四無量。四無色定。不離四無量。四無色定。
一切智智。非四念住。不離四念住。非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離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一切智智。非空解脫門。不離空解脫門。非無相無願解脫門。不離無相無願解脫門。
一切智智。非八解脫。不離八解脫。非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離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一切智智。非陀羅尼門。不離陀羅尼門。非三摩地門。不離三摩地門。
一切智智。非淨觀地。不離淨觀地。非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不離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
一切智智。非極喜地。不離極喜地。非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不離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一切智智。非五眼。不離五眼。非六神通。不離六神通。
一切智智。非佛十力。不離佛十力。非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不離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一切智智。非三十二大士相。不離三十二大士相。非八十隨好。不離八十隨好。
一切智智。非無忘失法。不離無忘失法。非恒住捨性。不離恒住捨性。
一切智智。非一切智。不離一切智。非道相智。一切相智。不離道相智。一切相智。
一切智智。非預流果。不離預流果。非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不離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一切智智。非諸菩薩摩訶薩行。不離諸菩薩摩訶薩行。非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離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一切智智。非有色法。不離有色法。非無色法。不離無色法。
一切智智。非有見法。不離有見法。非無見法。不離無見法。
一切智智。非有對法。不離有對法。非無對法。不離無對法。
一切智智。非有漏法。不離有漏法。非無漏法。不離無漏法。
一切智智。非有為法。不離有為法。非無為法。不離無為法。
一切智智。非有量法。不離有量法。非無量法。不離無量法。
一切智智。非過去法。不離過去法。非未來現在法。不離未來現在法。
一切智智。非善法。不離善法。非不善無記法。不離不善無記法。
一切智智。非欲界繫法。不離欲界繫法。非色無色界繫法。不離色無色界繫法。
一切智智。非見所斷法。不離見所斷法。非修所斷無斷法。不離修所斷無斷法。
一切智智。非學法。不離學法。非無學。非學非無學法。不離無學。非學非無學法。
一切智智。遠離如是。諸法相故。不可執取。
一切智智。遠離眾相。無法可得。無所得故。不可執取。
一切智智。既非有法。亦非無法。由此因緣。不可執取。
是故菩薩。修行布施。受持淨戒。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雖求證得。一切智智。而不名為。戒禁取攝。若諸菩薩。修行布施。受持淨戒。迴向聲聞。或獨覺地。執取淨戒。是諸菩薩。失菩薩戒。應知名為。犯戒菩薩。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修行布施。受持淨戒。迴向聲聞。或獨覺地。違犯菩薩。所受戒已。是諸菩薩。為有因緣。可還淨不。
舍利子言。
若彼菩薩。迴向聲聞。獨覺地已。未見聖諦。未證實際。或有因緣。易可還淨。若見聖諦。證實際已。異見深重。難可還淨。
時滿慈子。復問具壽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證實際耶。
舍利子言。
如是如是。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證於實際。
滿慈子言。
何因緣故。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證於實際。
舍利子言。
有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若速令彼。證於實際。是諸菩薩。或遇因緣。住於聲聞。或獨覺地。難可令起。一切智心。若遇如來。正法隱沒。不求證得。一切智智。爾時便證。獨覺菩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畢竟不證。無上菩提。由此因緣。若諸菩薩。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速證實際。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應令彼。證於實際。若時已坐。妙菩提座。將證無上正等菩提。乃可令其。證於實際。斷一切障。證大菩提。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不應受持。二乘淨戒。由彼淨戒。不能攝受。一切智智。不能引發。一切智智。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心作分限。饒益有情。修行布施。受持淨戒。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
何以故。滿慈子。菩薩淨戒波羅蜜多。無分限故。若諸菩薩。心無分限。饒益有情。修行布施。受持淨戒。是諸菩薩。乃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亦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是諸菩薩。由此因緣。名為成就。菩薩淨戒。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云何名為。菩薩持戒。
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隨所行施。一切迴向。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窮未來際。無間無斷。應知是為。菩薩持戒。若諸菩薩。隨所護戒。一切迴向。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窮未來際。無間無斷。應知是為。菩薩持戒。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淨戒。令得圓滿。而不迴向。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窮未來際。無間無斷。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淨戒。令得圓滿。而心迴向。聲聞獨覺。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雖不受持。二乘淨戒。而不名為。犯淨戒者。若諸菩薩。迴向聲聞。或獨覺地。雖多受持。二乘淨戒。而可名為。犯淨戒者。
何以故。滿慈子。若諸菩薩。迴向聲聞。或獨覺地。應知名為。行於非處。言非處者。即二乘地。非諸菩薩。所行處故。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云何名為。菩薩行處。
舍利子言。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五眼。六神通。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乃至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若諸菩薩。諦故住故。行此行處。應知是為。菩薩持戒。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安處居家。受妙五欲。而不發起。趣向聲聞。獨覺地心。是諸菩薩。應知不名。犯菩薩戒。
何以故。滿慈子。是諸菩薩。增上意樂。無退壞故。何等名為。增上意樂。謂定趣求。一切智智。
譬如有人。於他財物。實不劫盜。枉禁囹圄。雖經多時。而勝意樂。常無退壞。於他財物。無劫盜心。雖與惡人。同禁囹圄。而不名賊。
如是菩薩。雖處居家。經於殑伽。沙數大劫。受妙五欲。而勝意樂。常不退壞。謂常趣求。一切智智。曾不發起。二乘之心。是故不名。犯菩薩戒。
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梵行。而起迴向。二乘地心。應知不名。持淨戒者。
何以故。滿慈子。彼捨淨戒波羅蜜多。安住聲聞。獨覺乘戒。若諸菩薩。安住聲聞。獨覺乘戒。不名菩薩。
所以者何。是諸菩薩。遠離淨戒波羅蜜多。無心趣求。一切智智。定不能證。無上菩提。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起如是心。
我當精勤。經爾所劫。流轉生死。定當引起。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由起此心。不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心作分限。
我當精勤。經爾所劫。定當證得。一切智智。
如是期心。有何過失。而不能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言。
是諸菩薩。厭怖生死。速求菩提。由心速故。便作分限。由作分限。不能成熟。殊勝善根。由怖生死。或求聲聞。獨覺乘果。非作分限。而能饒益。無量有情。非作分限。而能圓滿。無量布施波羅蜜多。非不圓滿無量布施波羅蜜多。而能證得。一切智智。若諸菩薩。心作分限。設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布施波羅蜜多。而亦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菩薩布施波羅蜜多。無邊際故。一切智智。亦無邊際。若不圓滿。菩薩布施波羅蜜多。而能證得。一切智智。無有是處。是故菩薩。欲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應起心。定作分限。速求證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是諸菩薩。決定不應。心作分限。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爾時爾時。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漸善成熟。堪能證得。一切智智。如新瓦器。盛滿清水。置於日中。如如多時。水所滋潤。如是如是。器轉堅牢。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爾時爾時。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漸善成熟。堪能證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新瓦瓶。盛滿蘇油。如如經久。如是如是。津胒漸潤。由斯堅密。有所堪能。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
爾時爾時。漸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養。若時若時。漸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養。
爾時爾時。漸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誡教授。若時若時。漸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誡教授。
爾時爾時。漸得聞說。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漸得聞說。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能修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漸能。修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復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漸復。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若時若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漸斷諸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若時若時。起一切智。相應之心。
爾時爾時。無容間起。緣餘境心。若時若時。無容間起。緣餘境心。
爾時爾時。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熏心相續。漸得圓滿。由心相續。漸圓滿故。名能引發。一切智心。此心相續。無間無斷。乃至證得。一切智智。如貯蘇瓶。如如經久。如是如是。蘇氣熏遍。不受餘氣。之所熏著。如是菩薩摩訶薩眾。起一切智。相應之心。緣餘境心。不能間雜。由無間雜。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熏習圓滿。諸惡魔軍。欲伺其便。終不能得。
何以故。滿慈子。若於此境。魔伺其便。是諸菩薩。即於此境。起一切智。相應之心。由此惡魔。不能得便。
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事多。佛及諸弟子。若時若時。漸事多佛。及諸弟子。
爾時爾時。聞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聞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能勤精進。如理思惟。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能勤精進。如理思惟。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能勤精進。無倒修習。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能勤精進。無倒修習。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於心相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漸得圓滿。若時若時。於心相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漸得圓滿。
爾時爾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由斯速證。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欲勸導他。受持淨戒。是諸菩薩。先應自起。淨戒相應。心心所法。然後勸他。受持淨戒。既勸導他。受持戒已。復令迴向。一切智智。如是菩薩。自修善根。迴向所求。一切智智。復能勸導。他諸有情。起清淨心。受持淨戒。受持戒已。復令迴向。一切智智。乃可名為。於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善化導。若諸菩薩。教誡教授。趣聲聞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諸菩薩。勝聲聞乘。補特伽羅。若聲聞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聲聞人。不勝菩薩。補特伽羅。乃為菩薩。轉勝於彼。
如有男子。負真金人。遠適他國。此真金人。光彩顏貌。勝彼男子。如是設有。殑伽沙數。聲聞乘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此一菩薩。勝彼一切。聲聞乘人。
又如男子。負頗胝迦人。遠適他國。此頗胝迦人。光彩顏貌。勝彼男子。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殑伽沙數。聲聞乘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此一菩薩。勝彼一切。聲聞乘人。
何以故。滿慈子。諸聲聞人。若時若時。教誡教授。此一菩薩。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設經殑伽。沙數劫住。諸聲聞人。教誡教授。此一菩薩。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此一菩薩。功德善根。晝夜增長。
又滿慈子。譬如真金。數數燒鍊。光色轉盛。菩薩亦爾。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
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吠琉璃。若時若時。匠者瑩拭。
爾時爾時。光色轉淨。如是菩薩。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
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巧畫師。以眾彩色。畫作人像。如如先以。一色作模。於後後時。填布眾彩。若時若時。以眾彩色。漸次填布。
爾時爾時。容貌形色。展轉殊妙。勝彼畫師。百千萬倍。如是菩薩。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
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而此菩薩。由諸聲聞。教誡教授。所修種種。功德善根。晝夜增長。
又滿慈子。如人種樹。隨時溉灌。守護修理。若時若時。溉灌此樹。守護修理。
爾時爾時。其樹增長。量漸高大。如是菩薩。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而此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
爾時爾時。普勝一切。聲聞獨覺。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明轉盛。漸次鄰近。本所願求。一切智智。由斯普勝。聲聞獨覺。
又滿慈子。譬如有人。持小火㷮。燒乾草木。若時若時。火依草木。
爾時爾時。火漸增長。若時若時。火漸增長。
爾時爾時。火焰轉大。展轉能照。多踰繕那。多百多千。乃至無量。如是菩薩。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而此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明盛。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明盛。
爾時爾時。勝彼無量。教誡教授。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譬如有人。銷礦出金。出已轉賣。所得價直。貴賣彼人。多百千倍。如是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勝彼聲聞。所有功德。多百千倍。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決定趣求。一切智智。與有情類。作大饒益。
爾時滿慈子。白舍利子言。
菩薩成就。廣大妙法。謂諸菩薩。教誡教授。趣聲聞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諸菩薩。勝聲聞乘。補特伽羅。若聲聞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聲聞人。不勝菩薩。補特伽羅。乃為菩薩。轉勝於彼。
時舍利子。便印具壽滿慈子言。
如是如是。菩薩成就。廣大妙法。普勝獨覺。及諸聲聞。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四
唐法師玄奘譯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告具壽舍利子。
汝今應為。欲證無上正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宣說淨戒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蒙佛教勅。承佛神力。先以淨戒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
云何應知。菩薩持戒。云何應知。菩薩犯戒。云何菩薩。所應行處。云何菩薩。非所行處。
時舍利子。便答具壽滿慈子言。
若諸菩薩。安住聲聞。獨覺作意。是名菩薩。非所行處。若諸菩薩。安住此處。應知是為。菩薩犯戒。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是諸菩薩。決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決定不能。攝受淨戒波羅蜜多。是諸菩薩。捨本誓願。若諸菩薩。捨本誓願。應知是為。菩薩犯戒。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修行布施。迴向聲聞。或獨覺地。是名菩薩。行於非處。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應知是為。菩薩犯戒。若諸菩薩。安住居家。受妙五欲。應知非為。菩薩犯戒。若諸菩薩。行布施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不求無上正等菩提。應知是為。菩薩犯戒。
譬如王子。應受父王。所有教令。應學王子。所應學法。謂諸王子。皆應善學。諸工巧處。及事業處。所謂乘象。乘馬乘車。及善持御。弓弩排𥎞。刀矟鉤輪。奔走跳躑。書印算數。聲因論等。及餘種種。工巧事業。若諸王子。能勤習學。如是等類。順益王法。雖受五欲。種種嬉戲。而不為王。之所訶責。
如是菩薩。勤求無上正等菩提。雖處居家。受妙五欲。種種嬉戲。而不違逆。一切智智。若諸菩薩。行布施時。迴向聲聞。或獨覺地。是諸菩薩。行於非處。於一切智。便為非田。若時若時。於一切智。已成非田。爾時爾時。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時若時。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爾時爾時。遠離所求。一切智智。若時若時。遠離所求。一切智智。爾時爾時。行於非處。若時若時。行於非處。爾時爾時。犯菩薩戒。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雖復出家。受持淨戒。而不迴向。無上菩提。是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淨戒。若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淨戒。是諸菩薩。但有虛名。都無實義。應知彼類。不名菩薩。若諸菩薩。雖處居家。而受三歸。深信三寶。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諸菩薩。雖復受用。五欲樂具。而於菩薩。所行淨戒波羅蜜多。常不遠離。亦名真實。持淨戒者。亦名安住。菩薩淨戒。若諸菩薩。住菩薩戒。是諸菩薩。常不遠離。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常不遠離。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是諸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若諸菩薩。雖多發起。五欲相應。非理作意。而起一念。無上菩提。相應之心。即能摧滅。如多積集。迦遮末尼。一吠琉璃。能總映奪。吠琉璃寶。光彩價直。映奪一切。迦遮末尼。如是菩薩。雖多發起。五欲相應。非理作意。若起一念。無上菩提。相應之心。普能摧滅。如迦遮聚。一吠琉璃。普能映奪。令失光彩。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執著諸相。而行布施。是諸菩薩。行於非處。若諸菩薩。行於非處。是諸菩薩。應知名為。犯菩薩戒。菩薩不應。執著諸相。而行布施。亦復不應。執著無上正等菩提。而行布施。
何以故。滿慈子。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遠離眾相。
所以者何。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及十八佛不共法等。無量無邊。諸佛妙法。皆離眾相。如是菩薩。於所行施。不應執著。若諸菩薩。於所行施。能無執著。是諸菩薩。則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求一切智智。而修行布施。是諸菩薩。豈不執著。一切智智。若諸菩薩。起心執著。一切智智。成戒禁取。云何名為。持菩薩戒。
舍利子言。
一切智智。遠離眾相。非方處攝。
一切智智。非色蘊。不離色蘊。非受想行識蘊。不離受想行識蘊。
一切智智。非眼處。不離眼處。非耳鼻舌身意處。不離耳鼻舌身意處。
一切智智。非色處。不離色處。非聲香味觸法處。不離聲香味觸法處。
一切智智。非眼界。不離眼界。非耳鼻舌身意界。不離耳鼻舌身意界。
一切智智。非眼識界。不離眼識界。非耳鼻舌身意識界。不離耳鼻舌身意識界。
一切智智。非眼觸。不離眼觸。非耳鼻舌身意觸。不離耳鼻舌身意觸。
一切智智。非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離眼觸為緣。所生諸受。非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離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一切智智。非地界。不離地界。非水火風空識界。不離水火風空識界。
一切智智。非因緣。不離因緣。非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不離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一切智智。非無明。不離無明。非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不離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一切智智。非布施波羅蜜多。不離布施波羅蜜多。非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離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一切智智。非內空。不離內空。非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不離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一切智智。非真如。不離真如。非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不離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一切智智。非苦聖諦。不離苦聖諦。非集滅道聖諦。不離集滅道聖諦。
一切智智。非四靜慮。不離四靜慮。非四無量。四無色定。不離四無量。四無色定。
一切智智。非四念住。不離四念住。非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離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一切智智。非空解脫門。不離空解脫門。非無相無願解脫門。不離無相無願解脫門。
一切智智。非八解脫。不離八解脫。非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離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一切智智。非陀羅尼門。不離陀羅尼門。非三摩地門。不離三摩地門。
一切智智。非淨觀地。不離淨觀地。非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不離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
一切智智。非極喜地。不離極喜地。非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不離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一切智智。非五眼。不離五眼。非六神通。不離六神通。
一切智智。非佛十力。不離佛十力。非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不離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一切智智。非三十二大士相。不離三十二大士相。非八十隨好。不離八十隨好。
一切智智。非無忘失法。不離無忘失法。非恒住捨性。不離恒住捨性。
一切智智。非一切智。不離一切智。非道相智。一切相智。不離道相智。一切相智。
一切智智。非預流果。不離預流果。非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不離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一切智智。非諸菩薩摩訶薩行。不離諸菩薩摩訶薩行。非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離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一切智智。非有色法。不離有色法。非無色法。不離無色法。
一切智智。非有見法。不離有見法。非無見法。不離無見法。
一切智智。非有對法。不離有對法。非無對法。不離無對法。
一切智智。非有漏法。不離有漏法。非無漏法。不離無漏法。
一切智智。非有為法。不離有為法。非無為法。不離無為法。
一切智智。非有量法。不離有量法。非無量法。不離無量法。
一切智智。非過去法。不離過去法。非未來現在法。不離未來現在法。
一切智智。非善法。不離善法。非不善無記法。不離不善無記法。
一切智智。非欲界繫法。不離欲界繫法。非色無色界繫法。不離色無色界繫法。
一切智智。非見所斷法。不離見所斷法。非修所斷無斷法。不離修所斷無斷法。
一切智智。非學法。不離學法。非無學。非學非無學法。不離無學。非學非無學法。
一切智智。遠離如是。諸法相故。不可執取。
一切智智。遠離眾相。無法可得。無所得故。不可執取。
一切智智。既非有法。亦非無法。由此因緣。不可執取。
是故菩薩。修行布施。受持淨戒。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雖求證得。一切智智。而不名為。戒禁取攝。若諸菩薩。修行布施。受持淨戒。迴向聲聞。或獨覺地。執取淨戒。是諸菩薩。失菩薩戒。應知名為。犯戒菩薩。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修行布施。受持淨戒。迴向聲聞。或獨覺地。違犯菩薩。所受戒已。是諸菩薩。為有因緣。可還淨不。
舍利子言。
若彼菩薩。迴向聲聞。獨覺地已。未見聖諦。未證實際。或有因緣。易可還淨。若見聖諦。證實際已。異見深重。難可還淨。
時滿慈子。復問具壽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證實際耶。
舍利子言。
如是如是。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證於實際。
滿慈子言。
何因緣故。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證於實際。
舍利子言。
有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若速令彼。證於實際。是諸菩薩。或遇因緣。住於聲聞。或獨覺地。難可令起。一切智心。若遇如來。正法隱沒。不求證得。一切智智。爾時便證。獨覺菩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畢竟不證。無上菩提。由此因緣。若諸菩薩。求趣無上正等菩提。不應令彼。速證實際。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應令彼。證於實際。若時已坐。妙菩提座。將證無上正等菩提。乃可令其。證於實際。斷一切障。證大菩提。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不應受持。二乘淨戒。由彼淨戒。不能攝受。一切智智。不能引發。一切智智。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心作分限。饒益有情。修行布施。受持淨戒。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
何以故。滿慈子。菩薩淨戒波羅蜜多。無分限故。若諸菩薩。心無分限。饒益有情。修行布施。受持淨戒。是諸菩薩。乃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亦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是諸菩薩。由此因緣。名為成就。菩薩淨戒。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云何名為。菩薩持戒。
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隨所行施。一切迴向。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窮未來際。無間無斷。應知是為。菩薩持戒。若諸菩薩。隨所護戒。一切迴向。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窮未來際。無間無斷。應知是為。菩薩持戒。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淨戒。令得圓滿。而不迴向。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窮未來際。無間無斷。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淨戒。令得圓滿。而心迴向。聲聞獨覺。是諸菩薩。不能攝受。菩薩淨戒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若諸菩薩。雖不受持。二乘淨戒。而不名為。犯淨戒者。若諸菩薩。迴向聲聞。或獨覺地。雖多受持。二乘淨戒。而可名為。犯淨戒者。
何以故。滿慈子。若諸菩薩。迴向聲聞。或獨覺地。應知名為。行於非處。言非處者。即二乘地。非諸菩薩。所行處故。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云何名為。菩薩行處。
舍利子言。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菩薩所學。五眼。六神通。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
又滿慈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乃至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應知是為。菩薩行處。若諸菩薩。諦故住故。行此行處。應知是為。菩薩持戒。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安處居家。受妙五欲。而不發起。趣向聲聞。獨覺地心。是諸菩薩。應知不名。犯菩薩戒。
何以故。滿慈子。是諸菩薩。增上意樂。無退壞故。何等名為。增上意樂。謂定趣求。一切智智。
譬如有人。於他財物。實不劫盜。枉禁囹圄。雖經多時。而勝意樂。常無退壞。於他財物。無劫盜心。雖與惡人。同禁囹圄。而不名賊。
如是菩薩。雖處居家。經於殑伽。沙數大劫。受妙五欲。而勝意樂。常不退壞。謂常趣求。一切智智。曾不發起。二乘之心。是故不名。犯菩薩戒。
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梵行。而起迴向。二乘地心。應知不名。持淨戒者。
何以故。滿慈子。彼捨淨戒波羅蜜多。安住聲聞。獨覺乘戒。若諸菩薩。安住聲聞。獨覺乘戒。不名菩薩。
所以者何。是諸菩薩。遠離淨戒波羅蜜多。無心趣求。一切智智。定不能證。無上菩提。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起如是心。
我當精勤。經爾所劫。流轉生死。定當引起。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由起此心。不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
若諸菩薩。心作分限。
我當精勤。經爾所劫。定當證得。一切智智。
如是期心。有何過失。而不能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言。
是諸菩薩。厭怖生死。速求菩提。由心速故。便作分限。由作分限。不能成熟。殊勝善根。由怖生死。或求聲聞。獨覺乘果。非作分限。而能饒益。無量有情。非作分限。而能圓滿。無量布施波羅蜜多。非不圓滿無量布施波羅蜜多。而能證得。一切智智。若諸菩薩。心作分限。設經殑伽。沙數大劫。修行布施波羅蜜多。而亦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菩薩布施波羅蜜多。無邊際故。一切智智。亦無邊際。若不圓滿。菩薩布施波羅蜜多。而能證得。一切智智。無有是處。是故菩薩。欲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應起心。定作分限。速求證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是諸菩薩。決定不應。心作分限。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爾時爾時。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漸善成熟。堪能證得。一切智智。如新瓦器。盛滿清水。置於日中。如如多時。水所滋潤。如是如是。器轉堅牢。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爾時爾時。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漸善成熟。堪能證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新瓦瓶。盛滿蘇油。如如經久。如是如是。津胒漸潤。由斯堅密。有所堪能。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菩薩行。
爾時爾時。漸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養。若時若時。漸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養。
爾時爾時。漸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誡教授。若時若時。漸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誡教授。
爾時爾時。漸得聞說。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漸得聞說。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能修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漸能。修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復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漸復。圓滿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若時若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漸斷諸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若時若時。起一切智。相應之心。
爾時爾時。無容間起。緣餘境心。若時若時。無容間起。緣餘境心。
爾時爾時。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熏心相續。漸得圓滿。由心相續。漸圓滿故。名能引發。一切智心。此心相續。無間無斷。乃至證得。一切智智。如貯蘇瓶。如如經久。如是如是。蘇氣熏遍。不受餘氣。之所熏著。如是菩薩摩訶薩眾。起一切智。相應之心。緣餘境心。不能間雜。由無間雜。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熏習圓滿。諸惡魔軍。欲伺其便。終不能得。
何以故。滿慈子。若於此境。魔伺其便。是諸菩薩。即於此境。起一切智。相應之心。由此惡魔。不能得便。
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久處生死。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漸事多。佛及諸弟子。若時若時。漸事多佛。及諸弟子。
爾時爾時。聞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聞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能勤精進。如理思惟。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能勤精進。如理思惟。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能勤精進。無倒修習。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時若時。能勤精進。無倒修習。所說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爾時。於心相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漸得圓滿。若時若時。於心相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漸得圓滿。
爾時爾時。漸得隣近。一切智智。由斯速證。無上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欲勸導他。受持淨戒。是諸菩薩。先應自起。淨戒相應。心心所法。然後勸他。受持淨戒。既勸導他。受持戒已。復令迴向。一切智智。如是菩薩。自修善根。迴向所求。一切智智。復能勸導。他諸有情。起清淨心。受持淨戒。受持戒已。復令迴向。一切智智。乃可名為。於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善化導。若諸菩薩。教誡教授。趣聲聞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諸菩薩。勝聲聞乘。補特伽羅。若聲聞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聲聞人。不勝菩薩。補特伽羅。乃為菩薩。轉勝於彼。
如有男子。負真金人。遠適他國。此真金人。光彩顏貌。勝彼男子。如是設有。殑伽沙數。聲聞乘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此一菩薩。勝彼一切。聲聞乘人。
又如男子。負頗胝迦人。遠適他國。此頗胝迦人。光彩顏貌。勝彼男子。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殑伽沙數。聲聞乘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此一菩薩。勝彼一切。聲聞乘人。
何以故。滿慈子。諸聲聞人。若時若時。教誡教授。此一菩薩。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設經殑伽。沙數劫住。諸聲聞人。教誡教授。此一菩薩。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此一菩薩。功德善根。晝夜增長。
又滿慈子。譬如真金。數數燒鍊。光色轉盛。菩薩亦爾。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
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吠琉璃。若時若時。匠者瑩拭。
爾時爾時。光色轉淨。如是菩薩。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
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巧畫師。以眾彩色。畫作人像。如如先以。一色作模。於後後時。填布眾彩。若時若時。以眾彩色。漸次填布。
爾時爾時。容貌形色。展轉殊妙。勝彼畫師。百千萬倍。如是菩薩。若時若時。諸聲聞眾。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得明淨。
爾時爾時。轉勝一切。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而此菩薩。由諸聲聞。教誡教授。所修種種。功德善根。晝夜增長。
又滿慈子。如人種樹。隨時溉灌。守護修理。若時若時。溉灌此樹。守護修理。
爾時爾時。其樹增長。量漸高大。如是菩薩。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而此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增長。
爾時爾時。普勝一切。聲聞獨覺。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轉明轉盛。漸次鄰近。本所願求。一切智智。由斯普勝。聲聞獨覺。
又滿慈子。譬如有人。持小火㷮。燒乾草木。若時若時。火依草木。
爾時爾時。火漸增長。若時若時。火漸增長。
爾時爾時。火焰轉大。展轉能照。多踰繕那。多百多千。乃至無量。如是菩薩。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而此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明盛。若時若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漸次明盛。
爾時爾時。勝彼無量。教誡教授。聲聞乘人。所有功德。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譬如有人。銷礦出金。出已轉賣。所得價直。貴賣彼人。多百千倍。如是菩薩。若時若時。無量聲聞。教誡教授。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
爾時爾時。菩薩淨戒波羅蜜多。勝彼聲聞。所有功德。多百千倍。由彼功德。迴向涅槃。不能趣求。一切智智。菩薩淨戒波羅蜜多。決定趣求。一切智智。與有情類。作大饒益。
爾時滿慈子。白舍利子言。
菩薩成就。廣大妙法。謂諸菩薩。教誡教授。趣聲聞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諸菩薩。勝聲聞乘。補特伽羅。若聲聞人。教誡教授。趣菩薩乘。補特伽羅。令勤修學。菩薩淨戒波羅蜜多。迴向趣求。一切智智。是聲聞人。不勝菩薩。補特伽羅。乃為菩薩。轉勝於彼。
時舍利子。便印具壽滿慈子言。
如是如是。菩薩成就。廣大妙法。普勝獨覺。及諸聲聞。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