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九
唐法師玄奘譯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三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經久如。方得圓滿。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無上正法。佛為根本。佛為導首。佛為所依。唯願世尊。宣說開示。令苾芻眾。聞已受持。
世尊爾時。再三命勸。舍利子言。
汝今應為。諸菩薩摩訶薩。宣說布施波羅蜜多。
爾時具壽舍利子。蒙佛再三。慇懃命勸。承佛神力。先以布施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言。
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緣一切智智。以大悲為上首。修行布施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緣一切智智。大悲為上首。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是菩薩摩訶薩。則能攝受。一切智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諸菩薩摩訶薩。寧以無記心。行於布施。或不行施。終不以迴向。二乘地心。而行布施。
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應怖聲聞。獨覺地故。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何因何緣。諸菩薩摩訶薩。應怖聲聞。及獨覺地。
舍利子言。
勿諸菩薩摩訶薩眾。謂一切智。與二乘等。故我令怖。
時滿慈子。復問具壽舍利子言。
諸菩薩施。與聲聞施。有何差別。
舍利子言。
聲聞行施。迴向涅槃。阿羅漢果。菩薩行施。迴向菩提。一切智智。是謂差別。
又滿慈子。如有二人。俱行布施。一緣王位。而求勝果。彼行施時。作如是念。
願我由此。作大國王。統領八方。皆得自在。
彼隨此願。後得為王。匡化世間。自在安樂。一緣臣位。而求勝果。彼行施時。作如是念。
願我由此。得作大臣。王所愛念。委任驅策。隨王所欲。皆能成辦。
彼由此願。終不為王。雖此二人。俱行布施。而隨所願。果有勝劣。菩薩聲聞。行施亦爾。謂諸菩薩。行布施時。緣一切智智。大悲為上首。以所修行。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能得。一切智智。若聲聞眾。行布施時。緣聲聞果。自求解脫。不求無上正等菩提。菩薩聲聞。雖俱行施。而隨意願。果有勝劣。一由施故。得一切智智。一由施故。得聲聞果。是謂差別。
又滿慈子。譬如有人。修行布施。求作長者。或作居士。
復有一人。修行布施。願為長者。居士僮僕。當知菩薩。聲聞行施。勝劣意願。亦復如是。
爾時滿慈子。讚舍利子言。
所說譬喻。甚為希有。善能開顯。二施差別。我亦當說。二施譬喻。
謂如有人。持百千寶。詣巨富者。作如是言。
今以此物。奉上仁者。願相攝受。作親僮僕。所有事業。我皆能辦。
諸聲聞眾。行施亦然。願作如來。親近弟子。菩薩不爾。是謂差別。
又舍利子。如有女人。捨王宮樂。持百千寶。竊詣長者。或商主家。而語彼言。
今奉此寶。願相納受。以為妻室。畢身承事。終不虧違。
如是聲聞。修行布施。但欲求作。如來弟子。菩薩不然。是謂差別。
時舍利子。便讚具壽滿慈子言。
善能辯說。二施譬喻。甚為希有。謂諸聲聞。無巧方便。所行布施。取聲聞果。若諸菩薩。有巧方便。所行布施。普為攝受。一切有情。得一切智。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一切行中。應先行施。作如是念。
我今所造。此惠施業。施十方界。一切有情。令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如是菩薩。思惟外境。不離內心。攝諸善根。令其漸次。皆得增長。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善根。護令不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漸得鄰近。一切智智。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圓滿。趣向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作是思惟。
若諸有情。眼所照處。願彼一切。皆得如是。我所惠捨。飲食等物。若諸有情。受我所施。飲食等物。隨己所須。少分受用。持餘轉施。他諸有情。彼諸有情。少分受用。復持轉施。諸餘有情。如是展轉。盡有情界。皆同受用。我所施物。我由如是。布施因緣。攝受善根。量無邊際。復持如是。無量善根。普施十方。諸有情類。皆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善根。展轉增長。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一切。波羅蜜多。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一切。波羅蜜多。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當知如是。諸菩薩眾。方便善巧。雖施少物。而獲無量。布施善根。
何以故。滿慈子。以布施心。境無分限。迴向證得。一切智故。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生如是心。
我施善根。勿招餘果。唯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如是迴向。無上菩提。非餘果者。乃名布施波羅蜜多。普令一切。波羅蜜多。皆得圓滿。若無後心。緣一切智。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雖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羅蜜多。亦不能令。餘所修習波羅蜜多。速得圓滿。亦不能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雖少布施。若能迴向。無上菩提。當知彼施。其量深廣。定能證得。一切智故。諸菩薩摩訶薩。雖多布施。若不迴向。無上菩提。當知彼施。其量淺狹。不能證得。一切智故。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不起後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緣於。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雖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羅蜜多。能招生死。非一切智。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能起後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亦復緣於。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所行布施。名為布施波羅蜜多。不招生死。得一切智。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雖行布施。而不執著。雖能迴向。無上菩提。亦不執著。雖能緣於。一切智智。亦不執著。是菩薩摩訶薩。方便善巧。修行布施波羅蜜多。速得圓滿。亦令一切。波羅蜜多。究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尊者所說。如是法要。為自辯才。為承佛力。
舍利子言。
我承佛力。說是法要。非自辯才。
時舍利子復。告具壽滿慈子言。
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有情。為欲證得。阿羅漢果。經如殑伽。沙數大劫。以諸財物。或施無量。無數異生。或施無量。無數聲聞。或施無量。無數獨覺。彼所獲福。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有菩薩摩訶薩。緣彼布施。作是念言。
彼諸有情。所獲福聚。我皆隨喜。
是菩薩摩訶薩。復持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所有善根。普施十方。諸有情類。願彼一切。皆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由此隨喜。迴向善根。一切智智。速得圓滿。是菩薩摩訶薩。所有隨喜。迴向善根。於前有情。布施福聚。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如是菩薩。所有隨喜。迴向之心。超勝世間。諸有情類。所行施福。是為菩薩。方便善巧。雖少用功。而福無量。
又滿慈子。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有情。住如殑伽。沙數大劫。恒以無量。無邊供具。奉施諸佛。及苾芻僧。彼由此緣。獲福無量。
有菩薩摩訶薩。緣彼福聚。深心隨喜。作是念言。
彼十方界。諸有情類。能於如是。真淨福田。恭敬供養。身心無惓。善哉善哉。我於彼福。深生隨喜。
是菩薩摩訶薩。因隨喜心。所生福聚。於十方界。一切有情。施佛及僧。所有功德。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如是菩薩。隨喜之心。超諸世間。所行施福。如四洲界。所有珠寶。火藥等光。雖能照曜。而彼一切。皆為月輪。所發光明。之所映奪。如是十方。諸有情類。所行施福。雖量無邊。而為菩薩。隨喜之心。所引善根。之所映奪。如四洲界。所有光明。皆為日光。之所映奪。如是十方。諸有情類。所行施福。皆為菩薩。隨喜善根。之所映奪。
又滿慈子。如多百千。迦遮末尼。聚在一處。雖有種種。雜色光明。若有持一。吠琉璃寶。置其聚上。令彼一切。雜色光明。悉皆隱沒。如是十方。諸有情類。雖住無量。殑伽沙劫。恒以種種。上妙樂具。施有情類。或施佛僧。而一菩薩。於彼福聚。起隨喜心。所獲功德。勝彼福聚。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又滿慈子。如多百千。世間凡馬。集在一處。輪王馬寶。若入其中。令彼一切。威光隱沒。如是十方。諸有情類。雖住無量。殑伽沙劫。修行布施。集諸善根。而一菩薩。於彼善根。深心隨喜。所獲功德。勝彼善根。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如是菩薩。隨喜俱心。映奪世間。施福業事。是故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於諸有情。所作功德。應深隨喜。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應持所起。隨喜心俱。諸福業事。施十方界。一切有情。願彼十方。諸有情類。皆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諸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能以善根。迴施有情。願皆離苦。得永安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己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雖不修習。菩提資糧。而能鄰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施十方界。一切有情。願皆離苦。得永安樂。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增進。鄰近無上正等菩提。能疾證得。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
何以故。滿慈子。此菩薩心。境無分限。迴向證得。一切智故。
如是菩薩。隨喜俱心。方便善巧。雖持隨喜。所引善根。迴施有情。而於善根。及有情類。都無所執。雖願有情。解脫惡趣。及生死苦。而於惡趣。及生死苦。都無所執。雖願攝受。諸有情類。令發無上。正等覺心。而於發心。都無所執。雖願攝受。諸有情類。令於無上正等菩提。永不退轉。而於此位。都無所執。雖願攝受。諸有情類。令菩薩行。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而於此位。都無所執。雖願自得。一切智智。而於此智。亦無所執。如是菩薩。無所執見。當知是為。方便善巧。如是菩薩。隨喜迴向。俱行之心。皆有方便。善巧力故。能普任持。諸餘菩薩摩訶薩眾。令獲殊勝。利益安樂。及自攝受。一切智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滿慈子。設十方界。一切有情。住如殑伽。沙數大劫。恒以種種。上妙供具。奉施諸佛。及苾芻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修諸福業。有一菩薩。持一鉢飯。施佛及僧。其福勝彼。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所以者何。以此菩薩。不見施者。不見受者。不見施物。雖觀諸法。本性皆空。而行施時。常不遠離。迴向發願。謂持施福。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是故菩薩。行布施時。於諸有情。所行施福。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由斯定證。無上菩提。利益安樂。諸有情類。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應起是心。
我今惠捨。如是財物。諸所引發。殊勝善根。普施十方。諸有情類。在地獄者。速出地獄。住傍生者。速脫傍生。居鬼界者。速離鬼界。人天趣中。有憂苦者。願彼一切。憂苦永息。厭生死者。速出三界。十方無量。無邊有情。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諸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布施波羅蜜多。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布施波羅蜜多。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增長一切。波羅蜜多。是諸菩薩。若時若時。增長一切。波羅蜜多。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親近。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方便善巧。雖少用功。而獲多福。是故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常應勤修。方便善巧。
又滿慈子。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無量。無邊善根。
所以者何。此諸菩薩。欲令無量。無邊有情。咸疾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能捨一切。於他善根。尚能迴捨。施餘無量。無邊有情。況自善根。而不能捨。尚能惠捨。所有善根。況餘珍財。而不能捨。如是菩薩。能捨一切。色非色物。能捨一切。自他所有。殊勝善根。乃至能捨。一切智智。施諸有情。令同證得。
如是菩薩。大師子吼。
我於諸法。都無所見。我於一切。有色無色。內外諸物。亦無所見。雖無所見。而皆能捨。
如是菩薩。作是念言。
我都不見。若法若物。而不能捨。施諸有情。
如是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以所證得。一切智智。觀察世間。大師子吼。
我於諸法。都無所見。我於一切。有色無色。內外諸物。亦無所見。雖無所見。而皆能捨。謂不見有。若法若物。於諸有情。而不能施。
如是菩薩。常作是念。
我當證得。無上覺時。於一切法。都無所見。雖無所見。而於諸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
由諸菩薩。能捨一切。是故證得。無上覺時。於一切法。能究竟捨。由捨究竟。於一切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如如於法。無所不捨。如是如是。都不見法。如如於法。都無所見。如是如是。於一切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如是菩薩。若內若外。皆悉能捨。於內外法。悉能捨故。都無所見。由於諸法。無所見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於一切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又滿慈子。諸菩薩眾。應如是學。清淨布施波羅蜜多。若諸菩薩。能如是學。清淨布施波羅蜜多。乃得名為。真淨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心。若時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心。是時菩薩。一切惡魔。尚不得便。況餘藥叉。畢舍遮等。能得其便。若諸有情。能得如是。菩薩便者。必無是處。
所以者何。若地方所。有諸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作意思惟。一切智智。時無暫捨。此地方所。人及非人。皆不得便。
何以故。滿慈子。若常思惟。一切智智。如是作意。不可思議。廣大甚深。世間希有。以一切智。不可思議。廣大甚深。難測量故。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能如是學。大菩提行。於諸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謂令世間。諸有情類。無諸災難。斷惡修善。由此因緣。諸菩薩眾。在菩薩位。常能利樂。一切異生。聲聞獨覺。若諸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謂說正法。令斷煩惱。由斯無量。無邊有情。皆得涅槃。畢竟安樂。
是故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普於異生。聲聞獨覺。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般涅槃後。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謂於如來。窣堵波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奉施種種。上妙華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燈明。由此因緣。彼有情類。種植無量。殊勝善根。或聞如來。涅槃法要。精勤修學。證般涅槃。若於如來。窣堵波所。下至奉獻。一香一華。世尊記彼。皆當離欲。多有畢竟。得般涅槃。如是菩薩。住菩薩位。於諸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般涅槃後。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以諸菩薩。常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故於世間。最尊最勝。唯除諸佛。無能及者。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成就如是。殊勝功德。是諸菩薩。常於有情。作大饒益。譬如真金。常能饒益。一切有情。謂未燒煉。或已燒煉。未作嚴具。已作嚴具。若未轉易。或已轉易。常能饒益。一切有情。如是菩薩。修菩提行。住菩薩位。能於有情。作大饒益。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般涅槃後。亦於有情。作大饒益。
又滿慈子。如日月輪。巡四洲界。與諸有情。作大饒益。謂四洲界。一切有情。由日月輪。光明照觸。作諸事業。又能了知。若晝若夜。半月滿月。時年等異。又諸華果。苗稼草木。因日月輪。光明照故。生長成熟。資養有情。如是菩薩。修菩提行。住菩薩位。於諸有情。作大饒益。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般涅槃後。亦於有情。作大饒益。
又滿慈子。諸菩薩眾。成就如是。廣大功德。常與有情。作大饒益。譬如商主。多有珍財。能令百千。商侶眷屬。皆得充足。諸資生具。乃至死後。諸有情類。由彼珍財。亦得豐樂。如是菩薩。行菩提行。住菩薩位。尚能利樂。無量有情。況得菩提。般涅槃後。具大勢力。而不能令。諸弟子等。利益安樂。
又滿慈子。如是菩薩。常能利樂。一切有情。謂菩薩位。若成正覺。若般涅槃。常於有情。作大饒益。未曾暫捨。如有善士。具善士相。能自安樂。亦能安樂。諸餘有情。善攝珍財。善能分布。故名善士。如是菩薩。善攝種種。功德珍財。在菩薩位。善能利樂。無量有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善利樂。無量有情。般涅槃後。亦善利樂。無量有情。謂涅槃後。功德勢力。亦善利樂。諸弟子等。
又滿慈子。如是菩薩。若菩薩位。若得菩提。若涅槃後。常能利樂。一切有情。無時暫捨。如彼善士。具善士相。能令自他。俱得安樂。遠離種種。不如意事。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能令自他。常得安樂。遠離種種。惡業煩惱。不墮惡趣。生死輪迴。得般涅槃。畢竟安樂。或成正覺。饒益一切。
又滿慈子。如剎帝利。灌頂王種。堪紹王位。若為太子。若作王時。安樂一切。沙門梵志。及餘有情。若命終後。亦能安樂。國土有情。令無衰惱。謂由彼王。功德餘勢。國土豐樂。無怨賊等。如是菩薩。行菩提行。住菩薩位。已能安樂。一切有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能安樂。一切有情。般涅槃後。亦能安樂。一切有情。謂涅槃後。無量有情。於窣堵波。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獲無量福。聽聞正法。受持讀誦。如理思惟。為他演說。亦得無邊。功德勝利。諸有情類。於佛世尊。般涅槃後。若念如來。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彼有情類。由此因緣。不墮惡趣。生天人中。恒受快樂。或有證得。三乘涅槃。能令自他。畢竟安樂。彼有情類。於現身中。人非人等。不能為害。諸怖畏事。不能侵惱。
何以故。滿慈子。念佛功德。能滅世間。人非人等。怖畏事故。
爾時佛讚。舍利子言。
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有情類。能念如來。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彼有情類。能滅世間。人非人等。諸怖畏事。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應知菩薩。亦有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
舍利子言。
何謂菩薩。所成清淨。廣大妙法。
佛言。
菩薩所成清淨。廣大妙法。謂發無上。正等覺心。不復退轉。
何以故。舍利子。最極清淨。廣大妙法。謂如來性。自然覺性。無上正等。菩提之性。若諸菩薩。已發無上。正等覺心。不復退轉。定當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
時舍利子。復告具壽滿慈子言。
諸菩薩眾。應起是心。
若諸有情。來至我所。求索種種。資生之具。我當發起。決定施心。不應發起。無資具心。設我現無。所索資具。要當方便。求覓施與。終不發起。如是之心。
我既現無。所索資具。不應方便。為彼求覓。若餘有情。自施彼者。我當隨喜。若不欲施。我當種種。方便勸發。要令求者。所願滿足。
如是菩薩。或施有情。所須資具。或自供侍。師長病者。所作福業。皆與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欲盡未來。利樂一切。令脫惡趣。或生死苦。令得涅槃。或一切智。若諸有情。自行布施。修餘福業。菩薩勸彼。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薩。所獲福聚。於餘有情。布施福業。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
所以者何。菩薩勸發。迴向之心。能令自身。及有情類。俱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滿慈子。諸菩薩眾。修行布施波羅蜜多。先應修習。方便善巧。隨所修習。方便善巧。修行布施。隨所修行。布施福業。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諸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方便善巧。能令自他。俱獲勝利。若諸菩薩。修行布施。不先修習。方便善巧。設經殑伽。沙數劫住。修行布施。不能發心。與有情共。迴向菩提。不能攝受。所修布施波羅蜜多。不能證得。本所希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設諸有情。持廣大器。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至菩薩所。語菩薩言。
我等今須。滿此器物。願疾施與。
菩薩於彼。不起異心。但起是心。
定當施與。
謂終不起。瞋恨之心。
如是有情。輕觸於我。
亦復不起。不施與心。
謂我如何。施彼多物。
亦復不起。無財寶心。
謂我云何。能辦爾許。種種財寶。滿彼有情。所持量等。大千界器。
但作是念。
我今為彼。修勝神通。種種方便。集諸財寶。必令求者。所願滿足。
菩薩爾時。熾然精進。作大加行。求勝神通。欲集珍財。施來求者。攝受精進波羅蜜多。既得神通。多集財寶。施來求者。令滿所願。攝受布施波羅蜜多。如是名為。諸菩薩眾。修行布施波羅蜜多。發廣大心。常無厭惓。由斯疾證。無上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應愍有情。而行布施。應住慈心。與有情樂。而行布施。應住悲心。拔有情苦。而行布施。應住喜心。慶有情類。離苦得樂。而行布施。應住捨心。於有情類。平等饒益。而行布施。如是施已。應生是心。
我所作福。及所作善。普施十方。諸有情類。令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福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增長。是諸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修善。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增益。
又滿慈子。譬如真金。若時若時。鎔煉燒打。爾時爾時。光色轉盛。若時若時。光色轉盛。爾時爾時。展轉調柔。堪為器具。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作善。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爾時爾時。善根轉盛。若時若時。善根轉盛。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有女人。磨瑩鏡面。若時若時。加功磨瑩。爾時爾時。鏡轉明淨。若時若時。鏡轉明淨。爾時爾時。鏡面無垢。眾像皆現。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作福。及所作善。決定迴向。一切智智。爾時爾時。能普施與。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令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此諸菩薩。若時若時。捨己善根。施有情類。爾時爾時。善根轉盛。若時若時。善根轉盛。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方便善巧。迴向所求。一切智智。令諸功德。漸漸增長。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饒益一切。
又滿慈子。云何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少福。云何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多福。云何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少福。云何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多福。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恒捨無量。無數珍財。普施十方。諸有情類。而不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少福。若諸菩薩。雖經少時。施有情類。少分財物。而能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多福。若諸菩薩。經於少時。施有情類。少分財物。不能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少福。若諸菩薩。經於殑伽。沙數大劫。恒捨無量。無數珍財。普施十方。諸有情類。復能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多福。
是故。菩薩摩訶薩眾。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以善根。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
若菩薩摩訶薩。欲能攝受。無量福蘊。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疾能證得。一切智智。常應不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行布施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是菩薩摩訶薩。便能攝受。無量福蘊。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何以故。滿慈子。若諸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是諸菩薩。剎那剎那。功德善根。漸漸增長。由斯疾證。無上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是故菩薩。欲與有情。常作利益。安樂事者。一切行中。常勤修習。方便善巧。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與有情。作大饒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九
唐法師玄奘譯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三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經久如。方得圓滿。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無上正法。佛為根本。佛為導首。佛為所依。唯願世尊。宣說開示。令苾芻眾。聞已受持。
世尊爾時。再三命勸。舍利子言。
汝今應為。諸菩薩摩訶薩。宣說布施波羅蜜多。
爾時具壽舍利子。蒙佛再三。慇懃命勸。承佛神力。先以布施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言。
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緣一切智智。以大悲為上首。修行布施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緣一切智智。大悲為上首。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是菩薩摩訶薩。則能攝受。一切智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諸菩薩摩訶薩。寧以無記心。行於布施。或不行施。終不以迴向。二乘地心。而行布施。
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應怖聲聞。獨覺地故。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何因何緣。諸菩薩摩訶薩。應怖聲聞。及獨覺地。
舍利子言。
勿諸菩薩摩訶薩眾。謂一切智。與二乘等。故我令怖。
時滿慈子。復問具壽舍利子言。
諸菩薩施。與聲聞施。有何差別。
舍利子言。
聲聞行施。迴向涅槃。阿羅漢果。菩薩行施。迴向菩提。一切智智。是謂差別。
又滿慈子。如有二人。俱行布施。一緣王位。而求勝果。彼行施時。作如是念。
願我由此。作大國王。統領八方。皆得自在。
彼隨此願。後得為王。匡化世間。自在安樂。一緣臣位。而求勝果。彼行施時。作如是念。
願我由此。得作大臣。王所愛念。委任驅策。隨王所欲。皆能成辦。
彼由此願。終不為王。雖此二人。俱行布施。而隨所願。果有勝劣。菩薩聲聞。行施亦爾。謂諸菩薩。行布施時。緣一切智智。大悲為上首。以所修行。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能得。一切智智。若聲聞眾。行布施時。緣聲聞果。自求解脫。不求無上正等菩提。菩薩聲聞。雖俱行施。而隨意願。果有勝劣。一由施故。得一切智智。一由施故。得聲聞果。是謂差別。
又滿慈子。譬如有人。修行布施。求作長者。或作居士。
復有一人。修行布施。願為長者。居士僮僕。當知菩薩。聲聞行施。勝劣意願。亦復如是。
爾時滿慈子。讚舍利子言。
所說譬喻。甚為希有。善能開顯。二施差別。我亦當說。二施譬喻。
謂如有人。持百千寶。詣巨富者。作如是言。
今以此物。奉上仁者。願相攝受。作親僮僕。所有事業。我皆能辦。
諸聲聞眾。行施亦然。願作如來。親近弟子。菩薩不爾。是謂差別。
又舍利子。如有女人。捨王宮樂。持百千寶。竊詣長者。或商主家。而語彼言。
今奉此寶。願相納受。以為妻室。畢身承事。終不虧違。
如是聲聞。修行布施。但欲求作。如來弟子。菩薩不然。是謂差別。
時舍利子。便讚具壽滿慈子言。
善能辯說。二施譬喻。甚為希有。謂諸聲聞。無巧方便。所行布施。取聲聞果。若諸菩薩。有巧方便。所行布施。普為攝受。一切有情。得一切智。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一切行中。應先行施。作如是念。
我今所造。此惠施業。施十方界。一切有情。令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如是菩薩。思惟外境。不離內心。攝諸善根。令其漸次。皆得增長。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善根。護令不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漸得鄰近。一切智智。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圓滿。趣向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作是思惟。
若諸有情。眼所照處。願彼一切。皆得如是。我所惠捨。飲食等物。若諸有情。受我所施。飲食等物。隨己所須。少分受用。持餘轉施。他諸有情。彼諸有情。少分受用。復持轉施。諸餘有情。如是展轉。盡有情界。皆同受用。我所施物。我由如是。布施因緣。攝受善根。量無邊際。復持如是。無量善根。普施十方。諸有情類。皆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善根。展轉增長。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一切。波羅蜜多。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一切。波羅蜜多。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當知如是。諸菩薩眾。方便善巧。雖施少物。而獲無量。布施善根。
何以故。滿慈子。以布施心。境無分限。迴向證得。一切智故。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生如是心。
我施善根。勿招餘果。唯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如是迴向。無上菩提。非餘果者。乃名布施波羅蜜多。普令一切。波羅蜜多。皆得圓滿。若無後心。緣一切智。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雖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羅蜜多。亦不能令。餘所修習波羅蜜多。速得圓滿。亦不能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雖少布施。若能迴向。無上菩提。當知彼施。其量深廣。定能證得。一切智故。諸菩薩摩訶薩。雖多布施。若不迴向。無上菩提。當知彼施。其量淺狹。不能證得。一切智故。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不起後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緣於。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雖行布施。而非布施波羅蜜多。能招生死。非一切智。若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能起後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亦復緣於。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所行布施。名為布施波羅蜜多。不招生死。得一切智。
又滿慈子。若菩薩摩訶薩。雖行布施。而不執著。雖能迴向。無上菩提。亦不執著。雖能緣於。一切智智。亦不執著。是菩薩摩訶薩。方便善巧。修行布施波羅蜜多。速得圓滿。亦令一切。波羅蜜多。究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尊者所說。如是法要。為自辯才。為承佛力。
舍利子言。
我承佛力。說是法要。非自辯才。
時舍利子復。告具壽滿慈子言。
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有情。為欲證得。阿羅漢果。經如殑伽。沙數大劫。以諸財物。或施無量。無數異生。或施無量。無數聲聞。或施無量。無數獨覺。彼所獲福。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有菩薩摩訶薩。緣彼布施。作是念言。
彼諸有情。所獲福聚。我皆隨喜。
是菩薩摩訶薩。復持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所有善根。普施十方。諸有情類。願彼一切。皆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由此隨喜。迴向善根。一切智智。速得圓滿。是菩薩摩訶薩。所有隨喜。迴向善根。於前有情。布施福聚。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如是菩薩。所有隨喜。迴向之心。超勝世間。諸有情類。所行施福。是為菩薩。方便善巧。雖少用功。而福無量。
又滿慈子。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有情。住如殑伽。沙數大劫。恒以無量。無邊供具。奉施諸佛。及苾芻僧。彼由此緣。獲福無量。
有菩薩摩訶薩。緣彼福聚。深心隨喜。作是念言。
彼十方界。諸有情類。能於如是。真淨福田。恭敬供養。身心無惓。善哉善哉。我於彼福。深生隨喜。
是菩薩摩訶薩。因隨喜心。所生福聚。於十方界。一切有情。施佛及僧。所有功德。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如是菩薩。隨喜之心。超諸世間。所行施福。如四洲界。所有珠寶。火藥等光。雖能照曜。而彼一切。皆為月輪。所發光明。之所映奪。如是十方。諸有情類。所行施福。雖量無邊。而為菩薩。隨喜之心。所引善根。之所映奪。如四洲界。所有光明。皆為日光。之所映奪。如是十方。諸有情類。所行施福。皆為菩薩。隨喜善根。之所映奪。
又滿慈子。如多百千。迦遮末尼。聚在一處。雖有種種。雜色光明。若有持一。吠琉璃寶。置其聚上。令彼一切。雜色光明。悉皆隱沒。如是十方。諸有情類。雖住無量。殑伽沙劫。恒以種種。上妙樂具。施有情類。或施佛僧。而一菩薩。於彼福聚。起隨喜心。所獲功德。勝彼福聚。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又滿慈子。如多百千。世間凡馬。集在一處。輪王馬寶。若入其中。令彼一切。威光隱沒。如是十方。諸有情類。雖住無量。殑伽沙劫。修行布施。集諸善根。而一菩薩。於彼善根。深心隨喜。所獲功德。勝彼善根。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如是菩薩。隨喜俱心。映奪世間。施福業事。是故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於諸有情。所作功德。應深隨喜。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應持所起。隨喜心俱。諸福業事。施十方界。一切有情。願彼十方。諸有情類。皆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諸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能以善根。迴施有情。願皆離苦。得永安樂。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己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雖不修習。菩提資糧。而能鄰近。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施十方界。一切有情。願皆離苦。得永安樂。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增進。鄰近無上正等菩提。能疾證得。一切智智。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
何以故。滿慈子。此菩薩心。境無分限。迴向證得。一切智故。
如是菩薩。隨喜俱心。方便善巧。雖持隨喜。所引善根。迴施有情。而於善根。及有情類。都無所執。雖願有情。解脫惡趣。及生死苦。而於惡趣。及生死苦。都無所執。雖願攝受。諸有情類。令發無上。正等覺心。而於發心。都無所執。雖願攝受。諸有情類。令於無上正等菩提。永不退轉。而於此位。都無所執。雖願攝受。諸有情類。令菩薩行。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智智。而於此位。都無所執。雖願自得。一切智智。而於此智。亦無所執。如是菩薩。無所執見。當知是為。方便善巧。如是菩薩。隨喜迴向。俱行之心。皆有方便。善巧力故。能普任持。諸餘菩薩摩訶薩眾。令獲殊勝。利益安樂。及自攝受。一切智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滿慈子。設十方界。一切有情。住如殑伽。沙數大劫。恒以種種。上妙供具。奉施諸佛。及苾芻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修諸福業。有一菩薩。持一鉢飯。施佛及僧。其福勝彼。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
所以者何。以此菩薩。不見施者。不見受者。不見施物。雖觀諸法。本性皆空。而行施時。常不遠離。迴向發願。謂持施福。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是故菩薩。行布施時。於諸有情。所行施福。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由斯定證。無上菩提。利益安樂。諸有情類。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應起是心。
我今惠捨。如是財物。諸所引發。殊勝善根。普施十方。諸有情類。在地獄者。速出地獄。住傍生者。速脫傍生。居鬼界者。速離鬼界。人天趣中。有憂苦者。願彼一切。憂苦永息。厭生死者。速出三界。十方無量。無邊有情。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諸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布施波羅蜜多。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布施波羅蜜多。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增長一切。波羅蜜多。是諸菩薩。若時若時。增長一切。波羅蜜多。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攝受無量。殊勝善根。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展轉親近。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方便善巧。雖少用功。而獲多福。是故菩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常應勤修。方便善巧。
又滿慈子。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於己善根。不執我所。此諸菩薩。爾時爾時。攝受無量。無邊善根。
所以者何。此諸菩薩。欲令無量。無邊有情。咸疾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能捨一切。於他善根。尚能迴捨。施餘無量。無邊有情。況自善根。而不能捨。尚能惠捨。所有善根。況餘珍財。而不能捨。如是菩薩。能捨一切。色非色物。能捨一切。自他所有。殊勝善根。乃至能捨。一切智智。施諸有情。令同證得。
如是菩薩。大師子吼。
我於諸法。都無所見。我於一切。有色無色。內外諸物。亦無所見。雖無所見。而皆能捨。
如是菩薩。作是念言。
我都不見。若法若物。而不能捨。施諸有情。
如是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以所證得。一切智智。觀察世間。大師子吼。
我於諸法。都無所見。我於一切。有色無色。內外諸物。亦無所見。雖無所見。而皆能捨。謂不見有。若法若物。於諸有情。而不能施。
如是菩薩。常作是念。
我當證得。無上覺時。於一切法。都無所見。雖無所見。而於諸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
由諸菩薩。能捨一切。是故證得。無上覺時。於一切法。能究竟捨。由捨究竟。於一切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如如於法。無所不捨。如是如是。都不見法。如如於法。都無所見。如是如是。於一切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如是菩薩。若內若外。皆悉能捨。於內外法。悉能捨故。都無所見。由於諸法。無所見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於一切法。無不現證。無不遍知。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又滿慈子。諸菩薩眾。應如是學。清淨布施波羅蜜多。若諸菩薩。能如是學。清淨布施波羅蜜多。乃得名為。真淨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心。若時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心。是時菩薩。一切惡魔。尚不得便。況餘藥叉。畢舍遮等。能得其便。若諸有情。能得如是。菩薩便者。必無是處。
所以者何。若地方所。有諸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作意思惟。一切智智。時無暫捨。此地方所。人及非人。皆不得便。
何以故。滿慈子。若常思惟。一切智智。如是作意。不可思議。廣大甚深。世間希有。以一切智。不可思議。廣大甚深。難測量故。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能如是學。大菩提行。於諸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謂令世間。諸有情類。無諸災難。斷惡修善。由此因緣。諸菩薩眾。在菩薩位。常能利樂。一切異生。聲聞獨覺。若諸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謂說正法。令斷煩惱。由斯無量。無邊有情。皆得涅槃。畢竟安樂。
是故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普於異生。聲聞獨覺。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無等無等等。般涅槃後。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謂於如來。窣堵波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奉施種種。上妙華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幡蓋。伎樂燈明。由此因緣。彼有情類。種植無量。殊勝善根。或聞如來。涅槃法要。精勤修學。證般涅槃。若於如來。窣堵波所。下至奉獻。一香一華。世尊記彼。皆當離欲。多有畢竟。得般涅槃。如是菩薩。住菩薩位。於諸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般涅槃後。亦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以諸菩薩。常於有情。有大恩德。能善養育。一切有情。故於世間。最尊最勝。唯除諸佛。無能及者。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成就如是。殊勝功德。是諸菩薩。常於有情。作大饒益。譬如真金。常能饒益。一切有情。謂未燒煉。或已燒煉。未作嚴具。已作嚴具。若未轉易。或已轉易。常能饒益。一切有情。如是菩薩。修菩提行。住菩薩位。能於有情。作大饒益。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般涅槃後。亦於有情。作大饒益。
又滿慈子。如日月輪。巡四洲界。與諸有情。作大饒益。謂四洲界。一切有情。由日月輪。光明照觸。作諸事業。又能了知。若晝若夜。半月滿月。時年等異。又諸華果。苗稼草木。因日月輪。光明照故。生長成熟。資養有情。如是菩薩。修菩提行。住菩薩位。於諸有情。作大饒益。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於有情。作大饒益。般涅槃後。亦於有情。作大饒益。
又滿慈子。諸菩薩眾。成就如是。廣大功德。常與有情。作大饒益。譬如商主。多有珍財。能令百千。商侶眷屬。皆得充足。諸資生具。乃至死後。諸有情類。由彼珍財。亦得豐樂。如是菩薩。行菩提行。住菩薩位。尚能利樂。無量有情。況得菩提。般涅槃後。具大勢力。而不能令。諸弟子等。利益安樂。
又滿慈子。如是菩薩。常能利樂。一切有情。謂菩薩位。若成正覺。若般涅槃。常於有情。作大饒益。未曾暫捨。如有善士。具善士相。能自安樂。亦能安樂。諸餘有情。善攝珍財。善能分布。故名善士。如是菩薩。善攝種種。功德珍財。在菩薩位。善能利樂。無量有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善利樂。無量有情。般涅槃後。亦善利樂。無量有情。謂涅槃後。功德勢力。亦善利樂。諸弟子等。
又滿慈子。如是菩薩。若菩薩位。若得菩提。若涅槃後。常能利樂。一切有情。無時暫捨。如彼善士。具善士相。能令自他。俱得安樂。遠離種種。不如意事。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能令自他。常得安樂。遠離種種。惡業煩惱。不墮惡趣。生死輪迴。得般涅槃。畢竟安樂。或成正覺。饒益一切。
又滿慈子。如剎帝利。灌頂王種。堪紹王位。若為太子。若作王時。安樂一切。沙門梵志。及餘有情。若命終後。亦能安樂。國土有情。令無衰惱。謂由彼王。功德餘勢。國土豐樂。無怨賊等。如是菩薩。行菩提行。住菩薩位。已能安樂。一切有情。證得無上。正等覺時。亦能安樂。一切有情。般涅槃後。亦能安樂。一切有情。謂涅槃後。無量有情。於窣堵波。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獲無量福。聽聞正法。受持讀誦。如理思惟。為他演說。亦得無邊。功德勝利。諸有情類。於佛世尊。般涅槃後。若念如來。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彼有情類。由此因緣。不墮惡趣。生天人中。恒受快樂。或有證得。三乘涅槃。能令自他。畢竟安樂。彼有情類。於現身中。人非人等。不能為害。諸怖畏事。不能侵惱。
何以故。滿慈子。念佛功德。能滅世間。人非人等。怖畏事故。
爾時佛讚。舍利子言。
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有情類。能念如來。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彼有情類。能滅世間。人非人等。諸怖畏事。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應知菩薩。亦有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
舍利子言。
何謂菩薩。所成清淨。廣大妙法。
佛言。
菩薩所成清淨。廣大妙法。謂發無上。正等覺心。不復退轉。
何以故。舍利子。最極清淨。廣大妙法。謂如來性。自然覺性。無上正等。菩提之性。若諸菩薩。已發無上。正等覺心。不復退轉。定當成就。如是清淨。廣大妙法。
時舍利子。復告具壽滿慈子言。
諸菩薩眾。應起是心。
若諸有情。來至我所。求索種種。資生之具。我當發起。決定施心。不應發起。無資具心。設我現無。所索資具。要當方便。求覓施與。終不發起。如是之心。
我既現無。所索資具。不應方便。為彼求覓。若餘有情。自施彼者。我當隨喜。若不欲施。我當種種。方便勸發。要令求者。所願滿足。
如是菩薩。或施有情。所須資具。或自供侍。師長病者。所作福業。皆與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欲盡未來。利樂一切。令脫惡趣。或生死苦。令得涅槃。或一切智。若諸有情。自行布施。修餘福業。菩薩勸彼。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薩。所獲福聚。於餘有情。布施福業。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
所以者何。菩薩勸發。迴向之心。能令自身。及有情類。俱證無上正等菩提。
又滿慈子。諸菩薩眾。修行布施波羅蜜多。先應修習。方便善巧。隨所修習。方便善巧。修行布施。隨所修行。布施福業。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諸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方便善巧。能令自他。俱獲勝利。若諸菩薩。修行布施。不先修習。方便善巧。設經殑伽。沙數劫住。修行布施。不能發心。與有情共。迴向菩提。不能攝受。所修布施波羅蜜多。不能證得。本所希求。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設諸有情。持廣大器。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至菩薩所。語菩薩言。
我等今須。滿此器物。願疾施與。
菩薩於彼。不起異心。但起是心。
定當施與。
謂終不起。瞋恨之心。
如是有情。輕觸於我。
亦復不起。不施與心。
謂我如何。施彼多物。
亦復不起。無財寶心。
謂我云何。能辦爾許。種種財寶。滿彼有情。所持量等。大千界器。
但作是念。
我今為彼。修勝神通。種種方便。集諸財寶。必令求者。所願滿足。
菩薩爾時。熾然精進。作大加行。求勝神通。欲集珍財。施來求者。攝受精進波羅蜜多。既得神通。多集財寶。施來求者。令滿所願。攝受布施波羅蜜多。如是名為。諸菩薩眾。修行布施波羅蜜多。發廣大心。常無厭惓。由斯疾證。無上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又滿慈子。諸菩薩摩訶薩。應愍有情。而行布施。應住慈心。與有情樂。而行布施。應住悲心。拔有情苦。而行布施。應住喜心。慶有情類。離苦得樂。而行布施。應住捨心。於有情類。平等饒益。而行布施。如是施已。應生是心。
我所作福。及所作善。普施十方。諸有情類。令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是諸菩薩。若時若時。捨福善根。施有情類。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增長。是諸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修善。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此諸菩薩。爾時爾時。善根增益。
又滿慈子。譬如真金。若時若時。鎔煉燒打。爾時爾時。光色轉盛。若時若時。光色轉盛。爾時爾時。展轉調柔。堪為器具。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作善。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同證得。一切智智。爾時爾時。善根轉盛。若時若時。善根轉盛。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如有女人。磨瑩鏡面。若時若時。加功磨瑩。爾時爾時。鏡轉明淨。若時若時。鏡轉明淨。爾時爾時。鏡面無垢。眾像皆現。如是菩薩。若時若時。以所作福。及所作善。決定迴向。一切智智。爾時爾時。能普施與。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令永解脫。惡趣生死。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此諸菩薩。若時若時。捨己善根。施有情類。爾時爾時。善根轉盛。若時若時。善根轉盛。爾時爾時。展轉鄰近。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方便善巧。迴向所求。一切智智。令諸功德。漸漸增長。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饒益一切。
又滿慈子。云何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少福。云何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多福。云何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少福。云何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多福。若諸菩薩。雖經殑伽。沙數大劫。恒捨無量。無數珍財。普施十方。諸有情類。而不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少福。若諸菩薩。雖經少時。施有情類。少分財物。而能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多福。若諸菩薩。經於少時。施有情類。少分財物。不能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少行布施。攝受少福。若諸菩薩。經於殑伽。沙數大劫。恒捨無量。無數珍財。普施十方。諸有情類。復能迴向。無上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薩。多行布施。攝受多福。
是故。菩薩摩訶薩眾。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以善根。與有情共。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與有情。皆同證得。一切智智。
若菩薩摩訶薩。欲能攝受。無量福蘊。與諸有情。作大饒益。疾能證得。一切智智。常應不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行布施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是菩薩摩訶薩。便能攝受。無量福蘊。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何以故。滿慈子。若諸菩薩。常不遠離。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是諸菩薩。剎那剎那。功德善根。漸漸增長。由斯疾證。無上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是故菩薩。欲與有情。常作利益。安樂事者。一切行中。常勤修習。方便善巧。迴向無上正等菩提。願與有情。作大饒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九